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巴拿马船如何穿过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

  >  
  >  
巴拿马运河100年 扩建难题待破解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资料图:俯瞰巴拿马运河
中国日报网8月14日电(柳洪杰) 埃及政府日前高调宣布,将在苏伊士运河东侧开凿一条72公里长的新运河,以扩大通航能力,拉动国家经济复苏。与此同时,正在筹备百年庆典的巴拿马运河也在加紧扩建水闸。遗憾的是,这原本是整个庆典计划的核心亮点,但由于问题重重,进展缓慢,预计竣工时间被迫延后至2015年6月。
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于2006年提出,2007年9月开始实施,原预计在日运河百年纪念之时完工。迄今为止,扩建已经花费了65亿美元左右,然而最终的实际花费还不得而知。
据猜测,这项期待已久的项目的延误是因为水泥合同多达50%的大规模“成本超支”,这导致了巴拿马政府与承包商之间收支的极度不平衡,同时也伴随着对贪污成风的指控。
有报道认为,巴拿马政府可以轻松击破这些传闻,就像平稳行驶的夜行船只。巴拿马遭遇过几次指责。
巴拿马运河航道示意图
目前,巴拿马水闸能容纳的最大船只的尺寸是32.31米宽、289.56米长。到明年6月,扩展的水闸将会容纳48.77米宽、365.76米长的船只。在能够穿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净体积方面,运河的扩展代表了一个巨大的飞跃。现在,装载4600集装箱是运河所能通过的上限;任何超过这一数量的船只都有抛锚和搁浅的风险。经过扩展,装载量大约增加三倍,运河可以通过装载1.28万集装箱的船只。
吨位增加已经引起了加勒比地区经济的连锁反应,美国东海岸地区也可以感受到其积极的影响。迈阿密、纽约、新泽西、诺福克、巴尔的摩的口岸都得到了疏浚、扩展和改善。房地产经纪人也在准备迎接因当地价格改变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即便古巴政府也努力与巴西政府合作开发古巴西部港市马里埃尔——古巴主要的深水港——由新加坡港务局实施建设。
然而,安全隐患也会随着巴拿马运河吨位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一艘船在运河搁浅,谁都无济于事,只能抛卸所有装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机的集装箱,同时为生态的巨大破坏而哀悼。
资料图:巴拿马运河加通水闸
巴拿马飞行员联盟的职责是将大容量船只安全护送通过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流域一共有285名飞行员,平均年龄48岁。他们负责确保所有船只万无一失地通过运河。一个飞行员表示:“分派给我们的任务要求我们要独立。我们独自负责船只的导航,要在船来之前了解情况。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做主,同时确保运河的安全。我们的工作不受任何老板控制。如果发现了任何威胁生命或者环境的危险情况,我们都要做出反应。”
死寂沉沉的夜晚里时间很难熬,飞行员需要从悬停式直升机俯视正下方的集装箱货船,毫无疑问的,这项工作充满了身体上的挑战,比如擦伤,还有时不时的骨折。运河上的每趟运送都需要20至30个小时。在交接之前,每位飞行员都要在飞机上坚持十个小时。
“如果是小船,整趟运输我都要在船桥上。”一名飞行员说,“这很累人。但是还是会有小花絮。有一天,我带着一艘豪华游艇通过。那是一个有卡布奇诺的夜晚。”
一旦运河扩展,飞行员们将带着两倍大小的船只经过运河,船只必然比现在更沉,更难以操控。这无疑加大了挑战。“就像造价5亿的歌诗达协和号,它脆弱到只要一搁浅,就必然沉船,”一名飞行员说。如果飞行员在驾驶过程中打了个盹,生态末日的风险就是不可估量的了,更不用说抛锚的船只以及随之而来的运输拥堵对国际供应链的潜在影响。“所以为了后扩建时代操控大型船只,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反复操练。”
资料图:巴拿马运河加通水坝
第四组闸门
8月10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基哈诺表示,虽然目前修建第三组闸门的扩建工程还没有完工,但运河管理局已经开始计划修建第四组闸门,有望于2016年年初开始施工。他称,运河管理局正在对修建第四组闸门的建筑技术、预算评估、全球市场的潜在要求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基哈诺不久前会见了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莫文贺。中国港湾工程集团表达了对未来几年巴拿马运河的所有项目、特别是第四组闸门的设计、修建和融资的兴趣。
基哈诺表示,“我们对任何可能与巴拿马运河产生竞争的航线都保持关注。以苏伊士运河为例,一旦巴拿马运河第三组闸门修建完工后,那些此前因为吨位过大而转走苏伊士运河的超大型船只就可以重新选择巴拿马运河,时间上会节省至少4天。”
而对于预计于今年底施工的尼加拉瓜运河,基哈诺称“不必过多担心其竞争力、因为这一项目本身就不可行”。他称,尼加拉瓜国内的地势地貌非常复杂,“五年的完工时间意味着他们要完成巴拿马运河从修建至今100多年内完成的工作的十倍之多。”
此外,尼加拉瓜运河的预算也并不够,“合理的预算应该在650亿至700亿美元,而这样的投资也不一定会带来回报”。
尼加拉瓜跨洋运河规划示意图
潜在竞争压力
