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门上亮子的资料,越详细越来越好之村晚,,

Service Unavailable建筑设计资料手册 2013年整理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建筑设计资料手册 2013年整理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地区:铁岭
头衔:工   头
悬赏分:50
浏览数:23
求解关于带固定亮子全玻自由门套定额
带固定亮子全玻自由门套定额是不是把这四项都要套一遍啊
地区:辽宁
等级:11 级
头衔:总经理
全玻自由门可以执行4-103 金属地弹门;上亮执行4-257 金属固定窗
注意定额子目中不含主材费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1星
请填写消息,提交后将发送给用户
操作执行中...
无满意答案
  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举报原因:
问题与专业无关
没有实用价值
问题描述不清晰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完全复制他人答案
部分复制他人答案
无实际价值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如果您认为这个答案有误,或者有更好的答案,请立即告诉我们!
如果您的“揪”错被采纳,可获得10分积分奖励!
我的答疑任务
图片正在上传...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新课标培训&&第1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第1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陈红(南京市宁海中学,特级教师)金波(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中学高级)邵长峰(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中学高级)
内容纲目:一、课程基本理念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二、课程内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三、实施建议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课程标准关于“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课标修订稿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清晰地显现了课程理念的一些新要求。
结合历史教学我们来共同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程基本理念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二、课程内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三、实施建议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我先来谈谈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历史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是: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这段表述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下简称:《标准(修订稿)》)关于历史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则进行了扼要的论述,明确指出了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并确定了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阐释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标准(修订稿)》基本理念,我们发现它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更明确、更全面。它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要认识历史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要向初中学生普及历史常识。
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普及历史常识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基础性和综合性是其基本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历史常识”,是相对而言的。与高中和大学相比,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只是常识性的历史知识,是基础性的国民教育中必备的历史知识。初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目标的确定,有别于高中和大学的历史课,即知识相对浅显通俗,课程难度较小,初中学生都能认知和理解。所以,我们的初中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综合性”是:“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都蕴含于历史知识之中。历史学科不仅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而且与自然学科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联系。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其承担起传承人类文化财富的重任。
(二)要注重历史课程的思想性,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
历史课程有很强的思想性,其铸造民族精神、坚定政治信念和拓展国际视野的功能,体现了提升学生公民素养的课程理念。
《标准(修订稿)》从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出发,将“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作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前提,将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作为基本目标,并从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通过初中历史教学,使学生:
▲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拓展国际视野,具有正确的国际意识。
因此,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课程的思想性,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
(三)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人文性和育人为本的理念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境界,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标准(修订稿)》在提出历史课程人文性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课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历史的“寻根”意识与完善学生的人格。
学生常常问“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去?”,其实这样的问题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脑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规划。人的天性里总保留着一分追寻过去的好奇,希望能知往开来。历史饱含着“寻根意识”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人们对自己的定位常常以过去为参照,对其家庭、家乡、民族、国家、世界的历史的记忆,就成了认识自己过去的资源。而这种历史的“寻根”意识恰恰是个人全面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第二.增长历史见识与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增长生活阅历的过程。历史知识也是一种历史眼光的见识,历史课程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人性和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第三.增强历史思考力与提高公民的行动力
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历史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思考力,培养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意识,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可能帮助学生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思考力,是历史课程提高公民的行动力的基本要求。
从增强学生历史思考力出发,我们在教学中应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标修订稿根据历史教育的功能,阐发了历史课程的特性以及课程的基本理念。历史教师在学习《标准》(修订稿)时,应对《标准(修订稿)》中提出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思想性、人文性和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有深入的理解,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正确的思想导向指引下得以实施。
如何以这些理念来指导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来回顾一下:
我们的历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体现了历史学习基础性、综合性);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反映了历史学习思想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人文性)。
刚才我们讨论了课程基本理念对教学的新要求,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课程内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在借鉴以往历史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总结新课改以来历史课程的实施情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编排是依据上述课程性质,体现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修订稿)》课程内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有哪些?
