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平,自由的队徽设计

游-----文革锁记
从小我就喜欢爬树和登山、野游、逛古迹.自由自在地长大.
不喜欢死读书.更不会死盯着老师“听讲”,课外阅读多,课堂上打瞌睡多.
我更没有远大的“理想”.记得小学时老师出了&我的理想&的作文题,我写的理想是当个医生,纯粹是应景之作,仅仅为了完成作业.
我知道玩得越好,越睡得香,身体也就越好,越健壮.
我很像母亲,睡觉睡得踏实,而且不愿意受干扰.
文革初起,我因为家中父亲又被新栽上”反动学术权威”罪名而想不通.郁郁成病,身上冒出了个小疖子,结果是患处痛、肿、坠,唯有睡觉会减轻一些疼痛,于是我睡得好像更加踏实了.
那时,到处是“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和大标语!像紧箍咒一样,成天叫喊.虽说我自由惯了,可是毕竟对文革是初次接触,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三天两头地,据说一会儿从烟盒上发现反标了。一会儿从主席像上发现白头发了.一会儿公布老师们的档案了,让我们去看,说是除了戴了帽子的右派,还有什么中右,极右……鸡飞狗跳地,让人们一惊一乍地,似乎到处都是敌人。
我真的连看也不曾去看,觉得这些做法太无聊了。
不过有一天,睡到夜里两三点时,忽然听到学校的广播站里传来清脆的急促的女声:“同学们,赶快起床!去报社参加静坐!革命的去,不革命的睡大觉.”反反复复地,不断地呼唤,终于叫醒了我.
说实在地,睡得这么香甜,实在不想动弹.可是这次去与不去静坐俨然已经到了判断你是“革命”还是“不革命”的分界线了.
加上老毛的“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最高指示紧箍着我,再加上我因为当时是”初尝”文革滋味,还没有变成老油条.所以只好穿上了衣服,很不请愿地跟上一群同学坐上了大客车,被拉到了青海日报社的大院里,规规矩矩地排排坐般地坐在报社的大院里开始“静坐”.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人,站在我们的静坐队伍前慷慨激昂地”控诉”一番。我只觉得疖子奇痛,浑身不自在.到底也没有听明白那个人控诉什么,控诉谁?不一会儿,又换了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只见她胳膊上缠着绷带,并且还用一条白纱布吊着,看来伤得不轻!她又开始控诉,但是我们这些被运动来的”空降群众”,仿佛拉来的看客,懵懵懂懂地不知这唱戏的前因后果,只是木呆呆地听着!而我的注意力却总是被癤子的肿胀坠搞得无法集中,所以最终也没有听清楚她在讲什么?究竟为什么受的伤?
我们就这么默默地坐着看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直到晨光熹微,天快亮了.学校终于发来一辆车,询问谁要回去休息一下.我于是在稀里糊涂的疼痛之中,赶快和两三个和我一样浑浑愕愕的女生上了车…….
汽车轻快地驶在回学校的路上.天边正有一抹亮光在厚厚的云彩后面闪烁.
啊,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到轻松自由了!
我真不愿意参加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化大革命”行动,更不愿意关心国家大事——我这样普通的学生,怎么知道高层领导们在想什么?这不是正应了一句古话“山高皇帝远”.与我们有何干系?虽说是我背诵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得了满分,滚瓜烂熟地记住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训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吾非范氏,无宰相职位,焉能做到如此?我不过一芥布衣学子而已!如何能关心”国家大事”呢!顶多跟着鱼贯而出,虾游而入罢了.
回到宿舍,我赶快拉开被子睡倒.可能因为熬了一夜,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
我一直就是这样贪睡.特别象我的母亲!
甚至后来有一次睡到半夜,忽然有人在楼下大喊:“地震了,地震了,赶快出来!”我明明听见了许多人紧急的呼叫,听见了他们跑动下楼的脚步声,可是我睡得正舒服,怎么也爬不起来.心中还在想:管他呢!睡够了再说吧!
看来,革命也罢,地震也罢,好像都难以搅扰我的瞌睡!
1967年的五一节,校艺术系的美术老师,为了庆祝五一节,出了一份墙报,并且画了一个报头——是那时的惯用格式:左上角是一个老毛的戎装侧面像,头上光芒四射。关键是右下角有“51”两个字。“5”字画成了一把镰刀,“1”字画作了一把斧头。也是“工农”领导阶级的形象符号。我看再正常不过了。不料第二天就传出来消息,说这是反动画。因为那镰刀和斧头的尖一延长,正好就指向“四个伟大”了!
于是,虽然力辩自己曾经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的美术老师,经过学校造反的“金猴”们“密集”地搜罗罪证,发现他竟然说学美术要用“模特儿”,这不是资产阶级思想是什么?于是,召集了全体师生来看这张反动报头,接着又要运动我们开会观看美术老师的被“逮捕”。众目睽睽之下,宣读了他有罪的罪状!这位老师高举起亮晶晶的手铐,被纳入了“监狱”.同时也“杀鸡给猴看”,吓唬了我们。
只记得美术老师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人很帅气.
不过很快他就被放回来了。因为当地公安部门不愿意逮捕他,只是学校的造反派“走后门”了,只好走走形式。
事后,他见到我们,就会请我们到他的家里去,看他的油画作品.并且一再说明关于“模特儿”的最高指示(或是江青的讲话?记不清了.),作为自己正确的“有力证据”.我心里总在想,何必引经据典?那幅报头本来就没错.那还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譬如模特儿的事,不是身边人告密,何至此地步?
不过,偶有所得,也挺有意思.一天,我去学校食堂买饭,正好碰上四清工作组的林老师被押着去食堂帮忙做饭.押解他的正好是我班的一位男同学------那时的这差事唯有可靠的阶级中人才可担当.林老师看来已经久经考验了.当着我的面对那位同学说:你看,我这样的人来做饭,是不是有点问题?这不大安全吧?.
我听得笑了.心想林老师的嘴还是那么厉害!
除了老红卫兵已经偃旗息鼓以外,后来又出了造反派,捍卫队,军宣队,工宣队……一阵子此起彼伏,轮番轰炸!
那时政治舞台上的人物此起彼伏,变化莫测.象走马灯似的.我当时想起的是鲁迅的一句诗:“城头变幻大王旗”.当时大家最注意的是开各种政治性会议时,谁出来了,谁没有出来?那时中央除了老毛外和四人帮外,领导层风云人物变动更换之快,真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我这个人头脑简单,心地单纯,最怕复杂的东西.于是,在这种复杂的倏忽颠倒错乱之中,一再地告诫爸爸和妈妈,咱们弄不清形势,也不知道其中的路数,千万不要参加任何”组织”!至于弟弟妹妹年龄小,我想参加不参加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不过这是后话了!
那时,我记得工宣队的师傅们进了大学以后,只会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们,会把这个玻璃杯说成一朵花……”,翻来覆去地,就会这么一句.
至于新来的军宣队代表同志,神神怪怪地说我们的一位历史老师两只手会在“裤兜里面收发电报”,于是引来了同学们群情激愤,开了几次这位老师的批斗会,让他很有一段时间持续挨斗挨打.受尽苦难.但我知道这绝对是外行话! 因为我初中时,学校曾组织我们女中的同学军训,部队专门派了教官教我们女生学习收发电报.那家伙岂可以在裤子口袋里进行?但是,那时岂容你分辨?难怪有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专家指出:那种许多冲动的人纠集在一起的场合里,人们的智力几乎等于零,最易发生狂热的丧失理智的行动!
