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ppt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1960年上海市 电子书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论坛在上海举行_上海频道_新闻
 您的位置: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论坛在上海举行
日 13:53:43
&&&&赵中其
】 【】 【】&
&& &新华网上海2月21日电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暨《脉络论》赠书仪式”2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各地的著名心血管专家就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
&&& 据悉, 由国内7所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的国家973计划项目DD“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已经顺利通过科技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验收,该研究是在既往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基础上,围绕络病学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开展的深入系统研究,通过研究首次系统构建了中医脉络学说,形成了指导血管病变这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同时也完善了中医经脉理论,反映上述研究成果的《脉络论》专著也付梓出版。&&&&&&&&&&《脉络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主审、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主编,共210万字,集中反映了由吴以岭院士主持,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8家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的成果。
&&&&&从2005年起,吴以岭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系统整理历代医家关于血脉及脉络理论的相关论述,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并建立了辨证诊断标准。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专家们总结脉络病变发生规律与共性病理环节,从遍布全身的脉络发病共性规律与心、脑、肺、肾等不同部位病种的特殊性相结合,寻找其辩证治疗用药规律,促进了创新药物研发。一系列循证医学评价,证实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复流、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 陈灏珠院士等主持了相关学术报告。与会专家们表示,《脉络论》的出版发行,使具有悠久历史的血脉理论得以传承与发扬,脉络学说的建立,对提高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创新的种子融入中医药学科―专访中国中医药学家吴以岭院士《创新中国》记者&&朱梅梅&&&&
人物简介:
吴以岭,中医心血管病专家,1949年出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吴以岭院士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即开始了络病理论研究,在整理继承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络病学说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时间、空间和功能的统一性深入研究络脉理论,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首次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在创新络病理论研究基础上,主编出版了系统论述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专著《络病学》。吴以岭院士始终坚持临床实践、理论创新与新药研发相结合,应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血管病临床辨证治疗,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组方原创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与循证医学临床评价新药疗效,佐证创新理论的科学价值,共研发出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均已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成为市场主导品牌。他荣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要先有理论上的突破。纵观中医学术发展史,只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才能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吴以岭
《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理论包括经脉主干和络脉网络分支,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其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饮食生活的巨大变化,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已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跃居到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疾病的首位,据统计,仅中国每年就有大约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面对心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吴以岭院士遍览中国古代医籍,总结古人治疗经验,从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受到启发,从此走上络病理论研究之路。继承前人经验并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络病证候特征、基本病机、辨证方法、证候类型、治疗原则及药物分类,首次形成“络病证治”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心血管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的系统研究,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
近年来,他主持编写的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在全国20多所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和研究生班开设课程,国外新加坡中医学院也开设了《络病学》教学,创办并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病),创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新学科。他主持完成的“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生虽有挫折但没曲折 
