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跑步图片的时候脚踩的是什么

刘翔跑步很快吗_百度知道
刘翔跑步很快吗
跨栏,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个很冷的项目,也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项目。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让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背着书包,刘翔离开了训练基地。 “那天下着很大的雨,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我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现在回想起来,刘学根还是一脸感激之情。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刘翔叫孙海平“师傅”,在他心中,师傅是他半个父亲,因为孙海平不仅用“高效益全面训练”法和“多因素综合训练”模式培育出了一个世界冠军,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刘翔如何做人。 刘翔长大了,个子高高的。吉粉花特别爱和儿子上街,她喜欢听到人们夸刘翔,又高又帅,随后再来一句:“长得真像你妈妈。”从前,人们都说,这是吉粉花的儿子刘翔;现在,人们都说,这是刘翔的母亲吉粉花。 在上海,双职工的孩子通常都由老一代拉扯大,刘翔也不例外。“他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那时候我们家的情况不太好,我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母亲也在商店里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刘翔,对老人家的感情特别深。2001年,饱受胰腺癌折磨的奶奶去世了,刘翔正在参加九运会110米栏比赛,奶奶没能见着孙子最后一面。刘翔哭了,刘学根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儿子哭的那么伤心。 那件别致的毛皮背心,是布鲁塞尔大奖赛时买给父亲的;那只路易斯威登的皮包,是巴黎世锦赛上给母亲带回来的;还有那一大袋化妆品,是日本巡回赛后送给母亲的礼物……“他们平时很节约,自己都舍不得花钱,”刘翔很孝顺,“我希望妈妈能更年轻、更漂亮。” 在中国,田径运动员的收入都不高,即便达到像刘翔这样的“腕”,但“金钱并不是唯一。”这是刘翔最爱说的一句话。雅典的成功,让刘翔一夜之间富裕了起来,“我也不知道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对我来说,钱只要够用就行了。”“飞翔”,是想证明自己,对于金钱,刘翔唯一的愿望就是能为父母买一套宽敞些的住房。 训练场上,一堆穿着相同运动衣的人中,刘翔一眼就能被认出,因为他走路最“拽”。刘翔训练经常偷懒,用刘学根的话就是“他努力训练就说明不对头了”。即便是在备战期间,刘翔的训练量从每天的4、5个小时缩减到2、3个小时,他还是会在跑五圈时,偷偷减掉一圈。 在跨栏这个项目上,是需要一点天赋的,而天赋包含两种,一种是身体条件,另一种就是悟性,刘翔靠的就是悟性,还有孙海平特殊的指导方法。每周,孙海平只安排18个小时的训练量给刘翔,平均每天三小时,在备战期间还会减少。正是这种“偷懒”的训练方式,让刘翔每次一上场都精神饱满。“我在训练的时候很放松,练得差不多就玩会,或者和队友聊聊天。”因为刘翔不是“一根筋”的运动员,“一根筋”太容易断,特别是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刘翔没有断,他顶住了。 除了跑步,刘翔爱唱歌,平时总爱摆弄他心爱的MP3。凭着一首《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刘翔还得过上海田径队的卡拉OK大赛一等奖。他也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一样,有着青春痘的烦恼,他会跑去医院,配上许多药水,每天对着镜子抹,希望自己能够更帅,更讨女孩子欢心。 他会指指自己的金色战靴,说道:“不用我自己买,他们都会为我定制。”然后,摸摸自己的“马桶”头,笑道:“我没觉得这个发型有什么不好,我喜欢学生头。” 他“跳”上领奖台 当刘翔站上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冠军领奖台时,他用的动作是“跳”——一个大字形的,有些蛮横的,跳了上去,将黑皮肤的和白皮肤的,统统“踩”在了脚下。 接近两个身位的领先,是一种征服,完完全全的征服,让所有的对手,输的心服口服。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的成绩,让在预赛中“马失前蹄”的约翰逊也不禁汗颜——即便他撑到了决赛,也未必跑得过刘翔。 刘翔,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黄皮肤的亚洲人,打破了世界短跑百年不变的格局。 “是的,今天我是世界冠军,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飞起来。”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在决赛上亲手打败约翰逊,下一回,我要亲自战胜他。” “到2008年奥运会,我要再把世界纪录破了。” “我和教练的配合,已经是属于超级完美,超级拍挡的感觉。” 很少有运动员会说出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夺取奥运冠军,打破世界纪录,他们也只会循规蹈矩地说些诸如“谢谢教练,谢谢父母”,随后跟出一句“我兴奋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是的,很多人都说,刘翔很狂。 但,既然年少,为何不狂? 110米栏的对决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千万别跟着别人的步伐跑,那会打乱自己的节奏。刘翔,一个充满自信的21岁上海大男孩,用自己的双腿,向世人证明,一切都有可能。
其他598条网友回答:刘翔还能跑吗
能557人回答
不能41人回答
认为“能”的网友回答:
回答1:当然能跑,明年奥运会肯定拿牌
|四级采纳率13%
认为“不能”的网友回答:
回答1:不能了,在练也不行了,他的颠峰已经过了
回答2:不行了,他自己也觉得很难过.所以我们应该体谅他 为他鼓励加油!\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刘翔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也不算快,他已经不是是世界110米跨栏冠军,现在是罗布斯
也没什么 就是个世界第一
他是世界110米跨栏冠军难道你认为他跑步不快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揭秘刘翔伦敦奥运退赛隐情:很多时候都是命运问题
2015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飞人”决赛时,坐在解说席的刘翔。
4月7日,刘翔宣布退役,他的新闻从体育版到要闻版,再到娱乐版,现在终于归于平静。如今,已经看不到脚踩钉鞋的刘翔站在起跑线上,但他也并未远离田径。在昨晚的“百米飞人大战”直播中,刘翔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一次,他坐在解说席位。离开聚光灯后,刘翔的故事,作为听众,大概终于可以平静地倾听了。
每场比赛的头一夜,刘翔都要把自己的装备整理一遍。
独自在房间里,他会提前找出比赛服,拧紧钉鞋上的每一根钉子,如果第二天预报有雨,那就再找出一双鞋——做准备活动时穿一双,正式比赛时换另一双;参赛证、号码布都找好,所有物品摆在一起,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保证什么都没落下。
躺在床上,刘翔要在脑海里过一遍电影:第二天热身动作要做哪些,这次的竞争对手都是谁,哪个对自己最有威胁,针对他,自己得准备什么样的战术应对。
这是一套固定的仪式,比赛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这些装备是能完全控制的——现在多准备周全一点,明天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经历了无数场比赛,刘翔还是会有紧张,不过他一直自豪于可以控制好紧张的程度——少年时他就发现了自己这个优点,他总能踏踏实实睡好一觉,第二天在赛道上轻松自在,对着大家挤眉弄眼地做个鬼脸,不管是滂沱暴雨,还是大风低温,他都能发挥出训练时的最好状态。
刘翔当然也栽过跟头,那是2006年的国际田径世界杯,因为刚刚在前一周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总决赛上跑到了12.93秒,以0.07秒的优势赢了老对手阿兰·约翰逊,春风得意的刘翔早早就进入了状态。田径世界杯赛场在雅典,正是刘翔一战成名的那块场地,明明出国前还跟记者嘻嘻哈哈说“随便混混”,站在跑道上,刘翔突然意识到:“我对赢的渴望程度超过心理预期了。”
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刘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
刘翔感到莫名的紧张,脑子里一直都蜂拥过来无数的声音:起跑怎么跑?过栏要怎么过?等到冲刺的时候又会怎么样?一连串的动作都在脑子里反复地过,等到发令枪响时,刘翔没有回过神来,边上一道风已经“嗖”地窜出去了。再往前追,已经晚了。12.96秒和13.03秒,还是0.07秒的差异,约翰逊和刘翔这一次的冠亚军倒过来了。
自从那次之后,刘翔很少再犯同样的错误,专业运动员很多动作都是自动、连贯的,因为在平时训练中已经确认了无数次了。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要想,等到最后发枪的时候,以最快的爆发力冲出去就行了。
可是这一次,混乱重新出现了。满脑子都是各种混乱的结局,赛场上的结果、大家的反应和赛场之外必将出现的声音搅合在一起,让刘翔没办法镇定下来。
这是2012年,伦敦时间8月7日凌晨,刘翔失眠了整整一夜。这一次他也太想赢了,但目标不是夺冠,他知道自己拿不到冠军了。
