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怎么打样能打好

怎样才能打好台球,我是个女生但喜欢打台球,只是技术不怎么行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打好台球,我是个女生但喜欢打台球,只是技术不怎么行
还是要请个好老师教你。有多少职业台球手是天生那么厉害的。不过最初的话?都是经常练习的。尤其是击球姿势,以及摆臂姿势有句话叫熟能生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要想学好打台球 首先我们要先解决的问题是拥有一根自己的球杆,先不关它的力好坏,只要你了解这根杆的力的大小就好办了。多去适应杆的力,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要用多大的力量来击打球。
一针见血的来讲:只要是认真的去思考怎么来进球,控制母球的力度和走位 相信没多久你们的球技就能提高的,每天这样练习就能明显的看出自己的进步。
比如说出杆的稳定性(切记:和力度的大小有关系):你的出杆直不直,是在于你送杆最后的一瞬间 大臂与小臂之间的配合。 大臂动也好不动也好,最好在出杆时有一很短暂的停顿。主要是在杆头接触母球的最后一击时还能打到母球与目标球的进球点。
大部分的人主要是都不知道该怎样来练习(如果每人都拥有一名好教练该有多好呀)高中低杆大家都会打,可是对出来的效果可能都不太熟...
握杆时会不会握得太靠前面或是太靠后面?
会不会握得太紧或是只用指尖抓住球杆而已?
脚的位置会不会张得太开,或是太过靠近?
重心是否能平衡,并且使你轻松自然而毫无勉强?
会不会想到击球时的动作?
架桥(Bridge,或译架杆)是否固定在台面上?
在做摆动动作时(击球前的模拟动作),有无摇幌的现象?
球杆尖是否正确无误地击向你所瞄准的击球点?
架桥的距离是否距离母球大约15~20公分左右的距离?
球杆是否在脸部中心的正下方?
会不会偏离了脸部中心的正下方,或是球杆尾部抬得过高?
腕部与肩膀会不会太过用力,以致于有点僵硬而使你在击球时会很不自然?
从手臂根部到手指指尖是否都能保持柔软而使你在击球时能够灵敏地控制球杆?
天天打,我就不信你会打不好。。理论没有用,只能实践。。什么事都一样,去尝试,去做,没有人生来就会。再加上你有强烈的兴趣,相信你很快就学会的,如果有人教你方法,姿势,这样学起来会更快,更好。努力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打台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么样才能打好台球
最关键是什么,是用怎么样心态去打次能发挥最好的状态
首先 得培养你的台球兴趣 有多浓就培养多浓 没事的时候多看看比赛 在网上也可以看 特别是高手过招 决赛那种更不能放过 因为看他们打球简直就是享受 受用 还可以看看那些花式台球 表演赛什么的 反常理很奇妙的!有了兴趣 那就是多练 看看楼上的大篇幅理论也还是有点用的 不过玩台球 感觉最重要 一个高手有一个高手的打法 要学会打出自己的风格 多练 除了要掌握不同的杆法运用的力度外还有学会简单的走位 有哪些杆法我就不多说了吧 我相信你能找到 除此外还要多跟同等级的高手打 如果跟比你差的打 可以采用追分练习方式 (就是一开始就让分)当有一天 你感觉进步很慢的时候 这时就说明你到了一个瓶颈 这时你就要学会“挑战” 主动跟陌生人打 提高你的心理素质 掌握对敌的场内场外战术 不要怕 要有信心 高手过招就在一个“势” 要有气度 幽默感 球品 很多时候不用打一看人就知道是不是对手了! 多学学别人好的杆法 好的思路走位 慢慢溶入自己的风格中演变出你的风格 那时你就能成为业余高手了!
刚刚开始就有劲,打多两盘,你就开始觉得累了,十个小时,我想,很难.!
