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弓比赛和奥运会比赛的弓有什么区别。

射大雕不必弯弓:复合弓选购指南_KnewOne-爱微帮
&& &&& 射大雕不必弯弓:复合弓选购指南
射准复合弓与公路自行车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原型都曾在历史上作为战争工具,而且他们却成为了竞技体育运动器材。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冷门运动发展为小众运动。他们的知名度却不及自己的“兄弟”:自行车店卖得最多的是山地自行车,狩猎复合弓比射准复合弓更受欢迎。他们都是简单的机械装置,由于用途的专业性和科学技术的注入在设计上变得出奇复杂,因为他们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帮助选手登上领奖台。他们都由航空级铝合金、高性能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因此价格昂贵。由于专业性以及价格不菲,大部分人不会将他们列入代购清单,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梦寐以求的宝贝。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论是射准复合弓、公路自行车还是Knewone推荐的其他物品,甚至是每一个渴望爱的人,都是为热爱他们的人而诞生的。PS:他们还都有两个轮子。射准复合弓运动存在不少与普通人直觉相反的地方,这体现在:对射箭来说,强大的力量和体魄并不是必要的。射箭比赛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强调的是射的准而不是射的远。美国选手帕克在1988年奥运会夺得铜牌时他的反曲弓磅数只有23磅。有趣的是,世界排名前50的复合弓选手,从18岁到40多都有,这在别的竞技运动中比较少见,这也印证了射箭的技巧性。射箭不要有好视力。奥运会金牌得主,韩国选手林东贤视力只有0.1。而名声大噪的残奥会选手马特·斯图兹曼告诉我们,不仅体力不是问题,甚至有没有双臂也不是问题。射箭射箭是出乎意料的超安全项目,根据美国2013年统计数据,每出现42个篮球受伤者或者3个高尔夫受伤者,才会出现一名射箭受伤者,而且90%的射箭伤害来自于弓箭狩猎行为。这得益于科学的训练、严谨的射箭规则和对射箭安全的宣传。弓商为了让消费者更快更换手中器材也会对安全宣传不遗余力(笑。射准复合弓配件繁多看上去很难,其实是所有弓种中最亲民的,复合弓引入了省力比的概念,一把拉力50磅80%省力比的弓拉开后只需要10磅的力量就可以保持张弓姿势,对体力要求更低,更适合时间少底子差的普通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传奇人物——美国选手克里斯特·高文,她2012年才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把弓,在意识到她不可能在反曲项目达到顶尖后迅速转向复合弓,并于2014年在法国尼姆射箭世界杯室内赛开始自己的传奇征程,斩获包括两枚金牌在内的多枚奖牌,到2015年9月时世界排名第三,此时她已经是31岁“高龄”,距离她转职成为职业运动员不到两年。如果你猜她转职以前也是体育从业人员那就大错特错了,高文之前是一名高级经济师,在成为高级经济师这种高级白领之前则是女博士,其博士专业北美排名第二,赤裸裸的学霸。。。更让人嫉妒的是人家已经买房结婚夫妻恩爱,事业爱情两不误!这也许就是射准复合弓的独特之处。选购复合弓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尺寸轴距是指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射准复合弓轴距在35到41英寸之间,轴距越大弓越稳,稳定性越高。理论上任何人可以使用任何轴距,实际上如果你的身高低于175,用40轴距的弓会显得比例不协调。轴距大的弓自然更重。弓档高度,指弓弦到弓把距离,射准复合弓弓档在7到9英寸之间,弓档越大稳定性越高,相应的箭速会降低,一般来说弓档在8英寸会比较合适。重量射准复合弓是所有弓种中最重的,基本没有低于4英磅,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会变得更重。好处是弓变得更稳,缺点是对新手不算友好,尤其是超过5磅的弓。很多从射准反曲弓或狩猎复合弓转过来的人需要适应一下。箭速箭速越高,箭的飞行姿态越低伸,抗风性越好,更适合室外比赛,但是会增加射手的负荷,如果射手力量不足会降低稳定性。箭速低的弓更容易拉开,对新手更友好,抗风性更差,箭速太低也会降低稳定性。磅数即拉开弓所需要的力量,虽然狩猎复合弓多为50-60磅甚至高达80磅(约合40KG),但是对于一次练习要100箭甚至更多的射准复合弓来说,即使身强力壮的男生选用40磅的弓也不丢人,屡次打入半决赛的墨西哥选手Mario Cardoso(马里奥·卡多索),所用的弓最大磅数只有40磅。相当于单手提一桶纯净水。。。轮组轮组与弓片可以说是一把弓的灵魂,他们的结合造就了复合弓特有的拉力曲线,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要对某种轮组过于迷信,每种轮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很好的弓可以选择。