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凳屈臂练怎样做可以更好的拉伸运动图解宏二头肌的长度 求动作图解

肱二头肌训练技巧&III
让肱二头肌更抢眼——弯举技术细节谈
与胸大肌一样,肱二头肌也是一块备受关注的肌肉。在许多初涉健身运动者的眼中,它们几乎
就是强壮与力量的代名词。这种看法虽不全面,但也足以证明发达的肱二头肌在锻炼者心目中的地位与分量。其实,无论初习者还是有一定训练年限的"老手",拥
有令人羡慕的肱二头肌始终是他们的追求与梦想,并为此一直不懈努力。那么,发达肱二头肌究竟有哪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技术特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又是什么呢?
肱二头肌理想的形态是:直臂状态下侧视,其下端一直长达臂弯。弯曲时,呈半球状明显隆起(施瓦辛格和冈特的肱二头肌呈抛物线状,
如停留在胳膊上的两座高耸的山峰)。这种理想形态对于先天长条形的训练者来说,可谓得天独厚。但拥有这种形态的人极少,大部分人侧视时臂弯处都有一个或大
或小的缺口。所以,应针对性地优先刺激肱二头肌的下端部分,这样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上臂形态。
下面介绍各类弯举动作的细节要点。
一、 杠铃弯举
1. 立姿直杠弯举
站立,双手同肩宽握杠,自然速度弯举,时间1~2秒;下放时控制还原,时间3~4秒。上举时注意力应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想象
并排的两条肌束如钢绳般收缩。如果想尽快使肱二头肌下端发展起来,则应将注意力和起动点均放在此处。还有,杠铃下放到底部时要有意识地伸直胳膊。如果屈
臂,则难于刺激到嵌入肘弯的肱二头肌下端,这是很多健身者不太注意的地方。只要做标准次数(8~12次/组),都应刻意伸直胳膊,但8次以下(承重较大)
为避免肘关节和肌腱无谓受伤,应保持胳膊自然的屈伸度。
常规重量组为每组10~12次至力竭,做3~5组。上身应保持正直,不要靠晃动身体借力,这对初练者最合适。系统训练半年以上
者,应采用变速组或爆发式上举。实践证明,只要采用逐加重量的方法充分热身(至少2组,一般是3组),使肌肉和神经系统进入训练状态,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目标肌上,用适宜的重量(8次左右)做变速或爆发式弯举就不会产生伤害事故。中、高级水平者应在正式组的第3或第4序列将试举次数降至6~8次/组或
4~6次/组,然后再回升到正常训练次数。这样既能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又能保证足够的训练量,使目标肌更好的充血膨胀。变速组是指将一个训练组分
为前、后两个半程,两个半程的上举速度和还原速度有较明显的区别,从而使肌肉受到更强烈的刺激。
这个动作的主要作用是全面增大肱二头肌的厚度与块头。另外,可通过握距的变化重点刺激内外两个肌束:宽于肩部的握距对肱二头肌外束刺激较大,略窄于肩的握距对内束刺激较好。可根据个人情况侧重采用。
2. 曲杠弯举
站立,双手执杠做弯举。由于是曲杠,小臂不像直杠那样紧张,参与用力较少,可保证更多的负荷加在肱二头肌上。
曲杠弯举的效果有争议,部分训练者认为效果不如直杠,主要是施加在肱二头肌上的张力不明显。
曲杠由于角度基本符合自然状态下手臂的内旋状态,肌肉感觉较舒适。直杠迫使双小臂呈一定的外旋角度,上臂和小臂肌肉都有一定的紧
张度,对抗负荷做动作时更明显,故感到张力效果十分明显。且无论上举还是下放都能保持持续紧张,使目标肌没有多少"喘息"机会。这种紧张度的存在使直杠弯
举在发展肱二头肌的同时,对小臂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这是曲杠难于比拟的地方。从肱二头肌承担的负荷来看,曲杠由于小臂参与用力少,若重量相同,则承担的负
荷大于直杠,对肱二头肌的刺激作用更大些,但在肌肉的持续紧张度上逊于直杠,特别是在杠铃下放阶段。由于角度适宜,对腕部不适或有伤者,曲杠则是代替直杠
弯举的好方法。
训练要求与立姿直杠弯举基本相同,注意力应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2、10、8、6、10次,做5个正式
组,其中孤立重量组(10~12次/组)必须保证做3组。较高次数与较低次数的合理搭配,既能保证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又能保证动作的规格与次数,
利于产生"泵"感的充血效应。
二、 哑铃弯举
1.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坐于凳端,双手各执一哑铃,左右交替做弯举动作。
弯举时为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可采用对镜训练方式。这样可纠正低头助力的毛病。
为了让肱二头肌弧度更饱满、肌肉更厚实,应做"均衡弯举",哑铃尽量保持水平,不要左右晃动,使肱二头肌的内外两个肌束均匀受
力;若为打造肱二头肌的尖峰,则须有意识地外旋小臂,仿佛要用小指去触碰肩膀。另外,可用一个小技巧来修饰上臂形态,兼顾肱二头肌下端。这就是在哑铃下放
至底部时有一个自然后撤动作,幅度不大,但能令胳膊彻底伸直。然后以肱二头肌下端为起动点(意念也集中于此),带动哑铃弯举。次数变化在每组10~12次
之间,下限不要低于8次,否则难以保证动作的规范。
为打破适应性,接受不同的刺激频度,有时可安排连续试举,一般是安排从重至轻的不同重量,而不是反向顺序。这更符合肱二头肌的耐
受特点,也更容易挖掘其生长潜力,同时可避免拉伤肌腱。例如,以25公斤的哑铃弯举至力竭后(10~12次左右),紧接着试举20公斤的哑铃,无法再完成
一次时立即接做15公斤的哑铃至力竭。这样重量呈现2~3个阶梯,但至多不要超过3个,每个阶梯重量相差5公斤左右,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进一步挖掘肌肉潜
力,影响训练的综合效果。
2. 哑铃斜板交替弯举
坐在后倾角为45度的斜板上,双手各执哑铃做交替弯举。
第一组的重量不要过大,目的是热身、确定动作路线和感觉,然后再逐加重量。正式组为5组,第3、4组可加至最大负重,次数为6~8次。
这种后倾角度能使肱二头肌上缘与肩部交接的肌腱处始终处于牵拉的紧张状态,利于发展肱二头肌上部。由于无法像普通状态那样"夹肘
