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邓亚萍乒乓球比赛视频打乒乓球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 邓亚萍打乒乓球的故事_350字
邓亚萍打乒乓球的故事_350字
精粹APP,写作提升无忧!
作者:& | & &&
383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sucai15275/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轻松练习15分 人教版课标本 四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刻苦自励的人
  文学家鲁迅年轻的时候,父亲长期有病,家境贫寒。在南京读书时,他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学到“路矿学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给学生的津贴多一点,可以用来买些课外读物,供自己课外进修。
  为了买书,他节衣缩食,用粗糙的大饼充饥,穿中式的夹裤过冬。为了御(yù)寒,他不断地吃辣椒,想借它来刺激体温。
  在班里,他的年龄最小,但理解力记忆力却很强,而且生活上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他勤奋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最好的,得到学校颁发的许多奖章。有一次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为了买书,也把它卖掉了。他认为书籍比奖章更重要,他孜(z9)孜不倦追求的,是对人们有益的学问。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简朴、刻苦自励的人。
1.写出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寿星——乌龟
  乌龟是一种古老而又长寿的爬行动物。它有一个又宽又短的身体,外面包着沉重坚硬的甲壳,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乌龟的头颈很灵活,又细又长,平时伸出甲壳寻找食物,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敌人面对它的硬壳,一点办法也没有。
  乌龟的硬甲很有意思,由十三块小甲组成,每块小甲的形状都是六角形的,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外号,叫“十三块六角”。
  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300岁左右,而其他动物的寿命就要短多了。例如,大象能活70岁,老虎50岁,猪20岁。
(1)乌龟有______的身体,______的甲壳,______的头颈。
(2)乌龟还有一个外号,叫_______。
(3)乌龟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_______岁。
2.在括号里填上加粗词的近义词。
(1)爬行时好像一辆有生命的小坦克在慢慢地前进。(  )
(2)一遇到危险,长脖子就立刻缩进甲壳中。(  )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保护母亲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
  在黄河源头,一位藏族牧民指着一座大草山对我说 三十年前 那整座山上都长着草 二十年前 那山头上没草了 山腰与山脚上还有 现在 那山头与山腰上的草都没有了 只有山脚上还有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位牧民感叹道:“人口靠牲口,牲口靠吃草。草场坏了,人就要倒霉了。”目前,3.8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源区正全面面临着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在甘肃省靖远县,一位常年吃黄河水的老乡对我说;“现在黄河水污染很严重。我们吃黄河水就是吃毒啊!”这位老乡诉苦时显得痛苦而无奈。眼下的黄河已成了沿岸城镇、厂矿的污水排放沟、垃圾堆埋场。黄河正变成可怕的黑河!
  在鄂尔多斯高原,我去毛乌素沙漠里探访统万城遗址。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首都。史载,统万城在筑城之时,周围是广阔的水草丰美之地。后来,不合理的人为开发终使水草丰美之地演变成毛乌素沙漠。衰落在一片沙漠中的统万城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口警钟、一部启示录:如果不好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就是自掘坟墓!
  在郑州市的黄河大堤上,一位在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乡指着远远高于大堤外郑州市地面的黄河河床不无忧愁地对我说:“这河床一年比一年高了。”下游的黄河如一柄利剑高悬于中原大地上。如何让黄河长久安澜无疑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母亲河在哭泣,我们的家园在凋零!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保护母亲河”的呼声四处响起!
  有一句名言道:“有信心而没有行为是死的。”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切实的行动比呼吁更重要。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缺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根据第二自然段中藏族牧民说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写上他接着可能会说的话。
3.给下列每个词搭配两个伙伴。
4.选择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母亲河已到非举全社会之力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除大患的地步!
A.母亲河不要用全社会力量就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B.母亲河只有用全社会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C.母亲河就是用全社会力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大患。
5.文章是围绕“_________”这一句话来选择和安排材料的。用一句话概括所选的四个事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蝴蝶
  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彩色蝴蝶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蝴蝶的色彩为什么会那么美丽呢?
  原来在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粉状的鳞片,形状多种多样。它的表面还有五颜六色的色素颗粒,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呈现了千变万化的绚丽色彩,使它身上金光闪闪的花纹灿烂夺目。
  蝴蝶有远涉重洋的本领。非洲的蝴蝶,每年春暖花开时就向北飞行,四月渡过地中海,飞越阿尔卑斯山,然后抵达法、英等国,还有一部分继续飞行到北冰洋,夏天过后,它们才飞回原处去。
  欧洲有一种凤蝶,遇到敌害时,它会装死躺在地上。即使你把它捡起来抛来抛去,它也毫无反应。待你走后,它又照常飞来飞去。你看蝴蝶多么善于伪装和保护自己啊。
  南美洲的卡里果蝶也是这样。它的后翅上面各有一个色彩和形状都像猫头鹰头部的图形。要是碰到追捕它的鸟类,它就立刻把后翅朝上,鸟儿一见那图形,以为遇到了猫头鹰,就赶紧逃走了。
1.给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绚丽(xu4n x)n)
猫头鹰(y9n y9ng)
鳞片(l0n l0ng)
远涉重洋(zh^ng ch$ng)
2.“阿尔卑斯山”的“卑”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音________。
3.“涉”字的解释有:①趟着水走;②经历;③牵连,关连。在“蝴蝶有远涉重洋的本领”这句中作第_____种解释。
“远涉重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3自然段,在世界地图上找到非洲、地中海、阿尔卑斯山、法国、英国、北冰洋,再将它们连起来看一看,这些蝴蝶飞得远吗?
