谁知道国际田径联合会女子掷铁饼者排名怎么查

国际田径大奖赛 各项金牌名花有主东方网8月10日消息:第13届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古格尔大奖赛前天在奥地利举行。
现在离悉尼奥运会开幕只有5个星期,这场奥地利规模最大的国际田径大奖赛,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田坛高手前来热身。参加前天比赛的选手中有7名奥运会金牌得主、20名世界冠军和5名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创造者。
1万4500名观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持续近4小时的19个男女项目的高水平比赛。
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美国选手约翰逊以13秒14的成绩,获得这个项目的金牌。牙买加选手、1997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200米冠军弗里曼以12秒72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栏第一名。
弗里曼的同乡、曾获女子4x100米接力世界冠军的麦克唐纳以22秒66的成绩摘走女子200米跑桂冠。去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冠军、德国选手迪茨奇以66米11的成绩再获第一名。
在前天举行的其他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米勒和乌克兰选手平图谢维奇分别以10秒05和11秒10的成绩获得男女100米冠军。
巴西选手汤普森以20秒11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第一名。来自开曼群岛的汤普森和美国选手伯勒尔分别以8米26和6米81的成绩获男女跳远第一名。
美国选手哈里森以45秒19的成绩获得男子400米冠军。获得男子1500米第一名的是肯尼亚选手姆万基,他的成绩是3分34秒29。
斯洛伐克选手拉斯科诺普卡和拉脱维亚的拉格斯分别以19米19和80米47的成绩获得男子铅球和标枪冠军。获得女子400米栏和3000米第一名的是美国选手格洛维尔和埃塞俄比亚选手舒塔耶,她们的成绩分别为54秒08和8分45秒12。
罗马尼亚选手迪内斯库和乌克兰选手巴拉乔诺娃分别以1米94和4米56的成绩获得女子跳高和撑杆跳高的冠军。
东道国选手格拉夫和魏德林格以1分59秒75和8分20秒37的成绩,分别夺得女子800米和男子3000米障碍的金牌,令在场的奥地利观众兴奋不已。
相关新闻报道掷铁饼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掷铁饼[zhì tiě bǐng]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掷铁饼是和的一项比赛项目。比赛时,投掷者一手持铁饼,在投掷圈内通过旋转动作将铁饼掷出尽可能远的距离。从技术结构上讲,完整的掷铁饼过程可以分为握法、预备姿势、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铁饼掷出后的身体平衡五个部分。比赛掷铁饼时,每名运动员都有试投机会三次,获得前三次试投成绩前八名的运动员,还可每人再试投三次。
在投掷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可触及投掷圈的内沿,但铁饼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则不得触及,不然该次试投即被认为失败。
测量成绩时,应该从铁饼落地痕迹的最近点沿与投掷圈圆心之间的直线量至投掷圈的内沿,测量成绩是最小单位为1厘米[1]。掷铁饼也是在公元前708年第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的,它同时也是“”项目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掷铁饼在很早的时期就出现了,它最早的来源是一些掷石片的活动。在远古时期,古人类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常用石块去投掷飞禽走兽;在采集高大植物的果子时,也常用石块投掷,打击树枝,使果子掉下树来,便于人们的采集。
这是一项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活动,它既是人们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一项自然而且令人获得满足的活动。在空中飘掷或在水面上滑掷扁形的石块,可能是向投掷铁饼项目演进的第一步。
早在希腊的,掷石块和掷铁饼就已经成为当时的希腊人一项很普遍的体育活动。这在荷马史诗《》和《奥德赛》中也有很多的记载。
在的掷铁饼比赛中,所用的铁饼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它的形状是略成圆形,且中心厚度较周边大,后来才逐步演变成用各种金属(如铁、铜、铝等类)制作的铁饼。据考古挖掘的史料证明,那时铁饼的直径大部分为6——9英寸,重量为3—9磅,另外也有直径11英寸,重量达15磅重的,那是为了在训练或竞赛中分别给少年及成年运动员使用的。当时在铁饼的表面,一般都刻有记载事物的文字,有的还饰有某种造型以及竞技者的画像等。十九世纪在出土的铁饼中,人们还发现,有些铁饼是用一种皮囊装着的。可见,铁饼在当时还是一种相当珍贵的运动器材呢。
比赛时,竞技者不限定姿势,铁饼是从一个被古希腊人称之为“巴尔比斯”的场地上掷出的。“巴尔比斯”占地面积很小,只够一个人活动之用,除其后方外,周围均有标线。投掷时,竞技者可以任意由“巴尔比斯”的后方向前走若干步,但却不得踩着或超越前方线和侧边的界线。然后,竞技者双脚并立站在“巴尔比斯”前方标线一步的地方,这时右手握铁饼并同时向身体右侧转动,头部略微后仰,这样经摆动数次之后,其左脚即向前迈出一步,随后利用腿部和躯干的力量使身体向左旋转,同时张臂松手,最终将铁饼掷出。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希腊式”的掷铁饼动作。当时竞技者投掷的成绩以木标定,而投掷最远者的距离则用标杆予以标明。只有投掷得远并且姿势优美的竞技者,才能获得这个竞赛项目的优胜。
除了竞技场上的比赛外,投掷运动在当时古希腊的国上上,始终是一项开展得较为广泛的市民活动。据史料记载,有一个叫费列吉的投掷运动员,他在一次练习时,奋臂一挥,竟然把铁饼掷过了阿尔菲河,后来考古工作者曾去测量过这条河的宽度,大约为五十多米。由此可见,这一成绩在当时还是相当可观的。可见此项活动在当时的普遍程度。
为了颂扬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奋勇拼搏精神以及运动员们的精湛表演,古希腊的现实主义以其炽烈的情感,高超的技艺,创造了著名的《》的雕像(该雕像原是一件青铜像,因年代久远,原作已失,现在的仅是大理石的复制品),这件雕塑品是一件蜚声艺坛和体坛的传世珍品这件艺术珍品,向人们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示了运动员在掷出铁饼的刹那间,旋转的姿态多么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蕴藏着多么大的爆发为。那古铜色的皮肤、饱满的肌肉显得多么健美!他动中体现着静。静中又体现着动,这两者的综合,使得这雕像似乎跃动起来了。他充满着势力,又饱孕着生命,人们凭借想象,仿佛能看到运动员那如旋风般急转的身姿一看到他那脱手而出的铁饼在空中飞旋的景象。在这里,不仅创造了一个高度镇静而又全身充满青春活力的竞技者形象,而且还集中表现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特色。这件作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古代希腊人所进行的铁饼运动,也深深地影响了今天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们,今天的人们在进行铁饼比赛时,所用的姿势和的那件雕塑品中的运动员所用的姿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而铁饼的形状,也是一模一样,都是中心的厚度较四周的厚度大,形状也都是圆形的。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周长和重量有很大的区别。另外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古代铁饼比赛是用距离和姿势的优美来确定优胜者,而今天,则纯粹是用距离来衡量胜负。田径比赛第182条 掷铁饼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试掷。
5.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铁饼。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内侧。
6.(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不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运动员可以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制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 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7.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一次试掷失败。
8.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1款
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9、铁饼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制方为有效。
10、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铁饼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铁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1、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摆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2、应将器械运回投掷圈,不许投回。
13、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14、结构
应用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投掷圈,投掷圈顶端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50米(正负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并应涂成白色。
16、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铁饼的饼体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周围镶以金属圈,金属圈边缘应呈圆形。外缘横断面应为标准原型,半径约为6毫米。铁饼两面中央可镶有与饼体齐平的圆片。也可不装金属圆片,但相应部位呈平面。铁饼的大小和总重量应符合规定。
