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选材学,,我是田径世锦赛专项,任选某一运动素质,试述如何对其进行预测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的课程改革--《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3年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的课程改革
【摘要】:正1研究目的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主要培养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专门技能,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竞赛、训练管理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概论、实用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康复、运动训练科技方法、运动竞赛原理及主修运动项目的理论与技术等。学制四年,学生毕业,符
【作者单位】:
【分类号】:G807.4【正文快照】:
1研究目的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主要培养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专门技能,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竞赛、训练管理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概论、实用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康复、运动训练科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彩红;;[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杨雪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翟春杰;;[J];才智;2011年23期
关梦禅;;[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昊东;贤君;卫玮;;[J];中国市场;2011年30期
李利华;赵亭亭;蒋晨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陈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6期
刘义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李亚萌;;[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孔祥平;;[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日辉;张绍礼;张肃;;[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王红雨;张庆文;;[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杨丹;佟海青;汪蕾;李依璇;;[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余学锋;李勇勤;石凌;;[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雷厉;汪蕾;朱晓兰;杨丹;;[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丽丽;王兴;;[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罗跃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丁保玉;郑健;解乒乒;李英杰;;[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现峰;张庆文;;[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宋学岷;高娟娟;;[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邹丽?姜劲晖;[N];中国体育报;2008年
邹丽;[N];中国体育报;2008年
司文 实习生
梁乐;[N];西安日报;2009年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 李鸿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王华;[N];科技日报;2007年
;[N];青岛日报;2007年
赵巍巍;[N];烟台日报;2005年
记者 陈光明 王炳坤;[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曹彧;[N];中国体育报;2006年
曹彧 史维力;[N];中国体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兴;[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王港;[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王兴;[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胡雅欢;[D];西南大学;2010年
陈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温宇红;[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尹从刚;[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赵志英;[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冯鑫;[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朱昆;[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小彬;[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孙金晖;[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罗才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吴秀荣;[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张捷;[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黄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冯红霞;[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吴燕;[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高航;[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郭丹;[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试述田径健身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缓解和消除,以及在田径健身运动中如何预防。(不少于600字)_百度知道
试述田径健身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缓解和消除,以及在田径健身运动中如何预防。(不少于600字)
提问者采纳