还应注意的一点是有的弓采用定距轮,或者是可调拉距的非定距轮,定距轮的表现优于非定距轮,但是如果更换拉锯会比较麻烦。非定距轮对于正在调整射箭姿势探索最佳拉距的新手更友好,当然也做出了性能上的牺牲。稳定性稳定性一是指弓本身的稳定性,箭是从弓把(即弓的重心)上方射出,这意味着箭无法从弓的受力中心穿过,在箭射出的瞬间弓的扰动会影响箭的飞行姿态,反曲弓和复合弓都是如此。复合弓要用分弦杆将弓弦揽到一侧,产生的分弦应力也会影响箭的飞行姿态。所以复合弓的调校也是所有弓种中最复杂的。即使如此,得益于精密的制造工艺,射准复合弓在射箭机器上可以把12支箭射进一个杯口大小圈里。世界冠军和世界记录保持者也难以做到这一点。跟狙击一样,即使射手努力做到不犯错,心跳、呼吸和肌肉抖动也会影响成绩,可以说人是整个射箭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射准弓的稳定性也包括对射手射箭动作的容错度。所以射准复合弓设计时需要克服的问题或者说设计追求是,优先保证箭的飞行姿态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拉力曲线、尺寸和重量,在稳定性和箭速之间找到均衡点。下面给大家射准复合弓推荐:MATHEWS Conquest Apex 8 马修斯竞技复合弓铁打的卡斯特罗,流水的美国总统,这段子也可以知名厂家Mathews(下简称马修斯)和Hoyt(下简称霍伊特)的顶级射准弓竞争中也适合,霍伊特的顶级射准弓名字都已经更换四五代了,马修斯还在卖他的APEX。。。Apex8,俗称A8或者顶点8,可以说是射准复合弓的活化石,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它保存了早期复合弓的特点:单弓片、D型弓身、单轮滑轮系统、小轮组。当然“年岁颇长”并不妨碍A8被评价为成功的射准复合弓。单轮系统是最原始的复合弓轮组,马修斯依靠其出色的设计功底充分发挥了单轮轮组的优势,因此A8拉力曲线平滑,拉感柔和,停止点清晰,轴距是主流射准弓里最长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弓把两端各有一个小眼睛样式的减震圈,这个小细节成为了马修斯的经典设计。为了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外形相似的Apex8、Apex7以及Conquest 4(简称C4)在轴距、弓档和箭速上略有不同,C4相比便宜很多。A8的使用者就包括克里斯特·高文,那个“两年野生冠军”。A8的设计极为成功,马修斯自己一度觉得一把弓花样翻新卖这么多年看不下去,在2009年停产A8,而新弓研发不顺利以及市场的呼声让马修斯又不得不重新上马A8,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让人戏称马修斯为“马羞死”。A8的起死回生证明了一个道理,射准领域里,老技术不一定差。14年停产后,15年国际赛事里也常常能在决赛中看到它的身影。HOYT Podium X Elite 40 霍伊特复合弓为什么我会把一个已经停产的活化石放在第一位呢?就是为了让你们了解射准复合弓过去是什么样子之后能听懂我吹捧PXE啊。PXE采用了双弓片,又叫开裂式弓片,厚度薄,韧性好,应力分布均匀,比单弓片重量更低,回弹效率更高。但是开裂式弓片制造难度比单片高,以前中高端弓上才采用。PXE采用了封闭式弓窗,封闭式弓窗解决了撒放瞬间弓把震动影响箭飞行姿态的问题,而且不会出现箭掉出弓窗的情况,霍伊特是最早在射准复合弓上采用这一设计的厂家。射准弓的弓把多是整块航空铝CNC加工而成,封闭弓窗设计以及后面提到的后手桥设计都会使制造成本增加,因此采用封闭弓窗设计的射准弓仍是少数。PXE还延续了经典的后手桥设计,在弓把后方立一个桥型金属条除了在视觉上更美观外,还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包括上述三点,霍伊特在螺孔位置设计、弓片座等细节的创新随着其他厂家的跟进已不再是大书特书的特点,但是霍伊特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敬佩。PXE采用了独特airshox减震设计,减震片通过可调支架贴合在弓片外侧,不仅更加美观,而且解决了弓片减震胶或止弦杆等传统方式带来的一些问题。PXE相对于CE、PCE这些广受好评的前辈比,更加重视弓的个性化使用,弓把通过可拆卸握把片可以调节成四个角度,知名射箭配件厂商ArcTec率先开发的弹性分弦杆也被整合进PXE的设计中,而且减震胶也有不同颜色可以选择。除了外观,更重要的当然是射准弓的性能,PXE采用了混合轮组,这种轮组表现比单轮轮组表现出色,比二元轮轮组更稳定,是一种中庸但优秀的轮组。霍伊特的顶级弓作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射准弓,他的性能通过众多顶级射手的使用和反馈自然极为优秀,举个小例子,曾经很多人吐槽PCE的拉力曲线后墙很软,于是霍伊特推出了VEP,硬到只要一松劲就会立刻回弹出省力区,于是吐槽后墙软的家伙不得不承认还是软了好。。。而且PXE为了满则不同射手的需要不仅有37英寸和40英寸两种轴距,还有定距轮Spiral pro轮以及非定距轮GTX轮。Spiral pro轮对箭的扰动更小,同时箭速已经达到322的速度,表现优于GTX轮。GTX轮有6种型号可供不同拉距选择,箭速保持在保守的301FPS,更适合需要探索合适拉距的新手,这里注意的是尽量不要选择5号轮,因为他的调节范围是最大的。