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开基本户需要哪些资料资料!快!

王蓉的博客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请提出宝贵意见!
日&星期一&农历丙申【猴】年三月十九
陶行知小学举行第三届手指快算比赛发布时间: 17:18:24&&作者:南京市陶行知小学  王蓉&&点击:729
日下午,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一年级手指快算比赛决赛在报告厅进行。手指快算是我校数学课程改革的特色项目,也是陶小孩子最喜欢的数学游戏之一。练习手指快算,不仅能够加快运算的速度,还能促进手脑协调发展。为了给小陶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表彰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游戏、喜爱数学、发展思维,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手指快算比赛,这项比赛也成为孩子最期待的比赛之一。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各班进行初赛,推荐5位选手参加全校决赛。决赛选手共分成5组,每组分别由一名裁判计时。经过紧张激烈的四轮竞赛,产生一、二、三等奖。整个比赛,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从容应战,展现出小陶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
手指快算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一年级数学游戏课程。相信一年级的同学们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后,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手,是脑的外延,是智慧的前哨;脑,是手的灵魂,是智慧的源泉。手指快算这一课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支持终身学习的益智方法。本次比赛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手指快算,希望自己不仅算得对,而且能算得快,争当陶小“神算手”!(信息员 王蓉 严婧)
(本文由王蓉从网站直接推送)
分类:学校视窗&>&小学来源:南京市陶行知小学编辑: &&
上一篇:  下一篇:最近10位访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
日志:125篇
标题或内容
记陶行知小学与北京中关村二小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424]陶行知小学第九期陶子讲坛开讲啦!">
[171]记陶行知小学生活力课程之“手拉手走进春天”春游实践活动">
[169]陶行知小学开展2015小学校本研修管理者专题研修班实践活动">
[436]陶行知小学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275]陶行知小学开展第六期青年教师沙龙活动">
[211]陶行知小学举办家长学校活动">
[225]陶行知小学邀请区教科室倪晓寅主任开展个人课题专题讲座">
[407]建邺区课外阅读研习班的假期活动">
[503]陶行知小学邀请杨健主任来校讲座">
陶行知小学开展“乐学少年”公益讲座">
[2204]陶行知小学举行第三期“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1791]陶行知小学承办片区数学联片教研活动">
[1323]陶行知小学第二届阳光体育节系列报道五-----长跑比赛">
[1206]陶行知小学举行元旦联欢活动">
[1176]陶行知小学成功举办片区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课例研讨活动">
[1171]四川省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在陶行知小学启动">
[1166]南京市陶行知小学隆重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161]陶行知小学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1157]陶行知小学举行“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119篇]
………………[514篇]………………[394篇]………………[360篇]………………[323篇]………………[275篇]
POWERED BY &V5.16.4.18&001 ALL RIGHTS RESERVED去年陶行知诞辰120周年,我编的《陶行知箴言》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书颇受欢迎,第一版很快销完了。责任编辑耿坚提出再度合作,出一本有关陶行知的书。陶行知研究书籍出得很多,但适合青少年读的却不多。1991年,我的《陶行知的故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因人事变动,再版无期。这么多年,常有人来索书,特别是每次为学生作报告后,总有学生来信,希望得到我讲的有关陶行知故事的书,我却总是令大家失望。2012年,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与市教育工会、宝山教育局共同推出话剧《永远的陶行知》,反响热烈。但话剧受空间、时间所限制,容量有限,无法全面、翔实地展现陶行知伟大的一生。面对几十年来多方收集,堆积如山的陶研资料,我终于下决心动笔写了这本书。书中的故事为101个。取此数字,是因为冲破100分的樊篱,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不易,故以101寓意“创造”。为贴近时代,请画家丁德武先生为故事配了漫画,图文相映,使书更有趣味性。这本书的出版,得到有关单位、领导、朋友的支持:王荣华主席题写书名并作序;于漪老师写了扉页小语;张癸常务副会长不吝指教;宝山、闸北、杨浦、闵行、普陀、长宁教育局领导及有关市、区陶研会、陶研实验学校等以各种方式予以帮助。在此一并致以真挚的谢意。由于工作繁忙,又因参与话剧的策划、创作,此书虽拼尽全力写成,还是因时间、精力不够,无法尽善尽美。敬请读者谅解。壬辰年初冬于梦陶斋本文来源:http://ewen.cc/books/bkview.aspx?bkid=237546&cid=721386(上传者:defg840)
&&&&1、山西出版传媒网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储存空间,网站所有信息资源均来自于网友上传,我们尊重每位用户上传内容的完整性,不进行任何非技术性的编辑或篡改。
&&&&2、山西出版传媒网一直坚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他人合法知识产权,但由于无法对用户上传的作品涉及或包含的权利信息进行甄别,我们需要各位权利人给予我们信任和支持,共同来维护您的权利。
&&&3、&权利人认为山西出版传媒网所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搜索或链接服务存储、搜索或链接的内容所涉及的作品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被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可向山西出版传媒网提交书面通知(详见),山西出版传媒网收到权利人的通知后,将及时删除涉嫌侵权的作品,或者断开涉嫌侵权作品的链接,山西出版传媒网对上传者在网站上实施的此类侵权行为不承担侵权法律责任。陶行知一生的资料_百度知道
陶行知一生的资料
急!一定短些!
