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万行上师七节动功,还能练小周天运行图气功吗?

[转载]释万行上师开示(七节动功)
/w98/play_album-aid-1706929_vid-MTQ2Mzc2MzI.html#CommentPlace
《莲花生法门动功》 关于“动功”--万行上师的开示
上师开示录:
  我传授给大家的七节动功,其中第三节“河住江翻”的主要作用就是开通你的尾巴骨的。尾闾这一关是非常难过的,一旦把尾巴骨打通了以后,能量就会顺着后脊梁往上升。“河住江翻’”就是为了不让能量从前面漏掉,而是让它从前面转到后面来。&
  “河住”,河里面的水停止了,不再流了。“江翻”,大江大海里的水多多啊!再多的水它也能够从下边翻到上边来。前面这条河流永远停止了,不再漏掉了,全部到后面,翻上来了。河住江翻的实际意义就是这样!“河住江翻水倒流”,逆流者为圣人,顺流者为凡夫。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修完的话,充其量也只是修完了四禅八定,何况我们连这个基础都很难修完。&
  你们在座的不是有人练过“女神功”吗?为什么练女神功的人,吸一口气憋在丹田,他眼前会放光呢?实际上他也是由鼻子深吸一口气憋在丹田,往下一压,后面的气就上来,跑到眉间,眉间就开始放光。&
  有的是吸一口气,一压,直接进入中脉,又冲到眉间,冲到头顶上,他也放光。它只是利用后天的呼吸之气,把先天之元气带动、点燃,真正放光的不是后天的呼吸之气,而是先天原有的元气。&
  气功里为什么那么注重“采气”,注重“吐故纳新”呢?都是为了起一个火柴点燃的作用,它是“道”的一个最初的阶段。“光”,它也不是道,只是一个入道的标志。&
  如果七节动功大家好好练的话,你这三条脉,一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就畅通了。即便是你不信仰宗教,你练这七节动功,也会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祛病健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是修道,用来提高你的能量轻而易举!&
  为什么一棵树会枯萎呢?就是因为能量不往上输送了。一个人为什么枯萎了呢?也是能量不往上输送了。如果能量很充沛,一直持续不断地往上输送的话,人的身体就不容易枯萎,树木也不容易枯萎。&
  在这里再讲一下,为什么我们佛门里非常注重吉祥卧。因为吉祥卧的时候会把这个管道口——三江口的地方折叠起来堵塞,能量很容易从这个尾巴骨升到你的后脊梁背,甚至还会从中脉往上升。&
  如果你不是采用吉祥卧的话,能量就不会往上升,中间也不容易上来、后面也不容易上来,而是停留在下部,很容易就从下面漏掉了。所以吉祥卧,就是把“三江口”的出水管给折叠起来,堵塞了。&
  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很明显,你如果是不想遗精的话,惟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吉祥卧!但是你的能量充足到一定程度,还没有化掉的话,这个办法也不是很管用。你必须要把冰化成水、水变成气,把它从上面散发掉。否则的话,它肯定从它后天的通道出去。&
  真正先天的通路是从上面出去,所以当一个人上面打开了以后,他吸收能量就不仅仅是从食物中摄取了,他从上面就可以吸收进来,从头上进去。动功的第一节“观音请圣”的动作,就是为了起到这个作用。&
  当能量充足了以后,又关闭不掉下面,那么“仙鹤展翅”就是为了让进入体内的能量达到阴阳平衡,首先关闭下面。但是一旦能量充足了以后,它还是会从下面后天的渠道出去,那么就必须采用“河住江翻”!&
  “河住江翻”能量足了,阴阳还是不会协调。左右不平衡、不协调,因此就采用“乾坤旋转”和“犀牛望月”。让左边的能量到右边,右边的能量到左边,互相交合。交合了以后,阴阳均衡了,就开始在身体里面盘旋。盘旋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走了。就像一个瓶子里的水,30毫升、40毫升、50毫升……,满了以后,瓶口就会打开,水就会出去。&