霍伊特的顶级射准弓意味着外观和性能的完美统一,霍伊特的顶级射准复合弓是最好的射准复合弓,国内外赛场上永远是用Hoyt的选手最多,偶尔有几个马修斯或者PSE的选手掺杂其中。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霍伊特的顶级复合弓都这么好,那么霍伊特自己家不同时期顶级复合弓相比呢?比如PXE和他的上一代产品PCE。答案是看轮组和弓片,轮组和弓片是一把弓的核心,射准弓弓片一旦被开发出来会被使用十年时间甚至更久,轮组有时会进行微调以便更好的发挥弓片性能。PXE和PCE都是相同的轮组和弓片,因此性能差别不大,实际使用中群众纷纷反映除了PXE的震动稍小没有别的区别。所以如果有了PCE,除非霍伊特发布了基于新弓片的新弓,否则没有必要换。发布新弓后上一代弓会快速贬值,也是入手二手弓的好机会。MATHEWS NO CA TRG8 马修斯竞技复合弓狩猎复合弓与射准复合弓分别是激进与保守的代名词,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往往先出现在狩猎复合弓上,等到技术成熟并获得认可之后才更新在射准复合弓上。而这次马修斯把猎弓的技术元素一股脑的倾注在一把射准弓上:新推出的No Cam轮组,双弓片,滑轮分弦,还有平行弓片设计。这造就了TRG的独特外观,刚公布的时候,群众大呼受不了,纷纷表示不会花一万块钱买个“大棒骨”回去。剧情到这里才开始变得有意思,在厂家不惜停产成名已久的A7、8和弓商的大力宣(chao)传(zuo)下,TRG在国内成为曝光率仅次于PXE的射准弓,对TRG的评价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好评如潮,比如拉感柔和、做工精致、轮组外形与众不同彰显个性、震动极小,TRG的震动优异到什么程度了呢,在15赛季哥本哈根站的比赛中,有TRG、PXE和Supra的发射瞬间慢镜头,Supra的瞄架瞄头抖得跟柳条一样,PXE也是动次打次的节奏,唯独TRG堪称纹丝不动,让人惊叹。另一方却指出TRG不仅继承了马修斯家射准弓偏重的缺点,更要命的是,虚标箭速,箭速明显偏低,这意味着这把弓更适合没有风的室内比赛。是的,TRG两个突出的缺点正是马修斯采取激进设计的代价,上下弓片平行设计虽然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和震动,却使得弓把延长近一倍,弓片长度缩短近一半,加上马修斯高速弓片技术不过关和唬人的NO CAM轮组,造出了这么一个性能指标极端的奇葩——重的要死不说,一味追求拉感和震动的优化,反而丢掉了最重要箭速。总的来说,TRG是一个不成熟的产品,马修斯赞助的选手尤其是女选手在15年射箭世界杯比赛中多使用停产的A7和A8,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马修斯用自己的两款产品鲜血淋漓的证明了新技术不一定好,老技术不一定坏的道理,不知道应不应该给他发个好人卡。如果TRG的弓片能再给力一点或者轮组不作死的采用正圆,TRG也许会更加成功。当然TRG本身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细节,由于重量限制不能采用封闭弓窗,为了克服弓窗扰动TRG在在弓窗上部做了一小小的类似蜂窝的支撑结构,效果很明显,而且Elite的射准弓Victory上还有类似的设计。PSE Dominator Max 统治者MAX 竞技 复合弓射准弓市场,Hoyt家一家独大,所以逼得其他厂家不得不采取差异化路线细分市场以吸引有不同诉求的射手,如果说霍伊特追求的的是性能均衡外观骚,马修斯家的射准弓追求的是拉感柔和振动小,那么PSE家的射准弓Dominator追求的就是高箭速。PSE在各大复合弓厂家之间延绵几十年的箭速指标竞赛中一枝独秀,自然而然的把自家已然成熟的高预弯弓片用在了自家的射准弓Dominator上,使其IBO箭速达到了惊人的322,322是什么概念?09年Dominator刚问世的时候,其他射准弓才刚破300,狩猎弓多在330左右。到了15年Dominator被重新设计之前箭速更是达到327,看到Dominator那两个硕大的轮组你就知道PSE对箭速有多狂热了。高箭速降低了稳定性,但使得箭的飞行姿态更加低伸,在箭靶上散布更小,抗风性也更好。那么其他厂商为啥不也跟风提高自己手里射准弓的箭速呢?这其实是一个利害权衡的问题,高预弯弓片技术不成熟的其他厂家无法解决提高箭速后拉感过硬容错变低的问题,提高箭速得不偿失,直到Dominator问世几年之后,其他厂商才推出有类似设计理念的产品,比如博泰克的狂徒2015,Hoyt的超级刀锋2016。Dominator作为业界良心PSE的旗舰产品,在其他射准复合弓还在用6061铝时,率先采用更昂贵性能更好的7075铝制造,价格却比其他品牌的顶级射准弓低不少,而且很少在自己的宣传文案里提及这一点,大写的业界良心啊。Dominator的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热销标志着PSE差异化战略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成为PSE审美进步的典范,讲道理PSE2010年以前弓的外形让我这个审美低下的人尴尬症都犯了,Dominator模仿Hoyt射准弓的外形让他比他的前辈们看起来清新脱俗。虽然只有红蓝黑三色让人很蛋疼。