5.这篇短文可以分成3段,下面三种分法哪一种是对的?[方法提示:将内容相近的分为一段。]
6.这3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把这三句话抄下来。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读第4、5自然段,连接这两个自然段的句子是_________。第4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的意思有差别,第4自然段写蝴蝶_________,第5自然段写蝴蝶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的影、叶的影,
给你披一件
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
和无边的森林
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小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
一会儿和那棵树,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1.写音节,抄词语。
2.“斑斓的彩衣”实际上指________。作者把小鹿当做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鹿像“飞跑的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邓亚萍去向不明 萨马兰奇打邓亚萍耳光 邓亚萍打乒乓球图片_名人网邓亚萍去向不明 萨马兰奇打邓亚萍耳光 邓亚萍打乒乓球图片周锡生简历:男,江苏武进人,1954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学于希腊亚理士多德大学哲学系。2000年初任新华网总裁,2000年9月任新华社网络中心主任。2007年9月起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邓亚萍去向不明 萨马兰奇打邓亚萍耳光 邓亚萍打乒乓球图片(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乒乓女皇、剑桥博士、国际奥委会官员、北京团市委副***、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很少人会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更鲜有人的每次经历都能受到万众瞩目。邓亚萍就是其中一位。 【相关推荐: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我都对得起良心】11月18日,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邓亚萍在本报接受记者专访,谈笑间,流露着一位40岁女人的智慧与从容。熟悉邓亚萍的人,都不会忘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场景。她先是与队友乔红过关斩将夺得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又以绝对优势获得单打冠军,成为当年奥运会上唯一的双金牌得主,时任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因此,她被本报评为1992年年度人物。18个世界冠军,4枚奥运会金牌,是邓亚萍在体育赛场创下的奇迹。然而,更大的奇迹是在退役之后。24岁那年,邓亚萍到清华大学学习,从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一步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众多人质疑的眼光中,邓亚萍攻下了剑桥的博士学位,用自己的拼搏努力再次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求学的11年时间里,邓亚萍还一直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同时参与了北京申奥的工作以及奥运会的筹备和赛事工作。邓亚萍与体育的情缘并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终止。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北京团市委副***,分管国际联络,包括志愿者方面的工作。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大放光彩。闭幕式上,由运动员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为志愿者献花在全世界是首次。邓亚萍介绍说,李连杰顶“锅盖”录制《出彩》半决赛,《出彩中国人》已经接近尾声,由于节目容量有限,不少在初赛阶段亮相的选手最终无法在节目中得以呈现。有一位来自山东的“手工帝”,他最擅长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玩意儿。在《出彩中国人》录制现场,他展示了自邓亚萍乔红乒乓球女子双打,邓亚萍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河南郑州人。父母都是乒乓球迷,并感染了孩子。岁时,她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但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从邓亚萍法国生孩子与诸宸改国籍说起,在网上看到了两件和中国知名女子运动员有关、和“爱国主义”有关的消息报道一件事是前乒乓球国手、现委员邓亚萍在法国生孩子导致国内某些“爱国心强烈”人士质疑责难另一件事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中国国际象棋邓亚萍《中国梦想秀》失声痛哭遭调侃赔了亿能不哭吗?,许久未露面的中国乒乓球名将邓亚萍近日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先是被曝光执掌了即刻搜索后赔光了亿马航事件后,在马来西亚参加年体坛劳伦斯颁奖礼的她因为微笑被网友痛批冷漠邓亚萍被抗癌女孩感动邓亚萍上节目落泪(),昨日一组邓亚萍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的照片在网络疯传,照片中邓亚萍情绪失控落泪,看起来十分令人心疼,不过,究竟是什么令邓亚萍如此伤心落泪?,引发网友一片热议和猜测,有网友认为估计又是碰到选手的为你细数体坛星二代国籍体坛星二代多为外国籍被指不爱国,导语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体坛明星涌现,他们的体坛星二代也在慢慢长大。