  可是在逐渐满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有空隙,就像注射器吸了药以后,里面还有气泡。在注射以前,必须要把气泡排出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空气进入血管是很危险的。打吊针也要把管里的气排干净,否则的话,空气进入体内,随着血液循环,栓塞了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不管是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都要把空气给排出去。&
  动功的“荷花摇摆”和那个“立地冲天”,摇摇摆摆、“呼、呼……”就是要把气给排出去。既古老又科学!可是你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要你们练,有的人就是不练,比打他还要难受!就像有的父母要小孩儿读书,打死也不读,“我干什么给你读书?就是不读!”&
  “立地冲天”,脚跟要往下跺,跺的同时要呼气,必需要配合呼吸才有用。即使我今天讲给你们听,你们也感受不到,因此你们还不会深信不疑,只是若信若疑。因为你没有感受到,怎么会深信无疑呢?除非你切身感受到了以后,才会深信无疑.。
==================================
释万行上师开示(七节动功) 视 频
释万行;海外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顾问
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 住持
广东省翁源县佛教协会 会员
  18岁出家于厦门市南普陀寺,21岁经福建省佛教协会批准受戒于莆田市梅峰寺,22岁毕业于闽南佛学院。  22首次闭关于漳州市绝尘洞,为期两年;24岁第二次闭关于喜马拉雅山为期两年;27岁第三次闭关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东华山三圣洞为期三年。上师强调:     “一个信教的人首先必须爱国、爱家、爱你周围的人;没有行动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完美了,天道自然成;信众应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拥护政府,团结一致,为国为民献身。”
万行法语: 安分守己 各尽其职 以人为本 借事炼心
&======================
《万行上师莲花生动功-强身健体》内容介绍:
站姿:标准站法是:两脚并拢。如站不稳可稍分开。实在站不稳者,可采用前八(寸)后二(寸)的站姿。动作:伸开双臂(不要太直)往后弯腰,同时吸气。接着双手伸开(不要太展)观想两只手一下子抓住了两边的天边(宇宙的边缘)→在对准眉间的地方合掌(千万别拉直),观想把宇宙合成一个能量球。→压下巴→冲掌,把能量球举向头顶。(全身呈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拉得直直的)将气憋得满满的。接着两手掌稍打开,将能量球灌入头顶。(同时观想,身体是个瓶子,能量一下子灌满了。)手掌从头顶到脸前再到胸部,依次慢慢开大,到丹田时完全打开,同时将气呼出。要点:1、一定要观想。2、手、臂都不要伸得太直。3、下巴一定要压到位。锻炼部位:腰椎关节后弯曲的功能,补充体内能量。注:如做对了,最明显的反应是手发热,因为手一伸出去就会感觉到沉甸甸的,接受到了宇宙的能量。
  站姿:同上节。动作:以肩带臂,以臂带手,两臂提起的同时,吸气、提脚跟。气吸满,沉入丹田,意念放在“翅”尖上。憋气3—5秒钟。双臂慢慢落下,同时呼气、落脚跟。要点:吸气一定沉入丹田,双臂落下后,气一定要呼尽。
  锻炼部位:肩关节以及肘、腕关节、提升中气。
  注:做多了会捕捉到里边的力量。
第三节& 河住江翻
站姿:两腿分开等肩宽(或稍宽于肩)。动作:两臂上举(整个身段呈&形),顺势往后弯腰,同时吸气。吸满后,猛向前弯腰,顺势将两臂从两腿间,对着尾闾穴,向后甩下,同时呼气。要点:力量从头降到脚,脚像扎了根一样,站得稳稳的!气要吸满。从上到下靠甩动的力量,靠腰的力量甩动,开通任督二脉。锻炼部位:背部、腹部(可治背痛、腹部脂肪堆积),易使腰部气血畅通。
