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参加过nono老师的铜锣瑜伽体验的朋友说说体验吗?

我的“瑜伽日”-参观NAMASTE瑜伽会所以及听李晓钟老师的公开课
&看过《瑜伽练习:从初学到精进》这本书的人知道,李晓钟老师是目前国内传播Ashtanga
vinyasa Yoga的主要人物。1月25日,李晓钟老师在上海的光胤瑜伽馆举办了一场公开瑜伽课。
&NONO特意从杭州过来听讲座,一大早便乘车来沪。我去地铁站接他,一见面,哈,我笑他胡子又长长不少了。NONO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却留着长长的络腮胡子,好在他的脸庞上没有写着沧桑,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瑜伽人的纯净与平和,这把胡子也就不显得那么扎眼了吧。
&李老师的课要下午四点才开始,我们打算先去Duncan
Wang在上海的会所Namaste看看。
来上海一个多月了,平时我很少出门。虽然有时也很想去一些会所里体验一下大师级的瑜伽课,不过时间上多有冲突,也就罢了。更主要的是,我对在上海出门乘车有种恐惧的心理,习惯了自己周围环境的清净与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去上班的日子,都市里汹涌的人流与人流中那些焦躁不安的面孔常会让我感觉几分压抑。不过,当有好友相伴时,这些也就都无所谓了吧。
&我们一边聊着,很快就到了会所附近,位于北京西路上的儿童医院。若不做任何宣传,你是不可能发现这里面还藏着一个瑜伽会所。一个小小的弄堂边摆满了各式兜售儿童用品的小摊,就是这里吗?没错,左边一条小道的尽头我们看到了Duncan“招牌瑜伽姿势”的广告画。沿着小路进去,一幢独立的庭院出现在眼前,Namaste到了!
&热情的前台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整个会所。这是一幢多层的小洋房,每一层的面积都不大,改造成小而精的瑜伽教室。二层有个普拉提教室,摆放了几种大型的器械。据说,目前国内的普拉提课程都是垫上运动,而这里的器械普拉提也是这里独具特色的一门课程,借助器械能帮助学员矫正一些骨关节移位,体态不良等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恢复性运动。Namaste的顶楼是陈列室,有Duncan和他的合作伙伴Richard的各种资质证书。
&参观完后,颇有几分心动来这儿体验瑜伽。当然这里无论是年卡还是次卡的价格都是不菲的,不过首次体验的会员有200元买一赠一的活动。我对清晨的Mysore
Ashtanga瑜伽课程比较感兴趣,是Duncan教授的。等哪天来体验了以后再和大家一同分享我的感受吧。
&说实话,做瑜伽学生的感觉和做瑜伽老师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练瑜伽是多么美好多么享受的一件事情啊,尤其是跟着一个优秀的老师练习。可是倘若让你来教一堂瑜伽课,你就能体会到你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爱心以及通过多么长久的摸索和实践才能给予学生瑜伽的愉悦之感受了。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于考瑜伽教练的证书,甚至可能一次花掉一个普通人一年的薪水。这些人有没有好好思考过,到底是瑜伽的魅力还是证书的魅力、瑜伽教练这个职业的魅力在吸引着你呢?拥有一个哪怕是很权威的证书了你就能真正去教授瑜伽了吗?没有证书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瑜伽老师吗?其实瑜伽的教学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更多的呈现给学员的是其精神的世界而不是姿势的表现。因此,除了具备丰富的瑜伽知识外,老师的学识修养,言谈举止,个性品质等等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从Namaste出来以后,我们转乘地铁去漕溪路上的光胤瑜伽馆。光胤瑜伽馆是最早在上海从事瑜伽教学的老师宋光明的会所,他早先在梵灵瑜伽馆教授瑜伽和从事教练员培训,去年开办了自己的会馆,上海绝大多数的瑜伽教练都是宋老师的学生。
&光胤瑜伽馆开办在社区的大楼里,靠近地铁站,交通还是挺方便,但周遭的环境和楼房的感觉实在很一般,不过有了老师的名气做后盾,还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吧。乘电梯上了楼,会所进去,正好迎面遇见宋老师,他还记得Nono呢,嘿,这小子的大胡子给人的印象就是深刻。今晚来的人可不少,不大的会馆里坐满了人。宋老师做了简短的介绍以后,李晓钟老师的讲座正式开始了。
&两个半小时的课程中,李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流行的瑜伽课程及特点,包括Iyenga
yoga/Hatha Vinyasa yoga(通常叫流瑜伽)/Ashtanga vinyasa
yoga,并进行了30分钟的Ashtanga vinyasa
Yoga的演示。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很多人都会把Pattabhi
Jois创立的Ashtanga vinyasa
Yoga与印度古圣哲帕坦伽利的八支分法瑜伽(Ashtanga
Yoga)相混淆。我在前面有一篇文章里专门介绍过Ashtanga vinyasa
Yoga,为了有所区别,我们叫它八支串联瑜伽,它是哈他瑜伽的一种练习风格,它是由印度大师Pattabhi