后来各种各样名目的组织如同“雨后春笋”般的疯长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我的简单而又单纯的脑袋瓜,就更加反应不过来了!
大的组织可以达到几万人,小的十来个人,甚至三两个人,甚至一个人也会成立一个”组织”,不过好像所有大点的的组织,都要去公安局登记备案.记得那一个人的组织者还起了一个特别各色的名字叫”遵义公社”.其头儿兼社员一个人到处散发传单,宣称:“本公社只发展观点,不发展社员”.这种“创新”,让当时的我真是感叹和佩服!
于是, 这时的红卫兵袖章也已经成了”明日的黄花”,多得臭了街,没人要了!是个人,似乎都可以戴戴玩玩.后来,就只能成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道具”,不管你出身好歹,是个演员就都能戴了。
再后来,大家逐渐看够了这些骂人打人的把戏.看多了走马灯似的各种”时尚人物”或出或倒或虎或狗或风光或黯淡或叱咤风云或阶下死囚,如同绞肉机般颠三倒四的风云变幻,已经让人们司空见惯浑闲事了.久经磨砺,人们也不再激动冲动了.大家都在想:文革该结束了吧?!
于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做了”逍遥派”,校园里登时很是安静了一阵子…….
我此时正琢磨着如何”逍遥”,恰好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于是一头栽进了宣传队.我从小喜欢文体活动,少先队时是大队的文体委员,以后一直干文体班委,干这个正中我的下怀.况且,正好可以离开那个斗来斗去的扑朔迷离的环境了.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学校的一些女革命者们,天天在喇叭上高亢地批判”逍遥派”,大家也仍然是逍遥,逍遥,逍遥!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最高指示似乎也就要“寿终正寝”了!
说实在的,事不过三。三者,多也。多了,人们也就疲了。
“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终于走到了末路.
大家都在盼着:文革该结束了吧?
不料,姓吴的妈生了张飞——"无事生非".这运动越搞越停不下来了!真不知道为什么?&&&&&&
&&&&&&&&&&&&&&2013年4月30日& &
我的博客今天3岁48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我和我的学生们》。,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562次访问。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若不给我出版自由,我就将给这位大臣一个腐败的贵族院……和一个卑躬屈膝的下议院……我就将使他享有那个职位所能授予他的一切权利,去惊醒威胁利诱——但是,一旦我拥有出版自由的武装……我就要向他索精心建立的强大的体制进攻……把它埋葬在它要庇护的贪权枉法的垃圾堆中;
——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登
在美国之父华盛顿时期,美国新闻界出现了反对型报刊和支持型报刊。反对型报刊以菲利普&弗雷诺和他的《国民公报》为代表。这份报纸的前几期并不能归类为所谓的“反对党”,相反,这份报纸最初几期是足够温和的,但是这家报纸后来会怎样,其字里行间已有暗示。把自己看做是一名新闻斗士的弗雷诺后来与联邦党人在《国民公报》上开始了论战,不可否认,华盛顿总统也被他所称的“无赖弗雷诺”搞的甚为狼狈,因为弗雷诺写过这样的报道:“一国之首长……几乎不了解国家的真实情况,尤其若是他因身居要职而自认为偶尔到人民中间一下会有失身份。”弗雷诺把华盛顿当做是一个理所应当的攻击目标,因为在这位主编看来,老将军华盛顿把自己的大名提供给联邦党人做“招牌”。无论是反对派还是政府,最终都没能制服弗雷诺。最后,《国民公报》只不过是由于财政拮据才停刊的。
支持型报刊以芬诺、韦伯斯特、科贝特和拉塞尔为代表。约翰&芬诺任《合众国》的主编,这是一份联邦党在其鼎盛时期出版的一份出色的报纸,此间,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专业报人的成长,不久之后,由芬诺主编的报纸便呗公认为联邦党人的喉舌,并随政府于1791年迁往新选定的首都费城。韦伯斯特在汉密尔顿的支持下,负责主编日报《智慧女神报》和半周报《先驱报》。韦伯斯特为华盛顿辩护,驳斥诸如弗雷诺和贝奇之类的主编的诽谤伎俩,他坚定的站在联邦党人的一边,反击对立党派的攻讦。而《智慧女神报》在联邦党人企图重新控制政府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796年大选过后,约翰&亚当斯作为合众国的第二位总统宣誓就职,此时,党派偏见甚嚣尘上。在亚当斯党政时期,曾导致过一场斯文扫地的政治和新闻搏杀。贝奇和芬诺不但在各自的报纸上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而且还在大街上破口大骂。“彼得&箭猪”则将谩骂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对著名的发联邦派党人发起攻击,不管他们已经去世还是依然健在。应该提到的是,该党的大部分的报纸基本上是循规蹈矩的,并且对政党制度的有序发展做出了贡献。国会在1798年7月通过了《煽动法》来钳制讨厌的编辑们,而该法显示是试图反联邦党人在新闻家的代言人。从某些方面来看,《煽动法》可说是通向新闻自由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濒危禁止对政府的批评,而只是试图约束为了败坏政府官员名誉而发表的蓄意捏造的恶意言论。然而,《煽动法》的作用并不全是积极的,也造就了不少的受害者。而亚当斯的所作所为正中杰斐逊的下怀,联邦党人如此肆无忌惮的滥用新法律,使新闻自由在美国一度受到严重威胁。
杰斐逊在1800年的选举中获胜,他常常表明他是一个新闻自由的信仰者。似乎,杰斐逊一直真诚地捍卫新闻自由,即使当新闻界侮辱他的时候,他仍然捍卫它的自由。杰斐逊在1787年致友人卡林顿的信中写道:我相信人面的争取判断力将永远被看做是最精锐的军队。他们也许&一时会被引入歧途,但是很快就将自我纠正过来。人民是其统治者唯一的监督者;甚至他们的错误也有助于促使统治者恪守他们制度的真正原则。过于严厉地惩罚这些错误,将会研制公共自由的唯一保障。预防此类对人民的不合常理的预防的方法,就是通过公共报纸的渠道,向人民提供关于他们自己事务的全部信息,并且力争使这些报纸渗透到全体人民群众中间。民意是我们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保持这种权利;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尽管杰斐逊的新闻观在他的追随者中人尽皆知,尽管他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党,但是他仍然未能阻止手下人试图给反对派主编施加限制。对约瑟夫&丹尼的起诉就是一个例子,究其原因不过是此人的一些言论被民主共和党的领导人认为是煽动性的,尽管他没有专门抨击美国政府。显然,虽然杰斐逊写过报纸是其政府的监督者,但是政府的这一做法就显得极其虚伪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似乎,政府打击反对派报纸是无可厚非的。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和新闻界是相互利用和打击的。在美国政府对反对派报纸打击或者是对本派报纸给予支持之时,新闻界也在监督或者说是“打击”着政府。与我国新闻界不同的是,美国新闻界不仅仅关注政府的政绩,更多的关注了美国政府的不堪。1870年,纽约市特威德集团侵吞公款案被新闻界毫不留情的公之于众。坦穆尼协会老板威廉·M·特威德(William&M.Tweed)和他在民主党内的同伙从纽约市攫取了2亿美元,并越发胆大妄为、肆无忌惮。虽然特威德集团掌握了一部分媒体并威胁其他媒体对此事保持缄默,但是他遇到了向《纽约时报》和《哈泼斯周刊》这样强劲的劲敌。在路易斯·J·詹宁斯接任《纽约时报》的主编后,1871年《纽约时报》获得了特威德特威德集团贪污公款的书面证据,并随即将此公诸于众;《哈泼斯周刊》的主编乔治·威廉·柯蒂斯则为著名的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提供了漫画画廊,预知特威德于死地。于是有人向琼斯和纳斯特行贿,企图使他们搁笔,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把特威德集团赶下台。
西进运动之时,报业也随之向西扩张。在新开拓的西部地区出现的第一家报纸是约翰·斯卡尔1786年创办的《匹兹堡公报》,到1800年,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已经有21家报纸在出版。在这个新开拓的地区,广告还不足以支持新闻业。然而幸运的是,需要有某种发表发表法律信息的手段,而这便常常足以诱使人们办报。《印第安纳公报》、《路易斯安那箴言报》、《密西西报》、《墨西哥人报》等报纸在西部新开拓的各个州相继创刊。不难看出,报业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精神。
