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女运动员近十年退役运动员球员

&&&&&&&&&&&&&&&&&&&&&&&&&&&&&&&&&&&&&&&&&&&&&
当前位置:
体育频道> >
【浏览字号:
[来源]:东方早报
  赛季的男排联赛,上海豪取“九连冠”,队员把金牌挂在汤淼脖子上一起庆祝。
  十年之前,上海男排在中国排坛刮起了一股青春风暴,沈琼、汤淼、何炯、崔晓栋、王之腾等一批不过二十出头的小将一路过关斩将,在赛季的男排联赛总决赛中,成功复仇浙江男排,帮助上海男排继赛季后,再一次获得了男排职业联赛的冠军头衔,也正是这个时隔四年的第二座联赛冠军奖杯,让上海男排拉开了“九连冠”霸业的序幕。
  十年后,在结束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比赛任务后,当年刮起中国男子排坛青春风暴的沈琼们,将就此告别自己征战了十余年的球场。
  上周,沈琼和几位队员在赴辽宁全运会前一起去了汤淼的家。在因伤早早退役的汤淼家中,当沈琼又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那张摄于2002年的合影时,已经32岁的沈琼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只是败给了时间。”
  未来,经过换血后的上海男排将继续在男排赛场上征战,而沈琼、何炯、王之腾、方颖超、崔晓栋这批上海男排“九连冠”霸业的中坚力量,也都将各奔东西……
  球队险些被伤病击垮
  时光回到赛季,总决赛中,上海男排的对手正是自己的克星——浙江男排,球队为了那场决赛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训练,为的只是夺回那原本在赛季就该收入囊中的冠军奖杯。
  “那是我们的第一个联赛冠军,也是最让我们兴奋的一个。毕竟我们中的许多人当时都没有拿到过,我记得比赛结束之后我们还开了庆功宴,教练和队员们都在互相道贺。”在回忆战胜老对手浙江男排夺得职业生涯首个冠军奖杯时,上海男排队员方颖超依旧印象深刻。
  在队长沈琼的眼里,每一座冠军奖杯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很难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对我来说,每一个冠军都是值得铭记的,因为拿下每一个冠军都是那么的不容易。”回忆着过往十多年的职业生涯,沈琼说如果真要找出让他印象最深的场景却和冠军无关,“那是在赛季发生的事,那一年排球联赛开始的时候,我们上海队接连遭遇了失利,前半程下来,我们居然一度跌到了联赛第八的位置!在主场输给河南队之后,我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比赛结束之后的晚上,我就一个人从南汇的主场球馆一路走回了宾馆。”短暂的沉默之后,沈琼继续说道:“也许这就是上天要故意为难上海队所以才给我们创造出这么多困难吧。”
  沈琼口中的“困难”实际上指的就是上海队内严重的伤病情况。2007年时跟随上海队出征俄罗斯的汤淼在一堂普通的训练课上头部着地遭受重伤,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不知所措,长年跟随球队的资深排球记者李京红表示:“汤淼受伤的事是我这么多年跑排球下来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对上海队来说,这绝对是最大的损失。”
  就在汤淼受伤之后的赛季男排联赛上,另一名主力王之腾也受到了膝盖重伤,这连续的伤病一下子让上海男排的排兵布阵捉襟见肘,曾经担任过上海男排主帅的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院长沈富麟回忆道:“常年练习排球的运动员身上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伤病的侵袭,而且练习排球也是非常辛苦的事,可以说这一批队员最让我感到满意的就是他们的精神品质。要知道这些老队员能够这么长时间保持在巅峰状态,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因此,我也希望这一批队员的品质可以传承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主力球员方颖超也坦言,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艰难的时候,“对我来说,那段时间真的是最艰难的时候。位置的更迭加上伤病,我在那段时间的联赛中真的感觉相当疲劳。但我的队友从来不会说来抱怨,他们对我相当熟悉,只要看到我的表现就知道我的状态并非最佳,他们也不会用语言来安慰我,他们直接和二传手进行沟通,让二传直接把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挑大梁。没有10年的默契配合,哪里会有这样的照顾?”
