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时代的孵化器怎么做

【孵化器热潮席卷中国,它是否正在远离本质?[思考]】当全民进入创业创新时代,孵化器热潮开始遍及中国大地,但与此同时不禁让人怀疑,这会否是一场新的泡沫?即便中国将来会诞生一批伟大的孵化器,但服务能力与盈利模式,依然是当下的业者们要跨越的鸿沟。盈利模式难题面临求解。http://t.cn/R2BfZbr
同时转发到微博天洋硅谷超级蜂巢现身房山 引领万众创新
  天洋硅谷超级蜂巢,来者何人?超级蜂巢,又有何玄机?随着房山天洋硅谷超级蜂巢日前的正式亮相,围绕万众创新和创新空间的一场战争又将打响。
  “目前涌现出来的诸多创新空间均是试图以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来为众多创新企业提供办公场所,”业内专家表示,更多的是希望借入驻的企业之势以此形成该空间的聚合效应,但前期的资源配置和能量场却一直显示为待定状态,与此同时,对入驻企业的定位也没有统一规划和划分。
  而天洋硅谷则不同,它的出现,是要在这股万众创新大潮中,让不同的国际型企业“蜜蜂”找到属于自己的“蜂巢”,并且,资源配置和能量场在规划中便已形成。
  众所周知,“万众创新”无疑是2015年的最热词,没有之一,这股改革创新的新风将会越刮越猛,其背后,不仅有李克强总理的大力倡导,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而站在风口正欲乘风起舞的企业正如潮涌,潘石屹望京SOHO 的3Q猛然吹皱一池春水,而毛大庆的优客工场则更是势如破竹,这边厢势头正猛,那边厢则又出来一个洪泰创新空间隔空叫板潘、毛两位大腕。正在多方混战之际,天洋硅谷再次成为闯入的一匹黑马,号称要成众多创新企业的超级蜂巢,打造北京数一数二的知识互联型企业的巨无霸孵化器。
  这个位于房山的超级蜂巢究竟是如何形成?其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根据了解,天洋硅谷超级蜂巢蕴自规划伊始,便注定要成为万众创新时代的领头羊。其超级蜂巢的定位蕴含多重意义,其一,蜂巢有聚合的意义,由于天洋硅谷是联合国项目事务署、房山区政府以及天洋基业三方合力打造的,未来将借助联合国项目事务署的国际背景,汇集世界级的顶尖资源,打造国际资源的聚合能量场;其二,天洋硅谷超级蜂巢将进行科学布局和构建,为众多国际创新企业打造一个复合的能量空间,据悉,天洋硅谷超级蜂巢不仅是背景首个知识创新国际示范区,还是目前北京唯一一个以知识互联型国际企业为主的超级孵化平台和经济加速器;其三,天洋硅谷超级蜂巢的打造,还暗指未来将给予入驻者更多的回报。据悉,天洋硅谷超级蜂巢将致力于为国际型企业打造一个集资金、技术、信息为一体的全生态产业链。并且,天洋硅谷超级蜂巢更享有税收减免、资金奖励等多项政策优惠和利好。目前,万国数据、新浪云计算等知名互联型企业已经签约。
  “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改革东风已起,如果你要起飞,就要站在风口,”业内专家强调,房山天洋硅谷超级蜂巢也许就是这个黄金时代的风口。
  根据了解,房山这个超级蜂巢启动区已经开建,将推出SOHO办公、写字楼、商业等产品,并且将斥巨资按照国际专业标准规划羽毛球馆、空中游泳池等顶级运动会所,此外,还将倾力打造2万平方米运动休闲公园体系、9万平方米开放式购物街及若干自助式休闲空间。
  “超级蜂巢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将是万众创新时代的黄金宝地,而对于高端居住人群来说,其的出现,也将带动人们生活的创新和理念的升级,”业内人士表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万众创新&&万人创业
继马云、马化腾等创业者之后,从北京中关村兴起的“创客风潮”,近年来迅速向深圳、上海、天津、四川、贵州等地扩散。奔涌的“创客风潮”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梦想,也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
  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否与当年联产承包制的重大效应相媲美?能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并由此推动形成百舸争流、奋发有为的改革开放新局面和经济社会新气象?这是重大课题,亟待高度重视、给出答案。&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社会繁荣之源泉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信息、能源、材料、医药、环保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激动人心的突破,催生了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催动着一场全人类走向智能生产、绿色生活的新迁徙,其中蕴含的诸多革命性变化,将对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顺应这一潮流,我们只有加快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迸发。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200多万户,其中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多达291万人。在此背景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一大批热衷于创意、设计、网络的年轻人,紧跟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的潮流,用自己的“桌面工厂”生产出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却又接地气、有市场的新型产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目前,北京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深圳的华强北已被视为“创客圣地”。韩国《中央日报》最近刊文称,去年中国新的风险创业者是韩国的100倍,吸引的创业基金是其15倍以上,中国的“创客风潮”已成为韩国一大威胁。这是否危言耸听姑且不论,但中华大地涌动的“创客风潮”显然加速推开了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工业革命大门,正在引领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
  不久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感慨地说,如果全国有1亿至2亿人能去创业创新的话,就会打造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传统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加快经济转型,特别是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筑牢基石,为经济发展增添持久动力。