PSE SUPRA MAX 萨普拉复合弓Supra是一个传奇,它作为射准弓领域中比较少见的中端射准弓,却意外的极受欢迎,热门程度甚至高过PSE同期推出的Dominator,他出色的性价比使他成为PSE良心的代言人。Supra采用了与Dominator相同的弓片和轮组,也就是说与Dominator有相同的性能,一样大范围的可调拉距,价格比Dominator便宜3000元,重量是所有主流射准复合弓中最轻的,箭速却是所有射准弓中最高的。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买不起霍伊特的顶级射准弓,只要能适应Supra不太友好的拉力曲线,就无脑选择Supra吧,因为有了Supra,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射准复合弓,一把3D射箭赛弓,一把狩猎复合弓。用价格除以箭速这种衡量狩猎复合弓的方法来比较,Supra也会让很多狩猎复合弓自愧弗如(比如某M家的箭速掺水弓)Supra经常出现在赛场上,而让Supra热度登上顶峰的是PSE签约射手Stephan Hansen(史蒂芬·汉森),这个出身青少年组冠军的丹麦选手在整个15赛季都使用Supra,并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2015年度最佳男子复合弓射手。Supra证明了高箭速的弓也能在残酷的竞技赛场上生存,Supra的成功推动了射准弓设计与狩猎的进一步融合,16年马修斯推出的Halon X以及霍伊特的Hyper Edge,在尺寸箭速方面都与Supra相仿。16年款Supra脱胎换骨,重新设计弓把并采用了全新的弓片和轮组,省力比可调且外形更加美观,说到16款的外形我很怀疑PSE是不是把Hoyt的设计师挖走了几个啊。。。PS:Supra这个词其实在跑车领域更出名Hyper Edge,又被叫做超级刀锋,超级刀锋刚出现时被大家误以为是大号猎弓,随即在15年射箭世界杯曼谷站的冠军赛中出现,这局比赛既是射箭巨星韦德和他美国队友的内战,也是Elite Victory和Hoyt Hyper Edge两个新产品的初啼。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两把射准弓新秀的出色性能。HOYT COMPOUND BOW HYPER EDGE 霍伊特复合弓超级刀锋意味者在射准弓制造领域最谨慎的Hoyt也开始加快应用狩猎复合弓的技术,超级刀锋采用了滑轮分弦、止弦杆、高预弯弓片等原来被宣传会降低射准弓稳定性的设计,并且改善了PXE系列后墙软的缺点,更有趣的是超级刀锋的轮组,超级刀锋硕大而圆润的DFX轮组与马修斯吸取TRG经验为Halon设计的轮组宣传中的定位点极为相似,都是在保证箭速的基础上寻求更舒适的拉感,应该说这表明了一种趋势,限于人体能的局限性,射准复合弓的箭速潜力基本挖掘殆尽,未来的设计重心会从箭速转移到“舒适度”这个玄学概念上。因为掌握了高预弯弓片技术,霍伊特也开始鼓吹高速弓片的好处。遗憾的是笔者并未实际试用过这把弓,所以超级刀锋仅作为探讨未来射准复合弓发展趋势的例子。当然此弓妖冶的外形也很招人喜欢。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对Bowtech狂徒复合弓、Elite Victory复合弓以及Prime One复合弓进行讨论,他们的设计思路跟上文中的复合弓有相似相似之处,各位可以根据本文所提及的知识进行分析。本文总体思路是让对射准复合弓不了解的人对射准复合弓有个初步认识,让打算选购射准复合弓的人读完之后少被弓商忽悠白白损失钱财。希望这篇长文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在这里,发现新奇酷。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射箭那些事儿~ 聊聊射准反曲弓的入门装备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射箭那些事儿~ 聊聊射准反曲弓的入门装备
前两天晒了晒我当做观靶镜的望远镜《》,于是大家说有兴趣看看我的弓们(PS:小编注,大家也可以先看网友晒单《》,对弓箭有个大概念)。一年前我其实就写过很入门的介绍射箭运动的文章投稿,不过编辑们觉得太无趣。一年过后,我多攒了不少装备,干脆在晒装备的同时,跟大家随便聊聊反曲射准运动。我瞎玩了六七年,对于这项运动也是刚入门,本文肯定无法深入研讨很多问题,准备主要面向有兴趣有时间的玩家们,谈谈基础的装备的选择,以及一些入门需要注意的事项、原则等,希望大家真正开始这项运动时少走弯路少受伤,也谈谈便宜的入门玩法。反曲与复合不同,更讲究人、弓、箭的匹配,可玩可调整的地方很多,入门后想看再深入一点点的关于器材的内容,可以参考我在某射箭论坛的。
好,咱们先轻松点,看图说话。小编之前说的,希望看真人秀,我对此很不理解,不过这俩照片正好可以展示一下最基本的射准反曲装备的样子(弓把弓片,瞄,平衡杆),以及最基本的动作。
针对完全不了解这运动的sm友们,我先很简单地介绍点最基础的知识。首先,什么是弓(抱歉,这问题确有其必要性,我的不少朋友说不清“弓”这个词,老把我的弓说成箭)?简单说,它是一个蓄能工具,由弓体和弦组成,靠弓体(而不是弦!)的弹性储蓄你拉弓的能量,然后转换到箭上,你撒放时,箭飞出去。这引出了射箭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永远不在不搭箭时开弓撒放——在有箭时,拉弓储蓄的能量大部分释放到箭上,转为其动能。不搭箭,能量去哪呢?作用在弓本身上,容易让它损坏。