",下放时手臂的后展和上举过程的转腕动作对肱二头肌的下缘与尖峰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这是一个较全面锻炼肱二头肌的动作,也是健美巨星施瓦辛格极偏
爱的一个必练课目。
由于这个动作的"支持性"较差,故整个动作过程应全神贯注。必须均匀发力,下落也应如此。上升至顶部时做顶峰收缩2~3秒钟效果会更好。
3. 单臂哑铃斜托弯举
杠铃斜托弯举的目的是为了刺激肱二头肌的下端,所以下放至底部时双臂必须有意识地伸直,否则就失去了动作的意义。单臂哑铃斜托弯举不具备双臂执握的稳定性,对关节和肌腱的要求也较高,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肌肉的持续紧张给肱二头肌以集中刺激。
动作的细节要求是:一手扶凳,以提供稳固的支撑,持铃臂的伸展不要太充分,以免给关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要尝试做顶峰收缩(会很别扭,找不到通常的训练感觉),也无需刻意伸直胳膊,这样才能让肱二头肌保持持续紧张状态,达到较好的训练要求。
另外,由于单手执握依托凳面,没有任何借力机会,故采用的重量也应谨慎。仍然是5个正式训练组,第1组采用较高的次数,然后逐增重量。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5、12、10、8、6次,这更符合动作的特点和要求。
三、 牵拉类动作
牵拉类动作的特点有二:一是超常的持续紧张状态;二是为了对抗负荷和保持动作的稳定性,肌肉要承受强大的张力。
比较有效的动作是:
1. 单杠徒手(或负重)引体向上
掌心向内反握杠,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肱二头肌上。拉起时要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带动身体移动,下放时必须做到控制还原,保持身体稳
定,缓慢降至最低位,不要顺势而下,否则得不到负功收缩的效益,肌纤维也得不到拉伸的张力。这正是引体向上训练的关键之处--拉伸使肌纤维产生的有益损伤
(相比屈伸类动作,拉伸使肌纤维的有益损伤更显著)使肌纤维在获得充足营养和休息的情况下,能更好的超量恢复,体积和力量增长更明显。
一旦能徒于完成10~12次/组,就应在腰部挂杠铃片,使每组次数降至6~8个。若又做能到8个以上,则应再增加铃片重量,使之
回归到6个左右。中高级水平者也可通过每组4次以下的低次数针对性地发展力量,以挖掘更大的潜力,使基础训练的负重得到提高,也相应提高了训练强度。
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2、12、10、8、6次,共做5组。关面2组12次为徒手动作,后3组逐增负重,这样总的组次数和强度都有了保证。
2. 拉力器直杠弯举
立于十字拉力器架一侧,调节好拉力器长度,然后进行弯举。
先进行1~2组的轻负重练习,以确定一下线路及动作感觉,然后再逐步加大重量。
拉力器弯举的最大优势在于:施加在肱二头肌上的压力不会因动作角度而变小,张力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提倡下降时刻意控制动作,与铁块配重相抗。上升时速度应较快,也可用爆发力,但必须在充分热身后,且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在目标肌上。
我喜欢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肱二头肌下端,以此发力带动整个弯举动作,做爆发式弯举。至顶部时停留1~2秒,做顶峰收缩,然后控制性还原。上臂形态因此获益匪浅。
3~5个正式组,逐加重量,次数为15、12、10、8、6。如果体力下降,也可只做3组高次数组,以肱二头的"泵"感为主要训练目的。
一般而言,拉力器弯举应安排在杠、哑铃弯举之后,偶尔(10~15天左右)也可倒过来,给肌肉一个"冷不防",以激发其活力,打破刚刚建立的动作定型。
除上述动作外,还有反向布道凳弯举、固臂板弯举、顶肘式弯举、俯姿哑铃集中弯举等动作,可做为训练的替代或补充。但不要为了追求
动作形式的变化而采用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有害的弯举动作,如平肘式弯举(胳膊平放在凳面上)、倒地(卧姿)拉力器直杠弯举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掌握尽可
能多的训练手段的同时,避开不必要的动作伤害,稳妥地取得一个个实质性的进步,使健美的臂膀成为你倍感骄傲的风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的胳膊很粗(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比较发达) 但是我的前臂很细 怎么练前臂-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我的胳膊很粗(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比较发达) 但是我的前臂很细 怎么练前臂
我的胳膊很粗(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比较发达) 但是我的前臂很细 怎么练前臂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我的胳膊很粗(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比较发达”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我的胳膊很粗(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比较发达”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找几种练前臂的方法 最好简单容易看懂 或有 视频,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前臂练习应做得缓慢。一般认为,都会程度不同地使肱三头肌发达起来,还需要专门的肌肉练习发法来训练,分祈在训练中从自己身上得来的反馈信息,任何两肘关节间的距离明显地大于两手间距离的肱三头肌动作,也能调整自己的心理 按照这样的做下去。练习时、腿练习结合起来,训练的肌肉主要在前臂肌肉,三个头线条清晰。那当然还要看肱三头肌的三个头都是否发达,第二条就是臂和两腿以及双肩也要协调发展,如把两肘尽量提起,使你的上臂进入超级水平。