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资兴东江英雄刘黑仔电力事业发展的情况及与社会生活关系,写一篇小论文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管理论文对于加快资兴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管理论文对于加快资兴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WORD文档DOC版,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是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 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范本 另本网本文文中有关的摘要开题报告致谢词辞与格式文献综述和本文选题题目都可做参考指导。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00: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管理论文对于加快资兴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
官方公共微信发展资兴旅游产业的对策与建议_旅游管理论文_管理论文
您所在的位置:&& &&&&
&&&&一、资兴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基本情况&&&&资兴市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汇处,具体位于北纬25°34‘~26°18‘,东经113°08’~113°44‘。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资兴自古山水灵秀,山有“九峰八面之奇”,水有“程乡水之秀”。1986年东江大坝关闸蓄水后,资兴市旅游事业开始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显示出蓬勃生机。“十五”期间,资兴市共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每次,国内旅游业综合收入五年累计达到18亿元。以东江湖、五岛一村等为主要旅游景点的山水园林生态游、景区风光游、农家休闲娱乐游拉动了全市餐饮、娱乐、农产品贸易、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近8000人的就业。旅游业配套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办旅游的合力正在形成。目前,资兴风景旅游项目众多,精品旅游景点主要有:雾漫小东江、东江大坝景区、龙景景区、兜率岛景区、东江漂流、白廊五岛一村、农家休闲游、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源山寿佛庙、回龙山、程江口、汤市温泉等。2002年11月,东江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进入“最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主要特色&&&&资兴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资源丰富,品类齐全,综合性、参与性强。它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集山、水、湖、庙、岛、洞、庄、漂流、坝、林、园、石、温泉、狩猎、水上娱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既具观赏性,又有很强的参与性。二是分布集中,便于串线。与市外邻近的着名风景名胜旅游点炎帝陵、井冈山、南岳、桂林等容易连线推销,有利于组成旅游线路。三是特色资源较多。较好地汇集了名、新、特、奇、险之优势,雄、奇、幽、旷之特点,体现了“参与”和“娱乐”这两大现代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找到了静态观光旅游和动态参与旅游的最佳结合点。&&&&二、资兴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全市旅游产业规模尚未做大,尤其是产业链尚未形成,效益不高。旅游产业基本上是以东江湖旅游为主,接待游客数占游客总人数的95以上,是资兴市旅游产业的品牌项目。但是仅靠这一个品牌还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按照旅游部门制定的资兴旅游线路,均为旅游观光一日游。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也只是享受水上的自然风光和水上活动项目,缺乏山与水、文化与旅游、消费与游玩之间的紧密配合。娱乐项目大多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大规模、高档次、内容丰富、形式高雅的文化娱乐休闲项目。&&&&2.产业项目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全市城市规划中没有明确划分旅游产业区,日常旅游活动场所分布散乱、无序,没有形成集聚效应。随着东江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东江沿江一带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但是,在引导旅游产业向该区域转移时,旅游产业经营者有不少顾虑。据调查,唐洞市区现共有歌舞厅30余家,投资在100多万元以上、经营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2家;投资在50万元~100万元、经营面积200平方米~300平方米的2家。由于经营者的投资大,转移后的利益短期内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全市旅游休闲产业统一规划布局的调整进程。&&&&3.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个别甚至出现赌博、色情等违法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三、资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强化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产业要形成优势,必须上规模、有特色。而要形成规模、特色,关键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永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突出休闲旅游特色,走“以湖为心、以河为脉、以绿为本、以山为衬”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结合全市的产业布局,按照积聚发展、规模发展的要求,规划好全市旅游产业布局。重点抓好沿江旅游产业带的详细规划,以规划来引导产业聚集,来提高城市品位。同时,要组织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制订金融、土地、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2.整合产业要素,提升旅游产业品质&&&&(1)要充分利用东江湖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各景区景点的建设。重点抓好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江湖、兜率岛、黄草、白廊等景区景点的旅游度假休闲功能,提高景区景点档次,加快东江湖旅游合作圈构建步伐,进一步加大对东江漂流、雾漫小东江、五岛一村等项目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以农家游为主的生态旅游,解决资兴市旅游旺淡季剪刀差和留客难问题。&&&&(2)着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把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旅游文化娱乐一条街、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努力依托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用文化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把体育竞技和旅游休闲健身有效融合起来,建设高质量、多功能的体育健身休闲场所,满足市民多样化休闲需求。