  而用上海男排队员们的话来说,在所有球队都研究你的时候,每一分都不能期盼对手失误送给你,“哪一个冠军是别人拱手相送的?每一场比赛,每一分球我们都要去拼,我们就是比别人多了这份韧性,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最有效的武器是“兄弟情”
  带着冠军的光环和成功背后的伤痛,上海队的队员们一走就是数十年。今年8月初在辽宁打完全运会的男排决赛之后,上海队内32岁的队长沈琼、31岁的方颖超和王之腾、33岁的崔晓栋、36岁的何炯等球员都将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全运决赛上2:3惜败于最后的冠军北京男排,用这样遗憾的方式结束最后一场战斗,赛后的沈琼忍不住泪洒赛场,这份泪水中既有对比赛结果的遗憾,也有为即将离开并肩作战十几年的队友而感到难过。在这场决赛的几天之后,沈琼接受了早报记者的采访,谈起全运会的决赛时,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溢于言表,“这场决赛,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并不是结果,而是机会曾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却没有抓住。我们在决胜局的时候一度以14:12领先,先拿到了赛点,但最终却被逆转了。现在想起来最难过的事,就是我们这一批老将都要退役了,以后可能没法在一起打球,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无法接受。”
  的确,对于这些男排队员来说,队友甚至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们的日程表上排满着训练与各种比赛,虽然上海队的队员们清一色全是上海“本土制造”的,但他们平时训练阶段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现在,上海男排的训练基地在远离市区的东方绿舟,每星期只有1天半不到的假期,球员们星期六中午从东方绿舟出发回家,周日晚上就要回到基地。一旦联赛或者其他比赛开始之后,球员们更是与家人天南地北。只有球队主场作战的时候,家人会在观众席上给他们加油。在这样的情况下,男排队员们与队友相伴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方颖超透露道:“因为大家和家人聚少离多,我们10年来每一个生日几乎都是在队里面过的。只要有人过生日,我们所有人都会给他买蛋糕大家一起庆祝,还会互相在对方的脸上涂抹蛋糕。”
  从刚进上海队的年轻人,到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他们10多年的互相鼓励和扶持才造就了如今凝聚力超强的上海队,有一个例子最能证明此点,方颖超介绍到:“再到后来,我们只要拿到了重大比赛的冠军,都会去汤淼那里看他,把我们的金牌挂在他的胸前。他一直都是我们中的一份子。”
  沈琼也开玩笑地说:“不光是我们熟悉了,每次打主场比赛的时候,在现场观战的家属们也都互相熟悉起来。看着其他队员成家立业,纷纷带着自己的妻子前来观战,我的父母有时候还会催促我关心个人大事呢。一下子要和熟悉默契的这些队友分开,心里真的很空落落。”方颖超还表示:“现在我们各自的家属都成了朋友,他们总是会一起去看我们的比赛,不光是主场的比赛,有时上海周边的一些比赛他们也都在看台上支持我们。”
  从沈琼开始打第一场联赛开始关注男排的李京红也坦言:“上海队之所以比别的球队更出色,和他们之前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是在互相鼓励,要知道排球运动员不仅训练辛苦,他们的待遇和足球以及篮球运动员相比还有差距,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比赛,队员们之间的‘兄弟情’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沈琼和他的队友们又要再一次出现在全运会的开幕式上,这一次也将是他们最后一次以上海男排队员的身份亮相赛场。不过也正如沈琼自己所言,他们之间的情谊不会褪色,他们精彩的青春也不会就此落幕。
  上海男排转入蛰伏期
  随着沈琼他们的退役,人们也开始关心起,这支过去十年里,中国男排联赛中最成功的球队会走向何方?面对越来越强的对手,上海男排会做出怎样的应对,去延续沈琼他们这代人所创下的辉煌。
  对此,长期担任过上海男排主帅的沈富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正处于新老交替的上海男排应该暂且把成绩放一放,尤其是在新赛季里,要多给年轻队员上场机会,“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能总是追求一时的成绩。年轻的运动员的成长总是需要时间的,新老交替这件事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至于明年的联赛,总是要在联赛中当中给年轻的选手锻炼的机会。”
  在沈富麟眼中老队员们的宝贵经验仍然将为年轻人提供帮助,“我们希望年轻人可以传承老将们的品质与精神,这一次退下来的老球员当中也会有一部分走上教练的岗位,他们可以传授给年轻人宝贵的经验,让上海队的这种底蕴传承下去。”
  亲手缔造了上海队昔日辉煌的沈琼则对球队的明天非常看好,“我觉得即使是我们这一批老球员退役了,上海队的战斗力依然在。我一直和年轻的小队员们说,我们这支球队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一个对手,这一次输给了北京队,我们下一次就要去赢回来。球队只要有这股精神,上海队就依然是别人很难应对的强敌。而且我们的年轻选手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实力,戴卿尧以及詹国俊、李春晖等等都是非常有实力的球员,这一批人就算是放到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也是相当出色的。如果能有适当的补充,我觉得明年联赛我们还能进前四!”