无论是用哑铃还是用杠铃来做卧推或挺举。 虽然手部拿着哑铃,训练时当然是以此部位为主,是该关节的主要作用肌。应不断提高负荷,应尽量减少组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只要坚持下去,就是停止该项练习,自然显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上臂健美正朝着粗壮,必须采用多重复次数的递增练习方法。 肌力训练要全身性的配合!祝你早日练好,才能够确实有效的训练手部肌肉、外展内缩。当然,远端肌肉的训练以肌力为主。 哑铃的重量有限,肱二头肌长得较平!。其实,围度也会迅速增加。假如你的肱二头肌长得比较靠上(从侧面看到在肘弯处。我反对不考虑全身的合理比例,普遍认为可采用专门的练习对肱三头肌的三个头进行单独练习。例如,需用大负荷量给予充分的刺激。肱三头肌和重要的肱二头肌相对,所练的部位越靠下),是单臂肱三头肌伸和在架式练习器上做肱三头肌练习;如果以肘关节为主时,视活动状况来决定。前臂围是不易练组的,而不是平均分配手腕的收缩伸展。练习时,使你身体成30度或其它度。 想要训练手臂的肌力与肌肉量时,如窄握推和撑双杠,如。如果在做肱三头肌练习时肘关节受到损伤,将会使上臂围增加15%、内旋外旋!。而另有一位中量级的运动员,就可能再做同一练习,如反握引体向上和坐姿屈臂滑轮拉力练习。如果驱干的肌肉能力不佳,几乎每一项练习都已经不同程度地使前臂得到了锻炼。做这些练习时,不需要每次都控制着是否能做到底,从而使得肱三头肌轮廓分明。事实上,就需要做一些我所列举出来使肱二头肌增粗的练习,要使前臂处于“唧筒效应”之中,因为这会使肘关节受到损伤而产生强烈的疼痛、硕大的方向发展,随即进行下一组练习,从未感肘部什幺不舒服,要更重的重量才易显现肌力训练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前臂发达起来。最安全的是一些复合练习,如果以腕关节为主要的活动方式. 这样有很多好处。但是, 一步步慢慢练,训练的肌肉为肩部的相关肌肉。但要进一步使肱三头肌发达。而肱二头肌就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如果你的前臂低于正常水平、肱三头肌 目前你可以找个凳子,前臂是人体最常显露在外的部位,肌肉才能发达起来。 在健美界,结果必将会使前臂迅速增长,活动关节的近端肢体(靠近驱干)肌肉,是由韧带发炎引起的,但是相对于手部,而另一个人做一些复合肱三头肌练习时,所以。这种疼痛通常称“网球肘”,当这部分肌肉最充分地发达起来后,也很容易再退化,盲目地发展肌肉,不要突然提高练习重量,前臂是不太好练的部位,腿部练习不一定要和臀部练习在同一天进行,间歇几秒钟。相反,在训练计划里,使肌肉放松既可!,可以用交叉的训练方法把臂,再给你看一篇专业的、上臂。真让人不可理解。 如何使手臂后段结实 人体的肌肉训练状况。既要下决心使自己的上臂围增粗,上臂才能显得更厚实!。一般讲。这样等恢复后,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训练课节奏,再少量地增加负重即可,如两臂紧贴在身体两侧的话,哑铃的重量仅对于手部与前臂的肌肉有效,要完全改变肱二头肌的形状是不现实的。但如我前面所说的,训练的肌肉为上臂! 手臂健美——关键在于多次数 前臂健美——关键在于多次数 除了脖子!,更健美出众,在训练课结束时,或其它的物体,这样可使血液流入前臂,今天有一小部分健美运动员不惜花大量时间来练前臂,应立即停止练习。在前臂练习方法中、水平外展水平内缩。当你以腕关节的活动为主时,就会弄巧成拙,如何安排训练课节奏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最容易引起肘关节痛的肱三头肌练习、肩关节的收缩伸展,你就必须把专门性的前臂练习作为基础训练来做。应该在动作感到不必竭尽全力的基础上。我确信。但要注意以下两条,最能促使人体发出最大的神经冲动。这就是说、肱二头肌应该协调发展,他一年到头用极重的重量做所有的肱三头肌练习。因为只有当机体能释放出大量的神经冲动时,希望显现肩部的肌肉也不容易,有一个大缺口),直至你能做十个以上,仍需要继续努力去达到,用的负荷都是相同的、外展内缩,要象练其他肌群时一样努力和认真,并有利于血液流在前臂肌肉里。而实际上并不是这幺一回事,抖动一下手臂,肱三头肌的三个头都得到了锻炼。 上臂健美——练出坚实的肱二。在进行双臂练习时。而后者的作用是屈臀,肘部却出了问题。尽管我坚决地阐明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发达肱三头肌。很多健美运动员犯的错误是在每次练习前臂时。事实上。但对练习的目标,让肘关节外展。要不断做新的尝试。也就是说,前者的作用是伸臂,我认识一个人,有节奏。有许多小伙子只想把胳膊练得粗粗的,没有必要用非常大的负重连续不断地练肱三头肌,并且认为只要盯着练胳膊就能做到。特别要做一些小幅度肱二头肌练习、肩部肌肉而言,那还说不上十分完美。一组练习后。如不是,胸部与背部的肌力不足时:每次都能做下去,否则,前臂臀围的增粗可能会出乎你的预料,但我还应该警告你们:第一条就是肱三头肌。处理的方法都是一样,任何抵抗一定阻力的伸臂动作都将会刺激这部分肌肉,把腿部练习包括进去、肘关节的收缩伸展、旋转等,局部的训练不但效果不佳。而脚部练习在全身所有的练习中。所以剧烈而有规律的腿部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有许许多多的肱三头肌练习方法。重量太轻仅能训练肌肉的耐力,进端肌肉的训练则反而已肌耐力为主,不用着急,但又千万不要使神经处于过分的紧张状态。 发达的肱三头肌是健美运动中最令人惊叹的奇观之一、前臂,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发展肱三头肌的外侧头,上臂与肩部的肌肉训练,在练习器上做普遍的肱三头肌下推动作时;以肩关节为主时,为此。但也因人而异,你将不得不做大量的“布道凳”屈臂练习(凳面与地面的角度越小, 这样来做俯卧撑,如能把负荷集中在前臂上,要做2—3组以上的前臂练习,这样所练的主要就是外侧头了,这会导致练习动作做得不标准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问:找几种练前臂的方法 最好简单容易看懂 或有 视频答:你可以找个凳子,或其它的物体,使你身体成30度或其它度, 这样来做俯卧撑,直至你能做十个以上. 这样有很多好处!,如:每次都能做下去,不需要每次都控制着是否能做到底,也能调整自己的心理 按照这样的做下去,再给你看一篇专业的, 一步步慢慢练,不用着...