另外必须强调,弓与弩不同,没有机械装置协助你安安稳稳地瞄准、扣扳机,所以现在在国内是合法的体育用品,但毕竟曾是兵器,使用不当有很大危险,大家要射箭时,不管磅数大小,千万要在适当场合,特别是注意靶子附近情况,初学者更要注意安全余量。例如,在室外,尽量保证靶子后面一两百米不可能有人、物,在室内的话,靶子后面不能对着窗户,靶后要挂个大面积的厚毯子以阻挡脱靶的箭等等。这些原则都是从惨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我自己就曾经毁过一扇阳台玻璃门,一块隔热玻璃上千人民币的哦。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反曲”?最原始的弓是长弓,可以简单想象成一根直的木棍,上了弦弯起来,侧面看是D字形。反曲则不同,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弓形,未上弦时,弓体末梢(弓稍)是朝前弯曲的,如图。这种形状的弓储能效率较高。(要再说上复合弓就太复杂了,大家自己去射箭沙龙看吧)
射准反曲,是反曲射箭运动极端强调精度的一个分支,美国叫奥林匹克反曲或者FITA,各地经常有各种射准比赛,一般从30、50、70、90米的已知距离,对标准的圆形彩色靶子发射,大家在奥运会上看到的射箭就是这种。射准反曲的器材极端强调稳定和精确,追求器材的最好调谐。射准反曲的很多原则很科学,其实一样可以用在其他弓种上。
相对应地,同样用反曲弓,有些人追求传统弓的复古,有些人追求狩猎的乐趣,不一而足。比如有些3D射箭比赛,参赛者走过复杂地形,用各种姿势向未知距离的不同靶子(常是动物形状)发射。又比如光弓比赛,可以用类似射准反曲的器材,但不许用瞄,各种附件也有尺寸限制。
扯了好一阵定义,不少同学肯定看累了,现在晒器材。
我的主装备。大家可以看到,射准反曲最大的三部分是中间的金属弓把(蓝色)和两边的弓片。它们是由叫做ILF的连接系统结合到一起的,拆装很方便。
弓把,Hoyt Matrix,十年前的顶级型号之一,在奥运会出过镜。这项运动的器材已很久没有实质突破,十年前的顶级弓把现在还是不错的,事实上20年前的也还堪用。我是在archerytalk网站的fita反曲板块买的二手货,卖家把这货保养得很好,我一看到照片就被毒到了。300刀,算是不错的价格,特别是考虑到附带的推把(注意,并不叫“握把”,原因过后说)是高级货。反曲不算是便宜的运动,买了弓把还要慢慢买一大堆其他东西,不过比起高球之类其实不贵。
这是我在美国买的第二把弓。第一把弓的图片一会儿有。我在国内也射箭,曾经买过直拉弓,二手的木把友谊反曲,以及玻璃钢传统弓,但要么卖了,要么太长,不好运到美国,于是到了美国就惦记买个正经的金属弓把射准弓。一开始就决心要节约,但又不甘心买差的,于是研究来研究去,买个Hoyt的GM吧,Gold Medalist的意思,拿过无数奥运金牌的老式弓把,早已停产,二手均价120以内。这个老弓把买来后,确实教了我很多——我没请教练,纯自己瞎玩,拿着这弓配弓片、配箭、配附件,犯各种错误,慢慢对射准器材做了不少学习。
后来之所以花大价钱又买个弓把,跟题图有关。今年4月听说了这个Floyd Bennet Field的室外射箭场,离我不远,于是奔去。拿着老弓,拉满时30磅,射铝箭,试着射了88码,竟然够得着!让我很激动——看箭在空中飞行,是我射箭的原动力,比在箭馆射18米好玩太多啦。但铝箭重,速度慢,在风中精度不高,而且需要抬高很多,已经很难瞄准,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瞄是反着装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瞄点,抬高弹道)。换轻的箭?GM的设计较老,恐怕受不了会开裂。正在这时我看到有人卖这个Matrix,于是纠结地入手了。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条关于器材的建议:不必追求当红顶级弓把,入门买个合适的入门把,升级的话买中级把,或二手的老顶级弓把,就很够了,但也别买太老的产品。当然了,我说这些的前提都是咱预算有限,你如果钱多,当然要买最新最贵的来支持射箭器材商发展新技术啦!
左边的螺母可以小范围调节磅数,右边的组件可以小范围左右调节弓片,补偿弓片的扭曲。
顺时针说起,最左边是jagar推把,橡胶的,贴手很好。右上的黑色金属片片是响片,中间偏下的白色塑料片片是箭台,这图里看不清,是箭杆与弓把的接触点。
推把为什么叫推把?因为”握“住弓的话,发射瞬间手指可能把弓把左右拧动,一点点拧动就会对箭的飞行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绝大多数射准选手都用虎口下面一小块肌肉推弓,然后拇指与食指间栓一个小绳子(也有挂手腕的),叫护弓绳,这样手指完全放松,弓在发射时自然跳出手,但不会掉落到地上。
响片是什么?响片是固定拉距的重要组件。同一把弓,拉开20寸和拉开30寸,明显储蓄的能量会差很多,是不是?那么,如果你每次动作不一致,拉开29到30寸不等,那么箭发射的速度就会有不小的区别,在靶子上起码体现为高低散布大。反曲不像复合弓那样拉到位会机械卡死,为了固定拉距,只能用箭本身来做尺子。搭箭时把箭卡到响片后面,拉到位时箭滑开,响片在弹性驱动下砸在弓把上发出咔嗒一声,此时射手应马上撒放。当然了,每个人身体不同,为此必须根据你自己的身体结构和技术动作来调谐好箭的长度和响片位置。另外,当然每支箭都应该完全一样,特别是长度完全一样啦!