由于同处于中美洲,而且仅仅相隔数百公里,尼加拉瓜运河的修建让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嗅到了潜在的竞争压力”。虽然巴拿马于日正式从美国手中接管了巴拿马运河,但从修建至今100多年间美国对这条运河的影响力还是无处不在的。作为左翼的反美阵线生力军,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当然希望打破美国在中美洲这一“后院”的影响力,因此力推中国企业修建尼加拉瓜运河。
而在尼加拉瓜运河修建计划提起之初,就是考虑到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有限、超大型船只无法通行的局面。如今,在第三组闸门修建工程因承包商运河联合集团与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因扩建费用超支争端导致完工日期被推迟的情况下,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又开始计划进行第四组闸门的修建,这背后的原因再明显不过。
迎来通航百年的巴拿马运河在中美洲地区的海上航运垄断局面即将被打破,面临竞争与挑战也几成定局。虽然尼加拉瓜运河名义上与巴拿马运河“互为补充”,但可以预见未来这两条运河的明争暗斗还会不断上演。
(编辑:吴彦鹏)
延伸阅读: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整整一个世纪了。这项历史上的工程壮举,在圣彼得斯堡的展览中获得新的活力。【】
如今,体验运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搭乘游轮。所以我随着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公司吨位70000的“海洋神话号”游轮,开始了十五天的航行。【】
正值美国前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引以为豪的巴拿马运河开凿百年纪念,美洲中部即将建成的这一“中国大运河”将成为地缘政治加速转型的地理象征。【】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集装箱船舶巴拿马运河过河操作_方敏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集装箱船舶巴拿马运河过河操作_方敏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新巴拿马运河吨位将是老运河的两倍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新巴拿马运河吨位将是老运河的两倍
新巴拿马运河吨位将是老运河的两倍
长江商报消息 百年巴拿马运河,耗资60亿美元整修
据美国国家地理历经了一百年使用,通过了百万艘船只,要让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入口处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通过一艘巨大的现代船只,还是很难。如今,每年穿越巴拿马运河的约14000艘船,超过半数的船梁都超过了100英尺,只能刚刚挤过船闸,而船闸仅能容纳106英尺宽的船只通过。为适应当今海上航行的庞然大物,巴拿马运河将耗资60亿美元进行改造。
这座庞大的新型高科技船闸,80%已经完工
世界上大船越来越多,超过三分之一都是散货船、油轮、装箱船,还有新型大游轮,它们都无法使用巴拿马运河。实际上,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几乎三分之二的装箱船都会大得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闸。
这条载满了荣耀的老运河,虽然本周正在庆祝其一百岁诞辰,但近年来已经在逐渐失去其市场份额。因为亚洲公司更喜欢用更大、效率更高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将货物运送到美国西海岸,再用火车运走。
2006年巴拿马人通过投票,决定耗资60亿美元来改造运河:疏浚河道,扩宽横跨大陆分界线的库莱布拉峡谷,并修建一座庞大的新型高科技船闸,其将长达1400英尺,宽180英尺。这项工程始于2007年,截至本周80%的工程已经完工。
2016年第一季度,当新的船闸最终开始运营时,宏伟的新巴拿马运河的吨位,将是老运河的两倍。届时,它将能通过全世界99%的装箱船,以及81%的液化天然气船。
大门荷兰设计、意大利制造,阀门来自韩国
扩宽计划原来的时间表,要求新的船闸要在本周正式启动。但是花费超标了,工程向后推迟了18个月。即便如此,比起一百年前,今天的运河建造者们已经相当顺利了。
1881年,法国人首次尝试开辟运河,在放弃之前牺牲了数千名患有疟疾和黄热病的工人。1903年,他们将这个工程让给了美国政府。不像法国人曾修建苏伊士运河那样开辟一条与海平面平齐的运河,美国工程师们选择使用一系列独创性的船闸来抬升船只,使其通过大陆分界线。他们所建造的船闸今日仍在使用,直至2016年新船闸启用。
“有了当今的技术,比起一百年前建造这些船闸就更容易了。我们不会遇到他们遭遇的健康问题,而且安全标准也提高了。”负责监督运河扩宽工程、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工程执行副主席IlyaMarotta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协调参与建设的多国财团。“这项工程汇聚了全世界的专家。这些大门是在荷兰设计,在意大利制造的。阀门来自韩国。其它部件则来自于美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工程,最终在巴拿马成了型。”
日,加通号远洋航行拖船第一次试航,穿越加通船闸。本版图片来源于网络巴拿马运河里的中国故事_国际先驱导报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稍微延长一点曝光时间,可捕捉雾霾的流动感,让照片充满玄幻感。
中国移民大军逐步扩大,但移民出去之后就真的很好么?
