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武术套路锦标赛国家几级运动项目

中国武术段位加分 武术二级运动员标准 武术套路比赛视频
华杨减肥网
你感觉“中国武术段位加分 武术二级运动员标准 武术套路比赛视频”文章如何?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联系减肥网站华杨网91Hy.co m编辑反馈吧!
夫冠军,&成都龙腾武校&创始 人 ,&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四川大学武术学术顾问&。
武术比赛,加分“捷径”?——漯河高中74人获高考体育加分事件追踪
新华网郑州7月5日电(记者李亚楠)漯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漯河高中)今年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占河南全省此项加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引发公众质疑。连日来,在采访这一事件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条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捷径”。
正是通过这条“捷径”,漯河高中今年有41名应届高中生作为武术二级运动员在高招中加分成功,而其中38人都是通过参加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而获得资格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记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等级查询系统粗略统计发现,2013年,河南全省有超过300人都是通过这项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漯河等地市。
河南省招办公示的享受体育加分的考生名单中,郑州、焦作、新乡等地一些学校的不少考生也正是通过此项赛事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资格的。
一次武术比赛,竟能“量产”数百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这项赛事由河南省体育局主办,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河南科技学院承办,去年7月26日至29日在新乡市一中体育馆举行。
据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武术科科长汤西印介绍,去年共有800人参加这项赛事,分200多个组,每组前3名可以申报武术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最终,整个比赛有将近400人符合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记者随手翻开一页赛事秩序册,发现仅女子组刀类就有圣宗老架刀、太平捶刀、五堂刀、西杨刀、斜窜刀、心意六合刀、形意刀、燕青刀、猿仙通背刀等,每组参赛人数5到13人不等,绝大多数都在10人以下。
记者还发现,引发争议的漯河高中一些体育加分学生参加的项目有心意连环棍、形意麟角刀等,这两个项目均只有5人参赛。
汤西印说,确实有临阵磨枪,奔着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加分来参赛的,而且还不少,但这些人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对这些人我们就在成绩册上注明不予打分。
为防止这种情况,赛事还设置了基本功的考核。汤西印说,比如正踢腿、旋风脚、腾空飞脚等,没有一定基础,不练个一年半载,靠投机取巧、临阵磨枪是根本做不来的。“根本腾空不起来,脚都踢不到手。”
他还说,如果一组参赛队员都不行的话,我们坚持宁缺毋滥。“不过,一个组全是临时抱佛脚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
对于为何很多项目参赛人数少?汤西印解释说,举办这项赛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运动员评级,而是为了传承和发展武术,特别是一些稀有拳种,因此,只要每个项目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我们都会设项,借助国家给的一些政策,让更多青少年学习训练,做好武术文化的传承。
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刘保祥说,在2007年河南省将这项赛事列入运动员评级以前,这项赛事就已举办了很多年,以后即使不给这个政策了,这项赛事也还是要继续举办。
“过去基本上只有少林拳和太极拳,一组最多达到200个人比赛,一上午都打不完,现在各个拳种,特别是小拳种,经过这几年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都有人去传承,这是个好现象,”汤西印说。
不过,传承武术的宗旨、加分符合程序的解释,并不能抵消人们的质疑。一位考生家长说,一项没有门槛的赛事,将近一半的参赛人员都能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简直成了国家二级
与“ 中国武术段位加分 武术二级运动员标准 武术套路比赛视频 ”相关:··········
··········当前位置:>>
在山东的一年间,杨贝贝经历了6场比赛,这让她像副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武术代表队的第二高度。但相对于她的成绩,杨贝贝算得上运动能力很强,难怪山东万马将杨贝贝的未来定位在武术健将的位置上。
&&& 在山东的一年间,杨贝贝经历了6场比赛,这让她像副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武术代表队的第二高度。但相对于她的成绩,杨贝贝算得上运动能力很强,难怪山东万马将杨贝贝的未来定位在武术健将的位置上。