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体坛星二代国籍大多都不是中国国籍,有被指不爱国,最近很受关注的男篮王治郅儿子王熙麟国求邓亚萍的感人事迹?,成绩荣誉编辑本段运动生涯中,曾经获得过个世界冠军(仅次于王楠个),连续届次奥运会冠军世乒赛女双冠军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募投项目两年几无进展大连三垒被指信披不充实,摘要邓亚萍已入外国籍,逃出康培房间,狼行天下三轮车,周奉全,湖南卫视在线直播,保定市小道消息,张道达投资手记,田丽性侵照,调查图雷姆,人无寸铁打一字,上市两年多之后,大连三垒(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揭晓,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夺冠,年月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统计分析,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乒乓球的故事7---邓亚萍
小个子女皇
女人一辈子有两次投胎,出生与嫁人。
第一次投胎无法选择,贵贱贫富,听天由命。若能投个好人家,成了“富二代”、“官二代”,金枝或玉叶,票子、房子、车子,乃至佣人,都是现成的,一步到位,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可如今毕竟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富且大贵的人家终究是少数。于是,出生草根家庭的女孩要尽快过上好日子,而又不想在职场拼得过于辛苦,就得走捷径,找个好老公,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但二次投胎需要本钱,男人基本上都是外貌协会的成员,想让白马王子对你一见钟情,追你,娶你,首先你得长得漂亮,“窈窕淑女”,方“君子好逑”。
一般而言,漂亮的女孩都有些骄傲,反之则有些自卑,其骄傲和自卑的程度与她们相貌的美丑程度正好成正比。
邓亚萍,一个不太漂亮的女孩,1973年2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家庭。她6岁开始学打乒乓球,悟性极高,加上近水楼台(父亲是基层乒乓球教练),本人又能刻苦练习,所以进步很快。
10岁那年,父亲带她报考河南省乒乓球队,尽管测试时球打得非常好,某教练却嫌她个儿太矮,五短三粗的,比例不太协调,遂言辞婉转地将她拒之于门外。父亲只好退而求次,带她进了郑州市乒乓球队。这件事在邓亚萍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漂亮的脸蛋和苗条的身材,条件相对差的女孩本来就自卑,比一般女孩更在乎外界的评价;被当面指出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居然还作为不予录用的理由,这样的伤害、打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许多。
第二年,就是这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一鸣惊人,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团、女单两项冠军,这才得以加盟河南省队。——若干年后,邓亚萍成了威震乒坛的一代“女皇”,不知那位以貌取人的教练此时有何感想。
1988年的中国乒坛乃多事之秋,女乒几支绩优股(何智丽、焦志敏、戴丽丽)相继退市,一时“囊中羞涩”,于是主教练张燮林四处网罗人才准备补仓,他无意间发现了邓亚萍这支发展前景看好的潜力股,于是力排众议将她选入了国家队。看到邓亚萍,张燮林想起了六十年代日本曾有一名选手名叫关正子,身高才150公分,却表现不俗,27届世乒赛获得了女团、女双冠军,28届获得了混双冠军。张燮林以为,身材个头不是选材的唯一条件,只要假以时日,好好雕琢,小个子运动员照样可以出人头地。况且,竞技体育又不是古代宫廷选秀,当今商业选美,乒乓球和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有印象分的项目不一样,漂亮与否没有多大关系。这孩子打球与众不同,在场上有一股子咄咄逼人的杀气,那眼神比一般男人还要狠,将来或许就是一位安邦定国的钟无盐,大破天门的穆桂英。
——和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一样,张燮林亦是中国乒坛一位殿堂级的人物。第26届世乒赛开始崭露头角,获得男单第三名。第27届世乒赛上的表现尤为抢眼,是男团夺冠的头号功臣,将日本选手削得没了脾气,再获男单第三名,并与王志良合作为中国队获得第一个男双冠军。从61年4月到65年4月,整整四年,他对日本选手保持不败记录,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乒坛双雄”庄则栋、李富荣,被誉为“抗日英雄”、
“打不折的杨柳枝”。第31届世乒赛他只报了一项混双,结果“独生儿子中状元”,和林慧卿合作之后为中国队获得第一个混双冠军。
张燮林堪称女乒“教父”,34届世乒赛他担任中国女队主教练后,中国女队连续七次获得女团冠军。他先后发现和培养了葛新爱、曹燕华、焦志敏、何智丽、邓亚萍等一线明星。平日,他对他的弟子也是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仅举一例:37届世乒赛最后一天,女单半决赛结束后,距离女单决赛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他见曹燕华有些疲惫,便找来两件军大衣,在挡板旁的地板上一铺一盖,让曹燕华美美地睡了一个多时辰,自己则坐在不远处默默地抽烟,并不时地抬腕看手表,唯恐误了时间,其情景如同一位慈父正守着自己心爱的女儿。醒来后曹燕华洗了把脸,精神抖擞,在一场棋逢对手的对决中以3比1力克韩国名将梁英子,勇夺女单冠军。