与共和国同龄的吴以岭出生于河北的一个中医世家,三代为医的吴家收藏了大量的医学典籍,耳濡目染中吴以岭自小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化大革命阻断了他的大学梦,家中祖传的线装医籍成为他唯一的精神慰藉,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吴以岭在熟读并背诵《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古籍的同时自学了中医高等院校的全部教材,在基层行医的经历成为他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并立志像他的父辈一样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十年磨一剑,1977年恢复高考,吴以岭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破土重生的希望,高考的志愿中他全部选择了热衷的医学专业,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准备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上了大学的吴以岭如鱼得水,11年医学积累和实践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与临床基础。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吴以岭的班主任老师看到他基本功扎实,劝他报考研究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开始了报考的准备,3个月后,大学一年级的吴以岭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他的研究生毕业课题是“《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药研究”,通过上溯《黄帝内经》、《难经》以寻其学术渊源,下探各家以觅其学术影响,从而系统探讨了仲景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然而作为一个研究者所具有的独立严谨、踏实求真的精神让他敏锐地发现,仲景方药中像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蜇虫丸等疗效卓著的著名方药并不全属于活血化瘀药物的范畴,而是《黄帝内经》络病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其中虫类通络药的应用更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如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每以虫类药治疗Y积痞块、偏瘫、久痛等病证。“络病”这个几千年来缺乏系统研究的中医特殊领域引发了吴以岭浓厚的兴趣并成为他今后三十余年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当人们问起吴以岭教授这么多年的实践工作中会有很多的曲折吧,他总是笑着回答:“我的人生挫折很多,但没有曲折,挫折是指困难,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需要去克服,曲折是指人生的弯路,我从青年时期立志继承发展中医药,几十年来矢志不移,所以说在人生的大目标上没有走弯路”。
继承创新络病理论&&创建中医络病新学科
络病是对病程较长,疼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从中医学的历史文献看,主要有胸痹心痛、中风偏枯、Y积等,涵盖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古人认为这些疾病从络病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但由于没有形成络病理论体系,尽管历代文献中有从络病治疗这些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但始终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中医发展史上人们重视经脉研究而忽略了络脉,尽管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论述,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通络治疗方药,但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清代名医喻嘉言提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疾呼:“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两位医家的论述既说明了络病理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又指出了络病理论研究滞后的现状。可惜的是,尽管清代两位医家将络病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此后200多年直至上世纪70年代,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结合三年研究生课题,吴以岭教授将络病理论指导心血管病研究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确立下来,他夜以继日的整理分析历代中医文献,把上至《黄帝内经》下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络病的点滴论述全部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继承前人络病论述及用药经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2000年吴以岭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络病理论研究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指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从络脉与经脉时空差异性切入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总结发病因素与发病特点,归纳病机特点,建立络病辨证八要,创立“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按功能重新分类通络药物,建立络病证候及脏腑络病辨证论治。该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由吴以岭教授主编系统论述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出版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成为标志络病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据此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2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及国外中医院校开课,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江西、吉林等多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形成致力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上千人专家队伍,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国内首个省级络病重点实验室,形成络病研究团队及技术平台,连续举办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新学科建立。
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
将历代医家散在的络病论述加以系统整理继承,建立起针对心脑血管病这类重大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络病证治”,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形成了完整的络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吴以岭教授在实现人生目标途中迈进了成功的一大步,但他探索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他研究的视野转向了“脉络学说”。
“脉络学说”是专门研究(血)脉络病变发生发展及防治规律的理论学说,简而言之就是研究血管病变的理论。《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秦汉时期的医学家将血脉与经络并列论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可见脉络学说与经络学说在秦汉时代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研究领域,都是经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完整的经脉理论,构建起以脏象为核心、以经脉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体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道,包括运行经气为主的经络系统和运送血液为主的脉络系统。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将经脉与经络混称,人们只知道经络学说而不知道还有脉络学说的存在,造成脉络理论的缺位,致使数千年来中医药关于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不能不说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大缺憾。基于吴以岭教授研究提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分为“气络”和“脉络”,“气络”运行经气,主要研究人体的调控机制,“脉络”运行血液,相当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脉络学说”主要研究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规律,深入研究并系统构建“脉络学说”对于提高心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2005年吴以岭教授担任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8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共同承担,该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相互融合,旨在建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脉络学说,提高这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