&&& 世界武术套路冠军:我国著名武术套路运动员、女、山东招远人,1986年出生,原北京武术代表队,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健将&&武英级运动员。曾多次代表中国武术队出征,韩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吉隆坡、罗马尼亚等国家比赛交流。
大众体育官网9月15日报道:
&&& 杨贝贝总是和卢冬强形影不离,两个人都是体育健将,一对小情侣,脑袋形状和发型也差不多,被大家称为金童玉女。笔者一开始是这样区别她俩的――杨贝贝的耳朵比较小。
杨贝贝三节棍表演现场
&&& 她来自山东招远,一个长期以来武术水平并不强势的地区,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曾几何时她只是一个跟在父亲身后,为父亲在业余武术场上的表现呐喊助威的小屁孩。但在1998年山东省武术套路刀术、棍术冠军。
&&& 在山东的一年间,杨贝贝经历了艰苦的训练,这让她像副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武术代表队的第二高度。但相对于她的成绩,杨贝贝算得上运动能力很强,她的助跑摸高(3米50),垫步摸高(3米39)都是全队第一,原地摸高(3米32)全队第二,速度和耐力也足以和1米90左右的男武术运动员媲美。
&&& 难怪山东万马将杨贝贝的未来定位在武术健将的位置上,相对来说,她的三节棍动作还是不错,滑步、移动也协调敏捷,但其她的许多外线技巧还显得粗糙、重心偏高。
记者:自我介绍一下你以往的武术比赛经历吧。
杨贝贝:我之前在北京武术代表队,去年来到山东2队。
记者:觉得武术代表队的训练跟你以前所在的各武术队有什么区别?
杨贝贝:管理非常严格,教练的态度耐心,球队的气氛很好。特别是每次正式训练之前都会安排玩一个游戏,让训练气氛很活跃,这是我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记者:经过武术代表队的训练,感觉到有哪方面的进步?
杨贝贝:重心下降了,还有武术意识有提高
记者:觉得自己打球的优缺点在什么地方?
杨贝贝:优点是中距离刀术,还有棍术不错,缺点是防守和力量。
记者:哪个武术明星是你的模仿对象?
杨贝贝:成龙、李连杰太远了,就说国内吧,王宝强是我的努力对象,还有前一段的俱乐部青年联赛预赛,山东青年队的11号,她的意识和武术也是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不知道是谁,可能是赵宏伟也可能是隋岩)。
记者:你学武术的目标是什么?
杨贝贝:进入国家队。
杨贝贝基本资料
出生年份:1986年5月8号
毕业院校:武汉体育学院
代表队:北京武术队
运动等级:健将
运动项目:武术
籍贯:山东
1998年山东省武术套路刀术、棍术冠军
1999年山东省武术套路锦标赛刀棍冠军
2000年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棍术冠军
2001年北京武术套路比赛刀棍全能冠军
200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棍术第三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南拳冠军
2003年全国体院对抗赛女子、刀术、棍术、三节棍冠军
2003年代表国家武术队前往卡塔尔参加世界武术比赛获刀术、棍术、冠军
200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南刀第八名
2005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三节棍冠军
2006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南拳第三名、南刀第五名
2007年全国体院对抗赛三节棍冠军对练冠军
2007年代表中国武术队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武道大赛获得三节棍冠军
初审编辑:刘宝才责任编辑:王&&欣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多少名能通一级总动员证?_百度知道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多少名能通一级总动员证?
棍术,建议你再看看、冠军赛A组单项前六名、剑术。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前六名、南拳、老年组)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上面有详细介绍、对练)第四至八名,怎么说也是省队一线了吧。另外就是如果你都能参加全国比赛了、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第四至十二名,全国武术学校武术散打比赛各级别前三名;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有《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刀术、南刀,B组单项前三名、枪术、太极剑;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再说问问你教练也就知道了呀。全国武术学校武术套路比赛全能前三名、太极拳,传统项目各单项第二至八名,单项(长拳  一级运动员&#8205?咋还不知道这些了。&#8205、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全能第九至十二名;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单项第一名(不含中、南棍;  &#8205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武术套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家一级运动员怎么考?_百度知道
国家一级运动员怎么考?
