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接发球姿势的接发球后退步法先动那支脚

查看: 1552|回复: 15
双打接发球,偷袭后场,步法问题
双打的时候,接发球,如果发球者偷袭后场,后退的步伐是什么样的?
接发时持拍一侧的腿在后面,高举球拍,随时准备扑网。
是持拍一侧的脚先动还是另一只?网上一直没找到讲这个的。
侧身高远动作,后退,偷吊个前场常得分
Lcw宁 发表于
侧身高远动作,后退,偷吊个前场常得分
准备姿势已经是右手持拍,右腿在后了,侧身的话,右腿接着动?很不习惯h
重心支撑脚蹬地,持拍手同侧脚顺势向后跨
看个人能力,有的人直接后退一步起跳了,你是被偷多了就多练练步伐,看见高远右脚后退,侧身退两步也可以,找找启动步的概念,别站太死
看过一篇教程,双打接发球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脚一前一后站位,一定要把胯侧过来,对方偷发后场球时前脚用力蹬地,后脚辅助并步后退,自己试了试,尤其是侧胯后很明显后退速度快多了
同问呀 看来都是业余选手哈哈
还有准备姿势,我看肖杰里讲的是前脚脚尖向网,省体是面向网的,而李在福的脚尖向里,身体是测对网的,
对于业余的来说,那个好点?那个正确
平的直接起跳拦截或向后跳拦截。
高一点的,可以右脚再撤一步起跳拦截,或者左脚一个垫步接右脚撤步起跳拦截。
再高的,并步退吧。
由于准备姿势已经侧身,不要用交叉步
看过一篇教程,双打接发球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脚一前一后站位,一定要把胯侧过来,对方偷发后场球时前脚用力 ...
“前脚用力蹬地,后脚辅助并步后退”
我也是这个步法,并步后即起跳杀两腰。
侧胯很重要,侧胯很重要,侧胯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这样重心的转移从前往后是一条直线,如果身体面对网只能先把重心由横向转为纵向才好向后起跳,节奏就会慢了一拍
李再福的最实用了,普通人都能学会
whmuyh 发表于
侧胯很重要,侧胯很重要,侧胯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这样重心...
右脚前不是更好蹬转
右脚前不是更好蹬转
你试试。。。
右脚前不是更好蹬转
你试试。。。
Powered by【经典秘籍】羽毛球步法图解大全!有点长,建议收藏!-羽毛球
【经典秘籍】羽毛球步法图解大全!有点长,建议收藏!
【黄金广告位招租】文字、图片、视频,可二维码链接至相应网址只要尺寸不超过1/3手机屏幕,任何形式均可另:整版图文,可包周推广即:每天8篇图文,其中1篇可连续推广7天合作洽谈QQ:【经典秘籍】羽毛球步法图解大全!有点长,建议收藏!一、上网步法 (1)蹬......