因何智丽、焦志敏先后负气离队等事件张燮林也曾招人诟病,其实他也有难言之隐,主教练毕竟不是大老板,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同样端人饭碗受人管,凡事得听领导的。故对他不应求全责备,应该多一份理解。
为准备半年后的世乒赛,队里根据现有人员重新调整双打组合,刚刚获得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的陈静却不愿与邓亚萍搭档,嫌她个子太矮资历浅,长得又不咋地,压根就看不上眼。奥运冠军耍大牌,不服从领导安排,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搁从前肯定不行,非处分不可,起码也该批评一下(搁现在更不行了,简直反了,刘总教练保准让他卷铺盖滚蛋),可是领导却装聋作哑,非但顺着她,还变着法哄着她捧着她。不是领导捣浆糊,其实他们也有苦衷,因这事那事一年之内“气”走了三员大将——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尤其是“何智丽风波”,已经闹得鸡犬不宁沸沸扬扬,若把这位新科女状元给惹毛了,万一再气跑了,对上对下都不太好交代。正值用人之际,领导一时还不想把她怎么样(不等于永远不把她怎么样),懒得和她理论,暂且忍了。临了,指定同样长相平平、同样默默无闻的乔红与邓亚萍搭档。
这件事又深深刺痛了自尊心极强的邓亚萍,她想哭,但没哭出来,她知道北京不相信眼泪。人家是
“大姐大”,有骄傲的资本。要想在国家队有立足之地,受到别人的尊重,唯有靠自己去拼,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必须的。于是愈加勤奋。
冷眼和歧视,使邓亚萍过早地体会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活的辛酸和无奈,也使她过早地具备了常人所不具备的心理素质,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她日后超乎常人的辉煌成就。
但凡干大事的人,无论最后成功与否,都会把冷眼和歧视化作正能量。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1989年4月,多特蒙德第40届世乒赛。邓亚萍和乔红作为二线队员,只参加单项比赛。由奥运冠军陈静领衔的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战胜了韩国队,获得女团冠军。
女单第二轮,邓亚萍1比3负于朝鲜头号选手李粉姬。女单半决赛,夺冠呼声最高、世界一号种子陈静0比3完败给李粉姬。赛前并不被人们看好的乔红在半决赛中以3比0淘汰了韩国头号种子玄静和,决赛中又以3比1战胜了李粉姬,夺得女单冠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并以非主力球员的身份(即不参加团体赛)、而且前后七轮的对手都是外国人(没有一位队友为她保驾护航),就摘取女单桂冠,这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例。乔红在多特蒙德的表现堪称完美,可圈可点。
乔红、邓亚萍的女双一路过关斩将,与陈静、胡小新会师女双决赛,结果“丑女”组合打败了“美女”组合,16岁的邓亚萍获得了她乒乓球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0年春,陈静因“近况不佳”落选北京亚运会。和何智丽一样,陈静也是一个有性格的姑娘,奥运冠军居然连亚运会也捞不着参加,她不能蒙受这样“羞辱”,她决定远走高飞,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不知道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但“人生能有几次搏”,她不愿意心甘情愿地坐等红颜渐渐老去,毕竟青春短暂,她决定向命运抗争,大胆地搏一记。——几经辗转,她“跳槽”去了台湾。
其实陈静此番落选似乎也有人为因素,作为88年奥运会女单冠军,89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头号主力,即使此时她已被后起之秀邓亚萍超越,实力起码也在高军、陈子荷之上,与乔红差不多,落选亚运会四人阵容让不少球迷感到困惑,难道又是上下级关系没搞好,遭人挤兑?后来陈静代表中华台北队又打了将近10年球,先后获得了93年哥德堡42届世乒赛女单亚军,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银牌,1999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打败了当时世界一号种子王楠、二号种子李菊),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单铜牌,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并非只是才具平平的庸碌之辈。看来跳槽还真跳对了,柳暗花明,别有洞天,若死乞白赖的留在中国队她早就没戏了。
走了正好,留着也闹心。今非昔比,一年多过去了,邓亚萍已经挑起了中国女队的大梁,有她(陈静)没她照样过大年。尽管如此,领导对陈静出走之事表现得相当低调,尽量冷处理,吃一堑长一智,免得那些好事的媒体趁机炒作,再大做文章。
1999年9月,北京亚运会。邓亚萍、乔红领衔的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邓亚萍获女单冠军,韦晴光、邓亚萍获混双冠军,邓亚萍、乔红获女双亚军(输给了韩国的玄静和、洪次玉)。三块金牌一块银牌,邓亚萍声名鹊起好评如潮,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乒乓球新大腕,两年前的奥运之星陈静则渐渐被人淡忘。
