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一枚羽毛球价格是多少人民币∞

羽毛球红超一颗多少钱_百度知道
羽毛球红超一颗多少钱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红超的一般售价也就是一百二左右一筒/12个。
396左右哦,好像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羽毛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楼工团】关于奥运会羽毛球的“消极比赛”风波:事件、背景、评价与展望
61回复/3亮 4103浏览
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已经全部结束了。中国羽毛球队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比之前三次在世锦赛上实现包揽难度更高、意义更重大。林丹卫冕成功,以一名单打选手的身份获得15次世界冠军(不包括那两个非正式的世界杯),继续巩固着他那早已不应该存在任何争议的史上第一人地位;蔡S傅海峰终于梦圆奥运,他们也因此成为史上最佳男双组合(就世界冠军数目而言,他们只比林丹少拿一个奥运会);很少人能猜到女单的冠军,李雪芮在四Wang之争中异军突起,女单组在整个奥运周期中表现出色,顺利完成了更新换代,最终完美地回击了各种质疑,这都非常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张宁的能力――可惜,裁判严厉到脑残的决定不仅毁灭了整个中国代表团唯一一次升起三面红旗的机会,更可能毁灭了一位值得我永远尊敬的伟大球员汪鑫的职业生涯。
然而,在这辉煌的成绩背后不仅有我们这些可爱的运动员日复一日艰苦训练付出的努力,还有淘汰赛阶段由于一桩看起来很不和谐的事情强加给他们的巨大压力。在淘汰赛第一天我们能看到,我们很多队员是在这桩风波给他们带来的额外压力下比赛的,很多场次打得比正常的情况要艰苦得多。可喜的是他们大都顶住了这被无端强加给他们的压力,最终完成了包揽五金的壮举。
作为一位观看羽毛球多年平时也打一些低级别比赛的狂热羽毛球迷,在奥运会之前我并没有对包揽作出很大的期待,当时我对夺金把握的预期是男单最大、女单和女双差不多,希望风云圆梦,混双只能说大家都有机会。但是,女双小组赛最后一轮的风波发生后,我就一直期望着包揽的这一刻,期望着往世界羽联的脸上印上五个大大的巴掌,期望李永波和他的团队们扬眉吐气、创造历史性的奇迹。我猜李总的心里恐怕也有这样的想法――这都是你们逼的,哼。
这桩“不和谐”的事情,自然是7月31日发生的所谓女双“消极比赛”事件。
这几天来,从网络上看到的各种帖子来看,很多人对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只能说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打算先花一点篇幅详细地描述一下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尝试解释这些选手为什么作出了这种选择。对这起风波我的观点是:
一、就羽毛球项目而言,在奥运会这种规模比较大的比赛中安排小组循环赛是非常不合理的;
二、这起风波的根源是官僚作风严重的世界羽联,是这个在过去几年中正事儿不干的组织的又一次荒谬可笑的决定;
三、世界羽联对这八名选手的处罚是站不住脚的,她们并没有违反公平竞赛原则也没有违背所谓“奥林匹克精神”;
四、李永波和于洋/王晓理都是风波的受害者,把责任推到他们任何一方都是非常幼稚的。
这个事情比较复杂,因此我写得太长了,很抱歉。内容安排如下:
1L: 事件的背景;B组日本-台北的默契球2L: 大地震:AC两组的“消极比赛”事件;这并不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处罚毫无道理3L: 于/王和李永波并没有权力作出让球的决定,他们都是受害者4L: 总结与展望[ 此帖被Parsifal在 14:35修改 ]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这些回帖亮了
其实这事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国际羽联是个SB。结果李永波拿着个喇叭到处喊,还让韩国和印尼的一起喊。国际羽联面子上当然挂不住了,就乱咬人了
