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学具锻炼幼儿的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有的爸爸妈妈问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幼儿期、小学期的具体做法?
让小孩子学数学不单单为了学习或将来考学,数学思维作为左脑能力的一种,说简单点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对孩子一生都起着关键作用。
很多数学题的基本模式都是:你有哪些已知条件,你学了哪些公式、定理(其实也是已知条件),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孩子所要做的,就是在已知条件和结果之间,通过自己的思维、判断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先说说接近上学的孩子,是5、6岁的孩子怎么做吧。
这类的小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即数量、计算、分类、、时间、空间、对应、排序、抽象、解决。这些需要借助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来实现。
我分开来说。 
(1)、数量包括数和量两大部分,数中最基础的就是计数。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正着数、倒着数、隔着数、跳跃着数等。这种咱们做家长的是比较重视的。
我个人补充的是:一是数的分解和组合,10以内的实物、数字的分解和组合需要家长多多配合着练习。二是基数和序数要在玩中、生活中逐步的渗透和感知,部分入学早的孩子的对这两个会混淆。如第5个和前5个。
量,我觉得包括比较和测量,比较就是纯粹的比大小、长短、粗细等,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不妨抽空带孩子拿自然物测量过渡到标准工具。自然物简单,如用一个棍子,量量跑道有多长,或拿橡皮量量铅笔盒有多宽,让他知道测量是用一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一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慢慢过渡到标准数量的单位,如经常玩积木,摆摆小立方体,小正方形、慢慢感知一立方米、一平方米。这样做,孩子在小学学习单位名称就会轻松些,尤其是四年级下的名数改写。9月入学的家长最好本着“快半步”的原则,在生活中以游戏的方式(如买卖东西、股票等活动形式)渗透人民币的转换和时间互换问题。这是一年级的难点。
(2)、计算
  相信多数家长肯定是以实物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补充的是,实物感知一定要大量的,超级大量的进行,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孩子去理解道理,让孩子在大量的表象中自发的发现规律和特征。这一点在20以内退位减法尤为明显一些。又比方说,小明有10颗糖,毛毛有8颗,小明比毛毛多了几颗?毛毛比小明少了几颗?豆豆有20颗糖,他分给小朋友8颗,还剩几颗?虽然都用到减法,但实际不同,前者是比较型,是二年级的重点,后者是剩余型,家长重要的是帮孩子去理解两者间有什么不同,而非算出最后的结果。
补充:计算的一般程序化过程是:
早期是孩子搬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的分解和组合。过渡到分解是减,组合是加的关系训练。实物操作感知计算(可以用凑十法,注意多向思维2+1=?7=几加几或者几减几或者几加几再加几等等诸如此类)。心算练习(大脑中做动作来操作)。速算训练(要本着简单、有趣、花样多的的原则)。这些在蒙氏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好。没有的或者感兴趣可以淘宝购买部分数学区的东西或者自己用废旧东西做学具也行(尤其是建议让孩子跟着一起做,锻炼各种的能力,如粘立方体,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就慢慢有了。)
(3)、分类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必须重视多元化分类。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你会把三角形归属一类;除了按形状,也可按颜色,质地、价格等等多元化分类,它能更好地锻炼孩子思维的清晰程度。也为孩子一题多解做意识层面上的准备
(4)、时间
除认识钟表,让孩子知道这个针走到哪儿是10分钟,要让他感知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多长时间是10分钟。这是一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咱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多陪着玩。可以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教孩子的。另外,即使孩子不会,没关系的,三年级后所有孩子都会看时间了,一来是在生活中和作业中重复的次数多了,二来是孩子的大脑自己也可以学习,完善的,消化的。“孩子啊要慢养,精细化耕作的。”
(5)、空间
除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要培养孩子的空间建构能力。从立体到平面,一定要两者结合着感受,让孩子从中找到面在体上的初步的感觉。如,小正方体是有6个面围成的。每个面的特点是什么?有几个尖尖(顶点)?还能发现什么?
