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时代5破解版中热那亚在哪里

这也太夸张了..随时互换
这也太夸张了
巫溪庐径..&
摘要中国的形势与欧美日完全不同。他们的麻烦在于,政治家知道要做什么,但一个都做不到,因为选民不喜欢搞改革。
中国正相反,大领导什么都能做到,也要改革,但政出多门,而且什么政策目标都想完成,看似无所不包,其实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香港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隔夜拆放利率首次负利率
3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多数上涨
今年一季度信贷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高
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买买买
中国政府债务率40%
外界评估中国政府实际负债率在308%
2015年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长10%
格罗斯:给全球央行们的时间不多了
德国三月CPI同比增长0.1%
正文旁白:今天(31日)最重要的资讯是下面这条,就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决议公告的技术细则指导手册:<font COLOR="#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国务院今日批转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民营银行。
加快建设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
支持开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试点。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
旁白:你看这些改革措施和意见,没有不好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到位?如果以上述政策全部到位的话,中国经济就算有问题也是枝节问题,很快就会被克服。
但落实难啊,你看看发展民营银行这一条,现在有几家民营的银行?本来李中堂想搞个互联网金融创新倒逼银行业放开,结果呢?不知哪里跑出来一堆互联网金融骗子,忽悠几十个亿,现在都不见人了……你问这些骗来的钱到哪里去了?新闻联播上说了,都被塞给小蜜了。
随便扫一眼给这类骗子公司站台的各色人等,没一个不是没来头的。这水太深,搞得李中堂都无语了。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金融市场双向有序开放?你看看现在外汇和资本管制严厉到什么地步吧,今天有一个诡异消息,印证了资本管制严厉到变态的地步:
香港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隔夜拆放利率首次负利率
周四(3月31日)香港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隔夜拆放利率(HIBOR)暴跌至负3.725%,为首次跌至负值区域。
负利率可能意味着离岸人民币需求较低或者供应过剩,但接受路透采访的分析师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Hibor大跌,可能因据金融时报周四报导,中国国有券商国信证券香港子公司在香港交易的一项离岸人民币债券发生违约。
旁白:现在没有确切理由说明到底发生什么,路边社消息是国信证券之所以违约,是因为外汇出不去所致。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也太夸张了。但事实可能就是如此,你看看下面消息,就知道资本管制严厉到什么程度:<font COLOR="#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Shibor)继续多数上涨
<font COLOR="#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多数上涨。涨幅最大的为2周Shibor利率,上行了5.80个基点至2.7880%。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1个月Shibor涨逾4个基点,报2.8070%,
旁白:这两天的境内外银行间利差,也未免太大了吧?这背后逻辑,说实话,一时半会也难以让人理清。
但即使再外行的人,也能看出这背后的因素是资本管制,否则不至于如此诡异现象出现。仔细想想就明白,其实就是汇率维稳和货币宽松两个目标同时都想要,结果就是这样,你看看下面:今年一季度信贷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高
<font COLOR="#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将于4月中上旬发布,2月新增贷款环比大降至7266亿元人民币,1月新增贷款狂飙2.5万亿,市场普遍预计3月将在1万亿左右。
如此算来,一季度新增贷款超4.2万亿。单季度信贷投放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
旁白:这还没来危机呢这样了,要是真崩盘了,到时岂不是给大街上行人兜里塞钱啊?
现在明白了吧?猪肉蔬菜价格疯涨,各地楼市简直发疯了,都是和一季度信贷狂奔所致。人民币不贬值是中国央行操盘手功力高,否则早就贬到姥姥家了。
哈继铭先生说,如果中国M2持续如此飙升,汇率依然不变,那么中国人可以买下全世界啦。事实是,一季度中国人真的狂扑海外买买买:
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买买买
彭博称,中国企业年内迄今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规模达1130亿美元,不仅超过2014年全年而且接近去年创纪录的1210亿美元水平。
中国化工2月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现金收购先正达,收购金额超430亿美元,成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富士康35亿美元收购夏普控股权;海尔斥资54亿美元现金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大连万达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
收购企业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传统能源、矿业、制造业、消费品行业、TMT等。
旁白:所以明白了吧?这个时候不搞海外置业,今后真没机会了。
但这油,哪里随便轮到你来揩,都是央企干啊,起码也得国企啊,要不就是老板根子硬的企业,即使上面不硬,下面也得非常硬,譬如安邦……
否则这饕餮盛宴,你想染指,就是非法转移资产,进去吃号子饭分分钟的事情。所谓债务内化,资产外置,干的就是这调调儿。
好在现在中国政府债务情况还行,能扛得住:中国政府债务率40%
<font COLOR="#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系列报表。
2015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额约为10.66万亿元,比全国人大批准的2015年国债余额限额11.19万亿元要低。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实际执行数额,则紧贴批准的限额,2015年底预计执行数分别为9.93万亿和6.08万亿元。
三项债务数据相加,截至2015年底中国政府债务规模总计26.67万亿,当年GDP总额为67.67万亿。两相比较,得到截至2015年底我国负债率约为40%。