[作者]:董思韵
[选稿]: 排山倒海
有图有真相:
- - - - - -
[][][]&[][][]
·····
·····
爆料电话: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近十年世界优秀排球队主要得分手若干技术和非技术特征的研究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近十年世界优秀排球队主要得分手若干技术和非技术特征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8:09: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近十年世界优秀排球队主要得分手若干技术和非技术特征
官方公共微信张洛:风雨排坛三十年--《中国排球》2005年05期
张洛:风雨排坛三十年
【摘要】:正(一)山东男排主教练张洛就任新一届中国男排教练员在第一时间内颇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不过,联想到近几年来,这位性格有些内向、寡言少语的男子汉率领山东男排在中国排坛创造的一项项佳绩,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仅有一名队员(安家杰)堪称高手的情况下,经过张洛的重新整合和苦心经营后,这支以前长期被众人忽略的队伍仿佛一夜间就突然脱胎换骨。不仅于1999年1月冲击甲A成功,站稳了脚跟,而且数次进入前六名。2002年,他们更是一鸣惊人,创造了建队近半个世纪以来首
【关键词】:
【分类号】:G842【正文快照】:
(一) 山东男排主教练张洛就任新一届中国 男排教练员在第一时间内颇出乎不少人的 意料。不过.联想到近几年来.这位性格 有些内向、寡言少语的男子汉率领山东男 排在中国排坛创造的一项项佳绩.也就不 足为奇了。在仅有一名队员(安家杰)堪 称高手的情况下,经过张洛的重新整合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海舟;[D];扬州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屈东华,史友宽;[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3期
苏明忠,韩振勇,凌文杰;[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岑传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黎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龚德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张维寿,吴忠义,赖其军;[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余海涛;[J];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徐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邓星华;[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顾晨光,曾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永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向阳;[J];中国排球;2003年01期
阳子;[J];新体育;2000年05期
戴舒静;;[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8年10期
秋歌;;[J];体育博览;1988年12期
杲文川;;[J];体育博览;1990年12期
廖祖平;;[J];辽宁体育科技;1991年05期
严不讳;;[J];观察与思考;2009年14期
邓星寿;;[J];体育世界;1996年05期
庄肃珍;;[J];体育博览;1997年08期
洪涛;[J];中国排球;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展更豪;;[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展更豪;;[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张欣;;[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董宏伟;;[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许浒;郑华伟;任学松;李娟;李德雷;尚广杰;;[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尹洪满;;[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潘迎旭;;[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闫琪;罗小兵;龙凤雨;王忠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闫琪;郭晓军;陈德康;龙凤雨;;[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林森;;[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特派记者 苏畅;[N];中国体育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汪大昭;[N];人民日报;2005年
苏畅;[N];中国体育报;2006年
李元浩;[N];工人日报;2003年
徐梅;[N];中国体育报;2002年
陈思彤;[N];中国体育报;2008年
记者 曲北林;[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玛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汪大昭;[N];人民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李长云;[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传兵;[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曹晓东;[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柳建庆;[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周文军;[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颜中杰;[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立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刘云飞;[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胡雲菲;[D];河南大学;2011年
杨帅;[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张志伟;[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刘有明;[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张希朋;[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许建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袁国伟;[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周洪星;[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女网造十年最差战绩 后李娜时代何去何从?
来源:新华社
  如果没有中国球员的存在,你还会关心网球大满贯赛事吗?
  当然还会,但似乎更像是隔岸观火。
  在过去十年里,以李娜、郑洁、彭帅为代表的中国网球运动员四处征战职业赛事,创造出一个个辉煌战绩,也不断牵动着球迷们的心。但在今年最后一项大满贯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我们有些吃惊地发现:来自中国内地的“金花”们竟然“活”不过第二周了。“金花”要枯萎了吗?