通读《美国新闻史》,个人认为,与新闻界关系最温和或者最有效的是总统富兰克林·J罗斯福。他经常在白宫的办公室接见记者,不拘礼节,根据谈话的性质与主题,谈话或轻松或严肃。与所有总统一样,他也对报纸的批评大为恼火,他曾经指名道姓的说保守主义《纽约先驱论坛报》罗伯特·波斯特是个笨蛋,也给孤立主义《纽约每日新闻》约翰·奥唐奈一枚铁十字勋章。他在12年任期内会见记者998次,第一任期内8次炉边谈话,4年内340次记者招待会,他通过新闻媒介,增多了与社会、与人民的交流与联系,为第二个连任做好了准备,赢得了支持。在罗斯福担任州长期间,他就曾利用电台直接向公众发出呼吁,在电台上亲自接受民主党大会对他的提名,表达一种给人安慰、让人放心的感觉;或许是罗斯福本身热情的性格,是的罗斯福的记者招待会别具特色。不仅会向记者提供两三条头条新闻,而且还会讲讲小故事什么的,作为“笑料”增加记者们的“写料”。高效率的运用新闻媒介和与新闻媒介良好的关系,为罗斯福的事业添加了强有力的砝码。
与罗斯福恰恰相反的是杜鲁门。如果说媒介对于罗斯福是喜欢和欣赏的态度,那么媒介对于杜鲁门可谓是讨厌和敌对的态度了。在那次大选中,1948年夏天,几乎可以说充斥整个新闻媒介的是杜威的实力和杜鲁门的无力。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杜鲁门在各大中小城市、乡镇巡回演讲,结合现实抨击共和党,而且杜鲁门的支持者人数也在增加,甚至民众支持率已经赶上了杜威,但是媒体还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一点。《华盛顿邮报》,盖洛普民意检测杜威以五个百分点获胜。11月1日的《生活》杂志刊登了杜威的照片:“下任总统乘渡船行进在旧金山湾宽阔的水面上。”11月3日,选举后的第二天,杜鲁门总统得到了《芝加哥论坛报》,大字标题非常醒目:“杜威击败杜鲁门”。在11月2日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告诉听众:“杜鲁门在普选过程中最初的领先地位不可能持久。”毫无疑问,当杜鲁门最终摘取了总统的皇冠时,消息是出人意料的、是轰动的。杜鲁门在获得胜利之后,痛骂了新闻媒体是:“被人豢养的报刊和电台”,“用纯粹的推测来混淆事实,毫无疑问的误导和欺骗了读者和观众”。从中可见杜鲁门总统与新闻界可谓是积怨已久。在杜鲁门任职的八年中,新闻界与总统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记者招待会召开的次数的大幅度缩减可反映此变化。不仅仅如此,记者招待会逐渐公开,但是招待会上,记者的问题和政府的回答已经走向正规和拘束,招待会也越来越容易被政府控制。朝鲜战争期间,政府取代新闻界获得了对战争消息的控制权,新闻界对此表现出了极其的不满。而对于新闻界的批评,杜鲁门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直到杜鲁门离任,媒介的反对的声音才逐渐消失。也直到下一届总统上任,政府和新闻界的关系才又一次走向缓和。
从1952年起,电视占据了美国政治进程中的主宰力量。标志性事件就是艾森豪威尔和史蒂芬森的竞争。政治顾问们策划商业广告、纪录片和选举之夜来点燃气氛、拉拢选民。电视宣战、电视辩论与电视演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略见雏形。艾森豪威尔通过在电视上呼吁“公正行事”,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获得了共和党的提名。随着竞选的开始,电视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虽然史蒂芬森善于言表、说话风趣,但是很不幸的是在电视演讲的过程中,他优美的语言被定义为带有贬义词的“书生”。史蒂芬森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刚直不阿的绅士和学者,而艾森豪威尔的团队则利用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说向民众致意的挥臂以及真诚的笑容,将艾森豪威尔塑造成为强有力的领袖和爱好和平的人。30分钟的演讲,艾森豪威尔使用得游刃有余,而史蒂芬森则难以适应。随后著名的“小花演讲”更是跌宕起伏。最后,艾森豪威尔在11月份大获全胜,结束了民主党20年的统治。
1960年,尼克松和肯尼迪的竞选负责人开始了谈判,最后决定在9月和10月举行四场电视直播的辩论。8500万人至少看了一次肯尼迪与尼克松的辩论,特别是首场辩论是竞争的关键时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记者霍华德·史密斯主持了辩论,三大电视网现场直播。由此人们逐渐改变了对肯尼迪的认识,9月26日晚,名气较小的肯尼迪表明,他与副总统尼克松旗鼓相当。两个人谈论美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他们自己的资格时,肯尼迪看上去冷静沉着而尼克松看上去则疲惫阴郁。从这一刻开始人们不再认为肯尼迪太嫩了。不得不承认,肯尼迪的胜出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媒体在生前把肯尼迪送上了最高的宝座,在这位总统不幸遇难后,也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总统的尊敬。
1968年,尼克松再一次参与了总统的竞选,这次他吸取了以往竞选中的经验教训,学会巧妙地利用电视,在受到控制的观众面前露面,他们提出的问题已实现经过筛选,而不再是发表事先写好的稿件演说。他很少举行正规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却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安排简短的露面,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发表声明。不得不说,在与媒介的关系处理方面,尼克松无疑称得上是优等生。即便如此,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仍然栽了个大跟头。1972年,华盛顿的警察在位于水门大厦的全国委员会总部逮捕了正在安装窃听器的五个人,《华盛顿邮报》6月18日则刊登了这条消息,由于水门事件是一件地方事件,所以《邮报》只派出了几个本地记者去采访这件事。其中有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正是他们在破门盗窃者的通讯录上发现了一个叫做E·霍华德·亨特的人,随后顺藤摸瓜查到了一个白宫的办公室。新闻界的报道很快有了发展,由于《邮报》继续发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秘密情报人员帮助下撰写的一些消息,官方随后进行反驳,但是这些反驳比消息本身更吸引人们的注意。10月份,《邮报》取得重大突破,因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撰文说水门事件不过是白宫进行大规模侦查和政治间谍活动的一部分。随后法庭开始介入,新闻媒介加强了报道的压力,事实真相浮出水面:7月16日,总统助理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对参议院特别委员会说,自从1970年以来,尼克松把他所有的谈话都录了音。1974年初,闸门被冲开。因为尼克松同霍尔曼德的谈话上有奇怪的18分钟半的空白,这是人工故意抹去的。于是,众议会开始了弹劾总统的听证会。8月8日傍晚,尼克松宣布辞职。&
在杰拉尔德·福特担任总统职务的时候,他因为为人友善、讲求实际赢得了记者团的赞扬。虽然他想恢复与新闻界之间信任,但是由于宣布赦免尼克松水门事件中的罪责,在当时招致了各方面的指责和不满,虽然后来被称为“他把一个时期白宫所缺乏的谦逊风格又带回了白宫。”&在1976年8月份的大选中,福特输给了卡特。究其原因,他在电视中赦免尼克松的做法以及他笨拙和反应迟钝的电视形象占有很大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总统竞选的过程中,无论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他们的党政或者下野在某种程度上与媒介有着不可否认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里根总统的时代,与新闻界的关系可以说是阳光与阴暗的结合体。说阳光,是因为里根曾经与驻华盛顿记者团有着一个相当长的蜜月期,两者犹如处在甜蜜期的恋人一般。然而,里根常常在记者招待会上给记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记者招待会的召开次数也不多,记录也不佳。对于历史事件的引用经常犯错误,而他的即兴演说也会成为一些令人尴尬的新闻标题。在新闻界对里根总统怨声不断之时,总统对于新闻界也是暗生不满。新闻界对于政府以及总统的报道逐渐以讽刺为基调。媒体抱怨总统不露面,而人们发现新闻界在解释为什么总统同工作疏远方而做的不够好。当里根政府垮台时,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丑闻对此该负担绝对的责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对于这一违反美国国家法律、绕过国会而设置的供应网进行了权威新的调查报告。尽管白宫和里根都否认和这事有关,但是大部分民众相信是总统在说谎。里根随后的辩解与发言更是遭到新闻界的一致批评,信誉度无可挽回。
