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乡村幼儿园特色课程方案的园本课程研究

加强农村园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园本教研与教师队伍建设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
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
来源:& 作者:admin
《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常熟市徐市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殷海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幼儿发展成长的需要。绿色种植是苏南农村的特点,是一项充满艰辛劳动而又让人感受到收获喜悦的田间劳作,它集劳动、趣味、技术于一身,兼备了培养动手能力与培养品行等多项教育功能,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绝佳手段。自古以来,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依靠,劳动教育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都得到体现。在种植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把绿色种植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一种教育手段,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
2、传承家乡蔬菜种植特色的需要。我园地处农村,徐市农民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曹家桥”牌绿色蔬菜远近闻名,我们结合本土实际,三年前就确立了“绿色种植”特色,为各班级开辟了种植园,为各班提供了绿色植物展示柜,让幼儿随时观察记录春播夏种秋收,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播种的辛苦,懂得谷物蔬菜的来之不易,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让他们进一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传承家乡蔬菜种植的特色文化。
3、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需要。《纲要》中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鉴于此,我园认为,绿色种植活动应该从娃娃抓起,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整体认知的特点,根据学习对象本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绿色种植这一教育资源,注重引导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思考,在常熟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的领导下,我们徐市中心幼儿园提出了“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界定:
绿色种植:绿色种植是一项集动手动脑、耕耘收获、陶冶情操于一身的活动,不仅操作性强、趣味性强,而且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探索符合3―6岁幼儿认知特点的多样化的种植活动,启迪幼儿智慧、陶冶幼儿性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让孩子在玩中学,激发、顺应孩子的兴趣。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仅是对劳动的一种启蒙,不能把种植作为目标,而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性情、养成孩子的劳动习惯放在首要地位。
1、通过课题的开展,形成多样化的幼儿绿色种植教学方法,积累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的经验。形成有效的绿色种植活动组织管理形式,初步形成幼儿园的绿色种植文化。
2、培养幼儿对绿色种植的兴趣,启迪幼儿智慧,陶冶幼儿性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提高教师素质,使幼儿园拥有一批具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形成幼儿园特色与风格,提升办园品位。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本园全体幼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多样化的幼儿绿色种植教学方法。
2、探索幼儿园绿色种植活动的多种形式与组织管理。
3、研究幼儿园绿色种植文化的环境创设。
4、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
5、教育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前运用此方法,多方查阅种植的有关的理论与经验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开设“种植园种植活动”、举办“自种蔬菜展览会”、“劳动果实品尝会”等,让幼儿享受绿色种植的快乐。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带领教师开展各种绿色种植理论的学习分享活动、绿色种植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
4、参与观察法。通过参与观察法为幼儿创设绿色种植活动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种植文化氛围,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5、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及资料,向镇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及农民家长了解种植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组织幼儿进行种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对种植的兴趣等,选定此项活动作为我园的课题研究内容,建立了以徐月明为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殷海红、沈艳芳、赵丽丹、王雨新等老师的组成核心研究成员,并向常熟市教科室递交了申请报告,市教科室同意申报后,我园及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后来徐月明老师调往小学部后,殷海红老师接任课题主持人。
(二)、实施阶段:
1、创设绿色的园内环境