提问者采纳
  陶行知(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个人简介  姓名:陶行知  原名:陶文睿  乳名:和尚  出生日期: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陶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教育思想  1.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  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  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946年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客。
—— 周恩来  万世师表。
—— 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
—— 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  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 泰戈尔  学习陶行知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养,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绩。他的品德、修养和理论都值得学习和继承。  ●陶行知是坚强的民主战士  抗日战争结束后,广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对内战,陶行知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他为争取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著名民主人士、学者李公朴(育才学校副校长)和诗人闻一多被蒋介石枪杀。有消息说陶行知已被列入暗杀名单,陶说:“我等着第三枪”,结果因疲劳忧愤而死。(在这之前的年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之托,周游26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宣传各种抗日主张,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陶行知是诗人  陶行知创作的诗歌的特点是大众化。他的诗是为广大群众而写,他说要老妈(没有文化的老人)听得懂才能称及格。他的诗有许多都谱成歌曲,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  2、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3、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4、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  5、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首先应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与人无关的教育。”  ●理解  人接受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书本知识(间接的,包括听讲),一种是直接的,即从实践获得的。生活教育包括这两部分,并没有把读书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关于“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了解释。  “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生活即教育”是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这是陶先生杰出的创造。  “教学做合一”的确立  1、陶行知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中国教育有改革之必要,当时就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2、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辩论两小时未能通过。  3、“五四运动”爆发,陶先生发表《教学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响一律改为教学法。  4、两年后,教学做的理论成立,最终确定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比较“教授法”和“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过去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和将来的教育  关于生活教育  1.生活教育的由来  陶先生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给生活教育给予了一个定义。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么,坏的学校也可以做学校吗?回答是肯定的,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人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精神状态。  2.终身学习观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陶先生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说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一)
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1.它教学生吃自己  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学生吃别人  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在《新时代的学生》一文中说:  旧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新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现实状况  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它是晓庄学校的校训,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中心。  而现在的中小学都普遍使用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宣称自己的学校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统一”。要知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尖锐对立的。  ●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  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  △《创造宣言》  1.陶行知认为宇宙间过去没有的,经过人类的努力,现在有了。表明人类的一切精神力量都无过于创造的精神。因此他写了这篇《创造宣言》号召一切有为之士,把这一伟大而庄严的工作接过来继续创造。  2.教育者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  以上可以看出陶先生的师生彻底平等观念,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以及信任,由此看出教育民主的充分贯彻。  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绍兴会稽,生于安徽歙县。家贫,幼入私塾,15岁入歙县崇一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杭州教会办广济医学堂。当得悉要入教会之学生方可去医院免费实习时,愤而退学。宣统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民国三年(1914)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和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之学生。六年回国,任南京高师(后改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兼教育专修科主任。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于八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动”之主张,并参加《新教育》杂志编辑工作,后任该杂志主编。十二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本》,推广平民教育。十五年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倡导乡村教育运动。次年3月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10月在萧山湘湖创办“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二十年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次年组织生活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倡导“教学做合一”教育活动。“一二·九”运动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在重庆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三十四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中央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民主》周刊。三十五年7月病逝于上海。毛泽东同志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古庙敲钟录》等。现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全集》等。《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名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启发式教学: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陶行知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生于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当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基本户需要哪些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