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游泳溺水 溺水多长时间比较危险

溺水事件高发期-一个月有10多个孩子邕江游泳溺亡
一个月有10多个孩子邕江游泳溺亡
南宁市水上派出所民警说,溺水后能得到有效救援者不足2%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王斯 实习生 曾攀 通讯员 唐琳楚
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水上派出所获悉,今年入夏以来,仅5月一个月,就有10多名孩子因在邕江游泳而溺亡。民警告诉记者,每年暑假都是孩子在邕江游泳溺水事故的多发危险期。而孩子溺水后,能得到有效救援的不足2%。
暑假是未成年人 溺水事件高发期
据南宁市水上派出所所长黄任刚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发生在邕江的溺水悲剧不少。尤其是5月,发生在邕江的未成人溺水事件就多达10余起,其中有10多个孩子因游泳不幸遇难。因为事故频发,水警加大了到各学校宣传的力度。提醒孩子不要到河里游泳,以防发生溺水危险。再加上媒体的大力报道,6月至今,南宁市水上派出所管辖区域的溺水事件急剧减少,总共不超过6起,其中没有一起涉及未成人。南宁市水上派出所警长黄梁东守护邕江有10年了,他分析认为,6月因为孩子们忙着应付考试,老师、家长都盯得紧。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进入暑假,每年的七八月,都是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高发的危险期。
黄所长告诉记者,按照以往溺水事故调查,溺水的主要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因为他们大多不了解邕江复杂的水形情况,家长又让孩子“放羊”。黄所长说:“邕江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水里险境重生。”邕江的河床不平,水流很急而且深,有些地方甚至深至20米。看不见的漩涡和沙坑经常让人一不小心就陷进水里,不可自拔。邕江边有很多桥墩,当水经过桥墩时也会形成漩涡,不明水向的孩子更容易被流水卷走。
黄所长说:“我们在水上巡逻的时候,遇到两个小男孩在江边玩。民警劝他们别在邕江边玩耍,可孩子们对此并不在意。”民警的巡逻船一走,孩子们马上下水游泳。在黄所长看来,孩子的玩性是他们遇险的重要原因。
溺水后4分钟 是最佳救援时间
据黄所长介绍,水上派出所管辖的区域从清川大桥上游-南宁市水文局-良庆纸厂之间的水面,全长30多公里。在这些区域,水面巡逻救援是最直接最及时的方法。但溺水事故没有预见性,这么长的水域,民警不可能24小时,时时巡逻。黄梁东告诉记者,根据他们长期的救援经验,溺水后4分钟是最佳救援时间,超过这个时间,人即使救上来也只能看造化。而溺水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时间,民警即使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往往也超过了最佳救援时间。每年南宁市因为游泳溺水者,能获得有效救援者不足2%。黄梁东表示,他们也尝试过加大水面巡逻,但因为事故的突发性,救援效果收效甚微。
邕江上究竟哪一段属于事故多发地段?黄所长分析说,今年以来,邕江大桥中兴大桥河段和新加坡河段因为附近的居民较多,成为未成人溺水事件的频发地点。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成人溺水抢救工作,水上派出所的水警们特意加强了对这些河段的巡逻。但在黄梁东看来,在邕江边只要有人游泳的地方,都发生过溺水事故。南宁市几乎每一个桥梁下,都发生过溺水事故,“只要是江河湖海,下水游泳都不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长担起监护责任,只要有水,就有危险,家长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黄梁东说。来源:当代生活报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jkw/jksh/64078.html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导读: 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时间的面对电脑,眼睛难免会经常感到疲劳,甚至还不足2月婴儿家中游泳溺水_亲子频道 - 中国经济网
当前位置:&&&&&&正文
不足两月婴儿家中游泳 不慎溺水生命垂危
来源: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章涵意昨天下午,黄浦区一名不足两个月大的男婴在家中浴缸游泳时不幸发生溺水事故,生命垂危,目前仍在儿童医学中心抢救。
  据悉,这名婴儿是在昨天下午2点零4分被120急救车送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男婴到达医院时,已经面色发紫,口鼻流血,没有呼吸和心跳。在注射了两针肾上腺素后,婴儿的心跳有所恢复,但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莹医生告诉记者,孩子送进医院的时候,心跳呼吸都已经消失,经过心肺复苏以后,心跳虽然恢复了,但是脑损伤非常严重。王莹说:“这么小的孩子,因为游泳而溺水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据院方了解,男婴的父母都是上海人,事发时,婴儿套了个救生圈在浴缸里游泳,“家长因为有事稍微走开了一会儿。孩子的母亲说她走开的时间很短,等她回到浴缸边时,孩子已经沉在浴缸底了,救生圈也脱了出来。她马上把孩子抱起来,已经感觉到孩子大便失禁,说明缺氧已经有一段时间。”