我园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农村中心幼儿园,2007年9月整体迁建,完善设施,为幼儿建造了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绿草如茵的幼儿园。我园占地总面积11771平方米,绿化面积449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还被评为“苏州市绿色学校(幼儿园)”称号。结合我园的实际,在幼儿园房舍四周种植了大片的绿色草坪和各种花草树木,撒播绿色环境,让幼儿在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环境美;对幼儿的活动空间利用绿色进行装饰、点缀和美化,如在幼儿园的大厅、活动室的窗台、每班的自然角都放有不同的小盆景或种子,小范围种植一些喜阳植物,让幼儿的生活空间里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绿色;在屋角、墙根栽种藤本植物,让幼儿园的绿色环境更有节奏和层次。
我们的幼儿园到处是绿色,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成片的草坪,鲜艳的花卉,错落有致,相应成趣,每个季节都向孩子们展示着不一样的景色,也给孩子们提供了绝佳的观察内容与亲近的机会。幼儿园里的绿色将幼儿园的环境装点得更加美丽,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绿色环境中不但能愉悦身心,还能从绿色的文化布置中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这里认真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班班设立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绿色种植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幼儿通过亲自种植、观察试验,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科学经验。为了让孩子有更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我园班班都设立了自然角,种植一些盆栽植物、展示各类种子等等。并且注重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然角的管理,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其生长变化过程,大大激发了种植兴趣,增强了责任心和坚持性。
老师们不但组织幼儿在泥土里进行种植,还尝试了水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他们尝试不同的发芽方法,如有的班级直接将种子放在水中发芽,有的班级先在阳光下发好芽后在放入水中养,但总体发现小麦、菜籽容易在水中发芽、生长,长势良好;但黄豆、蚕豆、玉米等种子不容易发芽,如果有芽儿发出来也容易霉烂。老师针对以上的不同的情况及时组织幼儿进行新一轮的发芽实验,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水养植物的兴趣。
3、班班开辟种植园
种植园是开展种植活动的重要基地。孩子们进入集体生活后,不管什么事情都想要自己去试试,种植园就是孩子们尝试进行种植活动的最好地方。在种植园里,孩子们想让播种的种子能发芽,小苗能健康茁壮的成长,直到开花结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学习、掌握一些蔬菜的基础知识,了解它们的习性,在观察管理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指导。对于我们70、80后的一些老师,其实教师自身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园老师就常常利用一些农民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向他们请教一些种植问题,有时,还会利用家长开放日,直接把他们请进活动室或种植园,为孩子们讲解种植知识。
老师们自身有了经验后,就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播种种子,再把小苗培养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和朋友们共同分享劳动后收获的喜悦。在种植过程中,让孩子充当“小花匠”、“小农艺师”的角色,尝试把种植园变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园地。有劳动就有收获,种植园的植物在孩子们一天天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继而成熟,孩子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收获自己劳动的果实,当一粒粒饱满丰硕的蚕豆、一颗颗葱绿欲滴的青菜送到食堂,在食堂阿姨的巧手下成为一盆盆可口的菜肴时,孩子们是多么开心,他们一起品尝果实,一起体验成功,一起分享快乐。他们不但体验到了播种、栽培、收获的整个过程,孩子们在这里了解了植物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关系,培养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学习简单的种植技能,学会了观察记录,进而体会劳动的艰辛,感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并由此产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一些积极情感,体验了种植的奇妙,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4、种植文化融入主题教学
我们依据《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课题内容,坚持以科学性、游戏性、渗透性、持久性、家园一致性等原则,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将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并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下挖掘出“好忙的市场”、“农贸交易市场”等相关我们农村特色的游戏区角,它的开设融入了我们的淳朴的农园气息,也显现出了我们幼儿园特色教育的一个主题连接。这个游戏环境的创设更能在游戏中有目的切入到我们主题教学活动中,如:在开设的《好忙的市场》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先在我园的种植园地里去观察各类的蔬菜,再在美工区制作蔬菜成品,而后送到“菜市场”中,进而生成买卖游戏;还有将收集的各种植物和植物的的种子进行手工操作活动,如:蚕豆和豌豆串成的项链,各种豆子装饰相框等等。孩子在活动中有效地知道了各种蔬菜的名称和功用,也让幼儿在自主的游戏中体会到游戏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同时通过谈话、故事、儿歌、观察、劳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从中培养幼儿的绿色环保意识。例如开展的《拜访大树》主题活动,就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触摸各种各样的树,并与周围生活中的环境发生互动,让幼儿产生了惊讶、好奇和兴奋,去关心幼儿感受和需要,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发展自己,给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天地。我们的教育也就围绕他们的生活,开展了“我和大树交朋友”、“奇形妙叶”、“我与小树比高低”、“有趣的树叶拓印画”、“勇敢的小树叶”等一系列的活动。
