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实战课堂教学评价怎么写写

第07版:教育展台
教学贴近实战 培训融入实战 科研引领实战
——对话江苏警官学院院长吴跃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所高校的发展,与其办学理念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近年来,江苏警官学院不断创造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的新理念,坚持走符合时代特征、体现江苏特色的办学道路,着力推进教学、培训、科研与公安实战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学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笔者:这几年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对公安院校改革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据了解,学院从2002年升本以来,一直坚持围绕全省公安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探索调整办学思路,全面优化学院顶层设计,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学院在全国同类公安院校中的优势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吴跃章:学院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们建设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10年来,我们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民警职业化训练、警务实战研究、“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以及新校区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创新之路。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不易,凝结了全院师生的智慧和汗水,归功于科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理念。2002年学院升本后,我们就开始谋划定位发展目标,探索调整办学思路,提出并实践了“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流,主动融入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的“两个融入”发展理念,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在全省公安队伍警力来源的主渠道、全省公安四级教育训练体系中的主阵地、全省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力军的三大功能作用,努力将学院建成警察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优秀教学型本科院校、优秀省级在职民警培训基地和优秀警务实战研究中心。围绕这些思路和目标,这几年,我们立足省情校情,主动服务公安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学院转型升级,坚持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警务实战研究“三个并重”,大力推进内涵建设、硬件建设和队伍建设“三大建设”任务,设计并实施了“教学贴近实战、培训融入实战、科研引领实战”的整体方案。这些实施方案共同支撑和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培训与公安实战的深度融合,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笔者:据了解,江苏公安队伍中有40%以上是来自学院的,80%以上的毕业生已成为全省公安机关各警种和基层所队的领导或业务骨干。这两组数据,足以说明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得到了全省公安机关的充分认可。吴院长,请您介绍一下学院在人才培养、推进教学与实战结合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吴跃章:“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公安院校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专门人才。多年来,学院一直将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看作是学院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争当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排头兵的关键和核心,是积极主动适应公安机关人才培养需求变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我院毕业生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凸显我院公安专门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的必然选择。
&&第一,把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作为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服务公安实战提档升级的硬实力。近年来,我们通过努力,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公安学”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开创了江苏省高校中首个没有硕士点却拥有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先河。继“诉讼法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后,我院一级学科“公安技术”又被确定为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侦查学”、“治安管理”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法学”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二,把牢改革方向,确保教学改革与公安实战要求对接。学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人才培养规律要求,积极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总课时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到5∶5,规定毕业班学员除了要修完规定课程,还要接受实战技能达标考核。
&&第三,坚持教学内容、方法贴近公安实战。我们启动了教学模块建设,根据基层一线民警能力素质需求,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专家合作,从警务实战和岗位需求出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知识模块,坚持“实战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全面推行专题教学、菜单式教学,做到教学、训练跟着实战走,及时把公安实战中最新成果、最新技战术、最新案例等引进课堂。同时以模拟警务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开展“大平台”应用分类培训,推动了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主动将课堂教学向实战一线延伸。我们通过建立校局合作育人机制,按照不同警种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了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教官组成的11个教学团队,每年都有30多人次实战教官参与公安业务课程教学。聘请公安机关领导、专家作为特聘教授进行专题授课、开设局长大讲坛等,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最新警务实战信息和实战技能。去年,学院“‘校局联动’培养公安实战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寒暑假我们都要安排在校生到公安一线实习或见习,每年都要安排近5000人次学生参与各类大型安保任务。2010年,我院世博安保工作支援警队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2011年,我院增援深圳大运安保工作团队被公安部记集体三等功。
&&第五,重视培养一支既懂实战又精通理论的教师教官队伍。近期,省公安厅专门修订出台了《江苏省公安机关教官制实施办法》,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教官制”。学院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以核心专业课程组成3人至5人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中有一名以上实战教官,开展实战专题教学。年初,学院正式启动换岗实践,首批有来自公安实战一线的6名民警与我院6名教师开展为期3个月的换岗实践。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建立以教官制为主导的综合考评体系,新考评体系在实战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学院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到公安一线调研锻炼,在调研岗位上全面履行民警职责,并努力运用学科理论知识为实战服务。
&&目前,学院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正在健全完善实战化教学总体规划,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设计体现各自特点的实战化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实战化教学保障机制。
&&笔者:学院在全国公安院校率先成立了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三长”学校,确定了“建成优秀省级民警培训基地”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主动把培训工作融入公安实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品牌。吴院长,请您介绍一下学院在抓培训方面的情况。
&&吴跃章:我院作为全省在职民警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必须主动适应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形势,主动把培训工作融入公安实战。
&&第一,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促进培训融入实战。学院围绕全省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个体成长需求,开展不同阶段、不同岗位(职位)、不同层级、不同警种民警的核心素质能力研究,细化培训标准,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江苏实际、体现警察职业特色的在职民警终身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探索和形成了职务、警种、专门业务等不同类型的主体培训班次。
&&第二,通过培训内容的实战化推进培训融入实战。学院始终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紧扣基层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了100个教学专题,针对不同对象,实施菜单式培训。推行以研究式教学为主导的培训模式,建立带着问题参训制度,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强化对基层领导骨干的研究性培训,着力拓宽视野、拓展思维,从理论上、对策上研究解决实战问题。积极转化研究式培训成果,发挥一人受训、群体得益的效应。