在布什总统的时代,他与新闻界的关系可以说是不温不火。在一定程度上,新闻界给了布什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美军开近巴拿马的时候,《纽约时报》的记者汤姆·威克还是说:“人们越是了解布什总统入侵巴拿马的状况,就越是应该这样做——人们也越是思考,我们新闻界为什么一直不批评美国大肆利用美国军事力量行为的“理由”和“后果”。新闻界认识布什总统是友好的,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形象是平易近人的。布什的竞选演讲《看我的嘴唇怎么动就行了》多次被电视台转播,而他们的儿子因储蓄和贷款丑闻受到抨击,但是媒介也迟迟不去挖这一灾难性的新闻
克林顿也是一位有着电视缘的总统,他的党政与新闻界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克林顿对于摄像机有着极大的爱好,一些年轻的采编人员都没他吸引。在与佩罗、布什的竞争中,克林顿充分运用了电视、音乐电视网、电台和脱口秀节目,他真挚的笑容,谦虚而不卑不亢的说话方式博得了多数人的好感。从克林顿在《60分钟》上露面回答他对于婚姻忠诚度和婚姻本身种种的问题之后,媒体在选举初期对于克林顿的支持已经到来。相比之下,佩罗在电视中表现出的顽固的、总是在说教的形象直接将自己推向了失败的那方。在克林顿登上总统宝座之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新闻界对抗和诽谤,而媒介对于总统与五角大楼的含糊其辞等也一再的批评。即便克林顿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现的可圈可点,但是他在私下也对于媒介的某种做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这种反感也换来了新闻界的反击,尤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克林顿对于媒介似乎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他很少召开记者招待会,但是却经常在电视节目如脱口秀中亮相,甚至在某个场合,你会发现,总统正在与普通民众交谈,而且相谈甚欢。新闻界与克林顿及其内阁的关系也是扑朔迷离,后来的“白水事件”曾经占据新闻头条数个月,甚至在之后的性丑闻中新闻界对克林顿可谓是毫不留情。或许是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克林顿的好形象没有维持下去,他也没有获取连任的资格。
不难看出,美国政界与新闻界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在美国政界与新闻界的关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美国政界对新闻界或是利用或是打击,其原则不外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界对政府的态度也是多变的,不变的也是其对利益的维护,似乎也可以说,不变的还有对政府的监督。
洛杉矶之魅
告别了夏威夷——这个禁止了一切农业和渔业生产,只保留了蓝天,碧海,棕榈树,绿草地和纯净空气的“人间天堂”。我们飞向下一个目的地洛杉矶。
当飞机向洛杉矶下降时,我看见了地面上大片排列齐整的平房,。只有极少数的十几栋高楼象船上的桅杆一样在城市的中心矗立着。这个城市用“平”和“宽”来形容,似乎更恰当。
洛杉矶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最大的城市,是全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是全球经济与经济体系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是全世界文化、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的中心。
下午四时许,我们前往参观洛杉矶的市中心。市中心区是和平广场。广场不大,中心是一座“挪亚方舟”的雕塑。雕塑下面刻有“和平广场”字样。旁边是洛杉矶的歌剧院。歌剧院与我在欧洲看见的那种古老的样子不同,是一座四四方方很现代化的建筑。剧院的上方是多明戈等世界级歌剧明星的剧照。市中心依然看不到行人,汽车也不多。歌剧院不远处是迪士尼音乐厅。音乐厅全部用最现代化的钛合金钢制成,造型奇特,有点象悉尼歌剧院的样子,又很象一朵盛开的莲花,其想象与造型的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在夕阳的照射下,它闪闪发光,看来是如此的不同凡响。这是美国著名“鬼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具有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设计师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具有神秘、独特的气氛。
返回住处的路上,天已经黑了。那轮明月伴随着我们的车子,始终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真个是又大又圆又亮,旁边的白云飘飘渺渺,舒舒卷卷。想起胡适先生曾经因为说了一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而备受指斥。其实,不过是因为洛市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视野开阔造成的,与爱国与否有何干系呢?
洛杉矶曾经是一座烟雾笼罩的城市,也曾经发生过石油泄露事件。但是由于美国人逐渐重视环境保护,所以,这样一座人口一千七百万,却拥有一千万辆汽车的城市,却如此清洁、如此美丽!这和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女作家蕾切尔·卡森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不无关系。1962年,蕾切尔·卡森首先在《寂静的春天》里指出,人类活动会给自然环境带来重大损害,从而对美国后来的环境政策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1970年美国成立
“环境保护署“。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自然宪章》,1992年又通过了《地球宪章》,这才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正如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所说:”本书犹如一道闪电,第一次使我们时代可加辩论的最重要的事情显现出来……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今年,英国女律师波莉·希金斯又向联合国递交了申请,希望将生态灭绝罪提升到国际法高度,和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并列,定为第五类反和平罪。她说:“我的委托人就是地球“。
行进在洛市的高速公路上,只见汽车络绎不绝,没有高音喇叭的喧嚣,没有尘埃,也不见浓浓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排放有严格限制).只有车轮沙沙地驶过的声音.我祈望人类爱护我们这大宇宙之中的唯一的地球,祈望人类星球永远如此干净,纯洁,平和!
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又译做圣迭戈,为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城市。其三面环海,距离墨西哥仅25公里,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地。
途中,我们去了一座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基督教教堂——水晶教堂。它有一万多块柔和的银色的玻璃窗,使教堂内一片光明。其圣堂可容纳一万人,可以满足一千多名歌手和乐曲演奏家表演。礼拜活动可通过超大屏幕的室内索尼电视屏幕进行转播,同时可进行电视录制,并且可由五种不同语言进行同声传译……。在这种高度现代化的教堂内布道和礼拜,显然消弭了宗教活动的沉重负罪感,使得祈祷活动变得轻松愉快。美国人是幽默的,于是他们拍出了《修女也疯狂》那样的片子。教堂旁边是银光闪闪的钟塔巴林塔,全部用金属钢架建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苍穹!塔内有一座水晶的耶稣雕像,耶稣的手也伸出那块水晶,指向天上——那不就是尘世间人们向往的天堂吗?