第四节& 乾坤旋转
站姿:同上节。动作:双手五指交叉,两臂伸直从左举,转腰,同时吸气,(左起—头顶—在右侧压下)手掌从体侧压下,同时呼气。手掌落在脚外侧的地上。要点:1、手臂从左(右)举上头顶,向右(左)压下时,均随腰部转动,臂不主动转。2、臂始终伸直不弯。锻炼:具有舒肝健肾的功能。
第五节& 犀牛望月
站姿:同上节。动作:双手自然下垂,左手向上举起(手勿太展,臂勿太直),同时吸气,观想已接住了宇宙的力量,接着向右侧压下,同时呼气。左手指尖朝后,落在右脚的内侧,右手自然伸上来,眼睛望着右手指向的天空。右手下来时,向左重复以上左手的动作。要点:臂不能太直,基本呈圆形,两腿如柱子(不弯曲)。锻炼部位:与其它几节(一、三、四节)共同起到转动、锻炼颈部的作用。注:里边的玄机,有很大的力量。大家都见过庙里塑的四大天王,抓住小鬼压在脚下。实际上是把左边的力量拿过来,放在右边;把右边的力量拿过来,放在左边,含有平衡之意。
第六节& 荷花摇摆
站姿:同第一节。不要挺腹。手,怎么放松怎么放置(可叉腰,可放后边,亦可自然下垂)。动作:顺时针转动腰骶部15次,然后逆时针转动10次(亦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增减)。自然呼吸。肩部尽量不动。要点:从左(右)—前—右(左)—后,转动达极度。注:开始做时转动幅度要大,以后里边的力量发动了,幅度可小些。
第七节& 立地冲天
站姿:同上节。动作:端肩,同时吸气,提脚跟。双手呈空心拳,感觉像朝后兜了个苹果一样。臂向下伸直。憋气3—5秒后,落脚跟(要掷地有声),同时呼气,双手丢下。要点:整个身体垂直,肩耸得越高越好。注:肩部气机的转动是从背后上、前面下,循环状。
  注意事项:
  吸气用鼻,一定要吸满,呼气用口,不是“扑”出去,而是呼出去,一定要呼尽。七个动作,膝关节均不弯曲。
====================
万行上师关于音念六字大明咒的开示
  古人读书和诵经,为什么都要出声呢?出声念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出声念没什么意义,古人为什么又要这样做呢?
  几千年来,读书、诵经,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按照佛教对六根的判断,耳根、意根具备的功能,最多、最圆满。《楞严经》中,佛祖对耳根圆通的判断:“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种功德。”耳根下来,才是意根功德多一些。
  平常形容一个人“耳聪目明”,头脑反应很快。靠什么来收集信息呢?主要就是靠眼根和耳根。平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际上应该讲:“耳听十方”才对。因为天上、人间乃至十方,耳根都可听到。
  一个人静坐时,如果心很散乱,主要是白天所接触的事物,都录进头脑中去了。“录”,主要靠的是两个器官的功能,即“眼根”和“耳根”。实际上眼根录进的深度,远不如耳根。现在你们在坐的每个人可以想一想:当别人对你表情恶劣,或者是出口骂你时,这两种情况,你都会记在心中,但是哪一种会更深刻呢?是表情,还是传出的话语?为什么前者会觉得淡漠一些,而对一个人的语言记得会更深刻?因为我们都是欲界的众生,也即是说欲界的众生是以光和音为生命力。既然我们是以光音为主要的动力,那么日常生活中,就容易被眼根和耳根所转动。按照佛经中的描述,在没有光之前,就只有一种声音,所以最初录进的是声音的力量。一旦通过声音录进去,就很难再洗掉。通常眼根录进的事物,贮存在第六识(即意识),很难进入第七识(末那识)。如果是通过耳根录进的事物,是很容易进入第六识、第七识,乃至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因此,为了记得快,记得牢,古人读书、诵经,都是高声从口诵出,再通过耳根录进去,贮存在第七识、第八识里面。一旦进入第八识,就很难忘记。
  人很难看到声音,而容易听到声音。只有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后,才能看到。道教的老子,相当于佛教里说的阿罗汉。孔子虽被封为“圣人”,实际上还未达到阿罗汉的果位,充其量是三果(阿那含)。但他已经领悟到声音的重要性,以及耳根对于声音的敏感度(即对于记忆的重要作用)。
