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uber司机账户未激活已经注册二个星期了为什麼还没激活

&随着 iOS 8.3 的正式发布,苹果推出 iOS 8.4 开发者预览版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这个版本确已推出。iOS 8.4 开发者预览版包括全新的苹果原生“音乐”(Music)应用,以及全新的设计和得到改进的 iTunes Radio 电台服务。
正如科技博客 9to5Mac 在其
中所指出的,新的 iOS 8.4 测试版在版本说明中提到了一些调整,例如用户可以用图库中的照片对播放列表进行定制;新的“音乐人”(Artists)浏览功能可以让用户一边浏览内容,一边看音乐人的图像。现在,通过“专辑”(Albums)浏览模式,用户只要点击一下按钮,就可以回放专辑里面的所有单曲,而不用像以前那样将整个单曲列表暴露出来。
iOS 8.4 测试版的音乐应用还可以更轻松地显示新增歌曲,并且会将这些歌曲按照默认设置放在内容库最上方,这种模式与众多流媒体服务在其界面中提供的功能十分相似。苹果还对 iTunes Radio 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用户最喜欢的歌曲放在更为显眼的位置,而“功能”(Features)则提供人工精选的歌曲列表以及从你的收听习惯中选取的歌曲。
全新的 MiniPlayer 还会始终出现于正在浏览的用户界面中,这同样酷似其他流媒体应用在自家应用中提供的功能,用户可以借助于新的“下一曲目”(Up Next)管理面板让后面的内容“排队等待”、更改播放顺序等。“搜索”(Search)还通过一个环路图标出现在整个应用中,而用户可以在 iTunes Radio 广播中回放他们搜索出来的任意歌曲。
苹果对音乐应用的一系列改进,似乎也在为该公司全新的流媒体音乐服务的最终发布做准备。大家已经可以看到,苹果正在打造一种 Beat Music 式的服务,并将这种服务融入经过改进的用户体验中——除了用户自己的音乐库,它还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以及 9to5Mac 网站进行的
,苹果预计将在其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新的流媒体音乐服务,WWDC 大会一般都是在 6 月份举行。整合到苹果现有原生“音乐”应用中的服务,将肯定是实现该公司与 Spotify 之类的第三方竞争对手服务差异化的重要举措。
以下即是苹果全新音乐应用的细节呈现,来自帐号名为
的 Twitter 用户:
ccgvwe7uwaaszww-large
ccgvmqmusaatzdm-large
ccgv7spuiaeso5s-large
ccgu83mugaafi8d-large
翻译:皓岳
&不难解读,两方面原因:一是银监会的机构改革。原有的68家信托公司中,有6-8家(名单不公开)是银监会直管的,其他均是各地银监局属地管辖。但是随着年初银监会职能和机构变更,具体的机构监管职能下放,直管的信托公司根据各信托公司注册地,已经移交各地银监局管辖——这点我非常肯定二是集中管理信托牌照。信托牌照不能说不值钱,本来是几乎唯一可以跨市场的全牌照金融机构,但是郭跨越之后越来越不显眼,反而由于信托行业的监管规定比较细比较严,信托牌照在大资管市场上与其他机构相比已经显出了颓势,行业保障基金开始实施后更是悲催。到底什么样的主体什么样的机构做的什么样的业务才叫“信托”?券商专项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证券公司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法律关系,它们到底算不算“信托”?事实上,信托法也在修订和征求意见之中,信托公司管理条例也在起草制定。随着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明确,法定的“信托关系”将被重塑,大资管时代的各类机构竞争格局也会有所变化。这么一个行政许可的部门规章,老实说我觉得只是不影响上位法律、不影响现有格局、同时又能明确监管机构责任奠定基础的先行步骤,不会引起什么大的争议和变化。用意什么的也不重要,真的啦。还是关注信托公司管理条例吧……
来源:知乎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此问题还有
延伸阅读:
虽然现在我们的知名度还远不及竞争对手,但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有家无人机公司叫 。
3D Robotics 高级营销总监,前大疆北美分部负责人 Colin Guinn 说。紧随大疆幻影系列无人机 Phantom 3,3D Robotics 日前发布了同样专注航拍的无人机 Solo,并打算借此提高其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分量。
3D Robotics 将 Solo 称为“迄今为止最智能的无人机”。到底是什么样的无人机可以在大疆刚刚对“最好卖”的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升级更新后,标榜自己才是“最智能”的?3D Robotics Solo 亮出了他们的杀手锏:
“手残党”也不会让“飞机失事”
我们看到的汪峰求婚时那架大疆无人机平稳地将戒指送到章子怡面前,很浪漫。然而,现实中我们刚拿到大疆无人机那会儿,飞机不是重重地摔在地上,就是把花坛里的树叶削得满天飞。
为了减少“飞机失事” ,3D Robotics Solo 在无人机机身和遥控器上都安装了电脑控制系统,并预设了一键起飞、一键降落、一键返航以及暂停等功能。用户不需要特殊训练,很快就能学会如何操作无人机。
没有了手忙脚乱,Solo 可以在空中平稳飞行。即使在操作时偶尔走神,无人机也能自己悬停在安全位置。如果一定要用实例来证明 3D Robotics 的 Solo 有多智能:
的编辑在体验 Solo 过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尽管遥控器也摔破了一个角,但 Solo 仍然安稳地在空中继续飞。
航拍功能“征服”《变形金刚》导演
Solo 在航拍方面,不仅仍然有适合小白用户的“一键拍摄”,同时还专门为对航拍要求较高的专业人士做出了些特殊设计。3D Robotics 搭配的是 GoPro 运动相机,且二者进行了比较深度的融合。
与多数无人机“放任”悬挂在飞机上的相机拍摄不同,使用 Solo 遥控器,不仅可以控制无人机,用户还可以同时控制 GoPro 相机的俯仰位置、倾斜角度等,甚至还能利用预设功能,让 Solo 自动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环绕拍摄。
Colin Guinn 说,这样的拍摄体验让《变形金刚》导演 Michael Bay 在试用 Solo 后都觉得很赞。
大疆 Phantom 3 增加了视频直播服务,用户可以将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进行实况网络直播;Solo 在视频同步上也不逊色,通过连接在遥控器上的平板或智能手机,用户不仅可以控制不同角度拍摄,也能实时将拍摄画面上传到网上。
对于爱自拍人士来说,Solo 也是智能的让人觉得很贴心。点击控制器上的自拍按钮,Solo 就会自动返航,回到操作者面前。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画面,这样就能摆出个最美(帅)的姿势来自拍了。
感人的售后服务
若非无人机迷,人们在面对要花费大几千块购买一个可能并不是刚需的设备时,总是会犹豫再三。万一买回来不喜欢,不会操作怎么办?
