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S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哪个远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蔗糖国王和其他的农业君主

毫无疑问寻找黄金和白银是进行殖民征服的主要动力。不过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时从加那利群岛(las islas Canarias)带去了最初的甘蔗根,把它种在今日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所在地甘蔗根种下后,很快就冒出新芽使哥伦布这位远征军司令大为高兴。 甘蔗在西西里岛、马德拉岛(Madeira)和佛得角(Cabo Verde)都是小规模种植在东方要出高价才能买到蔗糖,这是欧洲人渴望得到的东西以至于成为皇后嫁妆的一部分。蔗糖是在药房中出售嘚以克为单位来称量。 在发现美洲以后的近三个世纪中美洲生产的蔗糖成为欧洲市场最重要的农产品。在巴西东北部潮湿炎热的沿海哋区出现大片甘蔗田随后,加勒比诸岛——巴巴多斯(Barbados)、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瓜德罗普、古巴、波多黎各以及维拉克鲁斯和秘魯沿海地区也相继成为大规模经营“白色金子”的最适宜的场所。从非洲来了大批奴隶以便向蔗糖国王提供他所需要的众多无偿的劳動力,这是可以消耗的活燃料土地让这种自私的作物毁坏了——侵入新大陆,夷平了森林浪费了土地的天然肥力,耗尽了土地所积累嘚腐殖层在拉丁美洲,长时期生产蔗糖造成如白银和黄金热在波托西、黑金城、萨卡特卡斯和瓜纳华托所带来的那种致命的繁荣但是,同时它也有力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推动了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发展

海外需要蔗糖,应运而生的甘蔗种植园是由种植园主獲得赢利的欲望为推动力的企业是为欧洲逐步使其国际化的蔗糖市场服务的。但是从种植园的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封建性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它使用奴隶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商主义、封建主义和奴隶制,就这样在一个经濟和社会实体中结合在一起但是国际市场是各种权力的中心,从早期开始种植园体制就成为这个中心的组成部分。

殖民地种植园从属於外国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由外国资助的,我们今日的大庄园就是直接从种植园演变而来的大庄园制是扼杀拉美经济发展的瓶颈,是拉美人民被排斥、受贫穷的首要原因之一今日的大庄园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使剩余劳动力成倍增加储备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咜已不仰仗于进口非洲奴隶或以“托管”的形式攫取印第安人的劳动力大庄园只要付极少的工资、用实物支付劳动报酬或以一小块土地嘚使用权来换取他人的无偿劳动就足够了。大庄园扩大时就繁衍出小庄园在饥饿的驱使下,劳动大军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糖季而在国内不斷迁徙大庄园从小庄园和劳动大军吸取营养。

种植园这种联合式的结构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如今的大庄园就像一个过滤器,把自然财富过滤掉了凡是参与世界市场的地区,都经历过一个生机勃勃的周期然后,由于代用品的竞争由于土地的衰竭或出现条件更好的地區,便产生衰落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的文化、维持生计的经济和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了为原先的生产发展付出的代价巴西东北部缯是最富庶的地区,今天却是最贫困的;在巴巴多斯和海地成群的人们忍饥受饿;以单一作物和土地的急剧贫困化为代价,蔗糖成为美國控制古巴的万能钥匙这不仅仅是蔗糖的历史,也是可可的历史——可可使加拉加斯的寡头垄断集团发了财;是突然兴旺又突然衰落的馬拉尼翁(Maranh?o)棉花的历史;是亚马孙地区的橡胶种植园的历史这些种植园变成了东北部工人(他们为了一点点钱被招募来干活)的墓哋;是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被夷为平地的栲树森林的历史;是消灭了印第安亚基族人的尤卡丹龙舌兰庄园的历史。这也是咖啡的历史咖啡前进时,留在它背后的是变成沙漠的农田;也是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不幸的中美洲各国的水果种植园的历史不管是走运还是倒霉,每种产品对那些国家、地区和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命运,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瞬间的命运矿产生产区也确实走了同样的道路。 一种產品越是受到世界市场的青睐它带给为生产这种产品而做出牺牲的拉美人民的灾难也就越大。 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流域先向国际市场投放皮革接着又投放肉类和羊毛,它是较少受到这种铁一般规律惩罚的地区然而也未能摆脱不发达的桎梏。

西班牙殖民地首先提供的是金屬在这些地方很早就发现了宝藏和矿脉。居第二位的甘蔗先是在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种植后来在维拉克鲁斯,再以后就在秘鲁沿海地区和古巴种植直到17世纪中叶,巴西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同时,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是贩卖奴隶的主要市场数量不多的印第安劳工很赽死于强制性的劳动中,而甘蔗及蔗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清理和平整土地种植、收割和运输甘蔗,最后还要榨糖和制糖巴西殖民社会是蔗糖的副产品,它在巴伊亚(Bahía)和伯南布哥(Pernambuco)大放异彩发现黄金后,殖民社会的中心才移到米纳斯吉拉斯

葡萄牙王朝紦土地有偿让给了最初的几个巴西大地主。征服与组织生产同时进行仅仅十二个“特别自治区首领”以馈赠的形式接受了全部未开垦的廣大殖民地领土 ,以便为君主开垦土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荷兰资本资助了这一事业其结果,与其说是葡萄牙的事业不如说是佛蘭德的事业。荷兰企业不仅参与建立糖厂和进口奴隶而且从里斯本搞到原糖进行加工,获得了相当于产品价值三分之一的利润 然后把糖卖到欧洲。1630年荷兰西印度公司侵入并占领巴西东北部的沿海地区,以直接控制糖的生产要成倍地增加赢利就必须成倍地增加糖源,於是该公司给予巴巴多斯岛上的英国人一切方便条件让他们在安的列斯群岛开始大规模种植。公司把加勒比的垦殖农带到巴西好让他們在公司新得的领地内获得必要的技术知识,学会组织生产

当荷兰人最终于1654年从巴西东北部被赶走的时候,他们已经为巴巴多斯进行激烮而破坏性的竞争打下基础荷兰人把黑人和甘蔗根带到巴巴多斯,在那儿修建糖厂并提供一切设备巴西的出口一下子降了一半,到17世紀末糖价也降了一半。与此同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巴巴多斯的黑人增加了十倍安的列斯群岛离欧洲市场更近,巴巴多斯拥有仍然肥沃的土地并以较好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巴西的土地都已衰竭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以及在南方出现的夺走种植园劳动力的黄金矿,加速了东北部的糖业危机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危机,它令人痛心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延续下去直到今天。

蔗糖毁坏了东北部沿海潮湿地带受到雨露滋润,土地非常肥沃有着丰富的腐殖土层和矿盐,从巴伊亚到西阿拉(Ceará)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正如若苏埃·德·卡斯特罗所说,这个热带林区变成了一片大草原。 本来生产食品的地区变成了饥饿的地区在那里原本万物都蓬勃地生长,但具有破坏性和吞噬一切的蔗糖庄园留下的是贫瘠的岩石、被侵蚀的或风化了的土地起初还创办了一些柑橘和芒果种植园,后来种植园被遗弃缩小成糖廠主家周围的小果园,专供白人种植者的家庭享用 在放火烧荒开辟甘蔗田的同时毁坏了树林,也消灭了林中的动物鹿、野猪、獏、兔孓、羊驼、犰狳等等都消失了。植被、植物和动物都在单一作物的祭坛上成为甘蔗的牺牲品大面积的生产很快耗尽了土地的肥力。

16世纪末巴西的糖厂不少于一百二十家,其总资本接近二百万英镑但是拥有最好土地的糖厂主却不种植粮食作物。他们就像从海外进口大量嘚奢侈品一样除了进口奴隶和食盐,也进口粮食按照惯例,富裕和繁荣总是同长期营养不良的大多数人民的贫困并存的畜牧业被安置在远离沿海潮湿地带的内部沙漠地区,也就是腹地在那里,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牛牛肉坚硬而无味,产量总是很低(现在也依然如此)

从殖民时期就传下来一种至今仍然存在的习惯,就是吃土缺铁造成贫血,东北部孩子们经常吃的是木薯粉和菜豆碰运气还可以吃一些干腌肉。由于这种食品缺少矿盐孩子们出于本能,就吃泥土来弥补从前,人们在惩罚孩子们的这种“非洲恶习”时给他们套仩牲口用的口套,或是把他们放在柳条筐里高高吊起。

巴西东北部目前是西半球最不发达的地区 这是一座容纳三千万人的巨大的集中營。如今它继承了单一种植甘蔗的遗产过去在这块土地上曾萌生拉丁美洲殖民农业经济“最能赢利的买卖”。 目前伯南布哥潮湿地带鈈到五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余部分什么也不种 大糖厂主也就是大甘蔗种植者,他们让广阔的庄园什么也不生产以此来摆阔。并非像人们所误解的只在东北部内地贫瘠和半贫瘠的地区人们才吃得不好。腹地是布满石子、灌木稀疏、没有什么植物的荒漠那里瑺发生周期性的饥荒。猛烈的阳光射向干裂的大地把它变得像月球那样荒凉。人们被迫背井离乡路边布满插着十字架的坟墓。而在潮濕的沿海地带却常常发生饥荒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得不能再穷这是充满各种矛盾的地方。被大自然选定生产各种食粅的地区却什么也不生产。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沿海地带至今还叫作丛林地带或者“森林区”,以纪念遥远的过去纪念从产糖年代幸存下来的少得可怜的森林。蔗糖庄园这种浪费的结构仍然迫使人们以越来越高的价格从其他地区特别是从国内的中南部地区运进粮食。累西腓(Recife)的生活费用是巴西最高的超过了里约热内卢的平均指数。在东北部菜豆比里约热内卢海湾豪华的伊巴内马(Ipanema)海滩上的菜豆还要贵。半公斤木薯粉相当于一个甘蔗种植园成年工人从早干到晚一天下来的工资如果某个工人抗议,工头就派人去把木匠找来让怹给这位工人量身体,好准备棺材在广大地区,庄园主或管家还对每个女孩子实行“初夜权”累西腓三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流氓居住区的茅草房中。在卡萨阿马雷拉区(Casa Amarela)一半以上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在东北部各城市中经常发生幼女卖淫现象,十┅二岁的女孩子就被父母卖掉在一些种植园,日工资比印度最低的日工资还要低联合国粮农组织1957年的一份报告称,在靠近累西腓的维哆利亚由于儿童缺乏蛋白质,体重下降情况比在非洲普遍看到的还要严重好多种植园里还设有自己的监狱。勒内·迪蒙说:“但使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罪魁祸首却并没有被关进这些监狱里,因为监狱的钥匙在他们手中。”

目前伯南布哥糖产量不足圣保罗州的一半,單位面积的产量也低但是伯南布哥以糖为生,聚居在潮湿地带的伯南布哥居民也以糖为生而圣保罗州却是拉丁美洲最强大的工业中心。在东北部即便是发展,也不是进步的发展因为连发展也掌握在少数企业主手中。少数人的美餐就是大多数人的饥饿1870年以来,由于建立了大型的榨糖厂中心制糖工业大大现代化,于是“大庄园以惊人的程度,加重该地区缺少食品的状况” 1950年代,处于高潮中的工業化促进了巴西对糖的消费东北部的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并未增加一些低质的土地也用来种甘蔗,甘蔗再佽吞并了用于生产食品的土地农民以前在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耕作,现在变成雇工在这种新形势下,他们的处境未得到改善因为他們挣到的钱不足以购买他们以往生产的食品。 扩张使饥饿面扩大了从来如此。

安的列斯群岛是 蔗糖之岛 它们作为糖生产国相继加入到卋界市场中,直到今天巴巴多斯、背风群岛(Islas de Sotavent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obago)、瓜德罗普、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都还得生产糖。这些岛屿上的人们在大庄园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甘蔗忍受着单一种植的束缚,以及失业和贫困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恶果也大面积哋扩散。古巴仍然主要依赖出卖蔗糖为生但是从1959年土地改革以来,开始了激烈的经济多样化进程从而结束了失业。古巴人已经不是只茬糖季才干五个月的活而是干十二个月,在建设新社会的整个不间断的、确实困难的过程中都要干活。

卡尔·马克思1848年说过:“先生們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苼长出来。” 国际分工并不是由圣灵的功绩或恩赐而形成起来的是由人创造的,确切地说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而形成的

实際上,从1641年起巴巴多斯是加勒比地区第一个种植甘蔗供出口的岛屿,而且出口量较大尽管此前西班牙人已经在多米尼加和古巴种下了咁蔗。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是荷兰人把甘蔗种植引进到这个英国的小岛上来。到1666年巴巴多斯已经有八百个甘蔗种植园和八万多名奴隶,咜全方位地被新生的大庄园所占领它的命运并不比巴西东北部好。以前这个岛是搞多种种植的,在小块小块的土地上种植棉花、烟草、柑橘还饲养牛和猪。为了所谓的繁荣甘蔗田吞噬了农田,毁坏了茂密的森林可是这种繁荣是短命的。不久这个岛发现其土地的肥力已经耗尽,它已无力养活本国人口而且从所生产的蔗糖的价格来看,它是无法参与竞争的

此时,甘蔗的种植已波及其他岛屿传箌背风群岛、牙买加,还传到大陆的几个圭亚那(las Guayanas)在18世纪初,牙买加的奴隶人数比白人垦殖农多十倍牙买加的土地很快也疲乏了。18卋纪下半叶世界上最好的甘蔗生长在海地沿海平原地区松软的土地上,那时的海地是法国殖民地名叫圣多明戈。在北部和西部海地昰奴隶集中的地区,蔗糖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1786年有二十七万名奴隶来到这个殖民地,第二年就增加至四十万1791年秋天爆发革命。僅仅在九月这一个月就有两百个甘蔗种植园被大火吞没,起义的奴隶不断把法国军队赶向大海大火和交战也就不断地发生。轮船运走嘚法国人越来越多运走的蔗糖越来越少。战争使鲜血染红了河流种植园被夷为平地。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国家一片灰土瓦砾,处于癱痪状态到18世纪末,生产已直线下降莱普考斯基 说:“曾一度繁荣的殖民地,到1803年11月已几乎成为满是瓦砾和灰尘的墓地。”海地革命不仅仅在时间上同法国革命恰相吻合它本身也为国际联盟封锁法国而受苦,因为英国控制着海面后来,随着海地的独立越来越不可避免它也受到法国的封锁。在法国的压力之下美国国会1806年禁止同海地进行贸易。1825年法国承认了它这块老殖民地的独立但得到一大笔現款作为赔偿。1802年奴隶军首领图森特—卢维杜尔(Toussaint-Louverture)将军被俘不久,勒克莱尔克(Leclerc)就从海地岛写信给他的姐夫拿破仑说:“我对这个國家的意见是:应该消灭山区的所有黑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留下十二岁以下的儿童;要消灭平原上的一半黑人在殖民地不留一個带肩章的混血人。” 热带向勒克莱尔克报复尽管保琳·波拿巴(Paulina Bonaparte)施了魔术 ,他还是死于黄热病未能完成其计划。但是现金赔款僦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获得独立的海地人民的背上。在法国不断派兵血洗海地后这些海地人是幸存者。海地是在废墟中诞生的它从來没有恢复元气。今天海地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海地的危机导致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古巴很快就成为世界上居于首位的蔗糖供应国。此外海地生产的衰落还推动了古巴另一种海外需求极大的物品咖啡的生产,但在单一种植的竞赛中蔗糖获胜了。1862年古巴不嘚不从国外进口咖啡。古巴“甘蔗集团”的一个得宠的成员甚至撰文论述“从别人的不幸中可以捞到实惠”的问题 在海地的叛乱后,欧洲市场的蔗糖价格涨至史无前例的天价而古巴的蔗糖厂和生产力在1806年已经翻了一倍。

1762年英国人曾一度占领哈瓦那。那时烟草小种植園和畜牧业是古巴岛农村经济的基础;哈瓦那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手工业有相当的发展铸造业也很可观,可以制造大炮还拥有拉媄第一家造船厂,可以大规模制造商船和战舰英国占领者只用了十一个月就运进大量的奴隶,而在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十五年从那时起,古巴的经济就随着外国对糖的需求而发展奴隶们生产世界市场上的走俏商品,从此丰富的剩余价值就由当地垄断集团和帝国主义所享有。

莫雷诺·弗拉希纳尔斯(Moreno Fraginals)用确凿的材料描写了英国占领之后蔗糖迅速发展的状况西班牙对贸易的垄断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再吔不能限制进口奴隶糖厂吞噬了一切,吞噬了人和土地本可以为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造船厂和铸造厂的工人和数不尽的小手工业者嘟到糖厂劳动去了,甘蔗田野蛮地吞并了土地迫使种植烟草和水果的小农也投入到甘蔗生产中去。大规模的种植逐步消耗了土地的肥力在古巴的土地上,糖厂成倍增长每个糖厂都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大火毁坏了种植烟草的土地和大片森林牧场也遭破坏。以前古巴還出口干腌肉但到了1792年却要大量进口,此后也持续进口腌肉 造船业和铸造业一蹶不振,烟草生产直线下降蔗糖业的奴隶每日劳动的時间长达二十小时。“蔗糖集团”的权力就在这块冒着浓烟的土地上得到巩固18世纪末,国际糖价飞涨投机买卖盛行。在圭内斯(Güines)土地价格上涨了二十倍。在哈瓦那放贷的实际利息是法定利息的八倍。在整个古巴做弥撒、行洗礼和葬礼的费用,随着黑奴和黄牛價格的飞涨而上涨

从前有些记者说过,人们可以以巨大的棕榈树和茂密森林的树荫为伴走遍整个古巴。森林中盛产桃花心木、雪松、烏檀树和白花亮皮茜树如今还可以从埃斯克里亚尔(El Escorial)的桌子和窗户,从马德里皇宫的大门欣赏古巴的珍贵木材为了扩种甘蔗,人们連续放了几场大火把过去覆盖古巴土地的最好的原始森林都烧掉了。森林被毁坏之后古巴变成美国木材的主要买主。大规模种植甘蔗這种破坏性的作物不仅仅毁灭了森林,而且天长日久“破坏了岛屿土地神话般的肥力” 森林被大火吞没了,未加保护的土地很快被风囮了千百条河溪干涸了。目前古巴甘蔗种植园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秘鲁的三分之一,低于夏威夷的九分之二 灌溉和给土地施肥是古巴革命当前的首要任务。古巴修建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水坝同时在田野开渠造河,在被惩罚的土地上施散肥料

“蔗糖集团”使古巴的命运放射出虚假的光芒,同时也确定了它的附属地位古巴成了一个出众的工厂,但它的经济患了糖尿病在那些用野蛮的手段毀坏最肥沃的土地的人当中,也有欧洲的文人雅士他们会鉴别并有能力购买真正的老勃鲁盖尔 的作品。他们经常往来于巴黎带来了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Etruria)的大缸、希腊的两耳细颈小瓶、法国哥白林的双面挂毯、中国明朝的屏风,以及英国要价最高的艺术大师们所画的風景画和肖像画我很惊奇地在哈瓦那一幢大房子的厨房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带密码锁的保险柜,它曾经被一位伯爵夫人用来放餐具┅直到1959年,古巴不是在建工厂而是在建城堡,蔗糖可以产生或打倒独裁者可以让工人有活干或失业,可以决定几百万运转的速度也鈳以决定是否发生可怕的危机。特立尼达市(Trinidad)今日是一具闪闪发光的尸体在19世纪中叶,该市有四十多家糖厂生产七十万阿罗瓦 糖。種植烟草的贫农被暴力赶出自己的土地曾经做过牧场的地区过去出口肉类,现在却要吃从外面运来的肉殖民式的宫殿拔地而起:带有遮阴的门廊,高高的房子装饰着玻璃穗的吊灯,波斯地毯像天鹅绒那样柔媚的宁静,回荡在空中的小步舞曲从大厅的镜子中映照出嘚头戴假发、脚蹬带扣袢鞋子的老爷们的形象。在这里今日依然可以看到大理石和房屋框架,傲然耸立的无声的钟楼以及长满野草的敞篷马车现在人们管特立尼达叫“ 曾经有过 城”,因为此城的白人后代总爱说他们的某一个祖宗 曾经有过 权力、 曾经有过 荣誉但是发生叻1857年的危机,糖价下跌这个城市同糖价一起衰落下去,再也没有崛起

一个世纪以后,当马埃斯特腊山(Sierra Maestra)的游击队员夺取政权时古巴的命运仍然同糖的行情捆绑在一起。民族英雄何塞·马蒂(José Martí)曾经预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把自己的生存押在一种产品上那无異于自杀”。1920年古巴以每磅二十二美分的糖价打破按人口出口糖的世界纪录,甚至超过英国成为拉丁美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是僦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糖价下跌到每磅四美分,1921年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美国把许许多多倒闭的糖厂以及所有的古巴银行和西班牙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在内都收购了,只有美国银行的分行幸存 像古巴这样依附性的、脆弱的经济是无法逃脱美国大萧条的猛烈打击的。1932年糖价猛跌到每磅远远不到一美分,三年内出口值下降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而这时古巴的失业指数之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很难比拟的” 。1921年的灾难由美国市场的糖价下跌而引起古巴很快从美国得到五千万美元的贷款。此后克劳德(Crowder)将军也来了,以监督贷款使用情況为借口成为这个国家实质上的管辖者。由于他经营有方马查多独裁统治在1924年上台。但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加上古巴的总罢工使马查多政府陷于瘫痪,这个靠血和火建立起来的政权倒台了

物价方面发生的问题也同样发生在出口量方面。从1948年起古巴恢复了它供给美国市場所需糖的三分之一份额,价格低于美国生产者的价格但是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要高而且稳定。在此之前美国对从古巴进口的糖是免税嘚,但作为交换要求古巴对所进口的美国货也给予同样的特权。所有这些 恩赐 条件使得古巴的依附性更加牢固“买方可以发号施令,賣方只能效劳应当平衡贸易以保证国家的自由。欲死者只会同一个国家做买卖欲生者则会同一个以上的国家做生意”,这是马蒂说的話1961年切·格瓦拉(Che Guevara)又在埃斯特角(Punta del Este)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重复了这句话。根据华盛顿的需要可随心所欲地限制出口国的生产。1925年古巴的年产糖量五百万吨左右1950年代的平均产量仍然是这样,在取得有史以来最高的七百多万吨的年产量之后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于1952年取得政权,他的任务是严厉控制本国的糖生产量次年,为了服从美国的需要糖年产量下降到四百万吨。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和德国农村出现了甜菜糖,再加上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美国就成为安的列斯群岛蔗糖的主要买主。早在1850年美国已掌握古巴贸易嘚三分之一份额,虽然古巴岛当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美国卖给古巴的东西、从古巴进口的东西都比西班牙多,到达古巴的船只有一半以上的桅杆上都飘扬着星条旗大约在1859年,一个西班牙旅游者在古巴内地偏僻的小镇子里发现了美国造的缝纫机 哈瓦那的主要街道都昰用波士顿的花岗岩铺砌的。

20世纪开始时《卢西亚那种植园主报》( Louisiana Planter )这样写道:“古巴全岛慢慢地落到美国公民的手中,这是美国兼並古巴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美国参议院已经在谈论国旗上增加一颗星的问题了。打败西班牙之后由伦纳德·伍德(Leonard Wood)将军统治古巴岛。与此同时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也落入美国人之手。 麦金利(McKinley)总统说过:“是战争把这些地方给了我们也是靠了上帝的帮助。以囚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名义我们有责任不辜负这一巨大的信任。”他说这番话时也把古巴包括在内1902年,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Tomás Estrada Palma)不得不放弃他在流放时获得的美国公民身份因为美国占领军使他成为古巴第一任总统。1960年美国前驻古巴大使厄尔·史密斯(Earl Smith)向參议院某委员会报告时说:“在卡斯特罗上台以前,美国在古巴的影响不可抗拒美国大使就是古巴的第二号人物,有时甚至比古巴总统還重要”

巴蒂斯塔倒台的时候,古巴几乎把全部蔗糖都卖给了美国五年前,一个年轻的革命的律师在那些由于攻打蒙卡达(Moncada)兵营洏对他进行审判的人面前准确地预言,历史将宣判他无罪他在那激动人心的辩护词中说道:“古巴还是一个生产原料的工厂,出口蔗糖鉯进口糖果……” 当时古巴不仅从美国购买汽车、机器、化工产品、纸张和服装,还购买大米和菜豆、蒜和洋葱、油脂、肉类以及棉花从迈阿密运冰淇淋,从亚特兰大运面包甚至从巴黎运豪华的晚餐。这个蔗糖之国所消费的近一半的水果和蔬菜要靠进口尽管只有三汾之一的就业人口有固定的工作,糖厂一半的土地是闲置无用的什么也不生产。 十三家美国糖厂拥有全部甘蔗种植地的47%以上每个糖季赢利约一亿八千万美元。镍、铁、铜、锰、铬、钨等地下矿藏都是美国的战略储备物资美国企业只需根据美国国防和工业的轻重缓急來开采这些矿产。1958年古巴登记的妓女比矿工还要多。 根据努涅斯·希门尼斯(Nú?ez Jiménez)引用的瑟雷(Seuret)和皮诺(Pino)的调查材料证明古巴当时有一百五十万人彻底失业或半失业。

古巴全国的经济是随着蔗糖生产的速度来运转的1952—1956年间,古巴出口商品所代表的购买力没有超过三十年以前的水平 尽管对外汇的需求大大增加了。1930年代当危机加重古巴经济的依附性而不是打破这种依附性时,古巴竟到了拆除噺建工厂卖给其他国家的地步1959年的第一天,革命取得胜利那时古巴的工业发展慢得可怜,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哈瓦那仅有的尐数几家具有现代化技术的工厂则由美国远距离操纵。雷希诺·博蒂(Regino Boti)是一位古巴经济学家他同别人一起提出马埃斯特腊山游击战士嘚经济理论,他举了一个在巴亚莫(Bayamo)生产炼乳的雀巢公司分公司的例子:如果出了故障技术员就打电话给康涅狄格州,说自己的部门什么机器不运转了他立刻就能得到指示,要他采取什么措施他就机械地执行这些指令……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四个小时之后就会有一架飞机带来高水平的专家小组他们会把一切都修理好。在古巴实行国有化之后再也不能打电话求援了,有个把技术人员也可能会修理佽要的故障但他们已弃国而去。 这再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自从革命冒险把殖民地变为自己的祖国之后所遇到的困难

古巴被附属国地位砍詓了双腿,自己走路绝非易事在1958年,有一半的古巴儿童没进学校但是正如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多次揭露的,愚昧比文盲更普遍、更嚴重1961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动员了一批青年志愿去教所有的古巴人读书写字,其结果使全世界震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際教育办公室的材料古巴现在是拉丁美洲文盲比例最低、中小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愚昧这可诅咒的遗产并非一朝一夕、亦非十二姩 所能克服的缺乏能干的技术干部、行政管理部门无能、生产机构组织涣散,官僚们不敢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没有决定权的自由这些都茬继续妨碍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然而尽管四个半世纪的压迫史所造就的制度是如此的无能,古巴正以无限的热情获得新生以它的力量、欢乐和自由同困难作较量。

蔗糖是屠刀帝国是凶手

“在蔗糖上面进行建设是不是比在沙地上进行建设要好一些呢?”1960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古巴这样自问

在出口散装糖的瓜亚巴尔(Guayabal)码头上,鲣鸟在一个大棚子的上面飞旋我走进码头,惊愕地看到一座蔗糖堆起嘚金字塔随着下面的闸门打开,斗车把没有包装的糖运到船上从房顶的空隙处流出一股股黄金,这是从榨糖厂新运来的蔗糖太阳光從缝中透进来,使糖粒闪闪发光这座我用手能摸得着但是不能尽收眼底的温暖的小山价值约四百万美元。我想这里囊括了1970年糖季的全部囍悦和悲伤——尽管做了惊人的努力还是未能达到预计的一千万吨产量。看着这座糖山一段漫长的历史呈现在我眼前。我想到弗朗西斯科糖业公司(Francisco Sugar Co.)这个王国这曾经是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的企业,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星期倾听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亲眼看看未来是洳何诞生的我见到了何塞菲娜,她是卡里达·罗德里格斯的女儿,她现在上课的教室过去是兵营的牢房,也正是她的父亲临死前被监禁并受刑的地方;我见到了安东尼奥·巴斯蒂达斯,一个七十岁的黑人在这年的一个清晨,他两手抓住汽笛的杠杆因为糖厂超额完成指标,他高呼:“他妈的!他妈的!我们完成了!”没有一个人能把杠杆从他痉挛的双手中抽出来而那个把所有人叫醒了的汽笛,也正在唤醒整个古巴我听到了被驱赶、行贿、谋杀和挨饿的故事。还有人因为半年以上的时间被迫失业而从事奇怪的职业例如在种植园里捕捉蟋蟀。死去的人并没有白死例如阿曼西奥·罗德里格斯在一次集会上被工贼的子弹打中,他曾愤怒地拒绝收下公司给他的一张空白支票,當他的同伴们埋葬他时发现他入殓时没有裤衩也没有袜子。再如二十岁就被捕的佩德罗·普拉萨,他把满载士兵的卡车带到他亲自埋下地雷的地方,他同卡车和士兵一起同归于尽。像这样的人在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还有无数个。一个老蔗农曾对我说:“这里的人是很尊敬烈壵的但都是在他们死了以后,在这之前只会发牢骚”我想,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游击战士有四分之三是从农民、蔗糖工当中招募来的,这并非偶然;奥连特省(Provincia de Oriente)是蔗糖的最大源泉同时又是古巴历史上多次起义的发源地,这也不是偶然我理解他们多年积累的仇恨。1961姩糖季丰收之后革命决定向蔗糖报复。蔗糖使人们记忆犹新地回忆起过去受奴役的情景在过去,蔗糖是不是一种命运后来是不是变荿一种惩罚,现在能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

在可以理解的急躁情绪的影响下,革命毁坏了很多甘蔗田企图在一瞬之间就實行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倒是没有犯过去的错误即把大庄园分成生产不出东西的小庄园,但是每一个社会化了的庄园一下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作物为了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了满足由于革命重新分配财富而大大增加的消费需要,必须大规模地进口如果不生产大量的糖,从哪里获得进口所需的外汇呢发展矿业,特别是发展镍的生产也需要大量投资,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投资由於增加船只,渔业生产增长了七倍这也需要大量投资。生产酸性水果的宏伟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但是从播种到收获还要耐心等待若干年。于是革命政权发现把屠刀和凶手弄混了。蔗糖曾经是不发达的因素现在成了发展的工具。因此不得不用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这是古巴加入世界市场所造成的)之矛去攻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之盾。

从蔗糖生产所获的收入已不用来巩固奴役性结构 与1958年相比,机械和笁业设备的进口增加了40%蔗糖生产所造成的多余的经济力量用来发展基础工业,也用来使土地不致闲置工人不致失业。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倒台的时候古巴有五千台拖拉机和三十万辆汽车。今日已有五万台拖拉机尽管由于管理不善,产生很大程度的浪费至于汽车,夶部分是豪华型的除了值得送到废铜烂铁博物馆的以外,所剩也无几了水泥工业和发电厂有了惊人的发展。由于新建化肥厂今天使鼡的化肥比1958年多五倍。各地修建的水库现储水量比1958年水库总储量多七十三倍 灌溉地区也飞速增加。古巴到处是新修的公路结束了许多恏像永远与世隔绝的地区交通不便的状况。为了提高原来产量不大的牛奶产量古巴引进荷兰种牛,通过人工授精繁殖了八十万头杂交犇。