旁白:按上述账面数据看,中国债务情况不是很严重,事实也确实应该不严重。
但北大教授宋国青曾说过:在中国,财政、国企和银行,是一根管子贯穿的三个瓶子。所以只要一个瓶子漏水,其他瓶子水再多,也得给泄光。看看下面:
外界评估中国政府实际负债率在308%
在全球市场担心的诸多威胁中,中国债务水平一直备受关注。
澳洲国民银行(NAB)高级亚洲经济学家GerardBurg认为,中国债务大部分来自影子银行,据估计,除理财产品之外影子银行债务水平已经达到中国GDP的95%,总额约10万亿美元。
如果综合银行贷款、影子银行、政府债券和非影子银行综合融资,NAB估计,截至去年12月,中国整体债务占GDP比例高达308%。
旁白:保增长、汇率维稳、货币宽松、防范金融风险、经济结构转型、物价稳定和淘汰过剩产能,这些目标领导统统想要,一个不拉。
结果就要命了,因为这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目标,上述目标之间都存在相互矛盾关系。
到目前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其实依然是健康的,就是不知道改革者这么挥霍时间,能折腾到啥时候,你看看下面资讯:<font COLOR="#15年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长10%
<font COLOR="#月31日,民航局发布了《2015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旅客吞吐量914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飞机起降856.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0%。
旁白:当一国高速公路依然车水马龙,飞机场大厅依然人头攒动,大城市饭馆酒店依然有排队等号的人群,那么该国经济差不到哪里去。
问题是,这不是永久持续的现象,经济政策稍有不慎,繁荣如同手中沙,一夜之间就会消散殆尽。
不过貌似这也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主要经济体好像都一样,看看格罗斯的观点:格罗斯:给全球央行们的时间不多了
债王格罗斯在其最新的投资展望报告中表示,全球央行大规模宽松刺激以及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已经逐渐消失,留给他们重振全球经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格罗斯认为全球股市已经物尽其用,如果全球经济无法出现增长的话,股市必然将掉头下行。
旁白:确切的说,是给各国政治家们的时间不多了,央行能干神马?不就是放水嘛。
话说真要是和日本那样,大家也就彻底死心了,这不是还有效果嘛,譬如美国,你看看现在股市楼市这个涨啊……
欧元区,搞了这么多年的QE现在连德拉吉都有点泄气了,但等等,你看看下面:德国三月CPI同比增长0.1%
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3月CPI意外同比上涨0.1%,预期为持平,2月为同比降0.2%。
数据表明,德国国内需求有所增加,欧央行刺激政策开始生效,欧洲通胀出现复苏信号。
德国是欧元区内最大的经济体,德国通胀意外增加,对欧元区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每日综述QE只要有点效果,陷入绝境的央行就一定就要用到底。但对于中国而言,形势完全不同。
欧美日的麻烦在于,政治家其实知道要做什么,但一个都做不到,因为选票决定了选民们不喜欢搞改革。
中国恰恰相反,大领导什么都能做到,也要改革,但政出多门,而且胃口也太大,什么政策目标都要完成,看似无所不包,其实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相应的政策套餐更是稀奇古怪,资本管制大烧饼搭配金融自由化水果盘,宽松货币大补丸与出清库存淘汰过剩产能消毒散、汇率稳定泻立停同服,诸如此类等等。这结果如何,就天知道了。
就是这一逻辑
作者:岩源
来源:华信岩
(China_Rural_Finance)
这个世界变幻得太快
两年前,说起银行过苦日子,许多人都不会相信,一年前,要说银行迎来寒冬,很多人仍会半信半疑。今年,仅仅是改革的几次寒流,已经让银行早早入冬了。
十几年的好年成,银行已经习惯了大跃进式的增长,最保守的银行也是10%左右的年增速。无论多高的指标,季末年末都会差不多完成,银行人慢慢开始享受“战天斗地”的豪情,渐渐地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能,在一个顺景的时代,想不做个英雄都难。
今天的银行业,就像窗外的世界,看起来很美,却寒意飕飕。冬天的感受,取决于你是在温室里,还是在温室外。
银行的失落,主要是优越感的缺失。不管是不是承认,银行体制里的人,过去一直会认为自己从事着一项崇高的职业。这种自信,一是源于银行在经济链条中的超然地位,二是因为有着一份别人羡慕的薪资。当银行在“被改革”的浪潮中被推到风头浪尖时,面对的却是民众的愤怒和不满,这深深地挫伤了银行的自尊,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放大了银行入冬的寒意。
银行资产的负增长,存款的下降,不良的增长,营业收入的减少,以及员工降薪,增加了银行的恐慌。焦虑的银行家们开始跳槽,多数的银行人开始过紧日子,仿佛银行一夜间“糟透了”,如同往日的“好得很”,其实这是一种幻觉。
过去的银行没有多好,如今的银行也没有多糟。
以前的银行在温室里,乃不知有四季。稳吃利差,坐开规模的快车奔跑。今天,政府只是拿掉了温室的罩子,仅仅是放开了利率,放开了部分市场,你就说冷的要死,要说怪,只能怪你弱不禁风。
现在的天,还冻不死银行,连经营最差的银行也还有肉吃。这不是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没有自然的生老病死,拿个牌照就有饭吃,你比许多行业好很多。
这么一说,似乎颠覆了前面所说的银行入冬的观点了,其实不然。银行是入冬了,只是这冬天是一个“势”。
银行的冬天之势,主要在于既有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过去的独有业务会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脱媒;总之,你熟悉的少了,你固有的正在改变。势是巨大的危机。
说银行的冬天还不实,主要是银行现在仍然有可观的利润,还有存款和支付主渠道的保护,还有着占金融行业总资产90%的绝对规模优势。
撩去浮云,对银行冬天的正解应该是,过冬是一个理念,你不改变,就是冬天,如果持续今年的颓势,你就会慢慢的冻伤;你在改变,冬天就是积蓄力量的跳板,明年就是你的春天。
银行的转型将是这个社会令人敬畏的改变。
从银行跳槽去证券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职场人士也许不会想到,银行转型可能危及你新的饭碗。
银行创新,会全面进军证券保险业,实质性推进混业经营,依据渠道优势,再裹挟资本的力量,往日的合作伙伴会成为银行的对手,那样的话,紧接着就该证券、保险等行业入冬了。
互联网金融和银行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一旦银行拥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机制,互联网金融的相对优势就会变小,博弈的结果应该是银行和互联网合作迎来共赢。
银行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银行开建网上商城,冲击的不仅是阿里和京东,甚至可能是整个零售业。
假定每一个银行都变成了P2P和众筹平台,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许多问题让人不敢想。
银行的业务细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子公司和合营公司,银行会通过“债转股”进入相关的行业,那时,“银行系”会不会成为新的寡头?