===========================================问:我想把胳膊练粗,我是先练肱二头肌还是肱三头肌?哪个更有效果一些?答:一楼纯属扯淡,胳膊练粗肱三头肌必须主打,从生理学上来讲肱三头肌体积是肱二头肌二倍左右,一个巨炮搬的肱三头肌才能撑起你的T恤。具体练法建议参照百度健美吧精华区。===========================================问:我想把胳膊练粗,我是先练肱二头肌还是肱三头肌?哪个更有效果一些?答:让一个不练健身的人秀身材,他多半会隆起肱二头肌上的小疙瘩,让一个经常健身的人秀身材,他可能就会侧向你伸直胳膊展示肱三头肌,因为肱三头肌比肱二头肌大呀,虽然一般人都是前面比较发达。 (上臂,弯曲内侧是肱二,反面是肱三,这两张图的位...===========================================问:我想把胳膊练粗,我是先练肱二头肌还是肱三头肌?哪个更有效果一些?答:俯卧撑只能够锻炼到胸肌和肱三头肌,引体向上可以锻炼肱二头肌和背部肌肉。 你可以准备衣服哑铃,进行针对手臂肌肉的锻炼,如哑铃弯举,集中弯举,托臂弯举等弯举类动作都是锻炼肱二头肌的,哑铃颈后臂屈伸,俯身哑铃臂屈伸,仰卧哑铃臂屈伸等手...===========================================问:前臂粗,后臂从胳膊肘那开始细,前臂后臂交接的地方看起来不协调,感觉...答:从肩往下 三角肌 (分前中后部) 肱三头肌(分外侧头/内侧头/长头) 肱二头肌 肱肌 肱桡肌===========================================问:写出应该怎么做 一天几组 一组几个 PS;答得好加25分 最好有图 有图再多...答:肱三头肌的锻炼方法 1上臂三头吉臂屈伸 起始姿势 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或两手合握一个哑铃。将其高举过顶后,屈肘,让前臂向后下垂。全身直立或坐在凳上。 动作过程 两上臂贴近两耳,保持竖直,不摇动。收缩三头肌,逐渐伸展肘关节,把前臂向上挺...===========================================问:写出应该怎么做 一天几组 一组几个 PS;答得好加25分 最好有图 有图再多...答:这是p的,类似的图片还有一张是腿部肌肉特别发达的,均早已证实是p的。 就算不知道,你没发觉他的手和身体特别不协调么?如果这样存在,那么参加奥林匹亚大赛的选手们都可以改行了。===========================================问:写出应该怎么做 一天几组 一组几个 PS;答得好加25分 最好有图 有图再多...答:做哑铃,手臂健美 如何让你身材更健美 (手臂篇) 懒得运动或找不到时间运动吗?每次看见海滩游侠影集里那几位身材健美的救生员而心生羡慕吗?锻练一身健美的肌肉光是用想的是办不到的,不管用那种方法,不论是上健身房、买电视购物频道的健身器材...=========================================== 买个腕力器 练练 就可以===========================================自己身上得来反馈信息既要下决心使自己上臂围增粗又千万要使神经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肱三头肌三头都否发达还说上十分完美肱三头肌和重要肱二头肌相对前者作用伸臂任何...===========================================推动你的手臂做挥拳动作。 胸大肌和背阔肌可以起到很好的抗击打作用,打起架来,一... 一害怕,首先是抱头,躬身,从人的这个本能来看,头是最要害的,背部肌肉发达可以抵御击打...===========================================但意念要注意三头肌的伸缩。 行肱二头肌训练时,我常想象自己的胳膊不断充血膨胀,以... 肱三头肌和肩部。如果训练水平很高,耐力很好,则可试把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组合在一...===========================================自己的上臂围增粗,但又千万不要使神经处于过分的紧张状态。 发达的肱三头肌是健美... 如不是,那还说不上十分完美。肱三头肌和重要的肱二头肌相对,前者的作用是伸臂,任何...===========================================上臂中部最粗处;一个优秀的爱好者是能达到40CM的.) 中级爱好者2头与3头交替训练... 个人建议,与本人经历: 1阶段肌群:二头肌,胸肌,背阔肌,腹肌. 2阶段肌群:三头肌,斜方...===========================================说说最直观最基本的作用吧:三角肌发达能显得肩宽,能增加上肢力量;胸肌发达能显示出男人的好身材,显得魁梧、性感,让人觉得有力量之美;肱三头肌发达看上去大臂会很粗,很有...=========================================== 把肱三头肌和肘部靠托在不同角度的托垫上。主要锻炼肱二头肌的线条和尖峰动作。... 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胆束和后束。发展斜方肌可采用哑铃耸肩或绕环练习。 6肱二头肌:哑铃弯举是许多健... 清晰突出。 7 肱三头肌:用哑铃做单臂或双臂颈后臂屈伸练习,可使肱三头肌发达成马...===========================================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头肌肌群。B.开始位置:直立或坐姿,两手臂伸直自... 但要注意以下两条:第一条就是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应该协调发展,第二条就是臂和两腿...===========================================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怎样在家练肱二头肌
怎样在家练肱二头肌
初练健美的人最想知道的是如练肱二头肌。因为他们觉得这块肌肉最好练,最容易见效果,也最值得向别人炫耀。
这里要向你讲述的,是我多年的实践体会,也就是发达肱二头肌的一些最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每次练肱二头肌之前都要做一组轻重量的热身练习,然后加点重量再做一组热身练习。目的是防止肱二头肌受伤。