有些人可不可以认真的看完LZ的文章,再开始你那洋洋洒洒的反驳。看都没看完,就在那还小抄这列子。。 Parsifal你写那么多,很多人是不会看的。我那些天在这个区看了好多关于那个事件讨论的帖子。除了一部分人真的觉得那比赛恶心,其中不少人其实纯粹就是讨厌李永波这个人而已。他们就跟新华社那些公知一样,一出场就把所有的帽子都盖到李永波头上。其他的他们不管。讲什么都是P话。反正他们就认定,李永波这么奸诈、恶心的人就该受到惩罚。
我觉得事情的条例很清晰:
1、由于赛制问题,中国组合输球能利益最大化。李永波、王晓理、于洋认为来个消极比赛没事,反正以前干过很多次了。
2、对面那对韩国队的也这样认为。由于双方都争输,戏演不下去了,于是双方放弃了用表演欺骗观众,而选择了赤裸裸的发球直接下网。
3、这个时候李永波理应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惜一向自大的他毫不理会。
4、羽联为了掩盖自己组织能力上的无能,于是按了一个“违背比赛精神”的罪名,驱逐8名选手。
综上,我觉得
羽联被骂活该,谁让你弄个脑残赛制
李永波被骂活该,谁让你自以为是
选手被骂活该,谁让你演的不像
但是,遭到处罚的却只有选手,其他人只是挨骂而已。
所谓“消极比赛”事件的背景和诱因及一场真正有默契球嫌疑的比赛
与以往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大赛不同的是,这次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采用了小组赛的赛制(以往只有参赛人数很少的世界杯或年终总决赛才会采用小组赛)。中国的两对选手是头两号种子,分别在A组和D组,如果一切顺利,她们小组第一出线后将分处上下半区最终会师决赛。按照正常的实力对比,淘汰赛上半区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A1于洋/王晓理   C2(波莉/乔哈里)   B1藤井瑞希/垣岩令佳   D2前田美顺/末冈聪子 下半区则是   A2金荷娜/郑景银   C1(金G贞/河贞恩)   B2古塔/波纳帕 或 箭郁瑾/程文馨&  D1赵云蕾/田卿 其中C组前两名实力非常接近。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选手很可能分别会师四分之一决赛,这两个女双强国将分别占据上下半区一个四强席位,最终将争夺一枚铜牌。
然而各队的计划都被7月31日早上D组赵云蕾/田卿0-2输给丹麦选手彼得森/吕特―尤尔的比赛打乱了。赵/田输球直接使上届第四名、日本选手前田/末冈在中日丹的循环套中处于不利位置而被淘汰,赵/田由于0-2的比分只能屈居小组第二,进入上半区的D2位置。这一意外结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波及范围之广已经难以想象,直接后果之严重更是史无前例,而对羽毛球运动到底会产生多深远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测。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D组两对出线选手在第一轮淘汰赛的对手,她们都将来自B组。当时B组的形势从理论上说还不甚明朗(甚至实力较弱的新加坡选手也有出线机会),此前日本的女一双藤井/垣岩2-0战胜了印度选手、去年世锦赛铜牌古塔/波纳帕,后者2-1战胜了中华台北的箭郁瑾/程文馨。日本选手实力强于她们末轮对手台北选手,如果她们正常取胜,那么印度选手在战胜新加坡选手后将以小组第二顺利出线;如果日本输球,则印度女双必然被淘汰,而前两名的排位取决于日本与台北之间的具体战绩。
藤井/垣岩以0比2轻松输球,“如愿”获得了小组第二,虽然D组的同胞已经被淘汰,可是无论如何打丹麦女双比打中国选手要容易多了――占据四强一席的希望虽然不再是100%, 也并没有突然变得渺茫;而且,由于这个半区里很可能不会有任何一对中国选手,她们极有希望进入决赛。日本选手通过让球使自己可能从赵/田输球中获得的利益达到了最大值。 这场是我个人认为当天下午到晚上整个比赛时段的女双比赛中唯一称得上“默契球”的比赛。双方在目标上有高度的默契:日本队不希望拿小组第一,她们要输0-2;台北队为了出线必须赢球,她们也没有贪心到通过赢2-1争取获得小组第二。从比分上看,第一局21-19比较接近,第二局21-11基本上属于心照不宣。 这场球是否违反了公平竞赛的原则?我觉得确实如此,但是很难去追究。