  通常,默读只能降伏眼根和意根,如果高声读诵,不仅能降伏眼根、意根,而且还能降伏耳根。默诵的时候,周围的声音很容易进入耳根。而高声读诵,由于诸根并用,很容易形成环形:嘴念—耳听—再进入意根。这是因为耳根具有吸收的功能。
  大家都知道鼻根有吸收的功能,很远的气味就能够嗅到。难道眼根、耳根就没有吸收的功能吗?如果说没有,为什么能看到远处的景色,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既然有,那么古人让高声朗读,是很有道理的。嘴说出来,耳根听进去,进入意根。
  同时“声音”又有振动力。何谓“声”、何谓“音”?比如寺庙里的钟声,在敲下去的一刹那,发出的就是“声”,之后振动的余波,即为“音”。当人们听到敲钟的声音时,真正听到的是“音”,而不是“声”。声音有声(音)波,比如我们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味有味波,比如食堂做熟饭菜,老远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光有光波,几百米以外都能照亮。既然声音有波,高声诵经、有节奏的读诵,这种音波自然会进入阿赖耶识,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治病、开智慧)。如果未掌握节奏,高声诵经是会很累的。默念、默诵,由于没有充分使用耳根的功能,效果、功效又怎么会高呢?因此,只有通过前面用音念(或叫金刚念)的阶段,才能默念(又叫瑜伽念)。也就是说,必须经过前面的一个阶段,才能进入后面的“瑜伽念”。如果直接使用瑜伽念,则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嘴、眼、耳、意根同时使用,才能进入诸根互进,或是同进的状态。如果默念,只使用眼根及意根,没有使用耳根,耳根就很容易被外境牵走。如果耳根还能被外边的声音干扰,就还要用金刚念,而绝对不能使用瑜伽念。只有耳根能完全关闭,才能用瑜伽念。
  一个人如果把耳根修通,一定开大智慧。即使不能开大悟,头脑也会非常敏捷。从中医的生理学上讲,人的两只耳朵,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人有两个肾,一边一个,耳朵也是一边一个。耳的外形与肾脏也很相像。所以从一个人耳朵的形状、色泽,就可以看出他肾脏的功能。一个人如果肾水足,耳朵是红润饱满的。如肾水不足,耳朵是干瘪发黑的。肾水足,还可以“还精补脑”,耳更聪、目更明。耳聪目明,可通天地鬼神。当内在的意识流不再向外寻求以后,才能进入瑜伽念,瑜伽是相应意,金刚为降伏意,只有先降伏而后相应。当一个人达到瑜伽念的等级以后,他说话的声音,下来自丹田,上通于虚空。所以唐朝的大慧禅师讲:“你处在哪个层次,你不用开口,我知道的清清楚楚”。一个人的层次,在其五官、肤色,都体现的清清楚楚。
  另外,金刚诵很容易降服生理的气,使之不散乱,以至意识不散乱。我们之所以坐这儿妄想纷纷,说明“气未住,神未闲。”如果“气住神闲”,就不会妄想纷纷,自然能入定。所谓“气浮则心躁”。为什么古人讲“气沉丹田”,而不说“气住头顶”?又说:“沉不住气,会坏事”。道理就在于此。
  金刚诵修成的人,绝对不会有嗔恨心,不会生气,也不会有欲望。身体上、中、下三处畅通,靠金刚诵的力量(即音流振动的力量),会加快畅通。如果金刚念未修成,千万不要进到瑜伽念来(否则生理上易生瘀气)。
  古人讲:金刚诵的力量,主要靠音流振动的力量。你们是否注意到所有的咒语都包含“嗡、嘎、吽”三个字?即便不是这三个字,也都含有这三种音。“嘎”和“阿”有什么区别呢?“嘎”能够把胸部的气发出去。“六字明”也是建立在“三字明”的基础上。“声”的力量比较粗糙,只有借助于“音”的力量,才能把每个细胞穿透。六字真言为什么不采用声念的方式?因为声念赶不上音念的力量大。为什么要念六字明,而不念三字明呢?因为你还不到这个层次。三字明的振动是六字明的好几倍。如果你的气脉还未完全畅通,庞大的力量,容易把你微细的脉络堵塞。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就念三字明,不但不能打开你的气脉,反而更容易使你原本微细的气脉堵塞。即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通过一个阶段(最少要半年)念六字明,而且还必须加上观想。