(一)要注重历史的发展时序
《标准(修订稿)》在这方面进一步明确要“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强调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历史的认识。
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更客观。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历史的发展时序。
(二)要重点突出,点线结合
《标准(修订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特别提到要“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这是《标准(修订稿)》对课程内容编排的核心思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点线结合。
【案例】如中国近代史的课程内容中有关于抗日战争的如下要求:
【课程内容】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这些内容从“线”的角度来说,
首先,突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课标内容从中国局部抗战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再到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到中共八(七?)大的召开,再到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是《标准(修订稿)》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全民族抗战为核心,认识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和意义。
其次,课程内容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时,还体现“全局观念”教学时不仅要关注中国抗战,还要将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整体考虑。
邵老师从“线”的方面给各位老师介绍了他的做法,下面我想从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点”来谈谈我得想法。
【课程内容】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除了要注重历史发展的时序,要重点突出、点线结合,还要
(三)要精选内容,具体典型
《标准(修订稿)》提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
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那些基本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并且是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知识。
《标准(修订稿)》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编排,突出了知识的典型性。
课标在突出了知识的典型性方面做的非常好,精心选择一些基本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并且是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知识。
【课程内容】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教学活动建议】从文物图片和唐诗中感受唐朝的社会风尚。
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对外开放,为经济繁荣、文学发展和社会风气开放提供了条件。唐朝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成就斐然,诗人辈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
《大唐风韵》(PPT)
金老师的案例从衣、食、住、行、音乐、舞蹈、诗歌等方面,让学生从多方面、多方位感知盛唐的社会气象。通过这些丰富而典型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古代唐朝的强盛和恢弘气势。而“唐朝时的家乡”这一环节的设计独具匠心,这在引导学生认识其实历史就在身边。
刚才,我们讨论了课程内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下面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
三.实施建议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本次课标的修改,在实施建议的第一部分“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些要求:
(一)初中历史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
这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初中阶段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如何切实执行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首先,教师必须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观念。
在历史教师中,仍有一些人有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以中考考纲代替课标的情景,导致教师课标意识淡漠,甚至备课不看课标,课标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离开了课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明确,教学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其次,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课程标准。
要理解课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加强学习。拿到课标后,有的老师只看课程内容部分,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完整地阅读学习课标。教师只有通过对新的课标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离开了课标,教师可能无法上好现在的历史课。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意识。
切实执行课标,并不是说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主动权。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但有些方面教师是有自主权的,如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内容外,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教师不仅要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观念、理解课标,更要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
(二)要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
课标“教学建议”总论中指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它在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课程目标决定了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时,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
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应该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强调对历史的认识,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维。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建议”中第一条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如何在教学中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课程内容】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纸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的东西,学生中对纸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常常又很多孩子作业本写几张就丢弃掉,十分可惜。
所以在学习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完成课标规定内容之后,我觉得应该在促进学生爱惜纸张、保护环境方面做点事,于是我设计了下面一个环节:
现在人们从环保角度出发,对纸的原料又做了哪些改进吗?(PPT)
金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好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历史教师要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这三个维度在不同的课中,分量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强一些,有的课知识性强一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一定要切实重视,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是要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的。
此外,还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三)要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
历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
我们如何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
《标准(修订稿)》提出:
1.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首先,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建议的第二条就是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
下面我来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激发学生兴趣的例子
【课程内容】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根据这一要求,我设计了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教学片段(PPT)
邵老师的案例中众多台湾与大陆的缘分,综合了初中阶段众多学科的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应:
其次,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教学建议中还提出,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2.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这一点在《标准(修订稿)》中特别鲜明。几年前刚刚课改时,不少教师经历“头脑风暴”后,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让学生“疯”让学生“狂”时,却淡化了学科的独立性,弄得历史课不像历史课,倒像是综艺节目了。《标准(修订稿)》强调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
第一,要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在《标准(修订稿)》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作出合理的判断。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认识。
依我的理解,课标肯定了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也反映了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如何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历史上的哪些事?如何让时代的差距不成为理解的障碍?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理解历史。教师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讲述学生所不知的历史细节、历史故事。我认为,教师讲述多并不等于忽视以学生为中心,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被调动起来。
【课程内容】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了解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
陈老师从十月革命前俄国基本状况入手,选择了“二月革命”和《四月提纲》这两个点。在讲述二月革命原因时,陈老师用历史的细节为切入点:面包师征召入伍——面包脱销——引发主妇抢购——工人罢工——俄国沙皇政府倒台。小小的面包背后,让我们看到沙皇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沙皇制度的极端腐朽和衰败。
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导致俄国经济崩溃,临时政府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领导布尔什维克为武装夺取政权进行的准备。
这些史实的讲述,为学生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打下基础,并有助于他们从宏观上理解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我觉得,历史课堂不应在乎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应注重深层次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学生不一定就是被动地接受,这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进行讲授。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简明形象、生动幽默的,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陈红:课标修订稿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特点,还体现在要求我们
第二,要注意历史知识宽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如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往往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
我们理解,课标中的这些建议,是提醒我们教师关注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还有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3.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很多中学生大都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历史学习质量,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标准(修订稿)》提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课程内容】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标准(修订稿)》指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
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创新意识是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以前课标的表述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现在的“四问”更全面地反映了探究的过程。
依据课标,我理解,初中历史教育主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也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标准(修订稿)》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要对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除了“教学建议”,如果结合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和“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等。例如: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资源、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
总之,要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并理解课标(修订稿)
在教学中以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第2讲如何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
陈红(南京市宁海中学,特级教师)金波(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中学高级)邵长峰(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中学高级)
内容纲目:
一、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二、如何实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
我们追求有效的历史教学,需先弄清什么是有效教学。同样谈论“有效”,不同理念的人的眼里其实是不一样的。
“唯分数”论者的眼里,获取高分就是“有效”;
“教师中心论”者的眼里,讲课讲得清就是“有效”;
“学生中心论”者的眼里,学生积极参与就是“有效”。…….