所以,一些人担心的不是银行不改变会死掉,而是怕银行裂变的太快,让别人死掉。
银行业从“黄金十年”到“再也不能躺着挣赚钱”
回溯银行的好日子,业界有人把年称为银行业的十年黄金期,这是一个相对客观和科学的判断。
2013的“黄金十年”
2013年的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的辉煌十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从27.7万亿元提升至151.4万亿元,十年增长了4.5倍;利润从322.8亿元增长至1.74万亿元,飙升为十年前的54倍,盈利能力已经跻身国际银行业一流水平。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从17.9%降至1.0%;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98%提升至12.19%,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都显著改善。
按照资本实力排名,我国进入世界前1000位的银行从2003年15家增加到2013年的96家,全球前10大银行,中国独占四席。这就是变革的力量。
在国有大行上市重生之后,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相继进入上市的阵营,目前登陆A股的上市银行共计16家,实现H股上市的城商行、农商行共计5家。
两年的变幻,风光不再
过去十年,银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享受到中国经济入世、经济改革和人口等多重红利,加上股改上市,内部经营机制也焕发了活力。
十年里,存贷款利率管制虽有所放松,但银行仍可以坐吃固定利差,只要不断做大规模,盈利就能同步增长,银行经营是以规模为导向的。所以,银行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搭上了经济发展的便车。在经济景气时,银行的发展模式创新动力不足,每家银行都希望通过规模的扩张做大当下利润的蛋糕,对业界的变革不愿意多想,更不愿意多做。即便是叫喊多年的增加非利息收入也成为银行依靠优势地位搭车收费的由头,成为监管部门收费整治的对象。
银行是国家信贷计划的执行者,也是资金投放的主导者,而且国家队一直是主渠道的角色,在资金资源的配置上,银行一度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企业资金的多与寡,成本的高与低,银行说了算。这种权利是银行业的垄断形成的。所以,早几年,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
这只是表象。在银行大把大把挣钱的同时,监管当局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一是实行严苛的资本监管。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10.5%,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这是对银行可能出现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多大的业务,必须有多大的本钱,绝不可以“空手套白狼”。充足的资本,是客户利益的重要保障。因为有着资本充足率、资金来源约束和风险管理约束,这就决定了银行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盲目的规模扩张。
二是充足的风险拨备。按照监管要求,银行要有充足的坏账准备,俗称拨备。拨备覆盖范围,既包括信贷资产,也包括非信贷资产。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1662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35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8.39%,较上季末下降13.5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98%,较上季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三是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开的是贷款利率,而后放开存款利率,先是在一定浮动区间里放开,而后是不设区间完全放开。日,央行在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区间,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资金在理论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定价,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重大挑战。
四是不断放开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机构向社会资本开放,民资可以办银行,村镇银行也开始遍地开花,银行牌照不再稀缺;一方面银行业务向非银行机构开放,小额贷款、消费贷款、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成立,P2P、众筹等多种融资、网络支付业务也相继放开。
五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决定自日起正式施行。
这五招棋,步步为营。先解决银行的产权问题,不断充实资金实力,增加净资产,把业务规模和资本实力挂钩,勒住非理性扩张的笼头;其次是增加风险拨备,通过大量的储备,夯实以丰补歉的基础;三是打破垄断,把传统的银行业务向非银行机构开放,同时增加金融供给,连银行牌照也放开,鼓励互联网金融搅局;四是放松利率管制,同时频频降息,让你的利差越来越薄,资金价格完全市场化;五是釜底抽薪,通过存款保险把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切割,除了商业化保险手段之外,政府不再兜底,给银行开出了“准死证”。
仅仅两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合法化,尤其是2015年来连续五次降息,加上2014年末非对称降息,银行利息收入大幅降低。与此同时,银行负债端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存款正在迅速分流,成本加速抬升,利差进一步收窄。
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871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01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3%,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7.26%,同比下降3.40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三季度的数据更不乐观。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净利润增幅都跌破了1%,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5%、0.57%、0.79%、0.73%。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农行的不良率甚至达到2.02%,其他三家也在1.43%-1.45%之间。
截至2015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有15家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余额9080亿元,较年初新增2048亿元,猛增近三成。
分地区看,浙江、广东、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规模,则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山东、江西、浙江、宁波四个省市,银行不良率均已突破2%。河北、广东、山东、陕西、重庆、厦门等地区银行业净利润都出现负增长。
不过,监管部门最新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在3%以内仍然是安全的。银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厚实的家底,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令人担忧的是银行业衰变的趋势。
