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开球球紫光拼音输入法法也不好用

五款拼音输入法Win 7横评_产品_电脑爱好者
五款拼音输入法Win 7横评
五款拼音输入法Win 7横评
条评论 标签: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平时最常用的软件是什么?各位会如何回答?网虫们可能会回答“浏览器”;聊天达人可能会说是“聊天软件”;喜欢玩脑筋急转弯的朋友或许会答“操作系统”。不过诸位是否遗漏了某些东西?某些你经常在用、但又容易忽略掉的软件呢?想想你和人聊天时,是如何把要说的话变成文字发送给对方?
对了,正是中文输入法,可以说如果你离开了汉字,无论是想和好朋友沟通,上网冲浪寻找资料,还是自己写点日记博客都会变得十分困难,而中文输入法恰恰是帮助你输入汉字的重要工具。由于是发展自英文打字机,26个主要按键直接对应26个英文字母,因此它仅适合直接输入英文,要想通过英文键盘输入其他文字语言,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实现,这种技术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输入法。
不仅仅是计算机,在其他电子设备上输入中文也需要相应的输入技术支持。比如普及程度更胜于电脑的,由于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以0-9数字键为主打,因此在这种手机上输入汉字就需要手机专用输入法,目前比较普及的有T9输入法
除去上述以键盘为主的输入法之外,其他还有一些比较流行的中文输入技术。
语音输入: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对口述者语音进行识别的方法,比如IBM的ViaVoice。这种技术在很多欧美的电影中已经很常见,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文语音识别没有完全成熟,需要对计算机“训练”后才能顺利识别。缺点是输入速度不高,容易受到环境噪音干扰。
手写输入:对笔迹进行智能识别的技术,需要使用专用手写板进行输入,也可利用鼠标、触摸屏输入。当前的手写输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早期要求宋体、楷体独立笔画输入,发展到行书及部分草书的连笔识别。输入速度中等,识别率95%甚至更高。
光学字符识别:主要针对印刷体进行光学扫描后智能识别的技术。输入速度高,识别率98%以上,技术成熟。缺点就是需要有原始印刷品。
其他:小编我曾经见过一种打字机,这种设备将汉字独立制成一个金属字模并用十几个容器装载,需要操作员逐个寻找汉字,实用性和效率之差实在令人汗颜,故早已淘汰。此外,在电脑上还有纯利用鼠标进行输入的软件,但是仅限于小范围传播,属于个人爱好性质的输入法。
由于不同地区还存在简繁体之分,故常用输入法也不尽相同,我国大陆地区采用简体输入,而港台地区普遍采用繁体字,如台湾地区的注音输入法,粤语地区则流行仓颉输入法。
繁体中文键盘,印有注音、仓颉和大易码
作为中文信息输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文输入法起步于1980年代。
在8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次电脑普及高潮开始,如何将汉字输入到电脑中在当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形势下王永民先生推出了革命性的五笔字型输入法——“王码五笔”。所谓五笔字型是指把组成所有汉字的笔划都归类成“横、竖、撇、捺、折”五个基本的笔划,然后再用这五种笔划组成所有的汉字,它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
这种输入法不仅解决了输入汉字问题,而且还具备了高速输入的条件,一名熟练的五笔使用者突破每分钟两百字都不是难事。
虽然五笔输入法很好的解决了汉字输入问题,但并不容易掌握。前面提到,五笔的原理是把汉字拆成笔划,而目前的电脑键盘上只有字母没有笔划,所以需要将这些字母对应成特定的笔划,使用者只有掌握了这个对应规则才能顺利输入汉字。故五笔学习班就成为那个时期的热门之一,很多大中学校也适时开设了相关学习课程,相信年龄稍大些的网友肯定对那波全民学五笔风潮记忆犹新。
下面这张图就是学五笔时用到的字根表,可以看到,除了【Z】键,其他25个字母键都对应了若干个类似部首的字根。同时为了便于记忆这些这些字根,又编了一段口诀。
五笔字根表和口诀(口诀前的数字对应表中的按键数字)