02火箭式成长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大家对刘翔的目标也不是夺冠。
在2004年之前,中国观众对110米栏都还很陌生,练这个项目的孩子也不多,三步一上栏等技巧是一个天然的技术门槛,不是每个基层学校都能做这种训练。
站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刘翔。
刘翔小时候是从跳高跳远练起的,辅助练习100米短跑。有趣的是,在跳高运动员中,刘翔的助跑速度一直是最快的,到了跳远和跑100米时,刘翔又是节奏感占优势。15岁的训练课上,孙海平第一次发现刘翔时,面前的男孩已经长到了1.83米,正是柔韧性强的年龄,胆子特别大,闷着头对着跨栏跑,也不怕被撞。速度、灵活性、身材,都满足了孙海平选材的需要。
大脚趾长、足弓深、跟腱长、爆发力强……各个教练都总结过刘翔的身材优势,刘翔解释这只是因为老师们喜欢他:“其实我自己知道,像我这样的身体条件,在国内还是有很多的,甚至比我还要好的也有。”孙海平介绍,刘翔跨栏反而是吃亏的,因为刘翔的腰太长了,导致整个人重心太低。
“阿兰·约翰逊身高1.78米,刘翔是1.89米,两个人站一起从头上看,刘翔高了9厘米。但你看胯,约翰逊跟刘翔差不多,可能还比刘翔好一点。”孙海平对着空气比画出连续的抛物线,“跨栏高度是1.07米,你重心低了,过栏时整个抛物线幅度就大。人离地的一瞬间速度最快,但是一离地,整个就是个减速过程——抛物线越大,最后落地的速度就慢。从技术上来讲,刘翔跨栏的效率就比别人低。”
“但是好在什么地方?刘翔的悟性和灵活性特别好。”
多年的对手——阿兰·约翰逊
跨栏是一个技巧性的比赛。纯拼体能,亚洲人很难获胜,孙海平举例,像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这样考验神经灵活性、小巧的技术型项目,亚洲选手往往要比欧美选手完成度高。“如果我们单独跟欧美选手比100米跑,比速度,肯定是要输给他们的。但是110米上放10个栏架,刘翔就能赢他们。”
在70年代,跨栏的训练方法与今日截然不同。跨栏要求绝对的精确,运动员在跨栏时,如果大腿根部与栏架出现很大空隙,会在垂直方向上损失许多速度,如果能贴着栏架擦过去,就是技术高超的表现。当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有一位徐姓教授,总是在栏架上放一枚硬币,每天就是练习怎么摆腿把硬币踹掉,但同时又不碰到栏。
这样的练习,现在看来简直是种武林绝学,单纯练习精度,其实意义并不大。在孙海平的时代,教练会把运动员看成上肢、躯干、下肢的组合,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动作规范。“这样,在大脑神经系统里会形成很多点,想要连贯起来难度特别大。”孙海平现在是把人设想成一个点,作为一个球来运动。“只要一用力,一推动,整个人就走了。”
70年代的中国,国家竞技体育最强调的是“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最主要的宗旨往往被落到了最后一句。孙海平当运动员时,一周要练25节课,一天4次,从早上6点,一直练到晚上21点。结果孙海平成绩越练越差,到最后浑身都是伤,等到周日大家都回家休息,他还给自己再加一节小灶,上第25节。“练到最后,身体全面垮了。”
到了自己带徒弟时,孙海平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行。运动员是需要专注的,人如果兴奋时,全身都能准确控制,所有动作都能做到位。如果大脑皮层处在抑制状态,被教练逼着训练,完成是能完成,可质量一定特别差。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一旦动作变形,必然会出现伤病。孙海平有一次甚至把自己的耻骨从关节上扯松脱了:“教练让我跑多少就是多少,到最后就跟卓别林的电影一样,机器停了手还在动。跨栏时我肌肉已经失控了,一用力,‘啪’一下骨头就扯下来了。”
1972年出生的陈雁浩是刘翔前一代跨栏运动员,在他的时代,每周上12节课,多了一半时间休息。陈雁浩的身体状况要明显好于前辈运动员,这位90年代的亚洲栏王验证了“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这句话。陈雁浩最终获得过两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一届亚洲运动会冠军和全运会两连冠,个人的最好成绩是13.37秒。
到了刘翔的时代,训练的方式更大胆了,课时又缩减了一半,每周先只上9节,减了几次后,最后只有5节课。每周一、二、三练足,周四必须全天休息,周五、周六大负荷训练,周日放假。刘翔回忆,虽然课时不多,一节课只有两个小时,但是强度极大,要求也非常高,每次动作都必须做到位。
在训练陈雁浩那一代时,孙海平有一二百个训练手段,每天都能练不同的花样,但因为每个动作都未必做到位,很难融会贯通,最后的效果并不太好。到了刘翔这里,孙海平开始做减法:这个手段没成效,去掉;那个有一点效果,先放放;剩下这个特别有针对性,完全契合,马上拿过来。
最后,刘翔的专项训练只保留了十几个,每个练习内容做三四十次,会抵过去几天甚至几周的训练效果。更强的针对性让训练效果事半功倍,避免了一味使蛮力的浪费。