  不仅如此,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还有利于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实践一再证明,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是推动改革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创业创新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各种阻力,特别是体制机制的障碍藩篱,创业创新者由此也就自然成了改革的呼吁推动者,进而还会让更多人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这对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使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当年实行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创造出粮食生产的奇迹,而且迅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极大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社会事业、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所孕育的奇迹已露端倪,只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必定能够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必定能够形成奋发进取的时代新风尚和社会繁荣新气象。
  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新机制新氛围
  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出台了一批减税降费措施,为全国小微企业和创业者送出价值不菲的“大红包”。此前不久,中央还筹集了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并鼓励更大规模的社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共同培育支持蹒跚起步的创新型企业。这些有力举措,都释放出打造更好创业环境的强烈信号。为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我们既要落实好各项扶持优惠政策,还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和采取一揽子措施,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推动形成活力释放、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我们总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数量大幅上升,商事制度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从去年3月1日全国范围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到日,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33.59万户,同比增长17.67%,其中,企业380.78万户,增长了48.87%,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4万户;内资企业376.94万户,增长49.45%,其中私营企业360.16万户,增长51.21%;外商投资企业3.83万户,增长7.56%。个体工商户923.24万户,增长了8.94%。农民专业合作社29.58万户,下降了1.58%。截至2015年1月底,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总计7017.64万户,到2月25日,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总计7076.56万户。其中,企业1869.87万户,增长20.94%。内资企业1823.29万户,增长21.43%,其中私营企业1596.44万户,增长25.23%;外商投资企业46.58万户,增长4.44%。个体工商户5072.98万户,增长了13.23%。农民专业合作社133.71万户,增长了28.71%。
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2014年,全国新设立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幅50.03%,明显高于第二产业29.72%的增幅,第三产业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提高到了78.72%。改革对新兴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全国新登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4.67万户,同比增长97.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59万户,增长83.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26万户,增长70.32%。
三是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运行后,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能够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有效扩大了社会监督。《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后,公示年报和即时信息的企业平稳增加,截至日,已有719.17万户企业报送公示了2013年度年报信息,公示率48.90%。各地的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改革对引导创业、促进就业作出了显著贡献,截至2014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2013年底增加3117.66万人,增长14.26%。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以及服务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五是市场经济秩序平稳向好。总体上看,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绝大多数投资人较为理性,能够认识到认缴出资的权利和责任,各类企业未因改革而盲目扩大注册资本规模,改革实施以前社会担心的注册资本畸低畸高的现象不普遍、不明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有效运行,以及年报公示、信息抽查等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诚信意识,市场经济秩序稳定良好。
六是改善了营商环境。改革推动了我国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市场主体注册时间大幅缩短,资金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外国企业和境外投资者投资力度加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怎样破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两会闭幕日,相关部署启动时。会上部署的各项民生工作、提出的各项民生目标,应当如何落到实处?