铁饼的两面必须相同,制造时不得带有凹陷、凸起或尖缘。从金属圈边缘弯曲处至饼心的边沿,铁饼表面应呈直线倾斜,饼心的半径为25-28.5毫米。
应按下列规格设计铁饼剖面:
从铁圈弯曲处开始至铁饼最大厚度D处,铁饼的厚度应均匀增加,在距铁饼中轴轴心Y点25~28.5毫米处达到铁饼的最大厚度。从此点至Y点的厚度应该相同。铁饼的两面必须一致,铁饼在绕Y点轴旋转时必须对称。
铁饼包括整个铁圈和结点处在内应该光滑,铁饼各处应均匀一致。
18、铁饼应符合下列规格:
19、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在比赛中不许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20、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铁饼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1、应用宽5厘米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圆心角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至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圈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横距增加68.4厘米。
22、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在角度线外侧。
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标出最新世界纪录,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纪录。正式比赛中铁饼的重量男子为两公斤,女子为一公斤。内圈直径为2.50米,有效区角度为40度。
掷铁饼的技术动作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四个技术环节。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和手掌平靠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沿,铁饼的重心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手腕微屈,铁饼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一肩半,站于圈内靠后沿处的投掷中线两侧。两脚平行开立或左脚稍后,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眼平视。预摆是为了获得预先速度,为旋转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常见的预摆有两种。
左上右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到体后时,体重靠近右腿,接着以躯干带动持饼臂向左上方摆起,当铁饼摆到左上方时,左手在下托饼,体重靠近左腿,上体稍左转。回摆时,躯干带动持饼臂将铁饼摆到身体右后方,身体向右扭紧,体重处于右腿上,上体稍前倾,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眼平视,头随上体的转动而转动。
身体前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向体前左方时,手掌逐渐向上翻转,右肩稍前倾,体重靠近左腿。铁饼回摆到体后时,手掌逐渐翻转向下,体重由左向右移动,上体向右后方充分转动,使身体扭转拉紧。这种方法动作放松,幅度大。目前大多数优秀选手都采用它。预摆结束后,弯屈的右腿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同时左膝外展,体重由右脚向边屈边转的左腿移动。接着两腿积极转动,并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投掷方向转动,身体向投掷方向倾斜,投掷臂在身后放松牵引铁饼。当左膝、左肩和头即将转向投掷方向时,右膝自然弯曲,以大腿发力带动整个腿绕左腿向投掷方向转扣(右脚离地不能过高),这时左髋低于右髋,身体成左侧单腿支撑旋转(图1之9),接着以左脚蹬地的力量推动身体向投掷圈的中心移动,右腿、右髋继续转扣。
当左脚蹬离地面,右腿带动右髋快速内转下压,左腿屈膝迅速向右腿靠拢,左肩内扣,上体收腹稍前倾(图1之10—12)。接着,左脚积极后摆,以脚掌的内侧着地,落在投掷圈中线左侧,圆圈前沿稍后的地方,身体处于最大限度的扭转拉紧状态,铁饼远远留在右后方,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图1之14),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2]。当左脚着地时,右脚继续蹬转,使右髋积极向投掷方向转动和前送。接着,头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臂微屈于胸前,胸部开始向前挺出,体重逐渐移向左腿。当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腿继续蹬伸用力,以爆发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挥饼。与此同时,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动,成左侧支撑,使身体右侧迅速向前转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铁饼上,当铁饼挥至右肩同高并稍前时,用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拨饼出手,使铁饼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图2)。铁饼出手后,应及时交换两腿,身体顺惯性左转,同时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掷铁饼运动是古希腊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据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12世纪至8世纪的,已出现古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公元前708年古希腊五项运动中的&投盘&指的就是掷铁饼。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著名米隆雕刻了一座健美刚毅的&掷铁饼者&雕像,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古代掷铁饼运动员的英姿。
这一雕像流传到今天仍然被人们当做体育运动的象征而经常复制或引用。在19世纪奥林匹亚挖掘出的文物中,就有石制的、木制的、铁制的和青铜制的各种古代铁饼,规格和重量都不一致。铁饼表面有的刻着记事的文字,有的刻有竞技者的画像,有的铁饼装在皮鞘里,可见在古代掷铁饼运动有过它的黄金时代。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掷铁饼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美国运动员列加特以29.15米的成绩获得冠军。第二届奥运会上捷克运动员首次采用旋转掷铁饼技术,被称为&自由式'、&古希腊式&的原地投掷铁饼技术被淘汰。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确定了铁饼投掷圈的直径为2.50米,铁饼重量为2公斤。同年5月,美国运动员詹·邓肯以47.58米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
1930年5月美国运动员埃·克伦茨以51.03米的成绩第一个突破50米大关。第十四届奥运会上意大利运动员阿·康索里尼第一个采用背向旋转投掷技术以52.78米获得冠军。他先后三次刷新世界纪录,最好成绩55.33米。这以后背向旋转投掷铁饼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美国著名运动员阿·厄特蝉联16~19届四届奥运会铁饼冠军,并四次刷新世界纪录,被人们称为&铁饼之神&。1961年8月,美国运动员杰·西尔维斯特以60.56米的成绩第一个突破60米,1976年5月美国运动员以70.24米的成绩首先突破70米大关。目前的世界纪录74.08米是运动员在1986年创造的。
女子掷铁饼运动在1928年的第九届奥运会上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成绩是39.62米。国际田径联合会承认的第一个女子铁饼世界纪录是德国运动员吉·毛厄尔在1936年创造的48.31米。前苏联运动员尼·杜姆巴节1948年以53.25米第一个突破50米,1952年她曾创造57.04米的世界纪录震动了国际田坛。
1967年第一个突破60米的是原女选手利·维斯特曼,成绩是61.26米。前苏联著名运动员法·麦尔先后11次刷新世界纪录,并于1975年8月以70.20米的成绩第一个突破70米大关。现世界纪录是前民主德国施在1988年创造的76.80米。1.双腿支撑起动进入单腿支撑旋转阶段
身体失去平衡
【产生原因】
进入旋转时上体过早倒向圆心;身体还没有形成左侧支撑转动轴时左肩和上体过早倒向圆心。
【纠正方法】
(1)徒手双支撑进入单支撑的模仿练习,体会身体由右向左向圆心转动的路线及单支撑时身体的平衡感觉。
(2)徒手或持辅助器械做旋转至双脚着地成用力姿势的练习,重点体会双支撑进入单支撑身体平稳地转动与向前的结合
2.双腿支撑进入单腿支撑旋转阶段
上下肢的动作结构不合理
【产生原因】
左肩左臂过早打开并过早向圆心方向摆动,使上体突然加速,破坏了上下肢的合理动作结构。
【纠正方法】
(1)徒手做开始起转练习,强调下肢的积极主动转动,特别是左腿的屈膝转动。
(2)徒手旋转至双腿支撑用力前姿势,重点体会左肩左臂向圆心做弧形摆动的路线,使左肩左臂与左腿左膝形成一体转动。
3.旋转后两脚落地的位置过于偏左或偏右
【产生原因】
起转时,左脚转动的方向没有到位,右脚弧形摆动转髋的方向控制不准确。
【纠正方法】
多做开始起转的练习,重点要求两腿支撑转动的程度和右腿弧形摆动与左腿支撑转蹬的配合,在圈内使用标志进行检查。
4.旋转后用力前
上体过早抬起使身体重心前移
【产生原因】
(1)对最后用力技术概念不清楚,上体发力时间过早。
(2)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腿部和腰背腹肌力量差。
【纠正方法】
(1)明确技术概念,多做徒手或持辅助器械旋转至用力前的姿势,强调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半蹲收腹扭转。
(2)发展腿部和腰背腹肌力量。
5.旋转后用力前
髋轴与肩轴没有形成扭转拉紧的最后用力姿势,不明显
【产生原因】
旋转后没有控制好上体的继续旋转和有意识留住持饼臂,使饼过早前摆;下肢转动不积极。
【纠正方法】
在教师帮助下,做徒手旋转练习,要求学生适当控制上体,让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下肢积极主动,特别是单腿支撑的转动要求前脚掌支撑转动,不能用全脚掌着地。并且要求上体被动放松,投掷臂留在身后的肌肉感觉,并指出旋转后用力前铁饼应处的位置。
旋转至右脚着地成单支撑阶段明显停顿或转不起来
【产生原因】
(1)右腿摆动右髋转扣时左腿蹬地力量不够,使重心没有移到右脚的支撑点上方。
(2)右腿弧形摆动与左腿转蹬过于向上,形成跳起过高,重心起伏较大,易使落地形成制动,而造成旋转动作停顿。
(3)右脚落地是用全脚掌着地。
【纠正方法】
(1)多做开始起转腾空后衔接单支撑的转动练习。要求低平摆动,防止高跳。