5、结合季节和节日开展绿色种植活动
在这个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春天的时候我们带领幼儿观看农民伯伯劳动,了解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夏天的时候,我们就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附近的葡萄种植园,让幼儿观察葡萄的颜色、形态,听取葡萄种植大户对无公害葡萄种植的介绍,从小接受环保知识;秋天的时候,我们再次去寻找秋的果实,如沉甸甸的稻穗、雪白雪白的棉花……孩子们在其中尽情体验、玩耍,在活动中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明白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知晓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同时还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开展了“爱绿护绿――植树认养”活动。小班组幼儿在空地上种植了花树,通过亲手挖土、亲手埋土、亲手浇水,并制作了自己班级的护绿的标记牌,体验了种植的快乐与成就感,在“绿色种植,从小做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小树快快长,伴随我成长”等口号中打开了绿色的一页。中班组幼儿在园内认养了“班级树”,首先孩子们进行签名仪式,接着进行了护绿宣誓活动,并将宣誓内容做成班级护绿宣言牌,最后将签有自己名字的红绸带上系挂在班级树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给小树浇浇水、锄锄草,一群群可爱的孩子和认养的桂花树、罗汉松树合影,校园里留下了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大班组幼儿认养了“心愿树”,大班的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到小学去学习和生活了,他们对小学生活有着许多的憧憬,有很多的想法和愿望希望实现,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孩子们将自己美好的心愿写在红绸带上系在认养的心愿树上,希望“心愿系大树 友谊共长存”。
6、巧用农产品开展特色课程
我园的孩子生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到处是取之不尽的自然材料,因此我园抓住这个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的绿色资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巧妙利用各种农作物,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计划地引导、支持、鼓励幼儿进行有趣的探索活动。如:在益智区内提供各种豆豆,供幼儿排序;美工区内为幼儿准备树叶、花生壳、植物种子等,供幼儿粘贴;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各种植物种子做发芽实验等。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
除了和孩子们一起种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采摘活动,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并对收集的各种种子、树叶、竹子、稻草、松果、葫芦等进行巧妙的利用,如给种子、水果、蔬菜进行创意制作,塑造一些活泼可爱的娃娃、小动物、小玩具等;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玩一玩“我的时装秀”:用棕榈树叶编竹篮、昆虫等小工艺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蔬菜水果拼盘、麦管吹泡泡等等;丰富了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
7、走出课堂,亲近绿色
大自然是生态环境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测量、采集、感知植物生命的多样性,发现生命的变化,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每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中孩子又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在园内抱一抱,大树有多粗;找一找,果实在哪里;数一数,花瓣有几片;捡一捡,飘落的树叶;做一做,树叶粘贴等等,拓宽了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和内容。
在园外,一片片整齐而又种满各种植物的农田到处可见,孩子们在来去幼儿园的路上都能看到长势喜人的庄稼。徐市的绿色蔬菜远近闻名,曹家桥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董浜镇现代化绿色蔬菜种植区是我镇的特色资源。于是,我园与蔬菜基地联系,和家长一起进行了绿色种植的亲子共游活动,带领幼儿参观了具有较大规模的“曹家桥科技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孩子们在蔬菜示范区接触到了很多在自己家田里所看不到的种植方法和条件。如:大棚蔬菜的网虫装置,遮阳湿帘风机、自动灌溉系统、无土栽培试验等等,领略到了科技现代化农业生产园的一流水平。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陪护下拓展了种植视野,感受到了绿色种植的重要。在活动中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机会对小朋友进行不挑食、多吃绿色蔬菜的饮食习惯的教育。为了让幼儿更系统地探究植物的生长,我们还把一排“无土栽培”的秧苗带回了幼儿园,让幼儿把科技很高的“无土栽培”实验搬进了课堂,供幼儿每天去关心它、观察它、呵护它,让绿色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8、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生命线,它的数量与质量是判断课题研究价值与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如: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课题申报评审书、立项证书、课题研究方案、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等我们一一都保存完整。