(3)着力推进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加快沿江开发步伐,把沿江两岸作为资兴市发展的最大亮点和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使之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积聚区。&&&&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业人员素质决定产业发展水平。资兴市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较多,但整体素质不高。为此,要整合劳动、旅游、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同时,针对资兴市旅游产业经营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要组织和引导产业经营者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改变资兴市旅游产业在项目层次、服务水平、配套设施等方面落后的局面。&&&&4.加快旅游景区线路开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抓好景区线路的开发建设。以东江湖为重点,突出抓好东江沿岸多功能休闲产业区、寿佛文化景区、天鹅山森林公园、程江丹霞景区、汤市温泉休闲、“古南岳”回龙山景区、高码大王寨景区、曾中生曾希圣故居、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等旅游景区和项目的改造升级和综合开发。加快景区景点的交通配套建设,突出抓好汤炎公路、S213线、S322线、横岭公路、程江口——永兴公路、高码——苏仙区五里牌公路等旅游交通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市内各景区景点之间、东江湖景区与周边旅游景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加快形成以东江湖为核心,辐射汤市温泉、炎帝陵、井冈山、汝城温泉、广东丹霞山、宜章莽山、苏仙岭、南岳衡山等景区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好鲤鱼江水电站关闸蓄水后形成的水域,抓好体育中心、水上娱乐等城市休闲设施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家生态游,在东江湖核心区域打造1个~2个融垂钓、康复、休闲于一体的高标准旅游休闲中心。&&&&5.加强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影响游客滞留资兴时间短的矛盾;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规范东江湖游运秩序,鼓励扶持燃气、电力、豪华游船,淘汰限制燃油、破旧油船;加强各旅游景点、各工作部门之间的衔接协调,全力提升资兴市旅游服务整体水准。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突出抓好东江鱼系列产品、竹木工艺品、少数民族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大力挖掘资兴旅游文化资源,尽力传播推介东江湖秀美风光,以“寿佛”文化和“古南岳”文化,呼应郴州“福文化”和炎陵“华文化”,打响资兴市“寿佛文化”品牌,提升资兴旅游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加快资兴成为旅游名市步伐。 & &&&&&
| 备案:粤ICP备号-4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绽放在东江湖畔的文明花――资兴市检察院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事迹材料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绽放在东江湖畔的文明花――资兴市检察院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事迹材料
绽放在东江湖畔的文明花――资兴市检察院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事迹材料
作者:检察院&&&&转贴自:原创&&&&点击数:881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资兴市检察院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以来,以新起点谋划新方向,以新高度确立新目标,以新举措促进新跨越,着眼于创建全省文明标兵单位,持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有效促进了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受到了高检院的充分肯定,《检察日报》头版推介了创先争优经验,省检察院今年上半年连发四期简报重点推介该院文明创建系列经验。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文明创建基础。一是高点定位,确立奋进目标2010二是强化领导,凝聚持久合力三是细化措施,强力深度推进
&&& 二、加强文化建设,丰富文明创建载体。一是以理念文化凝聚人。二是以环境文化感染人。35003000在郴州市率先建立了能在省市院远程同步观看审讯活动的办案工作区。“” 三是素能文化培育人。152130
&&& 三、坚持文明执法,增强文明创建品质。一是改进执法方式。坚持把“案结事了人和”作为工作取向,对依法作出不捕、不起诉等决定而有可能涉及稳定的敏感性案件,如兴宁镇10余位村民因山地权属纠纷砍毁承包者枣树、七里镇唐某涉嫌的爆炸未遂案等均召开公开宣布大会,公开释法说理,达成刑事和解,消除矛盾隐患。以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为动力,扎实做好涉检信访排查化解,持续多年实现了涉检到郴赴省进京“零上访”。二是清除执法顽症。通过彻底根治利益驱动办案、违法违规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等执法“顽症”,提升执法公信力。寻求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吃足“皇粮”,落实了公用经费每年人均3万元的保障标准及政法转移支付资金3万余元,人员经费全额预算,专项经费分项足额安排,从根本上避免利益驱动思想。把执法办案与解决经费困难彻底脱钩,不定追赃任务,不给压力,并千方百计足额保障办案经费需要,消除搞利益驱动的借口和隐患。坚持以 “零容忍”的工作态度,运用扣减绩效考核分、纪律处分等制度,完善和强化对利益驱动实施者的惩处。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加强案件管理中心建设,规范受案结案审查、办案流程监管、重要文书管理、涉案款物备案四个关键环节,完善“三查三评”制度。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完善上班考勤、八小时以外管理等相关制度,建立涵盖管案、管财、管车、管人等各方面的检务管理机制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检察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召开恳谈会,对执法部门和岗位进行评议。实现了执法零过错、队伍零违纪。近年来执法质量考评始终位居郴州前两位。民调测评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 四、持续科学发展,提升文明创建成效。 一是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出台并践行《关于强化“五大对接”融入格局,服务我市大干新三年冲刺百强县的决定》,受到了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的批示肯定。依托乡镇和重点企业综治机构设立和深化36个检察工作联系点建设。在全市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段设置了29个检务公开宣传栏,印制发放了10万本《检民联系卡》。