(2)多做单支撑转动的专门练习,要求学生做好单支撑转动阶段合理的身体结构,特别是重心、转动轴和左腿的积极后摆,体会单支撑转动的肌肉感觉。
7.最后用力上体过早发力
没有发挥下肢转动用力的能力
【产生原因】
右腿右髋转动用力技术不熟练,上体和手臂用力时机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
(1)双人对抗练习,使学生体会右腿右髋主动用力的肌肉感觉。
(2)原地投,强调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图12-16)
(3)投掷辅助器械,强调最后用力前半部分下肢的积极用力作用与后半部分上体爆发式用力的配合动作感觉。
8.最后用力向前不够
【产生原因】
(1)最后用力两脚开立距离过小。
(2)右腿右髋转蹬前送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用力。
【纠正方法】
徒手或持木棒做打树叶练习。要求:
(1)两脚开立宽于肩:
(2)右腿右髋转动中推动身体重量靠近支撑的左腿:
(3)手或木棒接触树叶的那一点即出手点:
(4)胸带臂向前平打,不要提肩。
9.最后用力向左侧倒
【产生原因】
左侧支撑用力意识差,左肩没有制动动作。
【纠正方法】
(1)徒手或持辅助器械做最后用力模仿练习,重点强调左腿的支撑用力动作和左肩的制动动作。
(2)初学者要求以&支撑投&动作类型为主,强调发挥支撑转动用力的作用。
以上仅是常见的易犯错误动作,由此而派生的错误动作多种多样,教师纠正时首先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采用纠正的手段一般应让学生明确该环节技术的概念,采用单个的、局部动作的专门练习体会肌肉感觉,再要求在完整技术中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复练习,达到改进动作的目的。铁饼比赛是奥运会最古老的项目和优势,也是古代奥运会的标志性运动。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来自美国的田径运动员?加勒特,获得掷铁饼和投两项冠军。他是现代奥运会第一个铁饼冠军的获得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然而,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加勒特在参加奥运会之前根本不知道铁饼是个什么样的。然而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铁饼的人竟然获得了掷铁饼冠军,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加勒特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田径队队长,在第1届奥运会之前,他只见过古希腊雕塑家米隆所作的《掷铁饼者》雕塑的照片。当他得知第1届奥运会将在雅典举行,并且设有铁饼比赛项目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四处打听哪里有铁饼和如何掷铁饼的方法,结果这一切都是徒劳。他只得请人按《掷铁饼者》雕塑里铁饼的模样仿造了一个铁饼,并模拟塑像的姿势进行训练。可是当发现仿造的铁饼非常笨重且难以投掷时,他放弃了参加铁饼比赛的念头。
第1届奥运会开始以后,加勒特作为美国代表团的一员,准备参加铅球项目的比赛。铅球比赛的前一天是掷铁饼比赛,这天一名希腊选手帕拉斯瓦普罗斯把铁饼掷到了29米的地方,全场观众庆贺胜券在握。可是,在场观战的罗伯特?加勒特也跃跃欲试,当场报名参战,因规则允许,这位从未见过标准铁饼是什么样的美国人上场了他模仿希腊人的投掷动作,投了2次,找到了感觉。第3次试投时,他右臂后伸,然后用力一挥,铁饼飞到了29.15米以外,比希腊选手的最佳成绩远了15厘米,硬是从希腊人手中抢走了冠军,场上观众、裁判对他的惊人表现目瞪口呆。而观众却为这位初学乍练的美国选手欢呼鼓掌。之后,加勒特还在铅球比赛中夺得冠军,并在跳远和跳高项目上获得亚军,成为首届奥运会获奖牌最多的田径选手。
后来,加勒特在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上获得了投铅球和立定远的铜牌。然而最让人们难忘的仍是他在首届奥运会铁饼比赛中的最后一掷。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铁饼(GB/T ):亚马逊:图书
铁饼(GB/T ) (平装)
《铁饼(GB/T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官方网站
•&  8月21日,国际田径联合会召开理事会,会议确认了未来两年内国际田联将主办的一系列大型田径赛事日程,迪亚克主席再次高度赞扬了北京对举办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历时6天的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20日在京落幕,肯尼亚队以6金6银3铜的成绩列金牌榜首位,中国队以5金5银7铜居次席,但奖牌总数为各代表队之首。•&&&& 第十一届国际田联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帷幕,东道主中国队取得5金5银7铜佳绩排名第二,而总数17枚奖牌的数量也是各个代表团中最多的,按照前8名都获得积分的算法,中国队在赛事的总分排名上排在了第一位……
•&•&•&•&•&•&•&•&•&•&•&•&•&•&•&•&•&
v&v&v&v&v&v&v&v&v&v&v&v&v&v&
成绩即时更新
•&•&•&•&•&•&
•&&22日&17:35•&&22日&16:57•&&22日&16:51•&&22日&00:43•&&20日&22:47•&&20日&22:44•&&20日&22:42•&&20日&21:37•&&20日&21:07•&&20日&20:15•&&20日&19:53•&&20日&18:22
•&&22日&16:56•&&22日&16:55•&&22日&16:54•&&22日&16:53•&&22日&09:39•&&20日&22:47•&&20日&22:44•&&20日&22:33•&&20日&21:57•&&20日&21:46•&&20日&21:14•&&20日&21:12
•&&20日&22:47•&&19日&22:36•&&19日&09:26•&&18日&21:48•&&18日&13:52•&&18日&10:51•&&17日&22:27•&&17日&22:11•&&17日&22:00中国优秀田径教练员和运动员
中国优秀田径教练员和运动员
马约翰(1882——1966)男,福建省厦门市人。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年与1925年——1926年两次赴美国春田学院进修体育。在大学读书期间,是学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代表队的主力,擅长中长跑,曾获1910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学校联合组880码冠军和440码第三名。1936年担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约翰先生于1914——1966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在从事体育教学52年的实践中,研究了体育运动的规律,参考国内外经验,编制出各种不同内容的徒手操近百套,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他一生积极倡导体育,热情指导青年进行体育锻炼,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受到国家的器重和人民的尊敬。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
夏翔(1903——1991)男,江苏省丹阳县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41——1945年赴美国春田学院、爱德华大学研究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修,获教育学硕士学位。青年时代从事田径运动,曾创造撑竿跳高全国纪录,代表中国参加第六、七、八届远东运动会。1957年首批获田径国家队裁判称号,著有《田径裁判法》、《长跑小丛书》等。夏翔先生1933——1983年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讲师、教授、体能部主任等。50年代兼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体委副主任,196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197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1987年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1983年被授予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刘长春(1909——1983)男,辽宁大连市人。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体育系,以短跑见长。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十届远东运动会和第十、十一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他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运动员。1933年他在南京全国运动会上创10秒7全国100米纪录,该纪录保持25年之久。解放后,刘长春教授执教大连工学院30余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求实精神,发表《短跑运动》等专著。历任第五届全国政 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协会副理事长、第四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等。日病逝,享年74岁。
胡鸿飞(1925——)男,上海人。长期致力于田径教育事业,曾任上海市南市区业余体校教导主任,上海市南市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田径协会副主席。1958年起任教练员,培养出三次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2.37米、2.38米、2.39米)的优秀运动员朱建华,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业余教练员,1981年评为国家级教练员。多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被评为全国最佳教练员。在训练上大胆创新,有独到之处。提出了“以速度为中心,力求与技术力量平衡”的主导思想;在技术上提出“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相结合”的理论,撰有《朱建华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技术》等。1995年11月中国田径协会授予胡鸿飞“我国田径事业突出贡献的优秀教练员”称号。
