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天百米苏炳添训练方法法

您的位置:
今日新闻:
中国选手百米10秒视频曝光 揭苏炳添训练经历家庭背景
来源:凤凰网 作者:陈征
【中国选手百米10秒】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广东飞人苏炳添飙出9秒99的成绩获得季军,打破了北京人张培萌保持了两年的10秒的全国纪录,由此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10秒00大关的黄种人!被誉为“中国新飞人”的苏炳添的竞技水平自然不在话下,但其本人却依然在紧张的训练下坚持着自己的学业。2009年9月苏炳添被暨南大学录取,成为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役运动员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他在繁重的训练比赛任务之上,又增加了修读学业的压力。
【中国选手百米10秒】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广东飞人苏炳添飙出9秒99的成绩获得季军,打破了北京人张培萌保持了两年的10秒的全国纪录,由此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10秒00大关的黄种人!被誉为“中国新飞人”的苏炳添的竞技水平自然不在话下,但其本人却依然在紧张的训练下坚持着自己的学业。2009年9月苏炳添被暨南大学录取,成为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役运动员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他在繁重的训练比赛任务之上,又增加了修读学业的压力。600)this.width=600" alt="中国选手百米10秒视频曝光 揭苏炳添训练经历家庭背景" src="/file/upload/image//0659.jpg" />中国选手百米10秒视频曝光 揭苏炳添训练经历家庭背景训练、比赛与学习的矛盾日渐凸显,但苏炳添却并未因此而荒废学业,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学习干劲,在赛事与学习两者间取得了平衡。在训练期间,他克服早起训练带来的困倦,坚持上课,做好笔记,授课老师表示:苏炳添同学平日的出勤率很高,而且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老师问题,与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同时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会在课后请教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对知识的渴望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使苏炳添在过去五个学期的考试中成绩良好,而且学习渐入佳境,绩点逐年上升。遇到阶段性的出队集训或比赛,他也会优先把学习上的事情安排好,让同学帮忙记录笔记和要点,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积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尽量达到任课老师对课程的要求。在课余时间,他还会广泛阅读经济类的课外书,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校田径队的一员,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或代表暨南大学参加各类比赛。在暨南大学第38届校运会上,他积极代表学院报名参赛,并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宣誓。尽管当时脚上有伤,但他仍坚持认真地完成了100米的比赛,并打破了学校记录。从点滴的小事中足以看出苏炳添的谦逊与低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对于将来的打算,苏炳添也坦言想要考取研究生,以期在体育事业方面进一步发展,做一名老师。2011年,苏炳添凭借着优异的竞技成绩、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良好的学业成绩荣获“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非体育科班出身,与短跑奇妙结缘日出生于广东中山古镇的苏炳添在2岁同龄人还在学走步的时候,就已经跟在表哥的后面屁颠屁颠的跑步了。跑步的天赋早早地显露出来。
中国选手百米10秒专题地址:
本文链接:
关于“”相关新闻
中国品质橱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品质橱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品质橱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 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品质橱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品质橱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 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品质橱柜网联系.
新闻抢先播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墙纸墙布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5中国室内设计周分会之一——“2016“广东旋风”是如何炼成的|广东|短跑|苏炳添_新浪新闻
  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在世锦赛该项目决赛中历史性夺得银牌,四名小伙子一战成名。其中跑第一棒的莫有雪和第三棒的苏炳添还被称作“广东旋风”。事实上“广东旋风”并非横空出世,广东短跑一直都处于全国领先,以中国短跑队教练袁国强的话说就是:“动作灵巧,爆发力强,这是广东人练短跑的先天优势。”
  传承:新晋两个小将
  苏炳添并非一夜成名,他今年5月31日在美国尤金举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就跑出了9秒99,创造了黄种人跑进10秒以内的历史。此后,他的成绩都十分稳定,一直保持在10秒到10秒10的水平。世锦赛百米三枪以及接力的出色表现,只是苏炳添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
  对比老大哥,今年才19岁的莫有雪有些鲜为人知。他十岁就因为在短跑方面的天赋被带到深圳体校训练。2013年,17岁的莫有雪在世少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秒35的成绩夺冠,成为历史上首个在世少赛上夺得男子百米冠军的中国运动员。由此,他进入了国家短跑队,与苏炳添、张培萌等老大哥一同训练,开始其向世界水平飞跃的过程。
  奥秘:练习短跑有优势
  袁国强曾以10秒61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时的百米纪录,后又两次刷新自己的纪录;此后的余壮辉也统治了国内男子百米项目,还被称作“亚洲飞人”;再到现今的苏炳添、梁嘉鸿、莫有雪等,“广东旋风”风头从未断过。广东人练短跑是不是有先天的优势?