Jois开始教授的一种独特风格的瑜伽体系,因为在练习中有很多的vinyasa连接,所以为了有别于上述提到的帕坦伽利的Ashtanga
Yoga体系,就把Pattabhi Jois传授的体系称为Ashtanga
Vinyasa Yoga,有时就被简称叫Ashtanga
Yoga了,这样有时就会给一些初学者造成很大的困惑。Ashtanga
Vinyasa Yoga的练习也是符合和遵循帕坦伽利的Ashtange Yoga
的精髓和原则的。Pattabhi Jois在印度Mysor成立了Ashtanga Yoga
Research Institute(www.ayri.org),在这里每天都开设Ashtanga
mysore课程,即自由练习课程,练习者按照Ashtanga
Vinyasa Yoga的练习顺序独立完成,中间有Pattabbhi
Jois,他的女儿,孙子进行辅导,课程中没有教授的内容,所以要求练习者必须已经了解初级的练习内容,并且自己已经有一年以上的练习经历才能来上课。
看,如何打开你的髋关节,Iyenga教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瑜伽辅助物来帮助你完成。
nono看到你自己了吗?
&李晓钟老师的演示的确很漂亮,许多高难度的动作都做得镇定自如。最佩服的是他的跳跃,轻盈无比,极具控制力。不过,我在问自己到底要不要把这做为我的奋斗目标呢?瑜伽的学习的确是无止境的,但是我们是拥有一个非常灵活的身体重要还是拥有一颗平和无私的心灵更重要呢?即使有一天,当自己能完美无缺的完成这所有的姿势时又能说明什么呢?我就登上瑜伽的巅峰了吗?是否这练习的过程只是更加增长自己的我执和我慢呢?
&谢谢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如此精彩的视觉享受,只是因为我的相机后来用来录像了,所以这里就没有照片提供给大家。还有一堂40分钟的瑜伽课,虽然教室里挤得满满,还是有很多人跟着很认真地在练习。Ashtanga
vinyasa,我想这很快就会成为中国瑜伽的新潮流了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2012我的收获】 得了个宝贝
发布成功!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躺着也能逛圈子,发帖回帖更方便
逸宝贝&&7个月4天小男生
.对于即将要过去的2012年,我真的想跟它说上一句感谢,正是这2012年,让宝贝来到了我的身边。&&&NONO出生在今年的5月,一个不冷不热的季节。NONO的出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欢乐。自从宝贝出生,家里欢声笑语不断。&&&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去年的这个时候,宝贝还在我的肚子里闹腾,这么快,就已经满7个月了,现在是个大婴儿了呢。&&&看着NONO一天天的长大,心里好开心,自己好象也跟着宝贝重新又过了一回婴儿时期,同时也体会到了当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NONO第一次会笑,第一次会踢腿,第一次认识我,第一次发音,第一次闹情绪,,,&&&还有我第一次抱NONO,第一次亲吻他的面颊,第一次看到他睡着时也微笑,第一次跟他玩游戏,,,&&&每个第一次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现在NONO已经学会了更多的本领,别看我们才7个月大,可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呢,每个新动作只教一次就学会了。&&NONO,你真棒!感谢2012,让我收获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小天使!&&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尊敬的我爱瑜伽会员: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对我爱瑜伽的大力支持,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爱瑜伽全体员工恭祝各位伽人羊年新春快乐,幸福安康。2015年农历春节将至,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定节假日安排,我爱瑜伽会所将闭馆,具体放假时间为: 日(农历十二月廿八)至日(农历大年初七)2月26日(农历大年初八)正常营业。祝大家新年快乐!我爱瑜伽为由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谅解。.....................................................................每一个用瑜伽之心生活的人都值得以瑜伽之名在你我生活的轨迹中被记录学习和分享!我爱瑜伽—-一切只因为爱!感谢关注公众微信:我爱瑜伽我们的微信号是:iloveyoga52温馨提示:获得更多分享方法:1、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一起分享瑜伽之爱!2、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我爱瑜伽”3.我爱瑜伽地址:萧山心意广场7幢四楼。电话:7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国外百年前的绘本和现如今的实景,今昔相比,历史的尘埃犹在.∨今昔相比来源:互联网...