印度队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是这一方面是赛程的问题(这是小组赛不能避免的问题,像什么最后一轮同时开始之类的措施也解决不了),另一方面也得怪自己前两轮没有为自己赢得一个主动的位置,终究还是自己实力不济。我很难说服自己去谴责日本女双的这种行为,但是也充分理解印度队赛后的申诉选择。在我看来,这是女双比赛最后一轮当中唯一值得去“调查”的,唯一值得对某些运动队的“道德”提出质疑的,因为这场比赛的结果客观上损害了第三方(印度选手)的利益。 这场球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假球”。这不是那种由于一方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而“卖球”的比赛。交手双方各有自己在整个比赛中的利益诉求,一方希望出线,一方希望出线后走得更远,这些我觉得都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典型的默契球。我们在这里已经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对日本队来说,输掉这场球明显比赢球更有利。[ 此帖被Parsifal在 14:39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所谓“消极比赛”事件
DB两组比赛结束后淘汰赛签表如下: A1 C2 箭郁瑾/程文馨 赵云蕾/田卿 A2 C1 藤井瑞希/垣岩令佳 彼得森/吕特―尤尔 此后发生了被世界羽联 (BWF) 认定为所谓“消极比赛”的事件:先是A组于洋/王晓理和金荷娜/郑景银求败争夺小组第二,后者失败后C组金G贞/河贞恩和波莉/乔哈里也求败。赛后,BWF不仅野蛮地作出了取消8名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决定,还威胁说要追究更深更广更长远的责任。 这四对选手求败的目的各不相同。于/王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她们只要进入淘汰赛只要不发生意外必然是冠军,输球的最大受益人并不是自己,而是队友赵/田――她们将获得银牌而不是铜牌;金/郑的目的很简单,她们要和她们认为能拿到C组第一的队友会师确保一个四强席位(同时能把两对中国选手送到另一个半区);A组结果出来后C组两对的愿望就是避开不可战胜的A组第二――当存在避开于洋/王晓理的可能性时,脑袋正常的女双选手都会选择这种机会,只有头脑简单的、由狭义奥林匹克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才会一根筋地赢球然后一头撞死。 简单地说:赵/田的意外输球引发了另外三个小组最后一轮的争议球,其中B组的默契球和AC两组的求败比赛没有直接的关联,而C组的所谓“消极比赛”是由A组引起的。 说句玩笑话,赵/田在亚运会战胜于/王夺冠后很久没有这样证明过自己了,这场由她们输球引起的大地震比拿到奥运会冠军恐怕更能说明自己的能量。我在一个帖子里看到有人说“韩国躲中国找队友,印尼躲中国,中国躲队友,高下立判”,大意如此,我觉得非常恰当。一对选手意外输球不仅改变了所在小组三对选手的排名,还在所有另外三个小组中引起了一场有六对选手参与其中的大地震,其中五对选手为输球而努力,七对选手的排名因此改变。各方选手的选择都说明了中国女双尤其是于/王组合的强大。
我个人的看法:这是正常的战略选择,无可厚非;BWF的处罚决定是站不住脚的
在这篇长文里我不打算对于洋/王晓理求败的选择作任何无责任猜测。对于这两场争议比赛,我同意“打得简直不能看”这个评论(其中C组那场更不能看,不过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从整个赛事的角度来看,我完全不认为这是“消极比赛”。每一对在赛场上“消极”求败的选手都希望在此后的淘汰赛中走得更远。她们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对淘汰赛可能对手合理的实力分析上的,从战略上看无可指责。
为了一局的胜利而在某几分上不全力以赴、为了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放掉一局,这种经典战例在羽毛球比赛里屡见不鲜,因此而获胜的一方通常获得广泛的称赞。而同样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大赛结果,这八位运动员却要承受BWF的严厉处罚和来自各方的口诛笔伐,不是太可笑了么?