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杆怎样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为了学好台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击球的科学规律,是很难学好打台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
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点叫击点也称撞点,面对主球平视,是个圆形面,这个圆形面上到处都是可以打的击点。但是,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学习,在圆形面上以圆心为基点设中心点,并根据点位与旋转的相应关系,在中心点周围选定8个点,一共9个点。
球和球杆上的撞头都是圆球面形的,如果球杆上的撞头在圆球的边缘部位时,由于角度过斜,便要发生打滑现象(称滑杆)。说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杆击打的点位,而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可以撞击而不至于打滑的范围称安全击球区。即把主球视平面直径划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画个圆,称其为十分之六的同心圆,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可以不会发生滑杆现象。如果击球技术达到高超水平,还可以超过安全区击球,也很少发生滑杆现象。仍可以向球体边缘延伸,把安全击球区再扩展到主球直径的十
学打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杆怎样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为了学好台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击球的科学规律,是很难学好打台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
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点叫击点也称撞点,面对主球平视,是个圆形面,这个圆形面上到处都是可以打的击点。但是,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学习,在圆形面上以圆心为基点设中心点,并根据点位与旋转的相应关系,在中心点周围选定8个点,一共9个点。
球和球杆上的撞头都是圆球面形的,如果球杆上的撞头在圆球的边缘部位时,由于角度过斜,便要发生打滑现象(称滑杆)。说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杆击打的点位,而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可以撞击而不至于打滑的范围称安全击球区。即把主球视平面直径划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画个圆,称其为十分之六的同心圆,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可以不会发生滑杆现象。如果击球技术达到高超水平,还可以超过安全区击球,也很少发生滑杆现象。仍可以向球体边缘延伸,把安全击球区再扩展到主球直径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围。
当球技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后,击球范围也自然随之延伸扩大,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球面,几乎处处都是可击之点,使球的运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以9个基本点扩展为17个、33个直到49个。
1、主球的旋转运动:
主球上虽然有九个基本击点,初学者练球时,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这三个主要常用的击点。这三个击点若能打得好,无论打无袋式或落袋式台球,基本上都能解决击球得分的问题。
1)撞击主球中上点:球开始延着球杆方向,直线向前奔走得很快、很远。因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动,滚动旋转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动能损失很小。
2)撞击主球中心击点:开始没有旋转,向前滑动瞬间后,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渐渐产生了正旋力矩,使球与台面接触点速度减慢,球的顶点速度不变,于是球便向前旋转起来。球在哪里开始旋转,能滚到多远的距离,依击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击主球中下点:球一开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则一边行进一边倒旋,由于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减缓直到为零,球经过一段滑行,便过渡到正旋前进。直到减慢停止。
4)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这是一种侧旋转球的打法(亦称偏杆击球)。技术难度较大,但又是必须学会练好的侧旋球技术,并懂得在击球中会出现需要侧旋球的重要作用。当遇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主球或目标球前进路线的时候,便会体察到运用侧旋球的特殊作用。
侧旋球是台球的一种特殊的转动。这是一种畸形旋转,在撞击目标球的前后都能改变球的路线。上面已经讲过,打主球中上点所产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进球。而打中下点产生下旋,可以形成缩球。侧旋是这些技术的延伸发展。
由于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线范围上的九个击点,而形成面对主球正面瞄准击球习惯,一旦使用偏杆,往往是球杆对主球斜着打。打侧旋球要求球杆必须与台面平行,如果养成抬高后手握杆习惯,将会影响击球效果。还有击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较严格。
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后,主球则以水平方向自转(左转或右转)与向前旋转的混合转动方式前进。撞击主球左中点时,从球的上方看,球是顺时针方向自转,称左旋;撞击主球右中点时,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称右旋。
侧旋球的主球前进线路不是直线,比如打左旋球时,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动,开始先一点点地向右运动,然后又向左边转动。打右旋时,主球开始一点点地向左运动,然后又向右运动。由此可知,侧旋球使主球离开直线运动轨迹,因此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越长,瞄准的判断越是需要准确。
2、偏球相撞的旋转运动:
偏球:所谓偏球,就是不正面撞击目标球,主球只撞击目标球的偏侧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变主球和目标球的球路,达到得分的要求。无论开仑还是落袋式台球,都常用到偏球。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击目标球时,偏侧的程度。厚、薄或几分之几,是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击截面大,薄就是撞击截面小。但习惯说的数字比例,并不是面积之比,而是撞击截面在直径上所占的线度与目标球直径之比。
厚球与薄球是在实际比赛中的一种击球技术和战术,平时练习时,必须熟悉各种厚薄球在击球中以及撞击后,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状况。偏球的厚薄,大体可分为六个类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现分别介绍于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对目标球球心,撞击截面等于目标球的视圆面。从主球前进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标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离目标球球心,刚好与目标球侧面外边缘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之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经是相当薄的球。
四分之三: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这是相当厚的球,仅次于正面撞击。
无论打什么厚薄的偏球,瞄准的点都应该是目标球横直径延长线与主球纵向(运动方向)延长线的交点。若用这种厚薄度进行瞄准,要打各种偏球时,一定得熟悉瞄准点所在位置和瞄准方法。
3.厚度计算法与瞄准法
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离的角度母球击出后在碰触到目标球的瞬间,母球与目标球重叠的比率称为&厚度&。它对于花式台球的球路(球的前进方向)来说最为重要。当你瞄准了目标球想将它击落球袋时,如果厚度产生了偏差,目标球就无法落进你所瞄准的球袋中,并且会越偏越远。在实际的比赛中,母球、目标球与球袋很难得刚好排成一条直线,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规则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将目标球击落球袋,而且每次击球时这三者的角度与距离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时的重要因素。
偏球的偏转:主球正面撞击目标球时,如果主球没有旋转运动,则主球的动量全部传递给目标球,主球停住,目标球沿主球原来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标球互相换了个位置。即前面已经讲过&定位球&事实上由于磨擦力及动量吸收,目标球前进速度要减慢一些。
当主球偏侧撞击目标球时,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方向,都偏离了主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动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绝对弹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转,碰撞后的主球和目标球运动方向的夹角,则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为多少。掌握了这一点,再记住不同旋转状态下的偏转方向影响,就能比较有把握改变球路。
偏球越厚,则目标球运动方向越接近主球运动方向,目标球运动速度越高,主球则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则主球运动方向和速度越改变得小,目标球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的瞬间位置,符合以原主球运动方向为对角线的矩形定则。变即瞬间的主球与目标球的轨迹,构成了矩形的两个边,这个矩形对角,就是原主球的运动方向。依据这个定则,便可估计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到达的位置。
百度上面有视频教程
以上种种最后都最需要你的实际练习,并且最好是有个水平好一点的师父带,那样就快并且不会练得有太大的偏差
︶ㄣ?〖易印?
百度上搜索的 吧?
呵呵~~~~~~
无人的大街
海军陆战队将军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1.身体姿势:
和其他一些体育项目一样,姿势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由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骨骼结构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打球的姿势都不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要提醒...
大家还关注[本文关键词]:台球,教程,怎样,打好台,想成,高手必,首先,打好台,必须,;[内容摘要]:
首先,要打好台球,必须要做好准备: 1.要有自己的专杆,每日用不同杆的人,台球水平必定一般. 2.精神状态度要好,睡眠不足或心里有事儿,不要打台球.记住,台球是专注度要求极高的运动. 3.做好艰苦奋斗思想准备.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耐心和毅力的人,请远离台球!如果害怕
[本文地址]:http://www.52tq.net/a/taiqiujiqiao/26.html
首先,要打好台球,必须要做好准备:
1.要有自己的专杆,每日用不同杆的人,台球水平必定一般.
2.精神状态度要好,睡眠不足或心里有事儿,不要打台球.记住,台球是专注度要求极高的运动.
3.做好艰苦奋斗思想准备.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耐心和毅力的人,请远离台球!如果害怕失败,同样,远离台球.
4.虚心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胜不骄,败不躁.一句话,绅士风度.不懂得赞美别人,太看重输赢的人,请远离台球.
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可继续往下看我的文章.我将陆续介绍怎样从初学者成长为高手.
众所周知,台球乃地球人十大难学体育项目之一.难在何处?
打不进球呀!走不到位呀!解不到球呀!拿不到高分呀!清不了台呀!............
别急!我慢慢教你.
当你拥有了自己的球杆后,就要开始了解它和爱护它了.其实,首先应选一根适合你自己的球杆.有很多台球爱好者打了多年球成绩却不稳定,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一直使用的球杆并不适合他,直到某一天用了一根非常好用的球杆才恍然大悟.那么,什么是所谓适合你自己的球杆呢?
首先是球杆的长度和重量.身材高的人选长杆,身材矮的人选短杆.手臂力量大的人选重杆,手臂力量小的人选轻杆.在中国大陆打黑八的人最多,其次是斯诺克,然后是九球.打黑八既可用斯诺克杆,也可用九球杆.球杆的长短和重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键是自己感觉合适.
其次是球杆的材质.无论是白蜡木,还是枫木或是其他材质,色泽和纹理要纯正,弹性要好.球杆的硬度有偏硬的,也有偏软的.偏软的球杆对击球技能要求更高些.例如,特鲁母普使的杆偏软.硬杆稳定性更好,大多数职业选手偏好硬杆.