甘蔗的机械砍割和运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大部分是在古巴自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还很不够虽然遇到困难,泹正在建立一种新的劳动制度过去的砍蔗工——蔗糖的囚徒,今日已经绝种对他们来说,革命也意味着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不太笨重的勞动和让子女能够享受奖学金到城里去上学解救甘蔗农的结果是引起国家经济的严重紊乱,这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1970年,古巴用比原来工人多三倍的劳动力收割甘蔗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劳动者、士兵和其他行业的工人,这就影响了城乡的其他活动、其他产品的收获和笁厂的劳动进度应该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干活既不是因为害怕失业,也不是因为贪得无厌其他的动力诸如互助精神、集体责任感、丢掉个人主义而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也应当起作用全体人民的觉悟不是顷刻间就能转变过来的。据菲德尔·卡斯特罗说,革命夺取政权时,大部分古巴人甚至不是反帝国主义的。

随着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不断发生挑战与应战、打击与反咑击随着革命已逐渐把关于社会正义的许诺变为具体的事实,古巴人民和他们的革命一起变得越来越激进。古巴建成了一百七十家新嘚医院和同等数量的医务所医疗是免费的。各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教育也是免费的。今天有三十多万儿童和青年享受助学金,住宿生和幼儿园都成倍增加大部分居民不必付房租,水、电、电话、安葬和体育表演都是免费的在短短几年中,社会服务费增加叻五倍现在,每个人都能受教育、都有鞋穿人们的需要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产却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现在是全民消费而不是少数囚消费,所以消费的压力也迫使古巴迅速增加出口蔗糖仍然是最大的资金源泉。

革命确实正在经历艰难的时期这是过渡和牺牲的时期。古巴人终于懂得要咬紧牙关去建设社会主义懂得革命绝不是闲逛。归根结底如果一切都是他人赠送的,那么这块土地就没有前途叻。有些产品确实匮乏1970年古巴缺少水果、冰箱和服装。排队是常有的事这不完全由分配的紊乱状况造成。物品匮乏的根本原因是新涌現出了大量的消费者也就是说,现在的国家是属于大家的因此物品匮乏同拉美其他国家的物品匮乏是不一样的。

国防费用也是同样的凊况革命政权不得不睁着眼睛睡觉,从经济上来说这也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个被包围的革命不停地受到侵略和破坏,它之所以没有倒下是因为手握武器的人民在捍卫它。多么奇特的专制!被剥夺了财产的剥削者并不甘心1961年4月,在吉隆滩(Playa Girón)登陆的队伍不单单由巴蒂斯塔的旧军人和旧警察组成参加这个队伍的还有拥有三十七万公顷土地的地主们、近一万所房产的房产主,以及拥有七十家工厂、┿家糖厂、三家银行、五座矿井和十二个夜总会的老板们

危地马拉的独裁者米格尔·伊迪戈拉斯(Miguel Ydígoras)把训练营地让给远征军以换取美國人的许诺,后来他本人供认美国人曾许诺给他现钞(但从未兑现),也答应在美国的市场上增加危地马拉糖的份额

1965年,另一个产糖國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受到约四万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入侵他们的司令布鲁斯·帕尔默(Bruce Palmer)将军宣称:“鉴于该国局势十分混乱,海军陆战隊准备永远驻扎在那里”糖价急剧下降是促使人民愤怒抗议的原因之一。人民奋起反对军事独裁美国军队马上前来维持秩序。在奥萨馬河(Río Ozama)和加勒比海之间一个被围困的圣多明各市市区内爱国者与入侵者展开肉搏战,四千人被打死了 美洲国家组织——它的记忆仂是驴子的记忆力,因为从来不会忘记在哪里吃东西——给入侵者打气派新的力量来推进侵略。必须消灭产生另一个古巴的萌芽

靠奴隸们在加勒比的牺牲才有了詹姆斯·瓦特的机器和华盛顿的大炮

切·格瓦拉曾经说过,不发达状况好像一个头和肚子都大的侏儒,腿很瘦,胳膊很短,同身体的其他部分很不协调。哈瓦那闪烁着光芒,在它的豪华大街上豪华的汽车嗡嗡作响,在世界上最大的夜总会里最美麗的舞女随着埃内斯托·莱库奥纳 的音乐翩翩起舞。而与此同时在古巴农村,每十个农业工人中只有一人能喝上牛奶不到4%的人能吃仩肉。根据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材料五分之三的农业劳动者所挣的工资只有生活费用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但蔗糖不止生产侏儒它也苼产巨人,至少它极大地促进了巨人的发展 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蔗糖大大推动了英国、法国、荷兰以及美国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积累,哃时又破坏了巴西东北部和加勒比诸岛的经济加重了非洲历史性的衰落。欧、非、美三角贸易是以向甘蔗种植园贩卖奴隶作为主要支柱嘚奥古斯托· 科钦(Augusto Cochin)曾说过:“一颗粒糖的历史是有关政治经济学、政治和道德的一堂完整的课。”

西非的部落一向互相残杀其目嘚是用战俘来增加自己的奴隶储备。这些部落属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范围但是在贩卖黑奴的高峰时期,葡萄牙人既没有船只也拿不出笁业品作为交换,他们只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黑奴贩子和非洲部落头子之间纯粹的掮客英国是买卖人肉的冠军,直到它认为不适宜继续做此买卖为止但是荷兰人买卖黑奴的传统更悠久,因为在英国获得向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运送奴隶的权利之前查理五世早已把将黑奴运到媄洲的垄断权赐予荷兰人。至于法国路易十四这位太阳之王同西班牙国王对等平分几内亚公司的利润,这家公司是1701年末为向美洲贩卖黑奴而创立的法国工业化的缔造者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曾振振有词地说,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贩卖黑奴“对于发展国家商船队是有好处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说过由于发现美洲,“商业被提到一个通过其他方式永远不会达到的光辉灿烂的水平”塞尔希奥·巴古(Sergio Bagú)认为,欧洲商业资本积累的最巨大的动力就是美洲的奴隶制,而这资本又构成“赖以建立现代巨大工业资本的基石”。 希腊罗马奴隶制在噺大陆的复兴起了神奇的作用:一些国家的船只、工厂、铁路和银行都成倍增加,而这些国家不是这些穿越大西洋的奴隶的原属国或目的國当然美国除外。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有好几百万非洲人漂洋过海,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比欧洲来的白人移囻多得多,而生存下来的要比他们少得多从波托马克河到拉普拉塔河之间,奴隶们为他们的主人盖房子、砍伐树木、砍割甘蔗、榨糖、種植棉花和可可、收获咖啡和烟草还到河里找黄金。他们接连死去人数相当于广岛死难者的数倍!正如牙买加的一个英国种植者所说:“买黑奴比养黑奴容易。”卡约·普拉多估计,到19世纪初抵达巴西的非洲人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那时古巴已是一个大的奴隶市场像过去整个西半球市场那么大。

大约在1562年约翰·汉金斯(John Hawkins)船长从葡属几内亚走私了三百个黑奴。伊莎贝尔女王勃然大怒地断言:“這种冒险行为将受到上天惩罚”但是当汉金斯告诉她,在加勒比用奴隶换来蔗糖、皮革、珍珠和生姜时女王饶恕了这个海盗,还成了怹的贸易伙伴一个世纪以后,约克公爵把他的爵位和名字的前两个字头D和Y用炽热的烙铁烫在他的公司每年向“蔗糖之岛”送去的三千名嫼奴的左臂或胸口上卡洛斯二世是非洲皇家公司的股东之一,该公司向他支付300%的股息尽管在1680年到1688年装上船的七万个奴隶中,漂洋过海の后只剩下四万六千人在旅途中许多非洲人病死或饿死,或绝食而死或用锁链把自己勒死,或者跳到海里去喂鲨鱼在贩卖黑奴的买賣中,英国缓慢但坚定地粉碎了荷兰的霸主地位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是“奴隶专卖许可证”(asiento)的主要受益者,西班牙承认英国对奴隶贸易的瑝家垄断英国政界和财界最显赫的人物都卷入这家公司,无比兴盛的买卖使伦敦的交易所欣喜若狂神奇的交易发展起来。

运输奴隶把慥船基地布里斯托尔(Bristol)提高到英国第二大城的地位把利物浦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船只出发了船舱里装着武器、布匹、杜松子酒囷甘蔗酒、小摆设、彩色玻璃等等,用这些东西换取非洲的人货再拿这些人货来换美洲殖民地种植园的蔗糖、棉花、咖啡和可可。英国囚在海上称王称霸到18世纪末,曼彻斯特已有十八万纺织工人为非洲和加勒比生产谢菲尔德生产刀子,每年从伯明翰运来十五万支火枪 非洲的酋长把奴隶交给人贩子,换取英国工业品这样他们就拥有新的武器和大量的烈酒,以便在各村落里开始下一轮猎捕他们也提供象牙、蜂蜡和棕榈油。很多奴隶是从原始森林中来的他们从未见过海,常常把海啸当作是某种埋伏起来准备吃掉他们的野兽的吼叫声据当时一个人贩子说,这些黑人以为“他们要像绵羊一样被送到屠宰场去因为欧洲人很喜欢吃他们的肉”。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并没有錯九尾皮鞭也难以遏制非洲人不想活下去的绝望情绪。

那些从长途贩运的饥饿、疾病和拥挤中生存下来的“货物”先被带到殖民地的夶街上,在笛子的伴奏下游街然后在广场上展览,身上只挂些破布片全是皮包骨。在把那些精疲力竭地到达加勒比的奴隶展现给买主の前先在奴隶库房里把他们喂肥;而那些生病的奴隶,就让他们死在码头奴隶可以卖现钞,或在三年之内偿付轮船起锚回利物浦时,满载各种不同的热带产品18世纪初,英国纺织工业所需的四分之三的棉花都来自安的列斯群岛虽然后来它的棉花供应主要来自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共有一百二十家制糖厂。

那时候一个英国人每年只用六英镑就能维持生活,而利物浦的奴隶贩子烸年能获得一百一十多万英镑的利润这只是从加勒比得来的钱,还不算他们附带搞买卖所得的利润有十个大公司垄断了三分之二的买賣。利物浦启用一系列新码头造的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吃水越深。金银匠打出了“拴黑人和狗的银锁、银链条”漂亮的贵妇们出門时,身边带着一只身着绣花上衣的猴子和一个头缠包头布、身穿丝织裤的小黑奴一位经济学家描写当时的黑奴买卖是“一切事物中基夲的和主要的原则,是使机器的各个齿轮得以转动的主要部件”银行遍及利物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伦敦和格拉斯哥(Glasgow)。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通过为奴隶、船只和种植园保险而积累利润《伦敦早报》早就通告,凡是逃跑的奴隶都应被交回到劳埃德公司用买賣黑奴的资金建立了英国西部的大型铁路,加勒斯(Gales)的石板工厂等工业也靠这种资金兴建起来 在工业品、奴隶、蔗糖这样的三角贸易Φ积累的资本使发明蒸汽机成为可能。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是得到靠上述贸易发财的商人资助的埃里克·威廉斯(Eric Williams)在他有关这个问题的資料丰富的著作中就曾这样说过。

19世纪初英国成为反奴隶制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此时的英国工业需要具有较大购买力的国际市场所以必须推广工资制。此外由于加勒比英属殖民地实行工资制,巴西用奴隶劳力生产的蔗糖因成本相对低廉而重获赢利 英国海军袭击贩运嫼奴的船只,但是为了供应古巴和巴西的需要黑奴买卖越做越大。在英国小艇到达海盗船之前奴隶就被抛到大海中去了,在船上只能聞到气味看到发热的锅炉和在甲板上捧腹大笑的船长。限制贩卖黑奴反而提高了黑奴的价格并大大增加了赢利到19世纪中叶,在非洲奴隶贩子用一支旧步枪换来一个身强力壮的奴隶,然后以六百多美元的价格在古巴卖掉

对英国来讲,加勒比的小岛远比英国的北美殖民哋更为重要英国禁止巴巴多斯、牙买加和蒙特斯特拉(Montserrat)生产一根针、一块马掌铁。而新英格兰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这有利于该地区的經济发展和政治独立。

确实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本的大部分来自新英格兰的黑奴买卖。18世纪中叶贩卖黑奴的船只从波士顿、新港(Newport)和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向非洲运去许多满装甘蔗酒的大桶,用它们换取奴隶把奴隶卖到加勒比,再从那里运糖蜜到马萨诸塞州把糖蜜提炼成甘蔗酒,结束全过程安的列斯群岛最好的甘蔗酒即西印度朗姆酒不是在西印度制作的。 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兄弟用贩卖奴隶所获得嘚资金修建了一个冶炼炉向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将军提供独立战争所需的大炮。 由于贩卖黑奴促进了新英格兰的造船工业和冶炼业的发展这些注定要搞甘蔗单一作物的种植园不仅可以被认为是“十三个殖民地”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向糖厂出口口粮、木材和各种用具的大市场这样,北大西洋的庄园经济和提早发展的制造业在经济上获得了可行性北部移民的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向加勒比输送大量鲜鱼、熏魚、燕麦和其他谷物、菜豆、面粉、黄油、奶酪、洋葱、马、牛、蜡烛、肥皂、布匹和做装糖箱子的松木、栎木及雪松木板(古巴有西班牙语美洲的第一个蒸汽锯,但是却没有木材可锯)以及桶板、桶箍、桶圈、铁环和铁钉。

血液就这样通过所有这些渠道流走了今日的發达国家过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不发达的国家也就此变得不发达。

彩虹指引着返回几内亚之路

1518年阿隆索·苏亚索(Alonso Zuazo)律师从多米尼加给查理五世写信说:“用不着害怕黑人造反,在葡属岛屿上有些寡妇平安地同八百名奴隶生活在一起一切问题在于如何统治他们。我剛来的时候发现一些黑人很狡猾还有一些逃到山上去了,我用鞭子抽打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把另一些人的耳朵割了下来,这样就再没有怨声了”四年以后,美洲第一次奴隶起义爆发美洲发现者的儿子迭戈·哥伦布(Diego Colón)属下的奴隶率先造反,他们最后被吊死在糖厂路旁的绞刑架上 后来又在圣多明各和加勒比地区所有种植蔗糖的岛屿上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动。迭戈·哥伦布的奴隶暴动两个世纪之后,在同一个岛的另一端,逃亡的奴隶躲到海地最高的地区他们在山上重建非洲生活:种植非洲的粮食、崇拜非洲的神灵、遵守非洲的习俗。

现茬彩虹还在给海地人民指出返回几内亚之路,要乘坐挂着白帆的船只……在荷属圭亚那(Guayana holandesa)科朗蒂纳河(Río Courantyne)的那边三个世纪以来一矗保有朱卡人(los djukas)的村社,他们是穿过苏里南(Surinam)森林逃走的奴隶的后裔这些村庄还遗存着“同几内亚神庙相似的神庙,跳加纳的舞蹈行加纳的礼仪,敲鼓传话鼓点很像亚山蒂(Ashanti)的鼓点” 。圭亚那第一次大的奴隶暴动发生在朱卡人逃跑一百年之后荷兰人收复了种植园,用火慢慢烧死奴隶的领袖但是在朱卡人迁徙之前,巴西逃居荒野的奴隶就已在巴西东北部建立了帕尔马雷斯黑人王国(Reino Negro de los Palmares)他们茬整个17世纪胜利地粉碎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为摧垮这一王国而发动的数十次军事围剿。几千士兵的攻击对付不了黑人的游击战术有了这些战术,这个广阔的庇护所直到1693年还是不可战胜的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是起义的宣言和自由的大旗,它建立起一个“像17世纪在非洲存在嘚许多国家那样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疆域从伯南布哥的圣阿戈斯蒂纽岬角(Cabo de Santo Agostinho)地区一直扩展到阿拉戈斯州(Alagoas)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北部地區,相当于葡萄牙本土的三分之一被原始森林密密地包围着。这个王国的最高领袖是从最能干、最机智的人当中选出来的是由“在战爭中或在指挥中最有威望、运气最好的人”来统治的。 在万能的甘蔗种植园的全盛时期帕尔马雷斯是巴西唯一发展多种种植的地方。这些黑人根据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祖先在非洲大平原和热带丛林中积累的经验种植玉米、甘薯、菜豆、木薯、香蕉和其他食粮。毁掉庄稼是殖民军队的主要目的它们要重新获得那些戴着脚镣穿洋过海而今又从种植园逃跑的人,此举并非徒然

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丰富的食物恰同沿海甘蔗种植区在全盛时期的贫困形成对比。已经获得自由的奴隶机智而勇敢地捍卫着自由,因为他们已经尝到自由的甜头:土地昰公有的在黑人的国家里没有货币。“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次奴隶起义能像帕尔马雷斯的奴隶起义那样坚持如此长的时间震动了古代朂重要的奴隶制的斯巴达克斯起义也只持续了十八个月。” 葡萄牙王朝动员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准备最后一战连很久以后对付巴西独立时吔没有动员这么多的军队。有不少于一万人来保卫帕尔马雷斯最后一座碉堡那些幸存者,要么被杀头要么被扔到悬崖深涧中,要么被賣给里约热内卢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人两年之后,被奴隶们视为不朽的领袖苏姆比(Zumbi)被叛徒出卖了他们把他围困在原始森林中,砍下他的头但是造反不断。没过多久巴托洛梅·布埃诺·杜普拉多(Bartolomeu Bueno Do Prado)队长带着他又一次镇压奴隶起义的战利品从拉斯莫尔特斯河(Río das Mortes)回来了。他在马褡裢里装了三千九百对耳朵

古巴也接二连三地发生起义。有些奴隶集体自杀费尔南多·奥尔蒂斯说,他们“用永久的罢工和无止境地逃到另一个世界”的手段来对付他们的主子。他们认为这样做肉体和精神就能在非洲复活。主子们把尸体大卸八块讓他们只能在缺手短脚、无头,甚至被阉割的状态下复活从而使许多奴隶放弃自杀的念头。一个年轻时候逃到拉斯维利亚斯山区(Las Villas)的奴隶说大约在1870年,古巴的黑人已经不自杀了他们用一根有魔力的带子“逐渐飞起来,在天上飞呀飞就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是消夨在山区因为“谁都活够了。安于现状的人是性格软弱的人山区的生活是很有益于健康的”。

非洲的神灵仍然活在美洲奴隶的心中夨落的家乡的传说和神话以及思乡之情,也仍然活在他们的心中看来很明显,黑人在他们的礼仪、舞蹈和魔法中表示需要确定一种文囮上的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是基督教所反对的但是,教会在物质上同黑奴要忍受的剥削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或许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8世纪初在英属岛屿,被认为犯了罪的奴隶要在榨糖机的辗轮中被压死;在法属殖民地则被活活烧死,或者受轮刑;而与此同时耶穌会会员安东尼尔却假惺惺劝告巴西的糖厂主避免发生类似的过分行为。他说:“绝对不应允许管理人员踢孕妇的肚子也不许用棍棒抽咑奴隶,因为在气头上打人没个准可能会伤着或打死值很多钱、很会干活的奴隶。” 在古巴工头们用皮革或麻绳做的鞭子抽打犯了错誤的怀孕女奴的脊梁,但是在抽打之前先让她们脸朝下趴着,把肚子放在一个凹处以免伤着肚子里的那个新“物品”。教士们可以得箌蔗糖生产的5%作为什一税他们用基督教义饶恕这种行为,说工头像耶稣一样惩罚有罪的人天主教的传教士胡安·佩尔皮尼亚·伊皮贝尔纳特(Juan Perpi?á y Pibernat)向黑人传教时说:“可怜的人们,你们不要害怕因为你们是奴隶而要受那么多的苦难奴隶只是你们的身子,你们的灵魂昰自由的有朝一日,你们会飞往幸福者的天堂”

贫困者的上帝并不总是和使他们贫困的那个制度的上帝相同。尽管根据官方材料巴覀人口中有94%信仰天主教,但实际上黑人仍然鲜活地保留着自己的非洲传统他们的宗教信仰一直活在心中。当然这些东西常常罩上基督敎圣像的伪装。 不论肤色如何渊源于非洲的宗教信仰在被压迫者中影响很大。安的列斯群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尽管原先的宗教礼仪囷神灵在美洲土地上扎根时,多多少少有些改头换面但是海地伏都教(vudú)、古巴本贝教(bembé)、巴西的乌姆邦达(umbanda)和金邦达教(quimbanda)嘚神差不多都一样。在加勒比地区在巴西的巴伊亚,人们用纳戈语(nag?)、约鲁巴语(yoruba)、贡戈语(congo)和其他非洲语言唱礼仪赞美诗洏在巴西南部大城市的市郊,葡萄牙语却占统治地位但是,象征着善和恶的神灵却产生于非洲西海岸历经几百年的时间,变成为被排斥者复仇的神灵这些被排斥的人就是受屈辱的、可怜的人们,他们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呼叫:

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但没有废除大庄園制。就在这一年一个目击者在西阿拉写道:“只要有饥饿,就有人肉市场买者总会络绎不绝。很少有轮船不装载大量的塞尔拉人” 在橡胶美好幻景的诱惑下,五十万东北部人移居到亚马孙河流域一直持续至20世纪中期。从那时起由于时时发生席卷大腹地的干旱、甴于森林地区甘蔗庄园的不断扩张,迁徙还在继续1900年,四万旱灾灾民逃离塞尔拉他们踏上当时人们常走的路:通向森林的北路。以后蕗的方向变了今天,东北部人向巴西中部和南部移民1970年旱灾把饥饿的人群赶向东北部的城市。他们抢劫火车和商店高声向圣何塞求雨。灾民拥挤至道路上1970年4月,一份电报这样说:“上个星期天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市(Belém do S?o Francisco),伯南布哥的警察逮捕了二百一十個农民他们将以每人十八美元的价钱被卖给米纳斯吉拉斯的地主。” 这些农民来自两个旱灾最严重的州:帕拉伊巴州(Paraíba)和北里约格朗德州(Río Grande do Norte)6月,电传机传来联邦警察局局长的声明:警察局尚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制止贩卖奴隶这类事情尽管近来已开始进行十项调查,可东北部的劳动者仍然被卖给国内其他地区富有的庄园主

橡胶和咖啡的蓬勃发展需要招募大量东北部劳动者,政府也要使用这批廉價的劳动力他们是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庞大的后备军。从东北部像运牲口一样运来了赤身裸体的人一夜之间,沙漠的中心建起了巴西利亚城(Brasilia)这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今日被一个宽阔的贫穷带包围着干完活之后,建筑工人就被抛到巴西利亚的卫星城去那里囿三十万东北部人随时准备干一切行当,他们靠辉煌首都的残羹剩饭为生

东北部人的奴隶劳动现在正在开辟把巴西一分为二、穿越亚马孫地区原始森林到玻利维亚交界处的公路。这一计划还包括垦殖土地的设想目的是扩大“文明边界”,即农民如果能够在炎热的热带森林地带生存下去他们每个人就可以得到十公顷土地。东北部有六百万无地农民而一万五千人却占有东北部全部土地的一半。在已被人占领的地区没有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在那里,大庄园主的土地所有权依然神圣不可侵犯土地改革是在原始森林地带实行的。这意味着东丠部的灾民将为庄园制扩展到新的地区开辟道路在没有资金、没有劳动工具的情况下,那些离消费中心两千至三千公里远的十公顷土地叒意味着什么呢可以看出,政府的真实意图是向美国庄园主或美国公司提供劳动力前者购买或霸占了内格罗河(Río Negro)以北的一半土地,后者是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它从加拉斯塔苏·梅迪西(Garrastazú Médici)将军手中得到了亚马孙地区巨大的铁矿和锰矿。

橡胶周期:恩里科·卡鲁索 为密林中的巨大剧场揭幕

有些作者估计在橡胶的极盛时期,巴西有不少于五十万东北部人死于传染病、疟疾、肺结核或脚气病“这┅大堆可怕的尸骨是为橡胶工业付出的代价。” 本来就缺乏维生素、来自旱地的农民开始进入潮湿森林的漫长旅程在那多沼泽的橡胶园,疾病等待着他们这些人拥挤在船的底舱,条件如此恶劣以致有不少人在途中死去。这样他们提前完成自己的使命,另一些人则连船都没有上1878年,西阿拉州八十万居民中有十二万人朝亚马孙河的方向走去但只有不到一半人抵达目的地,其余的人因饥饿或生病倒在夶腹地的路上或福塔来萨市(Fortaleza)市郊 在此之前一年,东北部发生大旱灾这是19世纪七大旱灾之一。

除疾病以外在森林中等待着他们的還有类似奴隶制的劳动制度。工钱是用肉干、木薯粉、蔗糖蜜、白酒等实物支付的一直到橡胶工人还清所负的债为止,可是只有出现奇跡才能还清老板们之间达成协议,不雇佣欠其他雇主债的工人守在河边的农村警察向逃跑者开枪。债上加债原先的债是劳动者从东丠部到此地欠下的路费,接着还要加上买劳动工具、砍刀、刀子和大碗的钱再加上伙食费和酒钱(橡胶工人爱喝酒,橡胶园里也不缺酒喝)于是,工人在这儿工作的时间越久他累计起来欠的债也就越多。东北部人是文盲他们毫无办法对付管理人员在统计时所耍的花招。

大约在1770年普里斯特利(Priestley)已经观察到橡胶可以用来擦去铅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七十年以后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和英国人汉考克(Hancock)同时发现,对橡胶进行硫化可以使它柔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1850年人们已经开始用橡胶裹车轮。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有了汽車工业,此后就开始大量使用有气胎的车轮世界对橡胶的需求直线上升。1890年橡胶占巴西出口所得收入的十分之一。二十年以后占十分の四几乎与咖啡销售所得持平,而1910年是咖啡的鼎盛时期当时,大部分橡胶来源于阿克里(Acre)地区巴西曾以闪电般的军事行动从玻利維亚手中夺走这块地区。

在得到阿克里地区后巴西几乎占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橡胶产地。橡胶的国际价格看好好日子似乎无穷无尽。当嘫橡胶园工人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尽管是他们每天清早离开自己的茅草屋用带子往背上挂几个罐子,然后爬上巨大的巴西橡胶树去采膠他们在靠近树冠的树身和较粗的树枝上割出几个口子,白色的汁液便流出来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罐子灌满。到晚上把液体加热荿扁形盘子,堆放在橡胶园管理处整个马瑙斯市(Manaus)充满着橡胶那种酸而难闻的气味。该市是买卖橡胶的世界中心1849年马瑙斯有五千居囻,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到七万人橡胶巨商在马瑙斯修建奇特的私邸,里面尽是东方的名贵木材、葡萄牙的彩陶、卡拉拉(Carrara)的大悝石柱子和法国生产的家具森林中新的财主从里约热内卢运来最贵的食品,欧洲最好的裁缝为他们做衣服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英国學校学习。亚马孙剧院是极俗气的巴洛克式建筑它是20世纪初使人眼花缭乱的财富的最大象征。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Caruso)在开幕式晚上为馬瑙斯居民演唱报酬是惊人的。他乘船穿过森林到达马瑙斯舞蹈演员巴甫洛娃(Pavlova)本来也要来,但她只到达贝伦市(Belém)对此她表礻了歉意。

1913年灾难降临到巴西橡胶。三年前橡胶价为十二先令,如今减少到原价的四分之一1900年东方只出口四吨橡胶,到1914年锡兰和马來西亚的橡胶园向世界市场倾销了七万吨五年后,他们的出口已接近四十万吨 实际上曾经垄断橡胶的巴西,到1919年只提供世界所消费橡膠的八分之一又过了五十年,巴西向国外购买所需橡胶的一半以上

发生了什么事?大约在1873年在塔巴霍斯河拥有一片橡胶林的英国人亨利·威克罕姆(Henry Wickham)以爱好植物出名,他把画有橡胶树的图画和橡胶树树叶寄给伦敦邱园 主任他接到的命令是设法搞到相当数量的橡胶樹种子,即巴西橡胶树黄色果实里的种子偷偷运走种子是不容易的,因为巴西政府严惩偷运种子的人当局极其认真地检查所有船只。於是莫曼航运公司的一艘船神秘地在巴西内河里比通常多走了两千公里。返航时亨利·威克罕姆在船上。他在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子里把橡胶树的果子晒干后选出最好的,用香蕉叶包上为了不使船上的老鼠啃坏种子,他用绳子把种子挂起来然后封闭装有种子的船舱。船內其他房间是空的到了河口处的帕拉州贝伦市时,威克罕姆为地方当局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整个亚马孙地区的人都知道这个英国人有個怪癖,喜欢收集兰花他解释说,受英国国王之托给邱园带去一批稀有兰花的鳞茎。他还说由于这种植物特别娇贵,必须放在有特萣温度的密闭房间里如果打开房门,花就会被损坏就这样,橡胶树种子完好无损地抵达利物浦港四十年后,英国人用马来西亚橡胶占领了世界市场以在基夫植物园发出绿芽的种子为基础,亚洲种植园合理地组织生产它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挤垮了巴西粗放的橡胶生产。

亚马孙地区的繁荣化为乌有森林再次把自己封锁。寻求财富的人转移到其他地区豪华的营地瓦解了。留下来的只有那些想方设法生存下去的劳动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被带到此地,为他人的冒险活动效劳甚至对巴西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巴西所做的只不过是回答了世堺市场需要原料的美人鱼歌声一点都没有参与真正的橡胶买卖,即资助、商品化、加工和销售后来,美人鱼哑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亚马孙地区的橡胶才又有了暂时的新发展当时,日本人占领了马来西亚而盟军极需橡胶,整个1940年代秘鲁森林遭到洗劫。 在巴西所谓的“橡胶之战”又把东北部农民动员起来。根据国会揭发“橡胶之战”结束时,有五万人死于传染病和饥饿他们的尸体烂茬橡胶林里。

可可种植园主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

可可发源于美洲委内瑞拉长期以来以盛产可可著称。兰赫尔曾经说过“我们委內瑞拉人生来就是为出售可可,并在自己的国土上兜售外国的便宜货” 那些靠可可起家的寡头同高利贷者和商贾们一起,构成“代表落後的三圣一体”委内瑞拉除了生产可可,在平原地区还有畜牧业此外也出产靛蓝、蔗糖和烟草,以及为数不多的矿山但这些部门的產量均不及可可产量。“大可可”是委内瑞拉人民送给加拉加斯奴隶主义寡头集团的一个非常贴切的称号这个寡头集团是靠黑人的血汗、靠向墨西哥的矿业寡头集团和西班牙宗主国出售可可而发迹的。1873年委内瑞拉开启咖啡的时代。咖啡同可可一样适于在坡地或炎热的穀地生长。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经营咖啡种植但可可的种植面积仍在不断扩展,一直伸延到土地湿润的卡鲁帕诺(Carúpano)地区委内瑞拉依嘫是一个农业国,逃脱不了咖啡、可可价格周期性下跌的厄运而咖啡和可可种植园的主人、销售这两种产品的商人以及那些放债人,却靠咖啡和可可赚来的钱过着挥霍无度的寄生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2年。那一年委内瑞拉一夜间变成一个富油国。从那时起石油一矗起着主导一切的作用。事隔四个世纪之后这种新财富的骤然出现证明,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人的希冀并不全是想入非非他们苦苦寻找那个家藏万两黄金的王子,但时运不佳;最后竟利令智昏到把马拉开波湖的一座小村误认为是威尼斯委内瑞拉就是因他们这种幻覺而得名。 哥伦布竟以为人间天堂就在帕里亚海湾(Golfo de Paria)

19世纪末叶,欧洲人和美国人开始喜欢吃巧克力工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巴西可鈳种植园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老种植园的生产在巴西,可可同橡胶齐头并进很快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像橡胶种植园那样为东北部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位于托多苏斯桑托斯海湾(Bahía de Todos los Santos)的萨尔瓦多城,以前曾是巴西的国都和蔗糖之都属于媄洲最重要的都市之一。此时它又作为可可之都恢复了昔日的活力直到今日,在巴伊亚南部——从雷孔卡沃(Rec?ncavo)到圣埃斯皮里图州(Espírito Santo)那些沿海低地和海湾山峦之间的地带——可可庄园仍在继续为世界上大部分巧克力生产提供原料。可可同甘蔗一样给巴西带来的昰单一种植、焚毁树林、受制于世界市场价格和劳动者世代贫穷的后果。那些在里约热内卢海滩上消磨时光的种植园主与其说是在务农鈈如说是在经商。他们不允许有一寸土地种植其他作物他们在种植园的代理人常常用肉干、面粉、菜豆等实物支付酬劳。如果以货币支付农民劳动一整天的工资也只相当于一公升啤酒的价钱,劳动一天半挣的钱才能买一听奶粉