咱们常常带孩子进行的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拼积木是随意的、创造性的、立体的空间建构;拼图前事先就想好要拼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有目的、平面性的空间建构。建议多动手操作,多玩玩,这对以后初中学习几何做点儿数感上的铺垫。空间想象力差的孩子初中能够很麻烦的。就像我一样,面对图形,辅助线根本看不出来。呵呵,当然,除了拼积木、拼图,还可以剪纸、折纸、手影、画图形、简单的图形性推理等等方式来加强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平时,要在游戏中努力让小孩子分清楚以物体为中心辨认空间关系和以别人为中心辨认空间关系的不同。两者不同的。一定要在操作中体会,一定。
(6)、对应
小猫对应小狗、小狗对应动物等等,找相同、找关系的对应,是家长常给孩子布置的连线游戏。除此以外,空间对应就比较欠缺。事实上,老师排座位,在黑板上列一个座位表,下面的同学根据排表找到自己座位,这就是空间对应。六年级会有数率对应的分数应用题。
渗透好了,到时候就方便了。
(7)、排序
小孩子好理解的是循环排序,比如一说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你就知道下面跟着的是三角形、圆形。还有另一种排序的能力是“第几”,比如小朋友们排排队,从左到右第几,从右到左第几,以及让孩子把一些东西从大到小排序或从高到低排序,这些能增强孩子对序数的感知力,和以后数学学习密切相关。再高一级就是一行小朋友,小名从左边数是第10,小张从右边数是第6。小张在小名的前1个,一共几个人?
(8)、抽象
抽象思维的意义就不再多讲了,怎么培养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看爸爸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孩子就要通过思考,在提取一个个信息比较后,分析出不同在哪里。
(9)、解决
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它绝不像语言那样是用来背的,更多地体现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过程最重要,结果不是最重要。因此,让孩子去解决一个问题时,你要给他留下一定空间,让他去思考,自己去琢磨,不求结果。
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招数我觉得有:多角度分类、排序、比较、各种关系的训练(因果、假设、条件、举例子等,这些以后就是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了。)
同时,在入学之前,家长要格外注意的是方面是(这重于知识本身的):
观察力,是小孩子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在玩中学是培养小孩子学数的观察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我说的玩是一种状态,不完全是大家狭隘理解的纯粹的形式上的玩,还包括轻松的环境、放松的心态、简单的操作、有趣的过程等等。玩是大家做推崇的探究式学习的雏形,是多感官体味知识形成全过程的有效方式。小孩子在初期学习数字3时,最容易使这一概念模糊的是小孩子总是认为只有完全一样的3个物体才是3,而对形态、颜色稍有差异的3个物体,就不能确定它的数量,这因此引导小孩子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学习。)
注意力是小孩子数学思维训练的保证
注意的稳定性是人的心理品质之一,对小孩子来说,要培养这样能力是十分不易的一件事。根据小孩子心理特点,我们一定在兴趣教学中,突出玩,玩中记,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数学是抽象的,小孩子又最喜爱游戏,小孩子学数借助游戏活动,使小孩子在玩中学,学中记的快乐自主中,建构数的知识。
记忆力是小孩子数学思维训练的关键
记忆在小孩子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孩子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的记忆为主。但在家长的启导下,随着小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小孩子的随意识记亿也会逐渐发展。教小孩子数学,培养小孩子记忆力极为关键。
从小培养数学思维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孙维刚老师的教学思想中有一个说法:老师教给你的东西,就是过了几年,你把数学知识全部忘掉后,剩在你脑子里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思维,而这种思维,与孩子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初中生学不好数学或是抽象思维能力未建立,就像我一样。根本没有什么数感的。对数学务必愁。所以小学是逐步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因为孩子的发展不同,进度就会不同的。而学校受到考试和时间的双重限制,不可能以孩子的发展为基础,这就需要咱们做父母的再家“开小灶”了。说到方法,从大的范围来说,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就是在训练孩子大脑的思维能力,这些训练可以让孩子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有联系的看问题,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
1——3年级的孩子
低年级的数学我个人觉得主要目是:第一对学习感兴趣,第二,养成好习惯,第三,适当开发思维。重中之重放在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上
&&&&低中年级孩子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直观学具的演示和操作这一活动,来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让孩子动手操作,让孩子边想、边做、边说,边记,使脑、手、口、耳、眼共同参与活动,提高信息的接入量。
应用题渗透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一般有三种形式:①&用图画表示。②&用半图半文表示。③&用文字表示。
小学低中段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尽管开始出现,但却带着很大的不自觉性,即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有资料表明:孩子仅靠阅读来学习,只能记住10%;仅靠听老师讲,同学说来学习,只能记住26%;如果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90%能被记下来。因此,在观察、感知具体的客观事物时,家长有意地引导孩子尝试说具体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已知的数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结果会怎样。这样,不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更逐步培养了孩子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孩子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孩子通过自编应用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己编题的时候,可以是条件固定,编写不同的问题,也可以是问题固定,编辑不同的条件。再高一些的,可以加入多余的条件尝试让孩子编辑和解答。这一点是我们所熟悉的魏书生、孙维刚等大家的惯用做法。咱们可以从小就尝试。
补充一点个人的看法,教科书上的题目和知识一定不要在家教给孩子!!!万不得已的涉及到,建议不说数学书上的专用名词,换一种方式渗透。
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使孩子懂得数学不单纯是做题,数学真得是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长期坚持,肯定会提高孩子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孩子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同时家长也能从中看出孩子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的渗透和熏陶。