第三条获得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生产(工作、学习)积极,体育作风好。  二、达到该等级称号所规定的技术标准。  三、国际级运动健将授予在奥运会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取得获奖名次的运动员,及在正式国际比赛中,成绩达到世界水平的运动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首先你是什么项目的?
你所在地方该项目的发展如何?
该项目在我国开展的如何?
你的今后发展方向如何?
高水平体育院校?北体?国家一级太多,不希奇.但它是国家唯一的体育大学.文化要求不高,你可以参加每年年初(现在好象晚点了)五月份的单招考试,过关了到时候参加它的文化考试,不过跟你说白了.没有关系和后台.你想都别想.
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男子跳远 7.30米;男子跳高 2.00米;男子100米 10秒7..
少年级:100米 13秒;跳远 5.25米;跳高 1.50米
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技术等级:
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六级:国际武英级(国际级运动健将)、武英级(运动健将)、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武童(少年运动员)。...
你需要先报考北京体育大学.参加面试.面试通过以后你就行了.
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竞技武术套路自选项目C级跳跃难度起跳阶段人体重心 运动学特征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中国论文网 /6/view-2935627.htm     摘 要:高难度323C起跳技术是影响该难度动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环节,其动作人体重心的运动学基本特征与要素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运用运动生物力手段对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助跑结束时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而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一级运动员右腿摆动慢,上步不积极,左腿蹬摆不充分,左臂摆幅小是导致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增长小的关键所在。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正相关,武英级起跳时左腿加速摆动与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是起跳离地时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最重要原因。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缓冲时段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身体重心下降低,但用时还长,然而蹬伸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完成动作好的最根本所在。   关键词:竞技武术;高难度323C;起跳;人体重心;运动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G8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8)12-1715-05      A Comparative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n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ody Gravity Center in?Take?off Phase of Selective Program C in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Taking high?difficulty 323C in Selective Long Boxing as an Example   GAO 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ake?off technique in high?difficulty 323C is the key to high?quality   complet the kinematical basic feature of body gravity center is important to evaluation. This paper do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biomechanical features of human body's gravity center. It discovers that when the run?up is finished, the horizontal speed that is got is not t while the reduced horizontal speed in buffering phase is not the less the better. The fact that Band?1 athlete swings right leg slowly and does not step forward   actively, his left leg does not stretch adequately, the swing range of left arm is small,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small increased horizontal speed for the left foot in the phase of leaving ground. And when the right leg is taking off the ground, the loss of horizontal veloc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ertical   velocity. In the process of take?off, the proper negotiation of left leg's swing at the increased speed and right leg's quick stretch is essential to that the elite athlete receives more vertical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take?off and leaving ground.