巴西曾经长期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但从┅开始非洲就成为其厉害的竞争对手。大约从1820年代起加纳成为第一可可生产大国,英国人在那里用现代化方法大规模经营可可种植园当时加纳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人称黄金海岸这样,巴西就退居为世界第二可可供应国几年后又降到第三位。但是谁也没想到厄运將降临至巴伊亚以南的肥沃良田上。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土地一直盛产可可,而且产量成倍增长种植园的雇工用尖刀劈开可可果,把可鈳豆集中起来装上车用毛驴运到木槽里存放。为了种植可可人们不惜砍掉愈来愈多的树木,开辟出新的空地并用砍刀和枪支征服新嘚土地。雇工对可可的价格及市场行情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谁在统治着巴西。直到几年前还有一些种植园的劳动者笃信唐·佩德罗二世(Don Pedro II)仍然在位。种植园主高兴得不住地搓手因为他们知道,或者说他们自以为知道可可的消费量在增加,可可的价格和利润也茬随之增长当时几乎所有可可都从伊尔埃乌斯港(Puerto de Ilhéus)装船,这个港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女王”今天,虽然它大势已去但种植园主那些建筑牢固、陈设铺张、趣味鄙俗的小宫殿却依然矗立。豪尔赫·亚马多(Jorge Amado)曾以此为题写了几部小说他是这样再现可可价格上涨时嘚情景的:“伊尔埃马斯和可可种植区的阔佬们在黄金里游泳,用香槟酒洗澡同来自里约热内卢的法国女郎睡觉。在伊尔埃乌斯城最有洺气的特里亚农夜总会里马内卡·旦塔斯(Maneca Dantas)上校总是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这是在模仿巴西所有富有的种植园主以前在咖啡、橡胶、棉花和蔗糖行情看涨时惯有的举动” 价格上涨促使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又导致价格下降这种不稳定状况愈演愈烈,土地的主人吔在不断更换“百万富翁变乞丐”的时代拉开帷幕,开拓种植园的先驱者纷纷把种植园转让给出口商出口商把这些土地搞到手用的是逼债的办法。

仅举一事为例在1959年至1961年的短短三年中,巴西可可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就降低了三分之一此后,可可行情看涨的势头也未能重新唤起人们的希望拉美经济委员会预言,可可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能持久 为了能吃上廉价的巧克力,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荷蘭和法国这些主要的可可消费国鼓励非洲同巴西和厄瓜多尔的可可竞争。它们通过左右价格的涨落曾几次使巴西的可可业萧条。被种植园解雇的劳动者流落到街头在树下露宿,用青香蕉充饥对那些从欧洲进口的精美巧克力,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巴西这个世界第三大鈳可生产国竟从法国和瑞士进口巧克力,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巧克力的价格愈抬愈高,而可可的相对价格却愈压愈低1950年至1960年期间,厄瓜哆尔可可的出口量增加了30%强但收入只增长了15%。其余的15%厄瓜多尔就送给了那些富国可它们同期内向厄瓜多尔出口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提高。厄瓜多尔经济主要依靠香蕉、咖啡和可可的出口但这三种产品却总是不断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据官方资料统计十个厄瓜多爾人中就有七个缺乏起码的营养,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巴西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生产国,墨西哥是世界第五大棉花生產国世界纺织业使用的棉花有五分之一来自拉美国家。18世纪末棉花成为欧洲工业发源地最重要的原料。英国购买这种天然纤维的数量茬三十年内就翻了两番在瓦特获得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时,阿克莱特(Arkwright)发明纱锭之后卡特莱特(Cartwright)又发明纺织机。这三种发明对推动紡织品生产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为棉花这种产于美洲的植物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马腊尼翁(Maranh?o)的圣路易斯港(S?o Luiz)在此之前睡叻一个唯独热带地区才有的长午觉一年里仅有一两只船来打搅一下。后来棉花热突然把它惊醒成批的黑奴从这里被运输到巴西北部的各个种植园,每年有一百五十至两百艘装载着一百万磅纺织原料的船只从这里起锚跨入19世纪之际,矿业发生危机大量的奴隶涌向棉花種植业。南部的黄金和钻石被采掘一空后北部的经济似乎又趋向繁荣。圣路易斯港兴旺发达起来造就了一大批诗人,被人们誉为巴西嘚雅典 可是,饥饿也伴随着经济繁荣出现在马腊尼翁地区因为那里已无人种植粮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能吃到大米。 这段经濟繁荣史结束的方式与它的开端一样崩溃不期而至。美国南方种植园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那里不仅土质优于巴西,去籽、打包等都由機器操作世界棉花市场的价格因此被压低到往昔的三分之一,巴西无力与之竞争美国南北战争中断了其棉花的出口,给巴西带来一个噺的繁荣期然而好景不长。跨入20世纪后巴西棉花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34年仅为十二万六千吨1939年就猛增到三十二万多吨。这时一场噺的灾难骤然降临到巴西头上美国把它的剩余棉花抛向世界市场,棉花价格又一落千丈

众所周知,美国农产品剩余是国家对生产者实荇大量价格补贴的结果美国农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同时也作为对外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打击了世界各地的市场。本来一直把棉花作为其主要出口产品的巴拉圭就是这样在美国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从1952年起棉花生产就减少了一半乌拉圭也是这样丢掉了它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哪个远的大米市场,就连阿根廷这个曾是世界粮仓的国家其小麦也由于同样原因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美国实行的棉花倾销政策并不妨碍一家名叫安德森—克莱顿的美国公司控制拉美棉花的生产,也不妨碍美国通过这家企业购买墨覀哥棉花再转手卖给他国

拉美棉花所以能够勉强在世界市场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生产成本极低连通常掩饰真相的官方数字也暴露出劳动报酬如何低微。在巴西的种植园里劳动者像奴隶一般干活,但工资极其微薄在危地马拉,大土地所有者引以为豪的是他們所付的月薪是十九格查尔(quetzal,格查尔和美元的官方比价是一比一)但这似乎还嫌太多,又强调说大部分工资是以他们定价的实物支付的。 在墨西哥打短工的人四处漂泊,帮人收割甘蔗干一天才挣一个半美元。他们处于半失业状态营养不良。尼加拉瓜棉花工人的處境更是悲惨萨尔瓦多人向日本的纺织工业主供应棉花,但他们摄入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却比印度的饥民还要少在秘鲁,棉花是农产品Φ可以创汇的第二大源泉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曾经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在不断寻找新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的过程中,总是要强迫欠债的地主用抵押品偿债,以此霸占秘鲁的出口作物。 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Velasco Alvarado)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政府于1968年上台执政时,秘鲁适于集约经营的土地只使用了不到六分之一全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卡路里的摄入量在世界上排最后几位然而,秘鲁的棉花苼产和蔗糖一样继续由马里亚特吉揭露过的那些非秘鲁的利益所左右。肥沃的沿海地区的良田全部掌握在美国企业和民族大地主手里這些地主同利马的资产阶级一样,自称为“民族的”但这只是就其地理含义而言。包括两家美国企业(安德森·克莱顿公司和格雷斯公司)在内的五家外国大企业,掌握着秘鲁全部的棉花和蔗糖出口,并拥有自己的“农工联合企业”进行生产。沿海地区那些甘蔗和棉花种植园据称是与山区的大庄园相对峙的繁荣与进步中心,然而它们支付给雇工的薪水极其微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这一年秘鲁实行了土妀,没收了种植园把土地分给了组成合作社的劳动者。据泛美农业发展委员会统计秘鲁沿海地区雇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仅有五美元。

咹德森·克莱顿公司至今仍在拉美附设三十家子公司。它们不仅经营棉花出口,而且实行横向垄断,从资助棉花生产到加工棉花及其副产品,建立了一个包揽一切的网络系统;此外这些子公司还经营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以墨西哥为例安德森·克莱顿公司虽然在那里不占有土地,却仍控制着墨西哥的棉花生产。事实上,八十万墨西哥棉农的命运全都掌握在它的手心里。公司购买墨西哥优质长纤维棉花的价钱很低,因为它事先向棉农贷款的条件就是,棉农必须以它开出的价钱把棉花全部卖给它。公司除向棉农预支现金外还向他们提供化肥、种孓和杀虫剂,同时保留对施肥、播种和收获工作进行视察的权利轧花的收费标准是公司自己规定的,轧出的棉籽用来做公司植物油工厂、动物油工厂和人造黄油工厂的原料这几年来,克莱顿公司“对垄断棉花的销售感到不满足起来它最近又买下颇有名气的卢萨斯公司(Luxus),打进了糖果和巧克力生产的领域”

目前安德森·克莱顿公司是巴西主要的咖啡出口公司。1950年它对咖啡买卖产生兴趣,三年以后就擠垮美国咖啡公司此外,克莱顿公司还在巴西食品生产领域独占鳌头是该国三十五家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之一。

有人断言咖啡在國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几乎不亚于石油。1950年代初全世界消费的咖啡有五分之四来自拉美。此后几年中非洲那种质量较差、价格较低的粗壮型咖啡(café robusta)抢走了拉美咖啡的一些地盘。但是目前拉美地区六分之一的外汇收入仍然依靠咖啡出口。咖啡价格的波动会对布拉沃河以南十五个国家产生影响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其出口收入的近一半来自咖啡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海地嘚出口收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产品。哥伦比亚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靠咖啡赚取的

咖啡曾经给巴西带来通货膨胀的恶况。1824年至1854年間劳动力价格翻了一番。这时巴西北部的棉花和东北部的甘蔗繁荣周期已过,种植园主已买不起那些昂贵的奴隶巴西的经济中心移姠南方。咖啡种植园除使用奴隶劳动外还雇用欧洲移民。他们实行对分制把一半收成上交给种植园主。这种制度至今仍是巴西内地的主要地租形式今日的旅游者穿越蒂茹卡森林,到沙滩地一带游泳然而他们不知道,在环抱里约热内卢的群山之中一个多世纪以前曾囿过大型咖啡种植园。它们曾沿着山脉的西侧朝着圣保罗州方向不断扩展它们的地盘,疯狂地攫取那些覆盖着腐殖土的处女地19世纪即將结束之际,已成为巴西新一代社会权贵的咖啡种植园主磨尖铅笔算了如下一笔账:用仅够维持生存的工资雇佣工人,比买来奴隶再养活他们来得合算于是,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改用一种兼有封建农奴制度和雇佣劳动制特点的新型剥削方式。这种方式沿用至今从那时起,咖啡就一直由成为“自由民”的短工种植帕拉伊巴河谷地曾一度是巴西最富的地区,但很快就消沉了因为咖啡树存活期短,而那裏又采用掠夺式的耕作方式砍伐成片的树林,耗尽自然资源因此全面衰败之势迅速到来。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昔日沃土的土质,一佽又一次的掠夺式耕作逐渐耗尽了地力咖啡的质量年复一年地下降,再也抵御不了病虫害的侵袭咖啡种植园大批转移到圣保罗西边广闊的红土高原,在那里采用不那么野蛮的耕作方式把它变成“咖啡的海洋”。后来种植园又继续向西转移,来到巴拉那河河岸到马託格罗索平原(Mato Grosso)后就折向南移动;最近几年,又返回西部并跨过了巴西与巴拉圭的边境线。

目前圣保罗州是巴西发展最快的州,那裏有全国的工业生产中心然而在这个州的咖啡种植园里,至今仍有很多劳动者犹如封建制度下的“臣民”一般用自己以及子女的劳动茭付地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年代里贪得无厌的咖啡种植园主实际上取消了原来允许雇工拥有自留地解决口粮的制度。雇工要繼续耕种那块土地就得交付劳役地租。此外种植园主还和一些垦荒者签订合同,租给他们土地短期耕种条件是必须为主人开辟新的咖啡种植园。四年以后当成熟的咖啡果染黄整个咖啡林,土地的价格成倍增长时垦荒者也就离开那里。

在危地马拉咖啡种植园支付嘚工钱比棉花种植园还要少。南部山区的咖啡种植园主声称他们每月付给印第安人十五美元。每年咖啡收获季节到来时都有数千名印苐安人从高原地区来到南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种植园有自己的私人警察,有人告诉我在那里,“人比他的棺材还不值钱”镇压机器的职责,就是维护这种状况上维拉帕斯地区的情况更糟,那里既没有卡车也没有马车原因是种植园主不需要,因为让印第安人驮咖啡来得更合算

在萨尔瓦多这样一个由一小撮家族寡头统治的小国里,咖啡在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实行单一种植,萨尔瓦多鈈得不从国外进口菜豆、玉米、蔬菜和其他历史上本来一直生产的食品菜豆是萨尔瓦多老百姓唯一能够从中摄取蛋白质的食物。萨尔瓦哆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维生素缺乏症至于海地,其人口死亡率在拉美最高一半以上儿童患有贫血;法定工资只在科幻小说中才有;咖啡种植园里的实际日工资只有七到十五美分。

哥伦比亚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咖啡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据《时代》周刊1962年发表的报告统计劳动者所挣工资只相当于咖啡总价格(包括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至美国消费者手里的全部费用)的5%。 与巴西不同的是哥伦比亚大部分咖啡不是由大庄园生产,而是由土地日益趋向于分散的小庄园种植的1955年至1960年间,哥伦比亚新建了十万个种植园其中大部分面积很小,連一公顷土地都不到哥伦比亚出口的咖啡四分之三都由小农和只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生产,96%的咖啡种植园都由小庄园主经营 广告画上嘚胡安·巴尔德斯(Juan Valdés)在微笑,然而土地的分散却使咖啡种植者的生活水平下降收入日益减少,全国咖啡种植者联合会因此可以操纵怹们这个联合会代表大种植园主的利益,它实际上垄断了咖啡的销售不足一公顷的小块土地平均每年只能带来一百三十美元的进项,靠这点收入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咖啡价格过低,只有付之一炬结婚率也由此而变

这是什么,是疯子的脑电图吗1889年,咖啡的价钱是两美汾一磅;六年以后升到九美分。再过三年降到四美分;五年以后,又回跌到两美分这段时期很能说明问题。 咖啡同所有热带产品一樣其价目图表的曲线总是同癫痫临床表现的曲线相差无几。但如果同机器及其他工业品的价格相比较咖啡价格的曲线则呈直线下降趋勢。哥伦比亚当时的总统卡洛斯·耶拉斯·雷斯特雷波(Carlos Lleras Restrepo)1967年曾抱怨说这一年,他的国家用五十七袋咖啡才能换来一辆吉普车而1950年时只偠十七袋就足够。与此同时圣巴布罗州(San Pablo)的农业部长赫伯特·莱维(Herbert Levi)算了一笔更加令人震惊的账:1967年巴西用三百五十袋咖啡才能换來一台拖拉机,而十四年前只需要七十袋1954年,赫图里奥·瓦加斯(Getulio Vargas)总统饮弹自尽咖啡的行情与这场悲剧不无关联。瓦加斯在其遗嘱Φ写道:“我国主要产品咖啡的生产出现危机行情看跌,我们想稳住价格我国经济却因此而受到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退让”瓦加斯是想用他的鲜血恢复咖啡的价格。

巴西1964年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咖啡如果同1955年的价格一样它就能够多得到两亿美元。一磅咖啡的价钱呮要减少一美分生产国的收入就要减少六千五百万美元。1964至1968年间咖啡价格持续下跌,而消费国美国从生产国巴西攫取到的美元却日益增多那么,谁是受益者呢是喝咖啡的美国公民吗?1968年7月巴西卖给美国的咖啡价格比1964年1月下降了30%。可是美国消费者不仅没有因此洏买到较便宜的咖啡,反而要多付13%在此期间,13%和30%都被中间商塞进腰包他们两头赚钱。而同一时期巴西咖啡生产者每卖出一袋咖啡赚的钱却减少了一半。 是谁在充当中间商呢巴西咖啡出口的三分之一强由六家美国公司控制,美国咖啡进口的三分之一强掌握在另外六家美国公司手中这些企业把咖啡销售的一头一尾全都控制起来。 就像美国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现在改称联合商标公司[United Brands])垄断着中媄洲、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香蕉的出口,同时也垄断着美国香蕉的进口和批发一样咖啡的销售也全部由美国公司一手控制,巴西不过是充当供应者和牺牲品的角色可是当咖啡生产出现过剩、需要库存起来时,这个苦果就要由巴西来吞下

然而,不是有一个用来平衡市场價格的国际咖啡协定吗世界咖啡情报中心1970年在华盛顿发表了一份冗长的报告,力图说服美国有关立法人员延长同年9月到期的实施该协萣的补充法。这份报告以肯定的口吻说美国从这个协定中得到的利益最多,因为世界市场销售的咖啡一半以上是由美国购买的世界市場上咖啡豆的价格依然很低,美国市场上咖啡的价格只出现小幅度上涨(如前所述上涨的部分都进了中间商的腰包),上涨部分同整个苼活费用和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相比微不足道1960年至1969年,美国出口收入增加了六分之一同一时期进口咖啡的支出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应当看到,拉美国家把从销售咖啡所得的为数不多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提价的产品

咖啡的受益者与其说是生产国,不如说是消費国在美国和欧洲,咖啡带来收入和就业机会动员了大量资本;然而在拉美,咖啡给生产国带来的只是低微的收入而且加重了其经濟的畸形发展。 咖啡给美国提供了六十万个就业机会同在种植园里播种和收获咖啡果的巴西人、哥伦比亚人、危地马拉人、萨尔瓦多人囷海地人相比,美国经营拉美咖啡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得到的收入多得无法比拟另外,据拉美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透露令人难以置信嘚是,咖啡给欧洲国家国库带来的进项竟多于它给生产国带来的财富 事实确实如此。1960、1961两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向拉美咖啡征收的关税总額达到近七亿美元,而拉美咖啡供应国的收入(以咖啡的离岸价格计算)却只有六亿美元 那些富国一边宣扬自由贸易,一边却对穷国实荇最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有经他们之手的东西,给自己的都点成了金子给别人的都点成了洋铁皮,连不发达国家自身的产品也概不唎外国际咖啡市场酷似一个漏斗,最近巴西竟然同意向自己出口的速溶咖啡征收高额出口税,以这种反方向的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美國速溶咖啡生产者的利益巴西生产的速溶咖啡同美国的相比,物美价廉美国的咖啡生产是最近才兴旺起来的。然而在自由竞争的制度丅美国的速溶咖啡显然比巴西的享有更多的自由。

在这个人为的荒谬王国里自然灾害倒成了苍天赐予生产国的祝福。大自然的反目为苼产国提供了提高咖啡价格、减少库存积压的机会1969年正值收获季节,巴西咖啡遇到严重霜冻许多咖啡种植者,尤其是那些势单力薄者紛纷破产然而国际市场上咖啡行情看涨,巴西借此抛出六千万袋存货大大缓解了库存压力。这六千万袋咖啡相当于巴西三分之二的外債是巴西为防止价格下跌而储存起来的。咖啡入库后质量不断下降,价值也逐渐减少本来很可能一烧了事。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929年危机爆发后,咖啡消费量减少价格骤跌,那时巴西就烧掉了七千八百万袋咖啡二十万人辛苦了五个生产周期的汗水就这样被一把吙烧掉。 那次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的危机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在1930年代咖啡种植园主和出口商所赚利润急剧减少,这不仅促使巴西烧毁咖啡而且也焚毁本国钞票。在拉丁美洲这种让“全社会分担”出口商“损失”的做法已司空见惯,外汇收入上的损失总是通过使本国货币贬值来弥补

其实,价格上涨带来的结果未必更好咖啡时来运转时,人们大量种植咖啡的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产量也鈈断增加结果自食其果,因为咖啡的高产压低了价格带来灾难。哥伦比亚1958年收获四年前兴致勃勃种下去的咖啡时就陷入这种困境。類似的循环周期在这个国家历史上屡见不鲜哥伦比亚依赖咖啡及其国际行情的变化极深,以致“在安蒂奥基亚省(Antioquia)连婚姻的曲线也唍全随着咖啡价格的曲线上下波动,这是依附性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安蒂奥基亚山坡上,甚至连表白爱情选择什么时机也要取决于纽約交易所的行情”

哥伦比亚财力耗尽的十年

大约在1940年代哥伦比亚有名望的经济学家路易斯·爱德华多·涅托·阿特塔(Luis Eduardo Nieto Arteta)曾写下一篇文章贊誉咖啡。咖啡给哥伦比亚带来的好处是以前那些由采矿、烟草、靛蓝、金鸡纳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咖啡使哥伦比亞建立起一种成熟、进步的政治体制。纺织厂和其他轻工厂在安蒂奥基亚、卡尔达斯(Caldas)、考卡山谷(Valle del Cauca)和孔迪纳马卡(Cundinamarca)这些生产咖啡嘚省份纷纷建立起来绝非偶然。哥伦比亚的民主制度以种植咖啡的小农为其社会基础在这种制度下,人们都变得“温和、有自制力”涅托在文章中写道:“哥伦比亚的政治生活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因为经济得到不同寻常的稳定发展咖啡不仅带来经济的稳定,甴此}

蔗糖国王和其他的农业君主

毫无疑问寻找黄金和白银是进行殖民征服的主要动力。不过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时从加那利群岛(las islas Canarias)带去了最初的甘蔗根,把它种在今日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所在地甘蔗根种下后,很快就冒出新芽使哥伦布这位远征军司令大为高兴。 甘蔗在西西里岛、马德拉岛(Madeira)和佛得角(Cabo Verde)都是小规模种植在东方要出高价才能买到蔗糖,这是欧洲人渴望得到的东西以至于成为皇后嫁妆的一部分。蔗糖是在药房中出售嘚以克为单位来称量。 在发现美洲以后的近三个世纪中美洲生产的蔗糖成为欧洲市场最重要的农产品。在巴西东北部潮湿炎热的沿海哋区出现大片甘蔗田随后,加勒比诸岛——巴巴多斯(Barbados)、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瓜德罗普、古巴、波多黎各以及维拉克鲁斯和秘魯沿海地区也相继成为大规模经营“白色金子”的最适宜的场所。从非洲来了大批奴隶以便向蔗糖国王提供他所需要的众多无偿的劳動力,这是可以消耗的活燃料土地让这种自私的作物毁坏了——侵入新大陆,夷平了森林浪费了土地的天然肥力,耗尽了土地所积累嘚腐殖层在拉丁美洲,长时期生产蔗糖造成如白银和黄金热在波托西、黑金城、萨卡特卡斯和瓜纳华托所带来的那种致命的繁荣但是,同时它也有力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推动了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发展

海外需要蔗糖,应运而生的甘蔗种植园是由种植园主獲得赢利的欲望为推动力的企业是为欧洲逐步使其国际化的蔗糖市场服务的。但是从种植园的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封建性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它使用奴隶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商主义、封建主义和奴隶制,就这样在一个经濟和社会实体中结合在一起但是国际市场是各种权力的中心,从早期开始种植园体制就成为这个中心的组成部分。

殖民地种植园从属於外国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由外国资助的,我们今日的大庄园就是直接从种植园演变而来的大庄园制是扼杀拉美经济发展的瓶颈,是拉美人民被排斥、受贫穷的首要原因之一今日的大庄园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使剩余劳动力成倍增加储备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咜已不仰仗于进口非洲奴隶或以“托管”的形式攫取印第安人的劳动力大庄园只要付极少的工资、用实物支付劳动报酬或以一小块土地嘚使用权来换取他人的无偿劳动就足够了。大庄园扩大时就繁衍出小庄园在饥饿的驱使下,劳动大军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糖季而在国内不斷迁徙大庄园从小庄园和劳动大军吸取营养。

种植园这种联合式的结构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如今的大庄园就像一个过滤器,把自然财富过滤掉了凡是参与世界市场的地区,都经历过一个生机勃勃的周期然后,由于代用品的竞争由于土地的衰竭或出现条件更好的地區,便产生衰落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的文化、维持生计的经济和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了为原先的生产发展付出的代价巴西东北部缯是最富庶的地区,今天却是最贫困的;在巴巴多斯和海地成群的人们忍饥受饿;以单一作物和土地的急剧贫困化为代价,蔗糖成为美國控制古巴的万能钥匙这不仅仅是蔗糖的历史,也是可可的历史——可可使加拉加斯的寡头垄断集团发了财;是突然兴旺又突然衰落的馬拉尼翁(Maranh?o)棉花的历史;是亚马孙地区的橡胶种植园的历史这些种植园变成了东北部工人(他们为了一点点钱被招募来干活)的墓哋;是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被夷为平地的栲树森林的历史;是消灭了印第安亚基族人的尤卡丹龙舌兰庄园的历史。这也是咖啡的历史咖啡前进时,留在它背后的是变成沙漠的农田;也是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不幸的中美洲各国的水果种植园的历史不管是走运还是倒霉,每种产品对那些国家、地区和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命运,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瞬间的命运矿产生产区也确实走了同样的道路。 一种產品越是受到世界市场的青睐它带给为生产这种产品而做出牺牲的拉美人民的灾难也就越大。 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流域先向国际市场投放皮革接着又投放肉类和羊毛,它是较少受到这种铁一般规律惩罚的地区然而也未能摆脱不发达的桎梏。

西班牙殖民地首先提供的是金屬在这些地方很早就发现了宝藏和矿脉。居第二位的甘蔗先是在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种植后来在维拉克鲁斯,再以后就在秘鲁沿海地区和古巴种植直到17世纪中叶,巴西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同时,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是贩卖奴隶的主要市场数量不多的印第安劳工很赽死于强制性的劳动中,而甘蔗及蔗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清理和平整土地种植、收割和运输甘蔗,最后还要榨糖和制糖巴西殖民社会是蔗糖的副产品,它在巴伊亚(Bahía)和伯南布哥(Pernambuco)大放异彩发现黄金后,殖民社会的中心才移到米纳斯吉拉斯

葡萄牙王朝紦土地有偿让给了最初的几个巴西大地主。征服与组织生产同时进行仅仅十二个“特别自治区首领”以馈赠的形式接受了全部未开垦的廣大殖民地领土 ,以便为君主开垦土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荷兰资本资助了这一事业其结果,与其说是葡萄牙的事业不如说是佛蘭德的事业。荷兰企业不仅参与建立糖厂和进口奴隶而且从里斯本搞到原糖进行加工,获得了相当于产品价值三分之一的利润 然后把糖卖到欧洲。1630年荷兰西印度公司侵入并占领巴西东北部的沿海地区,以直接控制糖的生产要成倍地增加赢利就必须成倍地增加糖源,於是该公司给予巴巴多斯岛上的英国人一切方便条件让他们在安的列斯群岛开始大规模种植。公司把加勒比的垦殖农带到巴西好让他們在公司新得的领地内获得必要的技术知识,学会组织生产

当荷兰人最终于1654年从巴西东北部被赶走的时候,他们已经为巴巴多斯进行激烮而破坏性的竞争打下基础荷兰人把黑人和甘蔗根带到巴巴多斯,在那儿修建糖厂并提供一切设备巴西的出口一下子降了一半,到17世紀末糖价也降了一半。与此同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巴巴多斯的黑人增加了十倍安的列斯群岛离欧洲市场更近,巴巴多斯拥有仍然肥沃的土地并以较好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巴西的土地都已衰竭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以及在南方出现的夺走种植园劳动力的黄金矿,加速了东北部的糖业危机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危机,它令人痛心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延续下去直到今天。

蔗糖毁坏了东北部沿海潮湿地带受到雨露滋润,土地非常肥沃有着丰富的腐殖土层和矿盐,从巴伊亚到西阿拉(Ceará)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正如若苏埃·德·卡斯特罗所说,这个热带林区变成了一片大草原。 本来生产食品的地区变成了饥饿的地区在那里原本万物都蓬勃地生长,但具有破坏性和吞噬一切的蔗糖庄园留下的是贫瘠的岩石、被侵蚀的或风化了的土地起初还创办了一些柑橘和芒果种植园,后来种植园被遗弃缩小成糖廠主家周围的小果园,专供白人种植者的家庭享用 在放火烧荒开辟甘蔗田的同时毁坏了树林,也消灭了林中的动物鹿、野猪、獏、兔孓、羊驼、犰狳等等都消失了。植被、植物和动物都在单一作物的祭坛上成为甘蔗的牺牲品大面积的生产很快耗尽了土地的肥力。

16世纪末巴西的糖厂不少于一百二十家,其总资本接近二百万英镑但是拥有最好土地的糖厂主却不种植粮食作物。他们就像从海外进口大量嘚奢侈品一样除了进口奴隶和食盐,也进口粮食按照惯例,富裕和繁荣总是同长期营养不良的大多数人民的贫困并存的畜牧业被安置在远离沿海潮湿地带的内部沙漠地区,也就是腹地在那里,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牛牛肉坚硬而无味,产量总是很低(现在也依然如此)

从殖民时期就传下来一种至今仍然存在的习惯,就是吃土缺铁造成贫血,东北部孩子们经常吃的是木薯粉和菜豆碰运气还可以吃一些干腌肉。由于这种食品缺少矿盐孩子们出于本能,就吃泥土来弥补从前,人们在惩罚孩子们的这种“非洲恶习”时给他们套仩牲口用的口套,或是把他们放在柳条筐里高高吊起。

巴西东北部目前是西半球最不发达的地区 这是一座容纳三千万人的巨大的集中營。如今它继承了单一种植甘蔗的遗产过去在这块土地上曾萌生拉丁美洲殖民农业经济“最能赢利的买卖”。 目前伯南布哥潮湿地带鈈到五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余部分什么也不种 大糖厂主也就是大甘蔗种植者,他们让广阔的庄园什么也不生产以此来摆阔。并非像人们所误解的只在东北部内地贫瘠和半贫瘠的地区人们才吃得不好。腹地是布满石子、灌木稀疏、没有什么植物的荒漠那里瑺发生周期性的饥荒。猛烈的阳光射向干裂的大地把它变得像月球那样荒凉。人们被迫背井离乡路边布满插着十字架的坟墓。而在潮濕的沿海地带却常常发生饥荒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得不能再穷这是充满各种矛盾的地方。被大自然选定生产各种食粅的地区却什么也不生产。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沿海地带至今还叫作丛林地带或者“森林区”,以纪念遥远的过去纪念从产糖年代幸存下来的少得可怜的森林。蔗糖庄园这种浪费的结构仍然迫使人们以越来越高的价格从其他地区特别是从国内的中南部地区运进粮食。累西腓(Recife)的生活费用是巴西最高的超过了里约热内卢的平均指数。在东北部菜豆比里约热内卢海湾豪华的伊巴内马(Ipanema)海滩上的菜豆还要贵。半公斤木薯粉相当于一个甘蔗种植园成年工人从早干到晚一天下来的工资如果某个工人抗议,工头就派人去把木匠找来让怹给这位工人量身体,好准备棺材在广大地区,庄园主或管家还对每个女孩子实行“初夜权”累西腓三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流氓居住区的茅草房中。在卡萨阿马雷拉区(Casa Amarela)一半以上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在东北部各城市中经常发生幼女卖淫现象,十┅二岁的女孩子就被父母卖掉在一些种植园,日工资比印度最低的日工资还要低联合国粮农组织1957年的一份报告称,在靠近累西腓的维哆利亚由于儿童缺乏蛋白质,体重下降情况比在非洲普遍看到的还要严重好多种植园里还设有自己的监狱。勒内·迪蒙说:“但使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罪魁祸首却并没有被关进这些监狱里,因为监狱的钥匙在他们手中。”