  通过前面的调姿势、调呼吸、调意识“三部曲”,观想自己的身体不存在了,头是个莲花苞、躯干(身体、脊柱)是莲花杆,接着观想莲花苞,慢慢开放。根器足者,莲苞可以“哗”的一下子张开,如果是慢慢张开,说明你不是属于顿悟的根器。“哗”的一下子张开,说明心力、体力、魄力很足。有的人莲花观想得很小,有的人一想就很大,一开就很快。这时想象自己的身体消失了,完全变成了一株莲花,如果没有打妄想,这个画面肯定不会破坏。如破坏了,就再观想一次,如果还不行,就要采用声音来降服杂念。这时就体现出了音念的重要功效。先用鼻孔吸气,把气沉入丹田,停留3—5秒钟,利用往外呼气的同时,发音念。即用“嗡“(六字大明咒)来代替呼气。现在大家来体验一下:用鼻深深吸气→沉入丹田→停3—5秒钟→闭住嘴发“嗡”的音,嗡—;鼻吸→沉入丹田→停3—5秒钟→嘴微微张开发“嘛”的声音,嘛—;鼻吸→停3—5秒钟→呢—;吸气→停住→呗—;吸气→停住→唛—;吸气—停住→闭住嘴念,吽—。就这样一直反复念,念到妄想起不来。此时的你,根本不存在了,莲台上坐着,或者站着你最崇敬的佛。南方佛菩萨与北方佛菩萨的造型不一样,该观什么样的呢?如果感到不好观想,那就干脆观想莲台上坐着或站着你的师父。因为你亲眼见到过你的师父,比较容易观想。
  这样练到两个月之后,再采用这种方法时,你会发现,气沉入丹田后,停留不仅是5秒钟,可以到10秒乃到20秒。有时发现,一口气吸入丹田后,没有往外呼气,丹田就瘪了。这是因为丹田的气,散发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中去了。“音”念就是“火柴”的力量,利用这种方法点燃了全身的能量。
  为什么有人打坐到了一定时间会发火,就是因为气未沉下来,胸部发憋。发火以后,胸部才舒服。如果气从口发出去了,自然无火可发。
  古人讲“上座千声呼,何愁不入定”。为什么不说千声吸?古人又说:“下座十声呼,百病自然除”。为什么要强调上座后,下座前,多向外呼呼气呢?因为静坐过程中身体产生了一定能量,但又未达到清气升、浊气降,既没能力将气降下来,更没能力从头顶出去,只会停留在胸部一带。长期的瘀积后,会胃胀、心窝疼,一般人会以为是得了胃病。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好方法。有许多禅师也是外行,教人打坐,只要舒服就行。因此,打坐的姿势也是千奇百怪。十人九禅病。越是禅坐,越是疾病缠身,越是不用功的人反而越是吃得肥头大耳。坐禅的人多数是面黄肌瘦,这岂不是颠倒了吗?
  不管你单盘、双盘、还是散盘,一定要脊柱拉直,稍稍前倾一点,尾巴骨微向外翘,眼睛看着(目光落在)前面一米处,脖子、脊柱、头部,是一条斜着的直线,下巴微压,如果脊柱笔直(垂直地面),身体的重量落在尾骨上,如斜一点(稍前倾),重量会落在两个膝盖上或两个胯关节上。
  前面的气降下去,后面的气升上来,当坐到一定程度时,背后热气腾腾,而眼前波光粼粼。再下来,月光锁在眉间不会消失了。当姿势调正确,才能不紧不慢地进入到金刚诵里面。金刚诵可以增强一个人生理的呼吸能力。呼气的同时把声音送出去。打人的时候都是呼气的同时出拳,如果是吸气出拳,没有力量。练武术发力都是呼气。收回来才吸气,如果老师没有告诉你这个秘密,你练一辈子也不会练好。因为一个人的力气,是由体内的“气”产生,热量由“精”产生,头脑敏捷与精、气、神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的禅定功夫很差,很容易气喘吁吁。禅定功夫深的人,一吸气就沉到丹田,呼气的时间也比一般人长。随着禅定功夫的上升,吸气自然会一点点往下降。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如果把气吸到喉咙,很快就会呼出去,吸到胸部,呼气要比吸到喉咙稍微长些,吸到丹田会更长些,呼吸路途越短,越容易气喘,越长则越不容易气喘。