来自德国的摄影师Julius Ise为某棒棒糖拍摄了一组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性感的棒棒糖广告,这组作品名为《leck mich》,意为“舔我”...
年初去日本考察美术馆,趁便在东京与徐富造先生聚会,他说不巧,高仓在北海道拍戏,这次见不成了.转眼年底,高仓健走了,我即...
自从跟了出版社的项目,这种调查做起来越来越顺了,对于那些性冷淡并难以取悦的人也进入了尾声,想起巫昂老师在三联做的《当代...
点击题目下方魅力女人,一键关注本账号委内瑞拉这个国家,还有个别称,叫“选美之都”,也可以叫“Miss Factory选美小姐工厂”...
1、上帝思维“关爱别人,受益自己.”上帝说,天堂里的居民,凡事都是这么想的,世人要是拥有爱的思维,那他无论身处何方,都...[转载]为何我们生于此?
耐心修学,
    奉持戒律,
    生活简朴,
    保持自然,
    观照内心。
    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
    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
    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
&&&&&&&&&&&&&&&&&&&&&&&&&&&&&&&&&&&&&&&&&&&&
阿姜查·波提央 Chah Phothivan
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在这里,也算是种福份,很快就会看不见了。气将尽,声将息,它们会如其他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般,随著其他支撑的元素一起消逝,佛陀称此为「灭尽衰灭」(khaya
根本没有任何人 只有地、水、火、风
它们如何坏灭?想像一块冰,它原来只是水,将它冷冻后就变成冰,但不久就融化了。取一大块冰放在太阳下,可以看见它如何消解,身体也差不多是如此。它会逐渐瓦解,不久就只剩下一滩水,这就称为「灭尽衰灭」。自古以来,它一直如此,当我们出生时,就带著这坏灭的本质来到世间,无从回避,从一出生,老、病、死就和我们结伴而来。
所以,佛陀要说「灭尽衰灭」。现在,所有坐在讲堂里的人,无论比丘、沙弥或在家男女,无一例外,都是一堆会坏灭元素的组合。现在这堆东西就如冰块一样坚固,冰块从水开始,暂时变成冰,然后融化。你们能看见自己身体的这个败坏过程吗?看看这身体每天都在老化——头髪在变老,指甲在变老,每样东西都在变老。
你们不会一直都像这样,会吗?过去的你们要比现在小很多,现在长大与成熟了。从现在起,你们将随顺自然的方式,慢慢衰老。身体就如冰块一样衰坏,很快就消失了。
一切的身体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匪聚后称之为「人」。我们受它迷惑,说它是男人或女人,为它命名而称某某先生、女士等,如此一来,更容易相互辨认。但事实上,其中没有任何「人」,只有地、水、火、风。当它们聚合成形时,我们称这结果为「人」,但切莫高兴得太早,若真的深入观察它,其中根本没有任何「人」。
身体坚硬的部分——肉、皮肤、骨头等,称为「地界」;身体液体的部分则是「水界」;身体温暖的机能是「火界」;在身体里流动的气体则是「风界」。
在巴蓬寺有具看来既非男也非女的身体,它是具骷髅,挂在大会堂中。看著它,你不会有男人或女人的感觉。人们彼此询问那是男人或女人,而所能做的只是茫然地面面相觑。它只足具骷髅,所有的皮、肉都消失了。
人们从不曾真正看过自己
