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行史正需要什么文史资料精选

原来的设计工作室现在想注册公司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原来的设计工作室现在想注册公司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国内各空压机品牌规模.产品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国内各空压机品牌规模.产品特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杨利伟与神舟五号资料_百度知道
杨利伟与神舟五号资料
阿的飞飞额外问问 问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神舟五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 href=&http://bbs.tiexue.net/post2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9%中国人不知道的32个历史真相
铁血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ol&&li&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br&&/li&&li&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br&&/li&&li&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br&&/li&&li&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br&&/li&&li&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br&&/li&&li&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br&&/li&&li&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br&&/li&&li&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br&&/li&&li&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br&&/li&&li&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br&&/li&&li&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br&&/li&&li&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br&&/li&&li&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br&&/li&&li&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br&&/li&&li&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br&&/li&&li&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br&&/li&&li&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br&&/li&&li&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br&&/li&&li&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br&&/li&&li&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br&&/li&&li&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br&&/li&&li&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br&&/li&&li&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br&&/li&&li&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br&&/li&&li&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br&&/li&&li&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br&&/li&&li&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br&&/li&&li&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br&&/li&&li&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br&&/li&&li&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br&&/li&&li&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br&&/li&&li&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li&&/ol&&/blockquote&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兄弟破解的几条我双手鼓掌,另外,也以我的微力来破解几条(希望有识之士做破解的破解,欢迎打脸):1.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这条对也不对,要先谈谈卫国的末期:卫国是周王室在东方重要的诸侯国,由卫康叔始封,到卫武公姬和时达到极盛(西周和春秋之交),然后在春秋战国时代一路衰败下去,成为甚不重要的小国。前254年,魏国兼并卫国,变卫国为附庸。