阿兰·约翰逊、科林·杰克逊、阿尼尔·加西亚……那些早已赫赫有名的世界冠军,也是刘翔青年时的偶像。“他们是我的参照,跟教科书一样,我会看他们的录像,然后再跟我的身体条件做结合。”学习期的刘翔要追的课很多,要加杠铃,训练自己的基础力量,要拉韧带拉得掉眼泪,还要坚持吃早饭,要长个子。很多动作刘翔都还做不出来,这不妨碍他专注地研究录像里的阿兰·约翰逊,崇拜地看这位名将过栏时“灵巧得像猫一样”。
孙海平最初只看出刘翔是个好苗子,额外加了些小灶,可没想到,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他整个发展状况一直在直线上升,以前很少有人能每年都这么提高”。
2001年4月,中国田径大赛宁波站,13.45秒,第一次战胜陈雁浩;
2001年8月,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3.33秒,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2年7月,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13.12秒,打破了尘封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
孙海平原本只想再培养个“亚洲栏王”,把之前的成绩保持住就行了,没想到刘翔的成绩,“像是坐火箭一样,‘嗖——’一下就上来了,练到最后,我感觉刘翔太有希望了”。
凌晨4点,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在洗澡的时候我才发觉,我整个人其实都虚脱了,连手都举不起来。勉强洗完澡之后,我把金牌塞到了枕头底下。然后一想,还是不放心,我又起身,把房间内所有的门和窗子全都锁了起来,这是我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第一次锁门。我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枚金牌可能是这一生中对我而言最宝贵的东西,我绝不能失去它。随后,我就一头栽倒在床上,昏睡了过去。
——摘自《我是刘翔》第八章“决战雅典”
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上,刘翔撞线的一刻
日,雅典奥运会,12.91秒,刘翔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并追平了科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并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夺得了首枚男子田径奥运会金牌。
一觉醒来,21岁的刘翔已经是一位超级明星了。
奥运会后第一次回上海的家,刘翔的小区里冒出来汹涌的人流,“比小时候国庆节外滩看灯人挤人还要恐怖”。从小区门口到家门口,差不多也就110米,赛场上13秒不到的距离,刘翔那一次走了30多分钟,到了后来,纯粹是双脚离地被群众架回家里的。各种社会荣誉纷至沓来,活动和邀约也打破了刘翔平静的生活,小学、中学、大学母校的活动要出席,政府、企业活动要站场,刘翔父亲领导的孩子结婚,也要给个面子,最后不得已,干脆做了一个刘翔本人大小的纸板放到现场。
“我自己也感觉生活彻底变了,要想去市中心逛个街,就会立刻被人围上。我当时还是想给自己一个相对清静的生活,因为那时除了爸妈、教练会说我不好,其他所有人都在捧我。我做这个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我当时觉得大家怎么都这样,但其实自己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我们问刘翔,是不是当时起了个网名叫“超级身不由己”,他立刻连声反驳说这是个假消息,一直是媒体的以讹传讹。“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身不由己,哪里会苦大仇深地抱怨什么,我不会,内心里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很感恩。”
在2002年,刘翔签了耐克和可口可乐的合约,代言费分别是50万元和35万元。2003年,刘翔的收入是160万元。在雅典奥运会之后,刘翔立刻身价倍增,凯迪拉克、平安保险、安利纽崔莱、VISA、伊利……各种体育之外的赞助商也找上门来,在2007年时,刘翔当年的广告收入已经达到了约1.63亿元人民币(2380万美元)。
刘翔变成了一个中国田径的符号,媒体划拨了大量的版面,专门关注刘翔的一举一动,很多田径记者是否要出国写比赛,编辑部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没有刘翔就别去了。”
刘翔也确实不负众望,他着实过了一段战无不胜的生活。孙海平统计过,刘翔出国比赛的次数和成绩,至今没有其他中国运动员超过他。之所以频繁出国参加大赛,这来自孙海平过去的教训。
在刘翔之前,国内观众对田径比赛的热情并不高,孙海平的经验里,只有青岛这个城市喜欢田径,全国性比赛时有人山人海的观众,在其他地方比赛,观战的普通人几乎寥寥无几。长期在这种清净的环境下比赛,一出国参加大赛,运动员就容易吃大亏。1985年,孙海平第一次带队出国参加世界锦标赛,在瑞典哥德堡,一位女运动员刚一进赛场,就被座无虚席的观众台吓蒙了,在欢呼和闪光灯下,这位运动员整个人都吓傻了。