计划性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每个年度都有课题计划和总结,每个学期都有课题活动安排表,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过程性资料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内容最丰富,也最有价值,我们做到随时搜集,随时整理,保持过程资料的原始性,如我们开展的小班亲子“运果子”活动、大班亲子环保制作比赛、中班绿色环保主题绘画比赛、“绿色种植”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植树节”植绿护绿活动等活动,每个活动都有活动通知、评比结果的发文,有报名表、安排表、评比表、汇总表等数据表格资料,还有活动的实录和照片资料等等。专题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它对课题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我园在课题研究的中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中期展示活动,我们将邀请书、活动签到、发言稿、活动设计稿、说课稿、评课稿、会议记录表等一一整理完整。成果性资料涉及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的各类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主要包括结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教案、文集、园本课程、获奖材料、证书、作品等、课题实验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课题验收鉴定书,我们也都一一作了分类整理,并装订成册。
(三)、总结阶段:
1、形成初步的绿色种植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明确了园本课程的涵义后,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构建了初步的园本课程。
小班组――“了解种植”园本课程。根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事物会主动接近并探索其中的奥秘等年龄特点,小班组五个班级在平时的认识、了解植物的实践中,形成了水果、树木、蔬菜、花卉、种子五本园本剪贴教材。剪贴教材以鲜艳的实物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帮助孩子们了解我们身边的常见的水果、树木、蔬菜、花卉和种子名称、颜色、形状以及作用。
中班组――“实施种植”园本课程。在孩子们认识了各种水果、树木、蔬菜、花卉、种子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进行亲手的实践种植活动,尝试在泥土和水里的不同种植方法,种植不同的季节不同品种的蔬菜,每一次种植后,就跟幼儿一起讨论并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等,形成了五本种植活动实录。亲自实践,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从而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组――“果实创造”园本课程。通过孩子们的努力,种植园里的蔬菜真是丰富多样,收获时的那份愉悦、自豪与满足,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各班纷纷举办“丰收节品尝会”活动,通过“品尝丰收”、“创意丰收”、“分享丰收”三个环节,让幼儿研究果实的食用方法,制作美食,利用果实寻找合适的创意表现,在园内走道墙壁、主题墙上摆满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件件作品,树叶拼贴的小动物、坚果壳镶嵌的笔筒花瓶、树枝编成的相框、相架……成为了幼儿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也就诞生了蔬果拼盘、蔬菜造型、水果造型、树叶贴画、种子贴画五本不同的“果实创造”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因此,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中,会留有教师自主创造的空间,关注幼儿的需要,生成新的有价值的活动内容,让我园的课程体现幼儿的生活、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拓宽绿色种植之路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我园绿色种植教育的目标。孩子年龄虽小,但在家庭中的影响力不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牵动着千万名家长的心,幼儿园的绿色种植活动虽然直接面对的是孩子,我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周末,家长在教师的倡议下,带孩子一起到户外开展郊游、参观等亲子活动。春天到常熟的虞山赏春;植树节一起在门前屋后植树;秋天大家一起到农家田野中去秋游,体验丰收的快乐;家委会亲子活动中,还组织全体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画长卷画,把春天里种植的花草树木和小朋友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一系列的亲子活动,既教育了孩子,也影响了家长。既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亲情,也密切了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经验,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为此付出的艰辛,从而更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绿色种植活动。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孩子的收获
孩子们在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感受绿色带来的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欣赏、了解它们的机会,孩子们能认识到在不同季节里植物发展的不同,从而也给了幼儿更多爱护这些植物机会。人都是在自然中成长起来的,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为自己的人生画上绚丽的一笔。在认真教育孩子们深刻体会种子从发芽到生长,最后开花结果的不易之处时,也要孩子们认识劳动的艰辛,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所得。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和实践,从园内到园外,从教师到家长,从个体到群体,让幼儿从感性角度上理解和体味了绿色的真正含义,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绚丽多姿。