讨论的立足点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争论在所难免。其实,仔细想来,迄今为止关于教育教学的一切研究,几乎都可以归入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以至于有人认为:“有效教学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
一、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为有效教学作出如下解释: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
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或许,这是一个说得比较明白的解释,我们不妨以其作为思考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框架。
请大家关注其中这样一些关键词:目标、兴趣、资源、策略、评价
其一,教学目标:关注历史教学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
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专题直至整个初中历史教学,均需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多元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其二,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愿不愿意去?
铁匠铺的工匠都知道要将铁块烧红再进行加工,而不是使劲地敲打冷铁。教学工作也同理,要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意向,让学生至少愿意学,直至喜欢学。教学才会有好的效益。
其三,课程资源:以什么为载体去目的地?
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更不是不可更动的圣经。教学中,要围绕目标,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当然,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适切性、趣味性都是有讲究的。
其四,教学策略:用什么方式去目的地?
以旅行为例,“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佳途径或许只有一条。为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恰当的策略,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去达成目标。
最后,教学评价:我们如何知道是否到达了目的地?
评价不仅是一张试卷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引导学生前进。
评价的适切性在于符合各阶段的目标要求,切忌将整个初中阶段的终点教学要求作为每一阶段的要求,拔苗助长。有专家提出评价的设计先于教学的设计,也是值得思考的一种路子。
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是有效的?
通俗一点讲,有效历史教学要关注“三度”
“效率度”: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措施的契合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基础、发展)。
“深刻度”:内容处理的深刻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视野引领的深刻性。
“幸福度”: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程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学生享受到的智慧生成的成功愉悦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有效的历史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基本要素,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结合课标(修订稿)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的展开,要通过导入、设问、板书、结语等环节。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展开
陈红: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境界;是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序幕,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引领环节。
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导入?我们还是通过一个案例
【课程内容】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本课导入,我从纸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强调纸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作用,纸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书写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突出了纸的文化内涵,体现人文价值。
由上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课堂的导入的积极作用,备课时钻研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关联点,寻找最佳的切入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历史学习的殿堂。
有效课堂教学的展开还要通过有效地设问达成。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材料,请老师们边看边思考,可以通过怎样的设问达成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和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对于“使用天然火是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一问题的讲解
夜晚来临了,北京人回到了居住的山洞中。茫茫夜空,月光阴暗,远方的天空似乎有一些星星。洞里洞外一片漆黑,大家只能依靠彼此的声音和气息辨认对方。空旷的原野中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年青力壮者手持木棒守在洞口中,担负着保护大伙的重任。洞内的老弱妇孺们吃着白天寻来的野果,嚼着难以下咽的兽肉。一阵寒风袭来,大伙不由得抱紧双肩,彼此紧挨着,在寒冷和不安中慢慢睡去。
正当万籁俱寂之时,只听得“卡嚓”一声巨响,一道闪电从孤寂的夜空跃出,劈向西北的森林,随之雷声大作。洞中的北京人惊醒了,也惊呆了:林中一片冲天火烧火红光,滚滚热气袭来,野兽惊号,鸟儿悲鸣,四处逃散。北京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灾祸,没命地逃向远方。
几天之后,惊魂未定的北京人怀着警惕回来了。森林荡然无存,黑乎乎一片,浓浓的白烟中夹杂着浓烈的焦味和一丝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香味。他们发现,香味来自于林中死去的兽类。一个大胆的年青人忍不住取下一丝肉放入口中,他的眼、顿时露出了惊异和兴奋的光……
北京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发现:夜间冲天的火光,可口的兽肉和周身所感觉到的热气,均来自于那跳动着的神秘的东西--火。
请大家围绕这段材料,设计一些问题。教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保存火种、用火照明、防寒烧烤食物和吓跑野兽,最后引导学生自然得出“用火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进化发展”的结论。
教学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投影器或幻灯片)上用文字、符号或图表等要素展现历史教学思路、展示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教书育人的一种活动。板书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学板书缺乏科学的认识,却常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无板书或者板书不完整
2.以教学要点代替教学板书设计
3.缺乏启发性,忽视学生主体性
4.布局不合理,展示方式不恰当
【案例】图示式板书
【课程内容】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案例】纲要式板书
【课程内容】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案例】图表式板书
【课程内容】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在一堂课结束时候,教师要进行小结,说结语。
结语是指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系统、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课程内容】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诗人们对海峡两岸的亲情也作出了深情的抒发。
本课的导入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为了与导入相呼应,在结语部分我设计了一组诗歌表现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的亲情。
《诗歌两岸情》(PPT)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的冲刷,故乡总是烙在心底的印,刻在骨里的纹。浅浅的海峡,阻挡不住的,是人心,是真情。