巴拿马运河里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在当初运河工程最为艰难的地方,也就是运河中段的库莱布拉山山顶上,巴拿马人民为纪念华人的贡献和功绩修建了一座凉亭,叫做“契约华工亭”。
&1911年3月,运河修建过程中,蒸汽挖土机正在装载石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威华 赵焱 发自巴拿马城编者按 8月15日,有&世界桥梁&之称的巴拿马运河,迎来了开航100周年纪念日。100年,一个世纪,斗转星移。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战略航运要道,巴拿马运河曾见证了美国的崛起,当然,与之相伴的,更是巴拿马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血泪史。个中辛酸,漂洋过海的中国劳工曾亲身体会。虽然巴拿马与中国相距甚远,两国至今还未建交,但从巴拿马运河始建之初,中国与巴拿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今,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如果说航运史上的兴衰更替是映射国家实力与国际格局的一扇窗口,那么,透过这条&黄金水道&,更能看到中国影响力的发展与变迁。数百中国劳工命殒运河在当初运河工程最为艰难的地方,也就是运河中段的库莱布拉山山顶上,巴拿马人民为纪念华人的贡献和功绩修建了一座凉亭,叫做&契约华工亭&日这一天,巴拿马本地居民贝尔吉斯老太太一早来到巴拿马运河望花船闸的游客中心。在她的注视下,一艘大型外国货轮缓缓驶入船闸,注水、抬升、牵引、前行&&这是繁忙的巴拿马运河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却是一个值得写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巴拿马运河迎来了开航100周年纪念日。日,一艘美国商船顺利通过望花船闸,开启了巴拿马运河在国际航运史上的重要篇章。就在贝尔吉斯老太太登上游客中心高台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举行了一个简单但不失热烈的活动。一些在运河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士被请到现场;服务人员抬出一个望花船闸模样的巨型蛋糕,长4米宽1.5米;当地艺术团体的演员们身着传统服装,在民间音乐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舞蹈,重现当年通航庆典时的喜悦。开凿中有2.5万多名工人死亡最早提出开凿中美洲地峡的运河可追溯到152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建议挖掘巴拿马运河,打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减少船舶往来欧亚之间的路径。1820年,美国人不堪船只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需绕行麦哲伦海峡的漫长旅程,也产生了在中美洲挖掘运河的计划。当时,挖掘地尚有三种选择:墨西哥、尼加拉瓜或巴拿马。但从1850年到1855年在巴拿马建造了横跨地峡的铁路,使得巴拿马脱颖而出,成为首选方案。起初,挖掘巴拿马运河是一个国际性计划。建造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当时已74岁的法国人斐迪南&德&雷赛布再度出山,于1879年组织了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次年元旦动工开凿运河。雷赛布试图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模式复制到巴拿马,他设计了8套开凿方案,预算6.58亿法郎。这位&苏伊士运河之父&过度乐观地估计了巴拿马运河工程的难度,并且忽略气候、地形的差异对于工程的影响程度。巴拿马地区属于热带丛林气候,天气潮湿闷热,多暴雨洪水,不利工程进行。当地又有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肆虐,疾病与工伤致大约两万名工人死亡。没几年,巴拿马运河开凿所挖出的土石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苏伊士运河。工程进度的严重落后,迫使法国人于日宣布失败,放弃了这个计划,巴拿马运河公司宣布破产。随后,美国人看中了巴拿马运河的经济价值和军事意义,鼓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独立后的巴拿马政府回报美国,使得美国仅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就对宽16.1公里的运河区获得了永久租借权。1904年,美国以400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的运河开发权。10年后,被称为&现代工程奇迹&的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代价是又添了5000多条工人生命,其中包括数百名中国劳工。山上有座&契约华工亭&在当初运河工程最为艰难的地方,也就是运河中段的库莱布拉山山顶上,巴拿马人民为纪念华人的贡献和功绩修建了一座凉亭,叫做&契约华工亭&。运河百岁庆典到来之际,在为了纪念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而建的中巴公园,记者见到了78岁的华人郑换辉。他的祖父1890年从广东开平前来巴拿马参加运河建设,从此带动他的家族与巴拿马结缘。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行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缩短了1.2万多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运河将航空母舰送去补给几乎被毁灭的太平洋舰队。巴拿马运河通航以来,美国一直控制着运河航行等各个环节,在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之前,管理运河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总负责人由美国人担任,副手才是巴拿马人,运河的全部领航员由美国人充当。为了夺回运河的管理权,巴拿马人民不断进行英勇斗争。日,美国和巴拿马终于签定《巴拿马运河条约》,废除1903年美巴条约。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承认了巴拿马对运河区的主权,新条约规定:美国在日以前逐步将运河主权归还巴拿马。从华工到&运河华人&在通航百年庆典仪式上,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豪尔赫&基哈诺指出,一百年前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成为现代工程史的重要事件。一百年后,巴拿马运河依然在国际航运领域占据重要一环,成为巴拿马人民的骄傲。同时,华人对运河发展的贡献也为更多的巴拿马人所知。巴拿马民众专门造了一个新词组&运河华人&,借指那些参与运河修建、扩建和管理的华人。当年华人多为挖土方的工人,如今已有华人出任运河管理局执行副总裁,还有更多的华人成为运河扩建项目的工程师。在望花船闸游客中心的高台上,贝尔吉斯老太太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她特意挑了这个日子来运河观光,是因为这条运河承载着巴拿马人的尊严和荣光,她相信未来的一百年,巴拿马运河将会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图为日,运河正式通航当天,一艘货轮驶入港口。&中国是运河第二大用户2012财年,发自或发向中国的货物量占运河全部通过量的27.8%。中国至美国东部的航线也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船只的主要航线之一,货运量超过全部货运量的五分之一100年前,巴拿马运河的竣工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万千美国民众欢欣鼓舞,引以为傲。为纪念巴拿马运河竣工,时任美国总统塔夫脱钦定由旧金山主办一届以巴拿马作为主题的世博会。日,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隆重开幕,133米高的珠宝塔光芒四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第13项工程&和&两大洋亲吻&的招贴画引人注目。