  院方提醒家长,婴幼儿游泳一定要有大人监护,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家长要特别当心,如果不慎发生溺水,首先要做心肺复苏,并马上拨打120送医急救。
(责任编辑:景远)
中经亲子精彩图片
妈妈进阶日历
进阶知识点:
宝宝成长日历
成长知识点:
&&&&孙楠和买红妹的女儿买宝瑶在微博经常晒自己的照片,今年14岁... []
&&&&年满20岁的日本女孩早早起来盛装打扮,身穿传统和服,前往游... []第A202版:视 点&&&&
第A201版第A202版第A203版第A204版第A205版第A206版第A207版第A208版第A209版第A210版第A211版第A212版第A213版第A214版第A215版第A216版
□周末传来广东学生溺亡的消息,再次提醒我们“危险的夏天”又来了□一组来自昆明消防的数字显示:仅今年1月以来,就发生了13起溺水事件□从晚报近一年的溺水事件报道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溺水者多为男性
家有男孩的父母请反复告诉孩子不去野外游泳
&&&&昭宗水库&(资料图)
&&&&本报美编&胡强俊&画
&&&&还有25天就是高考了,47天就是中考,大中小学的期末考也逐渐临近。考完试、放暑假了,小伙伴们相约游泳、玩水,父母可能忙于工作无法时时注意孩子的动向,水边的危险每一年都会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记者查询了最近一年的晚报关于溺水的报道记录,结果仅有今年3月14日发生在昭宗水库的溺水遇险事件中,遇险的两兄弟被幸运地救上了岸,其余当事人都不幸溺亡了。而来自119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昆明辖区内就有13起向消防求助的溺水事件。&&&&&晚报盘点&&&&1.溺水原因&&&&小孩易失足&少年胆子大&&&&从溺水事故的发生中,记者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水边玩耍时意外滑落的情形最多;而对于10多岁的少年、棒小伙儿,更多的是熟悉水性、胆子大,游泳中发生溺水不测。记者也从多次参与溺水救援的消防员那里了解到,从溺水者年龄上看,孩子、少年、小伙意外溺水的情形,占到了他们出警救援的一大部分。&&&&而且,这些溺水事件中,小孩子应对能力差,出事后手足无措,很容易耽搁宝贵的营救时间。同时,从出事到接警出动,消防员即使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往往也赶不上这最宝贵的最初几分钟,应对溺水事故避免危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远离可能发生危险的水域。&&&&水性好也难防意外&&&&在溺水事件中,也有常年游泳、经验丰富的老人。2012年4月,一名67岁老人在抚仙湖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同年5月,昆明昭宗水库一位常年在此游泳的62岁老人,也发生了意外不幸身亡。记者注意到,发生溺水事件最多的地点,大都是野外、水库、江边等水域,即使熟识水性的人们,面对野外水域水下情况不明、水深变化无规律、水温受天气影响时有变化的情况,也难免会遇到意外。&&&&消防员说,就是训练有素的特战队员,也有这样一句话必须铭记在心:“欺山不欺水,山爬不上去可以再爬,水游不过去就再没回头的机会了。”&&&&惊慌失措致施救难&&&&在多起溺水救援中,消防员也发现,同伴出现危险时,施救者不懂正确的施救方法,也很容易救人不成反误了自己。消防员说,面对危险,落水者的求生本能会让他非常惊慌,这样的情况更加剧了呛水、遇险的程度;而施救者如果贸然接近落水者,落水者的求生本能会紧抓着施救者不放,导致施救者无法保持正常的划水,从而双双溺水。&&&&正确的施救方法,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施救者只能从背后靠近溺水者,在溺水者的配合下,仰面由施救者托住溺水者的头颈,划水拖离险境。消防员表示,特别是孩子、少年,不掌握这些知识、没有经过救援培训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应有的镇定,施救者救人时也必然面临着危险。&&&&2.溺水黑点&&&&黑点之昭宗水库&&&&昭宗水库面积大,水深十几米,每到夏季的时候,都会有人在这个水库中溺水,有着昆明“第一杀人水库”、“食人塘”之称。每年都有数人在该水库溺亡。&&&&黑点之盘龙江&&&&盘龙江水深,且水草多。福德立交桥河段、盘江东路昆明市水务局河段、还有盘龙江上游的其他一些河段,是孩子们最容易去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河面上都有一座桥,桥下会有水管之类的东西,孩子们翻过桥梁,踩着水管就可以跳到水里。&&&&黑点之普吉砖瓦厂水塘&&&&该水塘深达三四十米,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就很难营救。这个水塘是由于砖瓦厂挖土烧制砖块形成的,日积月累,水塘的面积越来越大,积水也越来越深,虽然现在这个水塘已经废弃了,但是没有人往里面填土,更没有人看守。&&&&&心理分析&&&&为何溺亡者以男性居多?&&&&翻开媒体关于溺水的报道,不难发现其中溺亡者多为男性和会游泳者,为何这部分人成了溺亡事件的主角?晚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高级心理治疗师张洪喜。&&&&张洪喜认为,从行为学分析,相对于女性,男性在野外游泳换装方便,随便找一个地方泳裤一换就可下水。而女性从安全角度考虑,换装的不便可能造成性骚扰等情况,所以女性很少会选择野泳。&&&&另外,相对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经常接触到水的大都是会游泳的,会游泳者多数自认为对水体有一定认知。