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人遇上仁心好心人遇上仁心好心人遇上仁心

三个老人组成“老年人互助睦邻点”,相约一起买菜、看病、遛弯、聊天、晒太阳。
看到失而复得、分文不少的财物时,这名来自江苏的程女士激动得两手掩面,失声大哭。
1986年出生的黄慧洁一直自称为“女汉子”,一直以来最大的夙愿就是去“献一次血”。
一大早,年过七旬的聋哑老人纪如生把同院的五六名盲人邻居挨个接了出来。大伙围坐在一起,聊天气说家常,院子里显得十分热闹。帮助这些盲人邻居处理家中琐事、陪伴出行、随同看病,已成了纪老伯生活中的常事。对盲人邻居来说,纪老伯就是他们的“眼睛”。
一对上海老夫妻不久前变卖了他们在市区的唯一房产,自愿入住养老院;而他们卖房所得的160万元,今天全部捐赠给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用于这所大学校园内一座“先贤语迹”人文景点的建设。
轨交站内路遇小偷对陌生人下手,挺身而出制止,却被扎了两刀。昨天(8月31日),读者冯先生致电本报,讲述目击的见义勇为一幕。记者了解到,伤者仍在医院接受治疗。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并积极配合申报见义勇为。
老伯倒地,众人围观,一位小伙挺身上前救助,并请路人用手机拍摄视频作证……8月24日,浦东上南八村门口发生这样一幕。“救人哥”姓姜,这个上海小伙被找到后却就是不愿露面。
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9时,一辆载着34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新西兰南岛附近一条公路翻车,车上15名游客受伤。此刻,一辆载有上海国旅游客的大巴正巧路过,17名上海游客展开生命的救援……
2003年9月,张兰萍调任南京西路女子清道班班长,那一天,她不仅踏上了新岗位,也从即将退休的老班长朱敏燕手里捧过了爱心接力棒——照顾患病职工老吴。
普陀真如社区一名普通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尤小霞经常“掏出”自己的时间,把一对盲人夫妇视作家人。她不追求万元以上的涉外社会家政收入,甘愿每月拿1600多元的“补贴”,到底图什么?尤小霞说,她做事,最重“家人般的融洽”和“家的感觉”。
6月14日下午,本市一位正在休假的民警挺身而出,与正在马路上敲诈勒索的歹徒搏斗,身上多处受伤。昨天(6月19日),最后一名行凶歹徒被抓获,至此所有8名涉案歹徒都已被闵行警方刑事拘留。昨晚,记者采访了这位负伤在家休养的好民警乔青。
母亲有精神疾病,两个儿子均为智障人士,这样的一家三口令人唏嘘。20多年来,村委会就像“娘家”一样照顾母子三人的生活。“最近村里还出面给他们盖了7间房。”
闵行境内有条竹港河,在竹港河东川路桥北面西岸有条1000多米长、5米宽的“吴金根路”。这里本没有路,是一个名叫吴金根的河道保洁员花了8年时间,义务修筑出来的。
家住徐汇区龙呈家园的钱阿姨现在买菜更方便了。半月前,热心小伙儿毛玮自掏腰包购买了五辆小推车,供小区居民无偿使用,这小推车还能爬楼梯,年老的居民再也不用为买菜走得远、菜重搬不上楼而犯难了。
“帮侬送菜了!”早晨,杨浦区双阳路160弄302室的丁琴芳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202室朱阿姨家的侧窗,把刚从菜场买回来的新鲜蔬菜小心递了进去。“来了!又麻烦侬了!”屋内,朱阿姨接过菜,两人在窗台边聊了起来。
83岁的曹正平老人居住在杨浦区老式居民区由于生活设施简陋,需要每天倒马桶。由于他是一名盲人,洗刷马桶很困难。曹正平告诉记者,他在民主二村从34岁住到83岁,近50年来环卫工人帮助他洗刷马桶,服务从未间断。
上海安吉汽车零部件物流有限公司所属的安吉速驰物流一线铲车工陈宏先,在去年8月将一名不慎落水的70多岁老太从河中救起。日前,陈宏先被评为嘉定区“2011年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我们感谢身边有这样一位见义勇为的平凡工人。
上个月的一天深夜12点多,住乡下老爸的下巴不慎又脱臼了。村卫生室的林医生二话没说立即赶了过来。
微博感谢:春节前,市郊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社保队员,在与歹徒的搏击中,门牙掉了两颗,身上、脸上又有多处伤痕,仍死死地抱住歹徒的脚不让其逃脱,最后终将歹徒绳之以法。(新民网上海滩网友@蔷薇花开哟)
长宁周家桥街道、杨家宅居民区,82岁的老党员——徐湘成,人老心不老,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并且每月定期参加居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继续发挥着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模范作用。
我们静安公寓有一位张敏敏阿姨,今年66岁。十年前搬到我们小区后一直非常关心小区的老人,不管小区居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找到张阿姨,她一定会想办法帮你解决,受到小区内广大老人的尊敬。
欧阳路上几乎看不到“牛皮癣”的踪迹。这全都是因为这里有一位年过八十的“小广告克星”——马老伯。