然后是后把.后把很重要,为一般人忽视.手小的人应选后把细的杆,手大的人应选后把粗的杆.一根杆制作工艺好坏主要是后把.无论是通杆还是双节杆,后把的材质和重量与前截是否匹配相当重要!制杆大师做的杆,后把选材精良,杆身整体重量匀称,弹性好,通透力强.使用多年也不会变形.
最后讲讲皮头.皮头有硬,有软.硬的球速快,准度高,塞力弱.软的球速慢,对击球队技能要求高,塞力强.好皮头一般是多层皮构成.皮头的型状要与杆相配.最好用粉巧,对皮头损伤小.
球杆价格相差很大,根你自己打球的期望值相关.若想成为高手,就买好的!
好了,下节将教你打球了.
本节开始介绍怎样打台球.如真能按照我教你的方法练,必成高手.
第一节 握杆 手架 运杆 击球
关于握杆,可参考戴维斯,庞卫国,潘晓婷,马志宇等人的讲解.职业高手的握杆个自不同.亨得利,希金斯,奥沙利文,威廉姆斯都不一样.到底听谁的?究竟摹仿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在哪儿?最后要落实到最适合你的方法.在这儿,我要教你什么叫所谓&不松不紧&?什么叫实握,虚握?何谓内扣,外翻?
你用锤子往墙上钉过钉子吗?你是怎样握锤子把呢?你应不会握的太紧!否则是死力,锤头的效力出不来!你也不会握的太松!否则锤子把会把你的手震疼,甚至从你手中滑出!台球的握杆有点类似.握太紧了是死力,体会不到是杆在击球!握太松了杆打到球时会震疼你的手指.并且,太松时出杆也不会稳,也不会直.由于大多数人学台球时都被告戒杆不可握死,所以现实的情况是矫枉过正,大多数人握杆太松.
公理一.所谓&握杆不松不紧&是指,运杆和出杆时确保球杆平直运动,没有晃动情况时的最小握力.
具体操作:用四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托住球杆,拇指和食指相扣,轻握球杆,手掌轻贴球杆,虎口贴球杆的力度略大于手掌.
握杆&不松不紧&的验证方发:将白球放在离发球区库边10cm_20cm中点处,将非持杆手置于背后,持杆手单手持杆架于库边,运两三杆后,用杆将白球&弹&入中洞和底洞.出杆过程中,手指逐渐握紧球杆.击球完成后,手指紧握球杆的力度达到最大.击球完成后,身姿不动,杆头平直向前,向下并保持不动,直至白球进袋或停止方可起身.如果运杆和出杆过程中,球杆严重晃动,则是握杆太松.如果不是用杆将白球&弹&出,而是&推&出,则是握杆太紧.反复练习,直至轻松&弹&白球入中洞和底洞,则握杆&不松不紧&大功告成!(未完待续)
上次教你握杆&不松不紧&的方法,你练了吗?练过的请回复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兴许能帮到你.本教程是一个互动的教程.我不会一下教你所有的东西,让你吃的太撑而消化不了.我每次只教你一点点而已,让你觉得不过瘾.
如果你看过我的&怎样打台球?(四.一)&,并按照我的方法去练了的话,你一定会发现问题了:
一.球杆在库边左右晃动,不像有手架时稳.
二.不容易打到白球的中点,击出的球基本上都带了旋转,也就是所谓加了塞.
对初学者来说,以上两点很正常.如果你用单手高杆,中杆,低杆都能不带一点塞&弹&白球入洞,那你就有相当功力了.要想做到这样,除了正确的握杆方法外,站姿,小臂,大臂,运杆等诸多方方面面都得到位.以后会慢慢教你.在握杆这一节,你主要要学会用杆&弹射&白球,而非&推射&白球.要点是:在杆击到球之前,手指不可以抓紧球杆,击球完成后,手指一定要抓紧球杆.
现在讲讲实握,虚握.
实握即紧握,用力.虚握即松握,小力,虚搭.这是个相对的概念.实握不等于大力握紧,虚握不等于完全不加力.有人拇指和食指实握,其它手指虚握(例如,罗宾逊).也有人拇指和中指实握,其它手指虚握(例如,奥沙利文,潘晓婷).还有人拇指,食指和中指实握,无名指和小指虚握(例如,特鲁母普).这些实握,虚握的方法不存在好坏,但发力有一定区别.你可以尝试一下每一种实握和虚握的方法,看哪一种更适合于你.标准是:
一.哪种握法更舒服.