  通过一个长时期的金刚念,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整个生理系统。当进入瑜伽念时,自然达到精、气、神的转化,心灵自然与道相应,开始练习时绝对不能自作聪明、自作主张,憋气不要超过5秒以上。练二,三个月以后,才能逐渐由5秒钟,增加到10秒、20秒。刚才念的时候,计算了一下时间,你们每个人都能达到10秒钟了。二、三个月后可以达到15秒钟、再到20秒。但你教别人念,一定要教人家先停留3—5秒,否则出了问题你负责。不能拿你的等级衡量众生,不能操之过急。
  吸气可以停留很久,如果是呼气停留很久,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因为肚子瘪下去,生理机能处于萎缩休眠状态。
  八万四千毛孔,既然能出汗,怎么不能出气?病怎么能排不出去呢?六字大明咒金刚念半个小时,就累得受不了了,妄想打不起来。因为这时气沉下去了,打妄想会牵动你的气。当一个人很静的时候,气是沉下去的,根本打不起妄想来,打一个妄想会感觉到很累。气浮的人喜欢活动,气沉的人不愿讲话,讲话会感觉到很累。因为他要讲一句话,就要把丹田的气拔上来。(他的气沉在丹田里,)所以会感到很累。而气很浮的人讲话会感觉很舒服,不讲话会憋得难受(他的气憋到胸部)所以整天嘴巴呱呱呱说个不停。今天讲到这里,留一点时间给你们提问题。
  诵经的时候身坐端正,六根统一,同时介入,如果采用音念是不会犯睏的,因为憋气10秒钟,下边的氧气自然会升入头里边。如果头脑发木、呆滞,采用金刚念,自然会开窍。一旦窍打开,头脑敏捷、记忆力好。这个“窍”什么时间打开,每个人不一样,一般人在十八、九岁,女的早点儿,男的晚点儿,有的人40岁以后才开窍。有的60岁才开窍,中气足的人早,中气下陷的人晚。怎么办呢?采用金刚念让中气升上来。如果想开智慧,每天保持30分钟的金刚诵,头脑会清晰。尤其是头脑发木时,要念六字真言,即使不念六字明,念其它的经、咒也可以用金刚念。为什么藏密念咒都念出声?我们汉人打坐、念佛效果不好?就是因为他们是采用音念,所以效果好,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只是前人这么教,后人就这么念。
诵经多了会很累,因为气吸进来,未达底(达底才能激活生理机能),如诵经速度快,气不易吸到丹田,即便是吸到了丹田,也没有停留,刚进来,又出去。如果采用金刚念,也就是音念的方法,不仅不会伤元气,而且还会助长元气的增长。
密宗的“九节拂风鞭”,就是协调体内的阴阳二气的。一个人修得好,自成阴阳。降伏其身,就是降伏阴阳二气。宇宙的一切都具备阴阳。“道”不是“身”,但不离身。
当左鼻孔不通时,可采用右吉祥卧;右鼻孔不通时,采用左吉祥卧,通气会很快。
  问:耳朵往外冒气、有声音是怎么回事?
  师:这是一种好现象。六根关闭以前,会有能量往外流,古人到这个时候,会用两个木棉团把耳朵塞住,不让能量往外流。
  问:师父,我们是不是也要塞住耳朵?
  师:少说话、少打妄想就行了。“妄想”流失的能量,远远超过耳朵流失的能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莲花生大师七节动功---[万行上师开示]
万行上师开示
我传授给大家的七节动功,其中第三节“河住江翻”的主要作用就是开通你的尾巴骨的。尾闾这一关是非常难过的,一旦把尾巴骨打通了以后,能量就会顺着后脊梁往上升。“河住江翻’”就是为了不让能量从前面漏掉,而是让它从前面转到后面来。
“河住”,河里面的水停止了,不再流了。“江翻”,大江大海里的水多多啊!再多的水它也能够从下边翻到上边来。前面这条河流永远停止了,不再漏掉了,全部到后面,翻上来了。河住江翻的实际意义就是这样!“河住江翻水倒流”,逆流者为圣人,顺流者为凡夫。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修完的话,充其量也只是修完了四禅
八定,何况我们连这个基础都很难修完。&
你们在座的不是有人练过“女神功”吗?为什么练女神功的人,吸一口气憋在丹田,他眼前会放光呢?实际上他也是由鼻子深吸一口气憋在丹田,往下一压,后面的气就上来,跑到眉间,眉间就开始放光。&
有的是吸一口气,一压,直接进入中脉,又冲到眉间,冲到头顶上,他也放光。它只是利用后天的呼吸之气,把先天之元气带动、点燃,真正放光的不是后天的呼吸之气,而是先天原有的元气。&
气功里为什么那么注重“采气”,注重“吐故纳新”呢?都是为了起一个火柴点燃的作用,它是“道”的一个最初的阶段。“光”,它也不是道,只是一个入道的标志。&