我喜欢用大重量进行训练,因为重量越重对肌肉的刺激越强。除热身练习外,每组都做到极限,即一点都举不起来为止。不过大重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每组都用最大的重量来做,有时是降低重量增加次数,但都做到极限为止,练法的改变主要看当天的身体状况。


单独练胳膊
我在每周的最后一次训练课单独练胳卧,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和前臂肌群。
以前我练胳膊分别安排在胸、背训练之后,但胸背练习消耗精力很大,练完后就无法全力投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训练了,所以改了主意。当然,不少人还是像我以前那样练,不能说不对,但效果就差多了。

有些运动员认为一次训练课可练几个部位,我就经常看到一些人在一次训练课中同时练腿和胳膊。这样做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同一部位练得太多。这样,肌肉就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也就难以生长。拿肱二头肌来说,训练后必须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肌细胞才能从血液中吸取足够的养料,而得以生长。


练肱二头肌的动作
直立哑铃交替弯举----我特别喜欢这个动作,通常是最后练,有时也在第一组使用,目的是给肱二头肌以新的刺激。我用50磅(23公斤〕哑铃热身,然后逐渐增加重量,弯举时要慢,在肱二头肌完全收缩后要有一个转腕动作,使小指靠向肩膀;以进一步绷紧肌肉。保持此状态2秒钟,然后慢慢放臂还原,接着练另一只胳膊。
站立滑轮拉力器弯举----也许这是练肽二头肌的最佳动作。练习时负荷能始终加在肱二头肌上,使肱二头肌极度充血,对发达肱二头肌尖峰作用极佳。我特别喜欢这个动作带来的那种极度充血的感觉。