64岁,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到了悠闲安度晚年的年纪,可毛佩青却仍每天奔波着,她心里还惦记着小区里那几位年近八旬的空巢老人,“跟他们比起来,我还年轻。”
2010年3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生韩宜男,为了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放弃考博,入住病房捐献骨髓。一年过去了,已是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医生的韩宜男告诉记者,“因为那次捐骨髓,我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了。”每天早晨7时30分准时到岗查房,有时一上午要参与4台手术,每周还要挤出时间参加业务学习班、听讲座……韩宜男很忙,但她时刻保持着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
2008年10月,季家大姐季玉华不顾丈夫反对,为患有肝病的妹妹捐出了58%的肝脏,挽救了妹妹的生命,在坊间上演了一段姐妹情深,同“肝”共苦的佳话。尽管两年多未联系,季玉华在电话中立刻辨出记者的声音,一再感谢晚报当年的报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在物质上一无所有,精神上很富有。”自那次手术后,季玉华离婚了,季玉玲活下来了,2人又住到同一屋檐下,就如小时候一样。
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何金娣,从事特殊教育工作16年来,带着“一个都不放弃”的誓言,全身心投入特教事业,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社会。与何金娣校长的碰面在她狭小的办公室内,眼前这位消瘦却精力充沛的女教师让记者感受到不一样的“磁场”:直爽、豁达,天生的亲切感。何校长说,她已到退休年龄,依然在特殊教育的第一线上“服役”,辛苦,却乐此不疲。
从一线保洁员到管理十余名成员的班组长,李影的角色改变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雨,李影都要骑上自己的“小毛驴”,来回奔波在12个公共厕所之间,有时一天要跑2轮,登记报修项目、检查卫生、和组员交流经验……“因为每个公厕都以‘李影式公厕’作为样板,要求很高。”当组长一年多时间,她已骑坏了一辆电瓶车,如今这辆新买不久。她说:“公厕间最短的距离约10分钟,最长的要骑半小时,虽然累,但我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的家。”
5月2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0天,61岁的沈翠英来到儿子家,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个重大的决定,捐出自己养老的房子为灾区造学校。”这个重大的决定很快在这个家庭获全票通过。
编者按:上海市文明办、新民晚报共同发起“关怀上海好心人,公用事业为公益”活动,为本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获得者、优秀志愿者等一批“好心人”送温暖。请登录市文明网、新民网上海好心人频道(/special/shhxr)读好心人故事,提供好心人线索。
1、市电力公司外联部:赠送“付费通”,定期定额补贴日常公用事业费支出等。
2、上水市北公司:赠送供水“爱心服务卡”;免费提供上门水质检测等。
3、燃气市北销售公司:辖区内提供免费上门安全检查服务;赠送一台燃气泄露报警器等。
好心人的话
曹道云:我的人生价值就是“帮助一个人,乃至一群人”。
李斌:立足本职工作、克服生产难题,贡献微薄力量,这是我最单纯的愿望。
傅佩娣:很感谢社会还能记得我,关心我。现在最大愿望就是和女儿平静过日子。
沈翠英:做好事是一辈子的事业,我已做好准备,把我的一生奉献给慈善。
杨兆顺:为社区居民服务,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福分。
首批受关怀好心人
勤愚为民曹道云工人技师李 斌
特教园丁何金娣卖房救夫傅佩娣
上海奶奶沈翠英见义勇为项全雄
劈肝救妹季玉华爱岗敬业李 影
草根管家杨兆顺捐髓弃考韩宜男
丈夫发生意外后,金月英一心一意做起了“全职太太”。一家人靠丈夫单位的“病假工资”、低保以及亲戚朋友的帮助支撑。每天凌晨5时30分起床,做饭、照料丈夫、送女儿上学,再去买菜回来做饭,继续照顾丈夫……这,成了金月英每天的“必修课”。她成了“保姆”,也成了“护士”,日复一日地这样忙碌着。
“上海爷叔,是模子!”8月24日,江苏媒体一则“上海游客勇救同里落水居民”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短短几小时就被转发1700多次。8月25日上午,记者与“上海爷叔”何玉舫通电话,得知他退休前就职于漕河泾开发区,曾担任过划船教练,这次已是他第三次救人了。目前,苏州市公安局已向苏州市和江苏省上报,准备对何玉舫作出表彰。
“‘呵斥伯’是我们楼上的外公!感谢晚报和宝山区检察院的寻人,我觉得外公的正气和勇气值得弘扬!”昨天0时23分,本报短信报料平台内,突然跳出了热心读者魏女士的短信。至此,宝山区检察院苦苦寻找多天的挺身制暴“呵斥伯”——74岁的徐宗林,终于通过本报的寻人而现身!