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是以下内容:1、精彩的课堂日记。可以记录在课堂上发生的事,在课堂上自己学到哪些知识,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哪些能力得到锻炼。
 2、操作探索日记。现在学校的授课中,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然后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孩子把操作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升华。3、数学作业后的日记。评价自己做作业的态度,评价自己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做得不够的。检讨题目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课前预习的日记。比如通过预习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在老师新授时有哪些问题需要弄懂,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让预习更有实效性。
数学故事的日记。让学生谈谈从数学故事中学数学知识的体会。或
自己编故事。就和我中学时代爱看武侠小说,后期自己也写了些武侠小说一样。是对所看内容的再使用。
考试后的反思日记。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从中吸取教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个单元知识的网络化总结图。一本书的网络结构图。建议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让孩子自己务必亲自的绘制。
数学日记可以运用粘一粘、剪一剪、画一画、写一写几方面综合运用。不要用电脑码字,那个我个人感觉不如自己手绘的印象深。
  例如在数学日记“付钱买东西”中写到:放学,妈妈来接我,给我五元买东西吃。我买了一条棒棒冰五角,一包cc卷一元,同学买了棉花糖二元,我们一共用了三元五角,阿姨找回一元五角。
在日记的形式上可以是口头日记(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笔录)、图文日记、文字日记等书写形式。
这些已经过度到了中高年纪,大家可有针对性的看,不完全是低年级的孩子。
广泛阅读,
狭隘的说是只阅读数学科普方面的书籍,习题集;广义上说,是以大量的宽泛性的阅读为基础,提高孩子内在的理解力和知识宽度、深度。为数学学习做好智力上的保证。
咱们做爸爸妈妈的还可以运用渗透、正迁移、交错、尝试、讨论、实验、猜想等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握数学问题框架结构的能力、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解题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概括能力。当然,这些是高年级的必修内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简单感知和铺垫。
一、培养孩子掌握数学问题框架结构能力的训练
  如解答某一道应用题,能力强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结构,也就是读了题就知道来龙去脉了。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能力较差的孩子,看到题目后头脑反映出来的仅是孤立的条件和问题,不会沟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孩子学习应用题时最大的思维障碍。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爸爸妈妈可以从抓应用题的结构入手,在感受一步应用题时,我的建议是大量的画示意图或者是线段图、都进行补充问题和补充条件的训练、不改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的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对比训练等,使孩子不仅能根据两个已知条件迅速地说出所求的不同问题,而且还能根据问题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不同的条件,开阔了解题思路。
例如,补充问题的训练:小明第一天看4页书,第二天看12页,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孩子可以补充:两天一共看多少页?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几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几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几倍通过不断地补充,孩子不仅对一步应用题的结构认识得更加清楚,而且使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串联起来,培养了孩子系统思维的能力。
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除了对两步应用题结构的认识,还可以增添大量的扩题、缩题、拆题的训练,把直接条件变为间接条件、看问题添条件等多方面、多角度的训练,使孩子对两步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数量关系认识得非常清楚。他们不仅能准确地判断出间接条件,而且能迅速地把间接条件转化为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
例如,根据问题的编题训练:两个月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孩子运用分析法,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知道两个月共生产多少个零件,就一定要知道两个月各生产零件的个数。然而根据两步应用题的特征,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是直接告诉的,即所谓的直接条件,而另一个必须是间接条件。经过这样的分析思考,孩子便能编出一系列有关的两步应用题。这样不仅加深了孩子对两步应用题结构规律的认识,而且学会了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多角度的编题,认知其结构。
二、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应用题而言,它之所以被称为难点,一方面由于数量关系复杂,孩子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是孩子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就解一道应用题来说,孩子要了解题意,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再进行综合思考如何把间接条件转化为问题所需要的直接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这种从条件到问题、再从问题到条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推理的过程,都是在孩子头脑中进行的。因此,是否合理、正确,咱们无从了解,当然也就无法训练。我个人感觉到的应用题常见的步骤是:
1.审题。首先,通过读题使孩子理解题目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然后,再引导孩子分析已知数量自身的含义及数量间的关系。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一般是粗读了解题意,细读知晓条件和问题,精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3遍哦。
2.画图。一般是画示意图或者程度好的要画线段图(高年级必须线段图)。用图来表示或者说是概括出、抽象出来所问的题目中各种数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使数量关系直观化。例如,三(2)班有男生18人,
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12人,女生有多少人?