如果七节动功大家好好练的话,你这三条脉,一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就畅通了。即便是你不信仰宗教,你练这七节动功,也会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祛病健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是修道,用来提高你的能量轻而易举!&
为什么一棵树会枯萎呢?就是因为能量不往上输送了。一个人为什么枯萎了呢?也是能量不往上输送了。如果能量很充沛,一直持续不断地往上输送的话,人的身体就不容易枯萎,树木也不容易枯萎。&
在这里再讲一下,为什么我们佛门里非常注重吉祥卧。因为吉祥卧的时候会把这个管道口——三江口的地方折叠起来堵塞,能量很容易从这个尾巴骨升到你的后脊梁背,甚至还会从中脉往上升。&
如果你不是采用吉祥卧的话,能量就不会往上升,中间也不容易上来、后面也不容易上来,而是停留在下部,很容易就从下面漏掉了。所以吉祥卧,就是把“三江口”的出水管给折叠起来,堵塞了。&
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很明显,你如果是不想遗精的话,惟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吉祥卧!但是你的能量充足到一定程度,还没有化掉的话,这个办法也不是很管用。你必须要把冰化成水、水变成气,把它从上面散发掉。否则的话,它肯定从它后天的通道出去。&
真正先天的通路是从上面出去,所以当一个人上面打开了以后,他吸收能量就不仅仅是从食物中摄取了,他从上面就可以吸收进来,从头上进去。动功的第一节“观音请圣”的动作,就是为了起到这个作用。&
当能量充足了以后,又关闭不掉下面,那么“仙鹤展翅”就是为了让进入体内的能量达到阴阳平衡,首先关闭下面。但是一旦能量充足了以后,它还是会从下面后天的渠道出去,那么就必须采用“河住江翻”!&
“河住江翻”能量足了,阴阳还是不会协调。左右不平衡、不协调,因此就采用“乾坤旋转”和“犀牛望月”。让左边的能量到右边,右边的能量到左边,互相交合。交合了以后,阴阳均衡了,就开始在身体里面盘旋。盘旋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走了。就像一个瓶子里的水,30毫升、40毫升、50毫升……, 满了以后,瓶口就会打开,水就会出去。&
可是在逐渐满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有空隙,就像注射器吸了药以后,里面还有气泡。在注射以前,必须要把气泡排出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空气进入血管 是很危险的。打吊针也要把管里的气排干净,否则的话,空气进入体内,随着血液循环,栓塞了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不管是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都
要把空气给排出去。&
动功的“荷花摇摆”和那个“立地冲天”,摇摇摆摆、“呼、呼……”就是要把气给排出去。既古老又科学!可是你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要你们练,有的人就是不练,比打他还要难受!就像有的父母要小孩儿读书,打死也不读,“我干什么给你读书?就是不读!”&
“立地冲天”,脚跟要往下跺,跺的同时要呼气,必需要配合呼吸才有用。即使我今天讲给你们听,你们也感受不到,因此你们还不会深信不疑,只是若信若疑。因为你没有感受到,怎么会深信无疑呢?除非你切身感受到了以后,才会深信无疑!
第一节观音请圣
站姿:标准站法是:两脚并拢。如站不稳可稍分开。实在站不稳者,可采用前八(寸)后二(寸)的站姿。
动作:伸开双臂(不要太直)往后弯腰,同时吸气。接着双手伸开(不要太展)观想两只手一下子抓住了两边的天边(宇宙的边缘)→在对准眉间的地方合掌(千万
别拉直),观想把宇宙合成一个能量球。→压下巴→冲掌,把能量球举向头顶。(全身呈一条垂直地面的直线,拉得直直的)将气憋得满满的。接着两手掌稍打开,