黄健(1927——)男,广东中山人。自幼由党组织送往苏联学习,195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体育学院,1951年回国,在中国人民大学体育教研室工作。1953年起任国家田径队教练、总教练,培养出郑凤荣、倪志钦、郑达真、杨文琴等优秀跳高运动员。其中,郑凤荣、倪志钦曾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1978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9年获国家级教练员称号,同年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1978年、1983年任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两次被亚洲田径联合会评为优秀教练员并授奖。1987年国际田联授予优秀田径工作者奖。1988年度国家体委授予建国40年来杰出教练员。
张士珩(1931——)男,天津市人。1951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分配到航空工业部任秘书和翻译工作。1955年参加全国工人运动会,获200米冠军和400米亚军,调进国家体委竞技指导科当短跑运动员。1956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田径运动会,打破4X400米接力全国纪录。1957——1973年任国家田径队短跑教练,培养出陈家全、姜玉民、贺祖芬等优秀短跑选手,被评为国家级田径教练员。历任三司田径处处长,中国田径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委员,国际田联技术官员,亚洲田联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田径》杂志主席,《田径报》副主编,武汉体育学院客座教授等。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和《田径运动高级教程》的撰稿,主持了《中国田径运动史》的编写工作等。1987年获国际田联优秀田径工作者奖章,1990年获国际田联颁发第11届亚运会荣誉奖。
王魁(1931——)男,辽宁新民人。中国竞走协会副主席,国家级教练员,辽宁省竞走队教练。1961年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73——1977年任中长跑教练员。1978年组建辽宁竞走队,培养出陈跃玲、金冰洁、王妍等世界水平的女子竞走运动员。1984年起,他几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9年被选为建国40年来中国40名杰出教练员之一。在第六届全运会期间,由体育报社主办的评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20名最佳教练员”,王魁入选,并获“赤岩”杯奖。1987年获国际田联颁发的“国际田联奖章”。
杨传广(1933——)男,台湾省台东县人,高山族,1964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体育系。1952年以5454分夺得第2届亚运会十项全能冠军。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取得十项全能第八名。1958年再度获第3届亚运会该项冠军,并创造了7107的亚洲最高成绩。1960年初他以8426分破十项全能世界纪录,接着在第17届奥运会上以8334分获得银牌。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1963年4月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尼大学举行的国际十项全能比赛中,创造了9121分(按1985年评分表为8009分)的世界纪录。同年他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从60年代后期起,杨传广长期执教台湾田径队,1990年率台北队参加了北京第11届亚运会田径赛。
楼大鹏 (1936——)男,浙江宁波人。从小旅居英国,1953年回到祖国,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1959——196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体育教研室任教,后调国家体委工作,历任国际司副处长、训练竞赛三司副司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8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亚洲田径联合会副主席并兼任竞走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联理事,亚洲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副主席等。曾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和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奥林匹克工作小组集体奖成员之一)。
郑凤荣(1937——)女,山东济南人。1953年代表山东队参加华东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获跳高第二名、跳远第一名,同年入选国家田径队。1954年以1.45米破女子跳高全国纪录。日以1.77米打破由美国运动员M.麦克丹尼保持的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59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69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年任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被评为建国35年来优秀运动员之一。1989年又被评为建国40年来优秀运动员之一。现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等。 
毛德镇(1937——)男,辽宁大连市人。是50年代后期国家田径队长跑运动员,后回大连业余体校从事教练工作,曾培养出穆维国、孙日鹏等优秀运动员。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承担起3000米和10000米的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王军霞的教练工作,经过艰辛的努力,使王军霞从处于低落的状态、能力逐渐回升,并渐达高水平,终于在第26届奥运会中获得5000米和10000米的金牌和银牌。
陈家全(1938——)男,重庆万县人。从1959——1965年先后6次破100米全国纪录,日在四川省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汇报表演赛中,决赛时以10秒的成绩平联邦德国哈里1960年创造的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他1973年被收入法国《体育百科全书》,列为人物介绍。1977年英国《田径百科全书》在世界纪录中列举了他10秒整的成绩。后任国家田径队短跑教练。 
孔祥鼎(1938——)男,江苏沛县人。1958年8月进南京体育学院,从事标枪训练,1960年6月入国家田径队、达标枪运动健将。1970年起任国家队标枪教练员,培养了申毛毛、李宝莲、张连标、普布次仁等一批优秀标枪运动员,其中徐德妹1991年获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标枪冠军。1992年被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级教练员。 
何增生 (1938——)男,河北人。保定体育运动学校毕业。1973年起任河北省体工大队女子铅球教练,培养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李梅素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军杨彦芹等优秀运动员。曾担任全国运动单项组组长、女子铅球攻关组主教练,多次出任中国田径队教练参加世界大赛。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全国优秀运动队政治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知识分子等。1987年获亚洲最佳教练员奖和“国际田联奖状”。现任河北省田径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等。 
刘盱昶(1939——)男,河北省保定市人。1958年选为山东省竞走运动员,达运动健将标准,多次刷新全国纪录。196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系,分配到济南市一中任体育教师。1978年9月调任山东省田径队竞走教练先后培养出关平、李素杰、毛新远等优秀竞走运动员,其中关平和李素杰2次获世界杯竞走比赛团体冠军,共8次打破世界纪录。1987年获国际田联颁发的“国际田联奖状”等。现任山东省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高级教练员。 
黄太森(1940——)四川省人,男。四川省女子短跑教练员,他培养的运动员高寒于1992年与队友合作,获第6届世界杯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胡祖荣(1940——)男,上海市人。1962年4月以4.52米的成绩打破由蔡艺墅保持的男子撑竿跳高全国纪录。1964年他以4.58米的成绩成为亚洲撑竿跳高史上采用金属竿跳得最高的运动员。曾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二届会运会冠军。自1965年起先后5次更新全国纪录,最高成绩达4.90米。1971年训练中不幸受伤致残,以后他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体育资料,结合个人体会,撰写了《身体训练1400例》和《撑竿跳高》两本著作,自己绘制技术动作草图千幅。1980年他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由万里副总理亲自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10月被选为中国伤残体育协会副主席。  
肖浩萍(1941——)女,江西人。国家体委训练局田径队高级教练员。她是中国第一个突破6米的女子跳远选手,曾先后5次打破全国纪录,1965年创造6.44米的女子跳远亚洲纪录,列当年世界第9位。1966年取得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跳远和4X100米接力的第一名。1974年还以6.31米的成绩夺取第7届亚运会冠军,并打破亚运会纪录。任教练后培养出李惠荣(女子三级跳远创世界纪录)、廖文芬(亚洲纪录和2届亚运会冠军)等优秀选手。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练员,1990年中国田径协会授予特别奖。曾任两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倪志钦(1942——)男,福建人。1959年入选国家田径队,1960年9月,以2.05米的成绩破全国跳高纪录。1963年又以2.20米的成绩进入世界先进水平。1965年以2.25米的成绩列当年世界第一位。1970年以2.29米的成绩破由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保持2.28米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罗为信 (1942——)男,云南省人。女子中长跑国家级教练员。曾培养出钟焕娣、王华碧等优秀女子中长跑选手。此二人获第7届15公里世界越野锦标赛团体冠军。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他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万培(1943——)男。安徽合肥人。1960年8月进安徽田径队,1965年到国家队训练,1972年任安微省撑竿跳高教练员,1986年被批准为田径国家级裁判员,1988年评为高级教练员,培养出以4.07米破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蔡维艳。蔡维艳在1995年以4.25米,米、4.32米、4.334次创女子撑竿跳高亚洲新纪录。 