人们对这些事都很无知。有些人来到巴蓬寺,走进大会堂,看见骷髅立刻夺门而出!他们不忍卒睹,害怕骷髅。我想这些人以前一定未看过自己,他们应该反省骷髅的珍贵价值。要到寺院来必须乘车或走路,若没有骨头,怎么办得到?他们能走路吗?但坐车来到巴蓬寺,走进大会堂,看见骷髅却夺门而出!他们从未看过这东西,其实他们生来就有一副,却从未看过它。
现在有机会看见,真的非常幸运。即使老人看见也会受到惊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表示他们对自己完全陌生,不曾真的认识自己,也许回家后会失眠三、四天……不过,他们仍和一副骷髅睡在一起!无伦穿衣、吃饭或做任何事都在一起,但他们却害怕它。
人们如此疏于接触自己,真是可怜!他们总是向外看,看树、看人、看外界事物,说:「这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这是短的」、「那是长的」。他们如此急于看其他东西,但从不曾看过自己。老实说,人们真的很可怜,他们没有皈依处。
在受戒仪式中,戒子必须学习五项基本的禅修主题: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①有些学生和受过教育者在仪式中听到这部分时会暗自窃笑:「到底阿姜想教我们什么呢?竟然教导一生下就有的头发,他无须教这些,他们早就知道了。为何要教导我们早已知道的事呢?」
愚人就是如此,自以为早就看过头发了。我告诉他们,当我说「看头发」时,意思是如实地看见它,如实地看见体毛、指甲、牙齿与皮肤。
这才是我所谓的「看」——不是表面上的看,而是如实地看。若能看见它们的实相,就不会迷失于事物之中。头发、指甲、牙齿、皮肤的实相是什么?它们漂亮吗?干净吗?有任何真实的实体吗?是稳固的吗?不!它们什么都不是。它们既不漂亮,也无实体,但我们想像它们有。
身体就是禅修的主题
人们确实迷恋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这些东西,佛陀以身体的这些部分作为禅修的主题,教导我们要觉知它们。
身体是短暂、不圆满与无主的,既非「我」,也非「我的」。我们一生下来就被骗了,它们其实是污秽的。假设一星期不洗澡,还会有人敢靠近我们吗?我们闻起来臭死了!当许多人一起辛勤工作,都汗如雨下时,那味道是很可怕的。回家用香皂和清水刷洗身体后,香皂的香气取代了它,味道就比较好闻了。擦香皂似乎会让身体变香,但事实上,它的臭味仍然存在,只是暂时被压抑住而已。当香皂味消失后,身体的味道就回来了。
真正皈依处即在自己的心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身体是漂亮、可爱、长寿而强壮,且永不衰老、生病或死亡。我们受到身体的迷惑,因此忽略真实的皈依处——心,就在自己身体里面。
我们现在坐在这讲堂里,或许很大,但不可能是真实的皈依处。我们可能认为讲堂是我们的,但它不是,鸽子、壁虎和蜥蜴也在此寻求庇护,我们和其他生物一起住在这里,这只是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我们迟早得离开它。人们将这些栖身之所,误认为真实的皈依处。
因此,佛陀说寻找你的皈依处,意思是寻找你的真心。这颗心非常重要,人们通常都不注意重要的事物,反而花时间在不重要的事物上。例如当整理家务时,他们会弯下身来擦地板、清洗碗盘等,但从不曾注意过自己的心。这颗心可能发臭了,他们可能很生气,板著一张臭脸在洗盘子。他们未看到自己的心不太干净,这就是我所说的「把暂时的栖身之所当成皈依处」。他们美化房子和住家,但从未想到要美化自己的心;他们没有检视痛苦。
佛陀教导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寻找皈依处——「当自皈依」。还有谁能成为你的皈依处呢?你可能想依赖其他的事物,但它们是不可靠的;只有当你真正在心里找到皈依时,才能真正依赖其他的事物。
我是谁?我为何出生?