3.分析。就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让孩子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及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之后进行常规的解题就可以了。
4.联想。这是对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联系中进行发散思维。孩子在弄清楚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之后,进行了这样的联想:三(2
)班有男生18人,女生24人,男女生一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6人, 女生比男生多6人,男生人数的2倍比女生多12人,男生再增加6
人就和女生人数同样多
家长还可以进行专项的审题训练、画示意图和线段图训练、变式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以及说理训练等。这些对孩子都有好处的。建议有心的家长在生活中、在路上、在吃饭时。。。进行。
三、培养孩子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在解题过程中,孩子思维是否灵活、有无创造性和概括能力,是反映其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对比训练、一题多变训练等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DIY创意手工项目课程实施方案-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DIY创意手工项目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点击次数:3256 次
一、DIY创意手工课程及其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又译为自己动手做。引申出DIY 活动的含义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摆弄操作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废旧物,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等,从而在“动手做”中习得知识,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创意——即以创造性的思维做指导,克服思维的定向性,从多个角度想象、制作、表达、表现等。
DIY创意手工课程——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的价值取向,以手工制作为切入点,着眼于培养对幼儿一生发展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品质基础和动力,是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体验自主、创造的手工制作课程。是教师引导幼儿在感受各种自然物和废旧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这些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活动,以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做事专注、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品质的手工制作课程。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课程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是社会应向人提出全面教育;二是要给每个人发展个性的权力,这是人类迈进解放自己航道的标志。该理论指出:注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开发人的创造力、落实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2.创造教育理论对课程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要求教育者要努力发现儿童有创造力,认识儿童有创造力,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该理论认为:教师应充分开发时间、空间、素材等多方因素激发与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3.杜威“做中学”理论对课程的启示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他要求在课堂中为儿童准备具有充分活动的地方和适合儿童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该理论强调让幼儿通过从事有真实意义的活动任务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
4. 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对课程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他的理论主张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知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服务生活。各地乡土环境资源是最丰富,最直接,最方便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的内容、素材要来源于幼儿生活,要充分运用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
5.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的启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是多元的,在欣赏操作手工的过程中,可以开发幼儿空间的、身体运动的、自然观察的、交往的、自我认识的、语言的、数理逻辑的等等多种智能。由此可见,手工制作应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DIY创意手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
&&& DIY创意手工课程是在新《纲要》指导下,具体实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任务的产物。
DIY创意手工课程是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体验自主、创造的课程,以幼儿当下的直接经验、兴趣、能力等为基点,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锻炼幼儿手、眼、脑和谐统一,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特点
教学的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鼓励幼儿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实践知识去适应、改善新环境,发现、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的创造性,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更多地关注幼儿课堂上的表现过程,给幼儿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
主体性是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的,对“手工制作”来说,这一特征应尤为突出,在手工创意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己收集信息、材料,参与实践,解决问题,进行创造,这一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效果就越明显。手工教学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探索的主体、创造的主体。
3.实践性&&
幼儿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对于幼儿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创造能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充分发挥创造潜力。
发展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更是新《纲要》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创意手工课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其一:关注幼儿参与活动,将重点放在“幼儿是怎样创造的”其二:关注幼儿创造过程中方法、经验的获得。其三:教师需创设宽松、自由、自主、自信的环境,引导幼儿选取不同的材料,大胆求新、求异。并对幼儿的结果予以肯定,适时给予适宜发展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幼儿的学习具有整合性,往往是由外在的喜欢到探究,又从了解一点到想知道更多,制作的不同阶段需要帮助幼儿储存多种表象和经验,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并且教师需要结合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动手创作,使他们在奇思异想、科学知识、艺术审美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得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三、DIY创意手工课程总标体系