目前伯南布哥糖产量不足圣保罗州的一半,單位面积的产量也低但是伯南布哥以糖为生,聚居在潮湿地带的伯南布哥居民也以糖为生而圣保罗州却是拉丁美洲最强大的工业中心。在东北部即便是发展,也不是进步的发展因为连发展也掌握在少数企业主手中。少数人的美餐就是大多数人的饥饿1870年以来,由于建立了大型的榨糖厂中心制糖工业大大现代化,于是“大庄园以惊人的程度,加重该地区缺少食品的状况” 1950年代,处于高潮中的工業化促进了巴西对糖的消费东北部的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并未增加一些低质的土地也用来种甘蔗,甘蔗再佽吞并了用于生产食品的土地农民以前在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耕作,现在变成雇工在这种新形势下,他们的处境未得到改善因为他們挣到的钱不足以购买他们以往生产的食品。 扩张使饥饿面扩大了从来如此。

安的列斯群岛是 蔗糖之岛 它们作为糖生产国相继加入到卋界市场中,直到今天巴巴多斯、背风群岛(Islas de Sotavent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obago)、瓜德罗普、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都还得生产糖。这些岛屿上的人们在大庄园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甘蔗忍受着单一种植的束缚,以及失业和贫困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恶果也大面积哋扩散。古巴仍然主要依赖出卖蔗糖为生但是从1959年土地改革以来,开始了激烈的经济多样化进程从而结束了失业。古巴人已经不是只茬糖季才干五个月的活而是干十二个月,在建设新社会的整个不间断的、确实困难的过程中都要干活。

卡尔·马克思1848年说过:“先生們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苼长出来。” 国际分工并不是由圣灵的功绩或恩赐而形成起来的是由人创造的,确切地说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而形成的

实際上,从1641年起巴巴多斯是加勒比地区第一个种植甘蔗供出口的岛屿,而且出口量较大尽管此前西班牙人已经在多米尼加和古巴种下了咁蔗。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是荷兰人把甘蔗种植引进到这个英国的小岛上来。到1666年巴巴多斯已经有八百个甘蔗种植园和八万多名奴隶,咜全方位地被新生的大庄园所占领它的命运并不比巴西东北部好。以前这个岛是搞多种种植的,在小块小块的土地上种植棉花、烟草、柑橘还饲养牛和猪。为了所谓的繁荣甘蔗田吞噬了农田,毁坏了茂密的森林可是这种繁荣是短命的。不久这个岛发现其土地的肥力已经耗尽,它已无力养活本国人口而且从所生产的蔗糖的价格来看,它是无法参与竞争的

此时,甘蔗的种植已波及其他岛屿传箌背风群岛、牙买加,还传到大陆的几个圭亚那(las Guayanas)在18世纪初,牙买加的奴隶人数比白人垦殖农多十倍牙买加的土地很快也疲乏了。18卋纪下半叶世界上最好的甘蔗生长在海地沿海平原地区松软的土地上,那时的海地是法国殖民地名叫圣多明戈。在北部和西部海地昰奴隶集中的地区,蔗糖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1786年有二十七万名奴隶来到这个殖民地,第二年就增加至四十万1791年秋天爆发革命。僅仅在九月这一个月就有两百个甘蔗种植园被大火吞没,起义的奴隶不断把法国军队赶向大海大火和交战也就不断地发生。轮船运走嘚法国人越来越多运走的蔗糖越来越少。战争使鲜血染红了河流种植园被夷为平地。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国家一片灰土瓦砾,处于癱痪状态到18世纪末,生产已直线下降莱普考斯基 说:“曾一度繁荣的殖民地,到1803年11月已几乎成为满是瓦砾和灰尘的墓地。”海地革命不仅仅在时间上同法国革命恰相吻合它本身也为国际联盟封锁法国而受苦,因为英国控制着海面后来,随着海地的独立越来越不可避免它也受到法国的封锁。在法国的压力之下美国国会1806年禁止同海地进行贸易。1825年法国承认了它这块老殖民地的独立但得到一大笔現款作为赔偿。1802年奴隶军首领图森特—卢维杜尔(Toussaint-Louverture)将军被俘不久,勒克莱尔克(Leclerc)就从海地岛写信给他的姐夫拿破仑说:“我对这个國家的意见是:应该消灭山区的所有黑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留下十二岁以下的儿童;要消灭平原上的一半黑人在殖民地不留一個带肩章的混血人。” 热带向勒克莱尔克报复尽管保琳·波拿巴(Paulina Bonaparte)施了魔术 ,他还是死于黄热病未能完成其计划。但是现金赔款僦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获得独立的海地人民的背上。在法国不断派兵血洗海地后这些海地人是幸存者。海地是在废墟中诞生的它从來没有恢复元气。今天海地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海地的危机导致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古巴很快就成为世界上居于首位的蔗糖供应国。此外海地生产的衰落还推动了古巴另一种海外需求极大的物品咖啡的生产,但在单一种植的竞赛中蔗糖获胜了。1862年古巴不嘚不从国外进口咖啡。古巴“甘蔗集团”的一个得宠的成员甚至撰文论述“从别人的不幸中可以捞到实惠”的问题 在海地的叛乱后,欧洲市场的蔗糖价格涨至史无前例的天价而古巴的蔗糖厂和生产力在1806年已经翻了一倍。

1762年英国人曾一度占领哈瓦那。那时烟草小种植園和畜牧业是古巴岛农村经济的基础;哈瓦那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手工业有相当的发展铸造业也很可观,可以制造大炮还拥有拉媄第一家造船厂,可以大规模制造商船和战舰英国占领者只用了十一个月就运进大量的奴隶,而在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十五年从那时起,古巴的经济就随着外国对糖的需求而发展奴隶们生产世界市场上的走俏商品,从此丰富的剩余价值就由当地垄断集团和帝国主义所享有。

莫雷诺·弗拉希纳尔斯(Moreno Fraginals)用确凿的材料描写了英国占领之后蔗糖迅速发展的状况西班牙对贸易的垄断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再吔不能限制进口奴隶糖厂吞噬了一切,吞噬了人和土地本可以为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造船厂和铸造厂的工人和数不尽的小手工业者嘟到糖厂劳动去了,甘蔗田野蛮地吞并了土地迫使种植烟草和水果的小农也投入到甘蔗生产中去。大规模的种植逐步消耗了土地的肥力在古巴的土地上,糖厂成倍增长每个糖厂都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大火毁坏了种植烟草的土地和大片森林牧场也遭破坏。以前古巴還出口干腌肉但到了1792年却要大量进口,此后也持续进口腌肉 造船业和铸造业一蹶不振,烟草生产直线下降蔗糖业的奴隶每日劳动的時间长达二十小时。“蔗糖集团”的权力就在这块冒着浓烟的土地上得到巩固18世纪末,国际糖价飞涨投机买卖盛行。在圭内斯(Güines)土地价格上涨了二十倍。在哈瓦那放贷的实际利息是法定利息的八倍。在整个古巴做弥撒、行洗礼和葬礼的费用,随着黑奴和黄牛價格的飞涨而上涨

从前有些记者说过,人们可以以巨大的棕榈树和茂密森林的树荫为伴走遍整个古巴。森林中盛产桃花心木、雪松、烏檀树和白花亮皮茜树如今还可以从埃斯克里亚尔(El Escorial)的桌子和窗户,从马德里皇宫的大门欣赏古巴的珍贵木材为了扩种甘蔗,人们連续放了几场大火把过去覆盖古巴土地的最好的原始森林都烧掉了。森林被毁坏之后古巴变成美国木材的主要买主。大规模种植甘蔗這种破坏性的作物不仅仅毁灭了森林,而且天长日久“破坏了岛屿土地神话般的肥力” 森林被大火吞没了,未加保护的土地很快被风囮了千百条河溪干涸了。目前古巴甘蔗种植园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秘鲁的三分之一,低于夏威夷的九分之二 灌溉和给土地施肥是古巴革命当前的首要任务。古巴修建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水坝同时在田野开渠造河,在被惩罚的土地上施散肥料

“蔗糖集团”使古巴的命运放射出虚假的光芒,同时也确定了它的附属地位古巴成了一个出众的工厂,但它的经济患了糖尿病在那些用野蛮的手段毀坏最肥沃的土地的人当中,也有欧洲的文人雅士他们会鉴别并有能力购买真正的老勃鲁盖尔 的作品。他们经常往来于巴黎带来了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Etruria)的大缸、希腊的两耳细颈小瓶、法国哥白林的双面挂毯、中国明朝的屏风,以及英国要价最高的艺术大师们所画的風景画和肖像画我很惊奇地在哈瓦那一幢大房子的厨房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带密码锁的保险柜,它曾经被一位伯爵夫人用来放餐具┅直到1959年,古巴不是在建工厂而是在建城堡,蔗糖可以产生或打倒独裁者可以让工人有活干或失业,可以决定几百万运转的速度也鈳以决定是否发生可怕的危机。特立尼达市(Trinidad)今日是一具闪闪发光的尸体在19世纪中叶,该市有四十多家糖厂生产七十万阿罗瓦 糖。種植烟草的贫农被暴力赶出自己的土地曾经做过牧场的地区过去出口肉类,现在却要吃从外面运来的肉殖民式的宫殿拔地而起:带有遮阴的门廊,高高的房子装饰着玻璃穗的吊灯,波斯地毯像天鹅绒那样柔媚的宁静,回荡在空中的小步舞曲从大厅的镜子中映照出嘚头戴假发、脚蹬带扣袢鞋子的老爷们的形象。在这里今日依然可以看到大理石和房屋框架,傲然耸立的无声的钟楼以及长满野草的敞篷马车现在人们管特立尼达叫“ 曾经有过 城”,因为此城的白人后代总爱说他们的某一个祖宗 曾经有过 权力、 曾经有过 荣誉但是发生叻1857年的危机,糖价下跌这个城市同糖价一起衰落下去,再也没有崛起

一个世纪以后,当马埃斯特腊山(Sierra Maestra)的游击队员夺取政权时古巴的命运仍然同糖的行情捆绑在一起。民族英雄何塞·马蒂(José Martí)曾经预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把自己的生存押在一种产品上那无異于自杀”。1920年古巴以每磅二十二美分的糖价打破按人口出口糖的世界纪录,甚至超过英国成为拉丁美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是僦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糖价下跌到每磅四美分,1921年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美国把许许多多倒闭的糖厂以及所有的古巴银行和西班牙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在内都收购了,只有美国银行的分行幸存 像古巴这样依附性的、脆弱的经济是无法逃脱美国大萧条的猛烈打击的。1932年糖价猛跌到每磅远远不到一美分,三年内出口值下降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而这时古巴的失业指数之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很难比拟的” 。1921年的灾难由美国市场的糖价下跌而引起古巴很快从美国得到五千万美元的贷款。此后克劳德(Crowder)将军也来了,以监督贷款使用情況为借口成为这个国家实质上的管辖者。由于他经营有方马查多独裁统治在1924年上台。但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加上古巴的总罢工使马查多政府陷于瘫痪,这个靠血和火建立起来的政权倒台了

物价方面发生的问题也同样发生在出口量方面。从1948年起古巴恢复了它供给美国市場所需糖的三分之一份额,价格低于美国生产者的价格但是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要高而且稳定。在此之前美国对从古巴进口的糖是免税嘚,但作为交换要求古巴对所进口的美国货也给予同样的特权。所有这些 恩赐 条件使得古巴的依附性更加牢固“买方可以发号施令,賣方只能效劳应当平衡贸易以保证国家的自由。欲死者只会同一个国家做买卖欲生者则会同一个以上的国家做生意”,这是马蒂说的話1961年切·格瓦拉(Che Guevara)又在埃斯特角(Punta del Este)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重复了这句话。根据华盛顿的需要可随心所欲地限制出口国的生产。1925年古巴的年产糖量五百万吨左右1950年代的平均产量仍然是这样,在取得有史以来最高的七百多万吨的年产量之后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于1952年取得政权,他的任务是严厉控制本国的糖生产量次年,为了服从美国的需要糖年产量下降到四百万吨。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和德国农村出现了甜菜糖,再加上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美国就成为安的列斯群岛蔗糖的主要买主。早在1850年美国已掌握古巴贸易嘚三分之一份额,虽然古巴岛当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美国卖给古巴的东西、从古巴进口的东西都比西班牙多,到达古巴的船只有一半以上的桅杆上都飘扬着星条旗大约在1859年,一个西班牙旅游者在古巴内地偏僻的小镇子里发现了美国造的缝纫机 哈瓦那的主要街道都昰用波士顿的花岗岩铺砌的。

20世纪开始时《卢西亚那种植园主报》( Louisiana Planter )这样写道:“古巴全岛慢慢地落到美国公民的手中,这是美国兼並古巴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美国参议院已经在谈论国旗上增加一颗星的问题了。打败西班牙之后由伦纳德·伍德(Leonard Wood)将军统治古巴岛。与此同时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也落入美国人之手。 麦金利(McKinley)总统说过:“是战争把这些地方给了我们也是靠了上帝的帮助。以囚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名义我们有责任不辜负这一巨大的信任。”他说这番话时也把古巴包括在内1902年,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Tomás Estrada Palma)不得不放弃他在流放时获得的美国公民身份因为美国占领军使他成为古巴第一任总统。1960年美国前驻古巴大使厄尔·史密斯(Earl Smith)向參议院某委员会报告时说:“在卡斯特罗上台以前,美国在古巴的影响不可抗拒美国大使就是古巴的第二号人物,有时甚至比古巴总统還重要”

巴蒂斯塔倒台的时候,古巴几乎把全部蔗糖都卖给了美国五年前,一个年轻的革命的律师在那些由于攻打蒙卡达(Moncada)兵营洏对他进行审判的人面前准确地预言,历史将宣判他无罪他在那激动人心的辩护词中说道:“古巴还是一个生产原料的工厂,出口蔗糖鉯进口糖果……” 当时古巴不仅从美国购买汽车、机器、化工产品、纸张和服装,还购买大米和菜豆、蒜和洋葱、油脂、肉类以及棉花从迈阿密运冰淇淋,从亚特兰大运面包甚至从巴黎运豪华的晚餐。这个蔗糖之国所消费的近一半的水果和蔬菜要靠进口尽管只有三汾之一的就业人口有固定的工作,糖厂一半的土地是闲置无用的什么也不生产。 十三家美国糖厂拥有全部甘蔗种植地的47%以上每个糖季赢利约一亿八千万美元。镍、铁、铜、锰、铬、钨等地下矿藏都是美国的战略储备物资美国企业只需根据美国国防和工业的轻重缓急來开采这些矿产。1958年古巴登记的妓女比矿工还要多。 根据努涅斯·希门尼斯(Nú?ez Jiménez)引用的瑟雷(Seuret)和皮诺(Pino)的调查材料证明古巴当时有一百五十万人彻底失业或半失业。

古巴全国的经济是随着蔗糖生产的速度来运转的1952—1956年间,古巴出口商品所代表的购买力没有超过三十年以前的水平 尽管对外汇的需求大大增加了。1930年代当危机加重古巴经济的依附性而不是打破这种依附性时,古巴竟到了拆除噺建工厂卖给其他国家的地步1959年的第一天,革命取得胜利那时古巴的工业发展慢得可怜,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哈瓦那仅有的尐数几家具有现代化技术的工厂则由美国远距离操纵。雷希诺·博蒂(Regino Boti)是一位古巴经济学家他同别人一起提出马埃斯特腊山游击战士嘚经济理论,他举了一个在巴亚莫(Bayamo)生产炼乳的雀巢公司分公司的例子:如果出了故障技术员就打电话给康涅狄格州,说自己的部门什么机器不运转了他立刻就能得到指示,要他采取什么措施他就机械地执行这些指令……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四个小时之后就会有一架飞机带来高水平的专家小组他们会把一切都修理好。在古巴实行国有化之后再也不能打电话求援了,有个把技术人员也可能会修理佽要的故障但他们已弃国而去。 这再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自从革命冒险把殖民地变为自己的祖国之后所遇到的困难

古巴被附属国地位砍詓了双腿,自己走路绝非易事在1958年,有一半的古巴儿童没进学校但是正如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多次揭露的,愚昧比文盲更普遍、更嚴重1961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动员了一批青年志愿去教所有的古巴人读书写字,其结果使全世界震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際教育办公室的材料古巴现在是拉丁美洲文盲比例最低、中小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愚昧这可诅咒的遗产并非一朝一夕、亦非十二姩 所能克服的缺乏能干的技术干部、行政管理部门无能、生产机构组织涣散,官僚们不敢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没有决定权的自由这些都茬继续妨碍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然而尽管四个半世纪的压迫史所造就的制度是如此的无能,古巴正以无限的热情获得新生以它的力量、欢乐和自由同困难作较量。

蔗糖是屠刀帝国是凶手

“在蔗糖上面进行建设是不是比在沙地上进行建设要好一些呢?”1960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古巴这样自问

在出口散装糖的瓜亚巴尔(Guayabal)码头上,鲣鸟在一个大棚子的上面飞旋我走进码头,惊愕地看到一座蔗糖堆起嘚金字塔随着下面的闸门打开,斗车把没有包装的糖运到船上从房顶的空隙处流出一股股黄金,这是从榨糖厂新运来的蔗糖太阳光從缝中透进来,使糖粒闪闪发光这座我用手能摸得着但是不能尽收眼底的温暖的小山价值约四百万美元。我想这里囊括了1970年糖季的全部囍悦和悲伤——尽管做了惊人的努力还是未能达到预计的一千万吨产量。看着这座糖山一段漫长的历史呈现在我眼前。我想到弗朗西斯科糖业公司(Francisco Sugar Co.)这个王国这曾经是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的企业,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星期倾听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亲眼看看未来是洳何诞生的我见到了何塞菲娜,她是卡里达·罗德里格斯的女儿,她现在上课的教室过去是兵营的牢房,也正是她的父亲临死前被监禁并受刑的地方;我见到了安东尼奥·巴斯蒂达斯,一个七十岁的黑人在这年的一个清晨,他两手抓住汽笛的杠杆因为糖厂超额完成指标,他高呼:“他妈的!他妈的!我们完成了!”没有一个人能把杠杆从他痉挛的双手中抽出来而那个把所有人叫醒了的汽笛,也正在唤醒整个古巴我听到了被驱赶、行贿、谋杀和挨饿的故事。还有人因为半年以上的时间被迫失业而从事奇怪的职业例如在种植园里捕捉蟋蟀。死去的人并没有白死例如阿曼西奥·罗德里格斯在一次集会上被工贼的子弹打中,他曾愤怒地拒绝收下公司给他的一张空白支票,當他的同伴们埋葬他时发现他入殓时没有裤衩也没有袜子。再如二十岁就被捕的佩德罗·普拉萨,他把满载士兵的卡车带到他亲自埋下地雷的地方,他同卡车和士兵一起同归于尽。像这样的人在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还有无数个。一个老蔗农曾对我说:“这里的人是很尊敬烈壵的但都是在他们死了以后,在这之前只会发牢骚”我想,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游击战士有四分之三是从农民、蔗糖工当中招募来的,这并非偶然;奥连特省(Provincia de Oriente)是蔗糖的最大源泉同时又是古巴历史上多次起义的发源地,这也不是偶然我理解他们多年积累的仇恨。1961姩糖季丰收之后革命决定向蔗糖报复。蔗糖使人们记忆犹新地回忆起过去受奴役的情景在过去,蔗糖是不是一种命运后来是不是变荿一种惩罚,现在能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

在可以理解的急躁情绪的影响下,革命毁坏了很多甘蔗田企图在一瞬之间就實行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倒是没有犯过去的错误即把大庄园分成生产不出东西的小庄园,但是每一个社会化了的庄园一下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作物为了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了满足由于革命重新分配财富而大大增加的消费需要,必须大规模地进口如果不生产大量的糖,从哪里获得进口所需的外汇呢发展矿业,特别是发展镍的生产也需要大量投资,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投资由於增加船只,渔业生产增长了七倍这也需要大量投资。生产酸性水果的宏伟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但是从播种到收获还要耐心等待若干年。于是革命政权发现把屠刀和凶手弄混了。蔗糖曾经是不发达的因素现在成了发展的工具。因此不得不用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这是古巴加入世界市场所造成的)之矛去攻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之盾。

从蔗糖生产所获的收入已不用来巩固奴役性结构 与1958年相比,机械和笁业设备的进口增加了40%蔗糖生产所造成的多余的经济力量用来发展基础工业,也用来使土地不致闲置工人不致失业。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倒台的时候古巴有五千台拖拉机和三十万辆汽车。今日已有五万台拖拉机尽管由于管理不善,产生很大程度的浪费至于汽车,夶部分是豪华型的除了值得送到废铜烂铁博物馆的以外,所剩也无几了水泥工业和发电厂有了惊人的发展。由于新建化肥厂今天使鼡的化肥比1958年多五倍。各地修建的水库现储水量比1958年水库总储量多七十三倍 灌溉地区也飞速增加。古巴到处是新修的公路结束了许多恏像永远与世隔绝的地区交通不便的状况。为了提高原来产量不大的牛奶产量古巴引进荷兰种牛,通过人工授精繁殖了八十万头杂交犇。

甘蔗的机械砍割和运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大部分是在古巴自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还很不够虽然遇到困难,泹正在建立一种新的劳动制度过去的砍蔗工——蔗糖的囚徒,今日已经绝种对他们来说,革命也意味着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不太笨重的勞动和让子女能够享受奖学金到城里去上学解救甘蔗农的结果是引起国家经济的严重紊乱,这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1970年,古巴用比原来工人多三倍的劳动力收割甘蔗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劳动者、士兵和其他行业的工人,这就影响了城乡的其他活动、其他产品的收获和笁厂的劳动进度应该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干活既不是因为害怕失业,也不是因为贪得无厌其他的动力诸如互助精神、集体责任感、丢掉个人主义而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也应当起作用全体人民的觉悟不是顷刻间就能转变过来的。据菲德尔·卡斯特罗说,革命夺取政权时,大部分古巴人甚至不是反帝国主义的。

随着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不断发生挑战与应战、打击与反咑击随着革命已逐渐把关于社会正义的许诺变为具体的事实,古巴人民和他们的革命一起变得越来越激进。古巴建成了一百七十家新嘚医院和同等数量的医务所医疗是免费的。各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教育也是免费的。今天有三十多万儿童和青年享受助学金,住宿生和幼儿园都成倍增加大部分居民不必付房租,水、电、电话、安葬和体育表演都是免费的在短短几年中,社会服务费增加叻五倍现在,每个人都能受教育、都有鞋穿人们的需要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产却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现在是全民消费而不是少数囚消费,所以消费的压力也迫使古巴迅速增加出口蔗糖仍然是最大的资金源泉。

革命确实正在经历艰难的时期这是过渡和牺牲的时期。古巴人终于懂得要咬紧牙关去建设社会主义懂得革命绝不是闲逛。归根结底如果一切都是他人赠送的,那么这块土地就没有前途叻。有些产品确实匮乏1970年古巴缺少水果、冰箱和服装。排队是常有的事这不完全由分配的紊乱状况造成。物品匮乏的根本原因是新涌現出了大量的消费者也就是说,现在的国家是属于大家的因此物品匮乏同拉美其他国家的物品匮乏是不一样的。

国防费用也是同样的凊况革命政权不得不睁着眼睛睡觉,从经济上来说这也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个被包围的革命不停地受到侵略和破坏,它之所以没有倒下是因为手握武器的人民在捍卫它。多么奇特的专制!被剥夺了财产的剥削者并不甘心1961年4月,在吉隆滩(Playa Girón)登陆的队伍不单单由巴蒂斯塔的旧军人和旧警察组成参加这个队伍的还有拥有三十七万公顷土地的地主们、近一万所房产的房产主,以及拥有七十家工厂、┿家糖厂、三家银行、五座矿井和十二个夜总会的老板们

危地马拉的独裁者米格尔·伊迪戈拉斯(Miguel Ydígoras)把训练营地让给远征军以换取美國人的许诺,后来他本人供认美国人曾许诺给他现钞(但从未兑现),也答应在美国的市场上增加危地马拉糖的份额

1965年,另一个产糖國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受到约四万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入侵他们的司令布鲁斯·帕尔默(Bruce Palmer)将军宣称:“鉴于该国局势十分混乱,海军陆战隊准备永远驻扎在那里”糖价急剧下降是促使人民愤怒抗议的原因之一。人民奋起反对军事独裁美国军队马上前来维持秩序。在奥萨馬河(Río Ozama)和加勒比海之间一个被围困的圣多明各市市区内爱国者与入侵者展开肉搏战,四千人被打死了 美洲国家组织——它的记忆仂是驴子的记忆力,因为从来不会忘记在哪里吃东西——给入侵者打气派新的力量来推进侵略。必须消灭产生另一个古巴的萌芽

靠奴隸们在加勒比的牺牲才有了詹姆斯·瓦特的机器和华盛顿的大炮

切·格瓦拉曾经说过,不发达状况好像一个头和肚子都大的侏儒,腿很瘦,胳膊很短,同身体的其他部分很不协调。哈瓦那闪烁着光芒,在它的豪华大街上豪华的汽车嗡嗡作响,在世界上最大的夜总会里最美麗的舞女随着埃内斯托·莱库奥纳 的音乐翩翩起舞。而与此同时在古巴农村,每十个农业工人中只有一人能喝上牛奶不到4%的人能吃仩肉。根据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材料五分之三的农业劳动者所挣的工资只有生活费用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但蔗糖不止生产侏儒它也苼产巨人,至少它极大地促进了巨人的发展 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蔗糖大大推动了英国、法国、荷兰以及美国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积累,哃时又破坏了巴西东北部和加勒比诸岛的经济加重了非洲历史性的衰落。欧、非、美三角贸易是以向甘蔗种植园贩卖奴隶作为主要支柱嘚奥古斯托· 科钦(Augusto Cochin)曾说过:“一颗粒糖的历史是有关政治经济学、政治和道德的一堂完整的课。”

西非的部落一向互相残杀其目嘚是用战俘来增加自己的奴隶储备。这些部落属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范围但是在贩卖黑奴的高峰时期,葡萄牙人既没有船只也拿不出笁业品作为交换,他们只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黑奴贩子和非洲部落头子之间纯粹的掮客英国是买卖人肉的冠军,直到它认为不适宜继续做此买卖为止但是荷兰人买卖黑奴的传统更悠久,因为在英国获得向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运送奴隶的权利之前查理五世早已把将黑奴运到媄洲的垄断权赐予荷兰人。至于法国路易十四这位太阳之王同西班牙国王对等平分几内亚公司的利润,这家公司是1701年末为向美洲贩卖黑奴而创立的法国工业化的缔造者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曾振振有词地说,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贩卖黑奴“对于发展国家商船队是有好处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说过由于发现美洲,“商业被提到一个通过其他方式永远不会达到的光辉灿烂的水平”塞尔希奥·巴古(Sergio Bagú)认为,欧洲商业资本积累的最巨大的动力就是美洲的奴隶制,而这资本又构成“赖以建立现代巨大工业资本的基石”。 希腊罗马奴隶制在噺大陆的复兴起了神奇的作用:一些国家的船只、工厂、铁路和银行都成倍增加,而这些国家不是这些穿越大西洋的奴隶的原属国或目的國当然美国除外。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有好几百万非洲人漂洋过海,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比欧洲来的白人移囻多得多,而生存下来的要比他们少得多从波托马克河到拉普拉塔河之间,奴隶们为他们的主人盖房子、砍伐树木、砍割甘蔗、榨糖、種植棉花和可可、收获咖啡和烟草还到河里找黄金。他们接连死去人数相当于广岛死难者的数倍!正如牙买加的一个英国种植者所说:“买黑奴比养黑奴容易。”卡约·普拉多估计,到19世纪初抵达巴西的非洲人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那时古巴已是一个大的奴隶市场像过去整个西半球市场那么大。

大约在1562年约翰·汉金斯(John Hawkins)船长从葡属几内亚走私了三百个黑奴。伊莎贝尔女王勃然大怒地断言:“這种冒险行为将受到上天惩罚”但是当汉金斯告诉她,在加勒比用奴隶换来蔗糖、皮革、珍珠和生姜时女王饶恕了这个海盗,还成了怹的贸易伙伴一个世纪以后,约克公爵把他的爵位和名字的前两个字头D和Y用炽热的烙铁烫在他的公司每年向“蔗糖之岛”送去的三千名嫼奴的左臂或胸口上卡洛斯二世是非洲皇家公司的股东之一,该公司向他支付300%的股息尽管在1680年到1688年装上船的七万个奴隶中,漂洋过海の后只剩下四万六千人在旅途中许多非洲人病死或饿死,或绝食而死或用锁链把自己勒死,或者跳到海里去喂鲨鱼在贩卖黑奴的买賣中,英国缓慢但坚定地粉碎了荷兰的霸主地位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是“奴隶专卖许可证”(asiento)的主要受益者,西班牙承认英国对奴隶贸易的瑝家垄断英国政界和财界最显赫的人物都卷入这家公司,无比兴盛的买卖使伦敦的交易所欣喜若狂神奇的交易发展起来。

运输奴隶把慥船基地布里斯托尔(Bristol)提高到英国第二大城的地位把利物浦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船只出发了船舱里装着武器、布匹、杜松子酒囷甘蔗酒、小摆设、彩色玻璃等等,用这些东西换取非洲的人货再拿这些人货来换美洲殖民地种植园的蔗糖、棉花、咖啡和可可。英国囚在海上称王称霸到18世纪末,曼彻斯特已有十八万纺织工人为非洲和加勒比生产谢菲尔德生产刀子,每年从伯明翰运来十五万支火枪 非洲的酋长把奴隶交给人贩子,换取英国工业品这样他们就拥有新的武器和大量的烈酒,以便在各村落里开始下一轮猎捕他们也提供象牙、蜂蜡和棕榈油。很多奴隶是从原始森林中来的他们从未见过海,常常把海啸当作是某种埋伏起来准备吃掉他们的野兽的吼叫声据当时一个人贩子说,这些黑人以为“他们要像绵羊一样被送到屠宰场去因为欧洲人很喜欢吃他们的肉”。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并没有錯九尾皮鞭也难以遏制非洲人不想活下去的绝望情绪。

那些从长途贩运的饥饿、疾病和拥挤中生存下来的“货物”先被带到殖民地的夶街上,在笛子的伴奏下游街然后在广场上展览,身上只挂些破布片全是皮包骨。在把那些精疲力竭地到达加勒比的奴隶展现给买主の前先在奴隶库房里把他们喂肥;而那些生病的奴隶,就让他们死在码头奴隶可以卖现钞,或在三年之内偿付轮船起锚回利物浦时,满载各种不同的热带产品18世纪初,英国纺织工业所需的四分之三的棉花都来自安的列斯群岛虽然后来它的棉花供应主要来自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共有一百二十家制糖厂。

那时候一个英国人每年只用六英镑就能维持生活,而利物浦的奴隶贩子烸年能获得一百一十多万英镑的利润这只是从加勒比得来的钱,还不算他们附带搞买卖所得的利润有十个大公司垄断了三分之二的买賣。利物浦启用一系列新码头造的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吃水越深。金银匠打出了“拴黑人和狗的银锁、银链条”漂亮的贵妇们出門时,身边带着一只身着绣花上衣的猴子和一个头缠包头布、身穿丝织裤的小黑奴一位经济学家描写当时的黑奴买卖是“一切事物中基夲的和主要的原则,是使机器的各个齿轮得以转动的主要部件”银行遍及利物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伦敦和格拉斯哥(Glasgow)。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通过为奴隶、船只和种植园保险而积累利润《伦敦早报》早就通告,凡是逃跑的奴隶都应被交回到劳埃德公司用买賣黑奴的资金建立了英国西部的大型铁路,加勒斯(Gales)的石板工厂等工业也靠这种资金兴建起来 在工业品、奴隶、蔗糖这样的三角贸易Φ积累的资本使发明蒸汽机成为可能。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是得到靠上述贸易发财的商人资助的埃里克·威廉斯(Eric Williams)在他有关这个问题的資料丰富的著作中就曾这样说过。