二.哪种握法能出杆稳,出杆直.
三.哪种握法更能打出力量.
总之,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关键是适合于你,并把它固定下来.(待续)
怎么样?上次教你的各种实握,虚握方法你试了吗?试过的请回复.如果试过了,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为什么职业选手会有三种实握,虚握的握杆方法,你想过了吗?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回复我后,我再告诉你.并非卖关子,而是本教程原本就是为那些打过一阵儿台球,而又苦于球技无法提高的人设立.只看不练又谈何提高?!
如果你有梦想,我们设个简单的标准:黑八清台;高点的标准:斯诺克过百分关.你可跟随本教程边学边练,边练边学.直至你梦想成真.假如你真要跟我学,就得具备一定的条件,见&怎样打台球?(一)&.记着,要和我互动哟.
现在讲讲内扣和外翻.
所谓内扣是指握杆时,手腕向身体内侧倾斜.所谓外翻是指握杆时,手腕向身体外侧倾斜.
说的更具体点,握杆时,应是手指的第二截冲下,即与地面基本平行.若第二截与第三截关节冲下,甚至是第三截冲下,则为内扣.若第一截冲下,甚至是指尖冲下,即是外翻.
说的再简单点,握杆时,手背与小臂外侧应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手背与小臂外侧形成的角度大于一百八十度,则为内扣.小于一百八十度,即是外翻.
为什么这么点事儿会讲的这么啰嗦,是因为有些球手压根就没有内扣和外翻的概念!也不知道他实际打球时一直是内扣或是外翻!,更不知道内扣或外翻对他打球的影响!有一个球友,出杆一直不直.只要发大力,就固定往一个方向偏.一度对台球失去信心.后来,我告诉他调整一下手腕和小臂的角度试试.现在他远台直线球特准,甭提多高兴了,见面就嚷着要请我吃饭.
那么,内扣或外翻是不是特别不好呢?这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现有的台球教程,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斯诺克,黑八,还是九球的;也无论是大师级的,专业级的,还是业余级的都一致强调握杆手腕不要内扣或外翻!我想说的是,他们说的是对的,但是应该是指不要&严重&内扣或外翻.难道一点内扣或外翻都不许有吗?他们自己打球没有一丁点的内扣或外翻?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其实,大多数球手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点儿内扣或外翻,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威廉姆斯有点内扣,亨特有点外翻.他们可是公认的高手.
那么,是不是就不用再管什么内扣,外翻这回事了呢?完全不是!恰恰相反,这是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试想,如果威廉姆斯外翻,亨特内扣会怎样?我想他们应该照样能打球,但还能那么准吗?
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人体生理结构的普便一致性及个体差异性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胳膊,关节,手掌,手指等从结构上来说是相差不大的,这是普遍性.但每个人胳膊的粗细长短,关节的灵活度,手掌的大小,手指的粗细长短等等是相差很大的,这是差异性.反映在台球上,就是即要遵从&标准&,也要遵从&个体差异&.顺应自身的身体结构,则事半功倍.逆向,则事倍功半!
到此,我想你应该明白了吧.但你必须去实践一下,到底是完全没有内扣或外翻适合于你,还是带一点内扣或外翻更适合于你.标准依然是:
一.哪种握法更舒服.
二.哪种握法能出杆稳,出杆直.
三.哪种握法更能打出力量.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握杆方法:
一.握杆松紧度要合适.既不可太紧,也不能太松;
二.握杆手指有实握,有虚握.要固定自己的实握,虚握方法;
三.手腕与小臂配合要协调.不能严重内扣或外翻.
好了,在&怎样打台球?(四.一)&里开篇时,我提到职业选手握杆的方法各自不同.到底听谁的?到底模仿谁?现在,你是否有自己的答案了呢?你能否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握杆方法呢?要是有结果了,请告诉我.希望和你分享.要是依然困惑,也请告诉我,不过要练过以后喔!
下节,我要介绍非持杆手.非持杆手是干吗使的?有人会说,手架呗.没错!但仅是手架那么简单吗?...........?(待续)
本节介绍手架,非持杆手.
没人规定打台球非得用双手.有人单手就打的很好.职业球手即便用单手,业余球手恐怕也不是对手.但要同等水平的两人对打,单手跟双手根本没法练.原因谁都知道:双手比单手稳!