弓片,kap的,低端牌子。所谓碳+木的中档片。弓片和箭对精准程度的影响,比弓把重要。弓片现在基本分3大类:木头芯的,木头+碳芯的,碳+蜂窝泡沫芯的。纯木头芯的当然最低端,木头+碳的从中低到高端都有,是比较稳定靠谱的,碳+泡沫的一般就中高或高端了,没便宜的,否则技术不过关会有开裂问题。
扯一句磅数问题。这副弓片标称26磅。一般这种弓片的标称会写25-68-26lbs然后23-66-28lbs之类,意思是配25英寸弓把时,会组成一把68英寸的弓,拉到28寸拉距时的磅数大约26磅,而搭配23寸弓把会组成66寸的弓,拉到28寸拉距时磅数大约28磅。
射准反曲公认的弓把长度一般分三种,23、25、27寸。25最常见,最容易买到;弓片分短、中、长三种。我的片都是中等长度。中等长度片配25寸把得到68寸弓,是比较常见的。弓的整体长度是得适应射手身高的,身高不同拉距就不同,对应的合理弓长就不同。
所以,标称25-68的弓片,就是中等长度弓片。如果是短片,那会标25-66,长片是25-70,等等。总之购买时去查查网上的身高弓长对应表即可。
然后,绝大多数标称磅数约定俗成是28寸拉距下测的(否则,会专门标注50# @ 30”之类,就是说拉到30寸时50磅),增减一寸,会大致增减2磅拉力。所以,个子高的选片要考虑这一点,比如我拉距30寸,想买一副片,拉开时30磅,那么我买26磅的片就行了。
新手选片三大原则:磅数要小,要小,要小,要小。拉满时18-24磅之间够了。就算你是举重运动员也不该从30以上开始。我一开始买的GM弓把偏硬,低端弓片也偏硬,标称24@28,结果我拉到位时30磅,我至今耿耿于怀。要射得准,是靠弓箭匹配,也靠肌肉的精确控制,不是靠蛮力。而且,射箭靠背肌,与其他很多运动不同。从小磅数逐渐升级是必由之路。即使是玩传统弓之类貌似不那么追求射准的弓箭,也不应从大磅数开始,否则运动伤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美国不少卖弓的爱好者都说自己肩膀手臂出了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大磅数惹的祸。
说到运动伤害,我有一阵子左肩膀持续疼痛,后来发现是弓的震动太大,再后来发现其实是因为我没做准备活动,把肩关节抖开。大家不要跟小学生一样,觉得准备活动逊毙了,其实准备活动极为重要,长期射箭的乐趣离不开它。射箭的准备活动要慢跑热身,然后活动肩膀,脖子,腰等等,有兴趣的可自行搜索。
调磅螺丝的背面,是个锁定螺丝。顺便欣赏丝般顺滑的阳极处理表面——这把弓我不一定射得准,但看着养眼也好啊!
其他零碎:瞄和箭侧垫(银色)。
这个瞄是shibuya/涩谷牌,老式产品,当年与GM弓把同时购入,50刀,现在看来极为实惠。虽然看着老旧,但性能仍然极佳,新版产品有细节改进,但性能难有实质提升了。瞄点是beiter贝特的。
说到这里了,顺便说说反曲瞄准的原理。反曲弓的瞄准与枪不同,并非精确瞄准——绝不是你把准星对好了靶子中间就完事了。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动作一致,形成的肌肉记忆,必须每次开弓的姿势都一样,把弦拉到脸上同一部位靠位(一般弦要靠鼻子、下巴,然后经常还靠胸口,拉弦手的食指靠在脸上同一位置),然后针对不同距离,上半身不动,腰胯动,来抬高、降低进行瞄准(用手臂来抬高降低的话,不同距离的动作会很不同,不是好事)。瞄准具用来作为瞄准的参照,水平方向定向靠弦与瞄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来实现(这时弦在眼里是模糊的,所以说没法精确瞄,不过习惯了还是很精确的),垂直方向靠调节瞄点的高低。
箭侧垫装在弓上的样子,右侧拧入,从左侧伸出头儿来。宝岛把侧垫翻译成“箭振吸收器”之类,我觉得更直观。它内附弹簧,那个金色头儿可摁进去、弹出来。通过调节箭侧垫弹簧的力度,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箭的初始飞行方向,另外箭侧垫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每次撒放动作的不一致。总之,对中高级玩家来说,侧垫是不可或缺的。侧垫只推荐两种,便宜的就买shibuya DX,贵的就买贝特。
我的娱乐用弓:黑寡妇T1200。偶然看到它的图片,被其造型迷住了,于是到处求购到了这把。唯一遗憾是磅数偏高,标称40,这几天天冷,拉着还更硬些。这个磅数我没有能力拿来严肃地射准,就玩儿呗。给它搭配了响箭,每次发射时大家很欢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有点小磨损。
当时这也是把射准比赛上用的弓,那会儿百花齐放,还没有ILF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把弓没有装箭侧垫的孔,没有装响片的孔,弓片是用螺母固定,弓把也不能更换。
平衡杆安装孔。
弓梢仍然润泽得很。
黑寡妇这牌子近年来在国内射箭圈子炒得很热,很贵。我买的这个是其早期产品,射准圈子追这个的不多,所以价格合理,小几百。不过也是求购了很久,而且搞不到我想要的小磅数。
给它缠上了个便宜的铁皮瞄。
此图可看到,上弓片的俩螺母尺寸还不同,我每次要拆它,必须备两把扳手,尺寸还都不小,崩溃得很。T1200有后续的版本,手拧大螺丝固定弓片,方便很多,但没T1200好看。
下弓片的俩螺母是一样的。弓片装在弓把后边,是黑寡妇一些弓的设计特色。
四五十年了,弓片还这么闪亮,性能还很好,不禁令人敬佩起美国的工匠们。黑寡妇弓片的口碑是很好的。
这就是我在美国买的第一把弓了。现在已经拆掉了瞄,也不怎么装平衡杆,当光弓玩。
GM弓把。是很成熟的ILF系统射准把了,可以装侧垫和响片,图中未装。自GM以来几十年过去了,射准弓越来越好看,有各种很方便的小改进,但性能有没有实质提升就不好说了。
脏兮兮的……本来是蓝色,在题图中可以看到。不过我喜新厌旧,入了Matrix后,就把GM当做试验平台,给重新喷漆了。结果喷得不好~~
还是KAP的弓片,这副是最低端的入门片,木头芯的。对于新手来说,入门片就够用,反正过后要换弓片升磅数的。不过要注意,入门的片或许拉超过28寸时,每寸不止加2磅。
调磅螺丝是有的,但GM没有调节弓片倾斜、补偿扭曲的系统,这是它的缺憾。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调节弓片倾斜这事,是很少干的。
喷漆要谨慎!
