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题整合文章中提到的所有科学家的观点,把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成两三句话写下。急急急!!!

[转载]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三——归纳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三——归纳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一、考点分析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方法归纳
1.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方法
(1) 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析层次 圈范围
(2) 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句,总结句,中心句,承上启下句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表述
2.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1)分析文章的标题——看范围
(2)弄清文章的主旨——看重心
(3)联系文章的背景——看针对
(4)抓住文章的材料——看引文
(5)看针对性的评论——看见解。
三、这两个考点从答题的形式看,主要是简答题
1、简答题类型
简答题的设问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列举类、概念类、探究类。
(1)列举类
列举类试题考核的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一般的设问方式是:要求分点概括或者分条列举现象、原因、表现等。
解题思路:分四步——审清题干内涵;划定答题区间;初拟答案;修改答案,工整抄写。
下面以2008年上海试题为例: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
解题思路:
第一步:首先明晰题干所指的概念内涵。从文章第一段得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包括“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概述时不要丢掉要点。
第二步:根据全文的脉络,找到答题区间,(1段写国家馆、地区馆的设计;2段写城市地标显示的是城市的魅力和特色;3段写城市地标要和历史文脉相协调;4段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建筑是成功的城市地标;5段写城市地标也要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得知本题的答题区间是1段和5段。
第三步:初拟答案。圈划关键句和关键词。
以1段为例: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注意关键词、句,再加上第5段中写“国家馆”文化底色和基调的“故宫红,”基本上构成了答案的雏形。
第四步:修改答案,工整抄写。对上述关键词、句进行调整组合,即可得到如下答案: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2)概念类
概念类试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考试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常见的是比喻;另一类是重要概念。对于前一种,就需要化虚为实;后一种一般用下定义的方式求得答案。
下面以2008上海试卷第2题为例:“第③段‘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
本题中“败笔”就是喻体,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找到它对应的本体。
相关原文:“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对照原文,不难找到“败笔”的本体,即“败笔”指的就是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3)探究类
探究类试题考核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探究类试题的设问方式是:你同意文中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等。
探究类试题的答题格式:是什么(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为什么(结合文本分条谈理由)
下面以2008年广东试卷第14题为例: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解题思路:
第一步:读懂题干要求。本题所指是诗的境界形成的条件,关键词是“只能……而不能”。二者具有排他性。
第二步:找到答题区间。划出相关论述。答题区间是4自然段。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按规定要求分条阐释。比如该题,首先要答“这种说法不正确”。然后答“为什么”的理由。即: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和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和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明理的知”。“明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
2、表述(转述)方法
具体到高考的试题中,多数试题实际上是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需要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下一番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功夫。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中有关转述的典型题例,重点介绍转述的基本方法和判明转述正确与否的相关策略。
(1)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定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一(全国卷)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延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可以转述为: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这是一个典型的概括性转述。要判断它正确与否,要看转述中传达的两个信息是否正确:(1)大运河是否连结着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文化区域;(2)大运河算不算得上是联结这几个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原文的确列举了大运河流经的几个古文化区域,是不是“桥梁和纽带”原文没有明说,但,从原文看这两个词用以概括大运河在贯通文化区域中的作用也是恰当的。因此,这个转述是正确的。
(2)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例二(浙江卷)
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孙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
可以转述为: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要显著。
这是典型的具体式转述。转述从原文中抽离出两组具体民族的差异进行比较,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原文的意思。不难看出,这个转述可以看成文章观点的一个例子,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3)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不作变更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种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因果转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恰当,可以利用句式变换的一些知识,方法来帮助解题。
例三(广东卷)
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因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可以转述: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这个转述实质上是因果倒置,与原文比较,句式不一样,表达重点有差异,但是语义内容却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也符合原文的意思。
