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入境卡中英文友人想带点棉花种子回去,怎么才能带出境?

杜邦公司收购两个印度棉花种子 -中国种植网
&&&& &&&& &&&& &&&& &&&& &&&& &&&& &&&& &&&&
&&&会员登陆
&&&推荐企业
杜邦公司收购两个印度棉花种子
页面功能 【】【字体:&&】【】【】
杜邦公司宣布,为了加强其产品阵容,以及扩大其在印度的业务,杜邦公司已经在印度收购两个棉花种子,杜邦公司下属的先锋HiCBred收购了位于印度安得拉邦Mehboob Nagar的Nandi种子业务,以及位于印度安得拉邦Secunderabad的Nagarjuna种子公司的germplasm棉花种子。
  印度先锋公司经理K.V. Subbarao说:“这些收购将帮助我们进入印度的棉花种子市场,满足印度农民的需求,印度农民每年种植900多万公顷棉花,超过世界任何国家。我们将为印度农民提供高价值产品和服务,此次收购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加强我们在印度的种子业务。”
  先锋公司目前在印度市场提供玉米,水稻,珍珠粟,葵花籽和芥菜种子,近5年每年的年收入增长40%,2008年达到7000万美元。
  杜邦印度公司总裁Balvinder S. Kalsi说:“农业,食品和营养是杜邦在印度的关键增长领域,本次收购是公司的部分战略内容,公司将扩大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我们的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公司,我们将通过杠杆机会,更快地增长,使我们能够对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杜邦印度是杜邦公司的子公司。今天,杜邦印度员工超过1,000名,公司在印度三个地点拥有6个生产设施,涉及杜邦农作物保护,杜邦工程聚合物,杜邦修补,以及先锋杂交种子。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学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创建于1802年,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
中国种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种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种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种植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种植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种植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种植网()联系。
&&&&| &&&&&&&| &&&&&&&| &&&&&&&| &&&&&&&| &&&&&&&| &&&
农讯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小题1:C小题2:D小题3:A小题4:B小题1:试题分析:“棉花在热带地区可以长到6米高,一般为1~2米。”“据测定棉花单叶的最低受光量为1000勒,最佳受光量为7万~8万勒。”“棉纤维长约2~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这些都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棉花与水的关系请见附表。”及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是画图表的说明方法。“一首《棉花与节气歌》大致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清明谷雨紧相连,……采摘归仓笑开颜。””这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不利于皮肤透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所以答案是C。点评: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有:举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小题2:试题分析:图表是主要讲的是“棉花与水的关系”,没有涉及到土壤。所以D项是不对的。点评:分析图表要注意图表看清图表是说明什么问题的,图表的纵列横行分别是说明什么问题的,看清图表中的数据,能从图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小题3:试题分析: B.文中说“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是只能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所以B不对。C. 文中说“棉田土壤的理化属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而不是决定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所以以项不对。D.文中说“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更优于棉花”并没有对棉花与化纤保暖性进行比较,所以D项不对。点评:做选择题时,要注意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题干涉及到的语句要仔细比对,注意细节上的差别。小题4:试题分析:第②段开头说“棉花原产印度”,所以B项不对。其它选项可从““清明谷雨紧相连,华北新疆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日长夜高棉铃见。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得到相关答案。点评:做选择题时,要注意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题干涉及到的语句要仔细比对,注意细节上的差别。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善用网络“水波效应”张&铁一条“道德不曾跑路,良心仍在心中”的微博,转发超过21万次,在2011年“十大转发微博”中位居第五;QQ推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超过600万网友在QQ签名档中点亮爱心……这样的力量,与其说是一个原点的激发,不如说是无数传播者聚集的合力。在“前网络时代”,媒体传播是一对多,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更是多对多。众声交汇的舆论场里,一些声音会在多点传播中不断向外辐射,如同池塘中的水波,越传越远,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水波效应”,能量巨大。以微博为例,一个人拥有1万粉丝,每个粉丝再有100个关注者,仅仅两次传播,影响就能达到百万量级。而仅仅新浪网的微博账号,就已经超过3亿,更何况还有各种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等。每个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发布信息、传递观点,产生惊人的叠加效果。水波效应固然可能作用于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的观点,但同样可以传递主流的价值、理性的思考、积极的声音。“免费午餐”就是从一个质朴的善念开始,在140字的转发中传递与扩散,“3元加3元”的同频共振,掀起一层层爱的涟漪,为无数山区孩子奉上热腾腾的饭菜,也写就水波效应的经典案例。能搅动舆论场“一池春水”的,往往是触动了人们最深沉的情感、承载着公众最渴望的声音。失去双腿,“板凳妈妈”却以板凳为支架,照顾了130多个孤残儿童;大雨倾盆,“最美女孩”不顾自己被淋湿,为乞讨者撑起一把伞……物质潮流冲刷之下,道德良知拷问之中,还有什么能像人性之善那样能产生最广泛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诉诸人类普遍情感、诉诸时代共同感受的网帖,能够赢得最多的评论和转发,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水波传得更远,也有赖传播方式助力。如果不能聚拢680万粉丝,郭明义难以把善念辐射向最广大人群;如果没有微博、团购等新手段,“聚蕉行动”也不能把滞销的香蕉售往全国。魔弹式的“我说你听”,只是被动传播;而散弹式的“大家都在说”,则是主动传播。自媒体能“选择性关注”,只有与受众契合,才能得到波峰加波峰的强劲效应。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能否用好水波效应,考验着传播能力,体现着引导水平。一方面,需要主动设置议程,找到“共鸣点事件”、“公约数观点”,发现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人物与事件。而从骑三轮车捡垃圾助学的白芳礼老人,到单手托举救下跳楼女子的消防战士,他们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探求传播规律,找到“共振频率”、“相通波段”。如果只是以“要”字打头,以“应该”领跑,投入舆论的石子非但不能激荡波纹,更容易让人反感、招致抵触。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正是新闻舆论工作重要的时代考题。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是舆论水面上漾起的一圈涟漪。