【黄金广告位招租】文字、图片、视频,可二维码链接至相应网址只要尺寸不超过1/3手机屏幕,任何形式均可另:整版图文,可包周推广即:每天8篇图文,其中1篇可连续推广7天合作洽谈QQ:【经典秘籍】羽毛球步法图解大全!有点长,建议收藏!一、上网步法 (1)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后蹬,接着侧身,右脚向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击球。(2)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先朝球的方向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朝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3)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右脚先向来球方向迈出一步,紧接着左脚垫一小步,同时右脚抬起,利用左脚的蹬力蹬跨出一大步,到位击球。(4 )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左脚再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5)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接着,左脚向右脚后交叉一步,左脚一着地马上用力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6)蹬跳步上网步法:
这是一种特殊的上网步法,当对方回击网前球过高时,为争取速度,上网扑球常常使用这种步法。这种步法,省略了上网步法中的移动过程。从起动开始,身体前倾,双脚向网前方向起跳。击球后,腾空的身体下降,双脚几乎同时落地(右脚稍先落地),然后两脚调整身体重心,恢复正常姿势。要注意防止因前冲力过大而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7)上网步法应注意事项:
完成击球动作时的姿势,是上网步法中较复杂的一环,因为者一环要承担人体前冲的缓冲力量,同时又要顾及手部的击球质量和击球后的迅速回动。所有的上网步法均应注意做到下列要求:
1、什么位置做最后蹬跨为好,要看球的位置而定,一般应以最后一步跨出后,侧身对网,自然伸直手臂让拍子能打到球为宜。太远打不到球,太近也会妨碍击球动作,且延长了回动距离。
2、最后的蹬跨步都应该右脚在前,步幅较大,着地点超越膝关节,重心在右脚上,脚尖外展。右脚应以脚跟外侧沿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掌,并用脚趾制动,不使身体再前冲。右臂前伸击球时,左臂自然张开。击球后,立即右脚回蹬,如果最后跨步步幅很大,左脚应该自然跟随前移一些,以便回动。
3、放网前球、挑球一般采取低重心姿势。搓球、推球、勾球时身体较直,重心较高。扑球时往往需要向上方蹬跳。
4、上网最后一步步幅要跨大,必须注意两点:1)左脚用力向前蹬的同时,应向前送髋,以增大跨步的距离。2)向前跨出的右腿,在送髋和左脚发出蹬力的同时,应向上抬右腿。右腿抬得高,向前落地的距离才会远。
5、右脚落地是缓冲和回动的关键。要做到制动快而且自然,也必须注意两点:1)右脚向前的姿势,应该是小腿前伸(不是伸直),腿腕屈,脚跟向下,脚尖向上。2)以脚跟稍偏外侧部先着地,迅速向前脚掌滑去;脚尖制动,并做回蹬。
6、完成跨步和制动后(右膝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回动时必须注意:身体重心适当放在右脚上,左腿向右腿稍微跟进以分担右脚承受的重量,协助右脚从弓箭步姿势恢复直立。再以并步或交叉步退回中心位置。 二、后退步法 (1)正手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后退步法,以及并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1、侧身后退一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重心移到右脚上(右脚脚尖朝右侧,左脚尖也顺势略转向右),成侧身对网姿势。此时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2、侧身并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左脚即刻往右脚并一步,接着右脚在向右后撤一步(中心移到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由于起跳后身体向右方倾斜,因此右脚先落地。当左脚落地时,右脚微屈缓冲支撑身体重心。左脚协助调整重心,使身体恢复自然姿势,并立即回动。3、交叉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步幅不宜太大),左腿即刻经右腿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往右后撤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以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2)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步后退步法,以及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1、头顶并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用并步靠近右脚,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2、头顶交叉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往身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 (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3、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这是一种快速突击抢攻打法的后退步法。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后方蹬地跳起,上身后仰角度较大,并在凌空中完成击球动作。此时,左脚在空中作一个交叉动作后先落地,上体收腹使右脚着地时重心落在右脚上,便于左脚迅速回动。