&&第三,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学院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领域。建设网上学校,开展远程培训,实现资源共享,搭建民警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平台,满足全警学习训练需求。
&&第四,通过培训师资专家化提升培训质量。以教学专题建设为抓手,以学院教师与公安机关实战教官组成团队共同开展警务研究、专题建设等为基本形式,努力打造一批专家型培训师资和高水平教官团队,同时注重发挥学院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抓住国家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的难得机遇,积极谋划面向在职民警开展警务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全省公安机关培养后备高端人才。目前,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警务方向)明年开始正式招生。
&&笔者: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近两年来,国内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学院警务实战研究以及科研工作在服务实战、引领实战方面取得的成果。吴院长,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吴跃章:多年来,学院积极发挥作为全省公安机关人才库、思想库和实验场的作用,不断加大公安理论研究和警务实战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公安实战、牵引实战化教学的作用。
&&学院除了科研处负责公安理论研究组织工作外,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现代警务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中心”以江苏现代警务发展为主题,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主要研究带有战略性、前瞻性、规律性、实用性的课题,以服务公安决策、教育培训和公安实战。“中心”还在全省设立了41个科研基地和工作站,建立了“江苏现代警务发展论坛”机制,在全省公安机关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江苏公安工作特色鲜明的高端论坛。每年由警务研究中心组织学院教师和各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研究10个以上的警务研究课题,为公安机关解决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务方面问题。“中心”还与各地公安机关定期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帮助公安机关研讨工作对策,提炼工作经验,打造发展特色。此外,学院还成立了“警察文化研究中心”、“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民国警察史文献研究中心”,在校内外聘请了一批研究人员。
&&把握选题方向是科研的重点。学院在开展科研和警务研究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同时针对全省各地不同情况,分地区、分方向地开展选题,做到“一线需要什么,我们研究什么”、“什么问题最棘手,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如我们针对苏南地区庞大的辅警队伍管理进行研究,该研究成果“重视辅警队伍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被苏州市人大采纳并推动了地方立法,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同志以及副省长傅自应同志分别批示,肯定这一研究成果的突出价值。我院与宿迁市公安局合作开展的《社区单元警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结合宿迁市建设平安和谐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建立社区单元警务创新模式,并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该成果获得江苏省公安工作创新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近两年,我院教师在全国公安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刊物《公安研究》上发表论文数居全国公安院校首位,研究内容主要是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培训专题以及实战应用,尤其是注重推进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延伸,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理论研究成果在服务决策、引领实战中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机关和公安实战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我院孙光教授负责起草制定的《涉爆现场处置规范》与《安检排爆名词术语》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草案),通过了公安部各个评审环节,并由公安部日发文批准立项,我院作为第一起草制定单位,承担着实施两项标准的制定任务。“校园安全问题对策研究”课题主要成果“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专报省领导参阅,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教育厅、公安厅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为确保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从选题、课题调研到项目管理、考核、成果转化、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等,学院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机制。近年来,学院每年拨专款近100万元,重点奖励公安实战重大研究项目和重要研究成果。
&&(苏景苑)
欢迎联系合作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规范化研究--《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规范化研究
【摘要】:警务实战作为公安执法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它的熟练掌握程度对公安队伍的综合实力考验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警务实战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相结合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在警务实战训练中遵循警务实战基本原则、掌握警务实战基本过程,合理运用警务技能,以期公安执法人员在实战中正确采取措施,减少伤亡率。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31.15【正文快照】:
警务实战是指人民警察执行警务活动中依法使用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警棍、催泪喷射器,手铐和手枪等有效的完成各种专门动作的技术和能力。任何技能教学的学习都得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再辅助实践的练习,才能使民警在真正贴近实战的过程中合理地发挥出自己的实战技能水平。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J];公安教育;2009年02期
;[J];公安教育;2007年02期
魏海亮;江雪峰;;[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寇玉广;[J];政法学刊;2003年05期
郑华华;;[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09年02期
贾昌志;;[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09年04期
刘俊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陈治国;;[J];公安教育;2007年04期
;[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和华;叶利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丁丽萍;王永吉;;[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毛金莲;;[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林元益;马晓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王家富;;[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房宇宏;殷晓峰;矫庆章;敖占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黄光照;;[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李学建;徐宏云;刘军训;;[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白丽萍;崔迎大;姜先华;;[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王登文;闵嗣强;熊勇华;;[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靳颖;[N];北方法制报;2007年
沈洪;[N];中国质量报;2002年
景勋;[N];扬州日报;2011年
立强 黄雯;[N];人民公安报;2011年
本报记者 张玲 本报通讯员 程海 杨宁;[N];济宁日报;2006年
郑向东;[N];人民代表报;2006年
郝会来 实习生
刘晗;[N];天津政法报;2007年
;[N];人民公安报;2000年
张涤非 ;[N];人民公安报;2005年
李建 英芯茳
孔蒙;[N];人民公安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俊;[D];复旦大学;2008年
黄吉伟;[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朱荣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刘彦飞;[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高家林;[D];苏州大学;2008年
魏春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史大凯;[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内容: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  |  |  |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授权协议,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中国商网山东频道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6
 京ICP证101100 济南网警备案编号:38号【论文】警务战术实战化训练与应用探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5.1~5.20 期间当日购买维普网文档,第2篇起享受6折优惠。
&&¥3.00
&&¥1.00
&&¥1.00
&&¥2.00
&&¥0.50
&&¥3.00
&&¥3.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警务战术实战化训练与应用探索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评价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