输球不仅不会被淘汰出局,反而能在淘汰赛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那么为什么不去选择输球?如果说这是荒谬的,那只能是赛制的错误,是赛制制定者的错误。绝不应由运动员和教练员来承担责任。 这起风波发生之后,对运动员(以及肯定被卷入其中的教练员乃至官员)的指责,比较多集中在所谓“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这一点上,被处罚的队员在赛后委屈地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也主要是围绕这一点。我想她们大可不必为此背上包袱,她们其实并没有违背哪怕一点点“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根据定义:“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前面那两句和这次风波没有十分直接关系,我们就来看最后一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看不出这次求败对这三项有什么损害,那就只剩下“公平竞赛”了。 被BWF处罚的这八位选手,她们真的违反了“公平竞赛”这个原则了吗?她们的行为对赛事的哪一位参加者不公平了?这我看来完全没有。唯一有违反公平竞赛原则嫌疑的是B组的日本女双,但是这种心照不宣的事情完全没有办法去查证。对于洋、王晓理、金荷娜、郑景银、金G贞、河贞恩、波莉和乔哈里违反“公平竞赛原则”乃至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职责是毫无根据的。 另一种比较多的指责是“对不起买票入场的观众”。这差不多属于无理取闹。我查了一下,当天从中午到晚上在三个场地上一共进行28场比赛,也就是说一张票应该能看28场球。我难以想象这里有多少观众是为了看这两场女双比赛而来的。“观赏性最低的羽毛球项目”这个称号一直被女双牢牢地把持着,更何况是两场对小组出线名额没有任何影响的比赛呢?何况,在一个大赛里,运动员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让自己走得更远。当观众的喜好和运动员的目的发生矛盾的时候,运动员们没有义务把取悦观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批评,说“吃相太难看”、“演技太差”。我只能说,这些人还是没有搞清楚这场球的性质是什么。上面已经说了,这不是默契球,我一定要强调的是“双方依然是竞争的对手”(这个说法的版权不是我的)。比较头脑清醒的人已经向这些脑袋糊涂的人问过了:当对方也想输的时候,请问你怎么把输球演得比较像?
BWF对这八名运动员作出的处罚是野蛮的、是毫无道理的。BWF作出处罚的依据是所谓“运动员没有尽全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也就是说他们把这两场比赛从整个大赛中割裂开来,看成了两个独立事件,这是完全错误的。这八名运动员都在努力为自己在整个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最终成绩而努力,却被BWF裁定为没有尽力去争取比赛胜利,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造成这种“输球很可能更有利于最终名次”情况的,正是BWF不顾各方反对定下的小组赛规则。可笑的是,BWF为了维护他们那点可怜的尊严,拒绝承认自己的赛制安排有什么问题,反而打肿脸充胖子一般公开宣称赛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云云。其实,这个赛制只对那些出线无望的弱旅有利――他们可以多打两场球,不至于第一轮被淘汰后就告别奥运会,但是这种问题其实也有其解决办法,例如在非热门比赛时段安排一轮游汰选手的排名赛等等(然而,赛事组织者居然把男双淘汰赛这样的热门赛事安排到早上9点)。加入小组赛这种安排对很可能走得很远的强手是不利的――他们多了一场球的比赛负担,需要更精细地调整状态、分配体力,更不说强手还很可能有兼项的问题(像韩国对的混双组合李龙大/河贞恩,他们虽然实力有限,但是在小组赛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竞争力,只是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放弃混双,很快就“消极地”输掉了前两轮比赛)。
BWF不去检讨这个规则的荒谬,反而把板子拍往被他们规则坑害了的运动员身上,还要貌似正义地挥舞着道德大旗威胁要追加处罚,其嘴脸可见一斑。这不过是在过去的五六年里BWF斑斑劣迹中的一桩。仅举一例:在这届奥运会开赛前两天,BWF废弃了事先定好的所有赛程,重新排了一遍,给各参赛选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朝令夕改的行径不是很可笑么?这样的国际运动协会能有什么威信?