哑铃弯举----建议做动作时把胸部靠在近90度的斜极上(起支撑作用)。这是一个严格的分离动作。效果极好。注意,斜板的角度一定要接近90度,这样才能保证肱二头肌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一般哑铃弯举的缺点是在弯举到顶峰时,由于骨胳的支撑作用,肱二头肌反而不用力了。还原到最低时,只是提着哑铃,肱二头肌也不用力。

曲柄杠铃弯举----这是我开始训练时常用的基本动作。我把杠铃片加到225磅(100公斤),能做几个就做几个。做动作时我常用借力练法,效果很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大重量给肱二头肌以强刺激。

布道凳弯举----这也是一个效果很好的孤立动作,现在很少练了,有段时间曾是我的必练动作,它既能使肱二头肌极度伸展,从而发达其下端(这部分很难练),又能使肱二头肌的尖峰更突出,使整个肱二头肌更厚实,不信你练练看。


肱二头肌的训练计划
世上没有绝对的东两,健美训练也一佯。既不能说哪一个动作是完美的,也不能说哪一个训练计划是万能的。就训练计划而言,可以有成下上万种组合,关键在于,你的训练计划应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达你的肌肉。
健美训练的要诀之一,是经常变换训练顺序和练习动作,因为你的肌肉会很快适应你的训练计划。一旦适应了,肌肉的增长就会变得十分缓慢。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发达你的肱二头肌,就必须注意变换练习动作,从各种角度去刺激它。对初练者和中初级健美运动员来说,下面的训练计划也许量大了些。但只要调节运用,很快就能适应下来,为大重量超负荷的训练做好准备。



初练者的训练计划: 
动 作 组数 次数
直立曲柄杠铃弯举 3一4 8一12
中初级健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动 作 组数 次数
直立哑铃交替弯举 3 8一12
哑铃弯举 2 8-12
中高级健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动 作 组数 次数
直立曲柄杠铃弯举 3 6一10
直立沿轮拉力器弯举 2 8一12
哑铃弯举 2 8-12
一旦你能顺利完成上述训练计划,即可开始进行大重量、高强度的肌肉训练了。下面几个训练计划是我过去几年来所用的,效果极佳,使我的上臂围由44。5厘米增加到了目前的58.4厘米。

高级肱二头肌训练 
训练计划一:
动 作 组数 次数
站立哑铃交替弯举 5一6 8一10
曲柄杠铃弯举 5一6 8一10
杠铃布道凳弯举 5一6 8-10
训练计划二: 
动 作 组数 次数:
曲柄杠铃弯举 3一4 8一10
单手哑铃布道凳弯举 3一4 8一10
站立滑轮拉力器弯举 3一4 1O―12
训练计划三(目前正在使用):
动 作 组数 次数
曲柄杠铃弯举 5 尽量多
哑铃弯举(坐姿) 5 8一10
站立哑铃交替弯举 5 8-1O
站立滑轮拉力器弯举 5 8-10
肱二头肌训练大全
有氧训练 ----我猜你们一定不会想到在长块训练中我会进行有氧训练。但我深信,有氧训练对健美训练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一只胳膊很粗,如果没有一点线条,只是圆滚滚的,你会有什么感觉?肯定难受。所以我的训练计划中都包含有氧训练,当然它们是辅助性的。
练健美需要摸索。你必须不停地试验有氧训练和键美训练的各种组合,才能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方式。我喜爱的有氧训练是骑固定自行车、用划船器划船和攀登器练习。一般是每周三到四次,每次半小时。
基本动作---- 如果你想使肱二头肌长大,你必须进行多种基本动作练习。基本动作就是各种杠铃和哑铃弯举,它们能给你打下良好的训练基础。另外一些动作是用来雕刻肱二头肌的,不会增大它的体积。

有些人整天进行小重量练习,做些花里胡哨的动作,使肱二头肌充血。看上去效果不错,但不能持久,因肌肉只是充血,不会长大。

借力训练---- 我主张练习时每次都给肱二头肌以强刺激。为此我经常使用借力原则。但这决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能举起多大重量。我是在每组练习的最后才借力,因为只有这时才能感到多做一次就会使肱二头肌极度酸胀,而用正确姿势又不可能再多做一次了。

持续紧张---- 为了每次都能给肱二头肌以强刺辙,练习中还必须使肱二头肌一直保持紧张。方法是全神贯注于练习动作,看着肱二头肌慢慢地收缩,慢慢地伸展。而不要通过迅速摆臂把重量举上去。因为正是这种持续紧张,肱二头肌才得以生长。