“怎么办,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们还等着我付学费呢!”阖上满含泪水的双眼,带着未尽的遗愿,8月9日,87岁的“慈善爷爷”张景棣永远离开了我们。
  25年来,这位一生清贫的老人辛勤奔波,募集了500多万元,无私相助数百名贫困学生、孤老和残疾人。明天一早,在龙华殡仪馆,满怀感激的人们将送别可敬可爱的“慈善爷爷”,“走好,天堂里会因您的爱而温暖!”
俗话说,长嫂如母,就是这样的一份坚持和信念,让陆绣珍在28年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放松过哪怕一秒,全年无休、没日没夜地陪伴着小叔子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随着“上海滩”网友@邹克耀的微博“曝料”,这段特殊的“母子情”也随之曝光,并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第二批“上海好心人”
慈善爷爷张景棣轮椅天使陈海新
坚持公益张绍铨情比金坚金月英
长嫂如母陆绣珍拾金不昧刘俊堂
回报乡里钱荣兴挺身而出徐宗林
上海爷叔何玉舫热心助学沈启华
第一批“上海好心人”扶助点
助医点:川沙新镇施湾社区、北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同济医院(社区健康讲堂、先心病贫困患者爱心救助)。
助学点:上海久隆模范中学、虹口区儿童福利院、上海南汇儿童家庭寄养服务中心、中山北路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图书角”、自闭症儿童学校(温情短信 打开心扉)、新民晚报群工部、上海市爱心助学办公室。
助残点: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帐务中心(帐务绿色通道)、强生出租汽车公司(残疾人出行无忧)、上海燃气市北销售公司(“阳光之家”服务)、街道阳光之家(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外滩街道)。
助老点:海滨敬老院、杨浦敬老院、强生出租汽车公司(百岁老人免费乘车)、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滨海古园、龙华殡仪馆、瑞金二路街道敬老院等5家、第一老年日托所等6家。
助餐点:顺六助餐点等17家(淮海中路街道)、老幼食堂等5家(南京东路街道)、大夫坊助餐服务等5家(小东门街道)、新村助餐点等2家(半淞园路街道)、街道第一助餐点等2家(打浦桥街道)。
上海市慈善之星评选至今已有七届,有一名普通退休工人曾经三度获此殊荣,他就是秦志刚,一位将慈善视为终身事业的普通市民。殊荣背后,缘起多年前的一场爱心救助。1996年,秦志刚的女儿丽娜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危难之际,社会各界众多好心人向他伸出援手。
“侬太公太婆有一笔钞票在我此地,想帮侬送过去……”“骗子!”没等周吴虎说完,对方“啪”地就把电话挂了。12月28日,耄耋老人周吴虎讲起他花17年时间,费尽千辛万苦找到“过房爷娘”(上海话,指干爹干妈)的后人却被对方当成骗子的一幕时,爽朗地笑了。
1986年出生的黄慧洁一直自称为“女汉子”,一直以来最大的夙愿就是去“献一次血”。
他叫丁金川,来自吉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尽快有能力接爸妈来上海过上好日子”是他在大上海打拼的动力。
11月29日晚8时许,一辆满载5人的轿车在松江区沪松公路、明南路口冲入河道。而开车路过此地的上海隆古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新军果断跳入河中救人,将伤员抬上自己的汽车送医,最后怕伤员在医院太冷,还派人送来棉被。
闵行18路公交车一名司机跳河救人的事迹通过微博、微信在网上热传。
65岁的金荣孚和妻子刘淑琴失去女儿12年,4年前却收获了3位白衣天使“女儿”。
日前,陈海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缅怀与追思,向我们诉说可歌可泣的壮举,还原有血有肉的英雄。
看到有人落入水潭,他连上衣都没来得及脱去,就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
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女子口对口做起人工呼吸,并进行心肺复苏,挖出了气管里的部分异物。老人转危为安,家属泣不成声:“太让人感动了,我爸爸的命是她给的呀!”
