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的房子能继承吗老干部用药能转到上级单位吗

  【摘 要】目的:调查干休所离退休干部用药认知情况、用药误区,总结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交谈、处方统计方式,"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用药误区与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目的:调查干休所离退休干部用药认知情况、用药误区,总结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交谈、处方统计方式,结合病史及血生化检查,对286名离退休干部的用药现状、用药的认知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老干部用药品种较多,对用药剂量、药品禁忌症、药物耐药性、成瘾性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较差,用药观念上存在盲目求贵、求多、求洋等心理。结论:老干部药品认知度低,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提示医疗保健工作者要对患者经常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用药的认知性,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使合理用药技术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中国论文网 /6/view-5479230.htm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用药误区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02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常多病共存,临床表现复杂且存在明显个体化特点,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衰竭,且老年患者药物认知水平差,服药依从性差,药物不合理服用易出现副作用[1]。因此,在老年卫生保健问题中,老年患者药物合理应用问题特别突出。本文对干休所286名离退休干部的用药认知度、用药误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指导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辖区内干休所286名离退休干部,其中,男273名,女15名, 年龄55岁~ 96岁,平均( 80.2±5.6)岁,主要病种见表1。对患者的患病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全部病例均由上级医院明确诊断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老干部及其家属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自制一份调查问卷,分析每位老干部的病史、病历资料,对疾病与服药种数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指导老干部合理用药对策。   2 用药特点   2.1 生理特点   老年人器官老化,肠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退,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能力减退,造成许多药物耐受性降低,半衰期延长,不仅影响药物效应,不良反应也会增多。   2.2 心理特点   随着神经系统的渐进性衰退,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如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躁、性格孤僻等[2],老年人抑制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忽视规定用药的重要性和服药总数多等原因造成漏服、误服、忘服、多服和不按给药时间乱服,这些都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3 多病共存   老年人常有一人多病现象,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研究表明,用药种类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成正比,如接受5种以下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2%,6~10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1~l5种时提高至28%[3],老年人患的疾病越多,他所需要用的药物就越多,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就越多[4],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 认知情况与用药误区   3.1 用药认知情况调查   对被调查者进行用药认知程度和用药安全观念的进行测试调查(表2),大部分老干部对用药剂量、药品禁忌症、药物耐药性、成瘾性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较差。   3.2 用药误区   老干部在用药观念上的误区:(1)认为药品越贵越好,占27.3%;(2)认为服药越多越好,重复使用成分相近药物,占40.2%;(3)认为进口药较国产药好,只要进口药,不要国产药,占36.7%;(4)认为新出产的药好,不断换用新药,占15.7%;(5)滥用中成药,许多老干部认为中药无副作用,长期服用不对症中药,占55.2%;。(6)滥用抗生素,长期服抗生素预防炎症,占31.2%;(7)盲目信赖保健品,不能区分保健品和药品作用区别,占47.2%。   4 对策   4.1 控制用药种类和剂量   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剂量个体化原则,量身定制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尽可能减少用药总数,同时合用的药物以不超过3~4种为宜;用药剂量一般采用成年人的1/2~2/3或3/4;能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调整得以改善的,尽量不用药。   4.2 避免不适合老年人用的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尽量不选择不适合老年人用的药物,如:肾毒性大的药物、易引起抑郁症的药物、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等。忌滥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忌随意服用精神药物,忌滥用滋补药或抗衰老药,中药和西药不能随意合用。   4.3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尽量简单;选择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病情好转的老年病人要及时停药;做好老年患者的病史与用药史的记录;重视老年人的依从性:药物的名称、标记应简明醒目包装开启方便;注意合理饮食。   总之,干休所老干部的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对患者经常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用药的认知性。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专业水平,明确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合理使用和配伍药物,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胡燕红.110名离休干部用药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86-87.   [2] 袁亦文,卢海波,宁华英.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J].中医药管理杂志,):63-64.   [3] 陈敏娟.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原则[J].海峡药学,):83-84.   [4] 施志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原则[J].中国误诊学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
边远地区干休所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做法与体会
摘 要:南京军区远离体系医院100公里以上的干休所(点)28个共896名老干部,最大101岁,最小73岁,人均患6种以上疾病占48.6%,老干部大都患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不断增加,有近四分之一的老干部卧床或行动不便,老干部患病后送体系医院路程远、时间长、途中存在风险。近几年来,我们研究探索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的基本做法1.1交纳定额医保基金根据驻地医疗保险人均经费标准,由军队干休所向地方医保中心每年每人一次性交纳定额医保基金1.44万元,定额医保基金标准和当地离休干部相一致,军队干休所上级机关与地方医保中心签订老干部就医规定,统一纳入地方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医疗服务享受地方厅、局级离休干部同等待遇[1]。1.2地方政府财政兜底军队离休老干部每人每年向地方医保中心交纳的人均医疗保险基金,并不能满足老干部门诊、住院和特殊治疗的医疗保障需求,这是因为离休老干部年大体弱多病,人均患有6种以上疾病,为此,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其同意,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实际需求消耗超支部分,全部由地方财政承担。1.3驻地就近保障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是在军区卫生...
优质期刊推荐[关键词]干休所老干部全科医生医疗保健
&&&&我所老干部都已进入耄耋之年,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70岁,平均年龄83岁,每人患有6种以上疾病,老干部普遍进入了高龄化、高发病、高需求的“三高”时期。针对老干部的特点,干休所主官自觉地转变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变“被动保健”为“主动保健”,不仅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能力,而且推动了卫生工作的建设与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保带治,以治促保,保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新路子。2000年12月被评为全军干休所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达标单位”,2001年12月又被评为“达标先进单位”。
&&&&1突出医疗保健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干休所党委“一班人”坚持以老干部满意为标准,以老干部健康长寿为目的,始终把老干部的医疗保健作为服务保障的中心工作来抓。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老干部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有无病痛,更希望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综合健康,对医疗保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行的医疗保健体制和条件落后于老干部的医疗保健要求,加之干休所资金短缺、老干部用药难的矛盾进一步突出。针对上述情况,干休所领导非常重视医疗保健和优质服务工作,积极为老干部排忧解难,他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积极谋划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用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动保健工作的创新。所领导经常参加卫生所工作会议,指导卫生所工作 ......&&&&百拇医药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干休所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