此种步法应注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上体和髋部侧转要快 ,右脚变成后退至左脚的后方横侧位,这是第一个环节。其次蹬跳方向应向左后方跳起,使上体向后仰。左脚在空中作交叉后撤的动作要大,左脚的落地点超过身体重心之后。上体要有力地收腹,重心迅速恢复至右脚,左脚能迅速回动。 4、注意事项: 头顶后退步法的难度反映在下述两个环节上: 1)右脚起蹬跳起后,左侧髋部后转。如果动作放松而自然,髋部柔韧性不差的话,髋关节后拉带动左腿后摆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是羽毛球步法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两腿在空中几乎像劈叉一样。这个动作之所以要幅度大,是应为左脚在身后落地时可以充分支撑和缓冲身体的后冲力,并配合右脚迅速使身体姿势恢复自然。也就是说,左脚拉得开,落地支撑住,有利于回动。 2)左脚落地支撑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以前脚掌落地,尽管左脚后拉的幅度很大,身体仍然不稳,甚至后倒。这种落地姿势由于对左脚跟腱压力很大,还往往是造成跟腱撕裂的原因。因此,教练员让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避免这种姿势。正确的方法是左脚尖朝外,脚内侧及前脚掌内侧,脚跟内侧着地。 (3)反手后退步法: 1、蹬转一步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球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2、垫步蹬转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上身向左转,同时,左脚后撤垫一步,紧接着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经左脚前向左后场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3、蹬转交叉步反手击球步法:
启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区跨一步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接着,左脚迈一步,右脚在迈一步(重心移到右脚上),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以上都是从中心位置后退的步法。在比赛中,能回中心位置稍作停顿,说明步法比较主动。但是,在比赛中,往往也会被对手控制而出现被动的局面,例如,在往前击球后就需直奔后场底角回击对方的平推球,这时可用交叉步后退,步数不限,但最后一步仍须符合上诉步法要求(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如果从后场上网击球,步法运用也照此理。 三、两侧移动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是指从中心位置向左、右两侧边线移动的步法。一般用于中场接杀球、起跳突击。从中心位置到两侧边线的距离大约是2.6米,对少年儿童来说,向一侧仅跨一步是不够的,需要用一个小垫步来接应该才能到位。移动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与上网步法的站位及准备姿势基本相同。两侧移动步法包括左侧移动步法、右侧移动步法和左右侧蹬跳步法。 (1)右侧移动步法: 1、向右侧蹬跨步:
起动后,左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右转髋),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重心落在右脚上,脚尖偏向右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右侧倒(侧倒的程度应根据击球点高低而定)作正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前脚掌回蹬。若起跳突击,用右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右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2、向右并步加蹬跨步
从起动开始,身体倾向右侧,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向右脚靠拢垫一小步并以前脚掌蹬地,向右侧转髋,右脚向右侧跨步,脚尖朝外。(2)左侧移动步法: 1、向左侧蹬跨步:
起动后,右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左转髋,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中心落在左脚上,脚尖偏向左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左侧倒,作抽、挡球。击球后左脚前掌回蹬,回到中心位置。若起跳头顶突击,有左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左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2、向左蹬转跨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左转髋,同时,右脚内侧用力起蹬,经左脚前向右侧跨一大步(重心在右脚上,上身略向前倾作反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回蹬随即转成面对网,回中心位置。3、向左垫步加蹬转跨步:
起动后,左脚先向左侧垫一步。此后的动作与上述“向左蹬转跨步”一致。(3)左右侧起跳步法:
这种步法由于起跳,加快了步法的速度和击球的高度,具有较大的威胁性,常被称为突击步法。有两种起跳方法 :