马俊仁(1944——)男,辽宁省人。著名中长跑教练员,培养出王军霞、曲云霞、张林丽、张丽荣、马丽艳、刘东、姜波等一批世界水平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她们首先在1992年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取得800米、1500米、3000米、10000米冠军并打坡4项世界青年锦标赛的纪录。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行的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冠军并囊括3000米前3名;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上,3人5次打破1500米、3000米、10000米的世界纪录;在第5届世界杯马拉松赛中获得女子第1—4名和团体冠军。她们的优异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中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田径协会于1993年11月授予马俊仁“全国最佳田径教练员”称号。 
纪政(1944——)女,台湾新竹县人。祖籍福建晋江。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以10秒4的成绩获80米栏铜牌,成为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女运动员。1069年5月创200米栏26秒2的世界纪录。1970年4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100码10秒、220码22秒7和22秒5、200米22秒4),2次平2项世界纪录(100米11秒、100米栏12秒8)。1973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工艺大学,获体育学士学位。1974——1975年任美国瑞龙大学田径教练兼女子体育组主任。1976年返台湾省田径协会总干事。  
胡祖荣(1940——)男,上海市人。1962年4月以4.52米的成绩打破由蔡艺墅保持的男子撑竿跳高全国纪录。1964年他以4.58米的成绩成为亚洲撑竿跳高史上采用金属竿跳得最高的运动员。曾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二届会运会冠军。自1965年起先后5次更新全国纪录,最高成绩达4.90米。1971年训练中不幸受伤致残,以后他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体育资料,结合个人体会,撰写了《身体训练1400例》和《撑竿跳高》两本著作,自己绘制技术动作草图千幅。1980年他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由万里副总理亲自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10月被选为中国伤残体育协会副主席。
阚福林(1947——)男,山东人。1965年选进国家队训练、1971年至1975年均获男子铅球全国冠军,1974年以17.39米的成绩打破男子铅球全国纪录。自1975年起担任国家国家田径队教练,培养出黄志红、隋新梅等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对女子铅球技术和训练上有诸多创新。1990年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亚洲田联“金鞋奖”和“国际田联奖状”。现任国家体委训练局田径队总教练,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等。
李怀光(1947——)男,广东连县人。1964人进广东田径队,从事撑竿跳高训练,1974年开始在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当撑竿跳高的后备力量。并培养了钟桂清、孙彩云等破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是中国田径协会业余训练委员会的委员。 
高育葵(1947——)女,辽宁省海城县人。高级教练员。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原为运动员,曾获1974年第7届亚运会铁饼金牌和铅球银牌。1985年开始在国家体委训练局任教练员。培养的运动员闵春凤、赵永华分别获得1991年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第3名和第8名。发表过多篇论文,其中从《浅析铁饼技术中的左腿用力》获1985年体育院校优秀论文奖。
沙应改(1948——),云南省人,男。优秀竞走运动员,任教练员后培养出优秀竞走运动员黎则文,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杯竞走赛黎则文获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这是我国男子田径项目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冯振仁(1948——),广西省人,男子短跑优秀运动员,任教练员后先后培养了黄佩兰、田玉梅、肖业华、严剑葵等一批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1992年田玉梅、肖业华与队友合作获第六届世界杯田径赛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邹振先 (1955——),男,山东省威海人。1973年入选辽宁田径队,1976年调入国家田径队,同年10月在北京地区田径赛上以16.60米创三级跳远全国纪录。1977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南斯拉夫田长友谊赛中以7.81米的成绩破跳远全国纪录。1979年在第三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以17.02米获冠军,成为亚洲第1个突破17米大关的运动员1980年先后获得美国“自由钟”田径赛、北京国际田径赛、东京国际田径赛三级跳远第一名。1981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17.32米获冠军,打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纪录。在第三届世界杯田径赛中,以17.34米获亚军,打破“世界杯”赛纪录,该成绩列当年世界第三位。1984年参加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获第四名。1981年荣获全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2年亚洲田联授予他“金鞋奖”。自1979年至1982年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年和1984年,三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优秀运动员。1983年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杜桂荣(1957——)女。青海人。大专毕业,国家级教练员。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担任青海省田径队教练员。训练中善于科学管理,敢于严格要求、刻苦钻研业务、培养的著名运动员李春秀获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其撰写的论文《子竞走运动员在海拔2366米高原训练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获1989年全国第1届田径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奖,《高原训练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呼吸循环机能的影响》获1991年第2届田径学术论文二等奖。
王春堂(1958——)男,辽宁人。80年代初期是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曾多次破全国纪录和全国冠军。后任教练员,他培养的高洪苗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的冠军。
王卫星(1958——)安徽人。1978——1982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到国家体委科研所工作,1985——1986年在德国美茵兹大学体育田径教练员专科班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国家田径队任教练员。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女子短跑和跨栏的运动员。如刘华金、陈兆静均破纪政保持的亚洲纪录。1987年刘华金在第6届全国运动会上以12秒89破纪政保持12秒93的女子100米栏亚洲纪录,1990年第10届亚运会又以12秒73再破此项亚洲纪录并获冠军。陈光静1992年5月以22秒60破纪政保持了22年的女子200米的亚洲纪录人,同年在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上与队友合作获女子4X100米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林治强 (1959——),山东济南市人。19765年7月入山东体工队田径队,曾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年底入国家田径队。1980年获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三级跳远冠军。1986年北京体育学院函授大专班毕业。1989年任女子三级跳远教练员。他培养的运动员李惠荣在1992年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中获女子三级跳远冠军,这是世界大赛首设此项目,她是第一个此项目的世界冠军。为此,他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李梅素(1959——)女,河北省新乐人。自1976年入队至1989年共从事13年铅球训练,1996年恢复了训练和比赛,最好成绩21.76米。曾参加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锦标赛和两届世界室内锦标赛。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以17.96米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在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以21.06米的成绩夺取铜牌。共26次打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是中国第一个突破21米大关的运动员。1996年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成绩19.39米,排当年世界第10位。参加了第26届奥运会。训练期间取得北京体育学院函授大专毕业证书。三次被评选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一次”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青年突击手和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等。曾任河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国际田联老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等。 