因此到野外游泳时,疏忽和自我安全意识不足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且一般野外游泳扎堆的水域都是水库坝塘之类,环境复杂、水草、水深落差过大,都是易发生意外的原因。相较于正规的游泳馆,野泳不仅水下情况复杂,安全系数也较低,又缺乏专业的救生人员,安全措施可谓为零。&&&&对于像昭宗水库这样的水域来说,免费是最大的诱因。而来此游泳者多数都是老昆明人,常年在此游泳,自认为对水域熟悉,就算看到溺亡者的尸体就在一旁,也难阻挡他们的脚步。&&&&&晚报提醒&&&&告诉孩子别去野外游泳&&&&每年随着夏季的来临,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就进入了高发期。记者了解得知,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水库、坝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且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所以未成年人防溺教育必须加强。消防部门也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在野外和不明水域游泳,如果在水边玩耍,最好有家长监护,晚报也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应注意看护孩子,避免溺亡悲剧再次发生,尤其在周末、暑期更要提醒孩子,主动回避危险,教给他们正确避险的知识。&&&&&网友互动&&&&@昆明消防火凤凰突击队:可以给孩子们多看些关于溺水的新闻,让他们明白在那些地方游泳到底有多危险。在我们处置打捞溺水者事件中,了解到,溺水的大部分人都是些会游泳的,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游泳技术很好,才敢到水库、池塘、江河等地方游泳。&&&&@赤小利利:记得我们小时候班主任老师那叫一个负责,每到夏天放学后就守在学校门口,不停叮嘱不准去河里(我们那里是长江)游泳,这是防。防不住怎么办?每天早上班主任都要揪出几个有案底的男生,挽起他们的袖子用指甲在手臂上一划,只要出现白色印记的,对不起,请家长!多来几次,下河游泳的事在班上就绝迹了。&&&&@白老憨:关键是教孩子遇到事情向周围人求救,无法救人的时候旁观并不可耻。&&&&(请以上网友速到春城晚报806室领取滇雪菜籽油一桶,以上奖品由玉溪滇雪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统筹&李荣&&&&采写&本报记者&张扬&何瑾&&&&今年3月14日,昆明市昭宗水库,一小伙想游泳横渡该水库,结果和堂哥双双被困水中,幸被救起。&&&&2012年10月,两名10多岁的男孩爬过铁丝网,进入安宁的一水库游泳,结果其中一名男孩不幸溺亡。&&&&2012年7月,一名22岁的男子在昆明西白沙河水库游泳时溺亡。西白沙河水库位于沙朗街道桃园村。&&&&日,昆明寻甸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寻甸县羊街镇黄土坡村黄土坡水库有一男子溺水。&&&&日上午,一名18岁的男子在昭宗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而亡。&&&&日,在小街干菜批发市场后门拆迁工地水塘有一人溺水身亡。&&&&2012年5月,17岁的小林(化名),不幸在昭宗水库溺亡。小林是云南经贸管理学校一年级学生。&&&&2012年4月,一名67岁老人在抚仙湖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新闻爆料热线: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 (R)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input type="hidden" name="PubTime" id="PubTime" value=" YearPh-MonthPh-DayPh " />
<input type="hidden" name="articalId" id="articalId" value='IdPh' />游泳脖圈脱落,2岁半宝宝差点溺水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游泳脖圈脱落,2岁半宝宝差点溺水
  昨天,两岁半的灿灿终于康复出院了。看着儿子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遭罪,妈妈马女士的心里,可别提有多恨自己了。
  灿灿得的是肺炎,祸首是很多准爸爸准妈妈都会给宝宝准备的充气游泳脖圈。这种脖圈一般是塑料材质,类似于救生圈,只不过比较小,是套在宝宝颈部的。
  上周一下午,灿灿在家里的充气泳池里游泳,妈妈中途走开接了个电话,哪知道一回来,发现灿灿的脖圈松了,他整个人在水里挣扎……
  脖子上的救生圈松落,两岁半的孩子差点溺水
  灿灿30个月大,白白胖胖的很可爱。打从出生起,每个周末,马女士都会带他去婴儿游泳馆游泳。“他喜欢玩这个,还能强身健体。”
  今年7月初,马女士的闺蜜送给她一个直径约1米的充气泳池,灿灿知道后,迫不及待地帮妈妈把家里的大露台清空,把泳池支了起来。
  灿灿喜欢玩水,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充气泳池里游上1小时,有时还会邀请同龄的小伙伴来家里一起游泳。
  乐颠颠地过了1个多月后,意外发生了。
  上周一下午3点来钟,跟平常一样,灿灿戴着脖圈在泳池里开心地游着,妈妈在一旁陪着他。
  中途,妈妈的手机响了,是单位领导临时找她有点事。当时家里没其他人,妈妈嘱咐灿灿自己注意安全,就跑到书房里继续讲电话。
  挂断电话,已经是10来分钟后的事了。妈妈隐约听到灿灿的哭声,赶紧跑出去,结果那场面把她吓得腿都软了:灿灿戴在脖子上的救生圈松掉了,整个人在水中拼命挣扎。