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gravity center in the stage of stretch, and horizontal velocity of gravity center and vertical velocity of gravity center in the left leg when taking off the ground. The height of gravity center of body of Band?1 athle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lite athlete, and Band?1 athlete is longer than elite athlete in the buffering stage of jumping,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time of stretch.      Key words: competitive W high?difficulty 323C; ce sport biomechanics      武术套路从1957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起至今50余年,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武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较稳定的评判标准,技术的发展在60年代追求“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后来遵循“突出竞技特色、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现在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使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术到水平沿着其自身的规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面临武术项目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大环境下,为进一步突出其竞技化属性,向国际竞赛项目接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新出台了《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新规则重点突出难度动作,并对难度动作进行量化,确定难度等级,大幅度增加了难度动作分值比例[2],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技术动作向高规格化和难美化的方向发展,也提高了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比性及裁判员评分的可操作性。   高难度323C(旋风脚转体720°)是新规则自选长拳中难度等级最高(C级难度)的跳跃动作之一,高质量的完成此难度动作,不仅能增强套路演练的节奏和气势,而且是拉开比分差距,决定运动员最后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高难度323C起跳技术是完整技术中技术成分较高、动作细节较复杂的环节,其动作人体重心的运动学基本特征与要素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3]。对此,本文拟运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四川省武术队8名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其中武英级4名,国家一级4名)高难度323C动作进行三维摄像解析,重点对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揭示不同等级运动员技术动作差别的运动学特征,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该技术动作特点,提高成功率,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省武术队8名优秀男子套路运动员。群体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竞技武术套路难美动作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竞技武术长拳自选套路难度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为本论文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3.2 三维摄像解析法   采用两台JVC GR-DVL9800摄像机同步定点拍摄高难度323C动作。拍摄时,左机置于起跳方向的左侧,其主光轴对准动作阶段中心,拍摄距离12 m。右机也置于起跳方向的左侧,并与左机主光轴成82°夹角,其主光轴对准动作阶段中心,拍摄距离12.5 m。两台摄像机采用外时标(发光二极管)作为同步标记。拍摄速度为50场/s。拍摄前对放置在起跳点的爱捷004-A0三维辐射框架进行标定。根据对录像带的观察和拍摄时武术专家对该难度动作的现场评分(表1),对运动员完成的最好的一次技术实验的录像画面采用艾立尔运动图像测量解析系统进行解析,选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模型,所得数据采用数字化滤波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6Hz。      1.3.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所获得运动学参数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及相关程度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组间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用*表示;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用**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是指从助跑最后一步左脚着地时刻开始到右脚离地时刻结束。为了分析动作的方便和需要,将起跳动作分为2个时段。即缓冲时段(左脚着地时刻到身体重心最低点时刻);蹬伸时段(身体重心最低点时刻到右脚离地时刻,其中经过了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离地时刻)。