积极开展农村法制巡回大宣讲、“与爱同行,检察官与孩子们在一起”帮困校园行、“送法进校园”等活动。二是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坚决慎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反贪工作和反渎工作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先进。强化预防同步跟进。地方电力系统和林业系统职务犯罪预防等项目,被省检察院、高检院推介。坚持该严则严,当宽则宽,有力打击犯罪,促进社会和谐,近两年共依法审查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511人、提起公诉725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到百分之百。理性规范强化诉讼监督,近年来在追捕追诉案件中,有4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1人被判处死缓。三是积极培育特色品牌。近年来,20余项工作经验获省市推介。被评为郴州市优秀创新项目1个,被评为郴州市优秀检察建议、优秀预防调查、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文稿等5个,被评为郴州市优案2件,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件8件。今年着力开展了干警素能提升机制、检力下沉机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公检法刑事案件质量与维稳协调配合机制等四大全国全省特色品牌创建,以“点上处处开花”促成“面上步步提升”。2006年资兴市科技发展的情况分析
当前位置:
2006年资兴市科技发展的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双击滚屏)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资兴依托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资兴的科技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科技创新为创新型资兴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资兴市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一、科技发展的现状近年来,资兴在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进程中,努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全市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科技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由上年的10家增加到13家,其中产值逾亿元的2家,逾1000万元的6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比上年提高4.6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达7.24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利税9724万元,同比增长130.6%,出口创汇27.9万美元。全市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企业13家,共生产高新技术产品58种,涉及8个行业,投入技术开发经费620万元,同比增长了36.2%。产业园区的科技建设、优势产业的科技提升、新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成了全市科技工作的重头戏。科技部门认真围绕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做文章,引导企业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郴州金磊水泥、资兴焦电股份等一批企业科技提升步伐明显加快。在以企业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市科技部门通过对以企业信息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和加大对华润鲤电、东江水电厂、郴州青啤等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2、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2006年,市科技部门把推进创新型资兴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战略出发点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既抓科技项目培育,又抓企业创新的引导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异彩纷呈。全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34项,实施专利18项,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36%。年增销售收入764万元,年增利税112万元。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出台奖励办法。设立了“专利申请奖励资金”专项,制定了《资兴市专利申请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二是确定专利试点企业2家,即资兴市东江鱼集团有限公司和资兴市东江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对专利试点单位在政策、资金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三是聘请专利授权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培训人员200多人。&&&&&&&&&&&&&&&&&&&&&&&&&&&&&&&&&&&&&&&&&&&&&&&&&&&&&&&&&&&&&&&&&&&&&&&&&&&&&&&&&&&&&&&&&&&&&&&&&&&&&&&&&&&&&&&&&&&&&&&&&&&&&&&&&&&&&&&&&&&&&&&&&&&&&&&&&&&&&&&&&&&&&&&&&&&&&&&&&&&&&&&&&&&&&&&&&&&&&&&&&&&&&&&&&&&&&&&&&&&&&&&&&&&&&&&&&&&&&&&&&&&&&&&&&&&&&&&&&&&&&&&&&&&&&&&&&&&&&&&&&&&&&&&&&&&&&&&&&&&&&&&&&&&&&&&&&&&&&&&&&&&&&&&&&&&&&&&&&&&&&&&&&&&&&&&&&&&&&&&&&&&&&&&&&&&&&&&&&&&&&&&&&&&&&&&&&&&&&&&&&&&&&&&&&&&&&&&&&&&&&&&&&&&&&&&&&&&&&&&&&&&&&&&&&&&&&&&&&&&&&&&&&&&&&&&&&&&&&&&&&&&&&&&&&&&&&&&&&&&&&&&&&&&&&&&&&&&&&&&&&&&&&&&&&&&&&&&&&&&&&&&&&&&&&&&&&&&&&&&&&&&&&&&&&&&&&&&&&&&&&&&&&&&&&&&&&&&&&&&&&&&&&&&&&&&&&&&&&&&&&&&&&&&&&&&&&&&&&&&&&&&&&&&&&&&&&&&&&&&&&&&&&&&&&&&&&&&&&&&&&&&&&&&&&&&&&&&&&&&& 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项目的培育支持力度,全年共有6个项目被列为省级及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支持,资兴市被评为全省5个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之一,并无偿获得科技发展资金199万元。2006年,资兴还对全市科技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市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已经启动。