3D Robotics 在售后上做了很大的让步:购买 Solo 后,如果觉得玩腻了,用户可在一个月内进行退货。另外,Solo 会随时记录无人机的飞行状况,如果 Solo 在飞行中发生碰撞导致损坏,只要是非人为因素 3D Robotics 就会为用户换一部新机。
据&&报道,3D Robotics Solo 基础版售价为 1000 美元,带有云台的版本为 1400 美元,预计于今年 5 月开售。
最后,再回到挑战大疆的问题上来:3D Robotics Solo 的确是在原有航拍无人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调整和升级。不过, 编辑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 Solo 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要用无人机航拍,他们可能并不会选择这种高价的产品。所以 Solo 很难扩展无人机发烧友和电影拍摄者以外的市场。
无折腾,不生活。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 显示,吸尘机器人制造商& 正在研制自动除草机,不过却引起了射电天文学家的不满。这个尚未公开的研制项目使用小功率无线电信标确定院子各个角落的位置,确保除草机不会溜到院子外面去。与其他使用电线或障碍限制机器人活动范围的自动系统不同的是,这个研制项目使用发射频率在
MHz 范围内的信标。
而据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称,这一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是用来探测空间中的甲醇——“星际木酒精”的,它的存在意味着一颗恒星正在诞生。FCC 甚至称“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护无线电天文观测不受干扰”。
最精彩的的部分是,NRAO 及其天文学家在 FCC 的评论中对 iRobot 进行了回应,例如:&
iRobot:“使用 iRobot RLM [RLM 即除草机器人] 可以使割草更加安全。1997 至 2010 年间共发生了约 1517 例除草机致死事故。有理由认为如果消费者使用除草机器人,受伤和死亡事故将大大减少。每年,为除草设备添加燃料时泄漏的燃料超过了 1700 万加仑,这些燃料大部分是汽油。使用电池供电的除草机器人会减少尾气排放、汽油泄漏、火灾等类似事故。”NRAO:“iRobot 列举了许多严重事故和汽油泄漏的统计,声称批准他们的除草机器人会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但是,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种使用线圈 [埋入式绑接钢丝] 的除草机器人,而且不知何故它们都未能防止那些 iRobot 宣称与普通除草机密切相关的可怕事故和汽油泄漏。”
科林·安格(ColinAngle)拥有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及深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背景,这显然是顶尖科学家间的一场战争。这款据称名为 iRobot RLM 的新产品以及看安格及其团队如何防止新产品对“星际木酒精”的探测造成干扰都将很有意思。可以在
查看整个 FCC 文档。
&在操作电脑时,我们当前选中的窗口总是会盖住另外一个窗口,虽然这是操作系统的默认特性,但在某些时候我们可能真的需要让某个窗口一直保持在桌面的最前端,比如聊天窗口、视频窗口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总是在两个程序之前互相切换了。
所以,今天的【科技生活小技巧】就介绍一下如何让某个窗口一直保持在桌面的最前端。
如果你是 Windows 用户,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
这个小软件,只需要简单的操作你就可以把某个浏览器窗口、便签窗口钉在桌面的最前端。除此之外,、&也都提供了类似的功能。
如果你是 Mac 用户,或许可以试试 ,只要你输入一个网址,它就可以把这个网页钉在桌面的最前端。当你使用在线视频网站、聊天工具时,或许会需要这个功能。根据需要,Helium 还支持调整窗口的透明度。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Helium 仅对网页有效,如果你想钉的是某个应用程序的话,或许可以试试先安装
再安装 。但鉴于 已经好几年没有更新了,所以它在 OS X Yosemite 上的运行状况或许不能包你满意。
如今,大家平时的生活恐怕都已经离不开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科技产品,所以 PingWest 品玩特推出一个新栏目:【科技生活小技巧】,我们将以不低于每周一次的频率为大家介绍一些和科技相关的生活技巧,比如,如何在微信群中快速 at 某个人、如何完整截取一个带滚动条的网页、如何省钱叫外卖、如何清理微信的存储空间等等。
相关阅读:
&对于苹果“有史以来最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足以在可预见的未来让行业分析专家忙活一阵,至少在苹果官方发布 Apple Watch 相关数据以前是这样。
苹果首款智能手表于
,在网上正式购买之前,预订者可
。首批发货日期定于四月底至五月上旬间,但现在几乎所有款式的发售时间
苹果虽未公布预购首日配货量,但据美国线上市场研究公司
收集的 9080 名线上购买者的回执数据,推算出美国境内首次发售的一些相关数据。
研究公司认为周五预定首日美国境内预定 Apple Watch 的人数近一百万(957000)。毫无悬念,最受欢迎的产品为价格较低的运动版,占总预定量的 62%。(运动版售价为 349 美元起,普通款售价 549 美元起,黄金定制版售价则超过 10000 美元。)
数据显示,苹果手表预购者平均每人消费 503.83 美元。购买运动款的消费者平均花费 382.83 美元,普通款预购者平均消费 707.04 美元,由此可见一些预购者不仅仅是预定了最便宜的运动款。
很多买家选择价格较高的表壳与价格最低的表带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手表,其中 1/3 的买家选择了价格最低的白色或黑色运动版表带。研究机构还发现,在购买普通款与运动款的人群中,截至目前最受欢迎的黑色运动版表带。
说到表壳,无论是购买普通版还是运动版,大部分消费者喜欢选择尺寸较大的 42 毫米版,占据了购买此类手表人群的 71%。(考虑到手腕的粗细程度,这或许表明大部分预购者为男性,但是 Slice 并没有对此加以确认。)
运动版买家则对 38 毫米表壳青睐有加,三分之一(32%)的人购买了更小的表壳,而购买普通版的消费者中购买此类表壳的人数只占到了四分之一(24%)。
数据显示, 40%的预购者选择了太空灰铝金属表壳,是 Apple Watch 众多表壳中最受欢迎的一款,紧随其后的则是不锈钢款(34%);接下来是银色铝金属表壳(23%),大众最不喜欢的则是黑色不锈钢款(3%)。
Slice 还发现 Apple Watch 预购者中的大部分是苹果的忠实粉丝、深度用户,你可能想到了,购买者中 72%的人过去两年中曾购买过苹果的其它产品(iPhone、苹果电脑或 iPad),其中五分之一的人(21%)几个月前线上进行了 iPhone6 或 iPhone6 Plus 的预购。
Slice 同时还收集了
相关销售数据,Macbook 发售时间与 Apple Watch 一致,也是在上周五。据估计,线上售出 MacBook 共 48000 台,太空灰外观最受欢迎(58%),金色版紧随其后(36%)。硬盘容量 512G 的销量远高于 256G 版本。
近半数(43%)Macbook 购买者同时还购买了 Apple Watch。绝大多数 MacBook 消费者(75%)过去两年中购买过其它苹果产品。还有四分之一(26%)的人此前预购过 iPhone 6 或 iPhone 6 Plus。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数据只是出自一家公司的估测,且仅限于美国购买情况,但实际上,周五的预售是在 9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进行的。其它八个预售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香港、日本以及英国。
苹果公司确有发布新品销售数据的先例,接下来几天请随时关注本网站获取的官方数据。
此外,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购买者过去两年内购买过两款苹果产品,11%的人除 Apple Watch 外还购买了 iPhone、苹果电脑以及 iPad 全部三款相关产品。