只要在阅读第一遍时勾画出我们所说的重要语句,那么就轻松快捷地筛选到答题所需的内容,只是在归纳与概括时,应注意用词,既要简要概述又不能偏离原文的意思。评析文中某个观点时,应多注意答题格式,首先要能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找合适的论据分点证明自己的观点。应注意话语的逻辑性,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综合分析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主张和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阅读论文,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再从此出发,去分析和理清结构、把握全文,就比较容易了。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因文而异,有的议论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有的结尾点明中心论点,也有的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中间提出中心论点。放在开头的,一般比较好把握,但审视它是不是中心论点,也要慎重,必须通读全文,才可确认。放在结尾的,往往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辩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不管放在何处,只要读者留心题目、论点的位置、分析议论展开后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心论点是可以找到的。
2、把握论点和论据间关系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要准确地把握论点,必须弄清论据的类型,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很明显,容易引起注意,而理论论据,尤其是对生活现象抽象、概括出的结论(结果)往往被忽视。详述的事实论据,容易引起关注,而概述的事实论据则常被忽略,这些,阅读时都应引起重视。
论据的作用,或用来证明观点正确,或用来批驳错误的观点,因此,论点和论据是密不可分的,论据应当是典型的,符合科学或事实的,有力量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阅读议论文的时候,在把握了论点之后,就要分析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论据是否能够证明论点,论据的可靠性、正确性如何。总之,要揭示论点与论据,也即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看论据是否能成为论点存在的充足理由。
3、要掌握常用论证方法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论证方法可以分为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归谬法;从展开论证的角度分析,可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从论据类型的角度看,有例证法、引证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有对比法、喻证法等。
论证过程离不开论证方法,不同的论证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论证效果,注意分辨议论文中的各种论证方法,体会不同方法的表达效果。议论文中常常并用几种论证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在阅读中注意分辨。阅读议论文,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方法。
4.分析论证过程,把握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三段论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对照式等等。因此,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具体来说,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分析论证段的层次。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段之间、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对照、或总分、或层进的关系。如: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另一方面"表示引出相关的材料;"诚然"表示转入相反的内容;"再说"表示推进一层;"总而言之"表示由分到总或作出结论……分析段落层次时,要看文章到什么地方提出主要问题;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归纳出结论。总之,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最后可以形成一个总体把握。
五、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存在的问题
&&&
不解题旨,答非所问;
&&&
语言不清,重复罗嗦;
&&&
丢三落四,要点不全;
&&&
直接摘抄,缺少概括;
&&&
抽象笼统,难见要旨。
六、阅读下列语段,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指明思考角度及方法
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10广东&
不可无“我” )
观点态度:有独立的态度和鲜明个性,走进艺术而不迷失其中,才可以辨清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
方法:寻找最概括的句子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10湖北&
烟花三月下扬州)
观点态度:赞赏小秦淮和瘦西湖的命名诗化了扬州城,批评当今命名上的俗气现象。
方法:通过对事物的评价
有不少学者已经指出,高达70%的中国外贸依赖度(即外贸额占GDP的比重)在经济史上十分反常(美国为20%左右)。香港中文大学宋恩荣教授在讨论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后认为:外商主导名义上的所谓“中国制造”或者“世界工厂”,实际上中国本土企业和有关劳动力只获得微薄利益。此种发展模式可能“损害长远的经济发展”,“是不值得的”。再如,美籍华裔经济学家黄亚生提出了中国“外资依赖症”的概念,认为中国目前对外资的依赖“成本”巨大:除了“数量奇迹”,中国获得的相对附加值很低;外资质量差,外资对华技术转让不够;外资创造的就业量相对有限,中国不能指望外资来缓解就业压力。
(模拟题。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观点态度:外贸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中国的长远经济发展。
方法:通过对引用材料的分析
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观点态度:支持国学研究,反对把国学局限成儒学。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来源:高考资源网]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2.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3.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2.(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3.(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届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语。
(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道德与死亡
道德与死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引起哲学家和神学家们的兴趣。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他死得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他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他对死的超然态度一直受到后人的称道。他也许可以说是第一个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联结起来的哲学家。在中世纪,道德问题始终与来世报应密不可分。天堂和地狱是上帝设来作为使人去恶向善的工具的。康德则说得更明白,他说,道德实践需要三个预先假设的前提,“这些悬设就是永生、积极意义下的自由……和神的存在三个悬设。”然而,历史中的哲学,极少有象存在主义那样集中而严肃地讨论死亡问题的。以往的哲学与其说是讨论道德与死亡的关系,还不如说是讨论道德与永生的关系。如果人死后什么也没有了,天堂地狱都不存在,人还会向善吗?若人的道德修养以人格完善为目标,就是说,以成为神为目标,以永生(那怕只是象征意义的),为目标,如果永生不可能,道德还会存在吗?