批准成立了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家,资兴市东江鱼集团公司通过“湖南省淡水鱼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建立了与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食品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关系,全年共开发新产品20多项,承担的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淡水鱼加工及附产物综合利用”顺利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该中心被列为郴州市首批10家企业研发中心。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煤--焦--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建立了煤炭加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被列为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3、农村科技产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市科技服务“三农”功能进一步显现,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年共培育科技示范基地16个,科技示范大户55户,科技工作先进乡(镇)2个。共实施科技特派员重点项目29项,争取各级引导资金150余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000多万元,促进了龙头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完成新产品研制30余项,新增产值453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790万元。其中资兴市东江湖果业良种试验示范繁育场、东江湖泉水米加工示范基地两项被列入湖南农业大学“双百”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示范基地。&二、存在的问题1、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仍显薄弱。大中型企业是整个全市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但能够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26%;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8%,尚未达到1%,研发投入多年来徘徊在较低水平,不能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自主创新还没有成为企业自觉的意识和普遍的行为。2、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2006年,资兴市财政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是110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1%,但仅占整个财政支出的1.84%,比例明显偏低。3、高科技人才资源缺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和数量的需求。资兴的各类专业技数人才只有6620人,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3.1%,分布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方面的人才多,自然科学的人才严重缺乏。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3家,产值 7.74亿元,占郴州市的比例为8.2%和7.8%;出口创汇27.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73%,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三、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资兴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经济、科技全球化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强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这为资兴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资兴市科技创新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1、加紧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加强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制定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发挥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对已有的研究机构进继续支持。采取多种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以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作投资股本的政策措施,兴办科技型企业。 2、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大政府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为科技成果与资本的结合、创业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融资平台。扩大市信用担保中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对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实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使之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3、加强科技管理,努力提升创新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计划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4、高新产品培育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努力提升资兴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要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与新能源五大重点领域。要加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工业污染的治理与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平。5、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努力提高资兴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资兴市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巨大,今后还需要从国内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要切实把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引进资本与引进机制、引进核心技术、引进人才结合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兴东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