Hoyt(好易特)因为有个苹果在商标里,所以圈里有人叫它“苹果”。
集束式的平衡杆,装在弓的前面,通过改变弓的重心,让重心远离推弓的手,加强弓的稳定性。新手可以不买,或买单根杆就行了,不必上图中分叉的那俩侧杆。集束杆好看,但也不是必须的。
左边是一把少年弓,低磅数,极简风。一开始是为了给家里领导玩儿,后来我偶尔也拿来练习动作,磅数低容易体会动作。价格非常便宜,印象是三十多刀。
反曲弓包。
专业的弓包比起随便找个棒球包,还是好很多的,拉开后里面有专门的隔层,整个包有无数分隔,让你放各种弓箭相关附件、工具,箭可以放在小圆桶里插在侧面。
我的几种箭。最左边是半打没舍得启用的Easton易斯顿A/C/E箭,碳与铝结合的结构。左二是韩国的Cartel出品,叫做Triple,也是碳铝结构,内侧一层铝,外侧一层碳,结合两者的优点。右边两支是easton的铝箭,粉红色羽毛的是我自己试验性做的flu-flu,减速很快,有人用来打鸟,不过我是为了好看。
粘羽器和直箭器。粘羽器叫bitzenburger,是比较不错的一款,几十年来设计不变,铝制,沉稳靠谱。这些属于有点发烧的设备,不一定要买的。
颜色比较鲜艳吧?如果要野外射箭,为了找箭方便,箭杆和箭羽都要选鲜艳的颜色。迷彩箭杆,不好。绿色箭羽,不好。黄色箭羽,秋天不好。红色是最好的——我对红色本身并无爱好,但它的波长最显眼啊。
射准箭大体分几个品种:铝,碳,铝+碳。竹子、木头制造的箭由于一致性差,现在已难登大雅,搭配传统弓更合适。玻璃钢的更可归入入门玩具。关于箭,也有好些注意事项。射准的箭与古代打仗不同,并非快速消耗品,好好保养是可以重复用很久的,千万不能故意射硬物,比如树木,石头等。买不起好靶子的话,纸箱塞棉被也是可以的。如果靶场的环境使你可能不知不觉地射中石头,就要经常细心检查箭,拿起来轻轻弯一弯。铝箭受损一般是变弯,碳铝的安全性也相对好(我碰到的情况一般是直接断裂),而纯碳箭如果受损,可能受暗伤,在下次发射时爆开。这么危险,为什么大家还在用?因为碳箭在这几种里面最轻啊,而且只要保证不脱靶,碳箭还是很安全的。
箭由箭杆、箭头、箭尾、箭羽组成。没有箭羽也可以正常射,但其他几样都是必须的。有人曾经不装箭头射光杆箭,这时由于头部没有重量,箭无法稳定飞行。
造箭最大且靠谱的厂家是Easton易斯顿,从最顶级的X10箭到入门级的铝箭,全面开花。新手买easton的铝箭,永远是没错的。各个箭厂都有选箭的表格,购买时根据自己的磅数和拉距,再参照大家平时的反馈(表格这东西经常不准确的,推荐的箭杆经常过硬)来选箭。
左边绿色的是箭尾,德国Beiter贝特制造,相当不便宜,但射准的东西可没法买便宜货。箭尾的一致性会影响精度,松紧度也很重要,太松的箭尾可能在拉弓过程中脱弦,导致空放。贝特的箭尾还搭配专门的拆装工具,细致到家了。右上是射准的箭头,后半段有两节可以掰断,以便调整箭头重量。右下是国产的响箭头,声音清脆,清理方便,价格十人民币左右,相对于美国的响箭头价格,简直是白送。
说起来,为什么要调整箭头重量呢?还是要说回弓、箭和人的匹配。具体的解释可以看我开头引用那个链接,这里只发个简单粗暴版的解释:你装好一把弓,固定下磅数,固定下拉距,那就必须参照表格,匹配某个硬度的箭(不同规格的箭,掰弯它需要用的力度不同,专业术语叫“挠度”。你不愿研究表格的话,告诉数据,让靠谱的卖家帮你查了订货也行)。固定了箭的长度和挠度后,通过调整箭头、尾的重量,以及微调磅数,可以让箭完美地离弦(大家可以搜索相关视频看看),也就是箭是弹跳着绕过弓飞出去的。这时精度最高,因为不会有箭尾与弓的多余接触什么的。
射准嘛,必须随时了解自己的箭飞哪了,这给我乱买二手望远镜一个很好的理由,不过最后还是上了个来观靶。
箭囊和一些附件。我这箭囊是便宜货,料子薄,走路时晃晃荡荡的,所以我老是建议别人少买便宜货。此前我还有个更便宜的箭囊,更难用,连这些口袋都没有。
内六角扳手和T尺得解释一下:内六角扳手是拿来调磅数和调侧垫之类的,调弓时经常用。调完弓固定下来后,用得倒是不多了。T尺也是重要工具,讲究点儿的,每次上弦得量弦和弓把的距离(叫做“弦高”,brace height),确保每次都一致,距离比标准值远的话就把下了弦把弦拧紧几圈。T尺还有其他的作用,参加开头外链文章。
护臂也得强调一下,很多人一开始射箭时没用护臂,动作又不熟练,弓弦抽到了持弓臂很疼,导致失去兴趣,这是得注意的。冬天没这个问题,也要用护臂来防止弓弦扫到冗余衣物,影响弹道。护胸也是类似作用,我放在弓包里没拍。