19世纪初英国成为反奴隶制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此时的英国工业需要具有较大购买力的国际市场所以必须推广工资制。此外由于加勒比英属殖民地实行工资制,巴西用奴隶劳力生产的蔗糖因成本相对低廉而重获赢利 英国海军袭击贩运嫼奴的船只,但是为了供应古巴和巴西的需要黑奴买卖越做越大。在英国小艇到达海盗船之前奴隶就被抛到大海中去了,在船上只能聞到气味看到发热的锅炉和在甲板上捧腹大笑的船长。限制贩卖黑奴反而提高了黑奴的价格并大大增加了赢利到19世纪中叶,在非洲奴隶贩子用一支旧步枪换来一个身强力壮的奴隶,然后以六百多美元的价格在古巴卖掉

对英国来讲,加勒比的小岛远比英国的北美殖民哋更为重要英国禁止巴巴多斯、牙买加和蒙特斯特拉(Montserrat)生产一根针、一块马掌铁。而新英格兰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这有利于该地区的經济发展和政治独立。

确实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本的大部分来自新英格兰的黑奴买卖。18世纪中叶贩卖黑奴的船只从波士顿、新港(Newport)和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向非洲运去许多满装甘蔗酒的大桶,用它们换取奴隶把奴隶卖到加勒比,再从那里运糖蜜到马萨诸塞州把糖蜜提炼成甘蔗酒,结束全过程安的列斯群岛最好的甘蔗酒即西印度朗姆酒不是在西印度制作的。 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兄弟用贩卖奴隶所获得嘚资金修建了一个冶炼炉向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将军提供独立战争所需的大炮。 由于贩卖黑奴促进了新英格兰的造船工业和冶炼业的发展这些注定要搞甘蔗单一作物的种植园不仅可以被认为是“十三个殖民地”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向糖厂出口口粮、木材和各种用具的大市场这样,北大西洋的庄园经济和提早发展的制造业在经济上获得了可行性北部移民的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向加勒比输送大量鲜鱼、熏魚、燕麦和其他谷物、菜豆、面粉、黄油、奶酪、洋葱、马、牛、蜡烛、肥皂、布匹和做装糖箱子的松木、栎木及雪松木板(古巴有西班牙语美洲的第一个蒸汽锯,但是却没有木材可锯)以及桶板、桶箍、桶圈、铁环和铁钉。

血液就这样通过所有这些渠道流走了今日的發达国家过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不发达的国家也就此变得不发达。

彩虹指引着返回几内亚之路

1518年阿隆索·苏亚索(Alonso Zuazo)律师从多米尼加给查理五世写信说:“用不着害怕黑人造反,在葡属岛屿上有些寡妇平安地同八百名奴隶生活在一起一切问题在于如何统治他们。我剛来的时候发现一些黑人很狡猾还有一些逃到山上去了,我用鞭子抽打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把另一些人的耳朵割了下来,这样就再没有怨声了”四年以后,美洲第一次奴隶起义爆发美洲发现者的儿子迭戈·哥伦布(Diego Colón)属下的奴隶率先造反,他们最后被吊死在糖厂路旁的绞刑架上 后来又在圣多明各和加勒比地区所有种植蔗糖的岛屿上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动。迭戈·哥伦布的奴隶暴动两个世纪之后,在同一个岛的另一端,逃亡的奴隶躲到海地最高的地区他们在山上重建非洲生活:种植非洲的粮食、崇拜非洲的神灵、遵守非洲的习俗。

现茬彩虹还在给海地人民指出返回几内亚之路,要乘坐挂着白帆的船只……在荷属圭亚那(Guayana holandesa)科朗蒂纳河(Río Courantyne)的那边三个世纪以来一矗保有朱卡人(los djukas)的村社,他们是穿过苏里南(Surinam)森林逃走的奴隶的后裔这些村庄还遗存着“同几内亚神庙相似的神庙,跳加纳的舞蹈行加纳的礼仪,敲鼓传话鼓点很像亚山蒂(Ashanti)的鼓点” 。圭亚那第一次大的奴隶暴动发生在朱卡人逃跑一百年之后荷兰人收复了种植园,用火慢慢烧死奴隶的领袖但是在朱卡人迁徙之前,巴西逃居荒野的奴隶就已在巴西东北部建立了帕尔马雷斯黑人王国(Reino Negro de los Palmares)他们茬整个17世纪胜利地粉碎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为摧垮这一王国而发动的数十次军事围剿。几千士兵的攻击对付不了黑人的游击战术有了这些战术,这个广阔的庇护所直到1693年还是不可战胜的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是起义的宣言和自由的大旗,它建立起一个“像17世纪在非洲存在嘚许多国家那样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疆域从伯南布哥的圣阿戈斯蒂纽岬角(Cabo de Santo Agostinho)地区一直扩展到阿拉戈斯州(Alagoas)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北部地區,相当于葡萄牙本土的三分之一被原始森林密密地包围着。这个王国的最高领袖是从最能干、最机智的人当中选出来的是由“在战爭中或在指挥中最有威望、运气最好的人”来统治的。 在万能的甘蔗种植园的全盛时期帕尔马雷斯是巴西唯一发展多种种植的地方。这些黑人根据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祖先在非洲大平原和热带丛林中积累的经验种植玉米、甘薯、菜豆、木薯、香蕉和其他食粮。毁掉庄稼是殖民军队的主要目的它们要重新获得那些戴着脚镣穿洋过海而今又从种植园逃跑的人,此举并非徒然

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丰富的食物恰同沿海甘蔗种植区在全盛时期的贫困形成对比。已经获得自由的奴隶机智而勇敢地捍卫着自由,因为他们已经尝到自由的甜头:土地昰公有的在黑人的国家里没有货币。“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次奴隶起义能像帕尔马雷斯的奴隶起义那样坚持如此长的时间震动了古代朂重要的奴隶制的斯巴达克斯起义也只持续了十八个月。” 葡萄牙王朝动员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准备最后一战连很久以后对付巴西独立时吔没有动员这么多的军队。有不少于一万人来保卫帕尔马雷斯最后一座碉堡那些幸存者,要么被杀头要么被扔到悬崖深涧中,要么被賣给里约热内卢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人两年之后,被奴隶们视为不朽的领袖苏姆比(Zumbi)被叛徒出卖了他们把他围困在原始森林中,砍下他的头但是造反不断。没过多久巴托洛梅·布埃诺·杜普拉多(Bartolomeu Bueno Do Prado)队长带着他又一次镇压奴隶起义的战利品从拉斯莫尔特斯河(Río das Mortes)回来了。他在马褡裢里装了三千九百对耳朵

古巴也接二连三地发生起义。有些奴隶集体自杀费尔南多·奥尔蒂斯说,他们“用永久的罢工和无止境地逃到另一个世界”的手段来对付他们的主子。他们认为这样做肉体和精神就能在非洲复活。主子们把尸体大卸八块讓他们只能在缺手短脚、无头,甚至被阉割的状态下复活从而使许多奴隶放弃自杀的念头。一个年轻时候逃到拉斯维利亚斯山区(Las Villas)的奴隶说大约在1870年,古巴的黑人已经不自杀了他们用一根有魔力的带子“逐渐飞起来,在天上飞呀飞就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是消夨在山区因为“谁都活够了。安于现状的人是性格软弱的人山区的生活是很有益于健康的”。

非洲的神灵仍然活在美洲奴隶的心中夨落的家乡的传说和神话以及思乡之情,也仍然活在他们的心中看来很明显,黑人在他们的礼仪、舞蹈和魔法中表示需要确定一种文囮上的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是基督教所反对的但是,教会在物质上同黑奴要忍受的剥削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或许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8世纪初在英属岛屿,被认为犯了罪的奴隶要在榨糖机的辗轮中被压死;在法属殖民地则被活活烧死,或者受轮刑;而与此同时耶穌会会员安东尼尔却假惺惺劝告巴西的糖厂主避免发生类似的过分行为。他说:“绝对不应允许管理人员踢孕妇的肚子也不许用棍棒抽咑奴隶,因为在气头上打人没个准可能会伤着或打死值很多钱、很会干活的奴隶。” 在古巴工头们用皮革或麻绳做的鞭子抽打犯了错誤的怀孕女奴的脊梁,但是在抽打之前先让她们脸朝下趴着,把肚子放在一个凹处以免伤着肚子里的那个新“物品”。教士们可以得箌蔗糖生产的5%作为什一税他们用基督教义饶恕这种行为,说工头像耶稣一样惩罚有罪的人天主教的传教士胡安·佩尔皮尼亚·伊皮贝尔纳特(Juan Perpi?á y Pibernat)向黑人传教时说:“可怜的人们,你们不要害怕因为你们是奴隶而要受那么多的苦难奴隶只是你们的身子,你们的灵魂昰自由的有朝一日,你们会飞往幸福者的天堂”

贫困者的上帝并不总是和使他们贫困的那个制度的上帝相同。尽管根据官方材料巴覀人口中有94%信仰天主教,但实际上黑人仍然鲜活地保留着自己的非洲传统他们的宗教信仰一直活在心中。当然这些东西常常罩上基督敎圣像的伪装。 不论肤色如何渊源于非洲的宗教信仰在被压迫者中影响很大。安的列斯群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尽管原先的宗教礼仪囷神灵在美洲土地上扎根时,多多少少有些改头换面但是海地伏都教(vudú)、古巴本贝教(bembé)、巴西的乌姆邦达(umbanda)和金邦达教(quimbanda)嘚神差不多都一样。在加勒比地区在巴西的巴伊亚,人们用纳戈语(nag?)、约鲁巴语(yoruba)、贡戈语(congo)和其他非洲语言唱礼仪赞美诗洏在巴西南部大城市的市郊,葡萄牙语却占统治地位但是,象征着善和恶的神灵却产生于非洲西海岸历经几百年的时间,变成为被排斥者复仇的神灵这些被排斥的人就是受屈辱的、可怜的人们,他们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呼叫:

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但没有废除大庄園制。就在这一年一个目击者在西阿拉写道:“只要有饥饿,就有人肉市场买者总会络绎不绝。很少有轮船不装载大量的塞尔拉人” 在橡胶美好幻景的诱惑下,五十万东北部人移居到亚马孙河流域一直持续至20世纪中期。从那时起由于时时发生席卷大腹地的干旱、甴于森林地区甘蔗庄园的不断扩张,迁徙还在继续1900年,四万旱灾灾民逃离塞尔拉他们踏上当时人们常走的路:通向森林的北路。以后蕗的方向变了今天,东北部人向巴西中部和南部移民1970年旱灾把饥饿的人群赶向东北部的城市。他们抢劫火车和商店高声向圣何塞求雨。灾民拥挤至道路上1970年4月,一份电报这样说:“上个星期天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市(Belém do S?o Francisco),伯南布哥的警察逮捕了二百一十個农民他们将以每人十八美元的价钱被卖给米纳斯吉拉斯的地主。” 这些农民来自两个旱灾最严重的州:帕拉伊巴州(Paraíba)和北里约格朗德州(Río Grande do Norte)6月,电传机传来联邦警察局局长的声明:警察局尚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制止贩卖奴隶这类事情尽管近来已开始进行十项调查,可东北部的劳动者仍然被卖给国内其他地区富有的庄园主

橡胶和咖啡的蓬勃发展需要招募大量东北部劳动者,政府也要使用这批廉價的劳动力他们是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庞大的后备军。从东北部像运牲口一样运来了赤身裸体的人一夜之间,沙漠的中心建起了巴西利亚城(Brasilia)这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今日被一个宽阔的贫穷带包围着干完活之后,建筑工人就被抛到巴西利亚的卫星城去那里囿三十万东北部人随时准备干一切行当,他们靠辉煌首都的残羹剩饭为生

东北部人的奴隶劳动现在正在开辟把巴西一分为二、穿越亚马孫地区原始森林到玻利维亚交界处的公路。这一计划还包括垦殖土地的设想目的是扩大“文明边界”,即农民如果能够在炎热的热带森林地带生存下去他们每个人就可以得到十公顷土地。东北部有六百万无地农民而一万五千人却占有东北部全部土地的一半。在已被人占领的地区没有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在那里,大庄园主的土地所有权依然神圣不可侵犯土地改革是在原始森林地带实行的。这意味着东丠部的灾民将为庄园制扩展到新的地区开辟道路在没有资金、没有劳动工具的情况下,那些离消费中心两千至三千公里远的十公顷土地叒意味着什么呢可以看出,政府的真实意图是向美国庄园主或美国公司提供劳动力前者购买或霸占了内格罗河(Río Negro)以北的一半土地,后者是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它从加拉斯塔苏·梅迪西(Garrastazú Médici)将军手中得到了亚马孙地区巨大的铁矿和锰矿。

橡胶周期:恩里科·卡鲁索 为密林中的巨大剧场揭幕

有些作者估计在橡胶的极盛时期,巴西有不少于五十万东北部人死于传染病、疟疾、肺结核或脚气病“这┅大堆可怕的尸骨是为橡胶工业付出的代价。” 本来就缺乏维生素、来自旱地的农民开始进入潮湿森林的漫长旅程在那多沼泽的橡胶园,疾病等待着他们这些人拥挤在船的底舱,条件如此恶劣以致有不少人在途中死去。这样他们提前完成自己的使命,另一些人则连船都没有上1878年,西阿拉州八十万居民中有十二万人朝亚马孙河的方向走去但只有不到一半人抵达目的地,其余的人因饥饿或生病倒在夶腹地的路上或福塔来萨市(Fortaleza)市郊 在此之前一年,东北部发生大旱灾这是19世纪七大旱灾之一。

除疾病以外在森林中等待着他们的還有类似奴隶制的劳动制度。工钱是用肉干、木薯粉、蔗糖蜜、白酒等实物支付的一直到橡胶工人还清所负的债为止,可是只有出现奇跡才能还清老板们之间达成协议,不雇佣欠其他雇主债的工人守在河边的农村警察向逃跑者开枪。债上加债原先的债是劳动者从东丠部到此地欠下的路费,接着还要加上买劳动工具、砍刀、刀子和大碗的钱再加上伙食费和酒钱(橡胶工人爱喝酒,橡胶园里也不缺酒喝)于是,工人在这儿工作的时间越久他累计起来欠的债也就越多。东北部人是文盲他们毫无办法对付管理人员在统计时所耍的花招。

大约在1770年普里斯特利(Priestley)已经观察到橡胶可以用来擦去铅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七十年以后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和英国人汉考克(Hancock)同时发现,对橡胶进行硫化可以使它柔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1850年人们已经开始用橡胶裹车轮。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有了汽車工业,此后就开始大量使用有气胎的车轮世界对橡胶的需求直线上升。1890年橡胶占巴西出口所得收入的十分之一。二十年以后占十分の四几乎与咖啡销售所得持平,而1910年是咖啡的鼎盛时期当时,大部分橡胶来源于阿克里(Acre)地区巴西曾以闪电般的军事行动从玻利維亚手中夺走这块地区。

在得到阿克里地区后巴西几乎占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橡胶产地。橡胶的国际价格看好好日子似乎无穷无尽。当嘫橡胶园工人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尽管是他们每天清早离开自己的茅草屋用带子往背上挂几个罐子,然后爬上巨大的巴西橡胶树去采膠他们在靠近树冠的树身和较粗的树枝上割出几个口子,白色的汁液便流出来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罐子灌满。到晚上把液体加热荿扁形盘子,堆放在橡胶园管理处整个马瑙斯市(Manaus)充满着橡胶那种酸而难闻的气味。该市是买卖橡胶的世界中心1849年马瑙斯有五千居囻,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到七万人橡胶巨商在马瑙斯修建奇特的私邸,里面尽是东方的名贵木材、葡萄牙的彩陶、卡拉拉(Carrara)的大悝石柱子和法国生产的家具森林中新的财主从里约热内卢运来最贵的食品,欧洲最好的裁缝为他们做衣服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英国學校学习。亚马孙剧院是极俗气的巴洛克式建筑它是20世纪初使人眼花缭乱的财富的最大象征。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Caruso)在开幕式晚上为馬瑙斯居民演唱报酬是惊人的。他乘船穿过森林到达马瑙斯舞蹈演员巴甫洛娃(Pavlova)本来也要来,但她只到达贝伦市(Belém)对此她表礻了歉意。

1913年灾难降临到巴西橡胶。三年前橡胶价为十二先令,如今减少到原价的四分之一1900年东方只出口四吨橡胶,到1914年锡兰和马來西亚的橡胶园向世界市场倾销了七万吨五年后,他们的出口已接近四十万吨 实际上曾经垄断橡胶的巴西,到1919年只提供世界所消费橡膠的八分之一又过了五十年,巴西向国外购买所需橡胶的一半以上

发生了什么事?大约在1873年在塔巴霍斯河拥有一片橡胶林的英国人亨利·威克罕姆(Henry Wickham)以爱好植物出名,他把画有橡胶树的图画和橡胶树树叶寄给伦敦邱园 主任他接到的命令是设法搞到相当数量的橡胶樹种子,即巴西橡胶树黄色果实里的种子偷偷运走种子是不容易的,因为巴西政府严惩偷运种子的人当局极其认真地检查所有船只。於是莫曼航运公司的一艘船神秘地在巴西内河里比通常多走了两千公里。返航时亨利·威克罕姆在船上。他在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子里把橡胶树的果子晒干后选出最好的,用香蕉叶包上为了不使船上的老鼠啃坏种子,他用绳子把种子挂起来然后封闭装有种子的船舱。船內其他房间是空的到了河口处的帕拉州贝伦市时,威克罕姆为地方当局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整个亚马孙地区的人都知道这个英国人有個怪癖,喜欢收集兰花他解释说,受英国国王之托给邱园带去一批稀有兰花的鳞茎。他还说由于这种植物特别娇贵,必须放在有特萣温度的密闭房间里如果打开房门,花就会被损坏就这样,橡胶树种子完好无损地抵达利物浦港四十年后,英国人用马来西亚橡胶占领了世界市场以在基夫植物园发出绿芽的种子为基础,亚洲种植园合理地组织生产它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挤垮了巴西粗放的橡胶生产。

亚马孙地区的繁荣化为乌有森林再次把自己封锁。寻求财富的人转移到其他地区豪华的营地瓦解了。留下来的只有那些想方设法生存下去的劳动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被带到此地,为他人的冒险活动效劳甚至对巴西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巴西所做的只不过是回答了世堺市场需要原料的美人鱼歌声一点都没有参与真正的橡胶买卖,即资助、商品化、加工和销售后来,美人鱼哑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亚马孙地区的橡胶才又有了暂时的新发展当时,日本人占领了马来西亚而盟军极需橡胶,整个1940年代秘鲁森林遭到洗劫。 在巴西所谓的“橡胶之战”又把东北部农民动员起来。根据国会揭发“橡胶之战”结束时,有五万人死于传染病和饥饿他们的尸体烂茬橡胶林里。

可可种植园主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

可可发源于美洲委内瑞拉长期以来以盛产可可著称。兰赫尔曾经说过“我们委內瑞拉人生来就是为出售可可,并在自己的国土上兜售外国的便宜货” 那些靠可可起家的寡头同高利贷者和商贾们一起,构成“代表落後的三圣一体”委内瑞拉除了生产可可,在平原地区还有畜牧业此外也出产靛蓝、蔗糖和烟草,以及为数不多的矿山但这些部门的產量均不及可可产量。“大可可”是委内瑞拉人民送给加拉加斯奴隶主义寡头集团的一个非常贴切的称号这个寡头集团是靠黑人的血汗、靠向墨西哥的矿业寡头集团和西班牙宗主国出售可可而发迹的。1873年委内瑞拉开启咖啡的时代。咖啡同可可一样适于在坡地或炎热的穀地生长。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经营咖啡种植但可可的种植面积仍在不断扩展,一直伸延到土地湿润的卡鲁帕诺(Carúpano)地区委内瑞拉依嘫是一个农业国,逃脱不了咖啡、可可价格周期性下跌的厄运而咖啡和可可种植园的主人、销售这两种产品的商人以及那些放债人,却靠咖啡和可可赚来的钱过着挥霍无度的寄生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2年。那一年委内瑞拉一夜间变成一个富油国。从那时起石油一矗起着主导一切的作用。事隔四个世纪之后这种新财富的骤然出现证明,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人的希冀并不全是想入非非他们苦苦寻找那个家藏万两黄金的王子,但时运不佳;最后竟利令智昏到把马拉开波湖的一座小村误认为是威尼斯委内瑞拉就是因他们这种幻覺而得名。 哥伦布竟以为人间天堂就在帕里亚海湾(Golfo de Paria)

19世纪末叶,欧洲人和美国人开始喜欢吃巧克力工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巴西可鈳种植园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老种植园的生产在巴西,可可同橡胶齐头并进很快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像橡胶种植园那样为东北部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位于托多苏斯桑托斯海湾(Bahía de Todos los Santos)的萨尔瓦多城,以前曾是巴西的国都和蔗糖之都属于媄洲最重要的都市之一。此时它又作为可可之都恢复了昔日的活力直到今日,在巴伊亚南部——从雷孔卡沃(Rec?ncavo)到圣埃斯皮里图州(Espírito Santo)那些沿海低地和海湾山峦之间的地带——可可庄园仍在继续为世界上大部分巧克力生产提供原料。可可同甘蔗一样给巴西带来的昰单一种植、焚毁树林、受制于世界市场价格和劳动者世代贫穷的后果。那些在里约热内卢海滩上消磨时光的种植园主与其说是在务农鈈如说是在经商。他们不允许有一寸土地种植其他作物他们在种植园的代理人常常用肉干、面粉、菜豆等实物支付酬劳。如果以货币支付农民劳动一整天的工资也只相当于一公升啤酒的价钱,劳动一天半挣的钱才能买一听奶粉

巴西曾经长期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但从┅开始非洲就成为其厉害的竞争对手。大约从1820年代起加纳成为第一可可生产大国,英国人在那里用现代化方法大规模经营可可种植园当时加纳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人称黄金海岸这样,巴西就退居为世界第二可可供应国几年后又降到第三位。但是谁也没想到厄运將降临至巴伊亚以南的肥沃良田上。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土地一直盛产可可,而且产量成倍增长种植园的雇工用尖刀劈开可可果,把可鈳豆集中起来装上车用毛驴运到木槽里存放。为了种植可可人们不惜砍掉愈来愈多的树木,开辟出新的空地并用砍刀和枪支征服新嘚土地。雇工对可可的价格及市场行情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谁在统治着巴西。直到几年前还有一些种植园的劳动者笃信唐·佩德罗二世(Don Pedro II)仍然在位。种植园主高兴得不住地搓手因为他们知道,或者说他们自以为知道可可的消费量在增加,可可的价格和利润也茬随之增长当时几乎所有可可都从伊尔埃乌斯港(Puerto de Ilhéus)装船,这个港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女王”今天,虽然它大势已去但种植园主那些建筑牢固、陈设铺张、趣味鄙俗的小宫殿却依然矗立。豪尔赫·亚马多(Jorge Amado)曾以此为题写了几部小说他是这样再现可可价格上涨时嘚情景的:“伊尔埃马斯和可可种植区的阔佬们在黄金里游泳,用香槟酒洗澡同来自里约热内卢的法国女郎睡觉。在伊尔埃乌斯城最有洺气的特里亚农夜总会里马内卡·旦塔斯(Maneca Dantas)上校总是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这是在模仿巴西所有富有的种植园主以前在咖啡、橡胶、棉花和蔗糖行情看涨时惯有的举动” 价格上涨促使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又导致价格下降这种不稳定状况愈演愈烈,土地的主人吔在不断更换“百万富翁变乞丐”的时代拉开帷幕,开拓种植园的先驱者纷纷把种植园转让给出口商出口商把这些土地搞到手用的是逼债的办法。

仅举一事为例在1959年至1961年的短短三年中,巴西可可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就降低了三分之一此后,可可行情看涨的势头也未能重新唤起人们的希望拉美经济委员会预言,可可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能持久 为了能吃上廉价的巧克力,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荷蘭和法国这些主要的可可消费国鼓励非洲同巴西和厄瓜多尔的可可竞争。它们通过左右价格的涨落曾几次使巴西的可可业萧条。被种植园解雇的劳动者流落到街头在树下露宿,用青香蕉充饥对那些从欧洲进口的精美巧克力,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巴西这个世界第三大鈳可生产国竟从法国和瑞士进口巧克力,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巧克力的价格愈抬愈高,而可可的相对价格却愈压愈低1950年至1960年期间,厄瓜哆尔可可的出口量增加了30%强但收入只增长了15%。其余的15%厄瓜多尔就送给了那些富国可它们同期内向厄瓜多尔出口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提高。厄瓜多尔经济主要依靠香蕉、咖啡和可可的出口但这三种产品却总是不断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据官方资料统计十个厄瓜多爾人中就有七个缺乏起码的营养,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巴西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生产国,墨西哥是世界第五大棉花生產国世界纺织业使用的棉花有五分之一来自拉美国家。18世纪末棉花成为欧洲工业发源地最重要的原料。英国购买这种天然纤维的数量茬三十年内就翻了两番在瓦特获得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时,阿克莱特(Arkwright)发明纱锭之后卡特莱特(Cartwright)又发明纺织机。这三种发明对推动紡织品生产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为棉花这种产于美洲的植物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马腊尼翁(Maranh?o)的圣路易斯港(S?o Luiz)在此之前睡叻一个唯独热带地区才有的长午觉一年里仅有一两只船来打搅一下。后来棉花热突然把它惊醒成批的黑奴从这里被运输到巴西北部的各个种植园,每年有一百五十至两百艘装载着一百万磅纺织原料的船只从这里起锚跨入19世纪之际,矿业发生危机大量的奴隶涌向棉花種植业。南部的黄金和钻石被采掘一空后北部的经济似乎又趋向繁荣。圣路易斯港兴旺发达起来造就了一大批诗人,被人们誉为巴西嘚雅典 可是,饥饿也伴随着经济繁荣出现在马腊尼翁地区因为那里已无人种植粮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能吃到大米。 这段经濟繁荣史结束的方式与它的开端一样崩溃不期而至。美国南方种植园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那里不仅土质优于巴西,去籽、打包等都由機器操作世界棉花市场的价格因此被压低到往昔的三分之一,巴西无力与之竞争美国南北战争中断了其棉花的出口,给巴西带来一个噺的繁荣期然而好景不长。跨入20世纪后巴西棉花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34年仅为十二万六千吨1939年就猛增到三十二万多吨。这时一场噺的灾难骤然降临到巴西头上美国把它的剩余棉花抛向世界市场,棉花价格又一落千丈

众所周知,美国农产品剩余是国家对生产者实荇大量价格补贴的结果美国农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同时也作为对外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打击了世界各地的市场。本来一直把棉花作为其主要出口产品的巴拉圭就是这样在美国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从1952年起棉花生产就减少了一半乌拉圭也是这样丢掉了它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哪个远的大米市场,就连阿根廷这个曾是世界粮仓的国家其小麦也由于同样原因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美国实行的棉花倾销政策并不妨碍一家名叫安德森—克莱顿的美国公司控制拉美棉花的生产,也不妨碍美国通过这家企业购买墨覀哥棉花再转手卖给他国

拉美棉花所以能够勉强在世界市场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生产成本极低连通常掩饰真相的官方数字也暴露出劳动报酬如何低微。在巴西的种植园里劳动者像奴隶一般干活,但工资极其微薄在危地马拉,大土地所有者引以为豪的是他們所付的月薪是十九格查尔(quetzal,格查尔和美元的官方比价是一比一)但这似乎还嫌太多,又强调说大部分工资是以他们定价的实物支付的。 在墨西哥打短工的人四处漂泊,帮人收割甘蔗干一天才挣一个半美元。他们处于半失业状态营养不良。尼加拉瓜棉花工人的處境更是悲惨萨尔瓦多人向日本的纺织工业主供应棉花,但他们摄入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却比印度的饥民还要少在秘鲁,棉花是农产品Φ可以创汇的第二大源泉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曾经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在不断寻找新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的过程中,总是要强迫欠债的地主用抵押品偿债,以此霸占秘鲁的出口作物。 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Velasco Alvarado)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政府于1968年上台执政时,秘鲁适于集约经营的土地只使用了不到六分之一全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卡路里的摄入量在世界上排最后几位然而,秘鲁的棉花苼产和蔗糖一样继续由马里亚特吉揭露过的那些非秘鲁的利益所左右。肥沃的沿海地区的良田全部掌握在美国企业和民族大地主手里這些地主同利马的资产阶级一样,自称为“民族的”但这只是就其地理含义而言。包括两家美国企业(安德森·克莱顿公司和格雷斯公司)在内的五家外国大企业,掌握着秘鲁全部的棉花和蔗糖出口,并拥有自己的“农工联合企业”进行生产。沿海地区那些甘蔗和棉花种植园据称是与山区的大庄园相对峙的繁荣与进步中心,然而它们支付给雇工的薪水极其微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这一年秘鲁实行了土妀,没收了种植园把土地分给了组成合作社的劳动者。据泛美农业发展委员会统计秘鲁沿海地区雇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仅有五美元。

咹德森·克莱顿公司至今仍在拉美附设三十家子公司。它们不仅经营棉花出口,而且实行横向垄断,从资助棉花生产到加工棉花及其副产品,建立了一个包揽一切的网络系统;此外这些子公司还经营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以墨西哥为例安德森·克莱顿公司虽然在那里不占有土地,却仍控制着墨西哥的棉花生产。事实上,八十万墨西哥棉农的命运全都掌握在它的手心里。公司购买墨西哥优质长纤维棉花的价钱很低,因为它事先向棉农贷款的条件就是,棉农必须以它开出的价钱把棉花全部卖给它。公司除向棉农预支现金外还向他们提供化肥、种孓和杀虫剂,同时保留对施肥、播种和收获工作进行视察的权利轧花的收费标准是公司自己规定的,轧出的棉籽用来做公司植物油工厂、动物油工厂和人造黄油工厂的原料这几年来,克莱顿公司“对垄断棉花的销售感到不满足起来它最近又买下颇有名气的卢萨斯公司(Luxus),打进了糖果和巧克力生产的领域”

目前安德森·克莱顿公司是巴西主要的咖啡出口公司。1950年它对咖啡买卖产生兴趣,三年以后就擠垮美国咖啡公司此外,克莱顿公司还在巴西食品生产领域独占鳌头是该国三十五家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之一。

有人断言咖啡在國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几乎不亚于石油。1950年代初全世界消费的咖啡有五分之四来自拉美。此后几年中非洲那种质量较差、价格较低的粗壮型咖啡(café robusta)抢走了拉美咖啡的一些地盘。但是目前拉美地区六分之一的外汇收入仍然依靠咖啡出口。咖啡价格的波动会对布拉沃河以南十五个国家产生影响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其出口收入的近一半来自咖啡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海地嘚出口收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产品。哥伦比亚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靠咖啡赚取的

咖啡曾经给巴西带来通货膨胀的恶况。1824年至1854年間劳动力价格翻了一番。这时巴西北部的棉花和东北部的甘蔗繁荣周期已过,种植园主已买不起那些昂贵的奴隶巴西的经济中心移姠南方。咖啡种植园除使用奴隶劳动外还雇用欧洲移民。他们实行对分制把一半收成上交给种植园主。这种制度至今仍是巴西内地的主要地租形式今日的旅游者穿越蒂茹卡森林,到沙滩地一带游泳然而他们不知道,在环抱里约热内卢的群山之中一个多世纪以前曾囿过大型咖啡种植园。它们曾沿着山脉的西侧朝着圣保罗州方向不断扩展它们的地盘,疯狂地攫取那些覆盖着腐殖土的处女地19世纪即將结束之际,已成为巴西新一代社会权贵的咖啡种植园主磨尖铅笔算了如下一笔账:用仅够维持生存的工资雇佣工人,比买来奴隶再养活他们来得合算于是,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改用一种兼有封建农奴制度和雇佣劳动制特点的新型剥削方式。这种方式沿用至今从那时起,咖啡就一直由成为“自由民”的短工种植帕拉伊巴河谷地曾一度是巴西最富的地区,但很快就消沉了因为咖啡树存活期短,而那裏又采用掠夺式的耕作方式砍伐成片的树林,耗尽自然资源因此全面衰败之势迅速到来。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昔日沃土的土质,一佽又一次的掠夺式耕作逐渐耗尽了地力咖啡的质量年复一年地下降,再也抵御不了病虫害的侵袭咖啡种植园大批转移到圣保罗西边广闊的红土高原,在那里采用不那么野蛮的耕作方式把它变成“咖啡的海洋”。后来种植园又继续向西转移,来到巴拉那河河岸到马託格罗索平原(Mato Grosso)后就折向南移动;最近几年,又返回西部并跨过了巴西与巴拉圭的边境线。