在教堂内,一位身穿红色夹背心的老人,向我们走来,向我们介绍自己——原来他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参加抗日的美国二战老兵。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飞虎队”成员之一。“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7月来中国参与抗日,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早在1937年7月初,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迫于日本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7月和10月,200多名美国人分两批来华。他们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人称“驼峰航线”。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名。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同时日军飞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8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至抗日战争结束,第十四航空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飞虎队大多数队员均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有十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
这位飞虎队队员已经94岁了,大家围住他,热情地和他握手、合影——中国人对于那些曾经援助过自己的外国友人,总是心存感激,不忘旧恩的。
据说洛市是世界上宗教种类最繁多的城市之一。除了基督教、天主教外,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各种东正教、苏菲派等都有一席之地。该市竟有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佛教徒及三百多座佛教寺庙,甚至有以同性恋者为主要成员的基督徒团契。其中折射出的大量的世界各地来的移民,已经使洛市成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文化色彩的国际性城市。各色人种聚集的地区形成了各自的“城”(移民社区),该市正是由近一百个这样的同核市组成的。因此在洛市的历史上,种族与警察的冲突也是时常会发生的。
在圣迭戈,我们首先参观了有浓郁西班牙风情的小镇。圣迭戈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是印地安人,1542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来到这里,这里就成为西班牙人扩张的据点和布道团基地。1825年,这里成为墨西哥控制的边区首府。1846年美墨战争后,才归属于美国。这期间的文化交汇,领土归属的变动,其中各个种族的人们的生存与斗争,肯定是充满了血与火、血与泪的交织。历史的变动从来就是如此!在镇中首位西班牙执政官的家中,我竟然看到了一张中国挂毯。挂毯上的中国人头戴着两片瓦式的帽子,画面上还有一座牌坊,有花有树,有祥云的缭绕。回来后,我查看了一下《中国古代服饰史》,原来挂毯上几个人戴的正是明朝士大夫子弟所戴的“飘飘巾”。这说明这件挂毯当为明朝时,中国和西班牙(或许是墨西哥)文化交流的佐证。它到底从那里来?又怎么到了这里?一切都掩藏于层层的历史迷雾之中,让今天的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圣迭戈的科罗拉多岛,我们参观了美丽的军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这里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海军基地,伫立观望,不禁为军港的美丽而倾倒。近处停泊着著名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它巍峨壮观,象是一座钢铁的小山。远处停泊的是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舰,看不清船舷号,猜想可能是里根号和尼密兹号吧?在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彩色塑像,这是根据二战胜利后,在街头人们狂欢庆祝时,一个美军水兵激动地亲吻一位女护士的真实照片复制的。它的名字叫“胜利之吻”。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航母的“三朝元老”。它的最大尺度是295&41·5&10米,排水量59901吨,编制3583——4000人,可停放137架飞机。该舰1945年下水,未能参加二次世界大战,却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危机及海湾战争等,曾服役于太平洋舰队。中国“六四”事件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曾被派至中国外海,一度预备撤侨。1975年舷号改为cv—41。1992年退役。1997年除籍。2003年捐赠给民间组织,改装为博物馆舰。他矗立在这里,依然那么壮观、宏伟、庞大,令人赞叹!我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支与我国实力相称的航母舰队,这个过程肯定是一个艰难曲折而孤独的探索过程吧?但愿我们不要怨天尤人,要思考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这方面的)大家?却总要“引进”人才,向另外两个大国伸手要“关键技术“?
圣迭戈港的确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海港。据说美军舰队有三分之一的舰船都是以该基地为母港的。美军的海军、海军陆战队都在此设有训练基地。
坐车驶离科罗拉多岛时,远眺附近碧绿的海面上,远远近近散落着点点白色的游船,煞是美丽。再见了,美丽的军港!
9月14日,我们造访了世界著名影都好莱坞。
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座山上醒目的“HOLLYWOOD”。每个字母高13·7米高。1932年,好莱坞的一名年轻女演员,因为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曾经在那个“D”字母上坠崖自杀。因此,现在禁止人们接近这一标志。我们只好在远处拍照了。
进入著名的好莱坞环球影视城,就开始了欢乐的旅程。坐在观光车上,听着一位泰国女华侨导游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们开始了观光。观光车随着蜿蜒的山路前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出名的22号、24号、28号摄影棚。接着,我们又陆续参观了供电影拍摄各种题材、各种场景所需的道具:各式汽车、飞机;为拍摄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场景而搭建的大大小小的各式建筑物;甚至战争场面上用的大型飞机残骸,用来拍摄海洋的巨幅兰色背景,活灵活现的模型大鲨鱼等。用机械臂操纵的汽车、可以让其做令人目眩的飞奔、旋转、抛出等惊险动作。特别吸引人的是那实景表现:洪水冲来,房舍前的木桩和其他东西被冲垮,河水奔腾咆哮而下……,据说这一场景要用五万加仑水。
在观光车驶进慢慢分开的湖水之后,进入了一个暗室,戴上3D眼镜,就能看见金刚、恐龙向我们的车子扑过来——不过你不必紧张,因为这些全是电影在作怪。接着是地震到来时的景象:列车滑出轨外,河水奔突而出,实在可怕!
4D影片更加令人震撼!坐在摇晃的椅子上,随着电影穹幕上的动画场景或上天、或入地、或冲撞、或碰撞,真是快速、动感、真实!让人惊叹美国人制作动画的技艺实在高超!
最出类拔萃的是真人真景的表演。这是一场海盗船的表演:河水、海盗船来回穿梭、海盗们在塔楼上下滑行、小艇飞驰、光、电、火、爆炸、甚至飞机的飞过与降落,全都是真人实景,让人大开眼界,令人感叹美国人真会玩乐!
在影视城内,游人可随意游览,和米老鼠、怪物史瑞克、海绵宝宝等动画人物合影,也可以和装扮成梦露和其他影视人物的演员合影。走过了“电影之路”,它的尽头竟然是一张大大的床,寓意着电影厂是制造梦的地方,即“梦工厂”。
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参观了中国剧院,游览了柯达剧院奥斯卡颁奖的场所,还找到了李小龙、成龙、吴宇森的星和签名、手印等。好莱坞的确是全球电影、音乐产业的中心,吸引了全球顶尖的电影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在此发展。
这里云集着著名的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迪士尼等著名的电影公司。拍摄了不少让世界动心动情的好影片。如卓别林的系列影片,《乱世佳人》、《音乐之声》、《雨中曲》、《卡萨布兰卡》、《巴顿将军》、《泰坦尼克号》、《怪物史瑞克》、《加勒比海盗》、《杀死一只知更鸟》、《死囚168小时》等,还有近年来拍摄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但我觉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辛德勒的名单》,用人文关怀来评价这部作品似乎不够,这是一个民族在哭泣!它的主题音乐是如此动人,如泣如诉,扣人心弦。它的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是如此深沉和深刻,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其中展现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久久地震撼着世界!
洛杉矶的魅力让人流连,特别是它那千千万万一家一户的小型住宅,掩映于绿树丛中,它们风格各异,造型精巧,色彩淡雅,美不胜收,弥漫着和平宁静的气氛。我忽然明白了洛杉矶和平广场那座挪亚方舟雕像的涵义:人类能否祛除自己心灵深处的凶残和邪恶,能否根除相互的残杀和掠夺,进行自我的救赎,从而建设一个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相互尊重、理解、容忍、共存的美好、幸福、和平的新世界呢?