  运性疲劳产由于进行重体力劳、运量锻炼或比赛肌肉度紧张机体能量消耗身体产疲劳  1.1 运能力与身体素质变化导致运性疲劳素  体运能力身体素质与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紧密联系身体素质体各功能器官肌肉工作综合反映各器官功能降必影响运能力与身体素质譬间肌肉导致肌肉功能降力量速度等降于完练习往往力疲劳;再耐力运肺功能降承受耐力负荷能力降低机体疲劳降低工作能力  1.2 体内能源储备减少使身体各器官功能降低导致运性疲劳  体事运导致疲劳往往伴随体内能源物质量消耗极量运<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3钟至非疲劳肌肉内磷酸肌酸降至底点;间持续运由于糖量消耗肌糖元及血糖均降能源储备消耗与减少导致各器官功能降低加肌肉代谢产物堆积及水盐代谢变化等影响机体工作能力降现疲劳  面疲劳产  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关键每应保证8~9睡眠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按摩促进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转换使疲劳引起神经调节紊乱消失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按摩揉担手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按摩睡觉前进行条件做全身按摩或足疗;温水浴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作用温水浴温度宜<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左右每15~20钟  疲劳应注意补充能量维素尤其糖维素C及B1 应选吃富营养易于消化食品吃新鲜蔬菜、水同服用维素或药物调节体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目前用药物维素B1、B12维素C、E、黄芪、刺五加、参、冬虫夏草花粉等  面缓解消除  合理运自体力量力行要盲目度训练平做断合理膳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运动性疲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图文】第5、6、7章 运动素质选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5、6、7章 运动素质选材
上传于||文档简介
&&大&#8203;学&#8203;生&#8203;运&#8203;动&#8203;选&#8203;材&#8203;学&#8203;课&#8203;件
大小:1.3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运动选材学》教案
《运动选材学》教案
第一章 运动选材及其学科概述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
是为培养具有科学选材知识的人才服务的。它对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水平、队员的选拔水平和训练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体育工作者、教练员只有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更多的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人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 第一章&
运动选材其学科概述&&&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 运动选材的概念、意义
2、运动选材的要素、及依据
教学难点:
运动选材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运动选材其学科概述
第一节 动员选材的概念
1、运动员选材的概念
2、运动员选材的意义
第二节运动选材学学科形成与发展
1、运动选材的历史背景
2、国外运动选材及学科发展概况
3、我国运动选材及学科发展概况
第三节 运动选材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1、运动选材学科性质
2、运动选材学科的研究内容
3、运动选材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四节 运动选材要素
1、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
2、影响运动选材的主要因素
第六节 运动选材的原则
1、广泛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
3、可靠性原则&&&&&&&&&&&&&&&&&&&&&&
4、因人因项制宜原则
5、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
6、多方法综合分析原则
7、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原则&&
8、选材与训练相结合原原则
9、经济性原则&&&&&&&&&&&&&&&&&&&&&&
10、可行性原则
第七节 运动选材方法
1基本结构;方法名称、目的用途、理论依据、仪器场地器材、测试细则、注意事项、结果评价。
2运动选材方法的特点;客观性和可靠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多样性和综合性
3运动选材方法的分类;依选材基本因素区分、依选材发展的科技水平区分、依选材工作类别区分、依选材学科领域区分(单学科、多学科)、依选材层次区分、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运动选材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运动选材概念及要素?
下次课预习要点
运动选材方法?
运动选材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运动选材及其学科概述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运动选材的方法特点;了解运动选材的资料处理过程与基本方法,了解运动选材预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明确运动选材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 第一章&
运动选材其学科概述&&&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运动选材的组织管理、预测以及资料处理。
教学难点:
运动选材资料的处理与预测。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对上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
2. 以实例引入本课内容。
一、运动选材方法概论
(一)运动选材方法的基本结构
(二)运动选材方法的特点
1.客观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和层次性
3.多样性和综合性
(三)运动选材方法的分类
1.依选材的基本因素区分
2.依选材发展的科技水平区分
3.依选材工作的类别区分
4.依选材学科领域区分
5.依选材层次区分
(四)选择选材方法的依据和标准
二、运动选材的组织与管理
(一)运动选材组织管理体系
(二)运动选材的层次和阶段
1.基础与初级选材层次
(1)初选阶段
(2)复选阶段
(3)定向阶段
(4)决选阶段
2.中级与高级选材(拔)层次
(三)运动选材的类别
(四)运动选材的程序
1.明确选材的目标
2.建立选材模式和模型
3.制定选材计划
4.实施计划
(五)选材计划的类别和内容
1.选材计划的类别
2.选材计划的内容
(1)长期计划的主要内容
(2)短期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运动选材资料处理
(一)选材测试指标的筛选
1.选材指标的定性筛选
(1)经验法
(2)逻辑推理法
2.选材指标的定量筛选
(1)相关与回归分析
(2)聚类分析
(3)主成分分析
(4)模糊聚类分析
(5)模糊相关分析
(二)选材指标标准的确定
1.用定性方法确定选材标准
(1)经验法
(2)类比法
2.用定量方法确定选材标准
(1)平均数
(2)标准差
(3)变异系数
(4)正态分布
(5)假设检验
(6)方差分析
(三)各层次选材模型的建立
(1)注意研究优秀运动员的模型特征
(2)确定影响专项成绩诸因素的指标体系及权重比率
(3)正确把握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动态的该级别或各级别选材模型
四、运动选材预测
(一)运动选材预测的基本类型
1.依据预测的定量化程度区分
2.以科学化程度区分
3.以方法途征区分
4.从运动选材预测周期时间长短区分
5.依预测对象数量区分
6.从时间序列的发展状态区分
(二)运动选材预测的步骤
1.根据预测的任务确定预测的目标
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和情报
3.选择预测方法并进行预测
4.分析评价、修定预测结果
5.验证预测结果
(三)运动选材预测的要素
1.运动选材预测的对象
2.运动选材预测的目的
3.运动选村预测的依据和原理
4.运动选材预测的应用
5.运动选材预测的方法
6.运动选材预测的结果及验证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运动选材基本过程是什么?