在这起风波中,BWF的表现也是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在A组比赛中,当值裁判和大会裁判长曾经对比赛选手作出警告,但是并没有当场判罚选手违例,更没有作出取消比赛资格的判罚。在C组比赛中,裁判曾出示过黑牌(也就是判取消比赛资格)但是后来又允许选手们完成比赛。然而,BWF在事后一次性取消了八名选手继续比赛的资格,请问BWF为什么在比赛当中没有这样做?BWF的老爷们,你们既然允许这四对选手完成比赛,那就代表你们已经认定了比赛的结果,除非事后认定比赛选手资格有问题――例如冒名顶替,――或者有服用违禁药物等违反公平竞赛原则的行为,或者在赛场外有严重的言行问题(如果是赛场内的问题,理应在比赛当中解决),不然你们没有资格否定这四对选手的成绩,包括她们之前对小组赛对手的两连胜和她们之间的交手战绩。你们取消她们的资格,实际上是在打自己的嘴巴,自己否定了在程序上毫无争议的比赛结果。请问你们这种行为何以服众?你们有什么威信能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这个项目?[ 此帖被Parsifal在 14:52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评价于/王的求败选择:于洋、王晓理和李永波都是受害者,他们都不应为此承担责任 相对A组的求败比赛来说,C组的目的要“纯洁”一些:躲于/王。对A组两对选手的目的要花点功夫来分析。先说说金荷娜/郑景银。很多人都说,她们干嘛求败啊(按照于小胖和王晓理的说法,她俩根本连热身都没做,一看就是准备输球洗澡回家睡觉――双方都是这么想的,不到一天就要打淘汰赛了嘛),赢了之后队友输球不就行了吗? 抱有这种想法朋友们,你们看来不太了解羽毛球,也不太了解韩国队。08年汤姆斯杯赛制规定所有参赛队都能小组出线(小组第一淘汰赛首轮轮空),韩国队选择把小组赛两场全部放掉,拼着多打一场淘汰赛也要躲开中国队所在半区,结果成功杀入决赛。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亚洲人的专利,在01年苏迪曼杯中丹麦队和印尼队交锋时,双方都希望输球以避开韩国队,最终丹麦队获得了求败比赛的胜利。
求败专家韩国队难道会看不出来中国队可能选择输球吗?金荷娜/郑景银只要输球,队友就可以正常比赛争取胜利,还能把两对中国选手送到了另一个半区,使韩国选手进入决赛的希望大大增加。当然,中韩交手这么多年,我们肯定也能想到韩国队的选择,能想到对手已经猜到中国队求败的可能性。最没有动机选择输球的是于洋/王晓理。虽然说如果她们正常发挥,轻松赢下比赛,她们就必须在半决赛遇到队友、在决赛打外国选手。以她们的绝对实力,先打实力最强的对手(也就是队友赵/田)还是后打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洋/王晓理到底有多强?有两个数据可以参考一下。一个是她们的世界排名积分――她们是实行最新的积分规则以来五个羽毛球单项中唯一能超过10万分的选手(取52周内积分最高的10站,其中世锦赛冠军12000分,顶级赛冠军11000分,超级赛冠军9200分――请自行想象她们的高级别比赛冠军个数),可见其统治力。另一个是外战对比,例如赵云蕾/田卿决赛的藤井瑞希/垣岩令佳(大家应该记得赵/田第二局赢得多艰难)曾经在全英顶级赛决赛中以2-21/9-21输给于洋/王晓理,这还是因为第二局于/王出于面子多少放了几分。
实际上,由于赵云蕾兼项而混双的形势非常混乱,在半决赛就和赵/田相遇对于/王恐怕更有利,赵/田在半决赛能制造的威胁要小得多,甚至可以忽略。因此,我个人认为于/王只要正常发挥拿下小组第一,她们的冠军之路很可能连像样的抵抗都遇不上。于洋/王晓理会出于个人情谊拉姐妹一把吗?这种可能性当然有,但是有多大很难说。无论如何,对于于洋和王晓理这样有个性的运动员而言,作出给外国对手让球这种决定并不容易。
那么作出于洋/王晓理输球决定的会是李永波吗?这样想的人们,我只能说你们too young too simple. 如果说在单项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中,李永波本人有权力决定队内让球或者一局定胜负,但是故意输给外国选手这种决定,即使是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也不一定有权力作出,何况是在奥运会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呢?对此不理解的朋友们,请查阅一下02女排世锦赛挑选复赛和淘汰赛对手后袁伟民对徐利的批评。
让于/王输球保赵/田进决赛拿银牌这个决定几乎可以肯定是比乒羽中心副主任更高层的人作出来的。虽然赛前这块银牌是计划内的,可是李永波真的那么在乎一块银牌吗?他有比这块银牌伟大得多的目标――林丹卫冕,风云圆梦,包揽五金。相对五金的辉煌,李总教练完全没必要太在乎一块银牌。
于/王求败的受益者是谁?在处罚决定出台之前,运动员中第一受益者是不兼项的田卿,然后是兼项的赵云蕾(过去两年中她的重心是放在混双上的)。处罚决定出台后她们更是一步登天,而打了默契球的日本组合也毫无悬念地杀入决赛,算得上大赚一把。