因此,你们所有的人,无论在家与出家,今天来到这里,请仔细思考这个教导。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我为何出生?」有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想要快乐,但痛苦却从不曾停止,无论贫富、老少都同样痛苦。一切都是苦。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智慧,穷人因贫困而不快乐,富人则因拥有太多而不快乐。
当我还是个年轻沙弥时,曾说过一个譬喻,是关于拥有财富与仆人的快乐——男仆与女仆各一百名,大象、乳牛与水牛各一百头,任何东西都是一百件。这在家人真的非常享受这一切,但你能想像照顾各一百头水牛、乳牛与各一百个男、女仆人的情形吗?你能想像必须照顾这一切吗?
人们未考虑到事情的这一面,他们只想拥有上百的乳牛、水牛、仆人……。但我说五十头水牛可能就太多了,光为那些畜生绑上绳子就不得了了!但人们从未想到这点,只想到获得的快乐,而未想到涉入其中的麻烦。
想要是苦 想不要也是苦
若没有智慧,身边的每样事物都会成为痛苦的根源;若有智慧,这些事物则会带领我们脱离痛苦。眼、耳、鼻、舌、身、意……你知道,眼睛不一定是好东西,当心情不好时,只是看到别人就能让你生气和失眠。你也可能在谈恋爱,若得不到想要的,爱情也是一种苦。因为贪欲,所以爱与恨都是痛苦。
想要是苦,想不要也是苦,想要的东西即使得到后,仍然是苦,因为会害怕失去。一切是苦,你应如何和它相处呢?你可能有栋大豪宅,但若心不好,它就永远无法如你所愿。
你应看看自己。我们为何出生?这一生真的有得到什么东西吗?人们在乡下从小就开始种田,当长到十七、八岁时,便匆匆忙忙地结婚,唯恐没有足够的时间赚钱。他们从年轻时就开始工作,以为会变得有钱,直到七十、八十甚至九十岁都还在种田。我问他们:「你从出生就一直工作到现在,如今差不多要走了,你能带走什么呢?」除了「我不知道」之外,他们不晓得还能说些什么。
关于这部分,我们有则谚语:「别沿途停下来采草莓,在你晓得以前,暮色早已降临。」他们进退两难,只能以一句「我不知道」来搪塞,坐在草莓园中狼吞虎咽:「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看不见未来的痛苦 以为永远不会发生
当年轻时你认为单身不太好,觉得有点寂寞,所以去找个伴陪你一起生活。两个人在一起后又有摩擦!单身太寂寥,和别人一起生活又有摩擦。
当孩子年幼时,父母亲心想:「等他们长大后,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他们养育三个、四个或五个小孩,认为孩子长大后,负担将会减轻。但当孩子长大后,负担却变得更重。就如有一大一小两块木头,你丢掉小的拿起大的,认为会轻一点,但当然不是如此。当孩子年幼时,他们不太会烦你,顶多一团饭或一根香蕉就好了。当他们长大时,想要一辆摩托车或汽车!好了,你爱小孩,无法拒绝他们,所以设法满足他们。
问题来了,有时父母亲会为此而争吵:「不要给他买车,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但由于你爱小孩,所以便想办法借钱,也许还得省吃俭用,才能为孩子买东西呢!接著又有教育的问题:「等他们完成学业后,一切就没问题了。」但学无止境,他们何时才会结束?只有佛学才有完成之时,其他的学科都只是绕著圈圈打转,到头来可真令人头痛。若家里有四、五个小孩,父母亲会天天吵个不停。
我们看不见未来等在前面的痛苦,以为它永远不会发生,当发生时,我们才看见它。那种身体与生俱来的痛苦,是很难预见的。
我童年在牧牛时,会拿木炭擦牙齿,以使它们洁白,回家看镜子,它们是如此美好又洁白,我被自己的骨头给愚弄了。当我五、六十岁时,牙齿开始松动,掉落时非常疼痛,尤其当吃饭时真的很痛,嘴巴好像被踢到一样,只得去找牙医通通拔掉。现在我使用假牙,真牙带给我许多麻烦,我不得不把它们全部拔掉,一次十六颗。牙医不愿一次拔十六颗牙,但我对他说:「请把它们全部拔掉,一切后果我自行负责。」所以他一次就全部拔掉。但那真的是很鲁莽,拔掉牙齿后,我有两、三天完全无法进食。
身体并不值得信赖
小时候牧牛时,我认为磨亮牙齿是件很棒的事。我喜欢我的牙齿,认为它们很好。但最后它们还是得离开,那疼痛几乎要了我的命。经年累月都被牙痛折磨,有时上、下牙龈还会同时肿起来呢!