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的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有效的教学方式
1.讲述法≠满堂灌
当前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求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此,各种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异彩纷呈,比如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同时“讲授法”却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很多人批评讲述法是“满堂灌”、“灌输式”,不利于学生发展能力,导致学生进行机械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等等。
新的学习方式都有它们的积极意义,但这并不能否定与排斥传统的讲述法教学方式。
特别是我们历史教师,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更不能盲目跟风,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排斥讲述法。
首先,历史课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因此,讲述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常规形态。
其次,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方式上来说,由于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类活动,不可能通过实验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大多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传递的。
人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听(听他人讲述历史)、读(阅读有关历史的书刊)、看(考察历史的遗迹)等,而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也不外如此,其中,听课又是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如果历史教师放弃讲授历史,就可能阻断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
我觉得,从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上来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
历史课的思想性、导向性、科学性、教育性等,是要在历史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才有保证的。
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历史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关系,也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正面讲述。
陈红:刚才我们讨论了讲述法,我们再来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自主学习:自主≠放任自流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方式,但是自主≠放任自流
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如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要引导学生确立“我想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态度。
第二、要培养学生具有“我能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三、要培养学生“我会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方法。在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也要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职责。
金波:3.合作学习:内涵>形式
什么是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明确的责任分工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与审美的过程。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活动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于是,在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同桌的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简单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学生的举动,结果造成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要么个人埋头钻研,要么个别乘机开小差、说闲话,真正参与的人少,场面热闹而收效甚微。我们说这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不是真正内涵意义的合作学习!
【课程内容】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小学阶段学生已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学会了写课本剧,初中阶段我们历史学科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在七年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动、好模仿、精力充沛,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年龄特点将课本剧引入历史课堂,请看历史课本剧——《课本剧晏子使楚》
金波:4.探究学习:避免“神话”、“泛化”、“浅化”
一是对探究的“神化”,即价值定位的学术化。
进入新课改后,很多老师认为,搞探究式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有高超的研究能力,以解决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给教师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既使教师感到彷徨,也使教师感到灰心。不少教师由衷地感叹:“我都不会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呢?”于是“探究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方式。
二是对探究的“泛化”,即探究内容的随意化。
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内容贴上探究的标签,如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实验活动设计,却不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称。探究内容的随意化,伴之而来的必将是低效能。这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如不加以澄清和纠正,将极大地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三是对探究的“浅化”,即探究过程的形式化。
在历史知识的探究式教学中,由于学生探究的是人类早已发现的、成熟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易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较极端的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的形式化的探究,提出假说的环节即使有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对假说求证的过程则更是被误导为纯粹的证实(而且往往一、二个事实就给人以得到证实的印象),而更能反映科学研究活动真实的求证则不见踪影。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严重的是会误导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不正确的科学形象。因此,要实施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就不能省掉假说这一环节以及为催生假说而精心设计的活动。
【课程内容】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初中课标内容中有南京大屠杀,因为它是侵华日军战争罪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抗日战争历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伟大的意义,同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当年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对中国历史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侵华日军反人类的残暴罪行中得到启示,记取历史教训,更加关注人类命运。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南京大屠杀”这部分时,先阅读教科书,然后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我们共同进行了讨论。
1.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吗?