1991年4月,日本千叶第41届世乒赛。因二战结束分裂成两个国家、平日里形同水火的朝鲜半岛人联合组队,并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就是冲着冠军而来。赛场内,来势汹汹的朝韩联队打到哪里,旅日朝侨的啦啦队就跟到哪里,摇旗呐喊,拼命助威。正如赛前人们预料的那样,女团决赛在中国与朝韩联队之间进行。中国队由邓亚萍、高军出场,迎战朝韩联队的玄静和、余顺福、李粉姬。中国队出师不利,第一盘邓亚萍输给了余顺福,第二盘高军又不敌玄静和,第三盘双打,邓亚萍、高军力克玄静和、李粉姬,扳回一分,第四盘邓亚萍战胜了玄静和,大比分追成二比二平。决胜盘,年轻的高军因压力过大再次“掉链子”,惨败给余顺福,中国队保存了达十六年之久的考比伦杯终于归属他人。
——不知因何缘故,上届女单冠军、世界一号种子乔红在整个团体赛进程中很少出场。如果决赛张燮林派乔红而派不是高军上场,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再则邓亚萍、高军、陈子荷、乔红这批年轻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大赛经验有所欠缺,如果何智丽、焦志敏、陈静还在,结局会不会有所改观?这次女团折戟,究竟是人祸还是天灾?只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不能推倒重来,也就不再妄加揣测。
团体赛输了就输了,不能为已经倒掉的牛奶伤怀,比赛还没有结束,18岁的邓亚萍必须咬紧牙关,继续往前走。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走出逆境创造佳绩,全凭自己。在单打比赛中,她先后淘汰了余顺福(以牙还牙,仅隔了四天)、巴托菲(匈牙利选手)、陈丹蕾(香港选手)等,连闯六关进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上届女单亚军、朝鲜头号选手李粉姬。半决赛时,李粉姬3比2淘汰了上届冠军乔红,邓亚萍第一次在国际大赛输球就是在上届世乒赛上输给了李粉姬;之后邓亚萍两次战胜李粉姬。此番是第四次交锋,邓亚萍一上场就力争主动,始终压着李粉姬打,发挥得淋漓尽致,只用了三十多分钟,便以3比0(21:13、21:18、21:14)干净利落地结束了战斗,第一次获得女单世界冠军。获胜后,邓亚萍有力地举起了小拳头。
从此,绷着脸握拳成了她赢球后的招牌动作。
在现场观看比赛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十分喜欢这位球风凌厉、斗志顽强的小个子姑娘,于是亲自上台为她颁奖,还亲吻了她的脸颊。并承诺,明年奥运会邓亚萍若能夺冠他还为她颁奖。——萨翁与邓亚萍的忘年之交就源于此。
1992年8月,巴塞罗那奥运会。日臻成熟的邓亚萍小组赛出线后,接连淘汰了巴托菲、余顺福、玄静和,与在半决赛中淘汰了李粉姬的乔红会师胜利。决赛,邓亚萍以3比1战胜乔红,两人分获女获金银、牌。——比赛打到第三局时,萨马兰奇赶到了现场,老人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再次为邓亚萍颁奖。
女双的形势比女单要严峻的多。汉城奥运会,韩国组合梁英子、玄静和战胜中国的焦志敏、陈静,夺得女双金牌。梁英子退役后,洪次玉与玄静和搭档,实力有增无减,先后获得北京亚运会、首届女双世界杯冠军。玄、洪组合与邓亚萍、乔红交手四次,三胜一负;与陈子荷、高军交手则从无败绩,她们与北朝鲜李粉姬、余顺福组合乃是中国队女双夺魁的主要对手。去年世乒赛,为了显示“血浓于水”,朝韩两家联合组队,双打亦一南一北交叉配对,变为李、玄组合,俞、洪组合,因搭档时间太短,均提前出局——双打需要配合娴熟,
“亲情”不能当饭吃。冠亚军被中国的陈子荷、高军和邓亚萍、乔红分享。
不出所料,中国和朝韩的两对选手进入了前四名,半决赛邓、乔对阵玄、洪,陈、高对阵李、俞。按照实力,唯一能与玄、洪抗衡的只有邓、乔这一对,如果邓、乔半决赛失利,陈、高即使进了决赛,也打不过韩国人。所以,第一场半决赛就成了决赛的提前上演。韩国人对这场球也极为重视,韩国乒坛主席崔元硕专程从汉城赶到现场,亲自督战;韩国的啦啦队也事先占据了场馆有利地形,以便更好地为自己的选手加油助威。
一开局,玄、洪利用发球强轮延续了以往比赛的走势,玄静和的正手扣杀、洪次玉的反手弹击连连得分,21:17,韩国组合先赢一局。第二局,发球轮次对中国队有利,邓、乔以同样的比分扳回一局。第三局再次变成中国队接发球弱轮,但随着比赛的深入,韩国选手越来越紧张,不但发球质量下降,进攻失误也逐渐增多,邓、乔抓住机会,盯住玄静和的反手,多给洪次玉的正手,21:17,中国组合再下一城。第四局,韩国队大势已去,邓、乔乘胜追击,很快以21:12锁定胜局。
另一场半决赛,陈子荷、高军也以3比1战胜了朝鲜组合李粉姬、余顺福,中国女将会师决赛。
女双决赛,邓亚萍、乔红3比1战胜去年世乒赛冠军,摘得金牌。邓亚萍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军团中唯一获得两块金牌的选手。
从90年亚运会冠军,到91年世锦赛冠军,再到92年奥运会冠军(此时还未设女单世界杯),三年三个台阶,邓亚萍一步一个脚印,原先那只不起眼的“丑小鸭”,如今终于蜕变成“金凤凰”!
月有阴晴圆缺,赛场风云变幻。
1993年5月,哥德堡第42届世乒赛。邓亚萍、乔红领衔的中国队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以3比0战胜了由李粉姬领衔的朝鲜队,夺回了上届丢失的考比伦杯。
——朝韩两家因一些枝节问题没谈拢,翻脸散伙。上届她们联手夺冠,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尤其是北方,因为余顺福拿了两分,考比伦杯却一家保管一年,分明产权不明分配不公,大概多少觉得有些窝囊。觉得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需要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搞联合开发,觉得自己可以了还要捎上别人一起玩吗?大概不需要吧。于是,还是各玩各的,省心,即使自己玩砸了,也认了。
谁也没想到,女子单打出状况了,中国队的“双保险”失灵,邓亚萍2比3负于代表新加坡的前中国选手井俊泓,乔红1比3输给了代表德国的前中国选手施婕,均未能进入前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韩国选手玄静和战胜了刚恢复系统训练不久、现代表中华台北队出场的原中国选手陈静,获得女单冠军。