这起风波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超级组合于洋/王晓理,她们就此失去了四年一次的机会;李永波总教练是第二大的受害者,而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幕后推手。于洋/王晓理可以说是无辜的,目前的结果无论对她们、对李永波还是对羽毛球女双的发展都是非常残酷的。[ 此帖被Parsifal在 21:26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无论如何,出现这种积极求败的比赛是很不寻常的。在这起风波里,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只是希望能通过对规则的合理运用来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利的位置,增大自己最终获得较好结果的希望。如果所谓奥林匹克精神要求运动员在一场毫无意义的比赛中全力以赴,为自己争取一个早点儿被淘汰的结局,那么这种残酷的精神不要也罢。 在整个事情里,唯一做错了的就是BWF这个欺下媚上的组织。它先是安排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小组赛赛制,在运动员合理地利用这个赛制为自己谋取更有利的位置时它野蛮地否决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扼杀了运动员的努力。而后,在国际奥委会 (IOC) 还没有说什么的时候,这些狗腿子们就小心翼翼地揣摩上意,一副唯恐自己的运动被开除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丑态,为了避免这个本来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们对自己管理的运动员挥起了屠刀,毫无人性地扼杀了这些运动员的梦想、扼杀了她们四年的努力、甚至叫嚣着要扼杀她们的下一个四年,要扼杀她们本应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 在这里我不打算列举数据说明羽毛球在世界范围内有多流行,不打算说明IOC并没有取消羽毛球在奥运会中席位的打算,只想说:如果羽毛球只能在奥运会中存在20年,这将是羽毛球运动史无前例的大失败,而碌碌无为甚至开历史倒车的的BWF将要负全部的责任――这个沉重的责任没有任何道理由这些无助的运动员来承担。 运动员是无辜的,她们只是希望用合法合理的方式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BWF是迫使她们消极比赛的凶手,是裁决她们命运的法官,也是扼杀她们梦想的刽子手。
展望 通过这次的风波以及目前这种奇葩的“暂时解决”,我觉得BWF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了。目前并没有看到BWF有任何悔改的迹象,他们依然嘴硬着说“赛制是成功的”,这简直就是这帮头脑混乱的官僚们最后的疯狂。其实,真要维护这个小组赛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例如小组出线后重新根据国籍回避、同组回避、一二名平均分配这些原则抽签,等等。
在这种绝境当中,中国队迎难而上,史无前例地开出五金店,无疑往想方设法打压中国羽毛球队的BWF脸上印上了五个醒目的巴掌。可以想象,中国羽毛球界和BWF的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而我有理由相信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胜利者将是中国,而不是腐朽无能的当前BWF势力。 人争一口气。我个人希望于洋能够收回退役的一时气话,希望王晓理能从此在赛场上成熟起来,和于队长一起创造属于她们的更大辉煌,并且能在世界范围内带动更多女双选手摒弃过去那种保守的打法,一起把羽毛球女双项目真正推向历史性的高度。 在这个风波里,中国体育界和中国羽毛球队当然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在此我无意对那些可能存在的博弈作出什么评价和展望(李永波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做得足够强势――想想看他抛弃了来自羽毛球大省江苏的一位有资格入选的女单选手,带上了两位来自八一队的女单,就可以想见他的魄力)。 对中国羽毛球队本身,我个人有两点期待。第一、重新恢复混双组的设置。据我个人的观察,现在混双选手有专门化的趋势,传统的男双选手搭配女双选手的方式很有可能不符合今后几年混双的发展趋势。我们这次包揽混双金银牌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是当今混双水准倒退天下大乱重新洗牌的大形势和我们准备充分状态出色两者结合的结果。这种好运气有一没有再。 第二、自上而下改组女双。在已经过去的这个奥运周期中,一直被认为最稳妥的女双其实是出问题最多的单项,前有10年尤伯杯决赛丢掉两分,后有12年奥运会小组赛二号种子失手最终导致最优秀选手于洋/王晓理的覆没。