稳,这就是手架及非持杆手的作用!稳,包括两方面:
一.身体稳固,平衡.
二.球杆平稳伸缩,不晃动.
在&怎样打台球?(四.一)&里,我介绍过一个练习:非持杆手置于背后,单手握杆,架于库边,&弹射&白球入洞.你要是试过,你就会有体会:不稳.
在这儿,我要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非持杆手及手架来稳固,平衡你的身体,以及为球杆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平台.
关于手架,以及根据白球在球台上各种不同的位置及各种障碍球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手架,已有不少教程介绍过,也是你必须要学习和参考的基础知识.但仅仅知道这些还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是你在使用各种手架时,
一.你的身体是否轻松,平衡和舒适.
二.你的出杆是否能稳和直.
三.你是否能打出力量及各种杆法.
首先,讲讲手架的架杆点和身体平衡点.
手架的架杆点,母球击打点和进球点要在一条直线上(先不考虑加塞情况).在这条直线上,根据架杆点和母球之间距离的远近,理论上有无数个手架的架杆点.一般的说法是,架杆点和母球的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还有一种说法是,手架距离母球应是十五公分到二十公分距离.这些说法不错,但你千万不可照搬!
我们看到每个职业好手架杆点和母球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你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是习惯不同.是习惯不同,但习惯不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在&怎样打台球?(四.三)&里,我讲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有差异的,要顺应自身的身体结构打球.这体现在非持手和手架上就是:
定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一).
公理二.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务必要能让身体轻松,平衡.
换句话说,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不能明显地让你的身体前倾或后坐,也不能明显地左倾或右斜.一句话,要找准自身身体的平衡点,要稳!有人打球一天也不累,职业选手可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有的人打球没多会儿就腿酸胳膊疼的.为什么?有人说姿势不对造成的.完全正确!打台球打的就是个姿势!姿势对了,万事具备,姿势不对,万事皆休!
现在回到架杆点上来,职业好手们的架杆点的不同,都是根据自身身体的平衡点的不同来确定的,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将之固定下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最适合你的架杆点和母球间的距离是能让你的身体最舒服,最稳固,最平衡的那个距离.它可能是十五公分,也可能是二十公分,还可能是三十一点五公分,谁知道呢?用不着精确测量.但你需要去试,去感觉,手架和母球间什么样个距离,才舒服,才不累呢?!(待续)
上节介绍了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要让自己的身体平衡.你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呢?如果已经做到了,下一步就要考虑手架的稳固性了.
能让身体平衡的手架置放点不是唯一的.实际上,有很多个手架置放点都能让身体保持平衡.但这些个点中有许多点不能让手架稳固.这个问题在实战中往往被忽视.很多球手在手架不很稳固的情况下匆忙击球,结果打歪了,丢下一句:唉,手架不舒服.以示没办法或可原谅.实则谬矣!
手架不稳,出杆必不稳!出杆不稳,不打歪才怪!
定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二).
公理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务必要能让手架稳固,为运杆和出杆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行平台.
其实,这点儿道理很多球手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实战中往往做不到,或不知道怎样做到.举个例子,当母球和目标球都靠近非持杆手一侧边库时,要将目标球发力低杆打进同侧底洞,并且是中远台.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手架才稳固呢?很多球手都采用斯诺克式手架,将小指,无名指,甚至中指放置库边,仅用食指或食指加中指支撑于台面,拇指和拇指一侧手掌悬空.这种手架不是很稳,要想稳,要经过很好的训练.其实,这种情况下,封闭式手架(又称凤眼手架)是最稳的.但很多球手懒得学习封闭式手架,又不能很好的训练稳固的斯诺克悬空式手架,遇到这种球对他们来说就很难了.再举个例子,母球距离库边三四十公分左右,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应是怎样呢?此时,至少有四种架杆方法:
一.斯诺克悬空式;
二.斯诺克提肘式;
三.库边斯诺克封闭式;
四.库边凤眼式.
第四种多见于九球或黑八选手.前三种为斯诺克和黑八所用.下面重点谈谈前三种.
第一种 斯诺克悬空式
这种架杆手臂置于库边上,四指撑于台面,拇指和手掌悬空.这种方法不是很稳.职业球手也有用的,但要历经长期训练才稳.
第二种 斯诺克提肘式
正常标准斯诺克手架,但需将肘部弯曲并提高.这种方法最稳.