1、从准备动作开始,身体向右稍倾斜,双膝向右微屈起跳;或身体向左稍微倾斜,双膝向左侧微屈起跳。
2、从准备动作开始,右脚向右跨一小步起跳;或左脚向左跨一小步起跳。四、前后连贯步法 (1)后场至前场连贯步法: 1、直线连贯步法:
在后场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跨步冲向网前做上网动作。
如果是蹬力强的运动员,从后场到网前只需三四步。还有一种连贯步法是稍向中心 位置移动一点,然后上网。 2、斜线连贯步法:
在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步冲向对角网前做上网动作。由于斜线比直线距离长,因此从后场到对角网前需要较多的步子。教练员可根据每个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步数。(2)前场至后场连贯步法: 1、直线连贯步法:
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做一个并步后退步法,右髋向右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之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2、斜线连贯步法: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左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侧后方。由于髋部转动的幅度很大,需要左脚用一个向右侧转的小跳步,左脚尖朝着右侧边线。然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右侧方向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右侧方,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底线。五、被动步法 (1)前场被动步法:
被动上网步法与上网步法类似,但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因而在完成动作时的要求有所不同。除加速起动外,击球时的弓箭步要跨很大,重心较低,身体充分前倾,右臂前伸,身体右侧几乎碰到大腿,球拍几乎贴近地面。回动时,往往不能像主动上网那样 以右腿支撑缓冲制动来回动,还需要借助身体和髋部的后拉,提高身体的重心,协助左右腿的回收完成还原动作。 (2)后场被动步法: 1、正手后场被动步法:
起动和移动与正手退后场步法大致相同,只是移动的重心和姿势较低,常以交叉步移动。由于正手底线被动时,球往往低于肩部,在移动到位时不可能使用腾跳步,只能使用向右后方的跨步以降低身体重心,配合手部完成击球动作。回动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稍稍回收,协助右脚回动,使身体姿势复原。六、步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移动判断错误。
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场移动。来球在左(右)方,却向右(左)方移动。这是比赛中最被动的步法错误。
纠正方法:这主要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出球路线的辨别判断能力。
(2)反应慢,移动慢。
纠正方法:1、应保持良好的准备姿势,每击完一次球后,就要回中心位置做好准备姿势,尤其要强调提踵、屈膝和全身自然协调。2、通过多球练习(或按手势指令)作反应起动练习。3、通过跳绳,跳石级,跳沙地,负重提踵等练习增强脚弓、踝关节和下肢的力量。4、将各种步法练习正确,反复练。 (3)步法与击球动作配合不好,不协调。
纠正方法: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最后一步正确。上网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步幅宜大。后退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向右侧移动时,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向左侧移动时,可视情况作脚在前或右脚在前,中心应在前面一只脚上。 (4 )哪里打完球就在哪里停着,未养成立即回中心位置的习惯。
纠正方法:1、依手势的指令,在羽毛球场上反复做起动,到位挥拍“击球”,回动的练习。以上练习也可用多球进行。2、进行耐力与速度耐力的训练。 七、步法技术总结 (1)步法技术分析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一场羽毛球比赛,运动员活动在35平方米的场地上,从后场底线到网前的距离就有六米多,如果步法不到位,球拍是打不到球的。比赛中,双方还常运用调离对方中心位置,造成场区空当,打死对方的战术。由此可见步法在羽毛球技术、战术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根据场区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上网步法、后退步法、梁侧移动步法、前后连贯步法和被动步法。
羽毛球步法中常运用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腾跳步等(以下步法介绍均以右手握拍为例)。 1、步法的四个技术环节
羽毛球步法是由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和回动四个环节构成。 1)起动
对来球一有反应判断,即从准备接球姿势转为向击球位置出发,称为起动。要做到起动快,必须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和起动的准备姿势正确。准备姿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必须按规则要求原地站立)、应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重心在前脚.右脚跟离地,双膝微屈,收腹含胸,放松提拍屈举在胸前;另一种是双方对打过程中的准备姿势,应该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司,持拍于腹前,整个姿势要协调放松,保持一触印发的起动姿态。起动来自判断和反应。判断正确、反应快是迅速起动的前提。在起动这一环节中,除了抓好反应速度练习外,同时要提高判断能力。 2)移动