数据加载中……
最多输入140字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来到小故事作文频道!专注中小学生作文
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小故事网 时间: 作文字数: 400字
&& &呀!我的包到哪里去了?&到了家门口正要开门的时候,只听见妈妈一声尖叫。&不好啦,我把包落在摘草莓的地方了。&爸爸又说。
&&& 原来,今天天气非常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去摘草莓。爸爸帮我们拿着行李,我和妈妈在大棚里兴高采烈地摘草莓。草莓又大又红,让我口水直流。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摘了满满一篮子草莓。爸爸正要付钱的时候,把妈妈的包往旁边一放,等称完草莓付好钱,爸爸以为妈妈拿好了包,妈妈以为爸爸还帮她拿着包,于是只拎着草莓回家了,就把包落在了草莓摊里,回到家就发生了开头一幕。
&& 我们三个人又急急忙忙地返回草莓摊。那摊主见我们又回来了,心中已经有数了。妈妈急冲冲地问:&师傅,我刚才在这里落下了一个包,有没有看到啊?&摊主笑嘻嘻地说:&我就知道你们会回来的,包我给你们保管着,给你,看看有没有少东西。&妈妈看了看,没有少东西,连忙从包里拿出两张一百元给他说:&师傅,真是太感谢您了,这个给你。&摊主连忙摇摇手说:&不要,不要,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和爸爸妈妈都太了。
&&&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帅帅,这个人心地很,我们要他拾金不昧的精神。&我点了点头。
对作文的表态当前位置:
好心人总能碰到好心人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好心人一:戚女士骑三轮车送女儿上学捎上邻家女孩孙静,不料发生事故
  好心人二:孙静重伤昏迷,父亲却不愿向戚女士索赔,只因&人家是好心&
  好心人三:借来的1万多元救命钱在医院里被偷,孙静的同学们捐来5800元
  11月24日早晨7点左右,省城人杰学校初一女生孙静(化名)在搭乘同学母亲的三轮车便车上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曾报道),至今孙静仍处于昏迷状态。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医药费愁倒了一家人,孙静的父母也没有找三轮车主要过一分钱,&她是好心送我女儿,我们不会让她负责的。&借来的救命钱丢了,一度让他们绝望,但女儿学校的同学们送来的捐款又给了他们希望。
不找好心邻居索赔
  15岁的孙静在事发时没有扶住三轮车的护栏,被甩下车后头部着地受重创,医生后来为她进行了开颅手术,&现在水肿还没有消,虽然目前情况比较稳定,但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并发症。&孙静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
  孙静的父亲刘来义和妻子都是打工者,本身家庭经济拮据,巨额医药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借了三万多块,现在还欠医院两万多。&每天要花五六千,我没用,实在是拿不出来了。&七尺的汉子说完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按照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事发时三轮车为躲避出租车而猛打方向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此次事故是单方事故,三轮车主有责任。
  有人曾给刘来义出主意,让他找三轮车主掏医药费,但被刘来义一口回绝,&人家是好心拉我女儿上学的,我怎么会让人家负责呢,这样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三轮车主戚女士曾委托亲人来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孙静,第二天她又单独一个人来到医院,向刘来义一家表达了歉意。&你放心,我不会向你索要医药费的,你也是好心,谁也不想发生这种事情。&刘来义的一席话说得戚女士感动不已。
女儿救命钱被偷走
  昏迷中的女儿等着救命钱来维持治疗,刘来义只能到处借钱。11月30日,他把东奔西走借来的1万1千块钱交给妻子孙女士,让她第二天交付医药费。当天夜里,孙女士在医院走廊上空着的病床上和衣而睡,将装钱的手提包塞在病床的床垫下。昨天清晨,孙女士醒来后掀开床垫,却发现手提包不翼而飞,求爷爷告奶奶借来的女儿救命钱却被人偷走,孙女士当场晕倒在地。病友们赶紧将她扶起来,此时的孙女士六神无主,眼泪刷刷地流下来。
  医院后来调取了当晚的监控录像,虽然画面模糊,但是画面中显示,凌晨时分一名男子将孙女士的手提包拿走,然后消失在画面中。刘来义立即报了警,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孩子们送来暖心钱
  昨天上午,合肥人杰学校校长袁立兴带着两个学生代表来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将全校500多名学生捐的共计5800元钱送到刘来义和孙女士手上。夫妻二人长跪在地,久久不起。据了解,人杰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打工者子女,本身家庭就比较困难,这5800块钱几乎是同学们省出的吃饭钱。
  虽然相对巨额的医药费,学生的捐款显得杯水车薪,但是孩子们的举动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也让孙静的父母重燃了希望,&我不会放弃女儿的,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女儿的病。&&这个家太不容易了,真希望能有人帮他们一把。&病友们纷纷说道。
  离开时,记者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窗户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孙静,昏迷的她眼角有一丝泪痕,让人心里为之一颤。(朱沛炎、刘玉才、赵乾坤)
版权申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好心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