改变,带着我们一路向前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各种新型金融机构迅速崛起。从2013年起,央行也加大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到2013年7月,已经基本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此后央行的几次利率调整已经让银行招架不住。银行的存款一部分向互联网金融转移,一部分转化为银行理财,留在银行的存款也随着利率的放开而水涨船高,银行存款成本的不断抬升,直接吞噬了银行依靠利差赚取的利润,银行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躺着挣钱。
不巧的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的进程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方式的变革叠加在一起,经济周期的波动也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收益,实体经济的不景气,GDP增幅的放缓,经济转型的阵痛,让银行的日子更加艰难。
离开了熟悉的吃利差模式和业务的垄断优势之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最容易受伤的。两年前,还有那么多的银行家对互联网金融不屑一顾,对经济转型无动于衷,一个时期,甚至还陶醉在往昔的辉煌岁月中,他们也许想到了改变,只是没有想到改变会如此剧烈。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改变,在2013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仅仅是失去了固定利差的保护,银行一下子就步履蹒跚。银行一定会感叹,这个世道变幻得太快。
蝶变静悄悄
当一些银行深陷舆论漩涡的时候,更多的银行选择了低调的转型。
按当下主流的观点来看,银行转型的主要路径就是大资管、轻金融、混业经营和与新机构的广泛合作。银行转型的本质还是创新。
不妨看一下,银行近些年都在忙些什么。
从理财和同业说起
最早应该从银行的网点转型说起。网点转型的主要亮点是把网点的功能定位由交易结算型转变为营销服务型,这是银行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也是银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的重要一步。
增强网点的营销职能,前提是银行有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产品体系的丰富历程中,理财产品的出现是一个跨越。
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新的业务出现,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因为理财产品会分流银行的存款,这对长年以来坚持“存款立行”的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意味着银行不仅仅注重存款,也更加注重收入。因为理财产品银行可以收取比较可观的手续费,而且银行会通过理财产品的“接龙”套牢客户,也会通过一些技巧把客户资金在理财和存款之间进行转换。
理财产品的另一突破是为客户筹集资金的形式多样化,使贷款客户可以在银行得到一揽子的金融服务,银行投行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按照投行化的思路,银行的理财产品及其创新也越来越规范。
最早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高息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募集来的资金,放在一个资金池,各个产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风险难以把控,经常会有腾挪现象,一旦出现风险,客户的权益就缺少应有的保障。虽然初期有银行刚性兑付的保障,但明显有违监管部门“理财产品”设计的初衷,也不利于客户的风险教育。
所以,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的理财产品必须专营。银行的理财事业部或准事业部由此而生。因为体制的变化,银行的理财经营越来越规范化,也成为银行业新的竞争点。
与此相伴的还有同业往来业务。其实同业业务最初是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后来才有套利的冲动,还有就是银行间互存,意在做大资产,这样银行会比较好看。但是因为银行不光是看资产总量,也要看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因为有资产回报率的压力,所以银行同业业务创新很快。
银行同业业务也一度无序竞争,有的银行甚至四级机构都在做同业业务,内部也在做交易,监管部门后来明令同业业务上收,只能法人机构做,由此衍生了同业业务事业部,多数银行称为金融市场部。
同业的业务不局限于资金的往来,也有资产的买卖,还有周期性的代持,业务种类不断丰富,主要动因一是套利,二是规避监管,三是解决流动性困难,也就是提高头寸管理水平,本质是增强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同业业务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资金掮客,中介在银行间也开始活跃。
理财和同业业务的发展,带来银行的两个变化:
一是银行对资金的争夺不再局限于存款的形式,银行会以“为客户着想,替客户增收”的面目出现,主动将一部分中长期存款转化为理财产品,改变负债形态;二是银行间市场越来越发达,银行间出现明显的“职能分工”,银行间资金呈阶梯型的流动形态,一些银行资金低成本进来,加价出售,追求安全性;有的银行,资金高进高出,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盈利模式开始分化。
渠道和牌照
从银行的自身变化来看,渠道的革新也走出了重要一步。也就是各家银行都在竞相推出的直销银行,直销银行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态,因为观念、习惯和产品的限制,目前主要还是面向特定的人群。
对传统银行网点作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逐步分化,有的银行在收缩物理网点,有的银行则在大力发展社区型网点。在网点的建设上,逐步开始出现差异化。
但总体上来看,银行的渠道优势依然在强化,在突破了传统物理网点的局限之后,银行的渠道呈现线上与线下、有人机构和无人网点、自助机具ATM、VTM、POS等有形与无形的多种渠道组合。
银行的经营牌照也在不断突破。据统计,自日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业务开闸后,已有10家银行依次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今年6月11日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8月平安银行、浙商银行,9月广西北部湾银行、宁波银行,10月包商银行、南昌银行、民生银行均获得了私募牌照,而11月初又有江苏银行、徽商银行获得牌照。
获批私募牌照后银行可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私募基金,是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的又一突破。从获得牌照的名单看,还是中型银行居多,而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因为,此前大中型银行已经在混业经营上先迈出了一步。
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就有8家境内银行投资设立了基金管理公司,4家银行获准成为投资保险公司的试点机构,2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此后,商业银行的这种混业趋势有增无减:工商银行收购金盛人寿;平安保险全面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中国人寿参股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也参股了广发银行。最具突破意义的事件在于,国开行收购航空证券,并更名为国开证券,获得了商业银行梦寐以求的证券牌照。
此外,从投资控股关系上看,一些商业银行已经有所突破,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这些机构在境内收购了保险公司,在境外则搭建了投行平台。还有一些金融控股集团,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以及平安集团,已经基本拿到了银行全牌照。
银行对混业的追求更多的是来自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所带来的利差收入越来越难以为继。这时候,银行必然会追求新的盈利渠道。在体制内,会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传统业务的高附加值转换,在体制外,会通过和证券、保险、信托的融合增加收入渠道。