  妈妈立即冲上前去,把儿子从水里拽出来,然后拼命拍他的背。脸色苍白的灿灿,总算是猛地吐出了好几口水。
  原本以为逃过了一劫,没想到到了晚上,灿灿突然浑身发烫,还伴有一阵阵咳嗽。
  马女士吓坏了,赶紧把他带到金华市中心医院。经诊断,灿灿得了肺炎。
  医生说,是游泳时呛水引起肺水肿、肺部感染,要治疗一周左右。
  婴儿游泳家长必须陪护,溺水的黄金抢救时间仅4分钟
  吴绿仙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科门急诊主任,每年夏天,在她手上接诊的婴幼儿溺水病例都有很多。她说,像灿灿这样还算运气的,如果发现得晚,后果真是不敢想。她曾碰到过一个婴儿,在家里的浴缸里泡澡,因为妈妈忙于其他事情离开,小孩把头钻进水中,结果溺水不幸身亡。
  “今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在河里或池塘里溺水后送过来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尽管全力抢救,也无力回天。”吴绿仙说,婴儿在家游泳时,旁边一定要有人看护,一步也不得走开。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婴儿游泳有很大的讲究,如果脖圈过紧,可能给婴儿带来窒息感;相反,如果太松,可能会在婴儿游泳过程中脱落,造成婴儿呛水、溺水。如果婴儿的体质比较弱,不慎呛水,可能会引发肺水肿、肺炎甚至脑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发现孩子溺水,黄金抢救时间在4分钟之内。”吴绿仙还提醒广大家长,溺水6~9分钟的死亡率达65%,超过25分钟,就可能100%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但如果一两分钟内正确急救,挽救率可以达到100%,因此必须分秒必争。
  婴幼儿游泳,不要盲目使用脖圈
  宝宝游泳,到底该不该用脖圈呢?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请教了义乌市健儿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创办人龚人伟,他有着多年的育婴师培训经历,对婴幼儿护理、早教、科学育儿,有着丰富的经验。
  龚人伟并不建议婴幼儿戴脖圈游泳,因为脖圈把头与身体分离开来了,对于不会游泳的人,这增加了呛水、溺水的危险度。
  关于脖圈游泳到底安不安全的问题,微博红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也曾在微博中提过4点安全隐患:一来小宝宝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颈椎;二来脖圈是塑料材持,临床有见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三是脖圈容易压迫气管;第四条也是最最危险的是,人脖子上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
  龚人伟和章蓉娅都建议宝宝学游泳,可以采用亲子互动的方式,由家长带着孩子一同下水。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一周排行
&◎ 今日热点
&◎ 精彩热图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筑牢孩子防溺水安全网
来源:丽水网-丽水日报
】 【】 【】
  记者 雷宁 摄
  珍爱生命 防止溺水&
  亲近水,本无可厚非,游泳也是应该提倡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如果你不了解水、不懂水,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你就不仅无法品味她的美,她还会无情地报复你、伤害你,甚至夺去你的生命。
  阳光灿烂的夏日,本该是充满欢笑的季节。然而,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为溺亡,再也无法沐浴这美好的阳光。花季生命过早凋谢给那些不幸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而意外溺水又是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死因,10个意外伤害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死亡的。
  要防止溺水,下水游泳必须谨慎,必须知晓相关安全知识。
  (一)游泳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2、身体患病时不要下水游泳。因为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也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容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能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准备:
  通过跳跃、慢跑2-4分钟,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
  做徒手操:(体育课老师经常采用的)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
  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进入深水区。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