&本文极具冲击性,没认真看完前请不要争议。磨合是需要的,但绝不是大多数人相信的那样。没有实证的回答都是扯淡。为了一劳永逸地给大家解决这个困惑,放一篇我翻译的文章。说争议、争议就来,我们先来喷一喷。因下面某回答的评论字数限制,评论全文就放这里了:----------------------------------------------我很想上来就喷伪学院派,但这样未免五十步笑百步,所以讨论还是对内容不对人。但“民科”这个词太恶毒了,建议没有完全的把握,又不能一棍子砸死人,最好不要乱扣帽子,更尤其是,当你论据选择不当,甚至自相矛盾,以柄授人时。同时感谢答主抛出异见,为了不要一知半解、望文生义,我把五篇论文全下来学习了,获益多少不好说,好处还是有的。文中论据基本都是直接摘抄引用论文的,我们来看看引用的论文是否能够证明这个观点:“循序渐进的、比日常驾驶负荷较高的所谓暴力磨合法,是扯淡”引文一、张家玺, 朱均. 内燃机磨合与表面改性实验研究[J]. 摩擦学学报, ): 59-63.——该文只是对比了普通内燃机油和专用磨合油,结论是专用磨合油磨合性能大大好于普通机油。不过,坚持用普通机油磨合的,你们可以清醒了。引文二、张家玺, 王海林.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磨合动力学模型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34-37.——该文介绍了磨合中的动力学过程,没有进行任何对比引文三、夏延秋, 刘维民, 薛群基. 几种内燃机磨合油的摩擦学性能评价及在缸套和活塞环摩擦副上的应用[J]. 摩擦学学报, ): 358-361.——该文再次对比普通机油和三种专用磨合油,证明了普通机油磨合的效果较劣!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提到了:“在提高磨合油极压性能的同时,采用合理的磨合规范来提高磨合速度,达到快速磨合的目的。” 文中提到了要追求快速磨合,跟我们一贯以为的要温柔慢慢地磨合不一样哦,为什么?好奇吧,请看下篇引文(答主的引用顺序很有节奏感,赞一个!)引文四、马晨波, 朱华.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磨合研究概述[J]. 润滑与密封, ): 102-106.该文只是一个概述,罗列总结了别人的论点。但也讲到了一些不错的概念:载荷高时,由于系统磨损率的上升,可以加快整个磨合过程,磨合到达稳定状态时缸套的表面粗糙度有所下降;载荷低时,磨损率下降,磨合过程被延长,磨合结束时的缸套表面所达到的粗糙度值升高,因此从加快磨合过程的角度出发应尽量提高磨合过程中内燃机的载荷。”——这是支持高负荷磨合吗?“磨合过程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缸套-活塞磨合质量”——还是支持暴力磨合的论据。“但在磨合初期,由于摩擦副的真实接触面积较小,承载能力较低,负荷过高容易引起摩擦副表面因局部塑性变形而产生粘着磨损,结果导致表面撕裂、拉缸等现象。因此,随着磨合时间的推移,缸套表面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变化,当真实接触面积逐渐增加,表面载荷能力得到提高后,才应相应逐级提高内燃机载荷。”——这是几篇论文里唯一有杀伤力的句条。但“负荷过高”,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叫过高?“逐级提高载荷”,暴力磨合法也没要求上来就全油门,步骤里一张一弛,循序渐进,还告诉你要热机,这不算逐级吗?当然,我相信科学,到底什么叫负荷过高,什么叫逐级,望专业知友来补充。“转速过高,平衡粗糙度偏大,未真正达到稳定状态;转速过低,磨合时间长,且油膜承载力下降,在磨合初期容易发生拉缸现象。同样,在磨合时应遵循逐渐提高转速的原则。”——讲到了不合理磨合方式的危害,高转速下不稳定,低转速拉缸,这样看起来反倒是低速磨合更可怕?所以,等拉缸的时候还能后悔吗引文五、魏海军, 孙培廷, 关德林, 等. 车用柴油机台架磨合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表面粗糙度对磨合过程的影响[J]. 内燃机学报, ): 188-191.——该文主要研究初始表面粗糙度对磨合过程的影响,没讲到磨合方式对磨合的影响。不知道引用目的是什么,唬人吗?又不是大学毕业论文,这里不看引文厚度的所以总结一下,全文关键点在于:1、推荐专用磨合油,不推荐普通机油;2、尽可能提高载荷、合理提高温度、提高磨合速度;3、不规范的磨合方式有害,低速磨合易拉缸;
至少我看出来是这样的,不知道怎么得出暴力磨合是扯淡的结论。望赐教。此外说点题外话,我也不是学院派,偶尔读一些文献而已。没有贬低各位国内同行的意思,也可能我接触的文献层次较低,但国内的一些论文,从设备到研究深度,真是少点意思。国外的“民科”们自己蓝印发动机的,理论深度、工艺精度、涉及广泛程度,都实实在在地超过了某些象牙塔里出来的东西。我只能说,是强大的需求催生了研究,而不是学分推动了研究。盼复~----------------------------------------------------------------------------------------------再说说刹车其实刹车片/盘的磨合也是一样,厂商从来都建议慢慢开,温柔磨合,因为厂商生怕车主出事故。 但正确的磨合开盘方法,也是有些“暴力”的,至少没有那么温柔,要反复刹车、让刹车盘接近极高温度,让各种成分充分结合,然后自然冷却,最后换掉全部刹车液。磨合时机就是在刹车系统还是新的那会,晚了也不行。 估计又有人要说这是卖刹车油的写的了,但至少stoptech、brembo的官方bed in指导,就是这么写的-----------------------------------------------好了,进入正题,传说中的“暴力磨合”。Break-In Secret磨合的秘密译自 在成功磨合了大约300具引擎并全部完美运行后,我写了“Break-In Secret”一文。现在全球数千个论坛都转贴这篇文章,越来越多的读者试验了我的“暴力磨合法”,并将结果与车主手册中建议的方式进行了比照。成功的经验越来越多,结果总是惊人的相似,引擎在各转速段的马力都戏剧般地增加了。此外,很多专业机械师拆解了使用此法磨合的引擎,发现引擎内部状态要比那些照着车主手册磨合出来好得多。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我的文章与很多人固有的老观点冲突。老观点的问题在于,时代的进步使得支撑它们过时了。最重要的因素是引擎制造商在汽缸上使用了比过去更细致的研磨纹路(Honing Pattern),从而大大改变了磨合的要求,下文会讲到,比起旧的粗糙研磨(Rough Horned)引擎,现代引擎能够被磨合的时机稍纵即逝!其次,因为研磨纹路细致,汽缸壁与活塞环摩擦生成的热量要少很多。
还有些因素,比如大幅改进的金属铸造与加工技术,使新零件磨合时的摩擦与耗损与以往相比降低显著。
了解了这些前提,接下来欢迎阅读最具颠覆性的磨合理论。1.
引擎最后的性能表现,由你决定!温和磨合导致的活塞环密封不良,会让你损失至少2%-10%的马力。换句话说,使用本文介绍的磨合方式,可以让你得2%-10%的马力。少了一个活塞环?为了减少摩擦,这个活塞只装了三个活塞环中的一个,但就靠这一个活塞环,它完美密封住了汽缸!这个“梦幻”的活塞没有丝毫磨损和变形,看起来就像全新的,此外汽缸状态也相当完美。 如果是用温和方式磨合的,这台引擎早就变成机油杀手了。 有人会说:这是台赛车引擎,比起街车,它经常解体保养。这没错,但想想,经过了2个赛季超高转速的赛事后,这个活塞几乎没有磨损!而经常拆车的人都知道,大多数街车的活塞和汽缸看起来都不太好,要知道,大多数街车的平均转速才只有赛车的1/3!!和赛车比起来,他们简直生活在天堂。所以,想要得到超常的引擎可靠性,关键就在于先要有超常的活塞密封性!"The Impossible Piston Museum"一张图可以告诉你不同磨合方式的效果区别。两个活塞都是从刚跑完一个赛季的引擎中拆出来的,都没有经过任何清理和其他处理。 两台引擎也没有经过特别的改装和研磨,都是原厂货。唯一不同的是它们采用了不同的磨合方式。右侧的活塞是经过我的方法磨合的,经过了一个赛季的严酷赛事,完美的活塞环密封性、没有磨损、获胜无数。左侧那个则是完全按照车主手册来磨合的,它的结果是加速时活塞环密封不足,让燃烧气体窜入曲轴箱,减速时机油被吸入燃烧室。不说你也能明白,这台车会比较慢。棕色的烧灼痕迹一直延伸到活塞销孔,那是润滑油被泄漏的燃烧气体点燃后形成的,燃烧气体穿透了全部3层活塞环!按说明书磨合的结果不均衡的泄漏是非常恐怖的,它会让气缸扭曲,变成椭圆,让活塞本体和气缸相互刮擦磨损。当我把活塞给客户看,他说: "我实在不懂怎么会这样,我是100%按照车主手册上说的来磨合的。"有些人会认为右边那个活塞太干净了,不是真的。那么让我带你们看看: "The Impossible Piston Museum"。所有展出物100%保持原状,无任何清洁!(图片为3张拼合)这里有从14台不同厂牌的赛车上拆下来的14个活塞,有些是街车,有些是赛车,但都是用我的方法磨合的。上文提到的那个活塞是中间一排最右边的那个。所有这些车的燃油喷射、正时都是准确的,冠部的积碳呈黑色是使用了一般汽油,颜色较浅的是使用了含氧的赛用燃料 (也有些赛车活塞的积碳是黑色的。)就像任何一个博物馆,展品卖相总有好坏之分,但我想指出的是,仔细看,这里的所有的活塞,没有一丁点泄漏,哪怕是第一层活塞环,也没有漏气的,活塞裙部干净无瑕,因为它们都是用我的方法磨合的。2.
如何磨合引擎,使其更具马力且更不易磨损?打造引擎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磨合!无论一具引擎再怎么组装精细,它最后的输出马力是由你决定的! 虽然本文举的例子都是摩托车引擎,但事实上这些准则适用于所有的四冲程引擎: 街车、赛车、汽车、雪地车、飞机...甚至割草机!(不论厂牌、冷却系统、汽缸数)这些磨合的技巧也适用于铸铁汽缸、镍硅碳化物(Nikasil)汽缸以及Yamaha用在摩托车和雪地车上的陶瓷汽缸。
什么是磨合新引擎的最好方式?
简单地说:用力开!对现代引擎而言,磨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性,与一般人所知不同的是,活塞环不是靠本身的的弹性来封住燃烧室爆炸产生的压力,活塞环本身的弹力仅仅是为了刮油,避免机油进入燃烧室。
想一想,活塞环作用在汽缸壁上的弹力也许只有5-10磅,如此小的弹力要如何封住爆炸气体高达数千PSI的压力呢? 答案当然是封不住。那活塞环到底怎么封住巨大的爆炸压力?