  此前的日子里,球迷太习惯伴随她们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杀进最后一个比赛日和拿冠军。这样的落差,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本届美网见证了中国女网征战大满贯近十年以来的最差战绩:女单正赛中只有郑赛赛和王蔷两位中国选手,前者止步首轮,后者止步第二轮;女双比赛中成绩最好的郑赛赛也止步次轮。
  随着彭帅、郑洁的因伤退出,本届美网也是老“金花”们近十年以来首次集体缺席的一届大满贯赛事,这极有权杖交接的意味,然而独自上场的“小花”们却依然无法绽放。
  去年9月,李娜宣布退役。2015赛季是“后李娜”时代中国“金花”们全力出击的第一个赛季,结果成绩惨淡。事实证明:没有李娜,中国网球的实力低了不止一个档次;而缺乏了领军人物,其余球员似乎也显得动力不足。
  本赛季美网之前的几个大满贯赛事上,中国女网球员也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彭帅在年初的澳网打入16强、郑洁拿到女双亚军,而“小花”们除了段莹莹在温网首轮淘汰赛会前亚军、加拿大新星布沙尔,让人眼前一亮之外,几乎难觅踪影。
  几年前,她们被称作“小花”,是因为年纪很小;现在依然被称作“小花”,是因为她们的成绩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取得如以前“金花”那样的突破。曾经的昵称因岁月增长,变成一种与日俱增的压力。
  郑赛赛,21岁,世界排名71;段莹莹,26岁,排名103;王蔷,23岁,排名116;张帅,26岁,世界排名199位。
  最为可惜的是张帅,曾经的排名一度达到第30位,也曾被誉为“金花”接班人,却在不断的伤病和迷惘中迅速滑落。同时代的还有韩馨蕴、徐一幡、周弈妙等诸多希望之星,她们或在百名排位之外游离,或者早已泯然众人。
  中国女网青黄不接的问题其实不是个新问题。早在李娜、彭帅当打之年的时候,这些“小花”们的表现便屡被诟病。而在李娜退役生女、彭帅重伤赛季报销和郑洁任公职之后,这个问题更加显眼地暴露出来。
  在去年美网一鸣惊人打入四强的彭帅曾说,在国内的全运会赛场上,她根本无需每场比赛发挥出最佳水平,“只要比对手好那么一点点就行”;地方队教练也多次表示,对于年青一代的球员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为何身体素质较前辈明显增强、而且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获得的后勤保障资源明显增多的“小花”们,却迟迟无法绽放?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讨论和实践多年,业内人士也都莫衷一是。甚至对于到底算不算青黄不接,教练、球员和各种专家们也都各持己见。
  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中国女网正在悄悄走回原点,期待着涅重生,一种中国网球的“新常态”正在降临。
  过去十年,中国网球目睹了超新星爆发式的飞跃发展,这种发展极大带动了中国网球的普及程度。但吊诡的是,中国网球走过的路径和欧美强国截然不同。后者的发展路径是:先有普及程度和群众基础,才有大满贯冠军。
  未来中国网球的发展“新常态”,或许要更多关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大众普及工作。培养出下一个李娜,不应该是网球人的目标,其本身也不切实际、本末倒置;风物长宜放眼量,培养出十位常年能保持在世界前100位的球员,才是网球人的目标,而这肯定要依赖更为宽广的选材面。
  李娜退役之后,到底谁能接过“一姐”的枪?“黄金一代”是否会成为绝唱?这种担忧有必要,但更要坚定对中国网球的信心和对职业化的信心。事实上,不可能有哪个国家能持续造星,即便是职业网球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例如红极一时的美国男网,在阿加西、桑普拉斯等“天王”退下之后,目前也遭遇了类似的青黄不接;再比如网球发源地英国的女网,休伊特退役后的澳洲男网等等,都不同程度上有类似问题。但只要有发达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就不愁涌现球星,这只是时间问题。
  在坚持职业化、国家队扶持、培养方式多元化等已被证明可行的理念的同时,中国网球各层面都应该在普及工作和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上花更多力气。
  今年2月,中国网球协会发起成立了少儿网球发展联盟,旨在通过建立和加强区域性比赛、精英赛和全国总决赛的三级竞赛体制,依托各类社会资源,以此扩大校园网球人口,奠定未来人才基础。
  此外,已处于半退役状态的郑洁在网上发布了网球教学视频,免费供球友学习,并且亲自参与“郑洁杯”青少年网球赛的筹备中;而李娜退役时许诺建立的网球学校,也令人非常期待。这些也都是中国网球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好兆头。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玲蔚表示,中国青少年网球还很薄弱,球员数量还不够多;对此网管中心“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快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假以时日,中国球员成批进入大满贯赛事第二周将不成问题,再出现一个李娜也不是不可能。(完)
(责任编辑:zhangxu)
&&&&&&</div
2016年冬季转会画上句号,对于欧洲足坛来说可谓异常寒冷...[]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