你们将来可能有机会亲身经验这件事,若你的牙齿还不错,每天刷牙以保持光亮、洁白,小心!它们日后可能会开你一个大玩笑。
现在,我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事,关于这痛苦是从我们的身体里生起的,身体里并无任何东西值得信赖。当年轻时它还不错,但年老时它就会开始不灵光,每样东西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因缘皆随顺自然法则而行,无论我们哭或笑、处于痛苦或险阻中、生或死,对它们而言都没有差别,没有任何知识或科学可改变这自然法则。你也许可找个牙医看牙,但即使他能医治,它们终究会走上自然的道路。最后,连牙医也会有相同的困扰,一切事物终归毁坏。
趁年轻有力时修行 莫等待年老
趁著还有些活力,我们应该深思这些事,应趁年轻时修行。若你想作功德,赶紧起身力行,莫留待老年。大多数人想等年老时才上寺院修行,不论男女都说同样的话:「我想等年老时再说。」我不知他们为何那么说,一个老人还能有多少活力?让他们和年轻人赛跑,看看有何差别。留待老年才修行,犹如他们永远不会死一样。当他们到五、六十岁时,「嗨,婆婆!让我们去寺院吧!」「亲爱的,你去吧!我的耳朵已经不灵光了。」
你们了解我的意思吗?当她的耳朵还好时,她听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只管采草莓,最后耳朵不灵了才去寺院。那是没有希望的,她在听开示,但对内容却毫无头绪。人们一直等到无能为力时,才想到要修行佛法。
这些事是你们应该去观察的,它们是我们的继承物,会变得愈来愈沈重,成为每个人的负担。过去我的脚强壮耐跑,现在只是走路就很吃力:以前脚带著我,现在我得带著它们。小时候我看到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会发出呻吟,即使到了这地步,他们仍未学到教训。坐下时,他们「哎哟!」站起来,他们也「哎哟!」一直都这样「哎哟!」但他们不知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呻吟。
即使到了这时候,人们仍不了解身体的祸害,永远不知何时会和它分离。这样的痛苦,纯粹是因缘随顺自然法则所造成,人们称它为关节炎、风湿病、痛风等,医师开药方,但永远无法完全治瘛。最后它还是会毁坏,连医师也是如此!这是因缘随顺自然的轨道而行,这是它们的法则,它们的本质。
现在,请看这个!若你早点看见它,就会好过一点,一如看见毒蛇在前方的路上,便可避开而不被咬到;若未看见牠,就可能会一脚踩上去。
痛苦生起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应如何处置它呢?他们想要避开痛苦,想要解脱:但当它生起时,却不知如何对待它。他们就如此浑浑噩噩地活著,直到衰老、生病……然后死亡。
从前,据说在人生重病时,最亲的人应在其耳边轻声地念「Bud-dho、Bud-dho」,此时念佛对他而言有什么用?念佛对一个朝不保夕的人而言有何利益?为何不趁年轻力壮时学习念佛呢?如今在气息奄奄时,你上前对她说:「妈妈!Bud-dho、Bud-dho!」为何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呢?你只会令她感到困惑,不如让她平静地去吧!