加上她在前三届世乒赛上获得的女双(87年新德里,与梁英子)、混双(89年多特蒙德,与刘南奎)、女团(91年千叶)冠军,玄静和成为继罗齐亚努(罗马尼亚)、松崎君代(日本)、林慧卿(中国)、曹燕华(中国)之后,世乒赛第五位大满贯得主。
——邓亚萍曾与玄静和六次交手,六战全胜,而且赢得都比较轻松。但没有办法,她只能郁闷地坐在观众席上,眼巴巴地看着金光闪闪的吉·盖斯特被这位韩国人捧走。
一不小心,就弯腰拾了个金娃娃,玄静和小姐自然很爽,回国后立马卸甲归田,见好就收吧。邓亚萍同学却一点儿也不爽,乔红同学也不爽——女单没打好,姐俩一起“阴沟里翻船”,井俊泓、施婕在国内只是三线球员;女双同样不理想,决赛时输给了队友刘伟、乔云萍。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喜几家愁”。
也许,人们(包括邓亚萍本人在内)都以为哥德堡女单失手只是个偶发事件,纯属意外,“大意失荆州”;谁也没想到,更令人惊诧的事情还在后头。
1994年10月,广岛亚运会,邓亚萍与代表日本的前中国国手小山智丽(即何智丽)在女单决赛中相逢,这是一场新老两代世界冠军的之间的较量,引起了中外媒体和亿万球迷的高度关注。经过四局激战,邓亚萍以1比3告负,这场球犹如当年的那颗原子弹,成了本届亚运会乃至94年世界乒坛最大新闻。
与何智丽相比,论实力邓亚萍略占上风。她俩都是横拍两面弧圈球结合快攻,只是何智丽以“拉”为主,相对要稳一些;邓亚萍则擅长“攻”,更趋于凶狠。何智丽30岁了,已成强弩之末;邓亚萍才21岁,正值运动高峰。而且国内的训练环境要比国外好得多,何智丽曾好几年中断系统训练,状态肯定不如当年。论世界排名、综合实力、年龄、体能、平时训练质量,邓亚萍占尽优势。但是赛场自有赛场的游戏规则,它不比这些附加的东西,它比的就是现在的一场球,就这么简单,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何智丽复出后的首次亮相是在去年哥德堡42届世乒赛,女单第二轮她就输给了陈子荷,表现平平,所以中国队并未把她当一盘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待到何智丽上午淘汰了陈静,下午又淘汰了乔红,教练组临时布置战术,为时已晚——此时离傍晚决赛已不到两小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比赛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关乎历史旧案的重新评判,祖国的荣誉,领导的尊严,恩师的颜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在一起,成了一块大石头,使得年轻的邓亚萍不堪重负。此消彼长,胜利的天平自然向何智丽一边倾斜。
邓亚萍生性好强不服输,有“仇”必报,凡是赢过她的对手,用不了多少时间她一定能赢回来,而且是变本加厉,你赢我一回,我就勒起眼珠,赢你三回、四回,非把你打得趴下来不可,如朝鲜的李粉姬、俞顺福,新加坡的井俊泓。
唯独何智丽,从此以后邓亚萍再也没有机会同她交手。所以,这场巅峰对决成了“绝版”。
广岛之战,漫步云端的邓亚萍开始走下神坛。乒坛“女皇”也是人,而不是神。现实不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童话世界,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东方不败”。
邓亚萍还是乒坛之翘楚,当代钟无盐,这样的天才球员可遇而不可求。煮酒论英雄,不能以一役的胜负论短长。虽然,渔樵对她并不是很喜欢:球风过于生猛,场上的表情也过于冷、酷、凶、悍,总觉得线条太硬,火药味太浓,似乎少了些许女人味,竞技体育终究只是和平年代的游戏,娱乐节目,不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一家之言。不一定对,还望邓女士海涵。
同样,何智丽亦是风云人物。尽管她已经改换门庭(国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姓了“小山”。
总之,乒坛原本平淡无味的1994年(既不是世锦赛年,更不是奥运年),因为这场广岛之战而精彩。
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中国队全线飘红,囊括了七项冠军。男队战胜三连冠的瑞典队,东山再起,夺回了阔别六年的斯韦思林杯。女队战胜罗马尼亚,再捧考比伦杯。
邓亚萍、乔红会师女单决赛,邓亚萍以3比2获胜,第二次捧起吉·盖斯特杯。
女双决赛,邓亚萍、乔红终于以3比1战胜刘伟、乔云萍(上届世乒赛,广岛亚运会邓、乔曾两次负于对手),时隔六个春秋,再获女双冠军。
混双决赛,孔令辉、邓亚萍1比3不敌王涛、刘伟,获得亚军。
前三届世界锦标赛,邓亚萍均有所斩获,但每次只获得一项冠军(89年女双,91年女单,93年女团)。本届“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大面积丰收,收获了团、单、双三项冠军,追平了前辈林慧卿1971年在31届世乒赛上(获得单、双、混三项冠军)创下的记录。
随着朝鲜半岛南北四员虎将93年后相继退役,所谓的“海外兵团”已成为中国女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主要对手。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前奥运冠军、现代表台湾的陈静,前世界冠军、现代表日本的小山智丽。——上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她们因出国时间不长,没赶上。
陈静为了能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特地让自己的男友肖战(几年后两人分道扬镳,现为张继科的主管教练)前往台湾助其备战,专门为自己进行指导。台湾有希望获得金牌的项目只有乒乓球女单,所以台湾奥委会大力支持与配合,请了匈牙利男选手做陈静的陪练,并开出了冠军为36万美金的重奖。小山智丽当年因无缘汉城奥运会气得牙痒痒,这才背井离乡东渡扶桑。对这次奥运会她也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不顾自己年岁已高,夜以继日加紧苦练,聘请自己的老公(一年后夫妻散伙)做教练,并请了一位“神婆”陪她来亚城,“发功念咒”保佑她取得好成绩。
女单小组赛波澜不惊,中国的三名参赛选手邓亚萍、乔红、刘伟,以及日本的小山智丽、台湾的陈静都打进了前十六。根据赛程安排,进入淘汰赛后重新抽签。