我们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参差多态的世界。正象获得7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美丽心灵》所表达的那样“
人人生而平等”——而这一点正是得益于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视野和认识的开阔 。
人类社会正需要的是对这种参差多态的宽容与关爱。
&&&&&&&&&&&&&&&&&&&&&&&&&&&&&&&&&&&&&&
&&&&&&&&&&&&&&&&&&&&&
五四时期,“进步青年”向西方学习,举起了“德先生”与“赛先生”两面大旗。他们激情澎湃地号召:要让中国进入现代文明国家行列。“进步青年”成功建国了。建设现代民主国家,最关键的是实现“民主宪政”,“宪法”则是宪政的前提。比较中美宪法,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1,立法原则
美国宪法: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人人平等、三权分立、联邦体制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点。
中国宪法:控制人民思想和保障党的绝对领导。一党执政、维护意识形态,无情专政是中国宪法的主要特色。
2,宪法结构&&&
美国宪法:美国宪法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具体应用,仅仅对国会、总统、法院的产生和权限做了规定。加上几条说明性条款,美国宪法总共只有7条,五千言。
中国宪法:中国宪法内容庞杂,不仅具体规定了国家各个机构的产生,还规定了意识形态、经济模式、领导阶级、人民权利等内容。中国宪法多达138条,一万六千余字。
美国宪法的《序言》不足100字,精要的体现了美国宪法的精神:“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构建一个完善的城邦,为了树立正义,使人民生活安宁,共同防御外敌,增进全民的福祉,并确保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共同决定制定本部宪法”。核心关键词为:人民……正义……幸福。
中国宪法的《序言》将近1800字,描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提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阶级斗争、党的领导、台湾问题、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外交原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核心关键词为:革命……斗争……共产党领导。
3,宪法修改
美国宪法:1787年制订,1789年正式颁布实施。200多年来,美国宪法未改一字,仅仅附加了27条宪法修正案,表明了美国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中国宪法:建国60多年,制定和施行了四部宪法。即、宪法。1982宪法颁行后,又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度修正宪法。中国宪法的频繁更改,表明中国宪法文本的不稳定性、不完善性、随意性。
美国“修正”宪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和保护人权。人们无法在美国最初的宪法中找到保障民主权利和人权的条款。但是,“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在修正案中,人们可以见到的多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加强。这是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某些具体人权的特别强调。
中国“修改”宪法的目的,主要是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要表达政治强势人物的主观意志。这使宪法丧失了应有的权威。1954年宪法刚刚颁行,就形同虚设。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各种财产权不变,人民公社运动是该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文化大革命中,制定了1975年宪法,该宪法基本上是毛语录和最高指示汇编。文革结束时,制定了1978年宪法,该法对“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持肯定态度。1982年制定了现行宪法。宪法的历次修改,不过是根据政治需要的量体裁衣,而不是依据某种永恒的价值和原则。
4,用词特点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共使用了143个“不得”、“应当”,这些词汇全都用来约束国家行为,限制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一切公款收支的报告和帐目,应经常公布。合众国不得颁发任何贵族爵位”;宪法修正案第六条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应享受下列权利……”;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合众国境内或属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不准有奴隶制或强制劳役的存在”;宪法修正案第十九条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中国宪法也使用了36个“不得”、“应当”,但却全部用来约束
“地方”、“组织”、“团体”、“公民”、“个人”的行为,几乎无一用来限制国家行为。比如,宪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第四十二条规定,“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可执行性
美国是一个“宪法至上”的国家,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其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自从1803年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拥有了“违宪审查权”。这意味着联邦各级法院可以审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是否与宪法相抵触,并且可以宣布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同时,法院还可以审查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各级政府颁布的法令的合宪性。
中国宪法很像儿童的玩具。1964年,毛泽东已经退居了二线,刘少奇主持一线工作。邓小平召集政治局会议,没有通知党主席毛泽东。毛泽东突然闯会,手中高举一本宪法和党章,大叫道:“宪法上我是公民,有说话的权力,党章上我是主席,为什么不让我参加会”。邓小平和刘少奇只好赔罪道歉。文革期间,刘少奇遭到批斗,他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捍卫自己的权利,企图用宪法保护自己,宪法却保护不了他。2009年,国务院公布了《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该条例赋予保安员在公共场所对人员及其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的权力。宪法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国务院并无立法权限,其颁行的“条例”也仅仅是一个规章,却做出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规定,令人深思。
中国宪法不受尊重,屡遭侵犯,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宪法至上”的信仰,从机制上说是没有实现“宪法监督司法化”:既不能根据宪法对其它具体的法律进行违宪审查,也不能在具体的案件中,援引宪法作为判案的依据。
附:中美宪法资料
美国宪法全文:
美国宪法修正案全文:
中国宪法全文:
&&&&&&&&&&&&&&&&&&&&&&&
夏威夷之恋
赴美国旅游的飞机将在9月10日北京时间九时十五分起飞。
凌晨四时五十分,旅行团全体人员在中国政法大学东校门集合,准时出发。
天空阴沉沉地,不时飘洒着小雨,淅淅沥沥地,带着丝丝凉意——毕竟这已经是秋凉时节了。
我们乘坐的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DALTA)的飞机,其徽号为红兰色的箭头图案组成。飞行员技术不错,飞机起飞及飞行都很平稳。宽大的机翼挺拔地伸展在空中,机翼带着优质钢材的光彩——飞机很漂亮。
北京时间中午十二时二十分,我们安全抵达东京。在飞机上有幸与一位中国留日学生相邻而坐,并且和他进行了坦率地交流。他三十出头,贵州人。在东京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后,目前为一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工作。他说日本人对那些打败过他们的西方人必恭必敬,但却瞧不起中国人,认为我们“素质低”,是“暴发户”。但是他们驻守在中国的日方工作人员,却一个个千方百计希图延长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年限。甚至于为了能留在中国工作,而找一个中国女子做妻子……他的话让人深思。
当飞机降落在东京成田国际空港时,地面上满目萧然,我似乎感到了日本的衰落与索寞。
在这里,我们将滞留六个小时。
在港内,翻阅了机场的介绍书,日本人写道,成田港是面积最大,规模最大的国际空港。与我的观察相比,实在有些吹嘘。有的小国家常常说自己是“大某民族”“大某国”,特别是日本人,很有些“夜郎自大”的味道。正如他们在抗日战争时的表现一样,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晚上二十时,我们转机达美公司608航班飞机,飞向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火奴鲁鲁。
从飞机的舷窗望出去,飞机已经渐渐爬高,穿过了层层云海。终于,机翼下方是一望无际的云海,而空中是在深邃漆黑的天穹上,有一轮圆月正散发着明亮而眩目的光芒。啊,明天就该是中秋节了,难怪月亮是如此圆润而明亮。我对月凝望,终于沉沉睡去。
醒来时,手表上提示此刻是9月11日凌晨二时三十分。但窗外的夜空不见了,满目是阳光灿烂的早晨。原来,我们已经飞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仿佛倒退了。
机翼下方是一片碧波的太平洋。不久,一块又一块小岛出现了。飞机开始下降。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房子,翠绿色的海岸线,如小蝌蚪似的几艘船,船只后面拖着的白色浪线,越来越近,火奴鲁鲁到了。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一片热带的景色映入眼帘,一股热带的湿润而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大家跟着导游对了时间,——9月10日上午9时30分。时间倒退了!