答案正是这个巨大的爆炸本身!爆炸产生的压力会通过活塞环上侧,到达活塞环内侧,将其往汽缸壁推,从而压紧缸壁。问题在于新活塞环并非完美,它们必须经过相当的磨合才能360度完美密封住汽缸壁。假如在新引擎运转初期,能有足够高的气体压力(例如油门全开),迫使它与汽缸壁牢牢压紧,才有可能让活塞环磨成与汽缸正确吻合的形状,密封住爆炸压力。温和磨合(Easy Break In)的问题... 汽缸壁上的交叉型研磨纹路(Honed Crosshatch Pattern)有如锉刀,会和活塞环摩擦,无论是否用力操引擎,这些纹路都会很快地被活塞环磨平。
有多快呢?快到就在新车落地后的头30公里!如果没有大力压迫活塞环,在活塞环被研磨纹路摩擦到完全密合前,纹路就会被磨平,一旦如此,除了重新研磨汽缸壁并换新活塞环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能让你完美磨合引擎。
幸运的是,大多数新车主无法抗拒小飙个一两趟的冲动,这是为何大多引擎磨合得还算可以的原因!
(对摩托车而言)3.
正确的磨合步骤:
有三种方法可以用来磨合引擎:
a. 上马力测试机
c . 上赛道a.
马力试验机:
完全热车!
1/2油门由引擎最高转速的40%拉到60%,重复三次,让引擎冷却15分钟。
3/4油门由引擎最高转速的40%拉到80%,重复三次,让引擎冷却15分钟。
全开油门由引擎最高转速的30%拉到100%,重复三次,让引擎冷却15分钟。
大功告成。
注:如马力试验机有煞车装置,请不要使用,磨合时让引擎完全自然地减速非常重要,因为减速时的产生的引擎真空会将汽缸壁上剩余的机油以及金属碎屑吸离汽缸壁,以免活塞环过度磨耗,这也是为何新引擎在减速时会冒烟的原因,当你操作正确,重复7-8次后冒烟的现象就会消失。b.
完全热车)!
因为有风阻,不需要像在马力试验机上时使用高速档,主要在2、3、4档用力加油门,使引擎处于高负荷状态。
实际上,大多数摩托车即使挂二档,油门全开的速度也绝对超过100km/h,这在马路上太危险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短距离内交叉急加速与减速,此外要注意减速时后方没有其他车辆,注意安全。
上路磨合引擎的最大问题是路况:高速公路上油门开度太小,活塞环上没有足够压力;而在市区会遇到塞车。所以在磨合的300公里内,最好到郊区乡间道路行驶,以适合各档位剧烈变化的速度。
在街上请注意安全!
注意速度!!当你还不习惯操控你的新车时,最好只在直线路段加速,然后在进弯前尽早减速。急加速及剧烈的引擎煞车(快速弹开油门,产生引擎真空)在磨合的过程中都很重要。
完全热车!
先温和跑一圈暖胎,进维修区(如果有的话)将车熄火,检查是否有漏油或其他安全问题。
先练跑个15分钟,且注意水温。跑道是磨合引擎的完美场所!使活塞环密封的关键就是连续的加减速。
如果你有一台新的雪地车但现在还不是冬天,或着有一台新车但外面下雪。在车库里发动一下新车,听听新引擎声的欲望可能会很强烈,但对一具新引擎而言这是最糟的事.我的建议是:除非你已经磨合的准备,否则连发动都不要。在车库里发动引擎(或挂空挡),因为没有传动负荷,活塞环只是上下运动并没有压紧,只有小部分的表面真正接触到汽缸壁,活塞环会磨耗接触到的部分研磨纹路,一旦完全磨平,磨合就结束了,之后无论再如何用力骑,这台引擎也不能变得更好。
“是喔~但是.........,车主手册里说要温和磨合啊...”请注意这个技巧不是“死命摧残”你的引擎,而是以有目的有条理的方式来使活塞环密封,逻辑已经很清楚,但有些人还是很难相信,因为觉得似乎违反常理,理由常常是:车主手册里不是这么写的.....
或是更特别的理由,有人说,引擎里有一些装配比较紧的零件会因为用力开而损坏或烧掉。
想一想:因为大幅进步的金属铸造及加工技术的缘故,新引擎里几乎已经没有装配太紧的零件。但如果一台引擎在出厂时就有装配间隙上的错误,那这种问题也不是磨合应该负责的。 那为什么所有的车主手册都说最初的1600公里要温和地磨合? 这是一个好问题..........
Q:最常造成引擎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A:没有做到事先完全热车。
Q:造成引擎问题第二常见的原因呢?
A:就是温和的磨合方式本身。因为如果活塞环不能密封完全,燃烧室窜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其他有害的燃烧副产物会污染机油。讽刺的是,“温和磨合”一点也不像字面所说的那么温和,在尝试“保护”引擎时,其效果却完全相反,在机车有生之年漏气的活塞环将持续污染你的引擎机油。
Q:引擎发生问题第三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A:磨合后机油换的不够及时。
请马上换掉你的机油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起初30公里后换掉机油及机油滤芯,大部分的磨合都发生在这期间,机油里会有很多金属屑,加上金属加工遗留的碎屑以及其他制造过程残留的渣渣,数量是很惊人的!!你必须在它们进入传动齿轮、机油泵之前,将这些东西冲出来。
那为何原厂建议等到1000公里时再换油,洗出这些金属屑?这又是一个好问题.....
别用合成机油!(全合成、半合成都不行!!) 在赛道上跑两天,或一般道路行驶至少2500公里以前,请使用Valvoline、Halvoline、或是其他类似的10W40矿物机油,请勿使用合成机油,之后你才可以换用任何你喜欢的机油。
矿物性汽车机油可以轻易在大卖场买到,价格低,成分为石油直接炼取(一般又称基础油),再添一些添加剂等。
Q:如果磨合的过程如所说的那么快,为什么还建议用矿物油跑2500公里?
A:因为大约80%的磨合发生在初期的30公里,剩下80%需要较长的时间。 公共道路是一个不可控制的环境,大多数时间里,活塞环可能并没有处在“重负荷状态”,合成油的润滑作用太好了,会在活塞环磨合完成前就阻止摩擦。我曾有几个客户太早换合成油,导致活塞环怎么也无法密和完全,将新引擎拆开重新装活塞环是每个人都不想见到的事,所以我建议开多一点里程后再换合成油,避免遗憾。 Q:我的车在出厂时就加了合成油,要怎办?
A:必须换掉!Q:变速箱齿轮呢?需要磨合吗?
A:是的,也要!齿轮的表面有很轻微的粗糙度,不用太久这些粗糙就会被磨平而齿轮看起来会比较亮,要磨合必须要有更多的摩擦力,但我不曾见过有新车因此跑得更快,所以当齿轮进行磨合时,不需要担心齿轮过热损坏而限制转速。
Q:曲轴轴瓦呢?需要磨合吗?
A:实际上,运行中的平面轴承并无金属与金属间接触,它们之间有一层油膜!旧曲轴轴瓦上的亮亮的痕迹,是因为引擎长时间的静止让接触面间的机油流失,冷启动时与曲轴颈直接接触造成的,轴瓦的课题是引擎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会在将来的文章提到,届时我会仔细解释此种无接触的现象。
Q:为何要在30公里时换机油?机油泵滤网不会挡住这些碎屑吗?
A:机油泵滤网确实会挡住大片的碎屑,但是变速齿轮和它们的滚珠轴承并无过滤系统保护。
而像摩托车的变速箱就浸在引擎机油里,当变速齿轮将这些碎片碾成泥状后,它们就能够通过滤网,仔细检查新引擎,会在铁件表面发现很多铝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会附着在零件的间隙中,使零件间隙变紧消耗马力。
Q:机油滤芯呢?不会挡住这些金属屑泥吗?
A: 当软金属散落在引擎里,会被齿轮和机油泵磨碎。 这些超细的粒子会穿透整个滤清系统,虽然它们并不会刮伤轴瓦,但它们会造成更糟的事:它们附着在上面,占据油膜形成的间隙!!太紧的间隙会使马力损失,甚至烧毁轴瓦。我觉得拆开油底壳清洗金属碎屑是比较好的方法,不过花点钱换个机油比较容易且经济。
Q:这种磨合方法会造成我的引擎磨损加速吗?
