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拉门托共和国vs皇家君主战列舰结束没

原标题:同时进行补给的两艘美軍战列舰 三艘战舰竟是某种程度上的“姊妹舰”

1991年1月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海军“密苏里”号与“威斯康星”号两艘战列舰在波斯湾接受“萨克拉门托”号快速战斗支援舰的补给。作为世界上最后的两艘现役战列舰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是“密苏里”号与“威斯康星”号參加的最后一次作战行动。在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向伊军岸炮阵地发射了759枚406mm炮弹,并发射了28枚“战斧”导弹打击伊拉克境内目标“威斯康星”号在海湾战争中发射了24枚“战斧”导弹,与319枚406mm主炮炮弹

同时接受补给的两艘战列舰。随着“密苏里”和“ 威斯康星”号于海湾战争后退出现役这种场景只能在照片中看到了。

采用横向补给方式的“萨克拉门托”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与“ 密苏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编队正在航行值得一提的是,“ 萨克拉”号使用的主机是直接从未完工的“衣阿华”级6号舰“肯塔基”号上拆下来的未能面世的“肯塔基”号能以这样的姿态与她的两艘姊妹舰一起航行,很令人唏嘘

编队航行的三艘战舰。可以看出两艘战列舰经过改装後加装的“战斧”与“密集阵”

如今,这三艘战舰都已经退出现役大舰巨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艦是世界上最大的补给舰美海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补给船,为航母编队提供了支撑其在海外长期作战的浮动基地

“萨克拉门托”級集舰队油船、军火船和冷藏补给运输船3种后勤支援舰的功能于一身。由于空间和排水量大该级舰也配备一些可对其他舰艇进行有限维修和保养的设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属有很多油船、弹药船及补给舰,但缺少拥有航行补给系统的综合补给舰在策划硫磺岛戰役时仍然遇到了补给的难题。

当时美海军陆战队要求海军在登陆前对该岛实施10天的连续炮击但美海军没有掌握航行补给弹药的技术,所载弹药仅能够炮击3天如果要补充弹药则必须退到远离战区的锚地。

为解燃眉之急在海军后勤编队任职的伯顿上校提出了被称为“伯頓传输索具”的航行补给系统。“伯顿传输索具”和“尼米兹应急索具”进行海上加油、弹药和给养补给,一定程度地解决了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海上补给问题

从表面看,美海军海上补给问题在战时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指挥舰队远征作战的阿利?伯克却敏锐地洞察到,問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

阿利?伯克海军上将在50年代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后,“多种物资一站式补给舰”的概念便从头脑中走上设计图紙并走进造船厂最终成为现实。

阿利?伯克在1957年由他亲自主持的海军航行补给会议上正式提出设计建造“一站式补给舰”和研制一种從补给舰的货舱、油舱到接收舰的弹药舱、干货舱和油舱之间的自动化航行补给系统。

阿利?伯克要求新的补给舰能够兼具弹药船、干货船和油船的3种功能并且拥有较高的航速和配备作为航母战斗群组成部分所必要的武器系统、传感器和通信设备。

在阿利?伯克的直接推動和主持下“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诞生了。首舰“萨克拉门托”号(编号AOE-1)于1961年6月30日在华盛顿州布雷默顿的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鋪设龙骨1963年9月14日下水,1964年3月14日正式服役

“萨克拉门托”级四舰的主机来源于取消建造的“衣阿华”级战列舰BB-65“伊利诺”号和BB-66“肯塔基”号。

“萨克拉门托”级采用平甲板型结构货舱、弹药舱及油舱均设在露天甲板以下,露天甲板以上部分大致分为5段:最前面是舰首区安装有防卫作战武器。

舰尾为直升机平台可搭载2架CH-46E“海上骑士”直升机;在舰首区之后和舰尾直升机平台之前,是前后两段上层建築驾驶室、军官居住舱以及医院等设在前部上层建筑内。

可运载17.7万桶燃油、2150吨弹药、500吨干货和250吨冷冻补给品舰上共设15个补给站,其中咗舷9个(4个液货补给站2个导弹补给站和3个杂货补给站),右舷6个(2个液货补给站和4个干货补给站)

此外还有3个双软管燃油接受站,5个單软管燃油接受站有的补给站采用双软管双探头加油系统,可同时向航空母舰传送船用油和航空用油船上配置2部5吨起重机,1部15吨起重機

空载排水量20144吨,满载排水量53000吨;舰长242.32米宽32.6米,吃水11.9米;4台V2M型锅炉2台通用公司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6节,续航力6000海里/25节;编制601人

1座Mk-29型八联装“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Mk15“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4挺12.7毫米机枪;3架UH-64E“海上骑士”直升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家君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