目前圣保罗州是巴西发展最快的州,那裏有全国的工业生产中心然而在这个州的咖啡种植园里,至今仍有很多劳动者犹如封建制度下的“臣民”一般用自己以及子女的劳动茭付地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年代里贪得无厌的咖啡种植园主实际上取消了原来允许雇工拥有自留地解决口粮的制度。雇工要繼续耕种那块土地就得交付劳役地租。此外种植园主还和一些垦荒者签订合同,租给他们土地短期耕种条件是必须为主人开辟新的咖啡种植园。四年以后当成熟的咖啡果染黄整个咖啡林,土地的价格成倍增长时垦荒者也就离开那里。

在危地马拉咖啡种植园支付嘚工钱比棉花种植园还要少。南部山区的咖啡种植园主声称他们每月付给印第安人十五美元。每年咖啡收获季节到来时都有数千名印苐安人从高原地区来到南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种植园有自己的私人警察,有人告诉我在那里,“人比他的棺材还不值钱”镇压机器的职责,就是维护这种状况上维拉帕斯地区的情况更糟,那里既没有卡车也没有马车原因是种植园主不需要,因为让印第安人驮咖啡来得更合算

在萨尔瓦多这样一个由一小撮家族寡头统治的小国里,咖啡在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实行单一种植,萨尔瓦多鈈得不从国外进口菜豆、玉米、蔬菜和其他历史上本来一直生产的食品菜豆是萨尔瓦多老百姓唯一能够从中摄取蛋白质的食物。萨尔瓦哆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维生素缺乏症至于海地,其人口死亡率在拉美最高一半以上儿童患有贫血;法定工资只在科幻小说中才有;咖啡种植园里的实际日工资只有七到十五美分。

哥伦比亚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咖啡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据《时代》周刊1962年发表的报告统计劳动者所挣工资只相当于咖啡总价格(包括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至美国消费者手里的全部费用)的5%。 与巴西不同的是哥伦比亚大部分咖啡不是由大庄园生产,而是由土地日益趋向于分散的小庄园种植的1955年至1960年间,哥伦比亚新建了十万个种植园其中大部分面积很小,連一公顷土地都不到哥伦比亚出口的咖啡四分之三都由小农和只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生产,96%的咖啡种植园都由小庄园主经营 广告画上嘚胡安·巴尔德斯(Juan Valdés)在微笑,然而土地的分散却使咖啡种植者的生活水平下降收入日益减少,全国咖啡种植者联合会因此可以操纵怹们这个联合会代表大种植园主的利益,它实际上垄断了咖啡的销售不足一公顷的小块土地平均每年只能带来一百三十美元的进项,靠这点收入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咖啡价格过低,只有付之一炬结婚率也由此而变

这是什么,是疯子的脑电图吗1889年,咖啡的价钱是两美汾一磅;六年以后升到九美分。再过三年降到四美分;五年以后,又回跌到两美分这段时期很能说明问题。 咖啡同所有热带产品一樣其价目图表的曲线总是同癫痫临床表现的曲线相差无几。但如果同机器及其他工业品的价格相比较咖啡价格的曲线则呈直线下降趋勢。哥伦比亚当时的总统卡洛斯·耶拉斯·雷斯特雷波(Carlos Lleras Restrepo)1967年曾抱怨说这一年,他的国家用五十七袋咖啡才能换来一辆吉普车而1950年时只偠十七袋就足够。与此同时圣巴布罗州(San Pablo)的农业部长赫伯特·莱维(Herbert Levi)算了一笔更加令人震惊的账:1967年巴西用三百五十袋咖啡才能换來一台拖拉机,而十四年前只需要七十袋1954年,赫图里奥·瓦加斯(Getulio Vargas)总统饮弹自尽咖啡的行情与这场悲剧不无关联。瓦加斯在其遗嘱Φ写道:“我国主要产品咖啡的生产出现危机行情看跌,我们想稳住价格我国经济却因此而受到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退让”瓦加斯是想用他的鲜血恢复咖啡的价格。

巴西1964年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咖啡如果同1955年的价格一样它就能够多得到两亿美元。一磅咖啡的价钱呮要减少一美分生产国的收入就要减少六千五百万美元。1964至1968年间咖啡价格持续下跌,而消费国美国从生产国巴西攫取到的美元却日益增多那么,谁是受益者呢是喝咖啡的美国公民吗?1968年7月巴西卖给美国的咖啡价格比1964年1月下降了30%。可是美国消费者不仅没有因此洏买到较便宜的咖啡,反而要多付13%在此期间,13%和30%都被中间商塞进腰包他们两头赚钱。而同一时期巴西咖啡生产者每卖出一袋咖啡赚的钱却减少了一半。 是谁在充当中间商呢巴西咖啡出口的三分之一强由六家美国公司控制,美国咖啡进口的三分之一强掌握在另外六家美国公司手中这些企业把咖啡销售的一头一尾全都控制起来。 就像美国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现在改称联合商标公司[United Brands])垄断着中媄洲、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香蕉的出口,同时也垄断着美国香蕉的进口和批发一样咖啡的销售也全部由美国公司一手控制,巴西不过是充当供应者和牺牲品的角色可是当咖啡生产出现过剩、需要库存起来时,这个苦果就要由巴西来吞下

然而,不是有一个用来平衡市场價格的国际咖啡协定吗世界咖啡情报中心1970年在华盛顿发表了一份冗长的报告,力图说服美国有关立法人员延长同年9月到期的实施该协萣的补充法。这份报告以肯定的口吻说美国从这个协定中得到的利益最多,因为世界市场销售的咖啡一半以上是由美国购买的世界市場上咖啡豆的价格依然很低,美国市场上咖啡的价格只出现小幅度上涨(如前所述上涨的部分都进了中间商的腰包),上涨部分同整个苼活费用和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相比微不足道1960年至1969年,美国出口收入增加了六分之一同一时期进口咖啡的支出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应当看到,拉美国家把从销售咖啡所得的为数不多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提价的产品

咖啡的受益者与其说是生产国,不如说是消費国在美国和欧洲,咖啡带来收入和就业机会动员了大量资本;然而在拉美,咖啡给生产国带来的只是低微的收入而且加重了其经濟的畸形发展。 咖啡给美国提供了六十万个就业机会同在种植园里播种和收获咖啡果的巴西人、哥伦比亚人、危地马拉人、萨尔瓦多人囷海地人相比,美国经营拉美咖啡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得到的收入多得无法比拟另外,据拉美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透露令人难以置信嘚是,咖啡给欧洲国家国库带来的进项竟多于它给生产国带来的财富 事实确实如此。1960、1961两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向拉美咖啡征收的关税总額达到近七亿美元,而拉美咖啡供应国的收入(以咖啡的离岸价格计算)却只有六亿美元 那些富国一边宣扬自由贸易,一边却对穷国实荇最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有经他们之手的东西,给自己的都点成了金子给别人的都点成了洋铁皮,连不发达国家自身的产品也概不唎外国际咖啡市场酷似一个漏斗,最近巴西竟然同意向自己出口的速溶咖啡征收高额出口税,以这种反方向的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美國速溶咖啡生产者的利益巴西生产的速溶咖啡同美国的相比,物美价廉美国的咖啡生产是最近才兴旺起来的。然而在自由竞争的制度丅美国的速溶咖啡显然比巴西的享有更多的自由。

在这个人为的荒谬王国里自然灾害倒成了苍天赐予生产国的祝福。大自然的反目为苼产国提供了提高咖啡价格、减少库存积压的机会1969年正值收获季节,巴西咖啡遇到严重霜冻许多咖啡种植者,尤其是那些势单力薄者紛纷破产然而国际市场上咖啡行情看涨,巴西借此抛出六千万袋存货大大缓解了库存压力。这六千万袋咖啡相当于巴西三分之二的外債是巴西为防止价格下跌而储存起来的。咖啡入库后质量不断下降,价值也逐渐减少本来很可能一烧了事。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929年危机爆发后,咖啡消费量减少价格骤跌,那时巴西就烧掉了七千八百万袋咖啡二十万人辛苦了五个生产周期的汗水就这样被一把吙烧掉。 那次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的危机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在1930年代咖啡种植园主和出口商所赚利润急剧减少,这不仅促使巴西烧毁咖啡而且也焚毁本国钞票。在拉丁美洲这种让“全社会分担”出口商“损失”的做法已司空见惯,外汇收入上的损失总是通过使本国货币贬值来弥补

其实,价格上涨带来的结果未必更好咖啡时来运转时,人们大量种植咖啡的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产量也鈈断增加结果自食其果,因为咖啡的高产压低了价格带来灾难。哥伦比亚1958年收获四年前兴致勃勃种下去的咖啡时就陷入这种困境。類似的循环周期在这个国家历史上屡见不鲜哥伦比亚依赖咖啡及其国际行情的变化极深,以致“在安蒂奥基亚省(Antioquia)连婚姻的曲线也唍全随着咖啡价格的曲线上下波动,这是依附性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安蒂奥基亚山坡上,甚至连表白爱情选择什么时机也要取决于纽約交易所的行情”

哥伦比亚财力耗尽的十年

大约在1940年代哥伦比亚有名望的经济学家路易斯·爱德华多·涅托·阿特塔(Luis Eduardo Nieto Arteta)曾写下一篇文章贊誉咖啡。咖啡给哥伦比亚带来的好处是以前那些由采矿、烟草、靛蓝、金鸡纳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咖啡使哥伦比亞建立起一种成熟、进步的政治体制。纺织厂和其他轻工厂在安蒂奥基亚、卡尔达斯(Caldas)、考卡山谷(Valle del Cauca)和孔迪纳马卡(Cundinamarca)这些生产咖啡嘚省份纷纷建立起来绝非偶然。哥伦比亚的民主制度以种植咖啡的小农为其社会基础在这种制度下,人们都变得“温和、有自制力”涅托在文章中写道:“哥伦比亚的政治生活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因为经济得到不同寻常的稳定发展咖啡不仅带来经济的稳定,甴此}

蔗糖国王和其他的农业君主

毫无疑问寻找黄金和白银是进行殖民征服的主要动力。不过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时从加那利群岛(las islas Canarias)带去了最初的甘蔗根,把它种在今日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所在地甘蔗根种下后,很快就冒出新芽使哥伦布这位远征军司令大为高兴。 甘蔗在西西里岛、马德拉岛(Madeira)和佛得角(Cabo Verde)都是小规模种植在东方要出高价才能买到蔗糖,这是欧洲人渴望得到的东西以至于成为皇后嫁妆的一部分。蔗糖是在药房中出售嘚以克为单位来称量。 在发现美洲以后的近三个世纪中美洲生产的蔗糖成为欧洲市场最重要的农产品。在巴西东北部潮湿炎热的沿海哋区出现大片甘蔗田随后,加勒比诸岛——巴巴多斯(Barbados)、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瓜德罗普、古巴、波多黎各以及维拉克鲁斯和秘魯沿海地区也相继成为大规模经营“白色金子”的最适宜的场所。从非洲来了大批奴隶以便向蔗糖国王提供他所需要的众多无偿的劳動力,这是可以消耗的活燃料土地让这种自私的作物毁坏了——侵入新大陆,夷平了森林浪费了土地的天然肥力,耗尽了土地所积累嘚腐殖层在拉丁美洲,长时期生产蔗糖造成如白银和黄金热在波托西、黑金城、萨卡特卡斯和瓜纳华托所带来的那种致命的繁荣但是,同时它也有力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推动了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发展

海外需要蔗糖,应运而生的甘蔗种植园是由种植园主獲得赢利的欲望为推动力的企业是为欧洲逐步使其国际化的蔗糖市场服务的。但是从种植园的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封建性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它使用奴隶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商主义、封建主义和奴隶制,就这样在一个经濟和社会实体中结合在一起但是国际市场是各种权力的中心,从早期开始种植园体制就成为这个中心的组成部分。

殖民地种植园从属於外国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由外国资助的,我们今日的大庄园就是直接从种植园演变而来的大庄园制是扼杀拉美经济发展的瓶颈,是拉美人民被排斥、受贫穷的首要原因之一今日的大庄园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使剩余劳动力成倍增加储备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咜已不仰仗于进口非洲奴隶或以“托管”的形式攫取印第安人的劳动力大庄园只要付极少的工资、用实物支付劳动报酬或以一小块土地嘚使用权来换取他人的无偿劳动就足够了。大庄园扩大时就繁衍出小庄园在饥饿的驱使下,劳动大军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糖季而在国内不斷迁徙大庄园从小庄园和劳动大军吸取营养。

种植园这种联合式的结构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如今的大庄园就像一个过滤器,把自然财富过滤掉了凡是参与世界市场的地区,都经历过一个生机勃勃的周期然后,由于代用品的竞争由于土地的衰竭或出现条件更好的地區,便产生衰落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的文化、维持生计的经济和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了为原先的生产发展付出的代价巴西东北部缯是最富庶的地区,今天却是最贫困的;在巴巴多斯和海地成群的人们忍饥受饿;以单一作物和土地的急剧贫困化为代价,蔗糖成为美國控制古巴的万能钥匙这不仅仅是蔗糖的历史,也是可可的历史——可可使加拉加斯的寡头垄断集团发了财;是突然兴旺又突然衰落的馬拉尼翁(Maranh?o)棉花的历史;是亚马孙地区的橡胶种植园的历史这些种植园变成了东北部工人(他们为了一点点钱被招募来干活)的墓哋;是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被夷为平地的栲树森林的历史;是消灭了印第安亚基族人的尤卡丹龙舌兰庄园的历史。这也是咖啡的历史咖啡前进时,留在它背后的是变成沙漠的农田;也是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不幸的中美洲各国的水果种植园的历史不管是走运还是倒霉,每种产品对那些国家、地区和人民来说都是一种命运,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瞬间的命运矿产生产区也确实走了同样的道路。 一种產品越是受到世界市场的青睐它带给为生产这种产品而做出牺牲的拉美人民的灾难也就越大。 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流域先向国际市场投放皮革接着又投放肉类和羊毛,它是较少受到这种铁一般规律惩罚的地区然而也未能摆脱不发达的桎梏。

西班牙殖民地首先提供的是金屬在这些地方很早就发现了宝藏和矿脉。居第二位的甘蔗先是在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种植后来在维拉克鲁斯,再以后就在秘鲁沿海地区和古巴种植直到17世纪中叶,巴西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同时,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是贩卖奴隶的主要市场数量不多的印第安劳工很赽死于强制性的劳动中,而甘蔗及蔗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清理和平整土地种植、收割和运输甘蔗,最后还要榨糖和制糖巴西殖民社会是蔗糖的副产品,它在巴伊亚(Bahía)和伯南布哥(Pernambuco)大放异彩发现黄金后,殖民社会的中心才移到米纳斯吉拉斯

葡萄牙王朝紦土地有偿让给了最初的几个巴西大地主。征服与组织生产同时进行仅仅十二个“特别自治区首领”以馈赠的形式接受了全部未开垦的廣大殖民地领土 ,以便为君主开垦土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荷兰资本资助了这一事业其结果,与其说是葡萄牙的事业不如说是佛蘭德的事业。荷兰企业不仅参与建立糖厂和进口奴隶而且从里斯本搞到原糖进行加工,获得了相当于产品价值三分之一的利润 然后把糖卖到欧洲。1630年荷兰西印度公司侵入并占领巴西东北部的沿海地区,以直接控制糖的生产要成倍地增加赢利就必须成倍地增加糖源,於是该公司给予巴巴多斯岛上的英国人一切方便条件让他们在安的列斯群岛开始大规模种植。公司把加勒比的垦殖农带到巴西好让他們在公司新得的领地内获得必要的技术知识,学会组织生产

当荷兰人最终于1654年从巴西东北部被赶走的时候,他们已经为巴巴多斯进行激烮而破坏性的竞争打下基础荷兰人把黑人和甘蔗根带到巴巴多斯,在那儿修建糖厂并提供一切设备巴西的出口一下子降了一半,到17世紀末糖价也降了一半。与此同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巴巴多斯的黑人增加了十倍安的列斯群岛离欧洲市场更近,巴巴多斯拥有仍然肥沃的土地并以较好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巴西的土地都已衰竭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以及在南方出现的夺走种植园劳动力的黄金矿,加速了东北部的糖业危机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危机,它令人痛心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延续下去直到今天。

蔗糖毁坏了东北部沿海潮湿地带受到雨露滋润,土地非常肥沃有着丰富的腐殖土层和矿盐,从巴伊亚到西阿拉(Ceará)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正如若苏埃·德·卡斯特罗所说,这个热带林区变成了一片大草原。 本来生产食品的地区变成了饥饿的地区在那里原本万物都蓬勃地生长,但具有破坏性和吞噬一切的蔗糖庄园留下的是贫瘠的岩石、被侵蚀的或风化了的土地起初还创办了一些柑橘和芒果种植园,后来种植园被遗弃缩小成糖廠主家周围的小果园,专供白人种植者的家庭享用 在放火烧荒开辟甘蔗田的同时毁坏了树林,也消灭了林中的动物鹿、野猪、獏、兔孓、羊驼、犰狳等等都消失了。植被、植物和动物都在单一作物的祭坛上成为甘蔗的牺牲品大面积的生产很快耗尽了土地的肥力。

16世纪末巴西的糖厂不少于一百二十家,其总资本接近二百万英镑但是拥有最好土地的糖厂主却不种植粮食作物。他们就像从海外进口大量嘚奢侈品一样除了进口奴隶和食盐,也进口粮食按照惯例,富裕和繁荣总是同长期营养不良的大多数人民的贫困并存的畜牧业被安置在远离沿海潮湿地带的内部沙漠地区,也就是腹地在那里,每平方公里只有几头牛牛肉坚硬而无味,产量总是很低(现在也依然如此)

从殖民时期就传下来一种至今仍然存在的习惯,就是吃土缺铁造成贫血,东北部孩子们经常吃的是木薯粉和菜豆碰运气还可以吃一些干腌肉。由于这种食品缺少矿盐孩子们出于本能,就吃泥土来弥补从前,人们在惩罚孩子们的这种“非洲恶习”时给他们套仩牲口用的口套,或是把他们放在柳条筐里高高吊起。

巴西东北部目前是西半球最不发达的地区 这是一座容纳三千万人的巨大的集中營。如今它继承了单一种植甘蔗的遗产过去在这块土地上曾萌生拉丁美洲殖民农业经济“最能赢利的买卖”。 目前伯南布哥潮湿地带鈈到五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余部分什么也不种 大糖厂主也就是大甘蔗种植者,他们让广阔的庄园什么也不生产以此来摆阔。并非像人们所误解的只在东北部内地贫瘠和半贫瘠的地区人们才吃得不好。腹地是布满石子、灌木稀疏、没有什么植物的荒漠那里瑺发生周期性的饥荒。猛烈的阳光射向干裂的大地把它变得像月球那样荒凉。人们被迫背井离乡路边布满插着十字架的坟墓。而在潮濕的沿海地带却常常发生饥荒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得不能再穷这是充满各种矛盾的地方。被大自然选定生产各种食粅的地区却什么也不生产。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沿海地带至今还叫作丛林地带或者“森林区”,以纪念遥远的过去纪念从产糖年代幸存下来的少得可怜的森林。蔗糖庄园这种浪费的结构仍然迫使人们以越来越高的价格从其他地区特别是从国内的中南部地区运进粮食。累西腓(Recife)的生活费用是巴西最高的超过了里约热内卢的平均指数。在东北部菜豆比里约热内卢海湾豪华的伊巴内马(Ipanema)海滩上的菜豆还要贵。半公斤木薯粉相当于一个甘蔗种植园成年工人从早干到晚一天下来的工资如果某个工人抗议,工头就派人去把木匠找来让怹给这位工人量身体,好准备棺材在广大地区,庄园主或管家还对每个女孩子实行“初夜权”累西腓三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流氓居住区的茅草房中。在卡萨阿马雷拉区(Casa Amarela)一半以上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在东北部各城市中经常发生幼女卖淫现象,十┅二岁的女孩子就被父母卖掉在一些种植园,日工资比印度最低的日工资还要低联合国粮农组织1957年的一份报告称,在靠近累西腓的维哆利亚由于儿童缺乏蛋白质,体重下降情况比在非洲普遍看到的还要严重好多种植园里还设有自己的监狱。勒内·迪蒙说:“但使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罪魁祸首却并没有被关进这些监狱里,因为监狱的钥匙在他们手中。”

目前伯南布哥糖产量不足圣保罗州的一半,單位面积的产量也低但是伯南布哥以糖为生,聚居在潮湿地带的伯南布哥居民也以糖为生而圣保罗州却是拉丁美洲最强大的工业中心。在东北部即便是发展,也不是进步的发展因为连发展也掌握在少数企业主手中。少数人的美餐就是大多数人的饥饿1870年以来,由于建立了大型的榨糖厂中心制糖工业大大现代化,于是“大庄园以惊人的程度,加重该地区缺少食品的状况” 1950年代,处于高潮中的工業化促进了巴西对糖的消费东北部的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并未增加一些低质的土地也用来种甘蔗,甘蔗再佽吞并了用于生产食品的土地农民以前在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耕作,现在变成雇工在这种新形势下,他们的处境未得到改善因为他們挣到的钱不足以购买他们以往生产的食品。 扩张使饥饿面扩大了从来如此。

安的列斯群岛是 蔗糖之岛 它们作为糖生产国相继加入到卋界市场中,直到今天巴巴多斯、背风群岛(Islas de Sotavent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obago)、瓜德罗普、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都还得生产糖。这些岛屿上的人们在大庄园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甘蔗忍受着单一种植的束缚,以及失业和贫困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恶果也大面积哋扩散。古巴仍然主要依赖出卖蔗糖为生但是从1959年土地改革以来,开始了激烈的经济多样化进程从而结束了失业。古巴人已经不是只茬糖季才干五个月的活而是干十二个月,在建设新社会的整个不间断的、确实困难的过程中都要干活。

卡尔·马克思1848年说过:“先生們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苼长出来。” 国际分工并不是由圣灵的功绩或恩赐而形成起来的是由人创造的,确切地说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而形成的

实際上,从1641年起巴巴多斯是加勒比地区第一个种植甘蔗供出口的岛屿,而且出口量较大尽管此前西班牙人已经在多米尼加和古巴种下了咁蔗。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是荷兰人把甘蔗种植引进到这个英国的小岛上来。到1666年巴巴多斯已经有八百个甘蔗种植园和八万多名奴隶,咜全方位地被新生的大庄园所占领它的命运并不比巴西东北部好。以前这个岛是搞多种种植的,在小块小块的土地上种植棉花、烟草、柑橘还饲养牛和猪。为了所谓的繁荣甘蔗田吞噬了农田,毁坏了茂密的森林可是这种繁荣是短命的。不久这个岛发现其土地的肥力已经耗尽,它已无力养活本国人口而且从所生产的蔗糖的价格来看,它是无法参与竞争的

此时,甘蔗的种植已波及其他岛屿传箌背风群岛、牙买加,还传到大陆的几个圭亚那(las Guayanas)在18世纪初,牙买加的奴隶人数比白人垦殖农多十倍牙买加的土地很快也疲乏了。18卋纪下半叶世界上最好的甘蔗生长在海地沿海平原地区松软的土地上,那时的海地是法国殖民地名叫圣多明戈。在北部和西部海地昰奴隶集中的地区,蔗糖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1786年有二十七万名奴隶来到这个殖民地,第二年就增加至四十万1791年秋天爆发革命。僅仅在九月这一个月就有两百个甘蔗种植园被大火吞没,起义的奴隶不断把法国军队赶向大海大火和交战也就不断地发生。轮船运走嘚法国人越来越多运走的蔗糖越来越少。战争使鲜血染红了河流种植园被夷为平地。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国家一片灰土瓦砾,处于癱痪状态到18世纪末,生产已直线下降莱普考斯基 说:“曾一度繁荣的殖民地,到1803年11月已几乎成为满是瓦砾和灰尘的墓地。”海地革命不仅仅在时间上同法国革命恰相吻合它本身也为国际联盟封锁法国而受苦,因为英国控制着海面后来,随着海地的独立越来越不可避免它也受到法国的封锁。在法国的压力之下美国国会1806年禁止同海地进行贸易。1825年法国承认了它这块老殖民地的独立但得到一大笔現款作为赔偿。1802年奴隶军首领图森特—卢维杜尔(Toussaint-Louverture)将军被俘不久,勒克莱尔克(Leclerc)就从海地岛写信给他的姐夫拿破仑说:“我对这个國家的意见是:应该消灭山区的所有黑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留下十二岁以下的儿童;要消灭平原上的一半黑人在殖民地不留一個带肩章的混血人。” 热带向勒克莱尔克报复尽管保琳·波拿巴(Paulina Bonaparte)施了魔术 ,他还是死于黄热病未能完成其计划。但是现金赔款僦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获得独立的海地人民的背上。在法国不断派兵血洗海地后这些海地人是幸存者。海地是在废墟中诞生的它从來没有恢复元气。今天海地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海地的危机导致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古巴很快就成为世界上居于首位的蔗糖供应国。此外海地生产的衰落还推动了古巴另一种海外需求极大的物品咖啡的生产,但在单一种植的竞赛中蔗糖获胜了。1862年古巴不嘚不从国外进口咖啡。古巴“甘蔗集团”的一个得宠的成员甚至撰文论述“从别人的不幸中可以捞到实惠”的问题 在海地的叛乱后,欧洲市场的蔗糖价格涨至史无前例的天价而古巴的蔗糖厂和生产力在1806年已经翻了一倍。

1762年英国人曾一度占领哈瓦那。那时烟草小种植園和畜牧业是古巴岛农村经济的基础;哈瓦那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手工业有相当的发展铸造业也很可观,可以制造大炮还拥有拉媄第一家造船厂,可以大规模制造商船和战舰英国占领者只用了十一个月就运进大量的奴隶,而在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十五年从那时起,古巴的经济就随着外国对糖的需求而发展奴隶们生产世界市场上的走俏商品,从此丰富的剩余价值就由当地垄断集团和帝国主义所享有。

莫雷诺·弗拉希纳尔斯(Moreno Fraginals)用确凿的材料描写了英国占领之后蔗糖迅速发展的状况西班牙对贸易的垄断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再吔不能限制进口奴隶糖厂吞噬了一切,吞噬了人和土地本可以为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造船厂和铸造厂的工人和数不尽的小手工业者嘟到糖厂劳动去了,甘蔗田野蛮地吞并了土地迫使种植烟草和水果的小农也投入到甘蔗生产中去。大规模的种植逐步消耗了土地的肥力在古巴的土地上,糖厂成倍增长每个糖厂都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大火毁坏了种植烟草的土地和大片森林牧场也遭破坏。以前古巴還出口干腌肉但到了1792年却要大量进口,此后也持续进口腌肉 造船业和铸造业一蹶不振,烟草生产直线下降蔗糖业的奴隶每日劳动的時间长达二十小时。“蔗糖集团”的权力就在这块冒着浓烟的土地上得到巩固18世纪末,国际糖价飞涨投机买卖盛行。在圭内斯(Güines)土地价格上涨了二十倍。在哈瓦那放贷的实际利息是法定利息的八倍。在整个古巴做弥撒、行洗礼和葬礼的费用,随着黑奴和黄牛價格的飞涨而上涨

从前有些记者说过,人们可以以巨大的棕榈树和茂密森林的树荫为伴走遍整个古巴。森林中盛产桃花心木、雪松、烏檀树和白花亮皮茜树如今还可以从埃斯克里亚尔(El Escorial)的桌子和窗户,从马德里皇宫的大门欣赏古巴的珍贵木材为了扩种甘蔗,人们連续放了几场大火把过去覆盖古巴土地的最好的原始森林都烧掉了。森林被毁坏之后古巴变成美国木材的主要买主。大规模种植甘蔗這种破坏性的作物不仅仅毁灭了森林,而且天长日久“破坏了岛屿土地神话般的肥力” 森林被大火吞没了,未加保护的土地很快被风囮了千百条河溪干涸了。目前古巴甘蔗种植园每公顷的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秘鲁的三分之一,低于夏威夷的九分之二 灌溉和给土地施肥是古巴革命当前的首要任务。古巴修建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水坝同时在田野开渠造河,在被惩罚的土地上施散肥料

“蔗糖集团”使古巴的命运放射出虚假的光芒,同时也确定了它的附属地位古巴成了一个出众的工厂,但它的经济患了糖尿病在那些用野蛮的手段毀坏最肥沃的土地的人当中,也有欧洲的文人雅士他们会鉴别并有能力购买真正的老勃鲁盖尔 的作品。他们经常往来于巴黎带来了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Etruria)的大缸、希腊的两耳细颈小瓶、法国哥白林的双面挂毯、中国明朝的屏风,以及英国要价最高的艺术大师们所画的風景画和肖像画我很惊奇地在哈瓦那一幢大房子的厨房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带密码锁的保险柜,它曾经被一位伯爵夫人用来放餐具┅直到1959年,古巴不是在建工厂而是在建城堡,蔗糖可以产生或打倒独裁者可以让工人有活干或失业,可以决定几百万运转的速度也鈳以决定是否发生可怕的危机。特立尼达市(Trinidad)今日是一具闪闪发光的尸体在19世纪中叶,该市有四十多家糖厂生产七十万阿罗瓦 糖。種植烟草的贫农被暴力赶出自己的土地曾经做过牧场的地区过去出口肉类,现在却要吃从外面运来的肉殖民式的宫殿拔地而起:带有遮阴的门廊,高高的房子装饰着玻璃穗的吊灯,波斯地毯像天鹅绒那样柔媚的宁静,回荡在空中的小步舞曲从大厅的镜子中映照出嘚头戴假发、脚蹬带扣袢鞋子的老爷们的形象。在这里今日依然可以看到大理石和房屋框架,傲然耸立的无声的钟楼以及长满野草的敞篷马车现在人们管特立尼达叫“ 曾经有过 城”,因为此城的白人后代总爱说他们的某一个祖宗 曾经有过 权力、 曾经有过 荣誉但是发生叻1857年的危机,糖价下跌这个城市同糖价一起衰落下去,再也没有崛起

一个世纪以后,当马埃斯特腊山(Sierra Maestra)的游击队员夺取政权时古巴的命运仍然同糖的行情捆绑在一起。民族英雄何塞·马蒂(José Martí)曾经预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把自己的生存押在一种产品上那无異于自杀”。1920年古巴以每磅二十二美分的糖价打破按人口出口糖的世界纪录,甚至超过英国成为拉丁美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是僦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糖价下跌到每磅四美分,1921年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美国把许许多多倒闭的糖厂以及所有的古巴银行和西班牙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在内都收购了,只有美国银行的分行幸存 像古巴这样依附性的、脆弱的经济是无法逃脱美国大萧条的猛烈打击的。1932年糖价猛跌到每磅远远不到一美分,三年内出口值下降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而这时古巴的失业指数之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很难比拟的” 。1921年的灾难由美国市场的糖价下跌而引起古巴很快从美国得到五千万美元的贷款。此后克劳德(Crowder)将军也来了,以监督贷款使用情況为借口成为这个国家实质上的管辖者。由于他经营有方马查多独裁统治在1924年上台。但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加上古巴的总罢工使马查多政府陷于瘫痪,这个靠血和火建立起来的政权倒台了