巴拿马运河的阶梯形展馆占地2万多平方米,能让1200名观众坐在首尾相连的144个车厢内,围绕着气势恢弘的巴拿马运河实景模型缓缓移动,一边鸟瞰工程全貌,一边聆听耳机中的讲解。无论闸门启闭、船舶航行、火车牵引都是活灵活现的真实模拟。而在旧金山世博会举办之际,巴拿马运河已经成为繁忙的国际海运枢纽,至今日,巴拿马运河连接世界144条贸易航线,通达一个覆盖35亿多人口的大市场。通航百年以来,有来自世界各国100多万条船通过运河,现在每年约有1.4万条船通过,巴拿马运河上过往的货物占世界贸易的5%。中拉贸易受益于运河航线主权回归后,每艘货船通过巴拿马运河时,都要支付20万美元至40万美元的过路费。5年来,巴拿马运河的过路费至少翻了一番。由此,运河每年为巴政府带来10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占巴国库税收总收入的10%、GDP的6%,同时创造1万多个直接就业机会,成为巴拿马的重要经济支柱。如今,巴拿马依靠收回的运河,成为拉美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年经济增速高达8.4%,人均GDP收入和购买力去年达到1.6万美元,是拉美仅次于智利的富国。而中国也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也是第二大货物来源国和第二大货物目地国。中远公司是巴拿马运河第三大主要船运公司,每年通行船只400多艘。此外,中海公司也是运河重要客户,每年通行船只100多艘。巴拿马第二大城市、世界第二大自由贸易区科隆港,已成为连通中国与拉美的重要贸易枢纽。95%以上的中国货物从这里发往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周边各国。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2012财年发自或发向中国的货物量占运河全部通过量的27.8%。中国至美国东部的航线也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船只的主要航线之一,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22.3%。中远巴拿马公司负责人张国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可以这么说,你在纽约超市里看到的&中国制造&,几乎都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运抵美国的。&运河扩建迫在眉睫但巴拿马运河也有短板。巴拿马运河的宽度最早是按照一战中战舰的宽度设计的。目前,巴拿马极限型货船长不能超过320.04米、宽不超过35.05米,吃水深度不超过12.56米。旱季时,加通湖水位下降,允许的最大吃水会相应减少。巴拿马级的货轮通常可以载重6.5万-8万吨,但由于运河的吃水限度,其最大载货量将限制在约5.25万吨,其余货物将转运。有史以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长船舶,是美国的&圣胡安勘探者&号矿石散装油船,长约297米,宽约32米;最宽的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舰&北卡罗来纳&号和&华盛顿&号,宽近33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活动以及货运量大幅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船只大型化的发展,&超巴拿马型&船只比例不断提高,巴拿马运河现有通航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00年,约85%的集装箱船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但到2007年只有57%可以通过,目前仅约50%的集装箱船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而今天,&超巴拿马型&船只运输着世界上超过27%的货物,这条百年&黄金水道&必须扩建以适应这些船只,从而跟上国际货运船只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巴拿马运河 介绍
巴拿马运河 介绍
09-09-12 &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纵贯巴拿马地峡,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
   根据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从而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运河动工开凿,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
   运河的开通使美洲东西海岸航程缩短了7000至8000海里,亚洲到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4000至5000海里。开通后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巴拿马运河每年承担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有1.4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因此,巴拿马运河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但对巴拿马来说,运河的开凿通航却使自己丧失了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美国把运河区变成名副其实的“殖民飞地”,在运河区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设立“美国南方司令部”,驻有上万名美军,使运河区成为“国中之国”。
   为了废除不平等的“美巴条约”和收回运河区的主权,巴拿马人民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1977年9月,美国被迫与巴拿马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1979年10月1日生效)。根据条约,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美军将全部撤出。
   1999年12月14日,美国向巴拿马政府移交运河主权的仪式在巴拿马运河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至此,这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水道”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巴拿马运河的扩建 】
    繁忙的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 巴拿马人接管运河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运河的运营效率大大提高。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活动以及货运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只投入运营,巴拿马运河现有通航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巴拿马运河船闸只有304.8米长、33.53米宽、12.55米深,只能允许巴拿马型船在几乎贴着墙壁的情况下通过,超巴拿马型船则必须绕走南美洲的合恩角。    为使巴拿马运河顺应时代的发展,巴拿马政府于2006年4月24日正式提出了总投资为52.5亿美元的运河扩建计划,并于同年10月就运河扩建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超过78%的投票者支持运河扩建,运河扩建计划获得通过。    根据扩建计划,巴拿马将在运河的两端各修建一个三级提升的船闸和配套设施。新建船闸的宽度为55米,长度为427米,可以让超巴拿马级船只通过。运河扩建资金的大部分将通过收取运河通行费来筹集。运河扩建后,每年将有1.7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运河的货物年通过量也将从现在的3亿吨增加到6亿吨。    2007年9月3日,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根据计划,整个扩建工程将于20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100周年时竣工。    待到巴拿马运河纪念通航100周年之时,长427米、宽55米、深18.3米的第三套船闸将建成,整个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也将完工。届时,超巴拿马型船和军舰可轻松通过巴拿马运河,运河货物年通过量也将从现在的3亿吨增加至6亿吨。