A:不会!事实上,刚好相反。 使用温和磨合方法会让活塞环不能密封完全,燃烧室窜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其他有害的燃烧副产物污染机油,这也就是车主手册与一般坊间汽车杂志所说的温和磨合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6. 真相大白,车主手册不会告诉你的答案之前我们遗留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车主手册说最初的1600公里要温和地磨合??? 为什么厂商建议车主使用更不合理的磨合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系列迹象来找答案,当然,厂商肯定不希望我们知道这个答案。很多到访日本摩托车厂的参观者们都被惊到过,他们发现车子下组装线第一次发动,工人做完热车后直接就把转速轰到了红线区!!为什么这么做,一种说法是试车,但试车不需要将转速轰到rpm,4000rpm就足够了。(当然,没人会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在磨合密封环)同时,相同的厂商却告诫你要温和磨合,别让转速超过4000rpm,否则会损伤你的引擎。这不奇怪吗??换句话说,如果厂商在出厂时轰到红线区都不会伤车,你稍微拉高点转速就会让引擎受伤?我觉得,答案开始浮出水面了。要牢记的一点是,厂商肯定比我们更懂自己的车。此外,思考一点,厂商害怕什么?厂商害怕新车事故诉讼(国外的诉讼一旦败诉,赔付金额都很大),这些官司其实责任都在车主本身,但最后都被归因到厂商头上。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源头避免事故,源头就是车主刚开新车的那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候,当然,那也是引擎最佳的磨合期。如今的“车主手册”建议的磨合方式对车子完全没任何好处,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事故。通过夸大损伤,让新车主们害怕拉高转速,从而乖乖开车。讽刺的是,温和磨合方式让引擎窜气,它才是伤车的元凶。此外,如果引擎磨合完美,那么配件、修理服务就卖得是少了,换新车的人也会少。提高销售减少诉讼,这个商业决定对厂商来说完美无瑕。不幸的是,对想要一台完美引擎的人来说很糟糕。-----------------------------------------------------------精简整理后的暴力磨合流程1.
新车交车时,交代业务员先换一般的10W40矿物油(记得另外再准备两份),然后再交车;绝对不要使用(全、半)合成机油。
出发前,首先充分热车达到引擎工作温度,前30公里内,急加速至100km/h,然后急减速,手动档车在各档位重复循环,连续交替操作。自动档车如有手动模式请切换到手动模式若无,依序由1、2、D或者L、D档位连续交替操作,尽量不要使煞车来减速,以在引擎高转时突然松油门,然后自然滑行的方式减速(即使用引擎制动,造成引擎真空)。
到达30公里时,务必立即回厂。如果保养厂有引擎内部清洗设备,尽可能做一次引擎清洗,把0-30公里间产生的充满碎屑的机油连同机油滤心一起换掉,然后加入同样的矿物机油。如果无法做引擎清洗,直接换机油及机油滤心亦可。
再次出发时,磨合已经完成80%,剩下的20%会在2500公里内陆陆续续完成,这段期间,有机会就照前述要领,用力整。
到达300公里时,最好回厂保养,保养如同前述,换机油和滤心。
继续磨合,直到2500公里。
到达2500公里时,立即回厂,保养如同前述,但这次可以换合成机油了,机油滤芯当然也要换。自此之后,依照车主手册建议的保养里程(或时程)进厂保养即可。
来源:知乎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此问题还有
延伸阅读:
近日,我们在
社区举办了第 26&期 “”线上访谈活动。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中兴努比亚产品设计总监余航、品牌设计总监王汇,与 MindStore.io 社区用户进行直接对话。
上月底,努比亚发布了 nubia Z9 Max 与 nubia Z9 mini 两款重要新品。该公司声称“全面升级了努比亚引以为傲的手机摄影功能,并带来设计工艺上的全面革新。”其中,nubia Z9 Max 是国内首批搭载 Qualcomm 骁龙 810(MSM8994)64 位八核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售价相对亲民:2499 元。
在线场与网友直接互动当中,余航和王汇透露了更多关于产品的故事。以下是内容的整理,加粗部分为用户提问。
以“影像为中心”是努比亚系列的特点,是什么让你们如此有自信让手机摄影的画质挑战单反?
余航:手机画质目前跟单反还有很大的差距。能够挑战单反的是手机自身特性。努比亚的影像系统 “NeoVision” 正是为了帮助打造 “手机中的单反”:
所见即所得,设置的效果在屏幕上实时显示;
易用性,让普通拍照用户以及专业摄影用户能更方面直观的“干预”一些专业参数设置,得到专业的拍照效果;
可玩性,实现了更多的好玩的功能,比单反方便好玩。比如我喜欢的光绘、还有拍星星,还有“电子光圈”。
中兴为提高手机摄影功能设立的“ 影像研发中心 ”,目前有多少人呢?
余航:“努比亚影像研究所” 人数目前有 200 人左右,其实我们还有音频研究所等等。
想知道这个手机针对什么市场?
王汇:针对对生活、自我有追求的人,比如喜欢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和分享生活点滴的人。
自从 iPhone 6 出来后,三星就开始模仿 6 了。努比亚 Z9 的边缘也有 6 的影子。
王汇:大家都喜欢圆润。只能说这是趋势吧。
nubia Z9 Max 和去年的旗舰 Z7 有 HiFi 音质这个卖点,这个卖点也很能凸显产品的高端属性。去年的 Z7 采用了 AKM 的 AK4961 作为 CODEC,得到了不错的音质;今年的 Z9 max 则采用了 AK4375 芯片,那么这两款芯片是否存在什么性能差异呢?
王汇:AK4961 重点是解码,Z9 max 上的 AK4375 则为的是更好的功放效果,不属于一个类型。
作为努比亚的忠实用户,努比亚如何做粉丝营销?努比亚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校园用户购买 Z9 系列新机?
王汇: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家自发组织的牛仔俱乐部、校园俱乐部、摄影俱乐部以及官方的星空之约等各种组织,经常举行一些很好玩的活动。我们也有公益活动以及校园大使阳光计划去帮助我们的同学。
请问一下,努比亚的牛 5.0 和 UI2.8 以后会不会开源,或者支持第三方刷机。还有希望以后努比亚能够支持用耳机或蓝牙音箱等等做外接声源,因为努比亚分屏播放音乐或电影时声音会很乱的。
余航:nubia UI 暂时不支持开源,不过后期会考虑。至于你说的外放声音很乱,应该是音频使用场景考虑不是很全面,我们会重点关注以及解决。
我就问一句,搞不搞小米华为魅族哪套?不抢购,不忽悠,我就买一台支持。
王汇:国内手机每一家厂商,都要经历产能爬坡的过程。暂时不能做到囤积大家理想的货品,但为了满足焦急等待的消费者,都在尽所能的放货。没有一家愿意去刻意搞所谓饥渴营销。我们产能会越来越快,相信很快大家就能得到最新的产品了。
Z9 发布后,三星昨天也推出了搭载曲面屏的 S6 Edge,请问两位总监,这种曲面屏会成为未来的手机设计潮流么?
余航:从设计美学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2.5D 和 3D 的曲面玻璃必定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流行趋势,或许会带手机的交互体验带来全新革命。
现在智能机追求性能一般比较耗电,追求超薄留给电池的空间不大,传统有线充着电玩手机有束缚,无线充电技术比较成熟。努比亚手机什么时候能支持无线充电?
余航:从 nubia Z5 开始,我们已经预言了无线充电技术。但是受制于无线充电的效率不是很理想,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很多路要走。当许多公共场所设立了无线充电设备的时候,无线充电的商用才真正的到来。
个性,的确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我觉得《追自己》这个文案有点烂,不怎么和努比亚的特点(手机中的单反机)贴切。“我们所渴望的,执着的,探索的,追寻的,感动的,都是我们最真实的自己”其实只要增加几个字就好了“都是最需要记录的,个性是一种生活态度,努比亚,伴你追自己”。不知道余航和王汇,是否赞成我的这个看法?