教练孙海平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后来她就稀里哗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下来的。比赛结束我自己回国都没法交代,只能说反正她一进去,连走路都不会了。”
到了刘翔这里,在2001年拿过大学生运动会、东亚运动会、全运会的冠军后,他的成绩足以参加国际比赛了。孙海平决定让18岁的刘翔见到更多的世面,跟田管中心争取到机会后,常常师徒二人就拎着大包小包出发了。2002年前后,出国比赛时师徒没有翻译,刘翔要跟其他国家运动员挤在一个房间休息,克服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孙海平每次出国都要带上海的腐乳、榨菜,刘翔有时还会自己带方便面。
到了2005年,因为刚刚拿了奥运会冠军,刘翔处在极佳的竞技状态中,世界任何地方有跨栏大赛,都会给刘翔发邀请函。此时再出国,已经有随队医生、领队和赞助商同行了。“一些有体育资源的赞助商,会帮助刘翔参加国际大赛,第一时间了解其他顶尖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孙海平回忆,过去的艰苦条件也彻底被改善了,专门负责运动员的团队会专门订好车接机,飞机一落地,就有全套服务人员带路,在赛场外额外安排住宿,领着师徒到中餐馆吃饭。在这种科学和精细的保障下,刘翔在欧洲时,曾经18天里比过六场顶级赛事,三场夺冠、两场第二,一场第三,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这种参赛会带给刘翔巨大的快乐,因为他的状态实在太好了:“拿了某一个比赛的冠军,你就可以被称为一个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但在我看来,这个国家、这个大洲、世界锦标赛、世界室内锦标赛、奥运会……我都要拿冠军。”
日,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12.88秒,打破了封尘13年的世界纪录。
2007年大阪世锦赛夺冠
日,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12.95秒夺冠。至此,刘翔成为男子110米栏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集一身的大满贯得主。
2007年,刘翔真的像集邮一样,集齐了所有的冠军。很多运动员拿到职业最高奖项后,会陷入到失去目标的迷茫中。对于刘翔而言,此时他的个人声誉、财富、职业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继续参加比赛,坚持枯燥的训练,会不会葬送已经到手的成功?
“拿到就是拿到了,当时心态很平静。其实亚运会和全运会冠军,我都是拿了三届。当你达到了一个目标,就会寻求下一个目标,这才会让你的人生有价值。”刘翔评价,“其他都是附加值,不是你的主线。最主要的还是你所热爱的项目,内心所热爱的东西。”
——“你所热爱的”指的是什么?
——就是追求速度,和速度去拼,和时间去赛跑。
——你还是很享受你的职业是吗?
——当然喜欢了,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亲人。
2008年,刘翔其实也只有25岁,很多同龄人才刚刚踏出校门参加工作。刘翔提前迎来了个人的辉煌时期,未来看起来有无限可能,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不把眼前的一切继续下去。
然而,刘翔长期做的是一种极限运动,他一直在对抗自己身体的机能,跑出一个人类从未跑过的速度。几乎所有顶尖的田径运动员都出现过肌肉拉伤,这种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刘翔一直到退役都从未出现过。一切看起来都异常完美,直到他的跟腱出现了问题。
责任编辑:霖霖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08-26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刘翔跑步的时速是多少?_百度知道
刘翔跑步的时速是多少?
时速就是每小时行进的距离。刘翔110米栏最快的速度为12.88秒,折合时速为30.75公里,这是刘翔的理论最高时速,并不是实际的时速。现在1小时跑世界纪录由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海尔-格布雷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于日在捷克举行的俄斯特拉发大奖赛上创造,新的纪录为21.285千米,这也是实际中人类最快的时速了-21.285千米/小时。刘翔的实际时速一定比这个记录要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刘翔110米跨栏用了十二秒多,但跨栏用去了约两秒多。减去这两秒后,单跑步大约用了十秒,那么110÷10=11(米),约是10米,时速是36千米。
提问者评价
其他13条回答
照他最快的纪录12秒88来算得话,而且跑一个小时还能维持这个速度的话,那么他的时速是米。
12.88秒110米除下来是:8.3229814米/秒一小时就是:米
参考资料:
12.85秒,100米跨栏。世界记录哦。
参考资料:
我看的电视。
每小时43.71公里!