  袁国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揭开这个奥秘:“动作灵巧、放松合理、爆发力强是广东人练这个项目的优势,而岭南的气候也比北方更适合练短跑。”
  他说,像广东这种气候,一年起码有十个月可以在室外训练,比起寒冷的北方算是个优势。所以南方练跑步、北方练弹跳已经成为趋势。“练的人多了,自然会涌现些尖子”。
  袁国强认为科学训练才是出人才的关键,而在这方面,像苏炳添、莫有雪等广东选手接受能力强,加上刻苦勤奋,出成绩就不奇怪了。“像莫有雪,他拿了世少赛冠军后似乎成绩没有太大提高,但他的成绩已经稳定在10秒30左右,这其实就是提高。短跑选手水平高低的标志不在于他偶然一次跑出个惊人成绩,而在于能够稳定地将成绩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他认为苏炳添的进步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刻苦,“他从没有不良爱好,训练极其自觉”,其次,“去年冬训,广东短跑队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特训,得益甚丰”。他介绍,此后“走出去”成为中国田径队的常态,国外先进经验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促进了短跑水平的迅速提高。
  羊城晚报记者 周方平
  (发自北京)
  周方平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两岸关系要深化,从思想上、政治上都要再破冰才行。如今的抗战纪念活动和历史问题正可以视作一块试金石。两岸间经济议题推动了不少,政治和军事议题属于“深水区”,一时难以下手,那么从抗战史寻求深入突破口行不行?
如果单纯以票房数据为依据,《百团大战》必将在华语电影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看看那些停留在上世纪的叙事语言,看看红头文件里那句“请各影城(院)用一切手段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再看到同档期几部影片的无奈遭遇,电影工作者和观众都会觉得被羞辱。
看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22次会战,大多数不都是败仗吗?面对几十万日军进攻,除了台儿庄一仗外,各次会战都以失利告终,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退却丧失了半壁江山。此时,正是靠中共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战场,以游击战拖住了侵华日军的后腿。
什么是谣言,什么性质的谣言才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谣言者和传播谣言者的法律责任有何区别,无意传播谣言和故意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同等吗?更重要的是,谁是谣言鉴定师,他们判定谣言的依据是什么?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苏炳添百米9秒99,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郭喜林
  众所周知,目前,田径项目不仅不是我们的强项,而且是我们成为体育强国的拦路虎。但是,自从刘翔的110米栏获得成功之后,给中国运动员增添了不少的自信与勇气。尤其是在刘翔宣布退役之后,苏炳添的这一刷新纪录,又为我们获得新的突破增添了无穷的自信与动力。
  据新民网5月31日报道,5月30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打破全国记录。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刘翔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说实话,竞技场上的田径运动项目拼的不仅是体力,而是来自于更多的技巧和大赛的经验。事实证明,中国人并不是没有竞技田径赛场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和实力,而是我们缺少很多的竞技体育技巧和科学训练的方法与各种大赛的比赛经验。所以,导致了我们的自卑心理,而且让我们失去了应有的自信;所以,唯一挽救中国田径竞技体育获得重大突破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
  因此,我们在刘翔和苏炳添身上能够挖掘到很多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些田径项目上获得新的更大突破;因此,我们应当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应当通过参与竞赛找到我们的弱点和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们更应当虚心向他国运动员学习;同时,我们更应当通过科学施教从中找到科学训练的客观与主观规律;同时,我们应当在与他国运动员的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弥补不足的科学方法;同时,我们应当强化仿真训练科学水平,让我们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消除技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