不过86版的五笔并非没有缺点,比如字根不太科学,字根有特殊规则,每个字要输入识别码,很多笔画多的字没有字根,而很难分拆。没有单一字根的部首,重码字一大堆,如赢(YNKY)、微(YMGT)。而且86版很多字都没有以简化字的字形出发,而以旧字形编码,造成很多字不按规则输入,形成特例字。在86版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其编码的科学性更强、更易于学习和使用,这就是后来的98版五笔。只是采用98版五笔编码的输入法功能都不够强大,导致其没能普及,至今还是以86版为主导。
进入90年代后,电脑的普及程度迅速加大,五笔输入法不易入门的问题开始体现,此时一款名叫“智能ABC”的输入法开始被大众所接受。不同于五笔,“智能ABC”采用拼音输入模式,你只要会念这个字就能输入。当将“智能ABC”整合进Windows 3.2及后续操作系统后,它迅速成为使用最多的输入法,时至今日,“智能ABC”仍有众多用户在使用。
不过由于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因此在使用拼音输入的时候几乎每个字都要进行选字操作,有时候遇到一些不常用的字甚至要找上半天。不仅如此,万一再遇到一个不会念或者一直念错的字就更痛苦了。曾经网上流传过这样一段笑话,说是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用拼音聊天……
GG:你嚎! MM:你嚎!你在哪里? GG:我在王八里。你呢? MM:我也在王八里。 GG:饿,你在做什么? MM:我在看王爷。 GG:你是哪里人? MM:我是鬼州人。你呢? GG:我是山洞人。 MM:你似男似女? GG:我当然是难生了。你肯定是驴生吧? MM:是啊。 GG:你霉不霉? MM:还行吧,人家都说我是大霉女。你衰不衰? GG:还好啊,很多人都说我是大衰哥。 MM:真的呀?那以后咱们多怜惜好不好? GG:好鸭,你的瘦鸡多少号? MM:咱别用瘦鸡,瘦鸡多贵呀,你有球球吗? GG:有啊。 MM:你球球多少号呀? GG:*******,你真可爱,我很想同你见面。 MM:慢慢来啊,虽然隔得远,蛋也有鸡会啦
上面这段文字虽然有些夸张,却反映了一些真实现象,很多早期网络用语都是因为选字不便而产生,诸如“斑竹(版主)”、“大虾(大侠)”等等,准确度和输入效率成为用户的最大困扰。
注:智能ABC在熟练者的手下,每分钟70字以上也不难,但要求对该输入法十分熟悉才能做到,更多普通用户在使用时输入速度依然较慢。
当微软发布Windows 95 OSR2版(即俗称的Win97)后,另一款输入法开始进入用户视线,这就是“微软拼音输入法”。它是微软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智能化汉语拼音输入法,除了整合在操作系统里,微软的另一主力产品Office系列中也附带了单独安装包。微软拼音的最大特色在于它能够连续输入较长内容,并根据前后文内容对输入的文字做智能调整。这对于当时的拼音输入法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尽管在自动调整上还不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已经有不俗的命中率,对于常用文字输入减少了很多选字操作。它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学习能力,能够记忆用户的选词习惯,并依此调整候选字顺序。
被整合在Vista和Office 2003中的微软拼音2003
微软拼音输入法不仅在智能程度大大加强,其自身所携带的汉字库也比智能ABC多得多,包括各类专业术语和词组,完全有能力取代智能ABC。只是微软对这个产品似乎不怎么重视,没有主动积极推广,即使Windows Vista和Office 2007里都有它的身影,也没让大多数人注意到它。
尽管90年代后期拼音输入法逐渐崛起,但是凭借输入速度优势,五笔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时间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普及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拼音输入法诞生了,它就是“输入法”。在基于字词输入的基础上,紫光加入了短语输入,而并不是微软拼音那种整句输入,让一般用户更容易适应,尤其是网络聊天。紫光拼音其他特点还有:无需切换即可实现中英文混合输入,支持GBK大字符集等等,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紫光拼音后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可是紫光华宇公司也犯了类似微软的错误,对紫光拼音同样不够重视,令人费解。从1999年12月推出第一个版本起,到2003年发布比较成熟的3.0版,中间仅有3次更新。3.0之后更是偃旗息鼓,以至于众多网友自行动手对3.0升级词库以及优化,并以4.0作为版本号发布。对于用户来说,紫光华宇这种做法多少有些自毁长城的味道。一直到了2006年之后,紫光V5版才和用户见面,并以全新的“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命名,只是在后续版本的更新上依旧是不紧不慢。