势变和顺变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逼人攻势,一些银行也选择了顺势而为,如中信银行和百度正在酝酿的“百信银行”就是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的强强联合。个人觉得,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局,应该比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各自单兵突击要好一些。
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银行“债转股”的呼声又起,所谓“债转股”就是把一部分银行贷款转换为企业股份,好处是可以降低企业付息成本,又可以避免银行出现大量的坏账,障碍主要来自对银行投资限制的监管规定。
银行业内部也出现了弯道超车的案例。今年上半年,在整个银行业营业收入增幅明显趋缓的情况下,招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在其资产负债规模增幅放缓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3.59%。招商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仅相当于交通银行70%左右,营业收入却比交通银行多74亿元(交通银行为967亿元)。这是我国银行业首个中型银行在资产规模明显较小的情况下,营业收入超越大型银行的案例。究其缘由,就是招商银行议价能力强、收入来源广,盈利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银行业玩起了跨界,许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城,工商银行的“融E购”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经累计达到2044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4500亿元人民币,而京东商城去年全年的销售收入是2600亿元,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去年的销售收入也不过7630亿元,可见工商银行的网商确实表现不俗。
蝶变的喜忧
如此看来,银行这些年并没有闲着,在看清不能躺着吃利差的趋势之后,很多银行已经开始抢肉吃。
银行的蝶变,在于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吃利差盈利模式,不再单一地追求业务规模。
从对客户资金的视角来看,过去银行可能习惯于吸收存款,把客户的钱变成自己的负债,然后加价以贷款的形式放出去,赚取差价。现在,这种差价不可持续。银行遇到客户资金,第一个想法是怎么通过客户的钱去赚钱。
如果客户同意低利率的存款,银行自然欢迎。如果客户追求较高的回报,银行会动员客户购买理财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银行还会推荐保险或者基金产品,银行追求的是和客户达成交易,挣取交易费,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希望把客户的钱变成自己的钱(吸收存款)。这是银行资金来源的变化。
银行的资金运用也不再依赖于贷款这种形式,甚至已有的贷款银行还希望出售或者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变现。这是因为贷款既要占用较高的资本,又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对于银行有较高议价能力的个人贷款、消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则开始转向银行子公司,由消费信贷、汽车信贷、小额贷款等专业公司运营。
银行过去名为“中介”,实则业务都是“自营”。存款刚性负债,本息需要按期兑付。贷款风险自担,出了问题自己买单。事实上是银行在自己经商,一边进货,一边销售。
现在银行的想法是,能吃差价的继续吃,不能稳吃差价的,那我就撮合成交挣取佣金。大资管、轻资产就是这一逻辑,尽量把风险转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优化。
大资管是一家托两头。有资产的我帮你管理,帮你增值,尽量满足你的盈利性要求,自然是收益越高越好。对于求资金的,能贷款给贷款,贷款不合适的做理财组合和结构性融资,能搭桥的搭桥,该注资的注资,目标是帮你筹到钱,自己也挣到钱。自己能放贷款的自己放,自己放不了的银团放,或者消费信贷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解决,也可以信托。总之是把客户的钱融出去,给需要钱的找到钱。
轻金融理念是尽量减少资本占用,能不自营的尽量不自营,风险能转嫁就转嫁,能表外解决尽量不转移到表内,能杠杆撬动的就优先运用杠杆。
银行做中介,风险自然最小。但也有一个潜在的忧虑,银行讨好投资者的举动可能会变相抬高资金成本,影响成交价格,这会对实体经济不利。因为投资的收益最终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
银行内部的变革也会加剧,一些银行会变成低层次的揽储者,为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提供资金来源;一些银行会变成风险和暴利的角逐者,享受高风险高收益的乐趣;更多的银行会形成行业内细分,批发、零售业务会各自专营,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也会分类运营,许多新型的业务机构会以银行子公司、合营公司的形式出现。总之,将来的银行会越来越不像银行。
银行将来可能是大商场,可能是快餐店,也可能是菜市场;可能是咖啡店,可能是农庄,也可能是售楼处、房产中介或者汽车4S店。你不要以为这不可能,既然网上商城已经向银行开放,建立金融一体化物业的日子还会远吗?
可以随时互换
&啊咪老师&港股那点事
编者按:格隆汇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经典思考文章,其中数十篇经典之作,被广受传播,一时洛阳纸贵。在这复活节假期港股休市之际,格隆汇特为大家带来假期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今天为大家分享篇来自会员啊咪老师的《华尔街和硅谷,哪个更重要?》
华尔街和硅谷,哪个更重要?最近我在研究这么一个有趣的话题。
作为金融行业沾边的从业者,屁股决定脑袋,必须是华尔街比硅谷对世界影响更深远。当我们思考华尔街和硅谷哪一个对世界影响更深远的时候,如果举出各自领域里面的个例,稍加渲染就一定会让读者深以为然。但这样真很难看得清,因此要跳出个例看规律,先思考,华尔街和硅谷代表的是什么~
华尔街,在这个命题下,它就不仅仅只是代表美帝的证券交易所,而是全球各地交易所、金融机构所代表的现代的金融体系,而在现代的金融体系,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悲喜剧,既有一夜暴富的传奇,也有尔虞我诈的算计,代表着人类对财富的无尽追求,那花花绿绿的软妹币,US
dollar是人类各色欲望统一的衡量指标,资金跟随者欲望在各个领域中流通,华尔街(现代金融体系)就是让资金(资源)跨时间、跨空间在各个领域配置的机制。
硅谷,当下黑科技的集中营,是代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最先进的生产力,实体经济的集大成者,聚集了众多伟大的企业,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看,能使用的黑科技都是已经成熟了,已经商业化推出市场的黑科技,黑科技诞生,成长都是需要资本的支持的。创新是需要成本的,不是有口号就行了。
聚焦改变人类发展的黑科技企业没太多的意思,探究人们建立,发展科技企业的最根本的动机才有利于思考本文的命题。对于科技的追求,其根本的动力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对未知科技的无尽的追求,另一类则是对于科技带来的财富的追求,无论是哪种动机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对于前者,资金可以大大加速其发展速度,对于后者,资金让其启动、加速、兑现。
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上的金融史和黑科技史的交集,来来看看两者谁更为重要。
一、王权时代
在未开化的早期,当中国还是封建统治,当国外还是君主制的时候,资本的分配全赖于统治者的喜好,只要统治者愿意,资本不是问题,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统治者的诉求,这也就有了郑和奉明成祖令进行七次航行,史称“郑和下西洋”,总航程达七万多海里,足绕地球三周有余;传说中比西方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了七、八十年,是当时人类史上最庞大的远航船队,《郑和航海图》世界现存最早的航图集。