这个奥运周期中,女双组的变迁可以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以10年世锦赛为界线:前两年中我们一直保持着四对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手,张亚雯/赵婷婷在09年世锦赛夺冠后退役,从青年队补充进来的马晋/王晓理迅速占据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然而10年尤伯杯决赛中,占据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两对选手分别输给了两对拆对混搭的韩国对手,这个重大的失败也促使了女双组的重组。虽然重组后我们拥有了一对拥有巨大实力优势的组合于洋/王晓理,然而,这对超强女双的搭配很难归功于国家队女双教练组的慧眼,反而更像是湖北队通过羽超联赛引进于洋的成功“反向”促使国家队接受的一个既定事实。不客气地说,国家队女双组在过去的四年中成绩很少,问题很多,陈其遒的能力和威信恐怕非常有限。我个人非常期望国家队能在奥运会后重组女双组,用更有威信和能力的教练取代陈其遒(我相信我们有更合适的人选)。 另外,田卿同学要加油了,不然就要掉队啦! (完)[ 此帖被Parsifal在 08:06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2011年所向披靡的于洋/王晓理[ 此帖被Parsifal在 14:14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2010年世锦赛女双决赛中于洋战胜了王晓理;赵云蕾获得第三名当时她们的搭档分别是杜婧、马晋和成淑[ 此帖被Parsifal在 14:17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她们也属于包揽五金的伟大团队[ 此帖被Parsifal在 14:09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历史性的一刻:中国羽毛球队实现了对奥运会、世锦赛和三大杯冠军的包揽[ 此帖被Parsifal在 14:22修改 ]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太长,没看,不过有个建议
就是比赛中赢了的队伍,可以选择这场比赛的结果是胜还是负,来选择一个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小组位置???
女施主,贫僧法力倘浅,倘不能隔衣疗伤,得罪了。。。
引用9楼 @ 发表的:
太长,没看,不过有个建议
就是比赛中赢了的队伍,可以选择这场比赛的结果是胜还是负,来选择一个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小组位置???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想法……
旋风起背水传捷报
浓雾散依山奏凯歌
比赛的本身存在缺陷~~~运动员无罪~~~
只是个连运球都不会的菜鸟~~
帮LZ召唤@ @ 等几个人过来一起讨论
我的头像牛逼不?
没捉到重点,写十万字也都是转移视线的行为
说白了,不是不给让球,而是得让得有技巧,让出风格,让出水平
就像,在公众地方,你吐痰了,可能别人看看就算,顶多也就说两句,你脱裤子拉屎,看有没有管理员找你麻烦?
其实这事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国际羽联是个SB。结果李永波拿着个喇叭到处喊,还让韩国和印尼的一起喊。国际羽联面子上当然挂不住了,就乱咬人了
就像是打DOTA,组织方规定输的一方有奖。然后打起来各种送人头,场面难看,于是组织方又说双方毫无比赛精神,通通不得比赛。话说,中国羽联太怂了,现在还没起诉那个垃圾裁判。
上班是等待下班,下班是准备上班,这样的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我的人生放佛永远的停留在3月,这个发霉的季节。
引用14楼 @真~英雄 发表的:
其实这事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国际羽联是个SB。结果李永波拿着个喇叭到处喊,还让韩国和印尼的一起喊。国际羽联面子上当然挂不住了,就乱咬人了
这还真不是李永波让韩国印尼一块儿喊的。
都是大家自发的。
谢楼主帖子,加一句BWFSB就完美了
从足球狗篮球狗变成萌豚这画风转变也是有点快
好文
LZ分析的有道理
拜仁,我静静等你回来
15年,谈笑间,坐看风轻云淡
坚持!!!
这得mark啊。。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75793.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911人参加识货团购798.00元1140人参加识货团购1850.00元618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399人参加识货团购228.00元55人参加识货团购159.00元67人参加识货团购155.00元46人参加识货团购159.00元39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53人参加识货团购95.00元33人参加识货团购125.00元492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675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