前241年,秦破魏,使卫国从魏的附庸变成秦的附庸,并且将卫国残存的国土划入东郡,另立卫君角于野王,从此,卫君角一直持续到秦二世,直到前209年才被废为庶人。由此可以看出:1,秦统一天下时,确实有一个卫君2,卫君恐怕不等于卫国,因为卫君角已经失国、失土,寄居野王,他存在的意义只是延续宗庙祭祀可为什么要保留卫君的祭祀?我以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此时东西二周都已经灭亡(256、249bc),姬姓绝嗣。所以卫君的存在,不仅是在延续卫的祭祀,还等于上接着周代诸王。秦人此举,相当于周人昔日灭商之后,封武庚、微子一样——微子的宋国不等于商,同理,作客的卫君角恐怕不等于卫国不亡。(另有一论,日人平势隆郎认为司马迁在记述此事时纪念错误,卫君被废,当在221年)3.唐朝全盛不及隋朝比较隋唐户口多寡意义不大,因为隋文帝实行‘大索貌阅’,即一个个按人头清查户籍,检查相貌、年龄对不对得上,统计相当严格。而唐朝在此方面教疏松,民间多有人口隐匿不报的情况,所以表面上看起来,隋朝的户口数自然大于唐朝。《隋书·地理志》记载各郡分计数之和为全国有9,073,926户,此数大概是隋人口的顶峰,按照古代每户五人的常态,换算下来全国人口约为万人;而今人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在玄宗天宝年间,人口数量大约在万之间——可见,唐朝人口实际上远超隋朝(此时,国家掌握的户口数却仅有960万户,换算的话,不到5000万人,可见唐朝人口隐匿之严重)4.“军事软弱”的宋朝胜率超过了70%没办法按照原作者列出的书单考证一遍,但是凭直觉,在假设战役重要性均衡分布的情况下,70%的胜率决不可能出现两宋疆域一再缩水的状态,除非,宋人小战多胜,大战多败——如此一来,70%的胜率也就没什么意义。打个比方,我自称拳术无敌,于是与人单挑三十场场,却三十场全被揍得哭爹叫娘——但是,我回家之后又和宠物猫小咪比试了七十回合,七十全胜。此时我的胜率也是70%——想必这种情况下,没人会同意我确实是武林高手,即使,我拥有惊人的70%胜率。5.宋朝士兵作战负重是32公斤虽然原作者用了‘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这样看似有条件的客观语句,然而我不得不指出:首先,宋朝军制分成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番兵)四种,且不说其他三种,单是禁军就一度达八十万之多,号称‘八十万禁军’,可见‘冗兵’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能保证平均每人32公斤的训练度?其次,《宋史》里面有这样的语句:“今新招兵士多是饥民,未谙教阅……”。这里说的是,两宋喜欢招流民、饥民甚至土匪当兵,很简单,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造反。如果当兵真需要负重32公斤,我想那些饥民恐怕饿死也不会去。因为除了天生体格强健的,不然几乎没可能将一群普通的农民短期内训练到如此非人哉(32公斤是什么概念,请各位背两袋30斤的大米绕操场一圈便有体会)。最后,‘宋朝士兵’当然也包括厢军,乡兵,藩兵。而这厢军之类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他们主要工作不是打战,而是各种杂役,比如修城池、做军匠、造船、冶炼、织造,甚至是运送官物、信件等,这些乌合之众,需要负重平均32公斤?7.元丰年间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宋神宗往上数两位是宋仁宗,此公在位时间为。由此可见,宋仁宗与宋神宗元丰之间大约是50年的差距。而宋仁宗在位时全国的铁产多少呢?答案是‘七百廿四万斤’(《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因此,除非这五十年间宋朝的钢铁产量增加了41倍(15万吨等于3亿斤),否则15万吨云云,一定是在yy。(此处感谢
的补充:“宋代一斤不相当于现在的一斤,大约640~680g,故七百廿四万斤大约接近有个1000W斤,应该算30倍”——结果有点差距,好在影响不大,毕竟30倍也是个惊人的数字。)实际上中国古代钢铁产量的最高点在明代。根据范文澜《中国通史》(此书有夸大),明嘉靖年间生铁产量约为45000吨,这个数字的确远超18世纪中叶的英国(原因之一是中国生产的是生铁,不是近代意义上的钢铁);可无论如何,比起15万吨还是远远弗如。8.北宋一直在扩张原文整条摘录: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事实上,1126年金兵已经南下围困开封。而在此之前,宋朝确实一直试图扩张。这是因为,宋徽宗好大喜功,看见金人崛起攻辽后,不顾宋辽之间已经和平了将近百年的好局面,大发馊主意,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决定金人南下,宋人北上,双方夹击辽国——结果很明显,宋人不但没要回幽云十六州,也没攻下辽的西京、南京,还被金人顺便反咬一口,败得一塌糊涂,这才有了靖康之耻。简而言之,整件事的始末是辽和金打架,宋朝自以为聪明,在背后捅了辽一刀,结果辽被干掉,金再捅宋一刀。真是蠢不可及。再说扩张,嗯,不必逐年考证,只比较宋太祖末年疆域和宋徽宗早年疆域就够了。就算是近视500度(比如在下),也看得见好大一块地没了:西夏,1038年正式建国,是为北宋景佑五年。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宋体字并不是秦桧所创(这种附会的传说比比皆是,无从考证)。事实上,它是一种适应雕版印刷而逐渐出现的字体,与任何个人都关系不大。此字体出现于宋代,但盛行于明代,因此,台湾、香港、日本多习惯称它为‘明体’。至于官方文书云云,其实宋体并不是很漂亮的书写体,它只是比较合适雕版而已,宋代官员正式文件多用楷体,称为“正书“(宣和书谱)ps:关于字体演变,实话说我并不太熟悉,这里仅是凭记忆写下,并未严密考证,希望有通晓书法的朋友指正。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原文: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熟练雇工没做定义,也没给出薪资资料来源、行业状况,因此无法评判。在此只谈所谓的知府工资:以正四品的知府算,其年薪400贯,此点不错。但是,宋代知府在俸禄之外,尚有二十顷的【职田】。熙宁三年后,神宗诏令统一改为稻麦支给,知府理论上给稻1000石。1000石稻谷至少可以出米600石以上,可供83人吃一年。若以每斗70文的北宋大致米价折现,此一项收入等于420贯现金。也就是说:知府一年的收入为 本金400贯+职田420贯=820贯。