后世的哥伦布为了验证他的想法,先后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国王寻求协助,以实现出海西行至中国和印度的计划,但均得不到帮助。在此同时,欧洲国家极需要东南亚的香料和黄金。可通往亚洲的陆路却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阻,海路则要经由南非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因此欧洲的君主开始改变以往的想法。哥伦布在到处游说了十几年后,于1492年,终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
在哥伦布与王室签订的圣菲协议中,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答应哥伦布,如果他成功了,他将被授予世界洋海军上将,将被指派为所有他发现并宣布为西班牙领地的土地的总督和统治者。对新土地上的任意一个部门,他都有权让王国从他提名的三人中指定一人任职。他还将可以永远从新土地的总收入中提成10%。另外,他还有权利可以购买在新土地的任何商业冒险事业的1/8的股份以及享受他们的1/8的收益。
远洋航行,环球航行绝对就是当时的黑科技,在没有君主(资本)的支持,黑科技根本玩不下去,而且当时即使有资本还不行,君主还控制着绝对的政策权,因此黑科技的发展必须是能完全对君主(资本)的口味才有可能推进下去。
这个时代创新的发展是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领导风险的。
二、债权时代
如果说君主时代,资本的流通还是以统治者偏好进行分配的话,进入债券时代,就开始进入信用扩张的时代,这个时候还是以政府债券为主(隐含信用风险最低)。
从较不严格的意义上说,1141年的法国就出现了证券经纪商和集中交易的场所。
中世纪末期,威尼斯、热那亚尝试发行政府公债,并诞生了政府公债的交易。
历史上第一个发行国债券的国家是英格兰王国,1693年,为筹集对法兰西王国作战的军费,英格兰银行发行了国债券。后来其他国家也发行国债券来支付军费或其他政府开支。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了,打起战来,没办法像旧时代一样苛捐杂税盘剥民众,只能用战争债券的方式向市民融资。即使到近代,二战期间,美国曾发行国防债券,珍珠港事件后,国防债券被改名为战争债券。在1941年至1945年5月间,美国民众共购买了总值500亿美元的战争债券,以资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就是最大的黑科技集中营,而且战争打的实际上就是资本,在中世纪之后的战争中,总少不了战争债券的身影。即使在民间,民间资本开始抬头,债券工具普及之后,个人或者企业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信用情况和投资目的进行发债融资,在资本募集的渠道上不再受制于执政者,释放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是无法想象的。
这个时代创新的发展的风险是集中在发起者身上的。
三、股权时代
股票制度,起源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602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当时该公司经营航海事业。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资,航程完成后即将各人的出资以及该航次的利润交还给出资者。1613年起该公司改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润。这就是“股东”和“派息”的前身。
这个东印度公司不是撬开我大清帝国国门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但是进入了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股权融资时代,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对于资本的募集就更为便捷和多样性了,股权融资时代出现后,诞生了太多伟大的公司和黑科技。
这个时代创新的发展的风险是发起者和投资者共担的。
四、泡沫时代
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远洋船也好,蒸汽机也好,铁路也好,汽车也好都是那个时代让人尖叫的黑科技,几十年前,底特律的地位不比现在的硅谷低,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创新红利在不同的地方诞生而已,而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民间资本的充裕以及资本流通方式的革新,资本的力量助推了创新发展的速度,加速了科技红利的变迁。
回顾历史,每当民间资本的充裕度超过当期的创新力的时候,只要出现一个创新点,会速度的产生行业泡沫,资本的泡沫会催生出大量的人开发那个创新点,迅速的挖掘那个创新点的价值,大大减少了科技开发,商业化的时间。
回想2000年互联网泡沫,活下来的都是现在互联网的中流砥柱;前些年的百团大战,打了好些年才分出胜负,最终也成功的演变出团购这种消费模式;然而最近的打车大战,迅速培育用户习惯,迅速的分出胜负开始收割;当下的VR,当A股还在炒概念的时候,国外已经开始有设备进入商业化了。很多时候,聚光灯只聚焦活下来的赢家,殊不知,这个赢家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脚下踩着多少巨亏的友商以及他们的投资者。创新是一项超高成本的实业,特别是大规模的创新。
这个时代创新的发展由资本泡沫进行快速推动的,最终的风险是社会承担的。
在将来,也许会有代表着更新时代的科技发展的银谷、金谷,资本的流通方式也许会演变出更先进的方式,但是无论任何方式,没有充裕资本的支持,科技的发展肯定是相对停滞或者缓慢的。
没有华尔街的支持或预期,硅谷的发展必然是缓慢或停滞的。
&格隆汇评论员
编者按:格隆汇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经典思考文章,其中数十篇经典之作,被广受传播,一时洛阳纸贵。在这复活节假期港股休市之际,格隆汇特为大家带来假期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我们每天将发表至少一篇全新的会员深度思考,配上以往深度思考系列中广为流传的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本次分享的是来自会员格隆汇评论员的有《共度时艰,所有难关都会过去的》。
近期,全世界的焦点都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这个从去年9月开始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与资金的市场,如今却陷入泥潭,似乎有点可叹,可怜。
不管是上证A股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下跌行情,还是这两周港股市场的巨幅波动,都深深的刺痛着很多人的神经,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个世界怎么了?
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过程并不完美,但是作为中国人,到了今天,我们应当感谢自己的努力,也同时感谢国家的努力。中国人民,在整个世界历史中,都是最勤劳,最朴实,最善良和最勇敢的民族。
中国人创造财富,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有人打过一个比喻:如果下周世界末日就要到了,人类急需要建造诺亚方舟,那么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可以造出来。中国人在特殊时期,万众齐心,众志成城的态度和强大的执行力,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当我们每度过一次磨难后,中国人的凝聚力会变得更强,也使得在当今世界,中国可以不断提升其社会地位。
作为格隆汇的一员,还记得两年前,港股那点事每周更新经典文章,干货,渐渐的吸引到了很多关注港股的投资者,他们愿意认真详读文章,理解投资逻辑和分析思路,互相学习,慢慢的格隆汇拥有了不少忠实的会员,他们愿意在一起分享投资经验,探讨人生哲学。
过去的一年,格隆汇,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分别举办了线下的交流会,正是这些交流会,让会员们在现实生活中彼此相识相知,为大家做起了一种链接,有很多素未谋面的投资者,渐渐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且时常自行组织小活动,聚餐,建立了深深的友谊。
有会员来信道,通过格隆汇,一方面是学习到了不少投资上面的心得,觉得更重要的是结实到了一帮有共同理想的好友,是缘分,很感激。格隆汇也很感激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会员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帮助,我们一直在共同成长。对于最近股票市场上猛烈的波动,格隆汇会一直与您同在,我们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凝聚在一起,共同面对。投资是马拉松,发掘价值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下去的。