   目前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的水闸型运河,切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公里(40哩),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公里(50哩)。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为苏伊士运河。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使用巴拿马运河後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8,000浬)。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3,500浬)。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2,000浬)。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并被誉为“世界桥梁”。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横穿巴拿马地峡。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  巴拿马运河是由美国建成的,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间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不过,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并于日正午将全部控制权交给巴拿马。运河的经营管理交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而管理局只向巴拿马政府负责。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包括这些国家的主权领土、能源、交通等。处在这一地区的巴拿马共和国曾经就是一个受到扩张、侵占的国家,巴拿马人民在历史上总是陷入复杂的国际角逐,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见证。[编辑本段]【地理特征】    运河   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巴拿马运河位於北纬9°,北美大陆分水岭在该处剧降至其最低点之一。运河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由东向西横过地峡。而是在大西洋一侧科隆(Colon)的入口向南通过加通水闸(Gatun Locks)进到加通湖的最宽处;然後急转向东,沿一条大致向东南的航道到达太平洋一侧的巴拿马湾。其位於巴尔博亚(Balboa)附近之终点在科隆附近之起点的东南,相距约40公里(25哩)。与运河平行的交通设施有巴拿马运河铁路和博伊德-罗斯福公路(Boyd-Roosevelt Highway)。   船只从大西洋通过运河到太平洋时,先经由利蒙湾(Limon Bay)内长约11公里的进口航道到达加通水闸。在加通有连续3座水闸将船只升高26公尺(85呎),进入加通湖。加通湖系由查格雷斯河(Chagres River)上的加通水坝拦蓄而成,湖巴拿马运河地图水源自阿拉胡埃拉湖(Alajuela Lake, 又名马登湖〔Lake Madden〕;由马登水坝拦蓄而成),面积425平方公里(164平方哩),水深14~26公尺(46~85呎)不等,至甘博阿(Gamboa)长约37公里(23哩)。切穿大陆分水岭的盖拉德人工渠(Gaillard Cut, 又名库莱布拉水道〔Culebra Cut〕)就是从甘博阿开始的。这条人工渠平均水深约13公尺(43呎),延伸约13公里(8哩)至佩德罗米格尔水闸(Pedro Miguel Locks)。佩德罗米格尔水闸将船只降低9公尺(30哩),进入高於海平面16公尺(52呎)的米拉弗洛雷斯湖(Miraflores Lake)。船只通过一条长约2公里(1哩)的水道,在米拉弗洛雷斯由两级水闸降低至海平面。运河的最後一段是挖掘而成的进口航道,长约11公里(7哩),船只经此进入太平洋。运河全程的底宽至少150公尺(500呎);在加通湖,航道的宽度不等,介於150公尺(500呎)至300公尺(1,000呎)之间,而在米拉弗洛雷斯湖段航道宽度为225公尺(740呎)。   水闸 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的佩德罗米格尔水闸  运河的水闸靠加通湖、阿拉胡埃拉湖和米拉弗洛雷斯湖等各湖的重力水流运作,这些湖的湖水是由查格雷斯河及其他几条河流入的。各水闸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均一致。每组水闸都是成对的,船只可以双向同时通过。每一座闸门有两扇,宽20公尺(65呎),厚2公尺(6.5呎),固定在铰链上。门的高度为14~25公尺(46~ 82呎)不等;门扇由安装在闸墙凹处的电动机驱动。门扇的开合则由坐落在成对船闸闸墙上的控制塔操控,闸室的充水和放水也由控制塔操控。闸室长300公尺(1,000呎),宽33公尺(110呎),深12公尺(40呎)。   由于水闸机械装置精巧易损,故只允许小船以自身的动力驶过水闸。稍大的船只须靠运行於闸壁顶部齿轨上的电动机车牵引通过水闸。船只在进入水闸之前,必须经过一道在入口两壁间拉直的防护链。如果一切进行得恰当无误,防护链就会落入水道底部的凹槽内。万一船只行驶太快,为安全起见,防护链就会张紧,於是船只就会撞上防护链。此时,由闸壁上的液压装置控制的防护链会自动松开,慢慢放出,直到把船只拦截停住。如果船只脱出了牵引机车的牵引,冲破防护链,越过第一道门,15公尺(50呎)外的第二道门就会保护水闸,阻止船只进一步向前。   防波堤   在两边海洋的运河入口航道附近都筑有很长的防波堤。利蒙湾的东、西两面都有防波堤;西面的防波堤保护港口不受大风(gale)侵袭,而东面的防波堤则是为了减少运河航道的淤积。在太平洋这边,自巴尔博亚到3座小岛(瑙斯〔Naos〕、佩里科〔Perico〕和弗拉明哥〔Flamenco〕)筑有堤道,使得从巴拿马城浅水港口流入运河航道的带有软物质的横流改变方向。[编辑本段]【经济】    航运   通过运河的每艘船只都有一名或几名领航员领航,他们一直待在船上直到船只离开运河终点。连同等候的时间船只可能需要花15~20个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运河。船只一旦获准通行时,其从深水到深水的平均通过时间约为9个小时。盖拉德人工渠在不进行疏浚的时候,一般可双向通行。虽然在每次船只通过时都免不了会流失大量的水,但巴拿马的丰富降水量可维持正常的运作。为节约用水,同一航向的船只,只要其大小容许,就可同时一起通过两艘或多艘船只。   每艘船都有测量员登船查验载重量并收取通行费。船货清单、船照及其他证件均须呈验并登记。沿著航线各点都有自动海洋交通运输控制系统安排并监控船只通过。   维护   在热带气候条件下,运河及其有关设施均须不断地进行维护以保持畅通。维护工作包括疏浚航道、水闸定期检修,以及机器的修理和更换。由於降雨量大和土质疏松,盖拉德人工渠两岸山丘的坍塌一直是运河建成以来时常发生的问题。因而必须经常采取防护和补救措施以保持航道畅通,并且定出加固两岸的计画,将雨水引向别处以免破坏山坡。自1970年代以来曾发生过两起严重坍塌,第一次在1974年,第二次在1986年;在两次山崩期间,坍塌地段都有一段时期只能单向通航。   另一个威胁运河的严重问题是集水区的各条河川与溪流(乃至运河本身)的淤积和沈淀速度加快。这种恶化情况的发生是由於当地四处迁徙的农民所采行的刀耕火种农业耕作方法所致。1950年代早期运河集水区的林木还很茂密,但是到了1970年代晚期,就减少了近70%。美国和巴拿马政府均曾采取各种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运河的交通   通过巴拿马运河的交通流量是世界贸易的晴雨表,世界经济繁荣时交通量就会上升,经济不景气时就会下降。1916年通过船只807艘是最低的,1970年交通量上升,通过各类船只高达15,523艘。当年通过运河的货物超过1.346亿公吨(1.325亿长吨)。其後,每年通过的船只数虽有所减少,但由於船舶平均吨位加大,载运的货物比以往还多。   穿过巴拿马运河的主要贸易航线来往於以下各地之间:美国本土东海岸与夏威夷及东亚;美国东海岸与南美洲西海岸;欧洲与北美洲西海岸;欧洲与南美洲西海岸;北美洲东海岸与大洋洲;美国东、西海岸;以及欧洲与澳大利亚。   在运河的国际交通中,美国东海岸与东亚之间的贸易居於最主要地位。