为什么述预测是运动选材的关键?
下次课预习要点
第二章 遗传选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运动能力的遗传与变异;了解遗传力选材法、谱系选材法、患者检出法、PTC尝味能力选材法的基本内容;明确皮纹选材法的基本内容;了解性染色体选材法及血型选材法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具体内容:运动能力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力选材法;谱系选材法;传病患者检出法;PTC尝味能力选材法;皮纹选材法;性染色体选材法;血型选材法)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 第二章&
遗传选材&&& 75分钟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谱系选材及患者检出法在运动选材中的作用;皮纹分析部位与方法。
教学难点:
皮纹的特征分析、血型与心理及体质的关系。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复习旧知识
2. 以实例引入本课内容。
一.运动能力的遗传
(一)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运动能力遗传的规律
1.连续性规律
2.相关规律
3.阶段规律
二.运动能力的变异
1.基因突变
2.重组变异(又称混合变异)
三、遗传力选材法
(一)理论依据
1.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2.遗传度(遗传力)的估算
(二)组成人体运动能力主要性状的遗传力
1.体型特征的遗传力
2.生理机能状态的遗传力
3.生化代谢特征的遗传力
4.运动素质的遗传力
5.心理能力与个性特征的遗传力
四、谱系选材法
(一)理论依据
(二)谱系调查
(三)家系特征情况调查表
五.遗传病患者检出法
(一)遗传病的分类
(二).遗传病的诊断
1.& 病史的采集
2.& 病状与体征
3.& 一些常见多基因疾病的群体发病率和遗传力
4.& 染色体和性染色质检查
(1)& 染色体检查
(2)& 性染色质检查
5.学诊断法
6.怀孕和生育过程的调查
7.其它疾病的检查
六、PTC尝味能力选材法
七、皮纹选材法
(一)皮纹的基础知识
(二)选材时常用的皮纹分析部位
(三)皮纹采样的方法
3.印色范围
4.印纹注意事项
(四)皮纹分析在运动选材中的应用
1.优秀运动员的皮纹学特征
2.辅助鉴别遗传病患者
八、性染色体选材法
(一)利用性染色体鉴别性别
1.真两性畸形
2.假两性畸形
(二)利用性染色体检测预测身高
九、血型选材法
(一)血型遗传简述
(二)血型与运动能力
1.血型分布
2.血型与体质的关系
3.血型与心理能力的关系
(三)血型检测方法
1.ABO标准血清的平板法
2.无ABO标准血清的平板法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研究遗传与选材的关系及其规律有什么意义?