冯振仁(1948——),广西省人,男子短跑优秀运动员,任教练员后先后培养了黄佩兰、田玉梅、肖业华、严剑葵等一批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1992年田玉梅、肖业华与队友合作获第六届世界杯田径赛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陈国明(1959——)男,广东汕头市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1987年开始担任教练员。所培养的运动员孙彩云多次打破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以训练学角度再谈女子撑竿跳高的可行性》一文获广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优秀论文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徐永久(1962——)女,辽宁省大连市金县人。1980年入省田径队。1981年她以26分24秒9的成绩创女子5公里竞走全国纪录。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同年,与队友参加第三届世界杯比赛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她获得10公里竞走个人冠军并创造了这个项目的世界最好成绩。1984年以211分41秒的成绩创女子5公里竞走世界纪录。1987年又以44:26.5打破1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1983年和1984年被评为田径“十佳”之一,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84年建国35周年时她被评为全国40名杰出运动员之一;1989年建国40周年时她再次被评为全国40名杰出运动员之一,并是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获得者。
朱建华(1963——)男,上海市人。198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三届“圣地亚哥.中泽”国际青年田径赛中,以2.25米获男子跳高冠军。1981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田径赛上以2.30米的成绩,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田径赛上以2.30米的成绩,打破了由倪志钦保持11年之久的2.29米的亚洲纪录。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以2.33米的成绩获冠军,成为当年世界跳得最高的人。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预赛中,朱建华以2.37米的成绩打破由民主德选手韦西格保持了三年之久的2.36米世界纪录;9月在上海举行决赛中,又以2.38米再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1984年6月在西德埃伯斯塔特兴行的国际比赛中,他又以2.39米再破世界纪录。8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他以2.31米的成绩获得了铜牌。1983年、1984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被评为“亚洲十佳”之一。从1982年起连续3年入选我国“十佳”。从1983年起连续4年入选我国田径“十佳”。 
于和平(1964——)女,吉林省人。1978年参加竞走训练。1983年在挪威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竞走比赛中,她和同伴一起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团体冠军,个人世界第9名。1983年被评为全国田径十佳之一。获1984年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黄志红(1965——)女,浙江人。1978年进入浙江体校,一年后调到国家集训队。1986年第10届亚运会获女子铅球冠军,1988年两破亚洲纪录,以21.28米排名世界第六位,1989年以20.25米的成绩获第2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亚军,夺得第1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成绩20.56米),在第5届世界杯田径赛以20.73米的成绩夺得女子铅球冠军,被评为全国“全国十名杰出青年”,同时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多年来她的成绩一直排在世界前5位:1990年以21.52米的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二位,1991年和1993年蝉联第三、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得银牌,1994年获世界杯赛冠军,1995年第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亚军,她是亚洲唯一一位在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世界杯三大赛上均获将牌的选手。1987——1989年当选亚洲最佳女子田径运动员,1988年起连续8年当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等。1989年、1991年、1993年共3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徐德妹(1965——)女,天津市人。1981年以6.36米的成绩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冠军。1982年获第9届亚运会女子跳远季军、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冠军。1983年进入国家田径队,转练三级跳远,1990年以14.54米的成绩创女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1992年再创14.55米的亚洲纪录,此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二位。1982年曾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1990年当选全国田径优秀运动员。1992年获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女子三级跳远冠军,这是世界赛首设此项,她是此项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隋新梅(1965——)山东省人。上海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入上海田径队,后转国家田径队训练,成绩不断进步,1990年和19947年第11届和第12届亚运会均获冠军,成绩分别是20.55米(破亚运会纪录)和20.45米。1991年获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冠军,成绩20.54米,是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新纪录。1994年7月在圣比德堡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以20.15米获冠军。亚运会20.45米的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三位。1995年第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第5名,同年在雅加达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获冠军,该年最好成绩19.79米排该年世界第6位。1996年第26届奥运会获亚军。成绩19.88米,此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三位。1990年、1994年、1995年三次获全国田径十佳称号。1992年获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田玉梅(1965——)广西人,女子短跑优秀运动员,多次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全国田径冠军赛的冠军。1992年获第6届世界田径赛女子100米季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1993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100米亚军,成绩11秒24。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王秀婷(1965——)女,山东青岛市人。1985年参加全国农民田径运动会获800米和30000米冠军,并达运动健将标准,同年进入山东田径队。1986年在汉城第10届亚运会上以32分47秒77获女子10000米冠军并破亚运会纪录。1987年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以31分48秒88取得女子10000米第8名。同年在第6届全国运动会上1人获5000米、10000米两项冠军,并保持3000米、5000米、1000米3个项目的亚洲纪录,分别是8分50秒68、15分23秒58、31分27秒0。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以31分40秒23获女子10000米第7名。1989年2月和队友合作取得第7届横滨国际女子公路马拉松接力赛冠军,9月又获第7届世界女子15公里越野锦标赛的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获女子10000米亚军,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女子10000米季军。1987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劳动模范等,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阎红(1966——)女,辽宁铁岭人。1983年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中,获5公里竞走冠军。1984年在挪威国际竞走邀请赛中创造了21分40秒3的5公里世界纪录。一周后,在丹麦国际竞走公开赛上又创造45分39秒5的10公里世界纪录。以上两项纪录均被国际田联公布承认。1985年世界杯竞走赛她是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并取得个人冠军。1987年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她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的第3名,成绩44分42秒。1989年世界杯竞走赛她又是团体亚军的主力队员。1984年、1985年、1987年三度评为全国田径“十佳”之一。1989年是全国田径优秀团体奖的成员;1984年、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是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 