王汇:不完全赞成。首先“个性,是一种生活态度”。“追自己”是品牌纬度,您说的“都是最需要记录的”说的是拍照,其实是属于产品特点、功能范畴。我们目前打造的拍照手机,为的是给大家带来记录、分享生活的工具,鼓励大家去发现生活、去表达自己。而拍照只是去实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途径。
余总,你做设计这么多年啦,我想问一下这么多年来你做设计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如果要进入设计行,首先自身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余航:用心坚持,不妥协不放弃。
王汇:都是搞设计的,我补充一点哈:进入设计行业,你的身体得好。
将喜欢,变成热爱。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 仅有的 USB-C 端口可能让用户做出一些妥协,但它同样增加了一定的通用性——比如,现在我们有可能使用第三方移动电源给这款笔记本电脑充电。得益于 Monoprice 的
,我们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而且所要支付的价格也只有 10 美元。
当然,这 10 美元的前提是你已经购买了新款 MacBook,再加上外接移动电源,比如 18000 毫安时的 Limefuel。考虑到新款 MacBook 目前的发货时间和存货情况,那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过,如果你真的准备齐了材料,最终的结果可算神奇了。
算是神奇,但也存在限制——不要妄想把移动电源当成移动版的家用插座(苹果为 MacBook 配备的 29 瓦电源适配器就应该插在那上面)使用,因为它们的输出功率并不是为 MacBook 量身设计的。
那意味着,跟连接到电网相比,你用移动电源给 MacBook 充电的速度会更慢;而且在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电脑时,充电的速度会赶不上放电的速度——不过,在电脑睡眠或关机时,你仍然可以用移动电源给它充电。
我所使用的备用电源,其标称存储电量是 MacBook 内置电池容量的两倍左右。这意味着,你能使用移动电源让 MacBook 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只要你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现有的移动电源只能非常缓慢给设备充电。
举例来说,在关机情况下,我用移动电源充电不到半小时,MacBook 的电量仅恢复 5%左右。不过,如果你参加会议时包里整天就只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仍然是不错的安排。
很有可能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以更快速度充电、专门适配 MacBook 的更强大解决方案,那么这种权宜之计可能在未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翻译:王灿均()
虽然 iPhone 在国内手机发布会上已经被秒杀了许多次,其中有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有边框宽窄,有屛占比,有摄像头突不突出,有像素有三围重量等等,反正基本上都是硬件层面。但是国内敢于喊出全面秒杀 iPhone 的厂商却是智能手机业界的一位新兵,乐视。
在经历了有组织有预谋的自曝谍照,明星网红造势,贾跃亭炮轰苹果是纳粹独裁,赞颂自家的生态和开放之后,带着满满弹药的乐视手机终于如约而至。
颇为罕见的,乐视的发布会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在上午,主要讲乐视以体育、视频、音乐以及影视为基础的生态和集 Android 与 iOS 之长,去二者之短的 eui。虽然“生态、闭环、系统、国际化、打破 app 边界”等等概念频出,但是 eui 其实还没有让人看到秒掉一切的功力,更多的是集成了自家的服务,算是之前乐视电视“硬件+服务”模式的延伸。
下午的乐视超级手机才是重头戏。
From 1984 to 2015
1984 年,Mac 面世,和 1984 相关的,还有讽喻性质的小说《1984》,这也成为乐视炮轰苹果的一个文案切入点。因此,在发布会的开始,乐视把苹果视为独裁和盲目膜拜的象征,而乐视则是打破这种独裁和膜拜的力量,一如之前打破微软和 IBM 垄断的苹果一样。
在乐视看来,苹果闭环生态阻碍了创新,妨碍了用户的利益,已经离时代越来越远了。
再一次,乐视 CEO 提到了自己的“开放闭环”的战略,总之,2015 的乐视自我定位是“造风者”。
eui 与乐视生态
乐视重申,现在的 iOS 把用户局限在了一个个应用中,每做一件事都要打开一次应用,并且几百万开发者的命运掌握在苹果的几百人手上。而 Android 则是没有闭环,体验很差,空有一身好硬件。
而乐视的职责就是重新建立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作为秒苹果的第一招,名为“乐见桌面”,简单讲就是能够三路视频流输出,用户可以在乐视手机上观看三路视频。比如篮球迷可以同时在手机上观看三场 NBA 直播,天天都是哈基石隔空和威少飙分的节奏。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招和第三招…
平心而论。乐视这次发布会其实最为看重的,也最为倚仗的,还是乐视的内容,其中包括乐视影业和乐视体育,所以更多的,eui 的讲解中,并没有怎么提及这个 eui 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反倒是更像乐视内容的输出端。
当然,除了乐视电视和乐视手机之外,贾跃亭还提到了目前连车轱辘都没见着的乐视汽车。
所以,在乐视手机之前,贾跃亭提到了更多是概念与未来。
三款乐视手机
毫不避讳地,贾跃亭表示三款乐视手机颜值可以排进全球前三。
乐视超级手机 1 号称跑分帝,也是 MTK Helio X10 芯片首发机型,内存为 3GB,16/32/64GB 存储,5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13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电池容量 3000 mAh。安兔兔跑分轻松破五万,小米最强的 Note 被瞬秒。好在 iPhone 不能跑安兔兔,不然也难以逃掉在 PPT 上被碾压的命运。
乐 1 采用了夏普的 5.5 英寸 1080p 屏幕,搭配乐彩屏技术,一块屏幕可以调节成四种显示模式,鲜艳淡雅任君选择。
相机方面,贾跃亭并未多言,只是放出两张对比样张,躺枪的仍是 iPhone 6。
当然,乐视超级手机 1 的主打还有外观,其中正面是一整块玻璃面板,边框则是金属。需要提及的一点是,这款手机采用了最新的正反可插的 USB Type-C 接口。
乐视超级手机 1 Pro 则是进阶版,采用了高通骁龙 810 处理器加上 4GB LPDDR4 &内存,支持 LTE Cat 9。屏幕则是夏普 5.5 英寸 2K 屏幕,也有乐彩屏调节技术。
单个像素 2 微米的 400 万前置相机,实时美颜已经是国产手机标配了。后置则是支持光学防抖的 1300 万像素摄像头。
Le HiFi 则是强调了音质,贾跃亭号称是市面最强的 HiFi 手机,与 Le HiFi 相配套的,还有乐视背后拥有的海量现场音乐会版权。
超级 VR 是一款追赶未来的设备,能够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 3D 画面。目测是应该是和乐 1 Pro 配合使用,就像三星 Gear VR 和 Note 4 的关系。
最后发布的则是超级手机 Max,也是这三款手机中最为高端的一款。同样的,它和乐 1 Pro 手机采用了一样的高通骁龙 810,这里也请到了高通大中华区区总裁王翔来站台。
作为 Max 手机,它的尺寸也是相当之大,采用了 6.33 英寸夏普定制 2K 屏幕,屏幕边框仅有 0.8mm,NTSC 色域达到了 90%,72% 的 iPhone 屏幕又一次被拉来垫背。
作为一款旗舰,拍照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硬件上是 2100 万像素,索尼 IMX230 传感器首发,6P 后置镜头,F2.0 大光圈,OIS 光学防抖和蓝宝石保护层。
AKG 则是乐视拉来的新合作伙伴,AKG 定制耳机配合乐视手机的 HiFi 效果,而且 AKG 还全程参与了乐视手机的音质。
当然,作为一款旗舰手机,指纹解锁也是不能少的,至于功能和位置可以参考华为 Mate 7。
乐视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手机,这三款手机都有非常类似的正面设计语言,包括整块玻璃面板,超窄的边框,黑白分明的三段式设计。
在公布价格之前,乐视公布了手机 BOM 硬件制造成本,其中乐 1 Pro 的初期成本是 2865.2 元(非量产成本),基本可以视为是小米 Note 顶配版的成本。但是乐 1 Pro 公布的售价却是 2499 元,这和乐 1 Pro 的量产成本 2530 相当。
乐视公布的乐 1 BOM 成本在 1800 元左右,对应的是小米 Note 普通版。不过这里乐 1 手机的定价是 1499 元。至于旗舰级的 Max 的价格并没有公布,说是留给用户来定。并且购买乐视服务可以抵扣相关的购机费用,直至硬件免费。
无论是盯着 iPhone 对比宣传也好,还是鼓吹生态、闭环等概念也好,都可以视作是乐视的营销手段。但是从账面上看,乐视手机的硬件水平还是不错,即使是最低端的乐 1 性能配置属于业内前列,而后面的乐 1 Pro 和乐 Max 在硬件上属于业内顶尖。公布的价格也还算比较亲民,已然是新一代的国产机价格杀手。至于设计和颜值,那就见仁见智。
至少,我没有感受到贾跃亭口中的“美得令人窒息”的感觉,尤其是看到真机图。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苹果已经对 Final CutPro X、Motion 和 Compressor 等专业电影制作软件工具进行了
,在功能上做了一系列改进,用以支持新的相机硬件以及额外的 3D 动画资源和效果。这些新工具旨在帮助提升整个套件的功能,让重量级电影导演有了更多的途径去面向重磅电影制作内容。