存在主义者不取功利主义的道德观,他们不把道德看成规范人的行为的各种诫律,不以行为的效果来判断善恶,道德归根到底是人生态度。存在主义道德观的基础是强调人的绝对自由,而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人正视自己的自由,就是正视自己的责任。不自由的人是不用负责任的。然而,道德又是一种对于他人的态度。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吃了知善恶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无花果叶将下体遮掩起来:他们产生了羞耻之心。羞耻感正是人面对他人而生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
我们不妨说,道德是基于自由面对他人的一种态度。德&波伏瓦在《他人的血》书前引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每一个人在所有人面前都负有责任。”很能说明这本小说道德主义的实质。但怎样才算对他人负责的道德态度呢?道德并不单纯表现在行为的结果对他人有利或有害上,因为道德毕竟是自由者自身的态度。如果动机不善,再好的效果也不能称善。但更应注意的是,他人也是自由的,因此,他人要对你的行为结果作出他自己的判断。即使你做出自以为一心为他人的义举,也可能得不到他人的爱戴,因为也许在这件事上他人与你的价值标准全不一样。
这样,道德就不在于你做出的事对他人是否实际上有利,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做于他人有利的事,你是否有牺牲精神,你是否作了牺牲。
《人都是要死的》之中那位不死的人福斯卡的命运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可爱的女孩子贝娅特丽丝,与他心爱的儿子安托纳相爱。福斯卡希望他们能获得幸福,希望以自己无上的权力、无穷的财富给他们最大的保护。然而对他们来说,这种荫庇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他们并不感到幸福,只想挣脱他的统治。安托纳终于向福斯卡要来王位,在收复故土的战斗中英勇献身了。福斯卡一心为别人作好事,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爱呢?贝娅特丽丝对他说:“当安托纳朝湖心游过去,当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时,我敬佩他,因为他在冒生命的危险,但是您,您的勇敢是什么?我爱他的慷慨,您也不计较您的财富、时间、劳苦,但是您可以活上千千万万个人的生命,您为他人作出的牺牲便算不了什么。我爱他的高傲,他是一个与其他人毫无两样的人,选择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点了不起……”福斯卡由于拥有无限的生命而不再能牺牲,因此,也不再有道德。
这样,道德不是与永生,而是与死结合起来。当人们单纯把道德视为追求人格完善时,永生是道德的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如果人永生,则无道德。人可以成为高尚的、勇敢的、慷慨的,总之,有道德的,恰恰因为人会死。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道德与死亡态度联结起来的哲学家。
&B、存在主义道德观排除了人格完善、成神永生、来世报应等道德实践目标和假设。
&C、康德认为只要具备三个预先假设的前提(永生、积极意义下的自由和神的存在)就能进行道德实践。
&D、道德应以自我的动机和他人的利益为判断标准。
&E、因为人会死却能为他人作出牺牲才具有了道德。
&5、下列对存在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存在主义道德观是一种非功利主义的道德观。
&B、只有获得绝对的自由才能对他人负责,才能获得道德感。
&C、存在主义道德观要求把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
&D、恰恰是面对死亡,人们才能作出选择,从而区分是否道德。
6、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产生道德?(4分)
7、根据文意,道德与死亡是什么关系?(4分)
[A项信息来源于第1段第5句中,是“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联结起来”,故错。C项“只要……就”语气太绝对,与原文不符。(本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B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存在主义道德观跃然强调人的绝对自由对应着绝对的责任,但并不能由此推论出“只有……才能”。)
6、①在自由的基础上,正视自己的责任。②对他人负责,愿意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富有牺牲精神。(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信息主要来源于第2、3段。每点2分)
7、①存在主义之前的哲学大多预设了死亡之后的永生,道德以成神,永生为目标。②人在死亡面前作出选择,为他人牺牲,就是道德。(本题考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来源于第1、2、3段。每点2分)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1小题。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群众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样的客观世界的反映,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表明,艺术繁荣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在风格的多样性之中之所以又显示出一致性,乃是由于艺术家主观条件自身构成因素的对立和统一。就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最终不能不为他所具有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说,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不能不为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所制约。艺术发展史表明,具有各自不同创作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他们生活的时代、阶级、民族的共性,这就规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个性不能不带有一致性。
辩证地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正确认识艺术风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承认多样性而否认一致性,必然导致否定风格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相反,否认多样性而只承认一致性,在创作上必然导致千篇一律,阻碍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节选自《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全文1071字)
8.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艺术繁荣时代常有的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证明了的结论。
B. 伟大作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是因为其作品反映的生活包括了广阔的天地。
C. 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D. 布封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是说天才作家不能只有一种创作手法。
E. 创作上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毛病,只承认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否认其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9.下面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艺术家不同的阅历和素养,是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B. 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就具有多样性的风格。
C. 艺术作品只要具有多样的风格,就能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
D. 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呈现一种主导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风格。
10.胡应麟评价杜甫的艺术风格“不失本调而兼众调。”下面诗句表现了杜甫诗歌什么“本调”,又各表现了什么“众调”?(4分)
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⑶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11.为什么有一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作品也可以呈现同样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者关于艺术风格一致性的观点简要分析。