关平(1966——)女,山东青岛市人。1981年入山东省田径队进行竞走训练。1983年在第三届世界杯竞走比赛中,她作为中国队成员,获得10公里女子团体冠军,并获个人第6名。1984年在丹麦国际竞走比赛中,以21分57秒的成绩创女子5公里竞走世界最好成绩。1985年在第4届世界杯竞走比赛中,是中国子妇蝉联10公里团体冠军的成员,个人获10公里亚军。同年在全国春季马拉松、竞走比赛中,以44分28秒的成绩创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最好成绩。1986年获第10届亚运会10公里竞走冠军,同年在全国秋季竞走比赛中,分别以21分10秒55和44分42秒02的成绩,打破5公里和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奖乐号。被评为1983年、1985年和1986年全国田径“十佳”之一,并被评为1986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1983——1986年4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李素杰(1966——)女,山东省平度人。1983年开始竞走训练,1985年第4届世界杯竞走赛,她是中国获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成员之一。1986年在全国春季竞走赛中,女子10公里走出了45分37秒7的世界最好成绩。同年在燕舞杯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以21分34秒37的成绩打破5000米场地竞走世界纪录。10月在全国秋季竞走比赛中又破女子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被评为1988年全国田径“十佳”之一,和“国家优秀田径选手”,并获国际田联颁发的“金星奖”。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杜桂荣(1957——)女。青海人。大专毕业,国家级教练员。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担任青海省田径队教练员。训练中善于科学管理,敢于严格要求、刻苦钻研业务、培养的著名运动员李春秀获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其撰写的论文《子竞走运动员在海拔2366米高原训练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获1989年全国第1届田径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奖,《高原训练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呼吸循环机能的影响》获1991年第2届田径学术论文二等奖。
王华碧(1966——)女,云南省人。1983年入选云南省田径队。1984年获全国越野锦标赛10公里冠军。同年以34爹妈13秒86分的成绩创10000米全国纪录并获全国田径冠军赛冠军。1986年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中以9分2秒7破女子3000米亚洲纪录并获冠军。1989年是第7届15公里世界越野锦标赛10公里冠军。同年以34分13秒86的成绩创10000米全国纪录并获全国田径冠军赛冠军。1986年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中以9分27分破女子3000米亚洲纪录并获冠军。1989年第7届15公里世界越野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的成员,1996年获 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钟焕娣 (1967——)女,云南思茅人。1985年入云南省体工队。1987年第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10000米亚军,成绩33分11秒26。1988年在世界女子15公里越野锦标赛以50分29秒的成绩获第四名。1989年与队友合作获横滨国际马拉松接力赛冠军;同年,再次与队友合作获第7届世界女子15公里越野锦标赛团全冠军并获个人亚军,成绩49分44秒;11月在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获3000米和10000米两项冠军。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获3000米和10000米两项冠军,其中10000米以31分50秒98的成绩破亚运会纪录,此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五位。连获1991年第3届、1993年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10000米的亚军,成绩分别是31分35秒08和31分21秒08(亚洲纪录)。1992年第25届奥运会获女子10000米第四名;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女子10000米第三名。1993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以30分13秒37超女子10000米原世界纪录(30分13秒74)。1988年起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陈跃玲(1968——)女,辽宁铁岭人。1986年入辽宁竞走学校,1987年在第6届全运全中以43分52秒1的成绩破10000米竞走世界纪录,并获冠军,被评为“国家优秀田径选手”,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9年第5届世界杯竞走赛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亚军成员,个人获第一名。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并以44分47秒的成绩破亚运会纪录。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以44分32秒的成绩夺取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创奥运会第一个纪录,从而结束了中国田径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为零的历史。
马丽艳(1968——)女。辽宁人。1993年8月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中以8分21秒26和8分19秒78两次超3000米原世界纪录(8分22秒62)。10月第5届世界杯马拉松赛与队友合作获团体冠军及个人第4名。入选当年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陈兆静(169——),天津市人。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1988年进国家田径队,1991——1994年均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全国田径冠军赛的女子200米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冠军及4X100米接力冠军并破亚洲田径锦标赛的纪录。1992年5月以22秒60打破纪政保持了22年的女子200米亚洲纪录,该成绩排当年世界第18位。同年在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上获女子200米第三名,与队友合作43秒63获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1993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获女子200米冠军,并以22秒56再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估育运动荣誉奖章。 
李春季 (1969——)女。青海省西宁人。1982年开始训练。1986年获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5000米竞走冠军。1989年获第14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竞走团体亚军。1991年获首届东亚运动会10公里竞走冠军。1992年获第25届奥运会10公里竞走铜牌。同年获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称号。 
闵春凤(1969——)女。江西省人。1981年开始训练。1986年获首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第3名。1988年获第2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第4名。1991年夺得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的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6名。1993年获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3名。1991年荣获全国田径最佳运动员称号。 
卜令堂(1970——)男子竞走运动员。山东人。1993年获第7届全运会20公里竞走第2名,50公里竞走第8名。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20公里竞走银牌。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 