通过运河的主要商品种类是汽车、石油产品、谷物,以及煤和焦炭。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运河的行政、营运、保护、维修以及巴拿马运河的现代化。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是根据巴拿马宪法修正案成立的巴拿马政府自治机构,日正午从美国巴拿马共同组成的巴拿马运河委员会手中接过运河的管理权。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巴拿马运河集水区的水资源的管理、维持和保护。集水区对运河的运作至关重要,并且还供水给运河航线两端的城市。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由一个董事会领导。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董事长具有主管运河事务的部长级地位,由共和国总统遴选任命。董事中,1名由政府的立法部门指派,其馀9名由总统徵得内阁会议同意後任命。董事的任命须经立法议会绝对多数通过批准。   通行费   在美国管理时期,运河通行费的费率是按维护和营运的成本计算的,因而运河的经费是自筹的。每次通行收取的费用根据船舶装货或载客的容量计算。1914年设定的费率实际上一直没变,持续60年之久。1973年运河的经营第一次亏损,1974年第一次调高几项费率。   传统上,货物都装在甲板之下,通行费是按仓内所载货物计算。然而,由於船舶设计的改变,以及广泛以货柜运送货物,所以一大部分装载货物是在甲板上。通过运河的货柜货物量仅次於谷物和石油产品的装运。这些变化导致计量规则的改变和制定甲板上货柜箱容量通行费的估定办法。在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的领导下,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批准了在计量规章上的类似改变,并在运河移交之後仍然保持美国管理时期的通行费费率。   从收取的通行费中,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必须缴纳给巴拿马国库年度税费。在缴纳年度税费并付出运河的营运与维护开支後,所有的盈馀也都全部上缴国库。[编辑本段]【历史】  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太平洋与西班牙宗主国的交通枢纽,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会吸引着欧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这里,成吨的秘鲁白银与欧洲货物进行着有利可图的交易,巴拿马因商业和海运日益繁荣。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18世纪,巴拿马是西班牙的领地,19世纪则成为新兴的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 也许从那时开始,巴拿马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官僚、军官、商人、海员、工匠、奴隶和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代理商们充斥着这座城市。商业的兴盛对航运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发现在狭长的巴拿马地峡开凿一条运河,沟通两大洋,将是一项事半功倍、惠及万代的壮举。其实,早在15世纪,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o科尔特斯就提出过修建运河的主张,但他未指明适合开凿的地点,后来,在瓦斯科o努涅里o巴尔沃亚征服巴拿马之后,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 当时,根据已知的勘查资料,人们列出了可供开凿运河的四个备选地点: 1、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 2、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阿特拉托河附近的某个地点; 3、尼加拉瓜地峡 4、巴拿马地峡 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1771年,勘查了特万特佩克地峡,1779年,勘查了尼加拉瓜地峡,然而到1814年,当西班牙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却打乱了整个计划。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这个徒有虚名的小国虽然拥有200万人口,但从未真正统一过,1825年,它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尔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相同建议,中美洲运河的开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拟议的四个开凿地点中,巴拿马地峡以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可资利用,逐渐成为众望所归。 在经济上,开凿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日益发达,一条更为便捷的航路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运河开通,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可以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 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注意:非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是他任内的主要功绩,他也因此被美国人民雕入拉施莫尔山(即“总统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的水闸型运河,切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公里(40哩),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公里(50哩)。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为苏伊士运河。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使用巴拿马运河後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8,000浬)。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3,500浬)。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2,000浬)。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并被誉为“世界桥梁”。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横穿巴拿马地峡。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  巴拿马运河是由美国建成的,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间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不过,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并于日正午将全部控制权交给巴拿马。运河的经营管理交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而管理局只向巴拿马政府负责。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包括这些国家的主权领土、能源、交通等。处在这一地区的巴拿马共和国曾经就是一个受到扩张、侵占的国家,巴拿马人民在历史上总是陷入复杂的国际角逐,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见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拿马运河通航以来,美国一直控制着运河航行等各个环节。