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应有之义?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应有之义_百度知道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应有之义
提问者采纳
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供籂垛饺艹祭讹熄番陇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精神实质是理论的精髓,是使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发扬这种精神状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 ).A.基本内容 B.应有之义 C.外在条件 D.内在要求
jdVH72HU01
A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其本质要求是:解放思想.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党历史上自觉地提出并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出发,第一次阐述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最早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抗日战争前期,他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提供理论武器,并向全党提出解决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的任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时安排:1课时一、探究路径参考1、通过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事例,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3、理解求真务实的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认识世界并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4、理解与时俱进体现的哲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二、理论评析& (一个原理、一个理论依据、一个首要问题、一对关系、一个要求)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2、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举例】我国近几年的四次修宪:&&&&&&& A、1988年修宪:为“私营经济”正名;&&&&&&& 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1993年修宪:为“富强”奋斗;&&&&&&&& 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一词入宪,“计划经济”一词淡出;C、1999年修宪:为“法治”鼓与呼;增加了“依法治国”四个字,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2004年修宪:“三个代表”成为国家指导思想;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非公经济地位获得提高;更加明确地表明“保障人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政治文明”首次被建议入宪;国家主席职权有所扩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统一(1)含义: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举例】讲真话要有“五气”:勇气、正气、底气、锐气、大气;【举例】不求真务实的几种表现:&&&&&&&&& 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急功近利,随心所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态浮躁,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一、、、的涵义及其关系
  (一)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
  毛泽东古为今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一论述,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和理论的形态,使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依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
  它正确地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毛泽东、邓小平都非常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问题。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它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也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科学总结,理论只有在与实际的结合中才能起到理论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毛泽东、邓小平都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反对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形式的主观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方法的意义和突出理论应用于具体实际的重要作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论向实际转化并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现实途径问题。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以书本或其他主观因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重要表现。坚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毛泽东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邓小平明确地把“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克服长期存在的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使党的思想路线形态更加完备,这对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新概括,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深刻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本质,突出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地位,把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二)解放思想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
  1.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包含着解放思想的因素的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认为,不做实际调查,只照本本办事,“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是“一种保守路线”,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路线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强调实事求是的时候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可以看出,要做到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合,必须在主观上解放思想。
  2.从理论上、概念上把解放思想明确地引入党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深刻论述解放思想的意义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是邓小平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政治问题。教条主义者往往思想僵化,被禁锢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之中,禁锢于旧的条条框框和“本本”之中,禁锢于己有的某些过时的结论和个别论断上。这种僵化的思想状态,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大敌,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大敌。邓小平指出:“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上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因此,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要的前提是打破思想僵化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3.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阐述
  邓小平认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内涵科学的解释,为正确地坚持实事求是奠定了基础和前提,也划清了解放思想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线,突出了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要原则,体现了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对于正确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
  (三)与时俱进的涵义和内容
  “与时俱进”一词,源自《易经》“与时偕行”。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与时俱进”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并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并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总之,它要求人们充分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人们抛弃僵化、保守、过时的传统观念,顺应时势,勇于变革。
  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求人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善于透过社会浅层的表象,抓住社会变革深层中的客观规律。 变革必须守则,必须围绕“三个代表”所揭示的要求去变革,不断认识和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从而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适应变化、遵循规律其最终目的和结果要体现在现实性上,创新是将其转化为现实的途径,是与时俱进的最终结果和现实体现。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是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邓小平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在坚持实事求是中提出解放思想的问题,从本质上提出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类自身主体条件的问题,人们主体条件的状况如何,包括人们的精神状态、知识水平、经验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做到实事求是的程度和结果。人们只有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反观自身,克服自身存在的有碍于做到实事求是的因素,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邓小平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提出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而言的,离开实事求是来谈解放思想,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臆想,就会违背客观规律,使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这样的解放思想,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邓小平指出,不以实事求是为指针,解放思想就会“离开,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
  一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客观事物。
  二是做到科学的创新精神与求真务实精神的统一。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勇于探索、大胆试验的敢闯敢干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一番新的事业。敢闯是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闯”就会到处碰壁。
  三是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实践,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也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不断的实践达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只有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倾听群众的呼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僵化,才能发现新的规律,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现这一根本要求,达到主客观相统一,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顺应时势,开拓创新,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审时度势,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规律,就会把握不到“时”。因为“时”在本质上是客观事物发展中的状态。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识变化中的事物。因此,坚持实事求是是把握“时”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条件。
  由于“时”是发展的、动态的。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充分看到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才敢于在新的变化面前创造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理论,才会主动地和积极地应对变化,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使解放思想成为与时俱进的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1.与时俱进反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在走向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从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当今世界的变化剧烈而深刻,“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与时俱进就是着眼于发展了的社会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其根本用意就在于必须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前头,用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新局面,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思想方法上提出与时俱进,赋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鲜明的时代特性。
  2.与时俱进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品质
  与时俱进突出了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强调了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刻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品格和科学精神。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这就决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也就是说,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不可缺少的品质。与时俱进的思想实际上已经逻辑地蕴涵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精神之中,但我们党把它明确的提出来,就更加完整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是对思想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3.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思想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这是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目的相一致的。与时俱进则进一步突出了创新在思想路线中的地位。一方面,它强调通过创新来应对时代变化和新的实践的发展要求,通过创新来解决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凸显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揭示了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的创新规律,使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和内容更加鲜明,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时,邓小平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深刻地道出了这些科学理论的真谛。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新认识。它反映了思想方法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邓小平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因此,中国共产党人也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概括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原因在于: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体系。邓小平在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的理论内容中和诸多原理中,抓住最根本、最主要之点,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晶的实事求是,并把实事求是看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论认识,不仅仅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种理解,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征,是对科学理论的本质认识。这就是说,在新的实践上形成的新的理论也不可能越出这样的科学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形成的理论,就其根本特征来说,是继承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进行实践创新的,形成的科学理论就其精髓来讲,必然具有同一性。因此,实事求是必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科学的理论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逻辑即思想的产物。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开端,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迈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是新时期历史的起点,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在这一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史和认识史,在实践和认识交相映辉的过程中,在历史和逻辑相互统一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起源的意义上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又是逻辑起点。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是,无论哪部分内容都无不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其出发点和根本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诸如: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观点;关于我国还处于的论断;关于的科学概括;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的科学构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等等,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产物。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思想都是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整个理论体系和各个部分之中,成为这一理论的活的灵魂。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论断,这一崭新的科学命题反映了时代变革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批判性、实践性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思想方法论的价值。
  所谓理论品质,是指一种理论所具有的最本质的思想内涵和思维特征。用“与时俱进”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思维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用符合新的实际的结论取代旧的过时的结论。
  这一科学概括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
  第一,理论总是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同任何科学的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变化,不断地用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思想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变化的现实,而且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他们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不止一次地对自己原有的观点、结论进行补充、修改乃至予以摒弃,以适应新的实践的发展。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40年代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宣言》发表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马克思、恩格斯还不断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并取得新的认识,在再版序言中对《宣言》作了多次重要补充。
  正是依据实践的变化而修改已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才不断适应了实践的需要。
  列宁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出现了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没有的许多新特点。列宁深入研究了当时俄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少数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重要结论,从而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的由于国际资本的联合,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取得胜利,各国无产阶级应当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想法。正是在这一新理论的指导下,十月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和历史条件出发,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具体国情,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冲破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的模式,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这条独特的革命道路终于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邓小平带领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情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找到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