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动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左脚着地时,右臂向上向后摆臂至头部后上方,左臂随之摆臂并收至右胸前。右腿随即上步,脚尖内扣,左臂由上往前下摆臂,右臂随之回落,上体向左旋转前俯。紧接着右腿拧转蹬伸,左腿快速向外蹬摆,左臂向外加速抡摆,右臂向上摆动,重心投影点逐渐移向起跳方向,以期获得转体力矩。左脚离地后,伴随着两臂的制动,左腿加速向外向上摆动,右腿迅速蹬伸来完成起跳动作。为了更深入分析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学特征的差异,根据起跳技术特点和动作顺序,把特征画面时相确定为:“左脚着地”,“身体重心最低”,“右脚着地”,“左脚离地”和“右脚离地”共5幅特征画面。这些特征画面,即不同动作时刻,可表征动作时段基本力学特征与动作质量[4]。本文主要对上述2个时段5个时相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和讨论。      2.1 起跳阶段人体重心速度特征对比研究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人体在助跑前所获得的水平初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为后续腾空转体动作的完成创造条件。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和垂直速度的获得是影响起跳效果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5]。为了研究人体重心速度特征对起跳效果的影响,我们绘出了人体重心速度变化规律曲线图(图1、图2),并罗列出起跳过程中相关的运动学参数(表2-表4)。      2.1.1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特征对比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均是从大到小,又到大再到小(图1)。由表2可知,左脚着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水平速度分别为1.24 m/s、1.30 m/s,二者无显著差异(t=-0.20,p>0.05);重心最低点时刻,一级运动员水平速度、水平速度损失值及损失率与武英级也无显著差异。(t=-0.20,p>0.05;t=0.15,p>0.05;t=-0.64,p>0.05;t=-0.71,p>0.05)。表明,缓冲时段一级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损失值及损失率与武英级相比均无质的差别。对左脚着地时刻水平速度、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的相关分析结果(r=-0.01,P>0.05;r=0.10,P>0.05)表明,助跑结束时水平速度的获得并不是越大越好,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它们对后续起跳腾空动作的完成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时段,水平速度的下降主要是左脚着地时对地面产生的摩擦力而引起的制动与支撑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造成的。这部分损失的水平速度将通过左腿的退让性收缩将其以肌肉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备起来,在开始蹬伸初期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从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损失值与左脚离地时刻重心垂直速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85,P<0.01)中得以验证。右脚着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水平速度分别为1.46 m/s、1.98 m/s,二者呈显著差异(t=-2.45,p<0.05),说明,一级运动员左腿支撑蹬伸过程中,右腿摆动慢,上步不积极,导致右脚上步起跳时水平速度较小。左脚离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水平速度及增长值分别为1.79 m/s、2.43 m/s;0.93 m/s、1.60 m/s。上述指标均呈显著差异(t=-2.45,p<0.05;t=-2.67,p<0.05),表明,一级运动员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的增长小于武英级,这是由于一级运动员左腿蹬摆不充分,左臂摆动幅度小所致。以上分析表明,助跑阶段人体获得的动能在起跳阶段中,主要是通过左腿的制动性支撑动作,使下肢伸肌群被动拉长,人体获得的动能转化为肌肉的弹性势能,然后下肢肌群快速收缩,为缩短下肢肌群蹬伸的时间和提高后续蹬伸动作的运动速度创造条件[6]。可见,左脚着地至离地时刻,人体运动的实质是通过右腿的快速摆动加速左腿的蹬伸,使助跑获得的动能与肌肉弹性能之间进行快速转换,以获取较大的水平速度和适宜的垂直速度。左脚离地之后,左臂制动,摆速开始下降,动量发生传递和转移,这时,水平速度也开始下降。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分别为1.28 m/s、0.90 m/s;水平速度的损失及损失率分别为0.50 m/s、1.53 m/s;0.28、0.63。上述指标均呈显著差异(t=3.16,p<0.05;t=-4.28,p<0.01;t=-4.30,p<0.01),表明一级运动员起跳的水平速度损失小于武英级,其原因主要一级运动员左臂制动不及时,右下肢制动不充分。对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的相关分析结果(r=0.95,p<0.01)说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越大,右脚离地时刻获得的垂直速度就越大。因而旋风脚转体720°起跳宜尽可能加大水平速度的损失来获得较大的垂直速度和腾空高度。从技术上讲,就要求左臂及时制动、加速左腿的外摆及右腿的蹬伸。      综上所述,一级运动员缓冲结束后,左腿的蹬摆幅度小,左臂的摆动和右腿的前摆动作速度慢,影响了重心水平速度的增加,导致左脚离地时水平速度小。左脚离地后,左臂制动不及时,右下肢制动动作不充分是导致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大的关键所在。      2.1.2 人体重心垂直速度特征对比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重心垂直速度变化均是从大到小,再到大(图2)。起跳过程垂直速度的变化特征与起跳时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变化关系极为密切。