股市,人生,其实像一面镜子,我们若是对它皱眉,它只会回我们以皱眉,我们若是微笑,它同样会回我们以微笑。许多人在奋斗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是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会变得精彩;要是以消极颓废的态度对待,人生只会更加黯淡,雪上加霜。
不能说生命中的种种磨难是痛苦的,有时候,痛苦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关键看你如何看待,看你有一份怎样的心境。你是释怀的,生命之中的轻和重可以随时互换;你是坚强的,生命之中的一切苦难会让你更加强大。
当我们遇到困难,国家遇到困难,市场遇到困难的时候,冷静下来面对,客观判断,众志成城,一定能熬过去并且解决客服困难的。
人们往往感叹人的渺小与伟大,当你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时空里,你会发现,有的时候,你正在这样一个波动的市场中慢慢成长起来,强大起来,人们往往受到最大的挫折,不是外界来的,而是对心灵的冲击,打击。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道至简,拥有平常心,你即是得道了。越是焦躁的寻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巴菲特,索罗斯,李佛摩尔等世界名家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坎坷,人生大起大落几轮回,面临和处理了很多次全球性的金融崩盘,到最后,他们的感慨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长久的在这个市场上活下去。
1979年,年过半百的褚时健接掌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十几年的时间,将其从一个固定资产千万的小厂发展为纳税额近200亿的“巨无霸”。连中央领导都感叹“你们工厂这里面的不是卷烟机,全是些印钞机”。
然而巅峰时期的不幸入狱,使褚时健的辉煌人生戛然而止。出狱时,其时年已七十有四,早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褚时健闲不住,也不甘心就这样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定论,他还想做一番事业,也想向人们证明,自己的成功不是依靠烟草的专卖权。
于是他与妻子承包了2400亩荒山,在远离人们视野的地方默默耕耘。10年以后,“褚橙”年产量8000吨,利润突破3000万元,产品打入全国市场。84岁的褚时健通过“褚橙”宣告了自己的重新崛起。
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66岁,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荒山创业;84岁,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这就是褚时健“反转且牛逼”的人生。
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我们都曾失败过,是一蹶不振还是再次站起,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目前,格隆汇与大家一起正在经历这次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我们应共度难关,希望往往是从绝望中诞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就像一个五味瓶,盛满了酸、甜、苦、辣、咸。倘若里面装的只是糖,那么人生就太过单调乏味了。很多事实让我们明了,如果人生没有挫折与失败,没有难过与悲伤,就像探险家到动物园里看囚禁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枯燥乏味,生命也失去了它原本具有的精彩和自然。
编者按:格隆汇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经典思考文章,其中数十篇经典之作,被广受传播,一时洛阳纸贵。在这复活节假期港股休市之际,格隆汇特为大家带来假期会员深度思考系列文章。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格隆先生的有声版《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很荣幸能应邀和大家做一次沟通。大家都是做风投的,属于金融圈最聪明的那一批人。我把这当成一次闭门会,所以没有准备稿子,纯粹即兴口头发挥我的一些思考,有一些我自己都没有答案,因此很可能会不着边际乱说,存在词不达意,甚至逻辑不通的可能,大家包涵。但应该没关系,分享思维火花就是好事。人类最大的惰性与罪恶,就是不愿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
我主要谈谈我与市场非共识的几个点。市场共识的,就没什么谈的意义了。只要是投资,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超额收益都来源于你对非市场共识的那部分的理解与布局。或者说,来源于预期差。市场没有预期到,你提前预期到了,你可以先买(或者卖)。市场预期到了,你比市场理解更深入和透彻,你可以重买(或者重卖)。投资本质上还是个博弈行为,价值锚只是提供一个博弈的支点。
首先谈谈中国经济的出路。目前中国经济是个大的拐点,资源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贸易红利都在消失,三期叠加,结构转型,政府主导和重点投入资源的老经济难以为继且迅速凋零,新经济尚无力担纲,经济怠速乃至失速等等,这些都是市场共识,出租车司机都能讲出来,我们讨论就没意义了。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经济到底会去往哪里?未来十年乃至三十年,出路何在?
现在的问题是,需求在一夜之间几乎消失,没有人知道经济会滑向何方?以及哪里才是中国经济的底?我们是,中南海应该也是。事实上,经济状况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还要糟糕很多。2015年GDP增速7%,但用电量增速是0.5%,这两个数字一对比,你是不是会脊背上发凉?统计局这得做多少工作,才能把7%这个数字给圆出来啊?
对中国这个经济资源高度集中在公有体系内的框架,经济真出大问题的时候,民间是没有改变这个趋势的能力的,还是得靠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因为资源绝大多数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我们看到,政府也责无旁贷在做各种努力,降息,减税,资本市场助力融资,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人民币汇率浮动,国企混改,鼓励民间创业等等。
这些有用吗?有。有大用吗?没有!
为什么我会下这么确定的结论?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战术修补,治个头疼脑热问题不大。但现在中国之病,是对过去30年增长方式、增长速度的一次总的清算与调整,是一次刮骨疗伤,是要动筋骨的。是故,疾不在腠理,不在肌肤,不在肠胃,“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小修小补,断不可能解决问题。
过去30年,我们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双位数的“奇迹”。我之所以把奇迹打上引号,是因为,第一,以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资源、人口三大优势兼具的大国,经济增长数据天经地义就不应该太难看。人就是生产力,尤其是从无宗教信仰,自古经商、致富,治国、齐家思维深入骨髓的中国人,就算你政府什么也不管他,他都会天生给你创造出GDP出来,一加总,就是个庞大的量。更何况,我们30年经济增长的起始基数是如此之低。上市公司EPS从亏损,到1分钱,到1毛钱,增长率就是1000%,这增长率够吓人吧?但对于万千宠爱集一身,13亿人的钱堆积起来养的区区3000家中国上市公司,这么好的资源,你只要不乱折腾,何至于差啊。你要再叫苦,让那些成千上万没有上市,得不到廉价资金支持的苦逼公司情何以堪?
第二,我一直强调这样一点,30年太短了,短到根本无法说我们过去的成绩具有可复制性,短到根本无法说我们采用的模式具有时间耐久性与普适性。事实上,1820年的嘉庆年间,中国GDP曾经是全球的三分之一,过去两千年,中国几乎一直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除了近代史屈辱的200年。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在慢慢恢复我们祖先的荣耀,只是现在好像出问题了,而且问题还不小。问题在哪?