8.(5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C(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以偏概全,绝对化,仅是“常常”有的“可能性”。)
9.(3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A只是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一个原因,不能说是“根本原因”;C原文是“只有……才”;D以偏概全。)
(4分)答: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杜诗忧国忧民的“本调”(1分)。⑴体现了杜诗轻灵的风格;⑵体现了杜诗悲壮的风格。⑶体现了杜诗豪放的风格。(每句各1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4分)答:这是由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个性相近或相同,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的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也有其共性,因而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可以呈现一致性。
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快乐经济学
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都是相对于快乐而言才具有价值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均是手段,快乐才是终极目的。由于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国际上快乐经济学(Economics
Happi-ness)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典范。
人类快乐欲望的产生不是主观随意的,甚至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人的相应生理官能存在和这些官能的需要为客观物质基础的。快乐属于在心身一体性基础上的脑物质的机能,人类的苦乐感知最终可通过脑神经元的电、磁、场、波等脑生理反应解读出来。这是快乐产生与感知的“主体客观性”。而人类追求快乐的主体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同样具有客观性质(如大米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它们相对于人类的快乐需要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从理论机理上讲,快乐实际是基于心身一体性的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电、磁、场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最终可通过如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度。人的主体客观性、类近似性及满足快乐的对象客观性三者大致可完成对快乐测量的理论机理与测量有效性的证明。但在发明出快乐计之前,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心理学关注对快乐本身测度与追忆的稳定性;社会学主要侧重与主观幸福感测度方法,主要运用一系列关于主体感受的满意度指标来进行主观幸福感测度;经济学中的快乐测度比较注重主客观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结合,注意一些客观实在性指标的选取,并对心理学、社会学方法有糅合性,但其弱点是对主观快乐测度的稳定性把握不够。如何把几种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研究仍是国内外迄今未解决好的课题。
所谓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是指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的问题,简称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Paradox)。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即开展快乐指数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happiness&
index)或主观幸福感(SWB,SubjectiveWell-Bing)在一定限度(如人均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具有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对于这一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际上可运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包含的“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来解释。即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是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些需要的实现并不要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这就是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的基础原因。当然,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其他非金钱原因。然而,尽管需要层次论能够对伊斯特林悖论给以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演化仍给经济增长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如:基于快乐核心价值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理性限度?经济增长如何持续促进快乐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以快乐、幸福为核心还是以GDP为核心?如果经济有发展而快乐无提高,则经济增长定然无意义。那么,经济增长又如何能够无限化地正相关于人们的快乐?
(全文1340字)(摘自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快乐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 》,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2.下列与文中说法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作为分析人类行为学科的经济学,理应以“快乐”作为其学科研究的核心命题。
B.所谓快乐的“主客体性”,主要是指人的快乐欲望不是主观随意产生的,而是要受人的生理官能存在及官能的客观需要影响。
C.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诸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趋乐避苦,其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
D.快乐实际上是属于脑物质的一种反应现象,它完全可以通过“快乐计”来测度,而在仪器的实际运用中,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会各有不同。
E.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问题作出了解释,但未能说明解决途径。
13.下列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不一致问题的理解,不恰当的有(4分)
A.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在一定的限度内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变化。
B.从不同需要满足层次看,人们的收入虽有区别,但金钱往往还是一个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
C.生活中有的时候,人们的某些需要实现如公平与尊重是不能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的。
D.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看重自我实现,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问题是次要原因。
14.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说“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4分)
15.实施多年的假期“黄金周”制度,在拉动需求增长的同时似乎也日显其弊。有人戏称“黄金周”是“遭罪周”,还有专家认为“黄金周”的正面效应已逐步减少,应予取消。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能够支持取消“黄金周”这一说法的理由。(4分)
C项“……等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的说法与原文之意有出入;
D项,不同学科测度快乐的方法各有不同并非是指“仪器的实际运用”而言,况且“快乐计”还未发明出来。