第三种 库边斯诺克封闭式
将球杆放在库边上,拇指贴住球杆,食指从上面扣住球杆.这种方法和前两种方法相比,手臂和身体会舒服一些,架杆的稳固度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
我给这三种架杆方法起个别名:
第一种叫懒汉式;
第二种叫追求式;
第三种叫自然式.
不管你采用哪种,最后一定要落在一个&稳&字上.你一定要试试,究竟你用哪种,才能达到你自己的&稳固式&手架.
最后讲讲母球贴库情况时的手架.
&母球一贴库,心里就打怵.&别说业余球手,职业球手有时也打不好母球贴库球.但高手不会.在高手眼中,母球贴不贴库没多大影响,顶多就是杆法有点受限,准度不会有所下降.为什么?
我告诉你吧,关键在手架.
水平一般的球手打母球贴库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经常打滑杆
二.打点不纯,不正,打成加塞球
三.只能轻推,打不上力量
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手架不正确或不稳造成的.
母球贴库时的手架主要有三种:
一.将五指放在库边上,手掌在台外,手腕略低于库边,食指和拇指略分开,架杆于食指和拇指之间.
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或食指和中指指尖放在库边上,其他部位均在台外悬空且略高于库边,食指和拇指夹紧,架杆于食指和拇指之间.
三.整只手放在库上,标准斯诺克手架.
第一种用的最多,其特点是稳.缺点是运杆距离短.
第二种运杆距离长,能发大力,但不稳.其要领是手臂尽量伸直,指尖用力抵住库边,以便平稳运杆.
第三种出杆方向与库边呈小角度时采用,手掌尽量放平.
母球贴库时的手架练习方法:
一.短边贴库练习
将短边两底洞之间均匀摆放十颗贴库球,1.将左边五颗发力打进右边中洞,将右边五颗发力打进左边中洞.2.将十颗球的每一颗分别发力打进对面两底洞.这样,总共有三十种情形.
二.长边贴库练习
将长边两底洞之间均匀摆放二十颗贴库球,将二十颗球的每一颗分别发力打进对面两底洞及中洞.这样,总共有六十种情形.
你要能将上面介绍的三种手架合理应用,并且要会举一返三.在这九十种情形中,哪种失误了,就重点练哪种.直至你能连续五次击打九十种情形而不失误,即总共四百五十次击打必须一次成功.只要你做到了,母球贴库时的手架就算练成了.到时,面对母球贴库,你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恐惧了.只要你肯练,早晚有一天,你也能像高手一样:&就算你贴库,我也不打怵&.并最终有一天你要能自豪地说:&母球贴库,照准不误!&.(未完待续)
在前两节我介绍了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要:
一.能让身体保持平衡
二.能使手架保持稳固
这两点你是否已经做到了呢?我想你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吧.但是本节要讲的第三点对你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
定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三)
公理四.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务必要能出杆直,出杆稳,并且要能打出力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在做这个试验之前,你要放弃所有你已经学到的台球知识,尤其是所谓的&正确的打球姿势&.好比一个学习武功的人,在你学习一门新的武功之前,不管你以前学过什么门派,必先暂弃之,抛之脑后.一句话,要先将你自己清零.
现在试验开始:
在发球区固定某一点,将母球放在该点上.现在要求你用中杆将母球直线最大力量打向对面底库.击打十次,每次记录一下母球运行的距离.十次当中母球运行最远的那一次你要记住母球吃了几库并最终停在了哪点上.现在前移你的手架一点(比如三公分或五公分),再击打十次,同样,记录每次母球运行的距离,同时记住母球运行最远的那一次.现在后移你的手架一点(比如三公分或五公分),再次击打十次,并做同样的记录.现在比较一下,哪一回合母球运行的平均距离最长及母球运行的距离最长.反复试验,直至你找到你能打上最大力量时你的手架距母球的最佳距离.为了增加趣味性,你可以和你的同伴或球友比试比试,看看谁的力量大,谁能让母球跑的最远(必需击打母球中点,即中杆.虽然打中高杆能让母球跑的更远些.).一般来说,要想打出最大力量需要你:1.身体尽可能放松;2.拉杆至最满;3.出杆最快.同时,需要做到&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一)和(二)&{见&怎样打台球?&(四.四)及(四.五)}.
在这个实验完成后,你大概就能知道你的击球力量最大能到多大以及你的手架距母球多远你才能打出最大力量.那么,我们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关键了.