我们实行的是公有制,其实践中的表现模式则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中最经典的代理制,将绝大多数资源集中在一起,由少部分人代替全体人持有和运营。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一种集权。我是学经济学的,所以我不用集权这个词,而用“集资源”——将资金、土地、矿藏、劳动力、政策等等有形、无形资源都集中在一起,统筹运营。这就是我们过去一直的经济运行模式。如果这代理运营,恰好选择的方向基本正确(偏离经济规律要求不太远),就能有效集中合力,在短期取得很大成效。尽管这种模式下天然会产生因监控缺失而导致的漏损,但在一个时间段内,再大的漏损,相对成绩,问题也不会显得那么扎眼。
这种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代理公有制,其本身逻辑也没有问题,至少在人类历史上尚未被完全证伪过。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在某一个核心关键变量发生变化后,会立即、很确定地反过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桎梏。
这个关键变量,是人口。
包括了三个细分层面:
<font COLOR="#、人口的数量;
<font COLOR="#、人口的质量(核心是年龄,而不是教育水平);
<font COLOR="#、人口的创造力;
我在大学学了10年的经济学,其中4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6年西方经济学。以我不太成熟的总结,我认为人口是解释几乎所有经济现象与问题的钥匙。任何国家、地区,其经济的未来,从其资源与人口流向(主要是人口,因为一般资源是随着人走的),就八九不离十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东三省房价肯定会跌,因为每年东三省净流出人口80—100万。为什么深圳会比香港有前途?很简单,香港人口几乎不增长了,而深圳每年流入的本科以上年轻人超过100万。香港人口平均年龄43岁,深圳只有33岁。为什么日本几十年经济零增长?不是政策,不是不努力,那是因为日本是一个比香港还老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5%,75岁以上接近13%。
回到中国。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增长的解释变量很多,但根本核心逻辑,还是人口红利。对农村近乎掠夺式的城镇化,进一步把庞大的与土地剥离的农村人口推到了市场上,更强化了这种人口红利效应。
我们的理论界在大多数时候会强调中国模式。回顾过往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悖论:我们习惯于把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归结于政府对资源的全盘把控、对经济的深度参与、人为设计(所谓的五年计划)与管控,并把这个归结为“中国模式”。而且经济发展越有成绩,就越强化我们这种政府深度参与的“中国模式”情结。很少有人反向考虑,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成就,是否恰恰是因为政府不断放开管制,不断减少对市场干预,而给了每个个体充分发挥创造力之空间的结果?
很明显,这个模式现在不太容易再玩下去了,那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口。人口是解释几乎所有经济现象与问题的钥匙。
回到我前面说的关于人口红利的三个细分层面。
第一,数量。不增长了,尤其是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不增长了。这在经济学上叫“刘易斯拐点”。这也是国家短短两年之内把“严格一孩”,改为“单独二孩”,最后放开成“全面二孩”的原因。急了。但这个暂时是不可能有成效的,愿不愿生是一方面,最关键,人不是速生豆芽菜,从出生长到能干活,是需要相当时间的。
第二,质量。下去了。这个质量,不是读没读大学,是指平均年龄。勤扒苦做的中国人,只要还有一把劲干活,不管读没读书,他都能创造出可观的财富与GDP。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当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8%。而按照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即可称作老龄化社会。中国未富先老,而且这个状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联合国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20年将提高到13.6%,
2050年则高达30.8%(应该是这个数字,我记得没那么清楚了)。日本这个国家这么多年的沉沦,无他,就是太老了。
以上两条就算都出问题,只要第三条不出问题,我们的人口红利仍将继续,我们的经济仍将保持足够活力。
问题在于,第三条,也就是人口的创造力,一直都是被严格束缚和压制的。这就是我们目前经济困境的命门。
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而是说创造力是确定受制于资源边界的。简单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体创造力的空间,取决于你对资源的占有或者处置空间。但在“集资源”的中国代理公有制模式下,全社会有形资源的80%以上,无形资源的90%以上掌握在数量不多的代理人手里,并以一种格式化的“公有”烙印,严格固化、锁定在一个天然相对更低效的领域。
在经济学里,这叫“资源错配”。不过没有关系,资源错配在经济领域是常态,只要有机制和途径能纠正这种错配,让资源流动起来就好了。但在中国目前这种模式下,这种纠偏机制与途径是没有的,中国最大的那块资源无法流动,是死的。
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死结。
你问现在任何一个国企领导,他最怕的指控是什么?不是经营不善,不是贪污腐化,不是裙带关系,不是生活作风,这些都是软约束。有一条红线是绝对不能碰的:被人指责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你把资产折腾光都可以,但绝对不能让它以任何方式变了姓,形式上的也不行。
这意味着,过去在有限资源空间下已经折腾到极限的市场个体,未来将不可能得到新的资源扩张与补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最后一条路径被卡死。
我把这种状况命名为未“充分资源”。西方经济学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因为他们的所有经济模型假设里,资源都是天然会流动的,在解释人口红利时,他们只有“充分就业”这个概念。
其实公有制并不需要严格形式上占有多数资源。新加坡事实上是典型的公有控制,但政府并不占有多数股权。港府也只占有港交所7个点不到的股权,但他能任命多数董事,从而完全控制港交所的大方向。
我的基本判断是,如果中国当前这个公有模式中的形而上成分不加以修正,如果中国最大的一块资源继续处于静止固化状态,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创造力、也是唯一能做指望的那一块仍得不到资源补给,中国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中国经济将确定告别曾经的辉煌,从此泯然众人矣(中国5%的GDP水平,实际就是大多数企业勉强度日的状态,因为中国有太多的无效GDP)。
但如果能突破条条框框约束,突破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约束,对资源束缚做出果断调整,在维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让固化的资源流动起来,去往该去的地方,让制约市场个体创造力的资源边界大幅拓展,凭中国人的创造力,则中国经济完全有望重回双位数增长轨道。
这是中国唯一的战略出路。其他,都是聊胜于无的战术修补而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航海5热那亚找不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