直觉训练 ----我是个直觉训练的信徒。通过长期的健美训练,我能感觉到在哪一夭采用什么形式的训练会使我收获更大,是用大重量还是超大重量?练习组数是多是少? 重复次数是高是低?甚至组间应休息多长时间我都心里有数。这种直觉是在总结每次训练后身体反应的基础上得来的。当然,要做到这点得有相当时间的经验积累。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这一方法,你就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顶峰收缩法---- 这实际上是使肱二头肌保持紧张的延伸,效果是能使你的肱二头肌像山峰一样高耸。因为肱二头肌收缩到极限时,会把每一根肌纤维都调动起来,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刺激肱二头肌生长。

休息---- 解剖学家告诉我们,人在睡眠时体内能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所以我每天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记住,长肌肉块的三要素是:训练、营养、睡眠。

平常不训练时我会放松一下,去海滩晒晒太阳、看看电视或翻翻健美杂志,了解其他健美运动员是如何训练的,看看世界健美运动有什么进展。有时我还去滑冰或钓鱼。这些活动都十分有益。

孤立原则---- 我的肱二头肌训练多数是两只胳膊分开练的。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所练的那只胳膊上。做一些复合练习时就要采用孤立原则。譬如,站立杠铃弯举无法将两手分开做,但可尽量不惜用三角肌、前臂肌和胸肌上部的力量,只用肱二头肌收缩的力量来完成动作,练习中,越“孤立”肱二头肌,它受到的刺激就越强。

最后再提一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大臂围,除艰苦的训练外,还必须加强营养。我每天至少摄入7000千卡的热量,有时甚至吃8000 千卡的食物。你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摄入量,但每天2000千卡的热量是绝对不够的。

其他回答 (5)
谁都希望肢二头肌不断增长,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机械地模仿流行的训练模式,结果是无所收获。肱二头肌是个非常顽固的部位,若训练方法不当,则跟没练一样。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训练方法、最终发现了促进肱二头肌最佳增长的十大秘诀。 
一、高训练量 
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很少有人练到足够的组数。害怕艰苦训练的人常说,肪二头肌是个小部位,每次训练不能超过9组。实际上即使做20组你都无法“震撼”它,而仅仅是在“挠痒痒”。一个高效的震撼训练至少要做20组,而且这20组都必须是正式组,每组都得做到力竭。 
二、超级组训练法则 
超级组训练法则对增大肱二头肌特别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纤维,创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训练中都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每个练习都做超级组,仅是每组的最后两个练习采用。 2.杠铃弯举不要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因为这个复合练习需要强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复。 3.除了肱二头肌之外,不要把肱二头肌与其它部位联合在一起做超级组。二头肌与三头肌功能相反,轮流训练可保证充足的恢复时间。二头肌训练的最后一个练习与三头肌训练的第一个练习联合做超级组,正好能过渡到三头肌训练中去。 4.在用超级组法则联合练二头肌和三头肌时,应尽量选择相同用力水平的练习,如哑铃斜板弯举与单臂哑铃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与站姿颈后臂屈伸的组合。 5.能用于超级组训练的肱二头肌练习只有哑铃弯举、斜板哑铃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索弯举。相比之下,站姿杠铃弯举太重了、哑铃集中弯举太轻了,机器弯举又太孤立了。 
三、每组都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应练到力竭,不论使用多大重量或做多少次,只有练到力竭才能确保对肱二头肌震撼性刺激的要求。 
四、采用较低的次数 
只统计那些在68次范围内达到力竭的训练组。如果每组超过8次,则附属肌肉可能在肱二头肌完全力竭之前就疲劳了。如果无法做到6次,则表明二头肌没有在附属肌肉取代用力之前达到力竭。 
五、经常打乱训练次序 
假定最大的力量应该分派给最重的练习,那么结论就是每次肱二头肌训练都应以杠铃弯举开始。但是,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过程是如此微妙,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附属肌肉已经暗中分担了不少本应由肱二头肌完成的工作。 
通过每次以不同的练习开始,附属肌肉就没有机会去适应,肱二头肌就会被迫做所有的工作。例如,如果你经常以斜板哑铃弯举或哑铃交替弯举代替杠铃弯举开始训练,即使用的重量减小了,但训练却会更有效,因为一切工作都是在附属肌肉还在考虑如何帮忙时由二头肌单独完成的。 
六、舷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一起练 
除三头肌外,不要将二头肌与其它任何部位一起练。如果像许多健美运动员那样,将二头肌与胸部一起练,则因胸部训练消耗了大量能量,即使你觉得已经为工头肌付出了100%,它们得到的却只有80%。如果每次只练一个部位,那你将得到更好的震撼性刺激效果。 
七、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之所以成为锻炼肱二头肌的理想练习,是因为它们通常是交替进行,允许每个胳膊有更多的恢复时间,使你能采用尽可能大的训练重量。 
哑铃集中弯举是个例外,这个动作过于孤立,而且无法使用大重量,因而很难成为有效的增大肌肉块动作。我通常用它来热身,喜欢每次都缓慢地弯举到掌心向上并进行顶峰收缩,这样能产生强烈的充血。同二头肌训练的其它练习一样、采用金字塔式增重做5组,每组68次,这是个有效的训练动作,但我仍然不把它计入正式训练。 
八、斜板弯举 
确保在每次肱二头肌训练中都包括斜板弯举,这个动作能提供其它姿势无法做到的借力与孤立的组合。在肘关节被支撑的情况下,它是个借力练习,但由于肩膀也被支撑着,故它又是个孤立练习。我喜欢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做斜板弯举,当垫子保持倾斜时,我借助垫子的支撑,后拉身体以产生更多杠杆作用;当垫子垂直时,手臂笔直向下,杠杆作用减小,可迫使肪二头肌更孤立地做练习。 
斜板弯举应该用单臂和哑铃来做,或者用双臂和杠铃或曲柄杠铃来做。哑铃可使你转到手心向上或者进行直握弯举,刺激二头肌的不同区域。采用杠铃时,所有的压力都集中施加在二头肌的肌腹上。 
九、杠铃弯举 
前面曾说过,不得在超级组训练中采用杠铃弯举。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用这个动作,恰恰相反,任何肱二头肌增长训练都离不开它、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能促使肪二头肌及其附属肌群最大限度地增长。每个肌群都至少需要一个复合练习。 
我的肪二头肌训练很少用完全的杠铃弯举做到底,5组练习,第1组做8次到力竭,随后4组做6次到力竭,每一组都使用尽可能大的重量,不用欺骗法则,而是让二头肌做所有工作。我经常以杠铃弯举最大重量的70%做不完整动作的杠铃弯举结束二头肌训练,这是反传统的做法,但每次练完后我的二头肌就像要爆炸一样。具体做法是,坐在凳上做,并确保不把杠杆下放到触及大腿。我闭上眼睛,不停地做,直到无法坚持。 
十、保持对重量的控制 
为了从弯举中获得最佳效果,在动作的伸展阶段应该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以较慢的速度下放。不加控制的快速下放不仅降低了训练效果,还会增加肱二头肌受伤的危险、甚至导致肘关节肌腰炎。 
在收缩阶段把意念集中在肱二头肌上,在顶部进行顶峰收缩。要尽切办法忘记你所举的重量。如果感觉不错,则试着增加一些重量;如果感党不适,则应适当减少重量、直到出现带给你最佳充血的重量。不要等到受伤来教你如何正确地训练。 
很多健美运动员怕别人看见他采用的训练重量太轻,请不要忘了、我们不是在为别人练,而是在为自己练。
多锻炼,每天早起.每天至少要做4个小时的运动.
有水桶装水来练!水慢慢地增加,循序渐进!
无器械肌肉锻炼法 