  (三)游泳过程中应注意:
  1、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2、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或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3、还要学一点游泳过程中抽筋等意外的急救方法。
  &珍爱生命,防止溺水&是每一个家长和中小学生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多一分关爱,多一分警示,就会少一分悲哀,多一分和谐与美丽!
  丽水市弘济书院院长 潘正亮
  政府要强化防溺水管理
  最近孩子溺水时有发生,有深水游泳溺亡的,也有河边失足落水的。炎炎夏日,正值暑假,贪玩的孩子总是喜欢水边或者水中嬉戏,溺水的结局让人痛心,这固然有父母管教不严的原因,但是政府也应该反思,该如何强化管理,避免孩子溺水事故再次发生。
  一要竖立危险水域警示牌。孩子们通常对水域的危险程度缺乏判断,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在相关地点竖立危险水域的警示牌,告知该水域实际情况,避免孩子在附近嬉戏。
  二要加大景区河边、湖面巡逻力度。风景区内水域大多禁止游泳,责任片警和景区管理人员加强巡逻,不仅能对擅自游泳者严厉批评教育,有溺水险情发生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三要细化宣传防溺水工作。由住村干部带头,细化到村镇各户居民,告知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安全嬉水,以及遇到有溺水危险时的急救方法,让父母加强监督,防范于未然,有条件的可由村委干部牵头,播放溺水教育片,让孩子们更深刻理解溺水的惨痛后果。
  (云和 林海飞)
  家庭教育急需补课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每一个父母的命根,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一个孩子发生溺水,那是一个家庭永远的痛楚。有些父母把一切的教育交给学校,那是不够的,防止溺水,家庭教育要继续补课。
  每一个家长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切实监督落实学校的&四不&要求:a.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b.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 c.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d.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以榜样。家长永远是孩子学习的对象,有条件的,教会孩子游泳;如果家长外出游泳,一定关照好自己的孩子,待在安全区域。
  家长还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溺水的录像和图片,让孩子观看溺水的可怕,小孩子很容易恐惧的。但是,这对孩子学会游泳没有好处。
  (青田 家法)
  让孩子懂得水性
  为了让女儿安全独处,我曾经让她爬到高处,并教她应该如何不慌不忙地慢慢下来;在教育孩子如何防溺水时,我让她去学游泳,让她到水边玩,感受水的柔性与凶险。
  生活中处处有危机,与其远远地逃避危机,还不如有勇有谋地去面对。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少有溺水的安全问题,但他们爬山却常会摔跤;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少有爬山摔跤的问题,但他们却对门前的深水潭无能为力。为何?生疏也!每年夏天我都带她去学游泳,表面上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实质上是为了不要有溺水的担忧。
  让孩子懂得水性,才能在夏季里更好地防止溺水。当然,并不是说懂得了水性就绝对不会发生溺水了,但至少会减少发生的概率。
  (市直 弘济)
  让孩子远离陌生水域
  快乐的暑假开始了,孩子们的安全再次成了家长、学校与社会揪心的焦点。随着气温的一天天升高,许多清凉的陌生水域成了张着口的无情巨兽,冷血地吞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陌生水域包括工地留下的深坑、池塘、江河、溪流、水库等野外水域,其共同隐患有:
  一、这些水域缺少安全保护措施,有些地方甚至非常偏僻,附近少有人在,一旦有危险发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
  二、这些水域也许表面水平如镜,实际情况却复杂多变:有挖沙挖土留下的深坑区;有让人难以拔脚的淤泥区;有卷人的激流与漩涡区;有缠足的水草区;有水温很低的地下泉眼区;还有潜伏的礁石区。在不了解陌生水域危险状况下盲目下水,极易发生溺水意外。
  我们无法因噎废食,禁止孩子们游泳戏水,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珍爱生命,不去情况不明的野外陌生水域玩耍,让孩子选择比较安全的游泳池或公共游泳场所。
  (市直 和风细雨)
  特别关注农村孩子
  戏水、玩水、游泳,在酷暑之中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而在炎炎夏日,总有一些孩子的生命永远地被水吞噬了。而其中,农村孩子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溺亡比例较高。那么怎么让农村孩子平安度过炎炎的夏季呢?