和紫光拼音差不多同一时代,还有一款“拼音加加”输入法也比较流行,并且有不少优秀的功能为后来的输入法所借鉴。但是因为它修改IE主页等不太厚道的做法,使其颇受争议。
这个时期,以紫光为代表的拼音输入法通过智能选词等有效措施,使得拼音输入准确率和速度大大加强,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这个时候,五笔不再那么热门。真正让人们开始忘记五笔输入法的,还是要数2006年6月份由搜狐推出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这是一款偏向词组的输入法,最大特色是借助搜索引擎网罗新生词汇,因此搜狗拼音也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拼音输入法。在之后的更新过程中,在线更新、细胞词库、网址自动补全等众多功能被一一加入,这些特性让搜狗拼音在网络聊天中得心应手。
随后在2007年4月,互联网巨头谷歌发布了谷歌拼音输入法,但随即被人指出使用了搜狗的词库,谷歌在一周后更换词库重新发布第二个版本。该输入法也整合了互联网流行词汇,支持英文自动补全,能通过Google账户同步个人输入偏好及词库。尽管谷歌拼音在问世之初遭遇词库门,但凭借谷歌这块招牌,依然成为用户主要选择之一。
距离谷歌拼音发布不到9个月,腾讯公司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拼音输入法,名称自然叫做QQ拼音输入法了。主要卖点和前两者差不多,都能让用户快速打出最新词汇。
拼音输入法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能满足日常输入需求,效率不再是五笔的专属,所以五笔上手难的问题被无限放大,人们不再愿意花时间去学五笔,一些五笔还不够熟练的用户也开始转投拼音输入法。时至今日,更多的年轻网民开始追求个性,常规输入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展现自我的要求。于是对生僻字、古文字、火星字以及各类符号同样支持的新一代输入法孕育而生了,这种输入法以“火星文输入法”为典型代表。
作为我个人来说,尽管在学校里学习过五笔,可惜并没有坚持下来,最终还是选择了拼音输入,不过在我周围同事和网友里尚有一些坚守在五笔的阵地上,曾经和他们交流过有关五笔的话题,来看看他们怎么说的吧。
网友A君,他是一名五笔忠实簇拥者。当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五笔的时候,对方告诉我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中学里学校强制要求学习,并且要通过考试;二是不会用拼音,认为五笔简单,理由是:五笔码短,而且重码极少,从学习到掌握不过3周左右时间。
想必很多人看到这个会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拼音简单,五笔光是记字根就很麻烦了。不过在随后的进一步交流中,渐渐发觉得他这番话倒也不无道理。换一个角度来看,五笔难主要就是难在学习字根的过程,当完全掌握以后输入汉字就没什么难度了,而拼音输入即使智能度再高还是免不了经常选字,反倒复杂一些。
对于现在拼音输入法在提高选词智能度上的努力,他认为虽然将常用字词提前能够加快输入,但同时也造成新的问题,使不常用字词的输入比原先更困难,于是很多词被同音的更常用词代替,以错别字形态出现在网上,而且被广泛使用,这是拼音对汉字文化的污染。
“重码问题是拼音最大的固疾”,A君还提到,“即使是基于词组或者整句输入输入法,只有当这句话里的字词全是很常用的字词时才可以一次性输入,而当该词句中某个部分与某个更常用的词同音时,依然需要手动去调整,否则就是错别字。五笔就没有这个问题,不管你是单字输入还是词组输入,都极少有重码。”
同事G君,使用五笔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接触五笔是因为工作需要一款录入快,准确率高的输入法,而在当时只有五笔这唯一选择。他认为虽然五笔入门有些许难度,但只要肯花功夫学,也不过个把月就熟练掌握。