将目标球放在五分点上(对黑八或九球放在中洞连线的中点),母球放在发球线,打直线球将目标球打入底洞.要求你用前面提到的手架距离及最大力量中杆或中低杆击打.此时,你的准度怎样呢?如果你很准(比如,十进八以上),并能打出很漂亮,很标准的定杆(母球撞击目标球后,纹丝不动,稳稳钉在原地),那在此恭喜你了,你有相当的台球天赋和潜质.如果你不准,或目标球虽进洞,但母球却在旋转(被加了塞),甚至母球满场乱跑,你也不必过于悲哀,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如果仅仅要求五分点直线十进八其实不难,但要用标准定杆做到就有点难了,如果同时要求用最大力量打出标准定杆就更难了.因为一般人用最大力量击球时很难做到让球杆平直,这会导致母球打点不正,不纯,自然就打不出标准定杆.那么,怎么办呢?
于是,有人把心一横:练!好不容易找到了自身最大力量击球的手架距离,就不信打不到母球的正中点上!练呵,练呵,从中午练到晚上,从晚上练到深夜,每天第一个到球房报到,最后一个离开.结果呢?很遗憾,收效甚微.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胳膊是不是长的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能大力打出标准定杆,我就不能.这,是发生在我的一个球友身上的真实故事.
其实,台球这东西,千万别叫劲,别钻牛角尖儿.凡事都有方法.我告诉我的球友前移手架,一点点前移,一公分不行,就两公分,两公分不行,就三公分,同样满弓大力击球.终于,前移五,六公分左右,母球定住了,而且是蚊丝不动.反复试了几遍,效果很好,打点都很正,很纯.我告诉他,虽然不是击球最大力量的手架距离,但这个距离是你能把杆出直,出稳的最长手架距离,也就是你的最佳手架距母球的距离.常规击球时,就用这个距离.在这个距离下,虽然打不出自身最大力量,但也是很大的力量了,够用了.最大的力量留着玩黑八时开球用吧.开球歪点也不要紧.某些时候,母球距库边较远,又不需要用架杆,手架距离被迫长于常规距离时,一定不要拉满,拉满必打歪.现在我的这位球友不仅能打出很漂亮,很标准的五分点定杆,而且能低杆直线拉回,还能高杆让母球跟目标球落袋,让旁人十分羡慕.看他乐得那么开心,我也跟着开心.
讲了半天,我想你已经知道我要教你什么了吧.
定义,手架距母球的最佳距离
公理五.手架距母球的最佳距离是:满弓大力击球的情况下,确保出杆能够很稳,很直时,手架距母球最远的那个距离.
再解释一下:
手架距母球的距离若大于最佳距离,满弓击球力量虽然可能更大,但出杆会不稳,不直,导致母球打点不正,不纯;手架距母球的距离若小于最佳距离,出杆虽然稳,直了,但打不出应有的力量.
好了,该轮到你去实际验证一下了.你一定要尽快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手架距母球的最佳距离.常规击球就用这个距离,并把它固定下来,形成习惯.以后不用再管别人对你的手架距离的指指点点,什么远了,近了的,什么十五公分,二十公分的,那只适合他.你要的是适合你自己的.
最后,我把非持手和手架的置放做一下小结:
一.非持杆手和手架做为身体的第三个支撑点,要让身体保持平衡.既不要过于前倾,也不要明显后坐;更不能左倾或右斜.打球一整天,胳膊和腿都不应有酸痛的感觉.身体稳,打球才轻松.
二.手架务必稳固,为运杆和击球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平台.手架有很多种,稳最重要,不稳的手架要少用.有很多成名高手,由于手架不稳,匆忙击球,导致失误,痛失好局不是屡见不鲜吗?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手架不稳,就不出杆.想方设法也要把手架弄稳.母球贴库时的手架是难点.在&怎样打台球?(四.五)&中节绍的母球贴库的练习方法是很管用的.练会了,你会终身受益的.甚至会成为你的杀手锏.关键时候一出手,对手绝对被震慑!
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要能让出杆稳,出杆直,还要打上力才行.这里手架距母球的距离是关键.距离太远,很难保证出杆稳,出杆直;距离太近,力打不透,杆法受限,母球走位就会出问题.这是一对矛盾.要找到最佳的手架距母球的距离,做到常规球无论准度和走位尽量不失误.
要是吧里的朋友对我的教程还感兴趣话,就请回复我.下节将教你运杆和击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诺克对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