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B项说法与其有出入;“基础原因”不等同于“根本原因”,再者,原文并未指明“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次要原因”。
14.答:因为涉及快乐经济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对快乐的测量虽各有方法,但总有不足或弱点。(2分)而目前还未能做到把几种学科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2分)
答:①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由此,经济社会的种种活动则是实现幸福快乐的手段,经济增长也应该是以快乐为核心价值。(2分)  ②假期“黄金周”制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保持促进人的快乐同时增长,反而给人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利,这样的做法脱离了人类行为快乐“终极目的”,其经济增长已不具备“快乐”价值,是无意义的。所以应该取消“黄金周”。(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深蓝”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美]戴森
1997年5月,人类的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被软件程序“深蓝”击败,这一事件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发展步伐的人们来说不算什么惊奇。然而,我们一定会对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感到伤心。人类大师是个艺术家,在棋盘上创造走棋的模式,艺术家被机器击败是真正的悲剧,它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卡斯帕罗夫突如其来的失败更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卡斯帕罗夫进入赛场时自信十足,走出赛场时疲劳沮丧。比赛应当安排得像1972年鲍比&费舍尔和鲍里斯&司帕斯基的历史性比赛那样。那是由二十一局棋组成的一系列比赛,让两位棋手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弱点,从暂时的挫折中恢复过来,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这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做到最好。相反,1997年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战斗太过仓促,总共才有六局棋。
卡斯帕罗夫因单独一局棋的失败而士气低落,没有时间恢复过来。“深蓝”有接口进入由卡斯帕罗夫多年来所下的棋局组成的数据库,而卡斯帕罗夫则只能接触“深蓝”与他下的那几盘棋。我们可以期望在人类冠军与机器之间的下一次比赛会像1972年的那次一样。
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从长期看来,象棋艺术将会被“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将会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比赛:一些只为人类举办,一些只为机器举办,一些为得到机器协助的人类举办。这三种类型将为这种游戏开拓艺术视野,加深对它的理解。人类冠军与分析机器的共生将把象棋带到远远超出费舍尔和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
“深蓝”的胜利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意味着什么?象棋是高度人为的消遣,并不比天体物理学或者洞穴学与大多数人有更大的关系。但是,在“深蓝”对于棋手的冲击和计算机网络对于普通百姓的冲击之间存在着强烈有效的类似之处。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个别的机器或者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没有什么威胁。对于人类尊严和我们制度的自主性的威胁来自小机器在我们家庭和办公室里的泛滥,再加上由电话线和光缆组成的不可思议的网络。这些小机器把我们五岁大的孙儿、孙女变成了电脑迷,把我们的公司经理变成了电脑界面。互联网和万维网正在渗进我们的社会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一般公民既不能逃避也不能控制网络的迅猛发展。当然,今天的网络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注定要长成成熟的结构,其威力是我们还想像不到的。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是我们将要置身其中的人类处境的一个隐喻,如果我们让自己被网络的发展蒙蔽了双眼的话。
另一方面,我所设想的象棋的光明未来,是人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也是对于人类社会在网络世界中的未来可能进化的一个隐喻。在过去,进化总是由竞争与共生之间的平衡改变所驱动,在未来必定也是如此。我们作为人类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的均势。今天,这一平衡已经失去控制,严重倾斜了。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进化的游戏,就像象棋游戏一样,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电脑空间的景色给我们提供了与棋盘的景色一样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机会。
选自《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有删改)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深蓝”击败了人类象棋冠军,艺术家被机器击败,令人类的自尊受到伤害,这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B.人类象棋冠军与“深蓝”的第一次较量,严格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时间仓促,局数过少,彼此了解的程度不平衡。
C.计算机或像“深蓝”这样的程序正渗进我们社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并不存在威胁。
D.网络迫使人类步入了一个无力抗拒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世界,它充满了生与死的抗争,对人类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E.人类有能力使机器为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服务,因为我们是机器和程序的创造者,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理由的一项是(3分)
A.象棋艺术将会为“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并且拓展其艺术视野。
B.个别的机器或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对人类没有什么威胁。
C.人类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D.人类有能力理解计算机,象棋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
18.文中“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19.“深蓝”的胜利给了人类警醒和启发,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6.【信息筛整】
D(C.“并不存在威胁”应是就“个别的机器”和“个别的程序”而言。D.原句:“网络驱使……无力抗拒”中的“毁灭性”是指对原有文化和经济的摧毁,而非选项中说的“对人类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5分。选对2项给5分,选对1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7.【信息筛整】
B(选项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意义而言,并非说“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 。)
[3分。选对给3分。]
18.【概念理解】
象棋艺术所处的人与机器之间无法互相了解(学习)、不公平的比赛阶段。
[4分。“象棋艺术所处的阶段”1分,“人与机器”1分,“无法互相了解(学习)”1分、“不公平的比赛”1分。]
19.【观点归纳】
①计算机的发展正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②人类有能力、有责任让计算机与人类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4分,意思对即可给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其中,“冲击和威胁”1分,“清醒认识”1分;“有能力、有责任”1分,“一起进化”1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论归纳概括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