简述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
下次课预习要点
课次& 7、8
第三章 年龄选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以及各运动项群选材的适宜年龄;了解G——P标准图谱和CHN计分方法规律;了解齿龄及其判定方法;了解用睾丸和第二性征判断发育程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主要内容: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各运动项群(目)选材的适宜年龄、儿童发育程度的鉴别,年龄与选材的关系)。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第三章年龄选材&&&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程度及其鉴别方法;齿龄及其判定方法;用睾丸和第二性征判断发育程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以及各运动项群选材的适宜年龄;G—P标准图谱和CHN计分方法规律。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复习旧知识
3.新课引入。
一、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生长发育的波浪性和差异性
3.生长发育的统一性和非等比性
(二)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特点
(三)身体形态的年龄特征
(四)身体机能的年龄特征
(五)运动素质的年龄特征
1.力量素质的年龄长期共存特征
2.速度素质的的龄特征
3.耐力素质的年龄特征
4.灵敏素质的年龄特征
5.柔韧素质的年龄特征
二、选材年龄
(一)成材的年龄范围
(二)育材的必要年限
(三)选材的适宜年龄
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程度及其鉴别方法概述
(一)少年儿童发育分型及其确定
1.将日历年龄与骨龄比较
2.根据青春期发育状况区分
(1)青春期起始时间的确定方法
(2)青春期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确定方法
头尾律的特点。在第一次突增期,为保证大脑对全身的支配,大脑最先发育。
向心律的特点。在第二次突增阶段中,不是头,而是下肢首先迅速发育,再向上到躯干。
(二)骨龄及其判定方法
1.骨龄测评的原理
2.拍片部位和方法
3.骨龄的判断方法
(1)标准图谱法
(2)计分评定法
(3)其他方法
4.手腕骨开始骨化的顺序
四、G-P标准图谱不同骨龄的特点
(一)男子骨龄
7岁;8岁;9岁;10岁;11岁;11岁6个月;12岁6个月;13岁6个月;14岁;15岁;16岁;17岁;18岁;19岁.
(二)女子骨龄
6岁10个月;7岁10个月;8岁10个月;10岁;11岁;12岁;13岁;13岁6个月;14岁;15岁;16岁;17岁;18岁。
五、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计分法
(一)基本名词概念和术语
1.方位名词
2.名词概念
(二)手腕骨发育等级系列
2.第一掌骨骺
3.第三、五掌骨骺
4.拇指近节指骨骺
5.中指和小指近节指骨骺
6.中指和小指中节指骨骺
7.拇指远节指骨骺
8.中指和小指远节指骨骺
(三)、手腕骨发育成熟度评价方法
1.确定各骨发育程度
2.换算等级得分
3.换算骨发育成熟度得分
4.评价骨发育程度
(四)鉴别发育类型
六、齿龄及其判定方法
(一)乳牙各牙齿名称、排列和萌出时间
(二)恒牙各齿名称、排列及萌出时间
七、用睾丸和第二性征判断发育程度
(一)男少年睾丸测量及其评价标准
(二)女少年乳房分度及标准
(三)儿少阴毛发育分度及标准
(四)用某些第一、二性征的发育程度推算骨龄1.用男少年睾丸发育推算骨龄
2.用阴毛发育度推算骨龄
3.用女少年乳房发育度推算骨龄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什么叫选材年龄宽度是什么?
用计分法判断骨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下次课预习要点
课次& 9、10
第四章 体形选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影响体型的因素以及各主要项目的体型特点;明确体型常用指标的测量细节;了解体型的预测方法、分类及其评价法;了解身体充实度评价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具体内容:影响体型的因素;各主要项目的体型特点;体型测量方法;体型的预测方法;体型分类及其评价法;身体充实度评价法)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第四章 体形选材&&&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影响体型的因素以及各主要项目的体型特点。
教学难点:体型的预测方法以及体型分类及其评价法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复习旧知识
3.导入新课
一、影响体型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体育运动和劳动习惯
4.激素调节
5.微量元素
6.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体型的影响
二、各主要项目(群)的体型特点
(一)体能竞速类项群
1.跑走滑组
(二)体能跳跃类项群
(三)体能举投类项群
(四)技能表现类项群
(五)技能对抗类项群
三、体型测量方法
(一)体型测量常用器具
身高计;卷尺;钢板尺;关节活动度测规;有滑动触角的钢板直尺;皮下脂肪测量计。
二.体型常用指标的测量细则
体重、身高、坐高、上肢长、手长、手宽、下肢长、小腿加足高、小腿长、足长、足宽、跟腱长、指距、平静呼吸时胸围、上臂紧张围和放松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踝围、趾关节弯曲度、肩宽、髂宽、髋宽、臀厚、皮下脂肪、直立姿势检查、脊柱形态检查、足弓检查、头最大长、头最大宽、拇指长、睾丸体积。
四、体型预测方法
(一)身高预测方法
1.依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未来成人身高
2.依儿童当年身高预测未来成人身高
3.依儿少肢体发育长度来预测身高
4.在判断发育程度的基础上预测未来身高
(二)体宽预测法
1.肩宽预测法
2.骨盆宽预测
五、体型分类及其评价法
(一)前苏联山eboh体型分类及其评价法
(二)前苏联b.b….体型分类及其评价法
(三)依身体的体表特征评价法
(四)依体型指数评价法
(五)依身高对应体重的评价法
六、身体充实度评价法
(一)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二)维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三)彼尔迪西营养(胖瘦)指数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试述影响体形的主要因素?