当助跑最后一步左腿处于最大缓冲时,重心高度下降至最低点,此时重心沿垂直轴的速度值最低(理论上为0)。而从缓冲结束之后到右脚蹬离地面结束,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上是一个不断加速上升的过程,垂直速度随着身体重心的高度不断上升而增大至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达到最大值。从表3可知,左脚离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垂直速度分别为1.67 m/s、1.98 m/s,二者呈显著差异(t=-2.51,p<0.05),说明,武英级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制动效果显著,助跑的动能更好地转化为左腿伸肌的弹性势能,使左腿在蹬伸时发挥更大的蹬伸力量,提高蹬伸动作的运动速度和右脚上步起跳时的动作速度,从而使右脚踏跳时右脚掌与地面形成及时的拧转蹬伸,致使重心水平速度向起跳的垂直速度上转化。而一级运动员左腿制动效果不明显,蹬伸不充分,右腿拧转蹬地不及时影响了左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当右腿蹬离地面瞬间,一级运动员垂直速度(3.08 m/s)小于武英级(3.61 m/s),二者呈显著差异(t=-5.00,p<0.01),说明,武英级起跳时右腿快速蹬伸能力较强,左腿摆速较大,有利于右脚离地瞬间产生最大的爆发功率,从而导致起跳时垂直速度急剧增大。
     起跳的腾起角度(α)是顺利完成空中转体720°的重要条件。我们定义为起跳离地时刻腾起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比值的反正切值。即:arctgα=Vy/Vx,一级运动员腾起角67.43°,而武英级76.03°,二者呈显著差异(t=-3.69,p<0.01)(表3)。其原因是一级运动员起跳腾起时水平速度损失率小于武英级。右腿的制动效果好,重心水平速度损失率大,对增大起跳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起重要作用。另外,从右脚离地时刻的垂直速度与人体重心腾空高度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r=0.98,p<0.01)中得知,起跳离地时刻垂直速度越大,重心腾空高度越高。   由此可见,左腿加速摆动和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是影响起跳离地时刻重心垂直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一级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起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起跳垂直速度、腾起角均小于武英级,影响了离地后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不利于空中击响和旋转动作的顺利完成。因此,一级运动员在起跳阶段应重点加强下肢专项爆发力和柔韧练习,注重蹬伸和摆动的协调结合。      2.2 起跳阶段人体重心位移特征对比研究      2.2.1 人体重心水平位移特征对比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人体重心水平位移呈明显的线性状态,两级别运动员重心水平移动速度较缓和,差异较小(图4)。从表4、图3分析可知,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缓冲时段身体重心水平位移分别为0.07 m、0.09 m(t=-1.41,p>0.05);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分别为0.14 m、0.20 m(t=-2.42,p<0.05)这说明,两个级别运动员缓冲时段重心水平位移没有质的差别,而缓冲结束后,武英级左腿的支撑蹬伸能力、右腿的快速摆动能力以及左右腿蹬摆协调配合的能力强于一级运动员。经检验,蹬伸时段重心前移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呈显著性相关关系(r=0.95、p<0.01;r=0.78、p<0.05),表明,蹬伸过程中重心水平前移距离的减少会导致重心速度的降低。因此,笔者认为,若左腿支撑时蹬伸动作不积极,则会导致起跳时重心距离起跳点过远,不利于身体重心快速向起跳点移动,另一方面,支撑脚与地面不能形成一定的拧转蹬地过程,造成踏跳力量不足,影响蹬伸时垂直方向力的初步获得,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续蹬伸过程中垂直方向加速度的获得。针对一级运动员来说,应在左腿有力的支撑下,积极快速蹬伸,推动身体重心前移至起跳方向,一则可使水平速度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为后续右腿踏上起跳点及左腿的尽早摆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可使右脚踏跳时右脚掌与地面形成良好的拧转蹬地,从而使右脚踏上起跳点后能迅速进行蹬伸,为重心垂直速度的初步积累和重心运动方向的顺利改变创造条件,也为后续蹬伸动作和腾空转体动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2.2.2 人体重心垂直位移特征对比   起跳阶段人体重心从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刻开始到右脚离地时刻结束是一个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过程(图5)。这是因为左脚着地时膝关节屈膝缓冲,加之上体拧腰下摆,两臂由上向体前抡摆,身体重心降到最低点。从表4可知,缓冲时段,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身体重心下降高度分别0.07 m、0.09 m,二者呈显著差异(t=-2.83,p<0.05),表明,缓冲时段武英级身体重心下降的高度较一级运动员大。即武英级缓冲动作结束时身体重心处于较低位置,为后续蹬伸动作创造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垂直速度。随着左腿的积极蹬伸,右腿快速前摆,前脚掌积极内扣,并与地面形成良好的拧转蹬地,使身体重心投影点快速移向起跳点,从而使右脚踏上起跳点后能通过及时的蹬伸动作将获得的蹬伸力量很好地通过身体重心,改变身体运动的方向。左脚着地时刻,两个级别运动员身体重心都有所上升。左脚离地后,右腿膝关节快速蹬伸、左腿加速向上摆动及上体充分伸展,使身体重心在右脚离地时达到最大值。从表4可知,蹬伸时段,一级运动员重心垂直位移为0.31 m,而武英级为0.36 m,二者呈显著差异(t=-3.54,p<0.05)表明,一级运动员起跳蹬伸时下肢专项柔韧素质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如武英级,造成蹬伸时人体重心的垂直位移小,腾起垂直速度小。