首先,学生们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各种资料。(展示相关资料)
其次,我向他们出示了《远东军事法庭判决书》的相关资料,其中说:“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毁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
第三,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布的档案(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证实,在南京被屠杀的中国人在30万以上。据1946年2月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星屠杀858案,15万人。被枪杀和活埋者共30多万。
通过以上这些资料,学生们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屠杀达几十万人是事实。虽然日本军人的野蛮残暴屠杀,不象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屠杀犹太人还登记造册,而是实施屠杀后千方百计掩盖罪行。而历史事实是不容否定的。
2.日军为什么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结合对整个日本侵华战争概况的学习,学生们列举了这样几点理由:
(1)当时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日本当局以为攻陷南京,中国便会丧失斗志。“占领南京,迫使中国屈服”,这便是松井石根进攻南京的目的。
(2)“膺惩”。怎样才能“迫使中国屈服”呢?那就是使用恐怖手段,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指出:“日本的首脑认为这场战争是‘膺惩战’,因为中国人民不承认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拒绝与日本合作,所以为惩罚中国人民而作战。由于这个战争所引起的一切结果,都是非常残酷和野蛮的,日军首脑的意图是要摧毁中国人们的抵抗意志。”由此可见,攻占南京,采取恐怖手段,迫使中国投降,就是日本当局的既定方针。
有学生在图书馆查找《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一书中松井的《攻克南京城纲要》,其中有这样一段:
一、若南京守城司令或市政当局留守城中,则劝其开城以和平占领。尔后,各师分别由经过挑选的一个步兵大队(9日改为三个大队)为基干,率先进城,分区对城内进行扫荡。
二、若敌之残兵仍凭借城墙负隅抵抗,则以战场之所有炮兵实施炮击,以夺占城墙。尔后,各师团以一个步兵联队为基干进城扫荡。
看完这段资料,学生们说:中国军队投降被扫荡,不投降更要被扫荡。所以这场大屠杀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给日军的打击,对其迅速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有严重影响。
(4)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战争和侵略本性、反人类的非人道的罪恶本性。日本军队作为一部开动起来的侵略战争的机器,任何一个日本士兵加入进去,都会随着这部侵略战争机器而运转。因此,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战争罪行,是日军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部侵略战争机器而犯下的。
3.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屠杀中日军的手段极其残忍?他们中的一些也不过十几岁的孩子,与中学生同龄。
我与学生共同上网查阅了一些学者的观点,找到这样几点原因:
(1)有些日本学者认为是“虐待转移”。战争以前,无论长官如何对待士兵,日本士兵都要默默地忍受;而战争发生后则是:无论日本士兵选择那一种暴虐行动,中国人也必须默默地忍受。
(2)“病态的民族蔑视”。如1938年,日本士兵东史郎在南京时的日记中吐露,“现在一头猪比一个(中国)人更值钱,因为猪肉能吃。”
(3)“迷信天皇与暴力”。
如一名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永富白道说,他从小受的教育使他深信,日本天皇是世界的当然统治者;大和民族优于世界上其他任何种族;日本的使命就是要控制亚洲。
我们还讨论了:
4.关于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的影响。
5.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陈老师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前面我们谈到的对探究学习要避免“神化”、“泛化”、“浅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完全可以从学生中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再简单,对教师来说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疑惑一定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盲区。通过有效地探究活动,师生共同获得了成长。
(三)有效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有效的预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1.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
课中,指的是课堂教学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结果,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教师完成了预先的教学方案;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教学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即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这是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促进,达成目标的教学过程。
课中,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设计;
结果,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预设的结果,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活生生的个体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学生成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课程内容】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和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就是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自然界中充满了无数的科学之谜,人类起源本身更是一切自然之谜中最大的迷。人类来自何方,来自何时,如何而来,至今在科学界还没有定论。我们都在期待有更多的考古发现问世。这个时代与当今距离遥远,给人一种陌生和冰冷的感觉,很难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漫画北京人的一天》,这个创意很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了解原始人的生活状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无法仅仅根据教材预习,就能用漫画的形式描绘出北京人的生活。因此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因为学生画的内容千奇百怪,又无法击中要点。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有点失控,让我十分尴尬。
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贾兰坡先生写的《原始人的群居生活》这篇文章,读后我十分激动,这篇科普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篇非常好的课外读物。
在以后的教学中那种场面失控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了,当然我们孩子还在画着漫画——《北京人的一天》