直至今日,管理运河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总负责人由美国人担任,副手是巴拿马人,运河的全部引航员由美国人充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航运水道,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运河全长81.3千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它是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船闸式运河,有船闸6座,可通过4万至5万吨的海轮。船只通过时,需经三级船闸逐级提高或降低水位,方能从一个水面进入另一个水面,如此壮观景象,是巴拿马运河独有的。 日,法国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在以后的时间里,美、英、法三国围绕着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逐。1901年,美国迫使英国就范,缔结了《海一庞斯福特条约》,同时废除了1850年签订的保证两国对巴拿马运河拥有平等权的《克莱敦一布尔尼条约》。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规定了美国以一次偿付1000万美元和9年后付给年租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运河区(约14.74万公顷)的权利。 在法国原先开凿运河航道的基础上,美国又继续投资了3.87亿美元,雇佣了数十万人挖凿运河。在整个挖凿施工过程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工,其中包括许多中国劳工,都为开凿巴拿马运河付出了血汗。 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1915年通航,1920年起运河成为国际通航水道。由于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比原来缩短了5000千米至10000千米。现在,每年大约有1.2万至1.5万艘采自世界各地的船舶经过这条运河。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据巴方有关人士说,巴拿马运河的使用情况已经达到了容量的94%,并将在3年内达到饱和。面对日益繁忙的世界海运,有近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已不堪重负,扩建可以说是早晚之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不想复制答案所有就支持楼上的回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的水闸型运河,切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公里(40哩),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公里(50哩)。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为苏伊士运河。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使用巴拿马运河後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8,000浬)。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3,500浬)。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2,000浬)。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并被誉为“世界桥梁”。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横穿巴拿马地峡。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  巴拿马运河是由美国建成的,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间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不过,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并于日正午将全部控制权交给巴拿马。运河的经营管理交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而管理局只向巴拿马政府负责。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包括这些国家的主权领土、能源、交通等。处在这一地区的巴拿马共和国曾经就是一个受到扩张、侵占的国家,巴拿马人民在历史上总是陷入复杂的国际角逐,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见证。[编辑本段]【地理特征】    运河   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巴拿马运河位於北纬9°,北美大陆分水岭在该处剧降至其最低点之一。运河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由东向西横过地峡。而是在大西洋一侧科隆(Colon)的入口向南通过加通水闸(Gatun Locks)进到加通湖的最宽处;然後急转向东,沿一条大致向东南的航道到达太平洋一侧的巴拿马湾。其位於巴尔博亚(Balboa)附近之终点在科隆附近之起点的东南,相距约40公里(25哩)。与运河平行的交通设施有巴拿马运河铁路和博伊德-罗斯福公路(Boyd-Roosevelt Highway)。   船只从大西洋通过运河到太平洋时,先经由利蒙湾(Limon Bay)内长约11公里的进口航道到达加通水闸。在加通有连续3座水闸将船只升高26公尺(85呎),进入加通湖。加通湖系由查格雷斯河(Chagres River)上的加通水坝拦蓄而成,湖巴拿马运河地图水源自阿拉胡埃拉湖(Alajuela Lake, 又名马登湖〔Lake Madden〕;由马登水坝拦蓄而成),面积425平方公里(164平方哩),水深14~26公尺(46~85呎)不等,至甘博阿(Gamboa)长约37公里(23哩)。切穿大陆分水岭的盖拉德人工渠(Gaillard Cut, 又名库莱布拉水道〔Culebra Cut〕)就是从甘博阿开始的。这条人工渠平均水深约13公尺(43呎),延伸约13公里(8哩)至佩德罗米格尔水闸(Pedro Miguel Locks)。佩德罗米格尔水闸将船只降低9公尺(30哩),进入高於海平面16公尺(52呎)的米拉弗洛雷斯湖(Miraflores Lake)。船只通过一条长约2公里(1哩)的水道,在米拉弗洛雷斯由两级水闸降低至海平面。运河的最後一段是挖掘而成的进口航道,长约11公里(7哩),船只经此进入太平洋。运河全程的底宽至少150公尺(500呎);在加通湖,航道的宽度不等,介於150公尺(500呎)至300公尺(1,000呎)之间,而在米拉弗洛雷斯湖段航道宽度为225公尺(740呎)。   水闸 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的佩德罗米格尔水闸  运河的水闸靠加通湖、阿拉胡埃拉湖和米拉弗洛雷斯湖等各湖的重力水流运作,这些湖的湖水是由查格雷斯河及其他几条河流入的。各水闸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均一致。每组水闸都是成对的,船只可以双向同时通过。每一座闸门有两扇,宽20公尺(65呎),厚2公尺(6.5呎),固定在铰链上。门的高度为14~25公尺(46~ 82呎)不等;门扇由安装在闸墙凹处的电动机驱动。门扇的开合则由坐落在成对船闸闸墙上的控制塔操控,闸室的充水和放水也由控制塔操控。闸室长300公尺(1,000呎),宽33公尺(110呎),深12公尺(40呎)。   由于水闸机械装置精巧易损,故只允许小船以自身的动力驶过水闸。稍大的船只须靠运行於闸壁顶部齿轨上的电动机车牵引通过水闸。船只在进入水闸之前,必须经过一道在入口两壁间拉直的防护链。如果一切进行得恰当无误,防护链就会落入水道底部的凹槽内。万一船只行驶太快,为安全起见,防护链就会张紧,於是船只就会撞上防护链。此时,由闸壁上的液压装置控制的防护链会自动松开,慢慢放出,直到把船只拦截停住。如果船只脱出了牵引机车的牵引,冲破防护链,越过第一道门,15公尺(50呎)外的第二道门就会保护水闸,阻止船只进一步向前。   防波堤   在两边海洋的运河入口航道附近都筑有很长的防波堤。利蒙湾的东、西两面都有防波堤;西面的防波堤保护港口不受大风(gale)侵袭,而东面的防波堤则是为了减少运河航道的淤积。在太平洋这边,自巴尔博亚到3座小岛(瑙斯〔Naos〕、佩里科〔Perico〕和弗拉明哥〔Flamenco〕)筑有堤道,使得从巴拿马城浅水港口流入运河航道的带有软物质的横流改变方向。