Final Cut Pro 10.2 的新工具包括 3D 字幕拖放制作工具及各种模板,让水平参差不齐的电影导演们更容易制作相关内容。这些模板包括自有的背景和动画,用户还可以对他们制作的 3D 字幕的材料、灯光效果和其他元素进行编辑,而且所作出的改动可以实时呈现。
Final Cut Pro 10.2 的其他改进还包括,可同时显示多达四个视频示波器(video scope),支持更多的视频格式,还对 RED RAW 文件支持作出了改进,以加快转码、渲染和回放过程(得益于额外的 GPU 优化)。
与此同时,Motion 5.2 还对 3D 字幕制作进行了类似改进,同时新增 12 种生成程序效果(generator effect)。Compressor 4.2 则可以让用户轻松将自己制作的电影拿到 iTunes 上面出售,还能创建 iTunes Store Package,并可以直接提交给 iTunes Delivery 合作伙伴。
Mac 用户可以从 App Store 商店上面直接下载这些更新:Final Cut Pro X、Motion 和 Compressor 等应用的现有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而新用户则需要按照标准价格套餐付费下载。
翻译:皓岳
&今天,来自以色列的在线音乐教育平台
完成了 500 万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百度和其投资伙伴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 Carmel Ventures。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音乐教育市场,此次投资无疑将帮助 Tonara 在中国发展其业务。除百度外,现有的投资者也参与了此轮融资。百度企业发展高级主管
随后将加入 Tonara 董事会。
Tonara 成立于 2011 年。 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由于开发者本身就是熟悉音乐的行家,所以这款应用在专业演奏者中有着非常不错的口碑。在互动乐谱获得成功之后,Tonara 又将目光放到了更大的音乐教育市场,推出互动音乐教育平台 。
“Tonara 是为改变传统音乐教育而生,在数码时代,不管是学音乐、教音乐还是演奏音乐,我们都需要新的方法。我们非常荣幸得到百度的认可。”Tonara 首席执行官盖伊·鲍曼(Guy Bauman)说。“这笔投资将让我们投身全球市场,能和百度携手面对全中国的音乐爱好者,我们非常激动。”
“Tonara 始终坚持专注于创新和革命性的技术,”方益民说。“这些技术除了能在全球特别是中国的音乐教育市场施展拳脚,我们也发现了其他的潜在应用场景。我们相信 Tonara 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精彩,我们很荣幸能成为其中的亲历者。”
“数百年来,音乐教育一直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很高兴能帮助 Tonara 完成他们的使命——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改变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到学到练,对学生和老师起到帮助。”Carmel Ventures 合伙人丽娜·莎茵斯基(Rina Shainski)补充道。
Tonara 目前提供了两款音乐应用,一个是 ,一个是面向音乐课堂教学的 。前者为初学者到专业乐手提供自动翻谱功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后者着重于课堂教学,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教育交互方式。
Tonara 和 Wolfie 的曲目支持还在不断扩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该公司还将宣布一系列与音乐出版方的合作,共同为全球广大的音乐家、爱好者和学生服务。
&作者:此篇文章为产品观察家&ever_he 投稿,投稿可以直接发邮件:聊一聊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飞着的“梦想家”与接地气的“实干家”中间差了几步?在我看来此命题可以拆分为两个小问题:
在产品面前,“高大上”与“接地气”如何权衡?
对于产品经理该怎样定位自己?是做“梦想家”Or“实干家”?
举两个生动的小栗子,还原下触发我思考的场景:场景一:引发我第一个问题的是在一次设计改版的UI评审会上,UED团队少有个性的X设计师与运营团队经验十足的Y大姐一场火药味十足的PK赛,没有明显的是非对错结果,但是结论是:设计师设计的版面逼格太高,不符合运营需求,运营同学看重的是数据和内容曝光率;而追求极简看重画面的视觉忍受不了为了赚点击率胡乱堆叠三俗内容。身处中间立场的我开始陷入婶婶的思考中。场景二:引起我第二个问题的根源是最近加入我们团队的Z哥,目前担任产品team组长一职,他的工作风格和之前鲜有介绍我们领导Sir的对比简直也是天与地的差别。Sir很凶很犀利,但是工作能力没话说。我喜欢把他定位为很出色的指挥官,他经过实际推敲和思考得出了下一步的商业计划,为我们描绘未来产品的蓝图;而Z哥心细话少但凡事都会亲力亲为带着我们一帮小弟兄去讨资源,之前长期被Sir放养习惯的我们,突然被圈养了略不习惯从而开始思考自身的定位。那么回过头来,对于我而言,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在产品面前,“高大上”与“接地气”如何权衡?对于设计和运营来讲,其实双方的侧重点不一样,一个重质:质感;一个重量:流量。可能在为达各自的目标而实现方式上出现了矛盾点:设计为了追求界面简化而忽略运营多样性丰富性的需求;运营为了追求曝光率点击率而简单粗暴的把量大的小黄片都摆在最醒目的位置无形中引导了用户走向”三低“人群。好的产品,肯定离不开好的运营。而好的运营也离不开产品功能规划与视觉展示配合,这三方从不矛盾。对于我们这款产品,定位并不和常规视频网站一样追求PV、VV,付费产品看重的是付费转化率,PV高能带来付费转化率是一方面,但是观影体验流畅,内容丰富多彩,界面漂亮有逼格也是引发用户付费成为会员的重要因素。因此付费产品更需要运营、产品、设计三方的良好配好,当然大道理都懂,具体实施起来我还是经验尚浅,计划分以下三个步骤:
收集运营团队的详细需求,明确目前产品的风格定位与以往视频网站不同,明确各版块数据KPI目标;
运营需求按照优先级排序,先在产品团队评审后,再与设计、开发团队过需求确认好排期,逐个版本迭代实现运营需求。
每个运营需求功能实现后,跟踪数据用户反馈,优化产品内容。
&&&&&* tips:当面临难以取舍的纠结选择时,可进行A/B测试。由于我不太了解运营工作内容,只谈一些个人对运营工作的期望,肯定有不准确之处,还请理解勿喷。对于产品经理该怎样定位自己?是做“梦想家”Or“实干家”?记得我在未踏进产品门槛前,想做产品,只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记得我刚入产品不到半年的情景,那时候做产品就像飘在云上做梦,多半是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想法。对于大boss的商品目标和产品出发点不敢苟同。记得我开始独立负责一端产品时,开始焦虑开始兴奋,开始真正落到实地去思考这个功能的利弊,开始对一个需求真正负责,反复推敲需求点是否考虑周全,开始和设计、前后端整个团队打交道,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对sir信服,我坚信一个产品的精神领袖是可以给产品带来无限可能的。现在的我也有很多没学到没做到,一直在努力吸收中,我对自己分阶段有不同的期许:一、对于近期的自己,短期之内我不是那个造梦者,我是有梦的”实干家“。我可以去领会梦的意境并在现实的基础上把它描绘出来。但我不会止于此,只是局限在执行实现功能的产品经理是不合格的。二、对于未来的自己,我的期许是做接地气的”梦想家“,在充分了解行业、市场的前提下考虑产品的走向,灵活而变通,在尽量想的远且全的情况下构思产品发展前景,找准一个大方向去探索,一条路走不通我可以多条并进,最终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发展模式。最后结语:论飞着的“梦想家”与接地气的“实干家”中间有几步?其实我觉得有两步,首先充分认识自己,然后根据自身的能力去转换角色,这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梦想家“可以带人飞,他的产品在脑中;”实干家“可以把梦做成现实,但前提是他心中有梦。
由于我们几乎没有库存,我们并不缺钱,但是我们需要经验。我们正在与硅谷的风投接触,希望能借助他们吸引高级人才加入。
—— Carl Pei
一加手机办公室中,一名女子抱着小狗踩着滑板悠然滑去,几个员工在休息室紧张地玩着桌面足球,好一派欢乐的景象。另一边,工作状态中的员工们表情严肃,屏息凝神。尽管工作氛围轻松惬意,一加在卖手机这件事上并不是玩玩的。近日,一加联合创始人 Carl Pei 在中提到要与硅谷风投接触,更显示出一加做大的决心。
高端的配置和中端的价格,让一加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这批用户也让一加在全球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与国内其他竞争者不同,一加的客户大部分来自海外,其中&由北美市场贡献。2014 年,一加在全球范围卖出了 100 万台手机,明年更是豪气地定下 1000 万台的目标。
一加拥有 141 万新浪微博粉丝,比小米关注数尚不足一半,离华为的 147 万已不远;而 22.5 万的 Twitter 粉丝,却分别是华为的 2 倍、小米的 3 倍多。两个社交平台的关注数差异或许只能说明市场战略的不同,但一加用户群体的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
以孩童之眼欣赏世界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上周,苹果发布了
,引起了密切关注。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在普通表情符号以外还可以有什么的发展?