王妍(1971——)女,辽宁人。1986年就以12分43秒56创3000米竞走全国少年纪录。长期保持21分33秒8的5000米竞走全国少年纪录。1993年4月第16届世界杯竞走赛中获10公里冠军。当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高寒(1971——),四川省人,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1992年在第六届世界杯田径赛与队友合作以43秒63的成绩获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肖业华(1971——),广西人。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多次获全国比赛冠军。1992年4月在石家庄精英赛上以11秒23破女子100米全国纪录。同年在第6届世界杯田径赛上与队友合作获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李明才(1971——)男子竞走运动员。山东新太人。1986年入选省田径队。1990年获第11届亚运会20公里竞走银牌。1991年获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20公里竞走银牌。7届会运会50公里竞走金牌,20-公里竞走银牌。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1991年获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称号。 
范晓玲(1971——)女子竞走运动员。陕西人。1991年获全国竞走锦标赛10公里竞走第2名。1993年获第7届全运会10公里竞走第7名。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团体冠军。 
陈绍果(1971——)男子竞走运动员。云南大理人。1988年开始竞走训练。1992年获第25届奥运会20公里竞走第5名。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20公里竞走金牌。1995年获得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1992年和1994年两次荣获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称号。 
曲云霞(1972——)女。辽宁大连市人。中长跑运动员。1991年第1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4分07秒71的成绩破1500米亚洲纪录,在亚洲田径锦标赛获800米和1500米两项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以3分57秒08的成绩取得1500米铜牌,并创、造了亚洲新纪录,是亚洲第一位1500米成绩突破4分大关的人,实现了我国中跑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奖牌为零的突破。1993年第7届全运会创造了秒46的世界纪录,8月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3000米冠军,并以8分8秒71的成绩创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纪录。11月获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授予1993年世界田径最佳运动员。1994年第12届亚运会获800米(1分59秒85)和1秒48)两项冠军。三次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赵永胜(1972——)男,辽宁人。1995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中以3小时41分20秒获50公里冠军,此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一位,入选当年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王军霞(1973——)女,辽宁省大连市人。1992年在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获女子10000米冠军,成绩32分29秒90。1993年4月马拉松跑出2小时24分7秒的当年世界最好成绩。8月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0000米冠军,成绩30分49秒30。9月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分别以8分06秒11和29分31秒78的成绩创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并夺取两项冠军。10月在第5届世界杯马拉松赛中取得个人和团体的冠军。11月被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授予1993年世界田径最佳运动员的称号。日在纽约荣誉第14届杰西.欧文斯国际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国际荣誉的中国人和亚洲人。1994年第12届亚运会获10000米冠军,成绩30分50秒34,排当年世界第一位。1996年第26届奥运会获女子5000米金牌,并以14分59秒88创奥运会纪录,10000米获银牌,并以31分02秒58破奥运会纪录。1993年和1994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刘东 (1973——)女,辽宁人。中跑运动员。1992年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获1500米冠军,成绩4分05秒14。1993年8月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500米冠军,成绩4分00秒50。9月第7届全国运动会800米冠军,并以1分55秒54创亚洲纪录。 
张丽荣(1973——)女,辽宁人。中长跑运动员。1993年8月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3000米季军。9月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3000米预赛中以8分2秒44超原世界纪录(8分22秒62)。10月第5届世界杯马拉松赛获个人季军,与队友合作获团体冠军。当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黎则文(1973——)男。云南人。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竞走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位获世界冠军的男子田径运动员。同年8月在哥德堡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以1小时21分39秒获20公里竞走第5名,1997年获第18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竞走第4名。1995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孙彩云(1973——)女。广东深圳市人。撑竿跳高运动员1992年5月在全国田径锦标赛跳的4.05米的成绩于1995年1月被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承认为第一个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1995年5月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4.08米破此纪录。同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女子撑竿跳高邀请赛上以4.23米破4.22米世界纪录。曾8次破女子撑竿跳高的室内世界纪录。其中1995年5次(4.10米、4.11米、4.12米、4.13米、4.15米);1996年3次(4.21米、4.27米、4.28米)。1996年5月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又以4.25米创亚洲纪录。1995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蔡维艳(1973——)女,安徽淮南人。最初练技巧、体操、又练过短跑,1987年开始练撑竿跳高。日以4.07米破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1996年5月以4.25米的成绩破亚洲纪录。日田径大奖赛总决赛她以104分夺女子冠军,并以4.26米、4.32米两创亚洲新纪录,接着10月5日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女子撑竿跳高邀请赛中以4.33米再创亚洲新纪录。 
张林丽(1974——)女,辽宁台安县人。8负开始参加篮球训练。1984年开始进行中长跳训练。1990年到省田径队中长跑组训练。1992年获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3000米冠军。并以8公46秒86创亚洲新纪录。1993年8月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3000米亚军,并以8分29秒25的成绩打破3000米世界纪录。在世界杯马拉松赛中获个人亚军与队友合作获团体冠军。1993年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高红苗(1974——)女,辽宁人。1992年获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5000米竞走冠军。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10公里竞走冠军,成绩44分11秒。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获10公里竞走冠军,并以41分37秒9的成绩排当年世界第一位。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中以42:19的成绩获得冠军。二次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谷燕(1974——)女子竞走运动员。辽宁省人。1990年入选省田径队。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10公里竞走银牌。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和个人第4名。1997年获第18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竞走团体第3名和个人第3名。 
杨军(1975——)男子竞走运动员。辽宁省新民人。1991年选入省田径队。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20公里团体冠军。 
刘宏宇(1975——)女子竞走运动员。辽宁省沈阳市人。1992年入选辽宁省竞走队。1995年获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团体冠军。个人第3名。同年还获得第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0公里竞走第8名。1997年获第18届世界杯竞走赛10公里竞走团体第3名。
Powered by中国运动网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铁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