36公里/小时(这是官方数据)
36公里/小时
上面几位怎么算的?110米栏是个从0速度加速到保持这个速度的过程,怎么能把前面加速的时间算到平均速度里呢?他加速完成后的速度(加速度近似等于0)才可以称为他的速度,也就是他的最高时速。总不能把他还没开始起跑的0速度成为他的速度吧?
36公里/小时 吧
50公里(这是科学省研究出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刘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3年面世的“校讯通”,其本身已不仅是一个信息平台。[]
消防员们被称作“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们”[]
8月18~19日徐州举行了首次无人机飞行员认证考试。[]
& & & 正文
中国女生韩国大运会上被踩掉鞋 光脚跑完半程夺牌
【字号:&&】【】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综合消息:当地时间8日,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展开田径比赛首日较量。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中国运动员张莹莹在被对手踩掉一只鞋子的情况下,光脚坚持完成比赛,并最终以32分56.60秒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铜牌。
  综合媒体报道,张莹莹当天参加的赛事中选手们没有分赛道,她在跑到将近5000米时被对手踩掉了右脚的鞋子。不过光脚的张莹莹没有减速,始终保持在第一集团,甚至在末圈冲到了第二名。冲刺阶段,她以1.25秒之差被俄罗斯选手法兹迪诺娃反超,最终收获季军。
  消息说,冲过终点时,张莹莹的脚上已磨出了血泡,在经过简单包扎之后,她被立即送回运动员村进行治疗。张莹莹赛后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表示,“跑步的时候我也在想,把现在该做的做好,能坚持就坚持,不知怎么就坚持下来了”,“要是鞋不掉,我应该有机会冲击金牌”。
  在中国社交网络,张莹莹光脚夺牌的故事被不少网民“点赞”。有网友赞其“好样的”、“有职业体育精神”,还有网友称其“光脚不怕穿鞋的”,“必须要为这种吃苦和拼搏的精神点赞”。
  大运会中国田径队领队刘波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张莹莹脚伤的治疗情况,称争取伤口尽快结痂。至于她能否参加12日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刘波表示要视张莹莹的伤口情况而定。
  光州大运会于本月3日在韩国光州开幕,中国派出总人数为596人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380人,将参加全部21个大项中除射箭以外的20个大项的比赛。8日的比赛全部结束后,韩国代表团以28金、17银、14铜高居奖牌榜榜首,中国以17金10银8铜名列次席。(完)
  原标题:中国女生韩国大运会上被踩掉鞋光脚跑完半程夺牌
  稿源:中新网
  作者:
中国女生韩国大运会上被踩掉鞋 光脚跑完半程夺牌
&&责任编辑:中江网编辑&&
  中超联赛第一个间歇期时间不长,佩兰带领新一期国足集训球员,利用这段时间飞行集训,并先后在长沙和南京完成两场热身赛。
  昨天,刘翔从北京飞抵上海,由于日前传言刘翔与妻子葛天结婚后长期分居,而此次葛天也未陪伴刘翔一起回到上海,当刘翔出现在上海虹桥机场时,面对媒体的镜头,刘翔未接受采访,只是露出尴尬的笑容,而其一旁的随行人员更是怒指记者。尽管刘翔和葛天方面已经澄清他俩婚姻没问题,但与妻子“分居”的传闻仍困扰着刘翔。
  近日,北京队与李根的续约谈判备受关注,有传闻北京队将以380万年薪与李根续约,并会给李根北京户口。不过此消息很快就被辟谣,虽然虚惊一场但还是颇具喜剧性,一个北京户口真的那么重要吗?昨天,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圈内人士,为您独家揭秘CBA千奇百怪的附加合同。种类一:要身份北京户口曾让人梦寐以求380万+北京户口,对于李根来说确实是不小诱惑,但很遗憾这只是传闻并未得到证实。
  13年,20万公里,这是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枳沟二村的普通农民王永海,成为一名自行车运动员后的统计数据,或者说,这是他的右腿不间断地蹬踏、提拉,在大腿根儿磨起厚茧换来的荣誉。而王永海的左腿在他19岁时被一场车祸夺去,脆弱的他曾经想到过自我了结,“但活过来后,我决定,不把自己当作残疾人,这样下去,我只会毁了自己。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翔跑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