  两会声音回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我还到访过一些咖啡屋、众创空间,看到那里年轻人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说能够带动市场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成蝶。
  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今年我们要继续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
  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一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扶持?
  全过程给予补贴,实施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优化行动
  记者:今年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词。在无锡,对“创客”群体,目前有哪些扶持举措?
  无锡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徐斌:在江苏无锡,每年新诞生数以万计的“创客”。仅去年,享受各类创业扶持政策的就有1.19万人。其中占比第一位的是失业人员,其次是大学生,他们中间以“互联网+传统行业”为模式的电子商务创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无锡针对创业的政策,涉及到全过程。大学生、本市户籍城乡劳动者在当地创业,可申请享受以下政策:6000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每年5000元、连续三年的租金补贴;带动1人补贴3000元、连续补贴三年、最高补贴10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每人20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连续补贴两年的大学生创业住房补贴;最高3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投资匹配;最高3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等。
  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可申请基地建设补贴15万至100万元。大学生和本市户籍城乡各类劳动者,在无锡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可申请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申请享受200万元贷款贴息扶持。
  “创客”、江南大学大四学生徐林:我已经注册了一个公司,管理着10多人的团队,一方面销售童装,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微信开发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月销售额15万元。
  我在大二时通过选拔,进入了学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学院”每学期对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进行评估,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可进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项目孵化。
  “创业学院”还聘请企业家、创业者提供创业经验的分享,教授学生营销、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商务沟通等。这对学理工科的我来说,还是很有用的。2013年,我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电子商务创业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及2万元奖金,并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毕业后我打算在无锡继续创业。
  记者:今后还有哪些扶持计划?
  徐斌: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锡正在实施创业引领工程的三年计划。这项工程包括创业主体培育、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政策落地、创业孵化推进、创业服务优化等五大行动。
  无锡将在年,建成大学生创业园15家以上,组织各类创业培训5万人以上,重点扶持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复转军人、妇女、青年以及残疾人等各类劳动者创业3万人以上,引领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
 二问 化解产能过剩造成的失业,如何应对?
  鼓励企业拓宽范围、转型发展,发放稳岗补贴减轻企业负担
  记者:当前因化解产能过剩造成的失业现象,与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时期的“下岗潮”一样吗?
  河北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陈晓坡:两者区别很大。国企改革是在集中区域、集中时间、集中人群中进行的,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集中而巨大。化解过剩产能是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实施的,全省各级政府做了充分准备,坚持“结构调整、职工安置、债务化解”3个方案齐备才能实施,绝不是简单地把职工推向社会。
  20多年过去了,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自主择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就业市场日趋多元,劳动保障政策更加完善,失业人员的托底工作更加有力,不会出现大规模职工集中失业的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化解过剩产能确实给就业带来了影响。据测算,年,河北省每年因压减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要向社会释放失业人员25万人左右,共涉及100多万人。在这些失业人员中,年龄偏大、就业能力较差的人员占了较大比重,就业结构性矛盾也较突出,全省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记者:化解产能过剩对就业造成的影响,该如何应对?
  陈晓坡: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涉及企业职工安置分流和再就业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拓宽经营范围、投资转型发展,在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竞争力,用“内部因子”促进职工“转岗”。以拥有3.7万名员工的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为例,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该公司积极实施与钢铁主业相关联的非钢铁产业项目23个,涉及LED、物流、信息自动化、液化气等众多行业,向非钢产业转移人员2.2万人。
  同时,河北省实施了“三补一降”援企稳岗政策,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即:由失业保险金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转岗培训补助、岗位补助、社会保险补助,鼓励企业积极安置职工,不裁员或少裁员;对单位缴费基数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核定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努力减轻企业负担,政策优惠力度全国领先。2014年,全省共为222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12亿元,惠及职工19.41万人。
  河北省人社厅厅长张义珍:2014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涉及企业3182家,涉及企业职工43.75万人。已明确在企业内部转岗留用21万人;参加转岗培训5.05万人;待岗、辅助性岗位安置和尚未明确去向的人员8.89万人;向社会排放失业人员8.81万人,其中80%以上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涉及企业和职工比较稳定。
  三问 下行压力之下的就业稳定,如何保障?