小孩子最初认字,是从拼音开始学起,当他们开始接触电脑后,使用拼音输入法不存在障碍,而这一点正是五笔的先天不足。面对如今拼音输入法的冲击,五笔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生存空间。G君认为,“如果五笔还想重新崛起,首先编码方式上要改进,必须简单易用,只有让大多数人快速上手,才有机会普及。其次就是要提供笔划查字典模式,帮助输入一些不会拆的字。”
五笔越来越少,偶尔需要使用别人电脑时通常都没有五笔,改用拼音也没什么问题,自己电脑肯定是首选五笔。但是如果是刚刚接触电脑的话,G君也不建议使用五笔,除非是有使用中有高速录入要求。由此可见,五笔确实今不如昔了。
同事E君,小学接触电脑同时开始学习五笔输入,几星期后基本达到熟练水准。大家应该都看到了,要掌握五笔并不很难,只是因为拼音实在太容易使用。
先前之前同事看法类似,他也认为现在五笔很难再成为主流,虽然五笔能够快速无差错的录入文字,但因为编码方式的独特性无法和基础教育相结合,难以从娃娃阶段就开始普及。早年因为电脑还不多,能够接触到的都已经是成年人,用途也多数是工作,五笔正是作为一种高效的输入工具被大家所认可。
但如今就不一样了,随着电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家庭拥有电脑,很多10岁左右的孩子都开始接触电脑,你很难要求这些尚处在认字阶段的孩子去学习五笔。因此他也不推荐初学电脑的朋友使用五笔,尤其是小孩,他说:“小孩子还是应该从拼音学起,不要搞得对拼音反应迟顿,肯定不利于小孩基础教育时期的各类考试。”
不管各位是否承认,输入法发展到现在,曾经的首选——五笔事实上已经走向没落,愿意学习使用它的新生力量日趋减少,大部分都是多年坚持下来的老用户还在使用着,也许再过个十年五笔就只是打字员的专业工具而已。而拼音输入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主流,除非有比拼音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新型输入法出现。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拼音输入法成为当前大多数网民的选择。也许你刚刚接触电脑,不知道哪个拼音输入法适合自己;也许你对正在使用的智能ABC类感到越来越不满意,想换一种拼音输入法;又或者你想知道当前的主流拼音输入法哪个更出色一些。只要你对拼音输入法感兴趣,那么本文总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下面就进入正题,对当前流行的拼音输入法进行一次多方面评测。
首先介绍一下参与评测的拼音输入法,它们在之前的输入法回顾里都出现过,分别是“紫光华宇拼音”,“微软拼音”,“搜狗拼音”,“谷歌拼音”和“QQ拼音”。
可能有朋友对“微软拼音”的参选感到不解,考虑到微软拼音一直坚持的整句输入以及Windows和Office产品的整合,想要忽视它也不容易。在最新的Windows 7里,微软也将它内置进去,综合上述情况,我们还是将微软拼音加入到评测中去
在评测开始的时候,搜狗拼音正好发布了其最新的4.1预览版,因此我们就直接采用这一最新版本参与测试。其他几款输入法也都是选用最新版本,而微软拼音输入法已经整合在Windows系统中,因此就不再另行安装,直接选用系统内置版本。什么?你问用什么系统?暂且卖个关子,您看下去便会知晓。
首先让我们从软件的安装向导开始,如今的软件开始重视安装和设置向导的整合,在常规安装结束后,往往会有额外的个性化设置向导,让你初步了解该软件的一些特色。
搜狗拼音:因为选用的是4.1预览版,所以在安装第一步就会收到相关提示,告知这并非正式版本使用中可能发生一些问题,之后就是常规安装,文件复制完毕后会询问你是否愿意发送统计信息以帮助改进质量。(如下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完成”后启动浏览并打开相关介绍网页,安装程序则直接进入设置向导部分,一共有6步,其中第三步和第五步需要注意。第三步是“输入法管理”,你可以在这里将不使用的输入法隐藏掉;第五步是选择细胞词库,你可以选择经常性使用的类别,如特定、某些专业学科词汇等等(点击图片查看清晰大图)。其他还有皮肤选择、个人词库随身行等功能向导,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谷歌拼音:最简洁的安装过程,从接受用户许可协议到安装完成一共三步,最后提示是否帮助改进质量,没有其他需要选择的东西,也没有设置向导。点击完成后也会打开浏览器转到输入法相关页面。另外和1.x版本相比,2.0去掉了Google工具栏的安装提示,相当不错。