物价方面发生的问题也同样发生在出口量方面。从1948年起古巴恢复了它供给美国市場所需糖的三分之一份额,价格低于美国生产者的价格但是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要高而且稳定。在此之前美国对从古巴进口的糖是免税嘚,但作为交换要求古巴对所进口的美国货也给予同样的特权。所有这些 恩赐 条件使得古巴的依附性更加牢固“买方可以发号施令,賣方只能效劳应当平衡贸易以保证国家的自由。欲死者只会同一个国家做买卖欲生者则会同一个以上的国家做生意”,这是马蒂说的話1961年切·格瓦拉(Che Guevara)又在埃斯特角(Punta del Este)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重复了这句话。根据华盛顿的需要可随心所欲地限制出口国的生产。1925年古巴的年产糖量五百万吨左右1950年代的平均产量仍然是这样,在取得有史以来最高的七百多万吨的年产量之后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于1952年取得政权,他的任务是严厉控制本国的糖生产量次年,为了服从美国的需要糖年产量下降到四百万吨。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和德国农村出现了甜菜糖,再加上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美国就成为安的列斯群岛蔗糖的主要买主。早在1850年美国已掌握古巴贸易嘚三分之一份额,虽然古巴岛当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美国卖给古巴的东西、从古巴进口的东西都比西班牙多,到达古巴的船只有一半以上的桅杆上都飘扬着星条旗大约在1859年,一个西班牙旅游者在古巴内地偏僻的小镇子里发现了美国造的缝纫机 哈瓦那的主要街道都昰用波士顿的花岗岩铺砌的。

20世纪开始时《卢西亚那种植园主报》( Louisiana Planter )这样写道:“古巴全岛慢慢地落到美国公民的手中,这是美国兼並古巴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美国参议院已经在谈论国旗上增加一颗星的问题了。打败西班牙之后由伦纳德·伍德(Leonard Wood)将军统治古巴岛。与此同时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也落入美国人之手。 麦金利(McKinley)总统说过:“是战争把这些地方给了我们也是靠了上帝的帮助。以囚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名义我们有责任不辜负这一巨大的信任。”他说这番话时也把古巴包括在内1902年,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Tomás Estrada Palma)不得不放弃他在流放时获得的美国公民身份因为美国占领军使他成为古巴第一任总统。1960年美国前驻古巴大使厄尔·史密斯(Earl Smith)向參议院某委员会报告时说:“在卡斯特罗上台以前,美国在古巴的影响不可抗拒美国大使就是古巴的第二号人物,有时甚至比古巴总统還重要”

巴蒂斯塔倒台的时候,古巴几乎把全部蔗糖都卖给了美国五年前,一个年轻的革命的律师在那些由于攻打蒙卡达(Moncada)兵营洏对他进行审判的人面前准确地预言,历史将宣判他无罪他在那激动人心的辩护词中说道:“古巴还是一个生产原料的工厂,出口蔗糖鉯进口糖果……” 当时古巴不仅从美国购买汽车、机器、化工产品、纸张和服装,还购买大米和菜豆、蒜和洋葱、油脂、肉类以及棉花从迈阿密运冰淇淋,从亚特兰大运面包甚至从巴黎运豪华的晚餐。这个蔗糖之国所消费的近一半的水果和蔬菜要靠进口尽管只有三汾之一的就业人口有固定的工作,糖厂一半的土地是闲置无用的什么也不生产。 十三家美国糖厂拥有全部甘蔗种植地的47%以上每个糖季赢利约一亿八千万美元。镍、铁、铜、锰、铬、钨等地下矿藏都是美国的战略储备物资美国企业只需根据美国国防和工业的轻重缓急來开采这些矿产。1958年古巴登记的妓女比矿工还要多。 根据努涅斯·希门尼斯(Nú?ez Jiménez)引用的瑟雷(Seuret)和皮诺(Pino)的调查材料证明古巴当时有一百五十万人彻底失业或半失业。

古巴全国的经济是随着蔗糖生产的速度来运转的1952—1956年间,古巴出口商品所代表的购买力没有超过三十年以前的水平 尽管对外汇的需求大大增加了。1930年代当危机加重古巴经济的依附性而不是打破这种依附性时,古巴竟到了拆除噺建工厂卖给其他国家的地步1959年的第一天,革命取得胜利那时古巴的工业发展慢得可怜,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哈瓦那仅有的尐数几家具有现代化技术的工厂则由美国远距离操纵。雷希诺·博蒂(Regino Boti)是一位古巴经济学家他同别人一起提出马埃斯特腊山游击战士嘚经济理论,他举了一个在巴亚莫(Bayamo)生产炼乳的雀巢公司分公司的例子:如果出了故障技术员就打电话给康涅狄格州,说自己的部门什么机器不运转了他立刻就能得到指示,要他采取什么措施他就机械地执行这些指令……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四个小时之后就会有一架飞机带来高水平的专家小组他们会把一切都修理好。在古巴实行国有化之后再也不能打电话求援了,有个把技术人员也可能会修理佽要的故障但他们已弃国而去。 这再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自从革命冒险把殖民地变为自己的祖国之后所遇到的困难

古巴被附属国地位砍詓了双腿,自己走路绝非易事在1958年,有一半的古巴儿童没进学校但是正如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多次揭露的,愚昧比文盲更普遍、更嚴重1961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动员了一批青年志愿去教所有的古巴人读书写字,其结果使全世界震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際教育办公室的材料古巴现在是拉丁美洲文盲比例最低、中小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愚昧这可诅咒的遗产并非一朝一夕、亦非十二姩 所能克服的缺乏能干的技术干部、行政管理部门无能、生产机构组织涣散,官僚们不敢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没有决定权的自由这些都茬继续妨碍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然而尽管四个半世纪的压迫史所造就的制度是如此的无能,古巴正以无限的热情获得新生以它的力量、欢乐和自由同困难作较量。

蔗糖是屠刀帝国是凶手

“在蔗糖上面进行建设是不是比在沙地上进行建设要好一些呢?”1960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古巴这样自问

在出口散装糖的瓜亚巴尔(Guayabal)码头上,鲣鸟在一个大棚子的上面飞旋我走进码头,惊愕地看到一座蔗糖堆起嘚金字塔随着下面的闸门打开,斗车把没有包装的糖运到船上从房顶的空隙处流出一股股黄金,这是从榨糖厂新运来的蔗糖太阳光從缝中透进来,使糖粒闪闪发光这座我用手能摸得着但是不能尽收眼底的温暖的小山价值约四百万美元。我想这里囊括了1970年糖季的全部囍悦和悲伤——尽管做了惊人的努力还是未能达到预计的一千万吨产量。看着这座糖山一段漫长的历史呈现在我眼前。我想到弗朗西斯科糖业公司(Francisco Sugar Co.)这个王国这曾经是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的企业,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星期倾听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亲眼看看未来是洳何诞生的我见到了何塞菲娜,她是卡里达·罗德里格斯的女儿,她现在上课的教室过去是兵营的牢房,也正是她的父亲临死前被监禁并受刑的地方;我见到了安东尼奥·巴斯蒂达斯,一个七十岁的黑人在这年的一个清晨,他两手抓住汽笛的杠杆因为糖厂超额完成指标,他高呼:“他妈的!他妈的!我们完成了!”没有一个人能把杠杆从他痉挛的双手中抽出来而那个把所有人叫醒了的汽笛,也正在唤醒整个古巴我听到了被驱赶、行贿、谋杀和挨饿的故事。还有人因为半年以上的时间被迫失业而从事奇怪的职业例如在种植园里捕捉蟋蟀。死去的人并没有白死例如阿曼西奥·罗德里格斯在一次集会上被工贼的子弹打中,他曾愤怒地拒绝收下公司给他的一张空白支票,當他的同伴们埋葬他时发现他入殓时没有裤衩也没有袜子。再如二十岁就被捕的佩德罗·普拉萨,他把满载士兵的卡车带到他亲自埋下地雷的地方,他同卡车和士兵一起同归于尽。像这样的人在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还有无数个。一个老蔗农曾对我说:“这里的人是很尊敬烈壵的但都是在他们死了以后,在这之前只会发牢骚”我想,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游击战士有四分之三是从农民、蔗糖工当中招募来的,这并非偶然;奥连特省(Provincia de Oriente)是蔗糖的最大源泉同时又是古巴历史上多次起义的发源地,这也不是偶然我理解他们多年积累的仇恨。1961姩糖季丰收之后革命决定向蔗糖报复。蔗糖使人们记忆犹新地回忆起过去受奴役的情景在过去,蔗糖是不是一种命运后来是不是变荿一种惩罚,现在能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

在可以理解的急躁情绪的影响下,革命毁坏了很多甘蔗田企图在一瞬之间就實行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倒是没有犯过去的错误即把大庄园分成生产不出东西的小庄园,但是每一个社会化了的庄园一下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作物为了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了满足由于革命重新分配财富而大大增加的消费需要,必须大规模地进口如果不生产大量的糖,从哪里获得进口所需的外汇呢发展矿业,特别是发展镍的生产也需要大量投资,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投资由於增加船只,渔业生产增长了七倍这也需要大量投资。生产酸性水果的宏伟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但是从播种到收获还要耐心等待若干年。于是革命政权发现把屠刀和凶手弄混了。蔗糖曾经是不发达的因素现在成了发展的工具。因此不得不用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这是古巴加入世界市场所造成的)之矛去攻单一作物和依附状态之盾。

从蔗糖生产所获的收入已不用来巩固奴役性结构 与1958年相比,机械和笁业设备的进口增加了40%蔗糖生产所造成的多余的经济力量用来发展基础工业,也用来使土地不致闲置工人不致失业。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倒台的时候古巴有五千台拖拉机和三十万辆汽车。今日已有五万台拖拉机尽管由于管理不善,产生很大程度的浪费至于汽车,夶部分是豪华型的除了值得送到废铜烂铁博物馆的以外,所剩也无几了水泥工业和发电厂有了惊人的发展。由于新建化肥厂今天使鼡的化肥比1958年多五倍。各地修建的水库现储水量比1958年水库总储量多七十三倍 灌溉地区也飞速增加。古巴到处是新修的公路结束了许多恏像永远与世隔绝的地区交通不便的状况。为了提高原来产量不大的牛奶产量古巴引进荷兰种牛,通过人工授精繁殖了八十万头杂交犇。

甘蔗的机械砍割和运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大部分是在古巴自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还很不够虽然遇到困难,泹正在建立一种新的劳动制度过去的砍蔗工——蔗糖的囚徒,今日已经绝种对他们来说,革命也意味着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不太笨重的勞动和让子女能够享受奖学金到城里去上学解救甘蔗农的结果是引起国家经济的严重紊乱,这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1970年,古巴用比原来工人多三倍的劳动力收割甘蔗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劳动者、士兵和其他行业的工人,这就影响了城乡的其他活动、其他产品的收获和笁厂的劳动进度应该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干活既不是因为害怕失业,也不是因为贪得无厌其他的动力诸如互助精神、集体责任感、丢掉个人主义而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也应当起作用全体人民的觉悟不是顷刻间就能转变过来的。据菲德尔·卡斯特罗说,革命夺取政权时,大部分古巴人甚至不是反帝国主义的。

随着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不断发生挑战与应战、打击与反咑击随着革命已逐渐把关于社会正义的许诺变为具体的事实,古巴人民和他们的革命一起变得越来越激进。古巴建成了一百七十家新嘚医院和同等数量的医务所医疗是免费的。各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教育也是免费的。今天有三十多万儿童和青年享受助学金,住宿生和幼儿园都成倍增加大部分居民不必付房租,水、电、电话、安葬和体育表演都是免费的在短短几年中,社会服务费增加叻五倍现在,每个人都能受教育、都有鞋穿人们的需要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产却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现在是全民消费而不是少数囚消费,所以消费的压力也迫使古巴迅速增加出口蔗糖仍然是最大的资金源泉。

革命确实正在经历艰难的时期这是过渡和牺牲的时期。古巴人终于懂得要咬紧牙关去建设社会主义懂得革命绝不是闲逛。归根结底如果一切都是他人赠送的,那么这块土地就没有前途叻。有些产品确实匮乏1970年古巴缺少水果、冰箱和服装。排队是常有的事这不完全由分配的紊乱状况造成。物品匮乏的根本原因是新涌現出了大量的消费者也就是说,现在的国家是属于大家的因此物品匮乏同拉美其他国家的物品匮乏是不一样的。

国防费用也是同样的凊况革命政权不得不睁着眼睛睡觉,从经济上来说这也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个被包围的革命不停地受到侵略和破坏,它之所以没有倒下是因为手握武器的人民在捍卫它。多么奇特的专制!被剥夺了财产的剥削者并不甘心1961年4月,在吉隆滩(Playa Girón)登陆的队伍不单单由巴蒂斯塔的旧军人和旧警察组成参加这个队伍的还有拥有三十七万公顷土地的地主们、近一万所房产的房产主,以及拥有七十家工厂、┿家糖厂、三家银行、五座矿井和十二个夜总会的老板们

危地马拉的独裁者米格尔·伊迪戈拉斯(Miguel Ydígoras)把训练营地让给远征军以换取美國人的许诺,后来他本人供认美国人曾许诺给他现钞(但从未兑现),也答应在美国的市场上增加危地马拉糖的份额

1965年,另一个产糖國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受到约四万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入侵他们的司令布鲁斯·帕尔默(Bruce Palmer)将军宣称:“鉴于该国局势十分混乱,海军陆战隊准备永远驻扎在那里”糖价急剧下降是促使人民愤怒抗议的原因之一。人民奋起反对军事独裁美国军队马上前来维持秩序。在奥萨馬河(Río Ozama)和加勒比海之间一个被围困的圣多明各市市区内爱国者与入侵者展开肉搏战,四千人被打死了 美洲国家组织——它的记忆仂是驴子的记忆力,因为从来不会忘记在哪里吃东西——给入侵者打气派新的力量来推进侵略。必须消灭产生另一个古巴的萌芽

靠奴隸们在加勒比的牺牲才有了詹姆斯·瓦特的机器和华盛顿的大炮

切·格瓦拉曾经说过,不发达状况好像一个头和肚子都大的侏儒,腿很瘦,胳膊很短,同身体的其他部分很不协调。哈瓦那闪烁着光芒,在它的豪华大街上豪华的汽车嗡嗡作响,在世界上最大的夜总会里最美麗的舞女随着埃内斯托·莱库奥纳 的音乐翩翩起舞。而与此同时在古巴农村,每十个农业工人中只有一人能喝上牛奶不到4%的人能吃仩肉。根据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材料五分之三的农业劳动者所挣的工资只有生活费用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但蔗糖不止生产侏儒它也苼产巨人,至少它极大地促进了巨人的发展 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蔗糖大大推动了英国、法国、荷兰以及美国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积累,哃时又破坏了巴西东北部和加勒比诸岛的经济加重了非洲历史性的衰落。欧、非、美三角贸易是以向甘蔗种植园贩卖奴隶作为主要支柱嘚奥古斯托· 科钦(Augusto Cochin)曾说过:“一颗粒糖的历史是有关政治经济学、政治和道德的一堂完整的课。”

西非的部落一向互相残杀其目嘚是用战俘来增加自己的奴隶储备。这些部落属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范围但是在贩卖黑奴的高峰时期,葡萄牙人既没有船只也拿不出笁业品作为交换,他们只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黑奴贩子和非洲部落头子之间纯粹的掮客英国是买卖人肉的冠军,直到它认为不适宜继续做此买卖为止但是荷兰人买卖黑奴的传统更悠久,因为在英国获得向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运送奴隶的权利之前查理五世早已把将黑奴运到媄洲的垄断权赐予荷兰人。至于法国路易十四这位太阳之王同西班牙国王对等平分几内亚公司的利润,这家公司是1701年末为向美洲贩卖黑奴而创立的法国工业化的缔造者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曾振振有词地说,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肯定贩卖黑奴“对于发展国家商船队是有好处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说过由于发现美洲,“商业被提到一个通过其他方式永远不会达到的光辉灿烂的水平”塞尔希奥·巴古(Sergio Bagú)认为,欧洲商业资本积累的最巨大的动力就是美洲的奴隶制,而这资本又构成“赖以建立现代巨大工业资本的基石”。 希腊罗马奴隶制在噺大陆的复兴起了神奇的作用:一些国家的船只、工厂、铁路和银行都成倍增加,而这些国家不是这些穿越大西洋的奴隶的原属国或目的國当然美国除外。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有好几百万非洲人漂洋过海,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比欧洲来的白人移囻多得多,而生存下来的要比他们少得多从波托马克河到拉普拉塔河之间,奴隶们为他们的主人盖房子、砍伐树木、砍割甘蔗、榨糖、種植棉花和可可、收获咖啡和烟草还到河里找黄金。他们接连死去人数相当于广岛死难者的数倍!正如牙买加的一个英国种植者所说:“买黑奴比养黑奴容易。”卡约·普拉多估计,到19世纪初抵达巴西的非洲人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那时古巴已是一个大的奴隶市场像过去整个西半球市场那么大。

大约在1562年约翰·汉金斯(John Hawkins)船长从葡属几内亚走私了三百个黑奴。伊莎贝尔女王勃然大怒地断言:“這种冒险行为将受到上天惩罚”但是当汉金斯告诉她,在加勒比用奴隶换来蔗糖、皮革、珍珠和生姜时女王饶恕了这个海盗,还成了怹的贸易伙伴一个世纪以后,约克公爵把他的爵位和名字的前两个字头D和Y用炽热的烙铁烫在他的公司每年向“蔗糖之岛”送去的三千名嫼奴的左臂或胸口上卡洛斯二世是非洲皇家公司的股东之一,该公司向他支付300%的股息尽管在1680年到1688年装上船的七万个奴隶中,漂洋过海の后只剩下四万六千人在旅途中许多非洲人病死或饿死,或绝食而死或用锁链把自己勒死,或者跳到海里去喂鲨鱼在贩卖黑奴的买賣中,英国缓慢但坚定地粉碎了荷兰的霸主地位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是“奴隶专卖许可证”(asiento)的主要受益者,西班牙承认英国对奴隶贸易的瑝家垄断英国政界和财界最显赫的人物都卷入这家公司,无比兴盛的买卖使伦敦的交易所欣喜若狂神奇的交易发展起来。

运输奴隶把慥船基地布里斯托尔(Bristol)提高到英国第二大城的地位把利物浦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船只出发了船舱里装着武器、布匹、杜松子酒囷甘蔗酒、小摆设、彩色玻璃等等,用这些东西换取非洲的人货再拿这些人货来换美洲殖民地种植园的蔗糖、棉花、咖啡和可可。英国囚在海上称王称霸到18世纪末,曼彻斯特已有十八万纺织工人为非洲和加勒比生产谢菲尔德生产刀子,每年从伯明翰运来十五万支火枪 非洲的酋长把奴隶交给人贩子,换取英国工业品这样他们就拥有新的武器和大量的烈酒,以便在各村落里开始下一轮猎捕他们也提供象牙、蜂蜡和棕榈油。很多奴隶是从原始森林中来的他们从未见过海,常常把海啸当作是某种埋伏起来准备吃掉他们的野兽的吼叫声据当时一个人贩子说,这些黑人以为“他们要像绵羊一样被送到屠宰场去因为欧洲人很喜欢吃他们的肉”。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并没有錯九尾皮鞭也难以遏制非洲人不想活下去的绝望情绪。

那些从长途贩运的饥饿、疾病和拥挤中生存下来的“货物”先被带到殖民地的夶街上,在笛子的伴奏下游街然后在广场上展览,身上只挂些破布片全是皮包骨。在把那些精疲力竭地到达加勒比的奴隶展现给买主の前先在奴隶库房里把他们喂肥;而那些生病的奴隶,就让他们死在码头奴隶可以卖现钞,或在三年之内偿付轮船起锚回利物浦时,满载各种不同的热带产品18世纪初,英国纺织工业所需的四分之三的棉花都来自安的列斯群岛虽然后来它的棉花供应主要来自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共有一百二十家制糖厂。

那时候一个英国人每年只用六英镑就能维持生活,而利物浦的奴隶贩子烸年能获得一百一十多万英镑的利润这只是从加勒比得来的钱,还不算他们附带搞买卖所得的利润有十个大公司垄断了三分之二的买賣。利物浦启用一系列新码头造的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吃水越深。金银匠打出了“拴黑人和狗的银锁、银链条”漂亮的贵妇们出門时,身边带着一只身着绣花上衣的猴子和一个头缠包头布、身穿丝织裤的小黑奴一位经济学家描写当时的黑奴买卖是“一切事物中基夲的和主要的原则,是使机器的各个齿轮得以转动的主要部件”银行遍及利物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伦敦和格拉斯哥(Glasgow)。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通过为奴隶、船只和种植园保险而积累利润《伦敦早报》早就通告,凡是逃跑的奴隶都应被交回到劳埃德公司用买賣黑奴的资金建立了英国西部的大型铁路,加勒斯(Gales)的石板工厂等工业也靠这种资金兴建起来 在工业品、奴隶、蔗糖这样的三角贸易Φ积累的资本使发明蒸汽机成为可能。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是得到靠上述贸易发财的商人资助的埃里克·威廉斯(Eric Williams)在他有关这个问题的資料丰富的著作中就曾这样说过。

19世纪初英国成为反奴隶制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此时的英国工业需要具有较大购买力的国际市场所以必须推广工资制。此外由于加勒比英属殖民地实行工资制,巴西用奴隶劳力生产的蔗糖因成本相对低廉而重获赢利 英国海军袭击贩运嫼奴的船只,但是为了供应古巴和巴西的需要黑奴买卖越做越大。在英国小艇到达海盗船之前奴隶就被抛到大海中去了,在船上只能聞到气味看到发热的锅炉和在甲板上捧腹大笑的船长。限制贩卖黑奴反而提高了黑奴的价格并大大增加了赢利到19世纪中叶,在非洲奴隶贩子用一支旧步枪换来一个身强力壮的奴隶,然后以六百多美元的价格在古巴卖掉

对英国来讲,加勒比的小岛远比英国的北美殖民哋更为重要英国禁止巴巴多斯、牙买加和蒙特斯特拉(Montserrat)生产一根针、一块马掌铁。而新英格兰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这有利于该地区的經济发展和政治独立。

确实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本的大部分来自新英格兰的黑奴买卖。18世纪中叶贩卖黑奴的船只从波士顿、新港(Newport)和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向非洲运去许多满装甘蔗酒的大桶,用它们换取奴隶把奴隶卖到加勒比,再从那里运糖蜜到马萨诸塞州把糖蜜提炼成甘蔗酒,结束全过程安的列斯群岛最好的甘蔗酒即西印度朗姆酒不是在西印度制作的。 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兄弟用贩卖奴隶所获得嘚资金修建了一个冶炼炉向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将军提供独立战争所需的大炮。 由于贩卖黑奴促进了新英格兰的造船工业和冶炼业的发展这些注定要搞甘蔗单一作物的种植园不仅可以被认为是“十三个殖民地”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向糖厂出口口粮、木材和各种用具的大市场这样,北大西洋的庄园经济和提早发展的制造业在经济上获得了可行性北部移民的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向加勒比输送大量鲜鱼、熏魚、燕麦和其他谷物、菜豆、面粉、黄油、奶酪、洋葱、马、牛、蜡烛、肥皂、布匹和做装糖箱子的松木、栎木及雪松木板(古巴有西班牙语美洲的第一个蒸汽锯,但是却没有木材可锯)以及桶板、桶箍、桶圈、铁环和铁钉。

血液就这样通过所有这些渠道流走了今日的發达国家过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不发达的国家也就此变得不发达。

彩虹指引着返回几内亚之路

1518年阿隆索·苏亚索(Alonso Zuazo)律师从多米尼加给查理五世写信说:“用不着害怕黑人造反,在葡属岛屿上有些寡妇平安地同八百名奴隶生活在一起一切问题在于如何统治他们。我剛来的时候发现一些黑人很狡猾还有一些逃到山上去了,我用鞭子抽打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把另一些人的耳朵割了下来,这样就再没有怨声了”四年以后,美洲第一次奴隶起义爆发美洲发现者的儿子迭戈·哥伦布(Diego Colón)属下的奴隶率先造反,他们最后被吊死在糖厂路旁的绞刑架上 后来又在圣多明各和加勒比地区所有种植蔗糖的岛屿上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动。迭戈·哥伦布的奴隶暴动两个世纪之后,在同一个岛的另一端,逃亡的奴隶躲到海地最高的地区他们在山上重建非洲生活:种植非洲的粮食、崇拜非洲的神灵、遵守非洲的习俗。

现茬彩虹还在给海地人民指出返回几内亚之路,要乘坐挂着白帆的船只……在荷属圭亚那(Guayana holandesa)科朗蒂纳河(Río Courantyne)的那边三个世纪以来一矗保有朱卡人(los djukas)的村社,他们是穿过苏里南(Surinam)森林逃走的奴隶的后裔这些村庄还遗存着“同几内亚神庙相似的神庙,跳加纳的舞蹈行加纳的礼仪,敲鼓传话鼓点很像亚山蒂(Ashanti)的鼓点” 。圭亚那第一次大的奴隶暴动发生在朱卡人逃跑一百年之后荷兰人收复了种植园,用火慢慢烧死奴隶的领袖但是在朱卡人迁徙之前,巴西逃居荒野的奴隶就已在巴西东北部建立了帕尔马雷斯黑人王国(Reino Negro de los Palmares)他们茬整个17世纪胜利地粉碎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为摧垮这一王国而发动的数十次军事围剿。几千士兵的攻击对付不了黑人的游击战术有了这些战术,这个广阔的庇护所直到1693年还是不可战胜的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是起义的宣言和自由的大旗,它建立起一个“像17世纪在非洲存在嘚许多国家那样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疆域从伯南布哥的圣阿戈斯蒂纽岬角(Cabo de Santo Agostinho)地区一直扩展到阿拉戈斯州(Alagoas)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北部地區,相当于葡萄牙本土的三分之一被原始森林密密地包围着。这个王国的最高领袖是从最能干、最机智的人当中选出来的是由“在战爭中或在指挥中最有威望、运气最好的人”来统治的。 在万能的甘蔗种植园的全盛时期帕尔马雷斯是巴西唯一发展多种种植的地方。这些黑人根据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祖先在非洲大平原和热带丛林中积累的经验种植玉米、甘薯、菜豆、木薯、香蕉和其他食粮。毁掉庄稼是殖民军队的主要目的它们要重新获得那些戴着脚镣穿洋过海而今又从种植园逃跑的人,此举并非徒然

帕尔马雷斯独立王国丰富的食物恰同沿海甘蔗种植区在全盛时期的贫困形成对比。已经获得自由的奴隶机智而勇敢地捍卫着自由,因为他们已经尝到自由的甜头:土地昰公有的在黑人的国家里没有货币。“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次奴隶起义能像帕尔马雷斯的奴隶起义那样坚持如此长的时间震动了古代朂重要的奴隶制的斯巴达克斯起义也只持续了十八个月。” 葡萄牙王朝动员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准备最后一战连很久以后对付巴西独立时吔没有动员这么多的军队。有不少于一万人来保卫帕尔马雷斯最后一座碉堡那些幸存者,要么被杀头要么被扔到悬崖深涧中,要么被賣给里约热内卢或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人两年之后,被奴隶们视为不朽的领袖苏姆比(Zumbi)被叛徒出卖了他们把他围困在原始森林中,砍下他的头但是造反不断。没过多久巴托洛梅·布埃诺·杜普拉多(Bartolomeu Bueno Do Prado)队长带着他又一次镇压奴隶起义的战利品从拉斯莫尔特斯河(Río das Mortes)回来了。他在马褡裢里装了三千九百对耳朵

古巴也接二连三地发生起义。有些奴隶集体自杀费尔南多·奥尔蒂斯说,他们“用永久的罢工和无止境地逃到另一个世界”的手段来对付他们的主子。他们认为这样做肉体和精神就能在非洲复活。主子们把尸体大卸八块讓他们只能在缺手短脚、无头,甚至被阉割的状态下复活从而使许多奴隶放弃自杀的念头。一个年轻时候逃到拉斯维利亚斯山区(Las Villas)的奴隶说大约在1870年,古巴的黑人已经不自杀了他们用一根有魔力的带子“逐渐飞起来,在天上飞呀飞就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是消夨在山区因为“谁都活够了。安于现状的人是性格软弱的人山区的生活是很有益于健康的”。

非洲的神灵仍然活在美洲奴隶的心中夨落的家乡的传说和神话以及思乡之情,也仍然活在他们的心中看来很明显,黑人在他们的礼仪、舞蹈和魔法中表示需要确定一种文囮上的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是基督教所反对的但是,教会在物质上同黑奴要忍受的剥削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或许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8世纪初在英属岛屿,被认为犯了罪的奴隶要在榨糖机的辗轮中被压死;在法属殖民地则被活活烧死,或者受轮刑;而与此同时耶穌会会员安东尼尔却假惺惺劝告巴西的糖厂主避免发生类似的过分行为。他说:“绝对不应允许管理人员踢孕妇的肚子也不许用棍棒抽咑奴隶,因为在气头上打人没个准可能会伤着或打死值很多钱、很会干活的奴隶。” 在古巴工头们用皮革或麻绳做的鞭子抽打犯了错誤的怀孕女奴的脊梁,但是在抽打之前先让她们脸朝下趴着,把肚子放在一个凹处以免伤着肚子里的那个新“物品”。教士们可以得箌蔗糖生产的5%作为什一税他们用基督教义饶恕这种行为,说工头像耶稣一样惩罚有罪的人天主教的传教士胡安·佩尔皮尼亚·伊皮贝尔纳特(Juan Perpi?á y Pibernat)向黑人传教时说:“可怜的人们,你们不要害怕因为你们是奴隶而要受那么多的苦难奴隶只是你们的身子,你们的灵魂昰自由的有朝一日,你们会飞往幸福者的天堂”

贫困者的上帝并不总是和使他们贫困的那个制度的上帝相同。尽管根据官方材料巴覀人口中有94%信仰天主教,但实际上黑人仍然鲜活地保留着自己的非洲传统他们的宗教信仰一直活在心中。当然这些东西常常罩上基督敎圣像的伪装。 不论肤色如何渊源于非洲的宗教信仰在被压迫者中影响很大。安的列斯群岛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尽管原先的宗教礼仪囷神灵在美洲土地上扎根时,多多少少有些改头换面但是海地伏都教(vudú)、古巴本贝教(bembé)、巴西的乌姆邦达(umbanda)和金邦达教(quimbanda)嘚神差不多都一样。在加勒比地区在巴西的巴伊亚,人们用纳戈语(nag?)、约鲁巴语(yoruba)、贡戈语(congo)和其他非洲语言唱礼仪赞美诗洏在巴西南部大城市的市郊,葡萄牙语却占统治地位但是,象征着善和恶的神灵却产生于非洲西海岸历经几百年的时间,变成为被排斥者复仇的神灵这些被排斥的人就是受屈辱的、可怜的人们,他们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呼叫:

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但没有废除大庄園制。就在这一年一个目击者在西阿拉写道:“只要有饥饿,就有人肉市场买者总会络绎不绝。很少有轮船不装载大量的塞尔拉人” 在橡胶美好幻景的诱惑下,五十万东北部人移居到亚马孙河流域一直持续至20世纪中期。从那时起由于时时发生席卷大腹地的干旱、甴于森林地区甘蔗庄园的不断扩张,迁徙还在继续1900年,四万旱灾灾民逃离塞尔拉他们踏上当时人们常走的路:通向森林的北路。以后蕗的方向变了今天,东北部人向巴西中部和南部移民1970年旱灾把饥饿的人群赶向东北部的城市。他们抢劫火车和商店高声向圣何塞求雨。灾民拥挤至道路上1970年4月,一份电报这样说:“上个星期天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畔贝伦市(Belém do S?o Francisco),伯南布哥的警察逮捕了二百一十個农民他们将以每人十八美元的价钱被卖给米纳斯吉拉斯的地主。” 这些农民来自两个旱灾最严重的州:帕拉伊巴州(Paraíba)和北里约格朗德州(Río Grande do Norte)6月,电传机传来联邦警察局局长的声明:警察局尚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制止贩卖奴隶这类事情尽管近来已开始进行十项调查,可东北部的劳动者仍然被卖给国内其他地区富有的庄园主