  一是先打好预防针。学校、家长要特别注重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通过以往各地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的讲解、视频等方式,让孩子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是儿戏。
  二是农村学校开设游泳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小溪和一些安全的水库部分区域,建设天然的泳池,教孩子游泳的技术要领,切实指导掌握游泳技术。
  三是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让孩子形成&必须要有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之下才可去游泳&的良好习惯。
  四是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做好监督。要在特定的区域做好警示标识。针对孩子私自去池塘、小溪、深潭里游泳,有他人看到的要及时给予劝阻,进行安全教育,一般的孩子总是能在有人提醒的时候提高认识,克服麻痹大意放松的思想,对于真正劝阻不了的,应当做好观察,万一出现险情好及时排除。
  (市直 梅峰清韵)
  未成年人慎行见义勇为
  看到夏季小孩子的溺水事故让人心痛,但是看到因为去营救溺水同伴而导致更多孩子溺亡的事故更让我心痛。我不提倡未成年人盲目下水营救,因为他们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在法律上,小孩子也是没有见义勇为这一说法。
  小孩戏水时,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比如游泳圈、浮床)来助泳,万一漏气,就无所依靠了,这样也容易造成溺水。若是团队活动,入水前要清点人数,登岸亦同。要记住:不明地形或水深处均不宜跳水。
  如果发现别人溺水了,要立即呼救大人,大声喊叫或者打&110、119&向警察或消防官兵请求协助。
  (景宁 高一平)
  多渠道进行安全宣传
  夏季如何确保孩子防溺?安全教育不可少。对此,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利用各种渠道来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一是国家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在中小学中开设游泳课,并教授相关防溺安全知识,把它提高到每个学生的必修教育中;二是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演练,以直观的形式达到教育目的;三是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体,对全民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肯定能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国家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有关防溺水等各种安全知识,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成安全小册子,发放给每个家庭,进行全民普及教育。
  (莲都 飞雪)
  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
  防止孩子溺水是学校、家庭、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件重要事情,每年到了夏季,总是屡屡出现孩子溺水事件,真叫人揪心和痛惜。
  一般溺水的孩子都在6岁以上,有了独立外出能力。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阶段,分阶段来看。对于6-10岁的小孩来说,父母要多加看护。他们可能正处在学游泳、喜欢戏水阶段,虽有一定的自我行为能力,但很多时候需要父母在旁边陪护,如送小孩初学游泳,让小孩在小溪边戏水,甚至带小孩到水库里游泳,等等。父母要加强教育管理,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只顾自己游泳或坐在一旁玩手机、看书,有时意外发生来不及救援。对于11&18岁左右的小孩,要懂得救援。他们中有的游泳技术很不错,万一出现脚抽筋、体力不支等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做到自我保护,但也不能麻痹大意。社会上见义勇为、热心肠的人很多,但帮助溺水者与其他好人好事有所区别,如碰到有人落水时,不能轻易搭救落水者,可先向周边群众求救,并立即打电话报警,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损失。要懂得科学的救护知识,如落水者离岸边不远,可用身边的竹竿、绳子、救生工具来救人。下水救人不能从正面抱住或抓住手部,要从其身后用一只手臂轻扣住溺水者脖子,让其头部探出水面,拖向岸边。如呛水过多,可将人倒挂起来,让其吐出已经喝到肚子里的水,对不省人事者进行人工呼吸。
  (市直 麦子)
〖来源:丽水网-丽水日报 | 作者: |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 友情链接
Lsn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新办许可证编号:0063 | 浙ICP证 040008
本网站由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传真): | 策划部电话:2126786 传真:21267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宝宝溺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