QQ拼音:安装过程很常规,文件复制完成后,会提示设置输入法,首先会告诉你设置项目明细。(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点击下一步开始。首先是“输入风格”,QQ拼音能够兼顾三种输入法习惯,智能ABC,微软拼音和搜狗拼音;然后是拼音模式的选择,紧接着则是QQ拼音比较令人意外的地方了,它允许用户导入其他输入法的词库,从目前来看它支持导入谷歌拼音的词库。
和搜狗拼音类似,QQ拼音会提示你对输入法程序进行管理,接下去则是分类词库的选择,选中的词库将会实时通过网络下载。
紫光华宇拼音:安装过程需要选择组件,其附带了华宇搜索精灵(看起来这应该是一个附属插件了),还会对软件更新方式进行询问。(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文件复制完毕后,紫光提示开始向导设置的同时还会建议查看该版本新增功能,同意后就会打开相关网页并进入设置向导,首先它需要了解用户是否熟悉拼音输入法。
如果说使用拼音输入法还有障碍的话,莫过于发音不准了!显然紫光优先考虑了这一点,你可以在使用前就设置模糊读音方式,避免一些字无法正确输入,当然如果你发音标准就可以不用做选择。除了发音,紫光还考录到了字符集问题,不论是繁体中文环境下使用还是在简体中文平台下,你都可以做好预先设置。
这两步完成后还有是否启动智能词频调整,是否允许智能组词以及界面文字和输入候选词的显示大小选择。
微软拼音:因为选择了系统自带的版本,所以这里就跳过不谈。
想必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上述安装向导界面都是在Windows 7 Beta版的截图。确实,本次的评测我们选择了Windows 7 Beta Build 7000系统平台,该版本附带的微软拼音输入法版本是:10.1.7000.0。
从以上安装过程对比来看,谷歌拼音是最简洁的,没有任何附加操作,双击运行安装程序,接着只需点击3次鼠标就可以完成安装(不包括UAC提示)。其他附带设置向导的输入法里,紫光华宇比较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输入法使用环境和用户能力高低;QQ拼音更注重用户习惯的延续性,希望用户从其他输入法平滑过渡到QQ拼音上来;搜狗拼音的设置向导则相对简单,除了细胞词库其他都不怎么重要。
这里提一下搜狗拼音和QQ拼音出现的输入法管理设置,两者默认都将其他输入法隐藏仅显示自家的输入法,虽说一般用户很少会安装多个输入法,但这种选择权还是交给用户来决定比较好。
一款软件安装后,主界面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多时候它决定了用户是否继续使用下去,尤其是可选对象众多的软件。即使不能给人惊艳的感觉,至少也要看着舒服,如果看不顺眼谁还高兴用它?那么对于输入法来说,状态栏和候选词列表就是它的外表了。下面让我们开始使用这几款输入法。
首先自然是主界面,从默认的外观界面来看,谷歌拼音和微软拼音的输入候选条都带有阴影效果,有立体感,其余三款则只有平面效果。QQ拼音和紫光拼音状态条采用圆角处理,QQ拼音还做了包边效果,其他就比较普通。在这五款输入法中,微软拼音的状态条和系统结合比较紧密,如果想移动它需要右击状态条“还原语言栏”之后才可以,而四款都可以直接拖动。
对于首选词,谷歌拼音采用了类似Windows的选中效果,看起来最为明显,其他输入法仅仅是采用文字变色形式。候选字数量上,搜狗拼音、谷歌拼音和QQ拼音都默认为5个,紫光拼音为8个,微软拼音为9个。
在输入过程中,搜狗拼音候选字条右上角会出现不同的状态变化,如果输入的是网站名称则提示网址URL,并告诉你可以按分号直接访问该网站,如果不是网站名称则显示“搜狗搜索”字样,点击可以搜索当前输入的文字内容。谷歌拼音相对逊色些,点击右上角Google字样只是打开谷歌搜索引擎首页。紫光拼音右上角会显示一个数字,该数字会告诉你当前页外剩余候选字的数量。QQ拼音和微软拼音均没有这些额外的内容。
在将拼音转换成文字显示方面,输入拼音后,搜狗拼音、QQ拼音和紫光拼音并不会输入位置马上将文字显示出来,而是安放在候选栏里等用户以空格键确认。谷歌拼音会同步将你输入的内容显示出来,但也要按空格确认输入文字,这是2.0的新变化,之前1.x版本采用和搜狗等相同的处理方式。微软拼音与前四者又有所不同,在默认的体验风格下,它会根据输入内容逐渐将拼音转换为汉字,而且确认输入后需要按需要按2次空格,第一次按空格是将所有拼音转换为汉字,第二次才是正式确认输入。在修正输入错误时能明显感觉到差别:拼音转换成文字后,如果有同音错字的话,只有微软拼音不必将错字删除,而可以直接定位到错字重新选择即可,除非已经第二次按空格确认。其他四款只能在拼音输入阶段就正确选择字词,否则就要删除后再输入。这一点,微软拼音显然更方便一些。
初步使用后的感觉是,这五个输入法基本在伯仲之间。