  差别化、多渠道促进就业,对困难人员进行精准扶持
  记者:在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就业稳定?
  徐斌: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无锡正在通过多渠道促进就业稳定。从政策上,包括降低创业门槛、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创业主体,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具体手段上,通过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精准扶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实名制跟踪服务、健全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等。
  新疆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张荣:面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工作的新变化,新疆启动新一轮差别化促进就业政策,政策重点向南疆倾斜。2015年,新疆拿出近20亿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工程,其中中央财政14.819亿元,自治区财政4.57亿元;提出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万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为零,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万人次,培训各类人员100万人次的目标。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社厅已专门制定了《2015年自治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同时,新疆将结合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会同协调有关方面针对创业大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集中会诊,做好创业服务,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租补贴等政策,培育扶持一批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注册“网店”的创业大学生也将被纳入政策支持服务范围。
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的重大社会改革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回顾过去,1978年,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作出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决定,极大地激发出亿万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1980年,温州市工商局发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标志着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认可,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从此当上了“个体户”,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探索和社会财富积累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粮票”被正式取消,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闲置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奇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简单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要在社会上刮一阵风,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大众创新创业是迈向“中高端”的新途径。大众创新创业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初创企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洗,一部分势必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大众创新创业是创新产业组织的新方式。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对大众创业者的开放普及,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从而带动传统大规模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正在变为现实。开放的社交网络使用户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与到产品构思、设计、制造、改进等环节,与创业者充分交流产品创意、体验及个性需求。“众筹”“众包”“众创”的融资模式和生产方式,将优化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现在不足一年,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众创新创业对经济的推动贡献,也反映出大众创新创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期待。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基本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底层群众和年轻人发展存在“玻璃天花板”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就是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自由分配,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满足人的最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高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创造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满足人生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渠道,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人民当中蔚然成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保持着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和精神风貌。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大众创新创业从根本上是要通过完善法治环境和加大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破除一切不公平、不合理、制约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政策制度障碍,让政府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有权者不可任性也不敢任性,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风。
  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具备了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当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1600多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毕业企业超过5.5万家,其中上市和挂牌企业近5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200多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2014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诞生科技企业1.3万余家、武汉东湖超过5000家,115家国家级高新区总收入达23万亿元,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超过50万人;技术市场体制不断健全,201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创业投融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4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带动我国创新创业愈加活跃,规模加速扩大,效率显著提升。
  透过大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的现象,不难看出其出现的必然原因和基础条件。一是新技术革命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便捷工具。互联网、大数据、开源软硬件、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让社会大众可以方便地将创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转化为现实产品,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二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我国信息产业在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超级计算、卫星导航、智能终端、光通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创新平台,带动以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三是高素质人才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智慧源泉。由于几十年坚持不断的教育发展,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新创业群体具备了扎实的科学基础、网络技术和开放视野,可以轻松快捷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社会大众需要什么,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创意。四是改革开放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宽松包容的政策环境。商事改革、第三方支付、P2P金融等改革措施创造了政策支撑条件。宽容失败、鼓励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观念,理解、认同和投身创新创业,使得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五、落实《意见》精神,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抓手
  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与合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更广范围内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大众创新创业的战略意义,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任务抓实抓好,使科技创新的“小局”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地区之间要建立联系机制,交流借鉴工作方法与经验,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大众创新创业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二是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发展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搞建设,而是要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发展众创空间要认真梳理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发挥政策集聚和“互联互通”的系统有效性,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推进作用。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依托传统孵化器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向着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满足新时期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需求。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重资产、轻服务”逐步转向“轻资产、重服务”。高校、院所要结合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和正在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积极探索调动各方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宏观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政府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市场选择大众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让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来调节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和形式,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更不能用已有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手段去“引导”大众创新创业发展。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阶段,政府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者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不断夯实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秩序。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会一帆风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时不我待的改革精神和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破除制约大众创新创业的各种障碍,才能充分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助力经济发展实现“双中高”目标,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型孵化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