即便手握“金话筒”,媒体也需要让自己的声音不断传递,才能成为舆论的领唱,也才能更好地“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而这,也正是主流媒体的价值所系、责任所在。(选自《人民日报》日)小题1:请说说此文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2分)小题2: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事件,为什么能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的“水波效应”(2分)小题3:文中第三节列举了微博的经典事例,你觉得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阅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作为一名网络受众,你想对媒体说些什么?(3分)材料: 2012年,一则“鲁迅作品大撤退”的不实消息,一度引起媒体广泛转载和热议。传播学研究者追根溯源后发现,媒体“标题党”们在一条网络小贴基础上的几度“创作”,是这则“乌龙”新闻风行一时的关键。而“标题党”乐此不疲的背后,是少数媒体刻意吸引眼球的“营销心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社科文阅读&(12分)第二代生物燃料——草油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小题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3分)小题2: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小题3:文章第二段“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一句中的“主要”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小题4: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人类对石油过分依赖会带来种种问题,因此人类要致力于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B.第一代生物燃料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对耕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C.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丰富,它们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D.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利用草油的新能源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小题1:下列句中的划线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小题2: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2分)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小题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致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小题4:下列句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中国国家馆的。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小题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4分)小题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我国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小题3: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4分)(1)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2)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小题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分)与传统能源相比,(浅层地温能)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小题5: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 分)小题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3分)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问题: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完成问题。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①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国际通用的汽车社会标准是每百户家庭拥有16辆小轿车。根据这一标准,中国有许多城市已进入了汽车社会。②截至2011年11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大中城市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的城市数量达14个。其中,以个人名义注册登记的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784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9.45%,成为汽车构成的主体。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约为10亿辆,中国占据了其中的10%。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低于美国(亿辆)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还没做好进入汽车社会的准备。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④中国城市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都变成了“停车场”。中国占地面积数量相当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它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这对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1/3、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中国来说是很大的制约。⑤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⑥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⑦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小题1:阅读文章,具体分析“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的原因。(3分)答:&&&&&&小题2:根据文章相关知识,阅读分析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我国实际,请给政府提出两条能够有效缓解汽车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的合理化建议。(4分)(1)我国许多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越来越明显,停车位严重不足。开车难、停车难已经成为人们的大烦恼。在堵车情况下,汽车停停开开,排出的废气就会更多,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就会更大。(2)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有250万辆汽车,这些汽车燃烧汽油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该市大部分市民患病,对家畜、水果及橡胶制品和建筑物也均有损坏。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火山喷发的利与弊①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最强烈的释放方式之一,而火山灰是火山喷发后不可避免的产物。火山灰由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等物质组成,直径小于2毫米。②全球每年都有50多次火山喷发,岛弧与大陆地区的火山喷发造成了主要的火山灾害。