和亚运会一样,七号种子小山智丽又抽了个“下下签”。她若想圆奥运冠军梦,进了八强之后,必须连闯三关:二号种子乔红,三号种子陈静,一号种子邓亚萍。两年前的广岛,她突破这三道封锁线,过金沙大渡,趟草地雪山,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奇迹般地完成了一个令无数国人瞠目咂舌的长征。
乔红与小山智丽的四分之一决赛,引起了国内观众与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日本派出了声势浩大的啦啦队为小山智丽助阵,“神婆”也坐在观众席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为小山智丽祷告。首局两人势均力敌,比分一直没有拉开,关键时乔红不急不躁、沉着应战,以21:18拔得头筹。第二局,小山智丽孤注一掷,一改以往稳健的球风,主动向乔红发起猛攻。此招果然奏效,比分一下被拉开,14:19。此时,落后的乔红反而平静了下来,一分一分耐心地和小山智丽磨,居然连扳7分,反败为胜。第三局,小山智丽的气势明显受到影响,体力也跟不上了(毕竟32了),失误增多,只能频频回头看着自己的老公,一筹莫展。啦啦队的声音也没了,巫婆都急的快哭了。21:16,乔红3比0将小山智丽挡在了四强之外。
半决赛,乔红对陈静,邓亚萍对刘伟。前四号种子全部进入四强。
乔红与陈静同为湖北老乡。以往交手乔红胜多负少,去年天津世乒赛八进四,乔红曾以3比0淘汰了陈静。比赛一交手,陈静就表现出了非同往日的气势,发接发抢攻都异常果断迅速,乔红还没回过神来之时,陈静已以21:9赢了首局;异地再战,乔红拿出了全身解数与对手周旋,正反手弧圈拉的又转又冲,没想到陈静这次根本不吃这一套,不时变化击球落点,多次偷袭中路,
22:20,陈静再赢一局。关键的第二局一丢,乔红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很快地输掉了第三局,失去了决赛资格。
另一场半决赛,邓亚萍战胜刘伟。
决赛在前两届奥运会冠军陈静与邓亚萍之间进行,谁赢谁都是第二次获得奥运会女单金牌。  一开局邓亚萍手风极顺,速度比陈静快,落点变在陈静前面,进攻更是打的有声有色。很快以21:14、21:17,连下两城。陈静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渐渐适应邓亚萍的套路,比分开始交替上升,第三局打到15平之时,看台上台湾啦啦队打出了一百多面“青天白日旗”,挥舞着为陈静呐喊助威。中国代表团立即向组委会进行交涉并提出抗议,比赛随即中断。在组委会和萨马兰奇主席的指示下,警察将这伙人押出了场外。重新比赛之后,陈静凭着一个擦边球以22:20险胜第三局,随后,又一鼓作气以21:17再赢一局,将比赛拖入决胜局。  鹿死谁手,尚难预料,一时气氛异常紧张。决胜局开始前,临场指挥邓亚萍的张燮林向她支招:打长球,打快球,反手要压得更凶,坚持以我为主莫动摇。  关键时刻,邓亚萍再次彰显出英雄本色,遇险不乱、敢于搏杀。开局以3:2领先,对方拿到发球权时,她接发球大胆主动上手,竟然连得5分,一下将比分拉开到8:2,由此奠定胜局,并最终以21:5的悬殊比分获胜,有惊无险,蝉联了奥运会女单冠军。
邓亚萍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征服了全场的观众,并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萨马兰奇又一次邓亚萍颁奖。
——比赛结束后,邓亚萍主动上前和陈静握手,陈静也大度地向邓亚萍表示祝贺。我们无法知晓陈静此时的内心活动,也许和邓亚萍相比她的实力确实还差那么一点。我们也无法知道邓亚萍是否想起了那年陈静拒绝与她搭档之事,也许没有,光顾着高兴还来不及呢;也许想到了,但时过境迁不计较了。
邓亚萍、乔红3比1战胜队友刘伟、乔云萍,蝉联了奥运会女双冠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是两块金牌,邓亚萍捍卫了“女皇”的荣誉。
从亚特兰大回国后,28岁的乔红宣布退役。
乔红长期被列为世界第二号种子选手,从90年开始,她和邓亚萍一起共同挑起了中国女队的大梁。乔红性情温厚平和,为人低调,遇事淡定,无论输赢,总是眯着眼睛,口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领导重用她时,不喜,偶尔不太信任了她了(譬如41届世乒赛团体赛),不悲,该干嘛干嘛,安之若素。她知道,人比人气死人,还是不比比较好;即使自己再努力,也超越不了邓亚萍。于是静下心来对号入座,当好最佳女配角。
——本来,乔红是想当最佳女主角的,而且还真当了一回(89年多特蒙德)。后来就当不上了。和小邓妹妹同一个时代,是姐姐的悲哀。自己若是小妹妹就好了,慢慢熬吧,总有熬出头的那一天。
合作了八年的闺蜜走了,邓亚萍怅然若失。不过这不要紧,双打拍档领导可以为她再配一位,适应一段时间也就慢慢习惯了。要命的是自己的爱情拍档也走了,移情别恋,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这事别人可帮不了。一直自信满满、撑着“女皇”面具的邓亚萍猝不及防,几近崩溃。
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坚强的女人也有权力疲惫,人生何必拼的那么狼狈,就算下雨也是一种凄美,不如夜深人静,好好痛哭一回。
邓亚萍真的累了,心力交瘁,想就此收手急流勇退。但作为职业球员,她还有两件心事未了:拿一回混双世界冠军;再“会一会”那个久违了的小山智丽。——天津世乒赛,小山智丽因“病”缺阵;亚城奥运会乔红赢了小山,两人没碰上;新加坡亚乒赛,因“疗伤”邓亚萍缺席,已徐娘半老的小山女士像打了鸡血似的,连胜中国选手五场(包括团体赛),先后淘汰了王楠、李菊、王晨,继80年代亚乒赛三连冠后,第四次夺魁。这个女人的气焰未免太“嚣张”了,同样“嚣张”的她决定最后一次出征,与她论一次剑,将两人的“恩恩怨怨”做个彻底了断。
半年之后,1997年5月,第44届世乒赛在英国伯明翰拉开帷幕。
邓亚萍带领王楠、李菊、杨影等一帮年轻小将,踏上了征途。正像赛前预料的那样, 33岁的小山智丽一路发飙,并在半决赛时全取两分,帮助日本队战胜了实力不俗的韩国队,时隔14年又闯进了女团决赛。中国队连夜召开动员会,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小山再取两分,打满五盘,我们也要把考比伦杯留下来!