(一)课程总目标
1.对身边美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形成良好的创造动机和积极的操作兴趣。
2.能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技能,利用身边的多种资源(自然资源、地域资源、废旧物品),主动开展DIY创意手工活动。
3.用适当的手工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培养灵活的思维,丰富想象、审美、交往、创新等诸方面的个人能力。
4.养成做事专注、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品质,培养健全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二)各年龄段目标
1.乐意感知和摆弄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废旧物,培养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初步萌发想象和动手制作的愿望和兴趣。
2.乐意动手操作,初步学习和发展创造性实践能力,学习简单的撕、粘、捏、折、剪等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造型能力。
3.乐意用词语或简单句子描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或发现,与同伴和教师交流。
4.喜欢DIY创意手工活动,初步培养做事专注、认真、仔细、耐心的学习品质。
1.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丰富感性经验,初步培养积极的探索兴趣和良好的创造动机。
2.愿意积极进行刻、拼、拓、扎、贴等技能练习,加强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进一步发展手眼协调以及手部肌肉控制的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创作情感和自己的新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主动交流。
4.喜欢参加“DIY创意手工”系列活动,加深对美的形式的认识,积累大量关于美的形象的经验,初步发展对美的观察力、理解力、感知力、鉴别力。
1.主动感知和探索身边的自然物和废旧物,提高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能力,培养积极的操作兴趣。
2.积极而系统地学习“DIY创意手工”活动的各种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运用各种生活、自然、废旧材料进行形的概括、组合、变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喜欢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创作,能从各个角度介绍、分析、评价、展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如内容、想象、新奇、独创、造型、色彩等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4.愿意和同伴共同合作,培养健全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四、DIY创意手工课程的内容框架及组织形式
●DIY创意手工课程的内容框架
DIY创意手工项目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及两大辅助项目构成了DIY创意手工课程的内容框架。
(一)DIY创意手工项目主题活动
DIY创意手工项目主题活动,是DIY创意手工课程的主要学习形式,借助身边的资源,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中心,一方面将创意手工活动内容与建构式课程相融合,另一方面以动作技能、操作材料、活动内容为依据,将泥塑、小制作的内容形成系列主题,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派生出有机联系的多项内容,构成项目主题活动网络。采用讨论学习、动手操作等学习手段,研究该主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
(二)DIY创意手工区域活动
DIY创意手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是继主题活动后的一种深入学习,围绕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创意美工活动中所达到的动作技能为目标,通过在原有基础上的自由操作,不断地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想象能力。
(三)两大辅助项目
DIY创意手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幼儿的思维,培养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儿童,通过加强幼儿思维的开发训练及提供操作展示的平台两大项目来达到这一目标。
1. 智力大冲浪
智力大冲浪是专门鼓励幼儿提问、思考、动脑、表达的活动,一般在晨间活动和离园活动的时间开展,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冲浪来激活幼儿的思维。
(1)实践式的冲浪:是以解决创意手工活动中的某一动作技能为主进行的冲浪。
(2)话题式的冲浪: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目的是拓展幼儿的思维。
★以材料为主展开讨论:如纸杯、绳子可以怎么变等?
★以幼儿作品为主展开讨论。
★以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
2.创意小擂台
创意小擂台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提高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凸显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
①每月一评。在每课一评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每月确定一项活动内容开展比武活动,在集体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引发幼儿更富有创意的制作。
②星级评比。教研组每学期以“巧嘴星、巧手星、智慧星”为评比内容,围绕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动手制作、思维发展的能力。
③亲子创想。每学年利用家长开放日、文化艺术周等形式开展亲子间的大比拼活动,鼓励家长深入地理解幼儿园的特色活动,从而带领幼儿积极地动手动脑,促进幼儿思维的全面发展。
●DIY创意手工课程的组织形式
“一日活动皆是课”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理念。DIY创意手工课程是一个以泥塑、小制作为主辅之于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课程。因此,教师对DIY创意手工课程内容体系所涉及的不同活动类型确定了较为固定的组织形式:
(一)集体教学活动形式
DIY创意手工课程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区域活动内容,前者按照活动内容以集体教学活动形式进行组织,辅以小组活动形式。
DIY创意手工区域活动的组织中,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介绍区域活动的方法、要点,有时会在幼儿碰到共性问题时以集体教学形式进行解决。
(二)自主活动形式
DIY创意手工活动很多时候都是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利用晨间活动、餐后活动、离园活动等不同的形式,让幼儿积极地动手动脑,在这样一种自主、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孩子们在自主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尝试解决问题。
(三)一日环节中的渗透形式
幼儿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如晨间活动可以围绕某一话题、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活动后的评价等内容展开调查、想象、讨论,进行脑力激荡,拓展幼儿的思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在餐后及离园环节通过自主地活动,不断地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
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地址:海宁市马桥街道镇西一路218号;电话:2
海宁市马桥街道湖塘幼儿园&&地址:海宁市马桥街道湖塘街11号;电话: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手动脑幼儿成长阶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