何谓“体型指数”“指距”?
下次课预习要点
运动素质选材
课次& 11、12
第五章&& 运动素质选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运动素质选材的依据及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细节;了解运动素质预测以及运动素质选材测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运动素质选材(具体内容:运动素质选材的依据;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细节;运动素质预测;运动素质选材测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运动素质选材&& 75分钟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素质选材的依据与运动素质预测。
教学难点:运动素质预测与运动素质选材测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复习旧课
3. 引入本课内容。
一、运动素质选材的依据
(一)运动素质及其选材测评原理
1.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反应速度:以光声的反应时为例,男女儿童少年增长最快均在9~14岁之间,16岁后基本趋于稳定。
动作频率:上海体科所冯敦寿等、对男女儿童少年60米跑的步频测定证明,步频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3.耐力素质
6.平衡和韵律
(二)主要运动项目运动素质选材要点
(三)主要运动项目运动素质选材测评指标
二、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细节
(一)力量素质
握力;引体向上;屈臂悬垂;背肌力;腿力;悬垂举腿;杠铃卧推;杠铃俯卧拉;杠铃负重深蹲;抓举;俯卧撑;1分钟快速仰卧起坐;仰卧起坐计时;收腹举腿;提倒立;垂直跳;立定跳远;助跑摸高;原地掷垒球;助跑掷小垒球;原地推铅球;原地掷铁饼;原地投标枪;后抛铅球;2公斤实心球后抛;2公斤实心球前抛;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
(二)速度素质
反应时;10秒频率;蹬踏频率;10秒钟脚踏频率;原地高抬腿;轻敲实验;手足反应时;30、50、100米跑;频频;羽毛球掷远
(三)耐力素质
屈臂悬垂耐力;屈膝仰卧起坐耐力;1分钟卧撑屈腿;仰卧撑耐力;800、、3000米计时跑;9或12分钟计距离跑;拉弓稳定时间/体重;马步蹲;20级蛙跳
(四)柔韧素质
1.踝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劈叉实验
3.立位体前屈
4.造桥测验
5.后桥/身高*100
6.旋肩测验
7.屈踝测试
8.俯卧背伸
9.坐——摸测验
10.下蹲伸臂距
11.肩——腕上抬测验
(五)灵敏与协调素质
反复横跨;十字跳测验;3米往返跑;滑步摸地;5米往返跑;36米移动;1分钟跳绳;45秒跳绳;1分钟单摇或双摇跳绳;移步换球;5次左右两侧跑和5
次直线进退跑或10次低重心四角跑;立卧撑;十字辨向折回跑
(六)平衡能力
荡绳举腿;小荡板平衡测试;大荡板位移平衡测试;纵向踩木平衡;下肢及躯干肌静力稳定性平衡测试;浮力平衡力
(七)韵律
节律测验;重复成套动作的节律测试
三、运动素质预测
(一)力量素质的预测
(二)速度素质的预测
1.反应速度
2.动作速度(频率)
3.移动速度
(三)耐力素质的预测
(四)灵敏素质的预测
(五)柔韧素质的预测
四、运动素质选材测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力量素质选材测评
(二)速度素质选材测评
(三)耐力素质选材测评
(四)柔韧素质选材测评
(五)灵敏素质选材测评
(六)平衡素质选材测评
(七)韵律素质选材测评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试述杠铃卧推的测试细则?