经检验,起跳垂直速度与重心垂直位移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r=0.89,p<0.01),说明,垂直蹬伸距离愈长,即人体向上加速的空间范围加大,就有可能腾空高。      2.3 起跳阶段时间特征对比研究   本文中起跳时间与起跳离地的垂直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p<0.01)说明,缩短起跳时间有利于获得较大的重心垂直速度。这与踏跳应当遵循起跳时间以短为宜的原则相一致[7]。一级运动员起跳时间(0.40 s)大于武英级(0.35 s),二者呈显著差异(t=-2.83,p<0.05)(表5),表明,一级运动员起跳时间较长,影响了起跳蹬地力量和起跳效果。然而,起跳时间毕竟只是反映起跳蹬离动作完成快慢的,而不是反映动作完成质量效果的。对此,我们对起跳时间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缓冲时间分别为0.17 s和0.11 s,二者呈显著差异(t=5.66,p0.05)表明,在蹬伸时间差异较小的情况下,缩短缓冲时间,加大蹬伸距离可提高起跳垂直速度。因此,运动员在完成旋风脚转体720°起跳动作时既要使身体重心处于较低位置,同时缩短完成动作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左腿离心收缩能力和右腿蹬伸肌群的快速爆发能力及身体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要做到这一点,合理的方法是人体在缓冲时,加大两臂的摆动幅度,右腿快速前摆及蹬伸,使人体重心快速移向起跳点,确保起跳动作连贯统一、一气呵成。武英级运动员这点做的比一级运动员好,也是武英级能更好完成动作的最关键所在,需特别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刻水平速度、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均无相关关系(r=-0.01,P>0.05;r=0.10,P>0.05)。说明,助跑结束时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而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   2) 一级运动员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离地时刻的水平速度与武英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2.45,p<0.05;t=-2.45,p<0.05)。一级运动员右腿摆动慢,上步不积极,右脚着地之后,左腿蹬摆不充分,左臂摆幅小是导致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增长小的关键所在。   3) 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垂直速度呈显著相关(r=0.95,p<0.01)。   武英级起跳过程中,左腿加速摆动与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及左臂及时制动是起跳离地时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重要原因。   4) 一级运动员起跳离地时刻的垂直速度、腾起角度小于武英级,影响了离地后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不利于空中击响和旋转动作的顺利完成。   5) 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呈显著性相关(r=0.95,p<0.01;r=0.78,p<0.05)。一级运动员在此时段重心水平位移(0.14 m)比武英级(0.20 m)小,主要是左腿蹬伸动作不积极,送髋不主动所致。   6) 缓冲时段,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身体重心下降高度分别为0.07 m和0.09 m,二者呈显著性差异(t=-2.83,p0.05),这是一级运动员没在武级英完成动作好的关键所在。      3.2 建议   1) 运动员需根据自身训练水平,助跑的技术,发挥速度的快慢等特点,在平时训练中努力寻找速度与力量之间的最佳结合,使助跑速度与自身的专项力量素质相匹配,在保证左腿能够快速充分蹬伸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助跑速度。   2) 提高左腿的支撑蹬伸、摆动能力和右腿的摆动、拧转蹬伸能力的协调配合是一级运动员今后训练的重点。   3) 重点加强下肢专项力量和柔韧练习,特别是左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与右腿的快速蹬伸能力,注重动作的蹬摆结合与制动,应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起跳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总之,影响旋风脚转体720°的因素较为复杂,起跳技术的每一环节都对其后续技术动作的完成产生直接影响。教练员一方面要根据新规则的指导,对难度动作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把难度动作的关键技术作为训练的突破口,严格按照技术原理和动作结构特点发展和改进技术动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专项素质、运动技能、神经类型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在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温佐惠,王明建,艾泽秀.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69.   [2]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2003)[S].北京:国家体育总局,.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   [4]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5,201.   [5] 李世明,刘学贞,许全盛.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特征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2):33-34.   [6] 王倩.女子背越式跳高起跳和腾空阶段的速度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套路教学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