主要指从起动后到击球位置的移动方法,运动员在场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移动的基本步法有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和腾跳步等。运用这些方法,构成了从起动位置到场区不同位置击球的组合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和上网步法:自中心位置到击球点的步数,一般用一步、两步或三步,这必须根据当时球离身体的远近来决定。影响移动速度的因素有步数的多少、步频的快慢和步幅的大小。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的有效方法。 3)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动作别扭,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准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击球服务的。所谓“步法到位”,即指根据不同的击球方式,运动员需要到最适合这种击球的最有利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占据最理想的位胃。最后(击球前)还需要作小步调整,使击球动作能协调发力。 4 )回动
击球后,应尽力保持(或尽快恢复)身体平衡,并即刻向个中心位置移动,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称为回动。初学者往往缺乏“回中心”的意识,哪里打完球就停在哪里,这是必须改正的。当然,回动不是盲目地向场地中心位置跑。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运动员逐渐体会到并非每击一次球都必须回中心,而应根据比赛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双方技、战术的特点,选择最利于回击对方来球的回动路线和回动位置。 (2)步法取位
为了掌握好击球步法,我们在练习时可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合理地选择步法。通常可把场地分为前场网前区域(右侧为1 号、左侧为2 号)、中场区域(右侧为3 号、左侧为4 号)和后场区域(右侧为5 号、左侧为6 号)。中心点是场区的中心位置,一般情况下为击球前所处的位置。
羽毛球场地区域的划分
在击球时应根据不同的来球采用不同的步法,1 号位的来球应该采用前场网前正手上网步法。2 号位来球要采用前场网前反手上网步法。3 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正手接杀步法。4 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反手接杀步法。5、6 号位的来球分别采用后场正手后退步法、后场头顶后退步法或后场反手后退步法。
需要不同步数的区域
视对方来球距离的远近,前场、中场和后场等各项步法可选用一步、两部或散步移动步法到位击球。如图所示,中圈内,只需原地击球或移动一步击球。若击球点在中圈与外圈之间,则需要移动两步击球。若击球点在外圈之外,就要移动三步击球了。对步幅小的运动员来讲,则需要增加步数,以争取到位击球。 (3)常用的步法 1)垫步
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边一步,为垫步。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span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size: 4 lin
1.微信之窗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羽毛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羽毛球公众号所有。教你几招步法 让你深入羽毛球灵魂 - 爱羽客羽毛球网
教你几招步法 让你深入羽毛球灵魂
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后场各个位置上击球的步法,称为后退步法。
后退步法在羽毛球步法中最为常用,但也是难度较大的步法动作。因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所决定,向前移动总比向后容易些,特别是向后场头顶场区底线后退,对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要求就更高。
转载《羽毛球》杂志
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后场各个位置上击球的步法,称为后退步法。
后退步法在羽毛球步法中最为常用,但也是难度较大的步法动作。因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所决定,向前移动总比向后容易些,特别是向后场头顶场区底线后退,对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要求就更高。
后退步法分为正手击球后退步法和反手击球后退步法两种。
在此,均以右手持拍者为例进行讲解。
1、正手击球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有并步、交叉步和跨步三种。实战中,可根据场上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使用。
(1)交叉步后退步法
这种步法的特点是移动范围大,回击端线附近的球时,多用这种步法。
移动:判断准来球后,先调整重心至右脚。然后右脚蹬地,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同时上体右转,左肩对网;接着,左脚从右脚后面交叉移动,后撤一步(或用并步靠近右脚);右脚再向后方移至来球位置。
击球:右脚着地后,迅速向上蹬,使击球点增高;在空中跳转,同时左脚向身后伸出。