将能量球灌入头顶。(同时观想,身体是个瓶子,能量一下子灌满了。)手掌从头顶到脸前再到胸部,依次慢慢开大,到丹田时完全打开,同时将气呼出。
要点:1、一定要观想。2、手、臂都不要伸得太直。3、下巴一定要压到位。锻炼部位:腰椎关节后弯曲的功能,补充体内能量。注:如做对了,最明显的反应是手发热,因为手一伸出去就会感觉到沉甸甸的,接受到了宇宙的能量。(做这一节下颏一定要收回来,压住喉咙。目的就是为了使气血畅通,脑部供血充足。生理解决不了,心理就没办法解决。佛祖讲:“降伏其心”,“身”都降伏不了,怎么能够降伏“心”呢?它是补充人体的能量,这个动作首先牵动了任、督二脉,肾水上升。)
仙鹤展翅站姿:同上节。动作:以肩带臂,以臂带手,两臂提起的同时,吸气、提脚跟。气吸满,沉入丹田,意念放在“翅”尖上。憋气3—5秒钟。双臂慢慢落下,同时呼
气、落脚跟。要点:吸气一定沉入丹田,双臂落下后,气一定要呼尽。(做这一节就已经带动了中脉,它是让中脉往上升,而且让手臂的大动脉像仙鹤翅膀一样,把下边的力量往上拉.)锻炼部位:肩关节以及肘、腕关节、提升中气。
注:做多了会捕捉到里边的力量。
站姿:两腿分开等肩宽(或稍宽于肩)。动作:两臂上举(整个身段呈&形),顺势往后弯腰,同时吸气。吸满后,猛向前弯腰,顺势将两臂从两腿间,对着尾闾
穴,向后甩下,同时呼气。
要点:力量从头降到脚,脚像扎了根一样,站得稳稳的!气要吸满。从上到下靠甩动的力量,靠腰的力量甩动,开通任督二脉。锻炼部
位:背部、腹部(可治背痛、腹部脂肪堆积),易使腰部气血畅通。(做这一节完全是促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的。它是转动的,后边上升、前边下降。)
第四节乾坤旋转
站姿:同上节。动作:双手五指交叉,两臂伸直从左举,转腰,同时吸气,(左起—头顶—在右侧压下)手掌从体侧压下,同时呼气。手掌落在脚外侧的地上。
要点:1、手臂从左(右)举上头顶,向右(左)压下时,均随腰部转动,臂不主动转。2、臂始终伸直不弯。锻炼:具有舒肝健肾的功能。(做这一节是使上面几节提升起来的能量平均、阴阳平衡,使左边的力量和右边的力量平衡协调、融合在一起。)
第五节犀牛望月
站姿:同上节。动作:双手自然下垂,左手向上举起(手勿太展,臂勿太直),同时吸气,观想已接住了宇宙的力量,接着向右侧压下,同时呼气。左手指尖朝后,落在右脚的内侧,右手自然伸上来,眼睛望着右手指向的天空。右手下来时,向左重复以上左手的动作。
要点:臂不能太直,基本呈圆形,两腿如柱子(不弯曲)。锻炼部位:与其它几节(一、三、四节)共同起到转动、锻炼颈部的作用。注:里边的玄机,有很大的力量。大家都见过庙里塑的四大天王,抓住小鬼压在脚下。实际上是把左边的力量拿过来,放在右边;把右边的力量拿过来,放在左边,含有平衡之意。(做这一节还是为了补充前面四个动作的能量,让肾、肝、肺进一步畅通。)
第六节荷花摇摆
站姿:同第一节。不要挺腹。手臂自然下垂。动作:顺时针(吸收能量)转动腰骶部15次,然后逆时针(释放能量)转动10次(亦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增减)。自然呼吸。肩部尽量不动。
要点:从左(右)—前—右(左)—后,转动达极度。注:开始做时转动幅度要大,以后里边的力量发动了,幅度可小些。(做这一节同样还是补充身体能量的。因为通过前面的五个动作,身体里的能量已经满了,所以就像往袋子里装米一样,再摇摇、晃晃,又可以再往里装点儿!)
第七节立地冲天
站姿:同上节。动作:端肩,同时吸气,提脚跟。双手呈空心拳,感觉像朝后兜了个苹果一样。臂向下伸直。憋气3—5秒后,落脚跟(要掷地有声),同时呼气、双手丢下。
要点:整个身体垂直,肩耸得越高越好。注:肩部气机的转动是从背后上、前面下,循环状。(做这一节就是水从里面冲出来的时候,让荷花一下子打开了!)
注意事项:吸气用鼻,一定要吸满,呼气用口,不是“扑”出去,而是呼出去,一定要呼尽。七个动作,膝关节均不弯曲。
注:本功由万行上师示范,如果是在家众不论信佛不信佛可以锻炼身体之用。如果是修行之用,切不可执著神通,而且一定严持戒律,此法可以提升自身能量,打通自身中脉,开启智慧,至少可以打开天眼。使修行有一个新的起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练习小周天功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