如今的互联网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会在网络上有所体现,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搜索引擎的热榜,你只要访问一下谷歌热榜和百度风云榜就能对当前热门事件有所了解。不过考虑到输入法毕竟不是搜索引擎,难以在短时间里将所有热词收入词库,所以这里选择已经存在一些时间的热词作为参考,看看这几款输入法究竟表现如何。
首先选择的是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上的一个小品名《不差钱》,相信这部小品大伙儿都看过了,称为也热门不为过。那么上述输入法表现如何呢?请看下图。所有输入法都是全新安装,没有导入任何历史记录,均以默认状态进行测试。
说实话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除了搜狗拼音,其他都无法直接打出这三个字,需要逐个选择。在敏感度上,搜狗拼音显然技高一筹。估计是刚安装不久的关系,谷歌拼音也好,QQ拼音也好,它们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新鲜词汇。
那么对于出现比较早的一些热词,它们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以一个08年的流行文字“囧”来测试一下吧。
搜狗拼音又是第一个显示出来;谷歌拼音没有将其作为热门候选词放在第一排,不过在第二页就能找到该字,还不算太“麻木”;QQ拼音要翻到第七第八页才出现这个候选字;微软拼音也是一样,需要翻很多页才有这个字;在这次测试中,紫光是比较糟糕的,自带词库里压根没有这个字。
通过两次简单测试,我们认为基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在网络热词方面,搜狗拼音在这五款输入法中是最好的,尤其是在全新安装的环境下;而谷歌拼音表现要逊色不少,有点对不起它的搜索引擎;QQ拼音和谷歌拼音基本处在一个水平,考虑到它诞生最晚,这样的表现也算尚可了。紫光华宇拼音尽管也宣称自己吸纳了众多流行词汇,但是连“囧”字都无法输入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注:将紫光输入模式切换为繁体或大字符集后会出现这个候选词)。微软拼音因为没有朝这方面发展,所以表现差些也可以理解。
先前的互联网热词测试或许对紫光华宇拼音和微软拼音有些不公平,那么下面将要测试的“词频调整”和“自学习”能力是它们都具有的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前一项相同,基于默认设置状态下。
我们选了一个月初比较热门的词汇“兽首”作为测试对象,这个词最近才在网上流行,用来测试还是很合适的。
搜狗拼音:第一次输入“shoushou”拼音后,在第二页第五个出现该词*注,选中后,第二次在输入“shoushou”,该词已经提前到第一页的第二个位置,第三次再输入就成为首选词。在使用一小会儿后,搜狗拼音的词频调整规则大致是这样,非常用词连续输入三次后则变成首选词出现,如果短时间里要让其他同音词成为首选,则需要输入4次左右,再要调整就需要5次或者更多,以此类推。
谷歌拼音:候选词里没有现成的,需要通过手工选字来输入第一遍。第二次输入拼音就直接将“兽首”列为首选词。词频调整规则和搜狗相似,将其他词提前到首选也要输入次数多一些。
QQ拼音:和谷歌拼音一样,QQ拼音这里也无法直接打出这两个字,需要分别选字输入。第二次输入拼音后该词也直接成为首选字。对于已存在同音词,和搜狗谷歌都相似,需要多输入1-2次。
*注:原本以为兽首这个词,以上几个拼音输入法都无法直接打出,不料搜狗拼音令人意外的包含了该词,倒是有些小看了它,因此单独换用它没有的“守守”来测试自学习能力。自学习方面和其他一样,第一次手选输入后,第二次就能直接打出。
紫光拼音:同样没有现成的候选词组,需要分别输入,再次输入拼音即可找到该词。要调整词频顺序只要选择一次,第二次输入就会将上一次选择的字词排到第一位。
微软拼音:意料之中的结果,同前三者一样。词频调整方面,使用下来发觉微软拼音的动态调整不是很明显,尤其是首选字,有时候连续输入10多次也不会提到首位,估计需要集合一定时间里的输入频率才会调整。
语句连续输入:平时输入伐使用最多的还是一般的交流,那么这些输入法在输入常用短语句子时表现如何呢?这里用一段祝福短信来做测试:“现在生日不送礼,写句祝福送给你,如果你嫌礼不够,再把我也往上凑。祝你生日快乐!”,由于除微软拼音之外,其余四款输入法都有一次性输入长度限制,因此就选用上述短信中的前两句来测试,输入过程中不加标点。
这里微软拼音终于出头了,和QQ拼音一起一次性完成输入而无需修正,其他三款都在“写句”上碰了壁,看来在上下文方面,微软拼音和QQ拼音比较令人满意。
常规使用之后,照例还要看看这些输入法在设置选项里有些什么特色,或许能够吸引人的正是其中某个特色。