试述劈叉实验的测试细则?
下次课预习要点
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
课次& 13、14、
第七章& 运动心理选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学用书:
1、王金灿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二)参考用书:
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 《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目的要求:了解运动心理选材概述;了解运动心理能力选材及其测评;明确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选材及其测评;了解运动心理选材存在的困难和前景展望。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运动心理选材(具体内容:运动心理选材概述;运动心理能力选材及其测评;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选材及其测评;运动心理选材存在的困难和前景展望)                
1、导入5分钟
2、讲解75分钟
第七章& 运动心理选材& 75分钟
3、结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提问、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心理能力选材及其测评,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选材及其测评。
教学难点:运动心理能力、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测评。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复习旧知识
3. 本课内容引入
一.运动心理选材概述
(一)心理选材的起源及发展
(二)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依据
(三)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主要测试内容
1.运动心理过程及能力
2.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四)运动心理选材的步骤
(五)心理选材测验及其要求
1.运动心理选材测验方法分类
2.运动心理选材测验的要求
(1)对主试者的要求
(2)测验准备
(3)测验条件
(4)良好的协调关系
二、运动心理能力选材及其测评
(一)运动心理能力的选材测评
1.视觉反应时
2.起跑反应时
3.动作反应的迅速性与准确测试
4.臂腿动觉方法辩别
5.旋转定向测定
6.动作频率及频率感
7.肌肉用力感
8.速度感测定
9.动觉时间估计
10.注意力测定
11.平衡力测定
12.计数耐力测定
13.空间定向能力测定
14.夹纸法(或托纸法案
15.叠弹壳
16.九洞仪
17.检查手动用快慢的马克维里测验
18.抗干扰听力、记忆力测试
19.记忆速度测试
20.时间知觉实验法
21.时空判断实验法
22.肘关节动觉感受能力实验法
23.深度知觉实验法
24.敲击实验法
25.知觉类型实验法
26.视觉表象清晰度的测验法
27.操作思维实验法
28.反应时实验法
29.运动员综合反应时实验法
30.选择反应时实验法
31.动作技能练习曲线实验法
32.动作技能迁移的实验法
(二)专项运动心理能力的选材测评
1.短跑、体操、排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测验
(1)简单反应时的测定
(2)视、听觉时间知觉的测定
(3)操作思维测试
(4)动作神经过程测试
(5)运动时间知觉判断测试
(6)视觉深度知觉的测定
(7)起跑反应时
(8)速度预先估计测试
(9)动觉时间估计准确性测定
(10)臂、腿动觉方位辨别测试
(11)动作反馈能力测定
(12)用力感测定
2.游泳运动专项心理测试
(1)动觉方位感
(2)专项用力感
(3)速度感
(4)时间、节奏感
(5)距离感
三、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选材及其测评
(一)个性心理特征与运动能力和选材的关系
(二)神经类型测评方法
1.感觉测评法;2.听(视)觉测评法
3.问答题测评法;4.数字画消法
5.排瓶法;6.声响记录法;7.视力脑力反应测评法;8.808神经类型测定法
(三)情感态度测量
1.体育运动态度测定;2.自我控制能力的评定
3.意志品质的测定与评定
四、运动心理选材存在的困难和前景展望
(一)运动心理选材存在的困难
1.对选材方法手段的要求;2.对测试主试者的要求;3.对被测者的要求;4.对研究人员的要求;5.建立与项目相关的指标体系;6.追踪研究
(二)运动心理选材的前景展望
1.建立心理选材体系;2.加强心理选材理论研究;3.心理选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4.追踪研究与成果的应用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结合演示
讲解、讨论、自学
题、作业题
心理选材的步骤主要有哪些?
本专项运动心理选材时主要的测评内容是什么?
下次课预习要点
运动技能选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径运动员选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