火山喷发及产生的火山灰、有毒气体、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等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大气臭氧的衰竭,进入对流层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使大气层中大量火山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物、氟化物和甲烷等相互间的作用增强,继而加速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导致环境恶化加剧。③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可在大气平流层长期驻留,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火山喷发物在天空中连同水蒸气构成的颗粒进入同温层后,形成了一片巨大的二氧化硫云,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使气温骤降。此外,火山灰的下落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台风使又湿又重的火山灰降落到人口稠密的地区,造成约200人死在压塌的屋顶下。④火山喷发后,炽热的火山灰随气流快速上升,因飞机内燃机在工作中会吸入空气,所以火山灰会阻塞飞机发动机的零部件,就像在沙暴中驾驶汽车,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会被阻塞一样。此外,火山灰也会阻塞空速传感器,使它产生错误的读数,飞行员可能因此无法获知当时的参数。⑤虽然火山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苦难,然而火山的喷发及其产物——火山灰却也在默默地发挥着它的良性作用。⑥火山灰会为土壤带来丰富的养料,可以使土壤非常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面积虽然不大,却分布着该国一半的人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活动,有深厚肥沃的火山灰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⑦火山喷发会给当地带来很多矿物质。例如日本,虽然在他们国内其他资源都很贫乏,但硫磺矿却素来丰富。原因就是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硫磺资源丰富。⑧火山喷发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独特的浮石,充满气孔,比重小于水,因此可以漂于水上,别有一番情趣。如果火山喷发不很剧烈,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如夏威夷群岛上的一些熔岩瀑布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观光。⑨火山灰的工业用途也很多,比如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制成墙板、楼板和隔音保温材料等;在化学工业方面,可磨粉用作过滤剂、干燥剂和催化剂;火山灰还可用于填料工业,制作光学玻璃高级磨料、塑料抛光剂、橡胶塑料等其他化工品填料。还有人将火山灰用作杀虫剂的载体和肥料的控制剂。&&&&&&&&&&(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0期,有删改)小题1:结合第①段,用下列句式说说什么是“火山灰”。(3分)火山灰是&&&&&&&&&&&&&&&&&&&&&&&&&&&&&&&&&&&&&&&&&&&&&&&&&&&&&&&&&&&&的物质。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火山灾害是由岛弧与大陆地区的火山喷发造成的。B.大气臭氧的衰竭加剧了火山喷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C.火山喷发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养料,还能带来很多矿物质。D.火山灰的工业用途很多,能用于建筑、化学等各种工业。小题3:“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本文中多次出现。请从文中找出一例进行概括并简要说明其作用。(3分)小题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话题说说你的探索发现。(3分) 【链接材料】冰岛人用火山活动形成的地热能源发电,而发电后留下来的地热水,由于未添加过任何化学物质,因而可以用于供暖。冰岛人还在尝试用地热中提炼的氢气来驱动汽车,开完汽车后,产生的纯净水还能直接饮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奇妙的克隆》(节选),完成小题。(共15分)奇妙的克隆(节选)谈家桢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②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将鲫鱼囊胚期的细胞经过385天59代的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在189个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③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换核卵中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④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游泳的蝌蚪。⑤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培育出克隆鼠,英国培育出的克隆羊“多利”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⑥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⑦一些繁衍和生存困难的动物通过克隆得以扩大繁殖。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⑧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小题1: 选文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什么是克隆的?(4分)小题2: 第②段的“一切准备”,包括哪些内容?(不超过40个字)(3分)小题3: 选文第②段到第⑤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写,而③④段则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为什么?(4分)小题4: 以下两则材料,分别补充说明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4分)材料一: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通过克隆扩大繁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克隆为大熊猫的繁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5000年不用充电的电池&赵思江生活中,你肯定经常为手机电量是否充足、是否要充电等问题而操心劳神。所以,如果给你一块几个月都不需要充电的电池,你会不会马上高兴起来?如果给你一块一辈子都不用充电的电池,你会不会惊讶万分?如果给你一块几百代人都不用充电的电池,你会不会觉得这是神话?告诉你,美国科学家眼下就创造出了这个神话。那么神话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原来,早些时候,科学家就发现,当放射性物质衰变时,就能够释放出带电粒子,如果采取一种特殊的办法,就能够把带电粒子驯服地归拢起来,形成电流。后来科学家依照这个发现和放电原理,发明了大型的核电池,用于工业和航天业。如在航天领域,可把核电池安装在太阳能不够用的探测卫星上,或安装在发射到太阳系外的无人飞船上。遗憾的是,因为核电池必须装有一个收集带电粒子的固体半导体,而由于辐射的作用,固体半导体很快就会受损,为了降低受损程度,核电池就必须做得足够大。正因为核电池变小很难,所以它就很难在小型或微型电子设备上派上用场,自然也就很难把它做成手机电池了。直到最近,情况有了转机,美国科学家想出了为核电池“瘦身”的妙计。他们把核电池内易受损的固体半导体换成了不易受损的液体半导体,这样不但能完成收集带电粒子的使命,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瘦身”,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按照新思路研发出的圆形核电池直径有1.95厘米,厚才1.55毫米,仅仅比1美分硬币大一点点,但其电力却是普通化学电池的100万倍。科学家认为,在遥远的未来,微型核电池将被广泛使用到小型和微型电子系统,比如说用于分析血样的微型电子仪里。因核电池提供电能的时间非常长,到那时,只需要一个硬币大小的电池,就可以让我们的手机5000年不用充电。另外,像正在流行的电动车的电池,也有望实现让人至少一辈子不用充电的梦想。至于核电池是否会出现核污染问题,科学家指出,这个问题早在发明它的时候就同时解决了,人们不必为此担忧。(摘自《科学之谜》2010年第3期)&&&&&&&&&&&&&&&&&&&&&&&&&&&&&&&&&&&&&&&&&&&&&&&&&&&&&&小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核电池不用充电的原理。(2分)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3:核电池“瘦身”的方法是什么?(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棉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