2.如何处理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让我们在回到有效教学的这个框架:教学目标、学习兴趣、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教学的控制,导致对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包办、强制和干预。而教学生成激活了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并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如何处理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1.更新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2.提高教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学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知识储备和积累,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空间。
3.丰富教学经验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预设与生成之所以产生矛盾,是因为我们的预设不到位而产生的,说明我们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太相吻合,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陈红:还可以变换问题提问方式
当我们提出问题后感觉学生在下面没有反应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问题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们应及时的变换问题的提问方式,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把专业性的问题变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现实问题,把成人化的问题变成学生能接受的问题。总之,我们提出问题的好坏应以学生的反应是否强烈为标准。
丰富教学经验,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如果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时,就要事先为学生准备好可供讨论的素材,最好是来自不同方面、观点迥异的素材,只有这样,学生之间的讨论才能深入,才能使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灵感,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真诚面对,机智处理
当然,我们的教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仙”,在学生生成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问题,这时处理的最好方法是教师的机智:这个问题,我们班上有没有其他同学知道的呢?能否帮老师替这个同学解答这个问题呢?如果有更好,如果没有的话,就如实说老师也不太清楚,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作进一步地探讨。但教师课后一定要“追踪”调查,自己上网查找或询问其他老师,争取早日弄清问题的真相,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即使课后教师也没能弄明白,也要跟学生说明情况,千万不能把上课时的应对作为“敷衍了事”的一种手段,否则的话,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就会被你挫伤了,也会对教师人格产生质疑。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这是比较理想的关系。
(四)有效的反馈和反思
邵长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老师们都关注了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也更加精彩,但精彩的背后有效的反馈与反思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有效的反馈
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一般的大众信息传播,是一个“传播——反馈——再传播”的过程。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教和学默契配合,互动升华。
同时,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反馈——矫正”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还可以利用反馈得到的信息及时调节课堂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程内容】
初步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2.有效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后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反思?
第一,敏锐的问题意识。
第二,及时记录教学片断
第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第四,在交流与研讨中反思
第五,反思与学习、研究相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9期上刊登了浙江杭州江南实验学校金明强老师的《开门课:聆听学生的诉求——再谈非智力因素视角下教学的有效性》在文章中,金老师介绍了他在九年级上第一课时的做法和反思。
2009年9月的第一课:金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16K纸,并对学生说:“请用一个词概括你想要的课堂状态,”然后,统计前五位的词,并此将成为课堂的追求目标。如果说第一环节中的一个词是个体性的,那么此时的五个词就是群体性的了,足以成为班级的共同目的追求。在全体同学的见证下,选出的五个词无疑是具有生命力的,也足以成为班级团队的共同价值观。让同学庄严地记下这五个词,用意是让学生树立“白纸黑字”式的规约意识,以及共同完成这一追求的使命意识。老师说:“让我们在明年的最后一节课来做鉴定。”一句话,留下一个约定,也留下一份责任。
2010年6月11日,中考前最后一课,把保存了一学年的16K纸发给准备参加中考的学生,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是我们第一节课写的”,教室里顿时洋溢着一丝感动。
教师安排了“让我们回到起点”环节
对我们共同追求的五个词,把你认为做到了的圈出来,独立完成。
当学生统计出来后,金老师感慨:
第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诉求存在惊人的一致性
三个班不约而同选择了高效、充实、投入
第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诉求对师生具有标杆性
要求学生把五个关键词记在书本的首页时,教师自己则把三个班的十五个关键词依次记在备课本的首页。其实,这五个词已经涵盖了对课堂教学的全面追求:
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内容广泛;
教学效率——高效;
教学态度——投入;
教学艺术——自由、幽默、轻松、有趣。
换个角度说,这对教师、学生同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第三,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诉求对教师成长具有警示性
学生满意率高,中考成绩突出
金老师仔细分析调查结果,能明显看到自己的不足:
1.严谨有余,“有趣”不足
2.投入不错,“活跃”略欠
这节课我们研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虽然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一些原则是应共同遵循的:
确立进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人文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生体验、人生意义、人生启示。
创设探究学习的氛围,既要重视教学环境、情境的创设、更要注重教学民主,提供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的宽松环境。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
课堂不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应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维参与为核心。
应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学习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反馈、反思、激励、发展的过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来越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