曹雯的《扫落叶》、姚欣言的《苹果房子》、高宇航的《我的苹果房子》三幅美术作品发表在《苏州德育》2009年第10期上;幼儿的95幅美术作品在江苏省第二、第三届幼儿绘画大赛、第十届“阳光天使”杯绘画比赛、“星火杯”全国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中分别获金、银、铜奖。
2、老师的收获
作为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绿色种植活动,我们已把这项活动纳入班级常规管理中去,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鼓励幼儿积极种植活动,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怎样引导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怎样调动孩子参与种植的积极性,怎样与家长合作,老师的更多收获是与孩子共同管理种植园地,其中也发生了很多的趣事。
通过课题这个平台,增强了教师与幼儿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增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课题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园内出版了一期课题研究论文专辑,共发表教师论文25篇,如冯佳的《绿色点亮生活》、王晓红的《构建绿色课堂――绿色种植教育的点滴尝试》、黄春亚的《绿色种植、绿色生活》等;出版了一期课题活动设计专辑,共发表教师活动设计23篇,如:顾金球的《种植蚕豆》、姚丽芳的《豆豆发芽了》、姚虹的《种植西红柿》等;开展了一次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教育年会,和小学部的课题结集出版了《银海小教》,共发表课题研究论文26篇,有沈艳芳的《携手共筑绿色美好生活》、翁影玉的《农村娃娃爱绿色》等文章。谢丽亚老师执教的中班科学《制作泡菜》、冯佳老师执教的美术《蔬菜化妆舞会》在课题中期展示中作了展示,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徐月明老师的《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发表在《学习方法报幼教版》上,殷海红的《家乡游》发表在《反思研究》一书上。教师的24篇论文或活动设计在省级以上获奖,如:殷海红的活动设计《娃娃玩秋》、蒋辰的《秋的畅想》在江苏省第五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谢丽亚的论文《希望的田野》、曹敏花的论文《小庄嫁种出大智慧》、殷海红的论文《蔬菜王国旅行记》在“蓝天杯”中小学教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沈燕芳的活动设计《春雨》、温珂的活动设计《柳树姑娘》在江苏省第六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还有许多论文和活动设计业在相应的评比中获奖。
八、研究课题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已顺利达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园坚持把绿色种植视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利用好自然角、种植园开展好种植活动,培养孩子绿色理念。绿色种植不仅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瓜果的名称、用途和进行初步的种植活动,更主要的是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和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幼儿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增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更好地发展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尽情地与大自然同呼吸,让我们共同奏响绿色种植的和谐乐章。
江苏省常熟市徐市中心幼儿园
相关新闻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A县育英小学幼儿园为例论文.pdf5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A县育英小学幼儿园为例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姗泽教授
幼儿固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理念就是幼儿
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它也是当今“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这~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这一课程理念要求幼儿园课程必须实现以关注文本向关注幼儿生
活,以关注课堂教学向关注生活中的渗透以及以关注教师的预设向关注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
活动相互交融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然要求幼儿园教师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当
地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我们目前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却是举步维
艰,有的甚至仍然是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幼儿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四J1『省A县育英小学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问题获得一种
解释性理解。
首先,在对育英小学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问卷调
查以及访谈的基础上,从以人为载体、以物为载体以及以活动为载体三个方面对育英小学幼
儿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教师基本上是唯一的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主体,教材几乎是唯一的开发利用对象,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途径和手段,
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等。
其次,对产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幼儿园特色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