为了便于各位查看,小编从各个输入法设置中找出各自比较有用的功能,以表格罗列出来,至于对您是否有用,那就见仁见智了。类似简繁体切换这些基本功能就不做比较了。
输入风格切换
支持/智能ABC和自身风格
支持/自身、智能ABC和微软风格
支持/新老微软风格
数字后句号转换为英文标点
支持/可关闭
支持/可关闭
支持/可关闭
支持/可关闭
支持/不可更改
自定义短语
支持/可单独编辑
支持/可单独编辑
支持/可单独编辑
支持/可单独编辑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开启
直接输入英文
支持/有v模式,补完提示
支持/有v模式,补完提示
支持/有v模式,无补完提示
支持/有v模式,无补完提示
支持/无补完提示
直接输入网址邮箱
支持/自动补完提示
支持/无补完提示
支持/无补完提示
支持/无补完提示
不支持邮箱名
模糊音输入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二三候选快捷键
支持/默认左右ctrl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关闭
支持/默认左右ctrl
更换外观皮肤
支持/默认不启用
不支持皮肤/只能改变大小和透明度
支持/默认不启用
支持/默认不启用,提供向导
可选分类词库
支持/可自动升级
支持/可自动升级
支持/不能自动升级
网络同步设置和词库
支持/需要通行证
支持/需要Google帐号
支持/需要QQ号
自动在线升级
候选项排列调整
支持/横排和竖排
支持/横排和竖排
支持/横排和竖排
候选项目数量调整
偏旁部首检字
表情符号转换
支持/速率和字数
支持/速率和字数
支持/速率和字数
智能输入纠错
首字母简拼
不知不觉居然罗列了这么多,各位网友平时会用到哪些呢?在我看来,功能多少不是关键,只有你需要的功能才是最有用的。
总结:经过前面几项测试后,个人认为在一般使用过程中,搜狗拼音,谷歌拼音,QQ拼音和紫光拼音之间的风格差别不大,即使更换输入法也不会有太多问题;微软拼音由于需要二次确认,因此需要用户适应一段时间。
对互联网新兴词汇的敏感度上,搜狗拼音反映最及时,谷歌拼音和QQ拼音在伯仲之间,紫光比起它们又稍逊一些,微软拼音则基本没有。
在词频智能调整上,搜狗、谷歌、QQ都是一个样子,需要短时间的输入次数累计;紫光则比较直接,上一次你选了什么,下一次首选就改成这个;微软拼音有些模糊,调整原则不是很明晰。
微软拼音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就是在长句连续输入时,上下文联想做得比较好,也算给自己挣回些面子。
搜狗拼音做为互联网时代拼音输入法的开创者无疑占到了很大的先机,从它种种特性来看,在网络交流方面是五种输入法里最出色的。同时搜狗拼音也在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自身,以保持竞争力。总体来说,它有资格成为普通网民的首选拼音输入法,所以授予它“网民首选奖”以示鼓励
谷歌拼音以谷歌一贯的简洁作风也吸引到大批用户,如果它想抓住更多网民的心,那么在热词更新速度上需要加把油。考虑到谷歌不作恶的信条,也许会在将来成为一个可靠的选择。
做为最晚诞生的QQ拼音输入法,不得不说实在太像搜狗和谷歌的产品了,不过鉴于它依托腾讯这个大靠山,其前景不可小视,也许会成为QQ用户的第一选择。
至于紫光拼音,由于自身策略上的一些失误,白白流失了大量用户,在如今群雄并起的时代,想要重塑昔日辉煌还有很长路要走。
微软拼音,比起以上四款拼音输入法,在时尚潮流面前多少有些弱势,不过在自然语句输入方面和其他想必并不处在下风,在一些需要规范化语言场合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还在用古老的智能ABC之流,那么我建议你选择一款尝试一下,你会发现打字原来也可以很轻松。
          
玩转windows8
常用反病毒辅助工具
计算机安全系列教程
PS CS5中文完整正式版 下载及安装方法
暑假推荐电脑配置大全
程序设计与交流区帖子分类汇总
ps教程分享
ps插件下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合字B2-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Copyright(C) .cn,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周涛律师&&
&&新出网证(京)字038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光拼音输入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