  当我们的训练水平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就能发现和挖掘出自己运动员身上新的潜能与创新意识;当我们在通过仿真训练解除对他国运动员的过分崇拜之后,就会增加自己更多的自信与战胜对方的勇气。
  然而,当我们在田径赛场上获得新的突破之后,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沾沾自喜之中,更应当客观冷静地寻找我们的弱点。正如《战国策&燕策》中曰:&多闻其过,不欲闻其善。&意思是:一定要想法使自己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过失的批评,不要总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而且,正如毛泽东同志的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只有戒骄戒躁,才能通过科学探索,尽快使我们这个人口大国转化为体育强国;我们只有继续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奋斗精神,就能使我们尽快摆脱目前的田径项目困境,就能使我们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免责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 15-06-0108:23
·&& 15-05-2916:19
·&& 15-05-2915:05
·&& 15-05-2508:35
芈月传终极海报曝光
7位美女明星整容变残
女星秀事业线乐极生悲
盘点胡歌戏里戏外情人
金马女星历届最佳着装
艾玛沃特森新片剧照
金马红毯女星性感斗艳
图揭明星学霸PK学渣
频道热线 024-31  投稿信箱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邮箱:|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广东仔苏炳添百米9秒99 黄种人首次跑进10秒大关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周方平 
  羊城晚报记者 周方平
  北京时间昨天,来自广东中山市的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2015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的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刷新了张培萌保持的10秒的全国纪录,成为第一位在男子百米项目中跑进10秒的黄种人。这个成绩足以载入中国田径史册。
  探究苏炳添的成长史,会发现他和他的师傅都是“牛人”——全国首个男子百米电子计时全国纪录就是袁国强创造的,他们可谓薪火相传。苏炳添一路走来,轨迹亦稳健如“牛市”,堪称“牛人苏炳添”。
  “非典型苏式表现”
  当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旋风般冲过终点后,他攥紧双拳仰天长吼:“我感觉我做到了,中国人也能破10秒!”陪父母到尤金看比赛的中国跨栏名将刘翔第一时间跑来与苏炳添庆祝:“太牛了,太牛了!”他难掩激动之情,不停地大喊,两人随后紧紧相拥。
  苏炳添的成绩,对于许多黑人选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亚洲人、黄种人来说,是怎一个“牛”字了得!
  或许有人会问,卡塔尔的奥古诺德和弗朗西斯也分别跑出过9秒93和9秒99,苏炳添怎么算得上牛?事实上,他们都是来自尼日利亚的“雇佣军”,算不上真正的亚洲人。日本人一直认为其天才新秀桐生祥秀会是第一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人,因为他曾在超风速的情况下跑出9秒87的惊人成绩,但他此后一直没有跑进10秒。超风速,成绩自然不予承认。在历史上,也只有一名白人跑进过10秒——法国人勒梅特里。
  有人曾说,苏炳添的前30米是世界第一,连“闪电”博尔特都不是对手,是赞他起跑迅猛凌厉。可后半程也一直是他的弱点,身高不足,苏炳添必须以频率和力量取胜,而这一点很难与欧美选手抗衡。这一次,苏炳添的起跑虽然保持水准,但并不突出,竟然有三四名选手同时在前30米并驾齐驱。后半程,苏炳添发挥出惊人的高频率,甚至连罗杰斯、科林斯等世界名将亦不遑多让。在美国的特训使他的后半程得以改善,可谓“非典型的苏式表现”。
  苏炳添被安排在第一道出发,这是极难跑出好成绩的道次,旁边没有选手,没有参照物,有点自己跟自己比的意思;但苏炳添仍然跑出佳绩,证明仍有提高的空间。
  宁德宝(左)和苏炳添
  独家专访
  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苏炳添的启蒙教练宁德宝——
  “没想到他提高得这么快!”
  苏炳添跑出9秒99的佳绩,消息传到启蒙教练宁德宝时,她都有点不敢相信:“当然高兴啊!只是没想到他提高得这么快!我想他现在维持在10秒上一点的水平是没问题的,想不到一下就突破了10秒!”