在机场的男女更衣室内,大家换好了漂亮的夏装,走出机场。当地的导游小张,带着我们立刻前往游览亚利桑那纪念堂。
在参观之前,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先要观看一场电影。电影是介绍日,日本人出动350架飞机偷袭珍珠港情况的。怛是影片没有中文字幕和解说,只能看影片的画面——我突然想:日本人或许就是沿着我们刚刚飞过的航线来偷袭珍珠港的吧?
珍珠港的空袭,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全部被摧毁,美国死亡士兵达2500多人,受伤士兵1200人。1941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说:《一个遗臭万年的的日子》,他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一定以自己正义的力量赢得绝对的胜利……依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们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上帝助我!“
他的预言,得以最终实现。
日,日本人在密苏里舰上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胜利了!
亚利桑那纪念堂是一幢纯白色的长形建筑物,正建在那艘被日本人炸沉的亚利桑那战列舰的残骸上。从窗口望出去,远处有一艘战舰正停在那里,那正是战败国日本与战胜国美、苏、中、英签定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它雄姿英发,依然闪耀着胜利的喜悦和光彩。
游客们来自世界各地,但是在这里有序而严肃,不喧哗吵闹。
参观完后,我给导游小张提了一条建议——在该处放映的影片中,应该加上中文字幕或是进行中文解说。小张回答的很干脆响亮:只要我们中国人有实力,他们会改的!
我们住在夏威夷最著名的维基基海滩附近的大洋度假村,从住房的窗口望出去,不远处的碧绿的海洋仿佛就在眼前,点点红色或白色的帆船点缀其上,景色宜人,空气清新,阳光灿烂。
入夜,全城灯火闪烁,散步时走约一百多米,就可以到达海滩。海滩边上,隔不远处,就有火把代替路灯在燃烧,闪亮。原来这也是为了保护环境采取的一项措施。为了保护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全城尽量减少霓虹灯广告。于是做广告的人,散布于街道两边,他们身上挂着广告牌,手中拿着广告页,向过往的行人散发着小广告。
夏威夷的夜晚是迷人的、安逸的。坐在海边,看着层层海潮涌向海边,聆听海潮永不停息的哗哗声,心也变得沉静和安详起来了。天空中时不时飘洒着细细的雨丝,,湿润了天空,湿润了空气,湿润了我的心。这湿润仿佛浸透了宇宙、天地、万物、一切……。
夏威夷的居民由华人移民、日本人移民、当地土著人及其他种族的移民组成。这块陆地正是由发现澳洲新大陆的英国人库克发现的。当地的居民们生活的怡然自得,一副“天民”摸样。曾经和当地一位来自香港的珠宝商人闲谈,他告诉我们,在香港,他总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可是到了这儿,人就一下子松懈下来了。,生活的节拍变得舒缓自如。岛上的人淳朴、善良、,据说不会“复杂的算帐”。
夏威夷的华人“自助餐”极有特色,可以说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它种类繁多,“难以尽吃“。其中有中国式各种炒菜:如烧茄子、菜花炒肉、四季豆、古老肉、清蒸鱼、白灼虾、炸虾、及其他多种家常炒菜;甚至有煮饺子、煎饺子等,各式小点心,让人”不忘故国“。还有日式的各种料理,目不暇接。美式的炸薯条、炸薯圈、撒拉酱、生菜叶、土豆泥、酸黄瓜等,让你”品尝美国“。甚至有韩国泡菜、”别有风味“。饭后的水果让你”眼花缭乱“:木瓜、哈密瓜、西瓜、香蕉、糖水橘子、糖水菠萝、糖水黄桃、葡萄干,色彩诱人。如果你吃的还不尽兴,还有各种各样的冰淇凌等着你”细细琢磨“。当然,本人最爱喝的是中国式酸辣汤,够劲!夏威夷的华人老板们多么聪明!他们将各国饮食文化融入盘中,招徕世界八方来客,食客中不只有中国人,也有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游客。全都陶醉于这种独创的”自助餐“。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瓦胡岛。途径美国著名艺人及中国著名艺人成龙在岛上的住处,李嘉城、张学良的住处,看钻石山火山口,远眺美丽的兰色海湾,观看海潮汹涌时的壮观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晚上,正是夏威夷时间的中国“中秋节“。我们乘坐”爱之船“,缓缓地驶离岸边,在黄昏的海面上游弋。远去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岸边停泊的游船,蔚蓝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以及那轮高挂天穹的圆圆的明月,将温馨揉进了我的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就是这种意境吗?热烈欢快的草裙舞,中国政法大学全体演唱的”敖包相会“”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太空,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优美的歌声荡漾出我们的情思,在游船上的各国游客耳边呈现出了中国草原的辽阔与舒展,草原儿女的爱情——和海的辽阔和广渺,与海的柔波荡荡共鸣、和谐!
夏威夷的中秋夜啊,真是太美了!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夏威夷,太平洋中的一颗明珠。它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海水,一流的沙滩,一流的阳光,一流的环境!
我爱夏威夷!
&&&&&&&&&&&&&&&&&&&&&
生命之歌&&
不知那位作家说过“创作总是植根于爱”;还有种说法:爱与死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给学生讲过,写文章引用过,但是真正懂得却是在今天——在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生命的形式并不只是一种。有的人孜孜汲汲追求长生不老,有人却向往刹那间的灿烂。汉诗有言:“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披服纨与素。”那高贵典雅、悲怆从容的意境,真切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及时行乐的叹息!
所幸我们还有爱,这就让生命无论长久抑或是短暂,都是永远让人怀恋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虽是同心而离居,虽是忧伤以终老,但心有所系,人有所思,胜过空无。
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正是有了爱,才有了思念,有了痛苦有了清醒,有了快乐,才有了创作,有了文章,——我不再傻傻地活着,蠢蠢地乐着,如一具行尸走肉。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诗写道:“有人说,有一个字
/一经说出,也就/ 死去。/ 我却说,它的生命 /从那一天起 /才开始。/爱,先于生命 /爱,先于生命 /后于,死亡 /是创造的起点
/世界的原型 。”爱催生了我的文思,让它泉水一样汩汩奔涌喷发。
在生命之歌里,我经历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经受地狱的煎熬,炼狱的烈火,清风的吹拂,甘泉的滋润。我尽享人生百味,在命运中辗转反侧。我逐渐坚定了一种信念:我要掌控自己的生命。我不想做长青的松柏,只想在短暂的生命之旅中,绽放自己的所有,象昙花一样灿烂辉煌,我就知足了!
生命是有始有终的,我们可以为生命的诞生而欢笑欢呼,我们也可以为生命的终结而高声欢唱。因为生命之歌只要唱响第一个音符,就一定会在最后一个音符结束。
生命之歌和万物一样有始有终,曲终人散去,这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我热爱生命,我也拥抱死亡,这正是一首完整的生命之歌!
&&&&&&&&&&&&&&&&&&&&&
&流水集&自序
&&&&孔子曾站在江边上感慨:过去的一切就象这流水一样啊!