更不用说,他还有茶酒厨料、食料钱、折食钱等名目繁多的补贴——何况,‘破家知县,灭门知府’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灰色收入古今同样不少。(资料来源:王福鑫《对宋代官员俸禄水平的再认识》)……本来准备一口气干掉这32条,以为工作量不过尔尔。写到现在,个把小时竟只消灭8条,却实在是精疲力竭,无能为力了……先丢出来,看看反响如何再做计较。以上。*****************29日补充*******************13.南宋时期织布机最先进原文: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这个明显是反常识的夸大。无论是南宋织布机也好、越王勾践剑也好,只能说以现代的工艺可能无法做成一模一样的东西(因为制作工艺不清楚),而不能说现代技术达不到那种高度。以现代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完爆越王勾践剑、南宋织布机的作品,不信请投资小弟,我保证完成任务!14.南宋中后期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经济却占全球75%原文: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统计中国古代GDP,以安格斯.麦迪为滥觞,他著有一系列书探讨这个问题,比如:《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世界经济千年史》、《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等。在书中他引用了许多的数据和算法,这里仅说结论,即:公元元年时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26%,在公元1000年时占22.7%,最后的峰值在1820年,达到32.9%,之后一直下跌,到1913年的8.9%。可见,占全球75%云云,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即便是占世界26%或32.9%的结论,实际上也是完全不准确的,上海财经大学杜恂诚指出了其中的误区:1,中国古代市场规模极其有限,农业净产值不等于市场价值;2,中国农村是二元社会,绝大多数产品最终被自用消耗而不是进入市场,不能将自用的部分套用‘支配’概念归入统计3,一条鞭法以前,中国的赋税制度以实物和徭役为主,这两项几乎不可能精确统计4,统计本身不规范,中国各时代、各地区发展不均衡,采样一旦失之毫厘,结论就会谬以千里(比如以江浙的GDP推算全国的)15.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原文: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这一条是对的,虽然元史.张柔传没有记载,但是《宋史》里面有,《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一:“柔中流矢如猬,珙麾先锋救之,挟柔以出。”*****************受到鼓舞的补充**********************16.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原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一条本身没问题,秦九韶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问题在于,在中国古代,数学基本上是‘绝学’,也即是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牛逼哄哄’的大数学家,但这些人消亡之后,身后却大都没有人继承并发扬他们的学说,这和欧洲学者相互联络、薪火相传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因此,中国古代的数学一直很先进,然而先进的学说都被淹没在故纸堆中。祖冲之也好,秦九韶也好,他们的悲哀在于没人理解,不被‘正统知识界’(儒教)所重视。要不是今人‘重新发现历史’,也许再过一千年也不为人所知。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原文: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2亿这个数字是史学界一种极端的估计,一般认为,蒙古帝国造成的人口减少(不全是屠杀,战争自有其负面作用)在3000万-1亿之间。(其中中国部分人口损失约7000万——但未必是被杀,因为战乱会导致人口隐匿的现象,政府层面户籍总数下降很快,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全部死掉了)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原文: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首先,明军不是号称八十万,明军八十万是《大越史记全书》说的,也即是越南方面的资料。而越南方面更不可能自称七百万,证据是:当明朝彻底征服安南(越南)时,统计的全国户籍数仅有‘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户’,即使越南能每户出一人作战,全国也只能得军队300万而已,吹牛不会吹到完全不符合国情的地步。事实上,在明军与胡朝的决定性战役中(咸子关之战),胡军仅有七万人,号称二十一万。总而言之,牛皮不是中国吹的,且牛皮并没有吹得如此之大。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宝船的资料今日完全没有,唯一可靠的记载来自《瀛涯胜览》,其中说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根据这个推算,7500吨可能还打不住,因为今人复原宝船,仅71米就已经排水1600吨了。但是,无论是7500吨,还是1600吨,事实上‘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根本不可能存在。不信如下图:这种比例根本不是远航的船,而是逃难用的脚盆。另,出土的长舵杆仅15米,最大限度能配的也不过是70来米的船,假如配上44丈的船,那么看起来就会是下面的样子:简直是冰镇西瓜上插了一根牙签的既视感。(*此处鞠躬!根据楼下朋友的指正,图中应该标识舵杆,而非桅杆!不胜感激,也请诸位无视此图……当然,有美工及格的朋友,欢迎换图!)20-31先略,因为比较复杂,等我收集资料再撸……直接跳到3232.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原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这个谣造得似乎有些过分了,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大战屈指可数,即:广州之战,三次大沽口之战,张家湾战役,八里桥之战,北京之战——其中,三次大沽之战均是炮台防守型的战役,死伤不大;北京入城清帝直接逃了,没打什么战争。那么可说的只有广州、张家湾、八里桥了。(经