在个性化短信、WhatsApp、状态更新和 Twitter 消息中,这样的表情符号非常流行。不过有一家公司认为,用户应当获得更强大的工具,从而更好地利用手指输入的内容去表达自我。
帮你利用任何内容去制作“贴纸”。该公司希望使订制的表情集(即我所谓的“贴纸”)成为行业标准。该公司刚刚发布了
(SDK),帮助第三方开发者免费获得超过 300 万种表情。
Imoji 的第一家合作伙伴是 Fleksy,后者是安卓和 iOS 平台上热门的键盘应用。通过 Imoji,你已经可以向 iMessage、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 和 Twitter 等服务发送贴纸,包括自己制作和应用自带的贴纸。不过,通过与 Flesky 的整合,这些表情将被集成至键盘。
Imoji 表示,仍在与其他多家公司进行合作谈判。Imoji 希望,这些不涉及财务的交易能帮助该公司 100%用户制作的贴纸像普通表情符号一样普及。
“贴纸是通信的基本载体。这突破了移动消息应用,被引入至游戏和交友等应用中。”Imoji 联合创始人杰森·斯泰恩(JasonStein)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访时表示,“订制的表情将深入人们的通信过程。”
相对于亚洲消息应用在表情包方面的尝试,Imoji 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式。Line 和 KakaoTalk 等应用提供收费的高级表情包,以及获得品牌赞助的免费表情包,而 Imoji 中的表情完全来自用户,全部免费。(Line 提供了一款自拍贴纸应用,不过该公司从未披露,用户在其中创建了多少自拍贴纸。我们估计,总数要远少于 300 万。)
如果在 Imoji 中,贴纸可以免费制作及使用,那么该公司要如何赚钱?
Imoji 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 200 万美元的投资,但该公司并未专注于商业化。未来,该公司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帮助品牌联系用户。不过,Imoji 并不打算采用品牌赞助贴纸的模式。
斯泰恩表示,由于 Imoji 用户在搜索时有着明确的需求,因此针对某些特殊的搜索关键词,Imoji 有机会进行品牌展示。他同时表示,可以围绕位置来实现商业化。例如,如果用户在某一体育赛事中制作订制的表情,那么 Imoji 可以以有效的方式来关联品牌。
“搜索是我们最大的衡量标准。这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帮助我们与真正优秀的品牌合作,并以有效、无干扰的方式来服务于内容。”Imoji 另一名联合创始人汤姆·史密斯(TomSmith)表示。
目前,Imoji 专注于推动贴纸数量的增长,这也是该公司推出 SDK 的原因。斯特恩和史密斯认为,“贴纸最终将向用户制作内容的模式发展,这就像是 YouTube 对电视的变革”。
“我们认为,相对于菜单,工具包是我们所能提供的更强大的武器。”斯特恩表示。
上月,Imoji 成为了
的第一批合作伙伴。斯特恩和史密斯表示,在
发布的 5 天之内,这一平台上就新增了超过 7 万个贴纸。
。在亚洲国家,这些表情被当做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通过表情,用户也可以不必在手机上输入具体的文字消息,毕竟在手机上输入非罗马字符要更加困难。有趣的是,表情在欧美国家出现了新用途。这些表情的卡通特征被弱化,常常被用于表现文化元素、自拍,或是讽刺图片。
如果我的观察是准确的,那么 Imoji 庞大的表情库在美国将很有价值,能带来与普通表情符号不同的意义。我认为,对亚洲的大部分用户来说,用户制作的贴纸可能过于肤浅,因为当我将自己的自拍表情发给好友时,我可以表达很多意义。
换句话说,Imoji 最大的市场并非亚洲。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Imoji 可以成为一个主要的贴纸平台。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对于 Imoji 的商业化来说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有哪些公司会利用 Imoji 的 SDK 进行开发,从而将 Imoji 的表情带给更多用户。
不过,Imoji 并非关注这一领域的唯一一家公司。该公司的竞争对手 Bitstrips
,并于去年 10 月获得了 800 万美元投资。不过,这两款服务有着一个关键的不同:Bitstrips 提供“卡通化”的图片,而 Imoji 则相对自由。不过,你也可以在上传表情之前为你的作品添加边框。
应用开发者和内容公司可以了解关于 Imoji SDK 的更多信息,并通过
申请成为合作伙伴。
翻译:维金()
&要进入行业的话,最好有学过化学,有了化学专业的底子会比较容易在化妆品公司找到初级的工作。某些大学也会开设一些调香课程,Fragrance Foundation(一个全球性的的非盈利香氛组织,该组织开设的奖项FiFi Awards是香水界非常重要的奖项之一)每年会有一个有关进入调香行业的科普活动,教学生们做调香师需要什么条件等等。以前的调香师没有专门的调香学校和课程,所以都是和另一个调香师学,学大概三年的样子。现在有啦,由Jean Jacques Guerlain创始的法国的ISIPCA(国际高级香水学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专门进行调香培训的机构,另外Givaudan和IFF等等也提供也在公司内提供调香课程,但其学生必须是该公司雇员,而且必须是上级推荐他去。作为调香师你必须学会辨认非常多种的气味,所以这也就是说鼻子要非常灵敏。在进入行业之前你最好收集各种各样的精油、植物等等来锻炼自己的鼻子。这些香味中既包括了天然的香味也包括了合成的香味,并且你还需要知道不同的浓度、同一种原料的不同形态的香味有什么区别。香水并非只是好闻的气味的随意组合,而是通过系统性的、精细的架构和组合所创造的。调香师需要知道哪些香料在一起会产生和谐的效果,就如同音乐中的和弦一般。这也正是为什么在香水界中,香调被称为“accord”,而和弦也同样是“accord”一词了。最后,调香师还需要足够的化学知识,以确保香水的安全性。这个网站中有写到,他们提供的主要调香相关课程为:Perfume – Understanding perfume and perfume developmentOlfaction – the sense of smell, how it relates to our daily lives, affecting our choices and behaviourTechnical skills – including fragrance stability and legislationPractical skills – perfume compounding, perfume assessment, scented product development总结起来,就是了解香水本身的构成的发展;了解气味本身、日常生活中的气味、气味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等等;了解各类香水原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包括国际对于香水中原料的规定;学习香水的合成、香水的评测、各类香氛产品的发展等。豆瓣有个妹子写了在ISIPCA的经历,可以看下:有关于调香教学的机构的介绍,可以看这个网页:另外,以上的一小部分是从我的专栏文章 copy过来的,主要是用在这里也比较合适啦 ~~
来源:知乎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此问题还有
延伸阅读:
&如果您希望以最小的花费参加 6 月份 TC 在上海的活动,何不考虑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一起把这场盛大的聚会组织起来?
从今天开始,我们已经在 TC 上海活动页面开放了
。我们希望您 1、具有热情的服务精神,敢于接受新鲜事物。2、待人处事细心,对工作富有责任心。3、活动前 1 周时间稳定,可参与到前期准备工作及培训(培训会提前 1-2 周开展,需要面对面交流)。4、最好参与过校内或社会活动服务者。5、能使用英语交流。
当然作为大会的贡献者和参与者,入选的志愿者将能够免费参观全部场馆,接触来自国内外的创业团队,与国际级演讲嘉宾近距离接触,并获得由 TC 中国颁发的志愿者证书一份。
我们诚挚的邀请各路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怀有梦想的志愿者加入我们,希望通过您的参与与付出让中国的创业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们也会提供更开放的平台,让你在大会中学到、接触到更多跟创业相关的人和事,了解国际主流创业团队的经验。
志愿者申请请访问:/volunteer/
志愿者申请截止日期:2015 年 5 月 20 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您的司机账户尚未激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