回位:击球完成时,左脚以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右脚着地。左脚着地时,缓冲、制动、回蹬要连接紧凑,使身体迅速返回球场中心位置。
(2)垫步后退步法
正手底线被动低手击球时,多采用这种步法。
移动:判断来球是后场球、但已经来不及用上手技术击球时,迅速将重心移至右脚。紧接着,右脚用力蹬地,向右转体,并向后场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右脚一着地,左脚迅速经右脚外侧(体前、体后均可)移动一步,即垫上一步;然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再跨一大步,右臂向右后侧引拍。
击球:在右脚最后一大步着地的刹那间,出手击球。
回位:击球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右脚前掌内侧蹬地,返回球场中心位置。
(3)腾跳后退步法
男子运动员在底线正手位主动进攻时,常常采用这种步法。它的特点是移动速度快,突然性强。
移动:判断来球是后场正手球后,由准备姿势开始,右脚向后侧退一步,重心移至右脚。右脚向后腾跳时,要依据来球与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来决定腾跳的距离。
击球:跳起后,在空中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在空中完成跳转。
回位:左腿落地时尽量向后蹬伸,以此控制住身体向后移动的惯性,迅速回动至场地中心位置。
(4)头顶击球后退步法
当对方来球向左后场区,在打算用头顶击球技术还击时,采用这种后退方法。可用并步或交叉步移动后退。
移动:判断准来球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向右后蹬转撤一步,上体稍后仰;接着,左脚用并步或交叉步后退至来球位置。
击球与回位:用头顶击球技术击球。击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
2、反手击球后退步法
反手后退时,应根据来球距离的远近调整移动步子。离球较近时,采用两步后退步法;离球较远时,则要采取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
(1)两步后退步法
一种是左脚先向左后方撤一步,接着上体左转,右脚向左后方跨一步,背对球网,移至击球反手位置;另一种是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左后方跨一步,同时上体左转,右肩对网移至反手击球位置。
(2)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
三步后退时,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左脚再向左后方撤一步,同时上体左转,右脚再向左后方跨一步至来球位置,背对球网,作反手击球。如三步移动还未到击球位置,则左、右再向后各移动一步,即成五步移动步法。
运用以上各种反手后退步法时,击球后要立即调整身体重心,迅速回到场地中心位置,准备还击下一次来球。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正手退后场跳转击球问题
正手退后场击球时,最后通常采用空中跳转击球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转体发力、提高击球点。击球时,要注意空中跳转和击球的时机,先跳转后击球。起跳后,身体在空中有一定的滞空动作。
(2)正手击球退后场制动差
正手退后场击球时,由于快速后退,身体向后的惯性比较大。初学者往往在后退击球后控制不住身体向后的惯性,继续向后移动,有时甚至会退出后场底线。
解决方法是:在空中跳转击球后,持拍手的对侧腿尽力向后蹬伸,以控制住身体向后的惯性,同时还可以获得地面的反支撑力,有利于迅速回动。
(3)后场反手区域,采用头顶击球还是反手击球?
在后场反手区域回球,到底采用头顶击球方式还是采用反手击球,一直是困扰业余爱好者的一个问题。头顶击球技术使击球者始终面对对手,有利于时刻关注场上局势。体能较好时,往往采用头顶技术较多。但头顶击球对于后退的速度和身体的灵活性、尤其是躯干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也比较容易造成腰椎和腰肌劳损。
对业余爱好者,我建议使用反手击球技术,尤其是体能较差、后退较慢的爱好者。但无论采用头顶击球还是反手击球,都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选择。因为这两种技术所采用的回退步法差别较大,转体的方向相反。
(4)起动与回动的节奏
在练习后退步法中,往往容易偏重于快速起动的练习,而忽视回动的训练与改进。实际上,回动也是组成快速移动步法的关键环节。若想在后退击球后迅速回动,在空中跳转击球时就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起跳落地时两脚的间距不能过大。间距过大会导致重心过低,造成迅速回动困难。要尽量使身体前倾,落地时的支撑脚要落在身体重心后面,使重心前移,并获得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
2015年全英羽毛球首要超级赛是2015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的第一站,亦是本赛季五个首要超级系列比赛之一。本届赛事于日-3月8日在英国英格兰伯明翰举行。赛事由YONEX冠名赞助,总奖金为50万美元。
精选观点论
鱼跃救球,双脚起跳杀球,还有单脚起跳头顶的点杀,很男子运动员的打法,减肥下,应该前途无量啊
颜值高,还那么暴力,女神啊
奥原无敌,三个月连胜排名前10选手!!!
王适闲在激怒对手这个手段上很会啊
好矮的日本选手,看来身高真不是大问题
赢得漂亮,顶住前面连败的压力,挽救中国队,功不可没
约根森居然会输,欧洲越来越厉害了
埃斯坎达很拼,很努力,好样的!李宗伟揉他头发的时候感觉也很暖心
羽毛球赛事
羽毛球明星
羽毛球技术
爱羽客官方群:
合作媒体、网站
广告、合作
2011 - 2015
爱羽客羽毛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接发球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