指出,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联军损失93人,受伤369人,损失数艘舰艇,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方最辉煌的战果。)现将双方兵力及伤亡开列如下:1,广州战役-联军5679人,清军约30000人-联军死亡15人,清军死伤200-700人;2,张家湾之战-联军近10000人,清军30000人(多是骑兵,僧格林沁)-联军死伤35人,清军伤亡1500人;3,八里桥之战-联军10000人,清军数万人(最多估计约6万)-联军死5人,伤47人,清军伤亡1200;由上可见,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根本没有过12万人的规模战役,联军也凑不出两万人。再则,虽然相比于联军,清军确实损失惨重,但一般情况下,清军是整军被打垮,丧失战斗力,而不是几千几万的死——最高的死伤往往只有千人而已。另交战双方伤亡数量悬殊的战役其实有很多,比如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之战。此战中,英军约5900人,其中5000人为长弓手;法军出动了36000人,其中多为全副铠甲的封建骑士——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法军阵亡1人(超过半数),仅大小贵族就战死5000人,皇室总管、3公爵,5伯爵,70男爵;而英军仅仅损失113人,且若按照莎士比亚的说法,甚至只损失29人。被人吟诵为:这一天,是法国的灾难和英国的荣光。与此相比,僧格林沁虽然很狼狈,但总还算不辱八旗子弟(蒙古)的最后一搏。再探讨宝船舵杆问题:搜索资料可知:1,舵杆长一般等于或大于船高,就木帆船来说,舵杆长度应至少等于船宽2,出土的舵杆为11米或15米,则匹配的船宽至多也就是11、15米,按照宝船44/18=2.4的比例,则此船复原仅长26.8或36.6米,远不符‘长四十四丈’的记载3,根据《武备志》卷二十的宝船图可见,舵楼位于左上,舵杆下方装舵叶,舵叶部分露出水面——因此,宝船的舵杆必然要长于船高,如计算加上舵叶、操纵杆的话,舵杆至少需要30米长——等于今出土舵杆的一倍以上。3,根据《武备志》卷二十的宝船图可见,舵楼位于左上,舵杆下方装舵叶,舵叶部分露出水面——因此,宝船的舵杆必然要长于船高,如计算加上舵叶、操纵杆的话,舵杆至少需要30米长——等于今出土舵杆的一倍以上。4,舵杆的复原图如下,资料来自四川大学,张箭《从考古文物实验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以上。以上。***********************感谢 @ 林一的指正***********************21.计划生育理论明朝就提出原文: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首先,万历年间只有一个申时行,而无申行时,我在明史他的传中也找不到有关计划生育的内容,这一半暂且放过。然后,我想作者所提的宋代的计划生育,大概是指宋代江南出现的‘生子不举’的现象。生子不举的风俗出现得很早,先秦两汉已经见诸记载,南宋时的确比较多,它指的是数种情况:1,迷信认为,在某个月份生出的儿子不祥,不应该带大,所以这些孩子被遗弃或杀死(先秦较多,宋代已少)2,农民贫困,又无法控制受孕,生子一多必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贫而杀婴;3,歧视女婴,溺杀女婴(此情况清代直到近代还有,外国传教士屡有记载)可见,无论是哪种原因,‘生子不举’的内涵都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计划生育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计划生育是政府推行的,生子不举是人民自发的(愚昧或无奈)。再一则,事实上宋代政府一直鼓励生育,如以下几条:“凡下户有怀妊而不能自存者,愿赐之粟。”——嘉祐二年“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给钱养之。——绍兴八年“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委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给常平米一硕、钱一贯,助其养育。”——乾道五年可见积贫积弱的宋代在民生上摆出的姿态还是相当仁慈的。22.明朝的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原文: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万历皇帝28年(或30年)不上朝是真的,可在此期间内外战争均‘大获全胜’则是夸大。只举两例:1,明缅战争:万历九年,缅王莽应里向北扩张,明军于十一年、十二年两次反击,打溃缅军,收复失地。然而,从十三年后,缅甸向北的步伐再也没得到压制,孟养等地相继被侵占。2,萨尔浒之战:太著名了,不必详说,总之是后金崛起的一战,明廷惨败的一战。此战发生在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29.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原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这一条基本是对的,下议院最后的投票结果是271比262,九票之差。另外,中文wiki上还搜得到Staunton关键性的发言:我们进行鸦片贸易,是否违反了呢?没有:当用
他自己的船运送毒品时,没有人会对外国人也做同样的事感到惊讶。北京朝廷有权强化司法措施以制止鸦片贸易。但迄今为止对外国人最重的处罚是禁止经商或驱逐
出境,现在它能粗暴地判处他们死刑吗?这种追溯既往的做法是对人权的不可容忍的侵犯。中国人要像对待他们的叛乱分子一样用剑刃来对待英国人,我们要小心!