谁知中日决赛时,小山智丽没上场,领导松了口气,邓亚萍却大失所望。三比0,结果毫无悬念。
女单比赛,小山智丽第一轮弃权。她对记者说,她病了。——她似乎号准了邓亚萍的脉搏,再次玩起了捉迷藏。你不是一直磨刀霍霍急着扳本嘛,我偏偏就不下注,不和你赌,急死你。
除了女团冠军,邓亚萍还获得女单、女双(新搭档是杨影,即现在央视体育频道乒乓球比赛专职主持人)冠军。混双决赛,她和孔令辉输给了刘国梁、邬娜,未能如愿。
——纵观邓亚萍的职业生涯,唯独没有赢过何智丽,味道缺少一块世锦赛混双金牌,这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首届女单世界杯1996年在香港举行,邓亚萍获得冠军。女单世界杯参赛人员基本上都是CHINESE,中国选手及代表国外的前中国选手,冠军一直是中国选手的囊中之物。此项赛事观众越来越少,赞助商也不感兴趣,明摆着是赔本的买卖;渔樵则从来不看,世乒赛奥运会女乒如今也只看决赛。男乒现在好歹还有波尔、奥恰、老萨,还有朱世赫、水谷隼,还能凑合着看,女乒看什么?再过若干年,男乒也和女乒一样了,估计就该与奥运会说“拜拜”了,一点残羹剩饭都不给人留,人家还怎么陪你玩?
伯明翰归来,邓亚萍毅然宣布退役。24岁正值当打之年,且状态甚佳,国人深感惋惜。7月份,一直把邓亚萍当女儿看待的萨马兰奇先生,在日内瓦当面挽留,希望她坚持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邓亚萍以“征战多年,伤病在身,想求学深造”为由,谢绝了萨翁。邓亚萍深知,再多拿几个冠军对她而言只是数字上的叠加,并无质的区别;竞技体育竞争残酷,三年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与其那时候像李宁大哥那样让人失望,不如现在见好就收。
邓亚萍的乒坛生涯犹如一曲华美的交响乐章,演奏到最高潮处却戛然而止,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邓亚萍就成了清华的学生,97年11月她真正走进课堂,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求学之路。从小就打球,她的文化底子自然很差,但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付出,先后获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她是中国乒乓球界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运动员。
邓亚萍和林志刚“破镜重圆”的故事,也是一段传奇。
林志刚,来自广东,1988年与邓亚萍同时入选国家队,1994年曾和刘国梁、王浩等人获得第三届男子团体世界杯冠军。多年的朝夕相处,使一对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渐渐萌生爱意,并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领导发现后,本着保护主力队员的原则,采取留一逐一的措施,将水平相对一般的林志刚调回了广东队。随着邓亚萍名气越来越大,战绩平平的林志刚不免有些失落。96年的一次访美比赛,一位美籍华裔的女球迷看中了长相英俊、球风硬朗的林志刚,于是“开倒车”,穷追不舍,女孩的热情使林志刚又找回了被人尊敬的感觉,和邓亚萍在一起所承受的压抑和失落似乎在这里得到了补偿——一直东征西战的“女皇”哪里知道,其实男人和女人一样,很多时候也需要哄,需要捧——于是答应了对方,两人一直书信往来,互诉衷肠。那女孩还几次专程从美国飞到广东,前来探望林志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纸包自然不住火,消息终于传到了北京。邓亚萍多少有些不通,有了自己这样的女友,还在外面搞“劈腿”,居然动静还弄得这么大,未免太过分。不久,林志刚来北京看她。邓亚萍一怒之下,当面责问林志刚并提出了分手,林志刚也未作任何解释,默默地回到了广东。
邓亚萍过早地挂拍、求学,或多或少与此事有关。个性坚强的她不会轻易向别人倾诉,扮演一个怨妇的角色,以换取廉价的同情和怜悯。她也不会再去责怪林志刚,她知道感情的事从来没有什么对和错,每个人都有爱与不爱的权利,能否修成正果要看缘分到没到。她只想一个人静一静,舔舐一下自己心灵上的伤口。
后来,林志刚远赴法国参加俱乐部超级联赛。邓亚萍清华大学毕业后,去英国继续深造。在诺丁汉大学,没有人把这位小个子姑娘和奥运冠军联系在一起,加上语言障碍,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她很少和同学交往,孤独寂寞的时候她不止一次想到林志刚,这毕竟是她的初恋,有着太多的美好记忆。她也不可能放下身段主动地去找他,这点矜持她还有。此时林志刚早已浪子回头,和那美国女孩断了来往。美国式的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也一直想去看邓亚萍,但他没有把握,他不知道邓亚萍肯不肯原谅自己,毕竟曾将她伤的不轻。
这一对曾经相爱至深的恋人,隔着那并不宽阔的英吉利海峡,互相牵挂,默默地忍受着思念和寂寞的双重煎熬。
2002年9月,林志刚鼓足勇气拨通了邓亚萍的电话,问能否见上一面,邓亚萍愣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轻声说了句“你来吧”。
放下电话,她柔肠百转,泪流满面。
纵横乒坛十余年,她曾经战胜过无数对手,唯独就战胜不了自己的感情,和天底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其实她心里早就原谅他了,就是想恨也恨不起来,真是毫无办法。她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生活了二十九年,快奔三了,眼看着要加入“剩女”行列了,只爱过一个男人,此时电话另一端的那个男人。情有独钟,痴心不改。
绝大多数东方女人,心里总是放不下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而绝大多数男人,一旦条件具备,总是多多益善……唉!
剑桥校园里,她和他终于又见面了。久别重逢,恍如隔世;酸甜苦辣,百感交织。自然而然地牵手,在美丽宁静的校园里徜徉。微风,斜阳,绿树,青草,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感觉真好。
2004年底,他俩低调结婚。
2006年3月,邓亚萍在巴黎一家私立医院产下一子,取名林瀚铭。
昔日“女皇”何所求?老公儿子热炕头。外加一只金饭碗,亚萍今生志已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亚萍乒乓球比赛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