  “跑了50米就看中了他”
  电话那端,宁德宝笑得很开怀。回忆初见苏炳添时的情景,53岁的宁德宝仍历历在目,“那是2004年11月,中山市正举行田径锦标赛,我刚刚从湖南调到中山,想在比赛中找个好苗子。当时一看到苏炳添比赛,我就眼前一亮。他身材虽然不高,但步幅很大,节奏频率很快,他跑了50米我就看中了他,后50米我是一路跟随他跑,直到终点。然后我问他‘你愿意跟我练短跑吗?’他答得很爽‘愿意’”。
  自此,当年15岁的苏炳添就跟宁德宝练起短跑。宁德宝认为,苏炳添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跟好强的性格有关。“他练得很苦,很有悟性。我训练了他两个月后,就带他参加了一个珠三角邀请赛。苏炳添在预赛中跑出11秒32的成绩,排在所有选手的第六位,进入最后的决赛。但由于我们都没想到他能进入决赛,以至于错过了决赛的检录”。
  人生的第一场比赛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但苏炳添上升的轨迹再也不可阻挡。此后两年,他参加邀请赛总能拿冠军,开始引起广东省田径队的注意。“曾经有位省田径队教练找我,要我让苏炳添给他,但我没同意”。
  “他真是天才型选手”
  2006年,在香港的一个田径邀请赛上,苏炳添百米跑出10秒59的好成绩,200米也有21秒多。当年,他还第一次正式参加成年人的比赛——全国城市运动会,获得百米第五名。自此,宁德宝已经很难将弟子“藏”在中山。“当时袁国强教练托人捎话给我,‘苏炳添别给别人,一定留给我’。袁国强一直是我的偶像,所以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前后三年的朝夕相处,宁德宝与苏炳添感情很深。“有一次我们体校给我发了双耐克运动鞋,我都没舍得穿,留给了苏炳添。他到省队两个月后,由于不适应大训练量,性格又有些内向,就想收拾行李回来找我。我在电话里拼命给他做工作,他才稳定了下来”。
  宁德宝认为:“他真是天才型选手。我看着他一天天进步,像今年他在川崎田径赛上,我发现他在60米后动作太低、太紧,导致不向前的弱点得到很大的改进,至少前80米已经不会这样了。这次在尤金,我看到一个完美的苏炳添,他的后半程真是提高了很多。”
  在中山市体育运动学院担任短跑教练的宁德宝,希望苏炳添能够保持成绩:“稳定比突破更难,如果他能够稳定在10秒左右,他将是进入另一个层次。我相信他能够做到!”
  羊城晚报记者 周方平
  为国争光为广东添彩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祝贺苏炳添取得佳绩——
  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方平报道:广东选手苏炳添昨天在2015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的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许瑞生立即致电省体育局表示祝贺。
  许瑞生致电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时,赞许苏炳添弘扬广东体育人奋发图强,奋勇争先的精神!为国争了光、为广东添了彩。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及广东省田径训练管理中心也第一时间致电国家田径中心表示祝贺:“这是中国田径队长期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科学训练的结果,也是苏炳添同志多年不懈努力的回报。在此,我们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中国田径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希望苏炳添同志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继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对《广东仔苏炳添百米9秒99 黄种人首次跑进10秒大关》表态
对《广东仔苏炳添百米9秒99 黄种人首次跑进10秒大关》发表评论
·····
·&&·&&· &&··
··········苏炳添:盼中国百米30年内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10秒的热望突破10秒的渴望在苏炳添心中埋了很久,也在中国田径队当中埋了很久。不过在2015年之前,这种渴望一直以一种隐而不宣的方式默默生长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刘翔成功以后,中国短跑的训练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中国的训练传统承袭自苏联,「三从一大」贴满了训练场的墙面: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中长跑一度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在短跑训练中,往往也采取与长距离项目相似的训练方法,对强度过于重视。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尝试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方式,减少百分之百强度的训练,代之以速度专项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广泛参加国际比赛,以比赛带动训练。