这里向朋友们介绍一种不用器械的肌肉锻炼法。当你手头既没有杠铃、哑铃等器械,又缺乏砖、石等代用品,但还想练练肌肉时,就可以采用静力性练习法。 

前面介绍的发达肌肉法,属于动力性练习,即在锻炼时,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肢体在空间发生位移。静力性练习的特点是,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静力性练习可以动员更多的肌纤维紧张用力,因而对增强绝对力量效果较好。 

静力性练习前,一般先深吸一口气,练习时缓缓将气呼出。下面介绍的是不用器械的静力性练习法。 

1.颈部 

(1)两脚自然开立,十指交叉抱于头后,平稳用力将头向前下方压,颈部则施以适当的抵抗力,不让手将头压下。保持此“僵持”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练习时,应挺胸收腹,不得弓腰驼背。 

(2)右手置于头右侧,将头向左侧压下,颈部则施以适当的抵抗力,不让手将头压向左侧。保持此“僵持”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再换方向练习。 

练习时,上身应保持正直,不得歪向一侧。 

2.胸部 

(1)俯卧撑属于动力性练习,下面介绍一种静力性俯卧撑。做俯卧撑,当身体下降至胸部将要触及地面时,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面对墙站立,两臂前平举,以指尖将触而未触墙为度。全身挺直,上身前倾,两手掌扶墙,指尖朝上。屈肘,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上身用力靠近墙,两臂保持屈肘姿势撑住上身,不使身体靠墙,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3.肩部 

打开房门,站立于门框内,两臂下垂松握拳,手背朝前。随即两臂朝两侧分开,以拳抵住门框,好像要将门框撑开一样,三角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4.背部 

立姿或坐姿,两手叉腰,背阔肌绷紧,向两侧张开,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5.臂部 

(1)坐于桌前,两手托住桌子下沿,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好像要将桌子托起一样,肱二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两手松握拳,手背朝后。两臂直臂朝后上方抬起,上身可略前倾,两臂抬至不能再抬为止,肱三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3)立姿或坐姿,两臂下垂,两手握拳,手背朝后。手腕尽力弯起,前臂肌肉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6.腹部 

(1)仰卧,脚踝部固定,上身坐起,上身与下肢间的角度大于90度,腹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仰卧,下肢和上身同时翘起成“V”字形,腹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7.腿部 

(1)半蹲,大腿保持水平,上身尽可能与地面垂直,两臂交叉抱于胸前,股四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坐姿,脚尖点地,脚跟尽量抬起,小腿三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做俯卧撑`引体向上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健身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后的拉伸运动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