通过对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医学术理论形成的这一历史时期中医文献的系统整理分析,吴以岭教授认为这一时期的医学家已经为脉络学说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与临床证治基础。通过早期格物致知的解剖分析对血管大体形态及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古人“割皮解肌,决脉结筋”的解剖实践发现了血管,《黄帝内经》记载:“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并提出“心主身之血脉”,“肺朝百脉”等,初步形成“心(肺)-血-脉”循环系统,对血管与血液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古代医家对血管的认识并未局限于简单的解剖学,他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思想,将“形而上”的哲学的“气”与“形而下”的解剖所见的“血”有机结合,进而探讨血脉病变的发病规律,记载了论述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心悸、心积、心水等脉络病变的丰富治疗方药,成为探讨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重大疾病的宝贵文献资料。
吴以岭教授在全面系统整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营卫承制调平”新理论假说作为“973”项目的理论指导,这一假说吸取了古人从“气-阴阳-五行”哲学角度研究血管病变的理论精华并加以创新发展,同时结合国际医学界关于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科学、系统生物学及血管病变研究的前沿进展,揭示了“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规律:“承”-营卫交会生化的自稳调控机制,“制”-血管病变状态下机体代偿性自我调节,“调”-“络以通为用”为总则的通络干预,“平”-重新恢复机体自稳态之效应目标,反映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在生理、病理、治疗、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成为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渗透融合,从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分析、宏观与微观研究血管病变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构建系统构建“脉络学说”的理论核心。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深刻变化,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工程”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气候骤变与环境污染等自然因素成为血管病变的重要诱发因素,同时社会心理应激对血管病变发生发展造成的影响日渐凸显,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过大、思想负担过重等均可引起焦虑、紧张、烦闷、压抑等不良情绪,进而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中风等一系列身心疾病。在“973”项目研究中吴以岭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依据临床证候特征,采用力竭负重游泳、高营养饮食低运动、束缚应激等方法分别模拟过度疲劳、过度安逸、情绪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建立动物模型,采用模糊聚类及偏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对20组600余只动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上述因素即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同时引起对全身功能活动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功能紊乱,并可通过全身NEI网络紊乱引起并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采用代谢组学对上述实验动物的血浆及尿液进行分析,显示出过度疲劳与过度抑郁两种模型大鼠血浆与尿液代谢物谱与正常动物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上述研究结果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系统观,对于在全新生物医学模式下探讨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心脑血管病“过劳死”的早期防治具有积极指导价值,同时强调在治疗血管病变局部病理损伤的同时更需重视对全身性功能的调节,这对制定血管病变防治策略及研制临床疗效确切的创新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吴以岭教授对“络病证治”及“脉络学说”的继承创新研究,从一开始就深深的植根于临床实践的土壤。几十年如一日,其中的艰辛没有亲历是不能想象的。“中医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不同,一旦离开了临床,就失去了生命力。”吴以岭深有感触地说。正因如此,从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到河北省中医院,从一个行走基层的小医生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中医学“大家”,吴以岭教授始终坚持临床诊疗工作,他说只有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才能进步。
他在全国开设首家络病门诊,每周二他都亲自带领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们,细致认真地为每一个患者解除病痛。有一次,他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按照日程安排第三天还有学术活动,他并没有等待而是直接飞回石家庄,第二天按时出诊后,又立即飞回南方。在诊疗过程中吴以岭教授对病人的病情、服药后的感受、饮食起居等等事无巨细都要进行询问,对服药的方法、日常注意的事项也要一一交代,将病人视作亲人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每一个接受过吴教授诊治的患者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良好的疗效使得到络病门诊就医的患者、预约的电话、复诊的信函络绎不绝。
一次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愁眉不展的走入诊室,经过吴教授细致的询问了解到患者患有窦性心动过缓伴有频发室性早搏,因为这类既快又慢的心律失常目前还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其他医院专家要求她安装起搏器后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吴以岭教授跟他的学生们讲:“这个患者符合络虚不荣、心络瘀阻的脉络病变特点,应用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络虚通补治法会收到较好效果。”他给病人认真诊察后开了一个中药处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欣喜的告诉吴教授她的早搏由原来每天一万多次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发生了,而心率也提高到了60次/分钟以上,24小时Holter检查较就诊前明显好转,看着患者兴奋激动的泪水,吴以岭教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过吴以岭教授诊治的患者,跟随他出诊的医生和学生们,都对吴教授严谨认真的诊疗和对患者细微周到的关心交口称赞,他经常上午出诊到午后两点多钟才吃饭,中间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但从来都不说累。他把“精研医术、高尚医德、博爱之心、服务患者”作为行动的座右铭,他的办公室里抄录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经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做大医先要精诚。