刘翔取得的成绩使很多教练,包括管理层受到极大震动,2008年以后,田径管理中心将训练分为中长距离项目、投掷和短跨跳三个部门,按照项目细分研究特点,进行科学的、针对性的训练。《体坛周报》的田径记者严小琰持续关注采访刘翔和孙海平长达13年,她记得雅典奥运会之后,田管中心开始自上而下推广孙海平的训练理念,刘翔的全国比赛比到哪里,哪里就会临时开设一个教练培训班,由孙海平主讲。「当时我还听过一次,有很多教练会跟他讨教,当时他带过去的这些理念就是说怎么去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下量,下强度。」以苏炳添所在的100米项目为例,决定100米成绩的因素是步长和步频,由于中国运动员天生身材比较小,在过去的训练中,更多重视频率的加快,后来,通过研究和学习,才把增大奔跑过程中步子的跨度作为训练的重点。1956年出生的李庆是中国田径教练员当中少有的学院派,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赴德国攻读体育科学研究博士学位,多年从事有关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虽然没有做运动员的经验,但是成功带出了张培萌、胡凯等国内高水平的男子百米选手,张培萌曾长期是国内百米纪录的保持者。根据李庆的研究分析,像苏炳添这样身材比较矮的人,「只要达到他自己一个指数,这个指数就是一个平均步长比身高的指数,这个指数要能够超过1.2以上,他就基本上能够具备很好的步幅水准。他要再具备相当合适、匹配的步频的话,他就能达到世界优秀水平。」李庆告诉《人物》。百米赛跑是田径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运动员的百米速度是一点一点提高的,每提高0.01秒都是极大的突破。2011年,苏炳添曾在全国锦标赛上跑出10秒16,打破10秒17的全国纪录——这个记录在1998年被创造,已经沉寂13年。苏炳添记得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冲线之后,自己的脑袋是蒙的,「不知道怎么跑下来了,但是还能跑出这么一个成绩。」苏炳添出生在广东中山一个农村家庭,初中的时候跟同学比赛摸篮板,身材最矮的苏炳添居然摸得最高。一旁的体育老师看见了,把他选进校体育队。第一次百米测试,苏炳添跑出11秒70左右,「不用练了,」他记得教练说,「直接去比赛吧。」「跑步对我来说可能是上天给予我的天赋。」苏炳添从未怀疑自己的天分,进入专业队之后,他特意问过家人,发现天才或许遗传自母亲。母亲曾在初中练习短跑,在接力队伍里跑第三棒,跟现在的他一样,「我能够寻找到我的天赋用来跑步,我利用这个天赋好好地跑下去,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18岁,苏炳添进入广东省田径队,师从袁国强教练。袁国强是1970年代的中国飞人,曾经以10秒61的成绩创造了首个电子计时的男子百米全国纪录。他和苏炳添都是身材矮小、爆发力强的选手,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短跑运动员的普遍特征。2011年,苏炳添在全国锦标赛上跑出10秒16打破国内百米纪录之后,周围的人发现,苏炳添的「气质变了」,不再一味苦练,开始懂得用巧劲,琢磨技术动作。《广州日报》的田径记者许蓓在2009年全运会期间跟苏炳添相识,当时苏炳添刚满20岁,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非常刻苦,「整天就知道傻练的一个小孩。」袁国强的风格是放养式的,制订好每天的训练计划,其他全靠自觉。许蓓从来没见苏炳添偷过懒,该100个就是100个,少一个都不行。然而,2013年,在国内百米赛场上长期与苏炳添形成两强争锋局面的张培萌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跑出10秒整,而苏炳添却在那届比赛中惨败。半决赛时,旁边道次的选手在发令枪响前晃了一下身体,导致他直接「飚了出去」(袁国强形容),抢跑,被罚出场,没有任何成绩。「如果是能改变某一件事的话,我就想改变2013年在莫斯科抢跑的那一次。」苏炳添告诉《人物》记者,这件事长久地挫伤了他的自信心,导致他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苏炳添的失落和沮丧。观众和媒体都在为张培萌的10秒欢呼,中国人对百米破10的期望在那一刻被推至顶峰。「他肯定情绪不是很好。」袁国强告诉《人物》,「一个这么好,一个这么差。」其后的一年里,媒体时不时地问苏炳添和袁国强:什么时候能跑进10秒?师徒的回应走保守路线,不好说,慢慢来,看训练情况,看状态。事实上,此时的苏炳添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他反复看以前的比赛录像,觉得无论状态再怎么好也只能把速度维持在十秒零几的水平。什么时候能跑进10秒?没有人比他更想知道问题的答案。2014年仁川亚运会之后,苏炳添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联系美国的教练,从转换起跑发力脚开始,完全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和奔跑节奏。这意味着要改变接近10年的肌肉记忆,如果失败,苏炳添判断自己的成绩可能会退回到10秒30外,相当于永远失去赛场竞争力。「破釜沉舟了。」他回忆当时的心情,「那时候觉得要么进步,要么退步,不可能说维持现状,反正都到这个阶段了,对吧,也没多少年再去拼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炳添训练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