有了「家眷」就只能待在限制区
当人们新婚时,夫妻相处融洽,但年过半百后,却无法相互了解。无论太太说什么,先生都难以忍受,而无论先生怎么说,太太也都充耳不闻。彼此形同陌路。
我是持平地说,因为我不曾结婚。我为何不曾组过家庭呢?只要看「家眷」(household)②这个字,就可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家眷」呢?「眷」就是种「约束」(hold),若有人拿绳子将坐在这里的我们捆绑起来,你作何感想?那就叫做「被约束」(being
held),范围受到限制。男人住在其限制范围内,女人亦然。
「家眷」此字颇为沈重,不要小看它,它是个真正的杀手。「眷爱」或「约束」是个痛苦的象徵。你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限制的范围里。
我们再看看「家」(house)这个字,它是指「闹哄哄的地方」。你们烤过辣椒吗?整间屋子都很呛人,熏得人眼派直流。「家眷」这个字就透露了烦恼的讯息,它不值得投入生命,因为它我才能出家,并坚持不还俗。
「家眷,是令人恐惧的,它会困住你,让你无法脱身。你必须操心孩子、金钱与其他各种问题,到死都争吵不休。但你能去哪里?你被绑住了,无论它有多痛苦,你哪儿也去不了,泪流不尽,若无家的束缚,也许就可不再流泪,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谁说受够了 那只是在骗自己
仔细深思这一切,若你还不了解,也许未来会了解。有人已学过它而到达某种程度,有人则已快解脱束缚。「我应留下来或该离开呢?」巴蓬寺大约有七、八十间茅篷,当快住满时,我告诉执事比丘留下几间空房,以保留给一些和配偶吵架的人。结果不出所料,没多久就有位女士拎著皮箱前来。「隆波,我受够了这世界。」「唉!别那么说,没那么严重啦!」然后丈夫也来说他受不了了。待在寺院两、三天后,他们的厌世感就消失了。
他们说受够了,那只是在骗自己。
他们前往茅篷独自静坐,不久后便开始心想:「老婆何时会来请我回家?」他们并非真的知道问题出在何处,厌世感跑到哪里去了?在某些事情上一遇到挫折就到寺院来。在家里任何事都看不顺眼:丈夫不对,妻子不对。但经过三天安静的思考后,「嗯!老婆才是对的,是我错了。」「老公是对的,我不该这么难过。」他们换边站了。
事情就是如此,所以我看淡世间,我已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因此选择比丘的生活。
这是你们的家庭作业。无论你们是务农或在城里工作,好好地思考我说的话。问你自己:「我为何出生?我能带走什么?」反覆地问自己。若确实地做就会变得有智慧,否则便会继续无知。若现在无法完全了解,也许不久后就能了解。「哦!那就是隆波所说的意思,我以前一直无法了解。」
我想今天这样就够了。若讲太久,这把老骨头会太累了!
①这是「身念处」十四种禅修法之一,是将身体分成三十二部分作为禅修的主题,前五项即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修持时以厌恶作意正念于身体各部分的不净,是止业处;若以四界(地、水、火、风)观照,是观业处。修习此法能去除对五蕴的执著而获得解脱,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参见《清净道论》第八&说随念业处品&与第十一&说定品&。
②这是个泰语的文字游戏。泰文的家庭是khrop
khrua,字面上意指「灶房」或「火窟」。英译本是选择一个相对应的字来表示,而非依泰文直译。
点击阅读:
愿与热爱瑜伽的你
共同分享我这十年来教学感悟和练习理念,
一对一教学。详情请电话咨询:
<font STYLE="Line-HeiGHT: 27 WorD-WrAp: WorD-BreAK: normal" FACE="楷体_GB14820
居住城市:长沙
外地瑜友,可帮助安排食宿。
阅读请点击:
&#9758;:(113)
&#9758;:(236)
&#9758;:(101)
&#9758;:(55)
&#9758;:(102)
&#9758;:(25)
&#9758;:(23)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次体验瑜伽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