为了更系统的研究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吴以岭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3469例血管病变临床调查,在全国北至哈尔滨南至广州,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选择内皮功能障碍、冠心病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症、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闭塞性I、II、III期血管病变患者开展临床调查。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证候,根据数据内在关联进行自主聚类实现无监督数据处理,避免依靠文献和专家经验造成的主观偏倚。结果显示:络气郁滞或络气虚滞占调查人群100%(9.48%重叠)贯穿于病变始终,表明络气变化在脉络病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3469例血管病变临床调查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机制――“滞与虚、痰瘀热、缩窄闭”:络气郁滞或虚滞作为血管病变始动因素并贯穿全过程,痰瘀热既是病理产物又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由此而形成脉络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脉络绌急与血管痉挛、脉络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等共性病理环节。临床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营卫承制调平”理论中络气郁滞气机失常,或络气虚滞推运无力为代表的“络气”的改变是脉络病变的始动因素,体现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从气机失常→血凝滞不流→脉络闭塞而发为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等脉络病变的病理传变过程,揭示了血管病变由功能性失调发展到器质性损伤的慢性病理过程,同时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为深入研究血管病变的发病规律并有效指导治疗及预防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在门诊诊疗时吴以岭要求为每个病人建立科研档案,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分类,对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详细的记录,同他一起出诊的吴教授的学生说,一般情况下吴教授开方多是七天的中药量,待下一周复诊时再根据患者服药后病情变化、药效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对病人进行的各项检查都要复印留档,在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正如吴以岭教授所说,执著、漫长而艰辛的中医学临床实践是研制确有疗效药物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他告诉我们,一个中医处方要成为中药,至少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通心络从1982年初步拟定处方,至1996年取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号,经历了14年漫长的临床验证,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都是在临床应用20多年后才研发成国家专利新药。
络病理论创新带动新药研发
吴以岭教授指出纵观两千年中医药发展史,体现了其独特的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律:。中医任何理论创新都源于临床实践,历代留下来的文献也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假说一定要结合临床,通过组方原创提高临床疗效,经药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理论的科学价值,并强调借鉴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药物的临床再评价,才能使创新药物和创新理论经得住临床实践的考验。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的最权威的药物疗效研究方法,它的研究特点是:多中心(多个临床研究单位)、大样本(收入大量的病例)、双盲实验(医生与患者都不知道使用的是哪种药物),以保证研究结果客观、公正、权威。因此,只有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才能科学、公正地评价药物疗效,才能得出真正值得患者信赖的用药依据。
在应用络病学说研究心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时,提出“络气虚滞、脉络瘀阻、脉络绌急”的病机新认识,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首次将搜风解痉通络药用于冠心病治疗,开辟了不同于活血化瘀的治疗新途径,研制出通心络胶囊,并因此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开展的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发现,该药可通过调脂、调节胶原代谢、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减少斑块易损因素,增加斑块稳定因素,使斑块破裂率由模型组73%降至7.1%,与辛伐他汀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该研究被西方主流医学杂志刊载,其配发的编辑部评论指出:“该研究无容置疑的支持作者的结论,即通心络减少动物模型中斑块破裂的发生率。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一项通心络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早期虽有介入或溶栓治疗迅速开通闭塞冠脉,但冠脉开通大血管血流恢复后缺血区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破坏所致无复流使心肌不能实现有效再灌注成为西医治疗的难点,正如European&Heart&Journal&指出的“无复流仍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巨大挑战”,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减少心肌无复流成为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关键问题。实验研究证实通心络具有保护缺血区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促进缺血区微血管新生作用;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共同开展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结果显示通心络通过激活AMPK介导的硫氧还蛋白抗氧化系统,减少氧化损伤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通过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心肌无复流、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由北京阜外医院为组长医院的9家三甲医院参与,通心络治疗AMI&介入术后无复流219例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证实,通心络可明显促进术后24h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和回落率,减少心肌无复流;改善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心脏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开辟了从微血管保护治疗AMI介入后心肌无复流的有效新途径,显示出通心络解决这一国际医学界心血管病难题的良好前景。&