[编辑本段]【经济】    航运   通过运河的每艘船只都有一名或几名领航员领航,他们一直待在船上直到船只离开运河终点。连同等候的时间船只可能需要花15~20个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运河。船只一旦获准通行时,其从深水到深水的平均通过时间约为9个小时。盖拉德人工渠在不进行疏浚的时候,一般可双向通行。虽然在每次船只通过时都免不了会流失大量的水,但巴拿马的丰富降水量可维持正常的运作。为节约用水,同一航向的船只,只要其大小容许,就可同时一起通过两艘或多艘船只。   每艘船都有测量员登船查验载重量并收取通行费。船货清单、船照及其他证件均须呈验并登记。沿著航线各点都有自动海洋交通运输控制系统安排并监控船只通过。   维护   在热带气候条件下,运河及其有关设施均须不断地进行维护以保持畅通。维护工作包括疏浚航道、水闸定期检修,以及机器的修理和更换。由於降雨量大和土质疏松,盖拉德人工渠两岸山丘的坍塌一直是运河建成以来时常发生的问题。因而必须经常采取防护和补救措施以保持航道畅通,并且定出加固两岸的计画,将雨水引向别处以免破坏山坡。自1970年代以来曾发生过两起严重坍塌,第一次在1974年,第二次在1986年;在两次山崩期间,坍塌地段都有一段时期只能单向通航。   另一个威胁运河的严重问题是集水区的各条河川与溪流(乃至运河本身)的淤积和沈淀速度加快。这种恶化情况的发生是由於当地四处迁徙的农民所采行的刀耕火种农业耕作方法所致。1950年代早期运河集水区的林木还很茂密,但是到了1970年代晚期,就减少了近70%。美国和巴拿马政府均曾采取各种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运河的交通   通过巴拿马运河的交通流量是世界贸易的晴雨表,世界经济繁荣时交通量就会上升,经济不景气时就会下降。1916年通过船只807艘是最低的,1970年交通量上升,通过各类船只高达15,523艘。当年通过运河的货物超过1.346亿公吨(1.325亿长吨)。其後,每年通过的船只数虽有所减少,但由於船舶平均吨位加大,载运的货物比以往还多。   穿过巴拿马运河的主要贸易航线来往於以下各地之间:美国本土东海岸与夏威夷及东亚;美国东海岸与南美洲西海岸;欧洲与北美洲西海岸;欧洲与南美洲西海岸;北美洲东海岸与大洋洲;美国东、西海岸;以及欧洲与澳大利亚。   在运河的国际交通中,美国东海岸与东亚之间的贸易居於最主要地位。通过运河的主要商品种类是汽车、石油产品、谷物,以及煤和焦炭。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运河的行政、营运、保护、维修以及巴拿马运河的现代化。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是根据巴拿马宪法修正案成立的巴拿马政府自治机构,日正午从美国巴拿马共同组成的巴拿马运河委员会手中接过运河的管理权。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巴拿马运河集水区的水资源的管理、维持和保护。集水区对运河的运作至关重要,并且还供水给运河航线两端的城市。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由一个董事会领导。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董事长具有主管运河事务的部长级地位,由共和国总统遴选任命。董事中,1名由政府的立法部门指派,其馀9名由总统徵得内阁会议同意後任命。董事的任命须经立法议会绝对多数通过批准。   通行费   在美国管理时期,运河通行费的费率是按维护和营运的成本计算的,因而运河的经费是自筹的。每次通行收取的费用根据船舶装货或载客的容量计算。1914年设定的费率实际上一直没变,持续60年之久。1973年运河的经营第一次亏损,1974年第一次调高几项费率。   传统上,货物都装在甲板之下,通行费是按仓内所载货物计算。然而,由於船舶设计的改变,以及广泛以货柜运送货物,所以一大部分装载货物是在甲板上。通过运河的货柜货物量仅次於谷物和石油产品的装运。这些变化导致计量规则的改变和制定甲板上货柜箱容量通行费的估定办法。在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的领导下,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批准了在计量规章上的类似改变,并在运河移交之後仍然保持美国管理时期的通行费费率。   从收取的通行费中,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必须缴纳给巴拿马国库年度税费。在缴纳年度税费并付出运河的营运与维护开支後,所有的盈馀也都全部上缴国库。[编辑本段]【历史】  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太平洋与西班牙宗主国的交通枢纽,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会吸引着欧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这里,成吨的秘鲁白银与欧洲货物进行着有利可图的交易,巴拿马因商业和海运日益繁荣。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18世纪,巴拿马是西班牙的领地,19世纪则成为新兴的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 也许从那时开始,巴拿马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官僚、军官、商人、海员、工匠、奴隶和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代理商们充斥着这座城市。商业的兴盛对航运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发现在狭长的巴拿马地峡开凿一条运河,沟通两大洋,将是一项事半功倍、惠及万代的壮举。其实,早在15世纪,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o科尔特斯就提出过修建运河的主张,但他未指明适合开凿的地点,后来,在瓦斯科o努涅里o巴尔沃亚征服巴拿马之后,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 当时,根据已知的勘查资料,人们列出了可供开凿运河的四个备选地点: 1、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 2、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阿特拉托河附近的某个地点; 3、尼加拉瓜地峡 4、巴拿马地峡 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1771年,勘查了特万特佩克地峡,1779年,勘查了尼加拉瓜地峡,然而到1814年,当西班牙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却打乱了整个计划。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这个徒有虚名的小国虽然拥有200万人口,但从未真正统一过,1825年,它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尔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相同建议,中美洲运河的开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拟议的四个开凿地点中,巴拿马地峡以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可资利用,逐渐成为众望所归。 在经济上,开凿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日益发达,一条更为便捷的航路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运河开通,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可以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 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注意:非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是他任内的主要功绩,他也因此被美国人民雕入拉施莫尔山(即“总统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拿马运河扩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