护指嘛,属于对精度有直接影响的装备,得买好点的。
没法天天去室外练,就在家里搞个靶子吧。这个靶子很沉,也不便宜,一百刀左右,但性能确实不错,恢复性挺好。靶子后面,我在墙前面隔十多厘米挂了个薄被子。
再发个,帮朋友淘的弓把,Eclipse,国内一般翻译成月蚀。有人说它是Hoyt出品的最好的中档弓把之一,可惜停产了。这一把月蚀品相一般,因此150刀就拿下了,很实惠。我那段时间每时每刻都拿手机刷新archerytalk相关页面,等着抢好deal。对于复合弓来说,买二手怕有暗伤,但反曲,特别是弓把,一般没这个问题,二手还是很值得买的,很多人推荐新手买二手装备,二手的弓片其实也有不少人买卖。买弓片时要注意避免特别老的弓片和专业队员的弓片,老化的危险性较高。
中档把,表面就是漆,不是阳极氧化了,我得意的笑~
推把上白色部分是因为前任射手拿树脂自己改造推把,适应自己的手。这是很常见的做法。
ILF系统,弓把卡口。
帮朋友淘的复合弓。这个就必须淘全新的了。运输确实麻烦啊!
晒完了。我几乎没有说具体射箭动作,因为实在太复杂,大家自己搜视频看,比看文字直观得多。一言以蔽之,前手夯实,后手手臂放松,用背肌拉弓。
一般来说,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加入俱乐部开始练习,这样一开始都不必着急买自己的弓,还有人指导基本动作。在北京、上海的话选择不少。不过,国内有箭馆的城市还不很多,而且箭馆都很贵,大多数搞会员制,搞得很昂贵,不像美国的箭馆来者不拒,价格合理。选择自己练习的话,可以买点教材,学习理论,整个练习器平时在家开弓练习。可以拿相机拍拍自己射箭的照片或视频,跟专业论坛上的人探讨。
再强调一遍:注意安全,别一不小心干出害人害己的事情来。在美国的射箭场馆,和射击一样,是有停火时间的,大家射差不多了就一起喊“clear”,然后全都把弓放下,一起去拔箭。停火期间搭箭是会被大家一致谴责的,不懂事的小孩这么干的话其父母是要被鄙视的。另外,除了注意射箭时的安全外,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器材,别随便上着弦扔在家里或办公室,让人随手拿起来空放了。
器材方面,注意购买时的预算考虑进各种附件和周边装备,算一算,配齐全一点的话,弓本身的支出在所有装备里或许只占一小半。预算有限的话,买木把的射准练习弓也不错,这种弓接口齐全,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侧垫、瞄和平衡杆。问题在于,以后要提升磅数时,仅限同品牌的低端螺接弓片。美国市场比较成熟,玩家们一般建议新手购买ILF弓把,换弓片时选择极多,丰俭由人。
要再进一步节约的话,可以买个最简单的弓,类似我的那个单体少年弓的(不过注意根据身高匹配长度,短弓给高个子拉满,容易开裂),一样很有乐趣。最便宜的瞄?可以参照。不过,为了容易射得准,箭最好买与磅数匹配的、一致性较好的。近来有不少人讨论迪卡侬运动超市卖的弓箭,可以作为一个选择。购弓渠道方面,国内其实是有几家大论坛挂了很多卖家的,例如中华弓会,射箭沙龙,都挺靠谱。海淘由于无售后,大多情况不推荐,不过如果有朋友在国外,而看中的东西比较皮实的话(比如一整块铝的弓把……),也值得一搞。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0)
赞10214评论4941
赞3062评论2059
赞627评论296
赞315评论116
赞302评论125
【抢先首发】方太 JZY/T/R-JACB
极火直喷 燃气灶
【抢先首发】魅族 E系列 新品
飞利浦 HX9312/02 钻石亮白型 声波震动牙刷(典藏金)
转运叔叔 300元 运费礼品卡 (仅限日本转运)
【轻众测】京酿夜生活—NO.9啤酒工厂线下体验(地点:北京)
【轻众测】Logitech 罗技 无线鼠标M238-V2 (图案随机)
tempur 泰普尔 122883 千禧感温枕M
赞116评论112
赞90评论162
赞73评论128
赞32评论2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弓射箭比赛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