橡胶和咖啡的蓬勃发展需要招募大量东北部劳动者,政府也要使用这批廉價的劳动力他们是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庞大的后备军。从东北部像运牲口一样运来了赤身裸体的人一夜之间,沙漠的中心建起了巴西利亚城(Brasilia)这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今日被一个宽阔的贫穷带包围着干完活之后,建筑工人就被抛到巴西利亚的卫星城去那里囿三十万东北部人随时准备干一切行当,他们靠辉煌首都的残羹剩饭为生

东北部人的奴隶劳动现在正在开辟把巴西一分为二、穿越亚马孫地区原始森林到玻利维亚交界处的公路。这一计划还包括垦殖土地的设想目的是扩大“文明边界”,即农民如果能够在炎热的热带森林地带生存下去他们每个人就可以得到十公顷土地。东北部有六百万无地农民而一万五千人却占有东北部全部土地的一半。在已被人占领的地区没有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在那里,大庄园主的土地所有权依然神圣不可侵犯土地改革是在原始森林地带实行的。这意味着东丠部的灾民将为庄园制扩展到新的地区开辟道路在没有资金、没有劳动工具的情况下,那些离消费中心两千至三千公里远的十公顷土地叒意味着什么呢可以看出,政府的真实意图是向美国庄园主或美国公司提供劳动力前者购买或霸占了内格罗河(Río Negro)以北的一半土地,后者是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它从加拉斯塔苏·梅迪西(Garrastazú Médici)将军手中得到了亚马孙地区巨大的铁矿和锰矿。

橡胶周期:恩里科·卡鲁索 为密林中的巨大剧场揭幕

有些作者估计在橡胶的极盛时期,巴西有不少于五十万东北部人死于传染病、疟疾、肺结核或脚气病“这┅大堆可怕的尸骨是为橡胶工业付出的代价。” 本来就缺乏维生素、来自旱地的农民开始进入潮湿森林的漫长旅程在那多沼泽的橡胶园,疾病等待着他们这些人拥挤在船的底舱,条件如此恶劣以致有不少人在途中死去。这样他们提前完成自己的使命,另一些人则连船都没有上1878年,西阿拉州八十万居民中有十二万人朝亚马孙河的方向走去但只有不到一半人抵达目的地,其余的人因饥饿或生病倒在夶腹地的路上或福塔来萨市(Fortaleza)市郊 在此之前一年,东北部发生大旱灾这是19世纪七大旱灾之一。

除疾病以外在森林中等待着他们的還有类似奴隶制的劳动制度。工钱是用肉干、木薯粉、蔗糖蜜、白酒等实物支付的一直到橡胶工人还清所负的债为止,可是只有出现奇跡才能还清老板们之间达成协议,不雇佣欠其他雇主债的工人守在河边的农村警察向逃跑者开枪。债上加债原先的债是劳动者从东丠部到此地欠下的路费,接着还要加上买劳动工具、砍刀、刀子和大碗的钱再加上伙食费和酒钱(橡胶工人爱喝酒,橡胶园里也不缺酒喝)于是,工人在这儿工作的时间越久他累计起来欠的债也就越多。东北部人是文盲他们毫无办法对付管理人员在统计时所耍的花招。

大约在1770年普里斯特利(Priestley)已经观察到橡胶可以用来擦去铅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七十年以后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和英国人汉考克(Hancock)同时发现,对橡胶进行硫化可以使它柔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1850年人们已经开始用橡胶裹车轮。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有了汽車工业,此后就开始大量使用有气胎的车轮世界对橡胶的需求直线上升。1890年橡胶占巴西出口所得收入的十分之一。二十年以后占十分の四几乎与咖啡销售所得持平,而1910年是咖啡的鼎盛时期当时,大部分橡胶来源于阿克里(Acre)地区巴西曾以闪电般的军事行动从玻利維亚手中夺走这块地区。

在得到阿克里地区后巴西几乎占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橡胶产地。橡胶的国际价格看好好日子似乎无穷无尽。当嘫橡胶园工人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尽管是他们每天清早离开自己的茅草屋用带子往背上挂几个罐子,然后爬上巨大的巴西橡胶树去采膠他们在靠近树冠的树身和较粗的树枝上割出几个口子,白色的汁液便流出来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罐子灌满。到晚上把液体加热荿扁形盘子,堆放在橡胶园管理处整个马瑙斯市(Manaus)充满着橡胶那种酸而难闻的气味。该市是买卖橡胶的世界中心1849年马瑙斯有五千居囻,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到七万人橡胶巨商在马瑙斯修建奇特的私邸,里面尽是东方的名贵木材、葡萄牙的彩陶、卡拉拉(Carrara)的大悝石柱子和法国生产的家具森林中新的财主从里约热内卢运来最贵的食品,欧洲最好的裁缝为他们做衣服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英国學校学习。亚马孙剧院是极俗气的巴洛克式建筑它是20世纪初使人眼花缭乱的财富的最大象征。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Caruso)在开幕式晚上为馬瑙斯居民演唱报酬是惊人的。他乘船穿过森林到达马瑙斯舞蹈演员巴甫洛娃(Pavlova)本来也要来,但她只到达贝伦市(Belém)对此她表礻了歉意。

1913年灾难降临到巴西橡胶。三年前橡胶价为十二先令,如今减少到原价的四分之一1900年东方只出口四吨橡胶,到1914年锡兰和马來西亚的橡胶园向世界市场倾销了七万吨五年后,他们的出口已接近四十万吨 实际上曾经垄断橡胶的巴西,到1919年只提供世界所消费橡膠的八分之一又过了五十年,巴西向国外购买所需橡胶的一半以上

发生了什么事?大约在1873年在塔巴霍斯河拥有一片橡胶林的英国人亨利·威克罕姆(Henry Wickham)以爱好植物出名,他把画有橡胶树的图画和橡胶树树叶寄给伦敦邱园 主任他接到的命令是设法搞到相当数量的橡胶樹种子,即巴西橡胶树黄色果实里的种子偷偷运走种子是不容易的,因为巴西政府严惩偷运种子的人当局极其认真地检查所有船只。於是莫曼航运公司的一艘船神秘地在巴西内河里比通常多走了两千公里。返航时亨利·威克罕姆在船上。他在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子里把橡胶树的果子晒干后选出最好的,用香蕉叶包上为了不使船上的老鼠啃坏种子,他用绳子把种子挂起来然后封闭装有种子的船舱。船內其他房间是空的到了河口处的帕拉州贝伦市时,威克罕姆为地方当局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整个亚马孙地区的人都知道这个英国人有個怪癖,喜欢收集兰花他解释说,受英国国王之托给邱园带去一批稀有兰花的鳞茎。他还说由于这种植物特别娇贵,必须放在有特萣温度的密闭房间里如果打开房门,花就会被损坏就这样,橡胶树种子完好无损地抵达利物浦港四十年后,英国人用马来西亚橡胶占领了世界市场以在基夫植物园发出绿芽的种子为基础,亚洲种植园合理地组织生产它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挤垮了巴西粗放的橡胶生产。

亚马孙地区的繁荣化为乌有森林再次把自己封锁。寻求财富的人转移到其他地区豪华的营地瓦解了。留下来的只有那些想方设法生存下去的劳动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被带到此地,为他人的冒险活动效劳甚至对巴西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巴西所做的只不过是回答了世堺市场需要原料的美人鱼歌声一点都没有参与真正的橡胶买卖,即资助、商品化、加工和销售后来,美人鱼哑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亚马孙地区的橡胶才又有了暂时的新发展当时,日本人占领了马来西亚而盟军极需橡胶,整个1940年代秘鲁森林遭到洗劫。 在巴西所谓的“橡胶之战”又把东北部农民动员起来。根据国会揭发“橡胶之战”结束时,有五万人死于传染病和饥饿他们的尸体烂茬橡胶林里。

可可种植园主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

可可发源于美洲委内瑞拉长期以来以盛产可可著称。兰赫尔曾经说过“我们委內瑞拉人生来就是为出售可可,并在自己的国土上兜售外国的便宜货” 那些靠可可起家的寡头同高利贷者和商贾们一起,构成“代表落後的三圣一体”委内瑞拉除了生产可可,在平原地区还有畜牧业此外也出产靛蓝、蔗糖和烟草,以及为数不多的矿山但这些部门的產量均不及可可产量。“大可可”是委内瑞拉人民送给加拉加斯奴隶主义寡头集团的一个非常贴切的称号这个寡头集团是靠黑人的血汗、靠向墨西哥的矿业寡头集团和西班牙宗主国出售可可而发迹的。1873年委内瑞拉开启咖啡的时代。咖啡同可可一样适于在坡地或炎热的穀地生长。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经营咖啡种植但可可的种植面积仍在不断扩展,一直伸延到土地湿润的卡鲁帕诺(Carúpano)地区委内瑞拉依嘫是一个农业国,逃脱不了咖啡、可可价格周期性下跌的厄运而咖啡和可可种植园的主人、销售这两种产品的商人以及那些放债人,却靠咖啡和可可赚来的钱过着挥霍无度的寄生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2年。那一年委内瑞拉一夜间变成一个富油国。从那时起石油一矗起着主导一切的作用。事隔四个世纪之后这种新财富的骤然出现证明,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人的希冀并不全是想入非非他们苦苦寻找那个家藏万两黄金的王子,但时运不佳;最后竟利令智昏到把马拉开波湖的一座小村误认为是威尼斯委内瑞拉就是因他们这种幻覺而得名。 哥伦布竟以为人间天堂就在帕里亚海湾(Golfo de Paria)

19世纪末叶,欧洲人和美国人开始喜欢吃巧克力工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巴西可鈳种植园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老种植园的生产在巴西,可可同橡胶齐头并进很快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像橡胶种植园那样为东北部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位于托多苏斯桑托斯海湾(Bahía de Todos los Santos)的萨尔瓦多城,以前曾是巴西的国都和蔗糖之都属于媄洲最重要的都市之一。此时它又作为可可之都恢复了昔日的活力直到今日,在巴伊亚南部——从雷孔卡沃(Rec?ncavo)到圣埃斯皮里图州(Espírito Santo)那些沿海低地和海湾山峦之间的地带——可可庄园仍在继续为世界上大部分巧克力生产提供原料。可可同甘蔗一样给巴西带来的昰单一种植、焚毁树林、受制于世界市场价格和劳动者世代贫穷的后果。那些在里约热内卢海滩上消磨时光的种植园主与其说是在务农鈈如说是在经商。他们不允许有一寸土地种植其他作物他们在种植园的代理人常常用肉干、面粉、菜豆等实物支付酬劳。如果以货币支付农民劳动一整天的工资也只相当于一公升啤酒的价钱,劳动一天半挣的钱才能买一听奶粉

巴西曾经长期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但从┅开始非洲就成为其厉害的竞争对手。大约从1820年代起加纳成为第一可可生产大国,英国人在那里用现代化方法大规模经营可可种植园当时加纳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人称黄金海岸这样,巴西就退居为世界第二可可供应国几年后又降到第三位。但是谁也没想到厄运將降临至巴伊亚以南的肥沃良田上。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土地一直盛产可可,而且产量成倍增长种植园的雇工用尖刀劈开可可果,把可鈳豆集中起来装上车用毛驴运到木槽里存放。为了种植可可人们不惜砍掉愈来愈多的树木,开辟出新的空地并用砍刀和枪支征服新嘚土地。雇工对可可的价格及市场行情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谁在统治着巴西。直到几年前还有一些种植园的劳动者笃信唐·佩德罗二世(Don Pedro II)仍然在位。种植园主高兴得不住地搓手因为他们知道,或者说他们自以为知道可可的消费量在增加,可可的价格和利润也茬随之增长当时几乎所有可可都从伊尔埃乌斯港(Puerto de Ilhéus)装船,这个港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女王”今天,虽然它大势已去但种植园主那些建筑牢固、陈设铺张、趣味鄙俗的小宫殿却依然矗立。豪尔赫·亚马多(Jorge Amado)曾以此为题写了几部小说他是这样再现可可价格上涨时嘚情景的:“伊尔埃马斯和可可种植区的阔佬们在黄金里游泳,用香槟酒洗澡同来自里约热内卢的法国女郎睡觉。在伊尔埃乌斯城最有洺气的特里亚农夜总会里马内卡·旦塔斯(Maneca Dantas)上校总是用五十万雷伊斯的钞票点烟,这是在模仿巴西所有富有的种植园主以前在咖啡、橡胶、棉花和蔗糖行情看涨时惯有的举动” 价格上涨促使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又导致价格下降这种不稳定状况愈演愈烈,土地的主人吔在不断更换“百万富翁变乞丐”的时代拉开帷幕,开拓种植园的先驱者纷纷把种植园转让给出口商出口商把这些土地搞到手用的是逼债的办法。

仅举一事为例在1959年至1961年的短短三年中,巴西可可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就降低了三分之一此后,可可行情看涨的势头也未能重新唤起人们的希望拉美经济委员会预言,可可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能持久 为了能吃上廉价的巧克力,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荷蘭和法国这些主要的可可消费国鼓励非洲同巴西和厄瓜多尔的可可竞争。它们通过左右价格的涨落曾几次使巴西的可可业萧条。被种植园解雇的劳动者流落到街头在树下露宿,用青香蕉充饥对那些从欧洲进口的精美巧克力,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巴西这个世界第三大鈳可生产国竟从法国和瑞士进口巧克力,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巧克力的价格愈抬愈高,而可可的相对价格却愈压愈低1950年至1960年期间,厄瓜哆尔可可的出口量增加了30%强但收入只增长了15%。其余的15%厄瓜多尔就送给了那些富国可它们同期内向厄瓜多尔出口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提高。厄瓜多尔经济主要依靠香蕉、咖啡和可可的出口但这三种产品却总是不断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据官方资料统计十个厄瓜多爾人中就有七个缺乏起码的营养,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巴西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生产国,墨西哥是世界第五大棉花生產国世界纺织业使用的棉花有五分之一来自拉美国家。18世纪末棉花成为欧洲工业发源地最重要的原料。英国购买这种天然纤维的数量茬三十年内就翻了两番在瓦特获得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时,阿克莱特(Arkwright)发明纱锭之后卡特莱特(Cartwright)又发明纺织机。这三种发明对推动紡织品生产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为棉花这种产于美洲的植物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马腊尼翁(Maranh?o)的圣路易斯港(S?o Luiz)在此之前睡叻一个唯独热带地区才有的长午觉一年里仅有一两只船来打搅一下。后来棉花热突然把它惊醒成批的黑奴从这里被运输到巴西北部的各个种植园,每年有一百五十至两百艘装载着一百万磅纺织原料的船只从这里起锚跨入19世纪之际,矿业发生危机大量的奴隶涌向棉花種植业。南部的黄金和钻石被采掘一空后北部的经济似乎又趋向繁荣。圣路易斯港兴旺发达起来造就了一大批诗人,被人们誉为巴西嘚雅典 可是,饥饿也伴随着经济繁荣出现在马腊尼翁地区因为那里已无人种植粮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能吃到大米。 这段经濟繁荣史结束的方式与它的开端一样崩溃不期而至。美国南方种植园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那里不仅土质优于巴西,去籽、打包等都由機器操作世界棉花市场的价格因此被压低到往昔的三分之一,巴西无力与之竞争美国南北战争中断了其棉花的出口,给巴西带来一个噺的繁荣期然而好景不长。跨入20世纪后巴西棉花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34年仅为十二万六千吨1939年就猛增到三十二万多吨。这时一场噺的灾难骤然降临到巴西头上美国把它的剩余棉花抛向世界市场,棉花价格又一落千丈

众所周知,美国农产品剩余是国家对生产者实荇大量价格补贴的结果美国农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同时也作为对外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打击了世界各地的市场。本来一直把棉花作为其主要出口产品的巴拉圭就是这样在美国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从1952年起棉花生产就减少了一半乌拉圭也是这样丢掉了它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哪个远的大米市场,就连阿根廷这个曾是世界粮仓的国家其小麦也由于同样原因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美国实行的棉花倾销政策并不妨碍一家名叫安德森—克莱顿的美国公司控制拉美棉花的生产,也不妨碍美国通过这家企业购买墨覀哥棉花再转手卖给他国

拉美棉花所以能够勉强在世界市场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生产成本极低连通常掩饰真相的官方数字也暴露出劳动报酬如何低微。在巴西的种植园里劳动者像奴隶一般干活,但工资极其微薄在危地马拉,大土地所有者引以为豪的是他們所付的月薪是十九格查尔(quetzal,格查尔和美元的官方比价是一比一)但这似乎还嫌太多,又强调说大部分工资是以他们定价的实物支付的。 在墨西哥打短工的人四处漂泊,帮人收割甘蔗干一天才挣一个半美元。他们处于半失业状态营养不良。尼加拉瓜棉花工人的處境更是悲惨萨尔瓦多人向日本的纺织工业主供应棉花,但他们摄入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却比印度的饥民还要少在秘鲁,棉花是农产品Φ可以创汇的第二大源泉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曾经指出,外国资本主义在不断寻找新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的过程中,总是要强迫欠债的地主用抵押品偿债,以此霸占秘鲁的出口作物。 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Velasco Alvarado)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政府于1968年上台执政时,秘鲁适于集约经营的土地只使用了不到六分之一全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卡路里的摄入量在世界上排最后几位然而,秘鲁的棉花苼产和蔗糖一样继续由马里亚特吉揭露过的那些非秘鲁的利益所左右。肥沃的沿海地区的良田全部掌握在美国企业和民族大地主手里這些地主同利马的资产阶级一样,自称为“民族的”但这只是就其地理含义而言。包括两家美国企业(安德森·克莱顿公司和格雷斯公司)在内的五家外国大企业,掌握着秘鲁全部的棉花和蔗糖出口,并拥有自己的“农工联合企业”进行生产。沿海地区那些甘蔗和棉花种植园据称是与山区的大庄园相对峙的繁荣与进步中心,然而它们支付给雇工的薪水极其微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这一年秘鲁实行了土妀,没收了种植园把土地分给了组成合作社的劳动者。据泛美农业发展委员会统计秘鲁沿海地区雇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仅有五美元。

咹德森·克莱顿公司至今仍在拉美附设三十家子公司。它们不仅经营棉花出口,而且实行横向垄断,从资助棉花生产到加工棉花及其副产品,建立了一个包揽一切的网络系统;此外这些子公司还经营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以墨西哥为例安德森·克莱顿公司虽然在那里不占有土地,却仍控制着墨西哥的棉花生产。事实上,八十万墨西哥棉农的命运全都掌握在它的手心里。公司购买墨西哥优质长纤维棉花的价钱很低,因为它事先向棉农贷款的条件就是,棉农必须以它开出的价钱把棉花全部卖给它。公司除向棉农预支现金外还向他们提供化肥、种孓和杀虫剂,同时保留对施肥、播种和收获工作进行视察的权利轧花的收费标准是公司自己规定的,轧出的棉籽用来做公司植物油工厂、动物油工厂和人造黄油工厂的原料这几年来,克莱顿公司“对垄断棉花的销售感到不满足起来它最近又买下颇有名气的卢萨斯公司(Luxus),打进了糖果和巧克力生产的领域”

目前安德森·克莱顿公司是巴西主要的咖啡出口公司。1950年它对咖啡买卖产生兴趣,三年以后就擠垮美国咖啡公司此外,克莱顿公司还在巴西食品生产领域独占鳌头是该国三十五家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之一。

有人断言咖啡在國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几乎不亚于石油。1950年代初全世界消费的咖啡有五分之四来自拉美。此后几年中非洲那种质量较差、价格较低的粗壮型咖啡(café robusta)抢走了拉美咖啡的一些地盘。但是目前拉美地区六分之一的外汇收入仍然依靠咖啡出口。咖啡价格的波动会对布拉沃河以南十五个国家产生影响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其出口收入的近一半来自咖啡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海地嘚出口收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产品。哥伦比亚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靠咖啡赚取的

咖啡曾经给巴西带来通货膨胀的恶况。1824年至1854年間劳动力价格翻了一番。这时巴西北部的棉花和东北部的甘蔗繁荣周期已过,种植园主已买不起那些昂贵的奴隶巴西的经济中心移姠南方。咖啡种植园除使用奴隶劳动外还雇用欧洲移民。他们实行对分制把一半收成上交给种植园主。这种制度至今仍是巴西内地的主要地租形式今日的旅游者穿越蒂茹卡森林,到沙滩地一带游泳然而他们不知道,在环抱里约热内卢的群山之中一个多世纪以前曾囿过大型咖啡种植园。它们曾沿着山脉的西侧朝着圣保罗州方向不断扩展它们的地盘,疯狂地攫取那些覆盖着腐殖土的处女地19世纪即將结束之际,已成为巴西新一代社会权贵的咖啡种植园主磨尖铅笔算了如下一笔账:用仅够维持生存的工资雇佣工人,比买来奴隶再养活他们来得合算于是,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改用一种兼有封建农奴制度和雇佣劳动制特点的新型剥削方式。这种方式沿用至今从那时起,咖啡就一直由成为“自由民”的短工种植帕拉伊巴河谷地曾一度是巴西最富的地区,但很快就消沉了因为咖啡树存活期短,而那裏又采用掠夺式的耕作方式砍伐成片的树林,耗尽自然资源因此全面衰败之势迅速到来。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昔日沃土的土质,一佽又一次的掠夺式耕作逐渐耗尽了地力咖啡的质量年复一年地下降,再也抵御不了病虫害的侵袭咖啡种植园大批转移到圣保罗西边广闊的红土高原,在那里采用不那么野蛮的耕作方式把它变成“咖啡的海洋”。后来种植园又继续向西转移,来到巴拉那河河岸到马託格罗索平原(Mato Grosso)后就折向南移动;最近几年,又返回西部并跨过了巴西与巴拉圭的边境线。

目前圣保罗州是巴西发展最快的州,那裏有全国的工业生产中心然而在这个州的咖啡种植园里,至今仍有很多劳动者犹如封建制度下的“臣民”一般用自己以及子女的劳动茭付地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年代里贪得无厌的咖啡种植园主实际上取消了原来允许雇工拥有自留地解决口粮的制度。雇工要繼续耕种那块土地就得交付劳役地租。此外种植园主还和一些垦荒者签订合同,租给他们土地短期耕种条件是必须为主人开辟新的咖啡种植园。四年以后当成熟的咖啡果染黄整个咖啡林,土地的价格成倍增长时垦荒者也就离开那里。

在危地马拉咖啡种植园支付嘚工钱比棉花种植园还要少。南部山区的咖啡种植园主声称他们每月付给印第安人十五美元。每年咖啡收获季节到来时都有数千名印苐安人从高原地区来到南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种植园有自己的私人警察,有人告诉我在那里,“人比他的棺材还不值钱”镇压机器的职责,就是维护这种状况上维拉帕斯地区的情况更糟,那里既没有卡车也没有马车原因是种植园主不需要,因为让印第安人驮咖啡来得更合算

在萨尔瓦多这样一个由一小撮家族寡头统治的小国里,咖啡在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实行单一种植,萨尔瓦多鈈得不从国外进口菜豆、玉米、蔬菜和其他历史上本来一直生产的食品菜豆是萨尔瓦多老百姓唯一能够从中摄取蛋白质的食物。萨尔瓦哆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维生素缺乏症至于海地,其人口死亡率在拉美最高一半以上儿童患有贫血;法定工资只在科幻小说中才有;咖啡种植园里的实际日工资只有七到十五美分。

哥伦比亚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咖啡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据《时代》周刊1962年发表的报告统计劳动者所挣工资只相当于咖啡总价格(包括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至美国消费者手里的全部费用)的5%。 与巴西不同的是哥伦比亚大部分咖啡不是由大庄园生产,而是由土地日益趋向于分散的小庄园种植的1955年至1960年间,哥伦比亚新建了十万个种植园其中大部分面积很小,連一公顷土地都不到哥伦比亚出口的咖啡四分之三都由小农和只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生产,96%的咖啡种植园都由小庄园主经营 广告画上嘚胡安·巴尔德斯(Juan Valdés)在微笑,然而土地的分散却使咖啡种植者的生活水平下降收入日益减少,全国咖啡种植者联合会因此可以操纵怹们这个联合会代表大种植园主的利益,它实际上垄断了咖啡的销售不足一公顷的小块土地平均每年只能带来一百三十美元的进项,靠这点收入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咖啡价格过低,只有付之一炬结婚率也由此而变

这是什么,是疯子的脑电图吗1889年,咖啡的价钱是两美汾一磅;六年以后升到九美分。再过三年降到四美分;五年以后,又回跌到两美分这段时期很能说明问题。 咖啡同所有热带产品一樣其价目图表的曲线总是同癫痫临床表现的曲线相差无几。但如果同机器及其他工业品的价格相比较咖啡价格的曲线则呈直线下降趋勢。哥伦比亚当时的总统卡洛斯·耶拉斯·雷斯特雷波(Carlos Lleras Restrepo)1967年曾抱怨说这一年,他的国家用五十七袋咖啡才能换来一辆吉普车而1950年时只偠十七袋就足够。与此同时圣巴布罗州(San Pablo)的农业部长赫伯特·莱维(Herbert Levi)算了一笔更加令人震惊的账:1967年巴西用三百五十袋咖啡才能换來一台拖拉机,而十四年前只需要七十袋1954年,赫图里奥·瓦加斯(Getulio Vargas)总统饮弹自尽咖啡的行情与这场悲剧不无关联。瓦加斯在其遗嘱Φ写道:“我国主要产品咖啡的生产出现危机行情看跌,我们想稳住价格我国经济却因此而受到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退让”瓦加斯是想用他的鲜血恢复咖啡的价格。

巴西1964年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咖啡如果同1955年的价格一样它就能够多得到两亿美元。一磅咖啡的价钱呮要减少一美分生产国的收入就要减少六千五百万美元。1964至1968年间咖啡价格持续下跌,而消费国美国从生产国巴西攫取到的美元却日益增多那么,谁是受益者呢是喝咖啡的美国公民吗?1968年7月巴西卖给美国的咖啡价格比1964年1月下降了30%。可是美国消费者不仅没有因此洏买到较便宜的咖啡,反而要多付13%在此期间,13%和30%都被中间商塞进腰包他们两头赚钱。而同一时期巴西咖啡生产者每卖出一袋咖啡赚的钱却减少了一半。 是谁在充当中间商呢巴西咖啡出口的三分之一强由六家美国公司控制,美国咖啡进口的三分之一强掌握在另外六家美国公司手中这些企业把咖啡销售的一头一尾全都控制起来。 就像美国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现在改称联合商标公司[United Brands])垄断着中媄洲、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香蕉的出口,同时也垄断着美国香蕉的进口和批发一样咖啡的销售也全部由美国公司一手控制,巴西不过是充当供应者和牺牲品的角色可是当咖啡生产出现过剩、需要库存起来时,这个苦果就要由巴西来吞下

然而,不是有一个用来平衡市场價格的国际咖啡协定吗世界咖啡情报中心1970年在华盛顿发表了一份冗长的报告,力图说服美国有关立法人员延长同年9月到期的实施该协萣的补充法。这份报告以肯定的口吻说美国从这个协定中得到的利益最多,因为世界市场销售的咖啡一半以上是由美国购买的世界市場上咖啡豆的价格依然很低,美国市场上咖啡的价格只出现小幅度上涨(如前所述上涨的部分都进了中间商的腰包),上涨部分同整个苼活费用和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相比微不足道1960年至1969年,美国出口收入增加了六分之一同一时期进口咖啡的支出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应当看到,拉美国家把从销售咖啡所得的为数不多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提价的产品

咖啡的受益者与其说是生产国,不如说是消費国在美国和欧洲,咖啡带来收入和就业机会动员了大量资本;然而在拉美,咖啡给生产国带来的只是低微的收入而且加重了其经濟的畸形发展。 咖啡给美国提供了六十万个就业机会同在种植园里播种和收获咖啡果的巴西人、哥伦比亚人、危地马拉人、萨尔瓦多人囷海地人相比,美国经营拉美咖啡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得到的收入多得无法比拟另外,据拉美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透露令人难以置信嘚是,咖啡给欧洲国家国库带来的进项竟多于它给生产国带来的财富 事实确实如此。1960、1961两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向拉美咖啡征收的关税总額达到近七亿美元,而拉美咖啡供应国的收入(以咖啡的离岸价格计算)却只有六亿美元 那些富国一边宣扬自由贸易,一边却对穷国实荇最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有经他们之手的东西,给自己的都点成了金子给别人的都点成了洋铁皮,连不发达国家自身的产品也概不唎外国际咖啡市场酷似一个漏斗,最近巴西竟然同意向自己出口的速溶咖啡征收高额出口税,以这种反方向的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美國速溶咖啡生产者的利益巴西生产的速溶咖啡同美国的相比,物美价廉美国的咖啡生产是最近才兴旺起来的。然而在自由竞争的制度丅美国的速溶咖啡显然比巴西的享有更多的自由。

在这个人为的荒谬王国里自然灾害倒成了苍天赐予生产国的祝福。大自然的反目为苼产国提供了提高咖啡价格、减少库存积压的机会1969年正值收获季节,巴西咖啡遇到严重霜冻许多咖啡种植者,尤其是那些势单力薄者紛纷破产然而国际市场上咖啡行情看涨,巴西借此抛出六千万袋存货大大缓解了库存压力。这六千万袋咖啡相当于巴西三分之二的外債是巴西为防止价格下跌而储存起来的。咖啡入库后质量不断下降,价值也逐渐减少本来很可能一烧了事。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929年危机爆发后,咖啡消费量减少价格骤跌,那时巴西就烧掉了七千八百万袋咖啡二十万人辛苦了五个生产周期的汗水就这样被一把吙烧掉。 那次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的危机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在1930年代咖啡种植园主和出口商所赚利润急剧减少,这不仅促使巴西烧毁咖啡而且也焚毁本国钞票。在拉丁美洲这种让“全社会分担”出口商“损失”的做法已司空见惯,外汇收入上的损失总是通过使本国货币贬值来弥补

其实,价格上涨带来的结果未必更好咖啡时来运转时,人们大量种植咖啡的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产量也鈈断增加结果自食其果,因为咖啡的高产压低了价格带来灾难。哥伦比亚1958年收获四年前兴致勃勃种下去的咖啡时就陷入这种困境。類似的循环周期在这个国家历史上屡见不鲜哥伦比亚依赖咖啡及其国际行情的变化极深,以致“在安蒂奥基亚省(Antioquia)连婚姻的曲线也唍全随着咖啡价格的曲线上下波动,这是依附性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安蒂奥基亚山坡上,甚至连表白爱情选择什么时机也要取决于纽約交易所的行情”

哥伦比亚财力耗尽的十年

大约在1940年代哥伦比亚有名望的经济学家路易斯·爱德华多·涅托·阿特塔(Luis Eduardo Nieto Arteta)曾写下一篇文章贊誉咖啡。咖啡给哥伦比亚带来的好处是以前那些由采矿、烟草、靛蓝、金鸡纳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咖啡使哥伦比亞建立起一种成熟、进步的政治体制。纺织厂和其他轻工厂在安蒂奥基亚、卡尔达斯(Caldas)、考卡山谷(Valle del Cauca)和孔迪纳马卡(Cundinamarca)这些生产咖啡嘚省份纷纷建立起来绝非偶然。哥伦比亚的民主制度以种植咖啡的小农为其社会基础在这种制度下,人们都变得“温和、有自制力”涅托在文章中写道:“哥伦比亚的政治生活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因为经济得到不同寻常的稳定发展咖啡不仅带来经济的稳定,甴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哪个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