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会产生不可估
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无权加以放弃。另外,被忽视的一点是,英国方面始终未宣战,他们只是在进行报复性的军事行动,而非战争。30.明朝火器超前原文: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这一条可算是‘网络老谣’了,在下至少看过三个版本,时代背景分别是鸦片战争期间、天平天国期间、八国联军期间——编者比较有良心,没乾坤大挪移到‘武昌起义’期间,实在佩服。虽然很明显是谣言,但这条还真的不好言之凿凿地破解,毕竟,双方相比的武器不详,英军也有少量用冷兵器的,火绳枪比冷兵器也是有可能,因此只能说说以下几点,请自行判断:1,明末的火器都是仿照外国火器改良的,时间又短,基本上不可能青出于蓝;2,明军火器并不太神器,不说被清军(后金)反超,至少双方不相伯仲,比如,后金就有名为乌真超哈的重炮部队(后来变为汉八旗),不仅用汉人火炮部队,且自行制作重炮。3,清从入关到平三藩、准噶尔时代火器一直都有发展,停滞并衰退,是在清中叶以后。4,明末清初,无论明清用的都是鸟枪,而鸦片战争时期,英军配备的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5,火炮方面,中国铸炮精度差,且易炸膛;英军精度高、射程远,又发明可移动的炮架,加上其他的科技因素,双方虽然形制相似,性能上却天壤之别。(此条破解得很没有说服力,发出来颇感忐忑,希望有高人能补充或另写)★★★☆☆☆号外★★★☆☆☆感谢
兄弟的提醒,近日在贴吧也出现一位辟谣者,链接在此看了下,我们辟谣的角度和论据都有相似处,他那边帖了许多资料,不妨移步,当作我这篇未尽的补充~脱帽致谢。
这篇文章怎么通篇暴露着一种“我终于看懂了,你们都是白痴”的味道呢。。第一条,始皇帝确实保留了卫国(可能是因为卫国出疯子比较多,吴起商鞅吕不韦等一大票枢纽人物都是这儿的),但是同时秦国还保留了周人的香火(八百年老诸侯嘛,曾经的共主,面子还是要给),待遇也是迁到另一个地方守宗庙,这个是政治姿态,类似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本朝民主党派里还有一个叫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呢,不能说我们没有一统大陆吧。一知半解要不得。第二条,宇文护人格缺陷很明显,属于防御机制过渡,最后自己挂了,不知道这种脾气和结局怎么能和最牛权臣四个字挂上钩——还不如多尔衮好么。第三条,不可能。开元的时候唐朝都快混了一百年了,隋末乱世人口损失五分之二,这个时候早就超过了,自然出生率放在那里可以自己算嘛。4,胜率确实高,可惜基本都是防御战,构不成歼灭,也洗刷不了软弱的名声,——宋朝政府怂是铁案好么,翻不了的。看到这里我决定不去浪费时间了。
标题就错了。。99%从何而来
对所有不能回复的邀请诚挚致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