吴以岭教授。实验证实心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管病Meta分析(临床荟萃统计分析)研究中,纳入37篇随机对照试验3336例患者,其中通心络胶囊组1764例,对照组1572例,结果显示通心络对脑血管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在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吴以岭教授认为,创新中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科技含量是根本,除了理论创新组方原创确保临床疗效,先进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是重要保障。他与清华大学合作承担了“超微粉技术在含虫类动物药中成药中的产业化示范研究”项目,首次建立虫类药超微粉在中成药中的粒度质控标准及检测方法,已成为国家中成药虫类药质控标准;解决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系列技术难点,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超微粉碎传输系统,首次创立常温常压、连续节能、粒度可控的虫类药超微粉碎共性技术平台,将上述创新技术应用于通心络中五种虫类药超微粉工艺提升,经SFDA批准成为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含虫类药超微粉中成药。这项发明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对推动含虫类中成药工艺提升和现代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该研究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手为项目主研人吴以岭教授颁发了获奖证书。通心络以其高科技含量与确切疗效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国家科技部保密品种等,成为心脑血管病市场主导品牌药物,并已注册出口到韩国、越南等国家。
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且可引起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多数具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甚至增加死亡率,胺碘酮疗效确切但存在严重心外脏器毒副作用,缓慢性心律失常缺乏长期治疗药物,常需安装起搏器,迫“”,―“”。
吴以岭教授基于络病证治与脉络学说研究,提出“”,提出“络虚不荣”病机观点,确立“络虚通补”治法,总结出“温清补通”心律失常用药规律,并研制出参松养心胶囊创新药物。,心律平优于心律平,对照药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5.1%,而参松养心无一例发生整合的,“”,,显示出络病理论指导组方的原创优势,该药列入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参松养心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授从“气分”、“血分”、“水分”相互影响中探讨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制出创新中药该药,复方中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位组方
在应用中医药应对病毒类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吴以岭教授通过出胶囊体外,,同时,且可九连花清瘟胶囊体温起效及体温缓解时间优于达菲,有效,但该药疗程费用仅为达菲的1/8。该药在,被列入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关于在震区灾后疾病防治中应用中医药方法的指导意见》,入选《科技日报》2009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成为应对病毒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中成药。
为中国中医药发展尽一分责
2010年全国政协会上吴以岭院士畅谈了中国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和前景,他说:“国家目前特别重视中医药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而相对我们国家的药物创新能力来看,中医药是最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
目前国内生产的西药97%以上是仿制药,中国作为中药传统的发源地,中药对疾病的认识带来了很多新的思维,这种新认识带来的干预策略和治疗药物的研究都是原创的。近些年因为全世界范围内化学药研究走入低谷,而中医药整体优势受到关注,中医药的原创思维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在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十二五”重大课题当中,都加大了对中医药的研发支持力度。
吴以岭教授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堪称‘国粹’,而中药复方疗法对人体作用表现为多环节、多层次、多通道、多靶位、多效应的整体作用,弥补了单体化合物单靶点对抗治疗的不足,正是这种有别于西医化学药的差异化构成了中医药的特色。
由于目前中医药产业尚存在创新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薄弱、机制不灵活、目标不确切、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培养不受重视、竞争力缺乏等诸多问题,导致中药产业发展严重受阻,以至于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中药产品却仅占到国际市场份额3%-5%,且呈逐年下滑的趋势,这与中国作为中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就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吴以岭教授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发掘中药创新的原动力。以现有科技资源、人才优势为基础,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争取国家各级各类重大研究项目,敢于涉足面向中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的基础研究、前沿尖端技术研究,特别是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
二、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聚集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合力。建立现代创新中药研发体系,注重集成创新,尤其注重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与对接。
三、搭建中药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增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保障力。重点开展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药资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化中心、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GLP)、中药临床试验中心(GCP)等。
四、科学培育中药领域内的创新型人才,增强中药创新的核心力。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的关键是人才,通过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营造创新文化,以培养、引进中药领域创新型学术带头人和优化科研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着力抓好中药学科领军人物、首席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的高层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培养,为中药创新提供智力保障。
通过上述举措建立起现代中药创新研发体系,必将有力的推动中药产业由生产主导型向研发驱动型、由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中医药资源优势向中药科技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跃升。
回首30余年从医历程,吴以岭院士亲手诊治康复的病人不计其数,而每年服用他研制的药物的患者已达千万人,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并没有满足,为了能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使络病学造福更多的患者,他用精诚和智慧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确定新的目标,寻求更大的创新与突破。
他说通过继承创新让中医药造福人类,是他一生努力的目标。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iframe结构
 频道精选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iframe结构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络学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