我已在人世间度过了整整六十五年了。其中有十年时间是我们民族、国家的最昏暗的时期,也是我最没齿难忘的时期,家国之痛,个人命运之痛,交织交汇在一起,给我的一生以深刻的影响。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地向自己的目标奔去,他在得到许多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到年老时,他会顺着原路返回,去寻找他曾经失去的一切。这寻找让我落泪、痛苦、也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命运‘的那份沉重和无奈。在回忆和追寻中,我萌生了想写下这一切往事的念头,为了我的那些同时代的同龄人,那些建国以来最优秀的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他们的热情、真诚、忘我、单纯,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在政治风浪中的无知、激烈、卤莽、冲动。还有他们在那段畸形历史中的沉沦、蹭蹬、徘徊、疑惑、奋起的心路和旅程。其实。我们所遭遇的那段畸形的历史,却正是我们民族传统历史中腐朽亡灵的重现。
为了我们逝去的似水年华,为了重现那个造成我们命运的巨变时代,为了正视一段荒谬曲折的历史,为了那些鲜活的年轻的生命,也为了总结我自己的一生……我愿意从新拿起笔来,做一个那个时代和那些优秀青年的心灵的记录者。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离那个时代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中国沧桑巨变,我们每个人都随着这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巨变在奔跑、奋斗、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劳,为中华的崛起复兴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力量!我们真的是无愧于这一辉煌的时代的人。虽然,我们曾经历过那样的动荡
至今我们都进入了老年,回顾往事,却依然让我们刻骨铭心。
天空的白云依然在自由自在地潇洒地飘飞,永远飘飞。
生命之水依旧在汩汩不停地自由地向前奔流,永远奔流。
春草萋萋,夏花灼灼,秋叶飘飘,冬雪霏霏。四季轮回,似水流年。大自然的一切是如此美丽、如此多姿多彩。如此令人留恋,如此恒久不变。我们这些自然之子,每个人都诞生于斯,生长于斯,也将回归于斯。
那些曾经的生命和故事会渐渐消逝,但大自然永存,生命的意义永存:我们可以消亡,但弱小生命个体在强大精神力量感召下迸发出的炫丽光彩,是不能被命运所战胜的。我就是大自然的女儿,我热爱大自然,我热爱生命!是为《流水》之序。&&&&&&&&&&&&
我和我的学生们
我教过三种类型的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人学生。我对他们一以贯之的做法是爱他们、充分信赖他们、激励鼓励他们。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他们在一起,总让我感到心灵的纯净,让我也变得年轻活泼。
和中学生们
中学生热情、活跃、朝气蓬勃。如果班上有几个不甘寂寞的班干部,那么你放手让他们去干(不要什么都自己动脑子,不要包办、不要越俎代庖),那么什么事他们都可以做成功,而且他们一定会增长才干,变得越来越出色、能干。
学校又要组织唱歌比赛了。出了海报,规定了比赛的歌曲,班上的同学们都知道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忙着备课,顾不上管。直到有一天,班长来叫我去看排练:真是没说的,我班的同学队伍整齐,唱得响亮,还有分部轮唱。我说:好!
比赛的那一天,进行到一半时,该我那个班上场了,一切都很顺利。同学们热忱很高,突然,一阵高原上的大风吹来,鹅毛大的雪花立刻在空中飞舞起来,我心想:坏了,大家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吧?不!同学们似乎受到了激励,歌声越发响亮,情绪越发高昂,唱得越来越好。最后,不用说,我的那个班级取得了全校第一的比赛成绩。同学们笑逐颜开。我也心里甜甜的。其实,我并非有意“无为而治”,但由于信任他们,让他们自己去闯,他们就学会了应该如何积极努力,去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和大学生们
后来,我到了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给学生们上“医古文”课。可是学生们到期末却要求:老师,给我们讲唐诗吧!而且,还拿着笔记本,准备认真地记笔记呢!可见学生们对审美和艺术的渴求是多么强烈,生活中怎么能缺少美呢?如果缺少美的熏陶,那世界该多么荒芜!
后来我调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教写作课。这个学校历届的学生多数是全国各省市的文科尖子生。他们是一批特别有才华的青年。有一次作文,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全文基本上每一句都押韵,让人感佩。还有一位同学酷爱足球,无论你出什么题目,他都可以和心爱的足球联系起来,说个淋漓尽致。但是他们依然是特别请纯、可爱,让你不得不爱他们。和他们在一起,你的灵魂都是清纯的。
有一次,快下课时,我对同学们说下节课要开个辩论会,大家想一想辩什么题目,告诉课代表。不一会,课代表追了上来,说“老师,我们要辩论一下有关爱情的问题。”我在心里笑了,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老师,我班的女同学快让高年级的男生枪完了。所以我们用这个题目给班上的女生提个醒。”多么纯真,坦率!一切都不用我操心,他们组织好辩论的正方、反方队伍,辩得有声有色,精彩迭出,课堂气氛活跃而欢乐。最后,我做了总结和评论,同学们把辩论的内容写下来,于是作文就交上来了。他们就是如此率真可爱,让你不得不爱他们。
每年的圣诞节,同学们都过得很热闹,送我许多贺卡。我说中国人过什么圣诞节!他们说,老师,我们只不过是借过节,找个借口同学们在一起聚餐、玩一玩罢了。是的,不要看表面想象,我们的孩子们是很可爱的,每当我想起这一切,心里总是充满对学生的爱。
我还给石油大学的学生上过写作课,这些理工科的大学生们自有其特点,他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精致的图表、表格、数据说明问题,让人感叹,惊叹!
但是,他们毕竟年轻,经历阅历浅,要让他们写得多了,他们就写不出来了。对他们作文的评分,我一般采用正态记分法:成绩最好的同学占全班的百分之五之内,中等的占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九十,不及格的能少就少,最好让其补考获得及格。这个办法行之有效。
和成人学生们
成人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人群,需要灵活的多变的多种方法。他们的求学目的直接了当——就是要文凭。但是只要你热爱他们,善意的帮助他们,他们对你的好意领受最快捷,反响最热烈。
1998年5月,香港回归不到一年。我到那里去给我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办学的香港学生上课。在深圳下了飞机后,坐大巴及地铁再经罗湖桥进入香港。在大巴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上来检查,让人感到有点紧张的气氛。香港这个城市生存环境拥挤,但人们的学习气氛很浓厚。每天到了傍晚,都可以看到大批的白领们手里举着各种小吃、食品,在各站台上一边吃一边等着坐车,前往各种学习班、补习班上课。我的学员多是香港一些跨国公司的白领,但也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的职员,还有一个是港府警察。大多数人说普通话都很困难,结结巴巴憋红了脸也说不全乎。只好我说他们听,只好让他们自己提笔写。去香港的第二天,我就自己写了一个字条:“去大屿山怎么走?”一路在香港街头问过去(那时的香港没有几个人会说普通话,交流很困难)。我终于找到了大屿山,看了那尊山顶上的大佛。第二天我上课时提到自己去大屿山走什么路线,学生们都特别吃惊。后来,他们就和我无话不谈,包括文革中香港也闹事的情形。临走前他们集体请我吃了饭,还送了我一只派克笔。后来,他们还到北京上了一个月的课,看到北京建筑的开阔,他们说:“北京人真浪费地皮!”
总之,我的大学学生、成人学生和我的关系非常融洽,有什么问题都找我谈,甚至他们的婚姻、恋爱问题都和我和盘托出,毫不隐瞒。
西方讨论式教学固然是其精华,但是中国式的灌输教学也有其长处。可以兼收并蓄,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如果碰到上百人大课,就无法进行了。学生们该记的东西照样要死记硬背。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文科的考试题目一定不要“标准答案”。因为汉语是世界上表述最丰富的语言,怎能用一种句式表达呢?让学生们百花齐放吧。
因此,我带过或是教过的学生,都和我一样活泼向上,积极上进,活力四射。因为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力交给了他们。他们始终是课堂上的主角,是我的骄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萨队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