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racepc master race是什么r

master race是什么意思,词典释义与在线翻译:
a race that considers itself superior to all others and fitted to rule the others
master race的用法和样例:
用作名词 (n.)
They haven't created a master race because only a tiny number of women have wanted to impregnate themselves this way.
但是一个优等民族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因为需要借助精子库内的精子怀孕的育龄妇女毕竟是极少数。
master race的海词问答与网友补充:
master race的相关资料:
【近义词】
n.(纳粹德国鼓吹...
相关词典网站:mejias.raceteam,是什么牌山地车_百度知道[ 开箱 ][ 讲古 ] 2010 BMC SLX01
在M01有很多自行车开箱文, 不过大多是着重在价钱跟能见度上
对我来说买一台车价位是其次, 背后的故事跟每个零件对我的意义更重要
这也是为甚么走上了组车路, 不外乎就是从头到尾都可以用自己想要的零件...
以下的文章中因为讲到了一些环法的故事, 采用了很多国外媒体的照片,
照片都有附上原始连结,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得到更多资讯, 这些照片的版权也皆为各媒体所有
SLX01是BMC在2009年推出的新系列, 被列在Performance series(次于Race series)
其中车架组包含了坐管跟前叉
对Performance series的注解是这样的:
industry-bucking composite frame com- position optimizing
aluminium and carbon in one chassis via proprietary bonding
technology distinguished design for discerning riders
对于的注解则是:
Visible speed! The first glance at the racemaster SLX01 it is fast, technically clever, thought out to the smallest detail. The lines flow harmoniously,
supple and to the point, cast out of one perfe an example of
tangible beauty that you want to touch and own.
2010小改版(改涂装, 前叉从复合材料变成全碳纤维)之后
2011开始BMC就不搞复合材料车架, SLX01也就此消失了 &&
先来看看2010年的涂装以及原厂的介绍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LX01最著名的是他的复合材料技术
由上图可以看得出来五通附近都是用铝的以保持刚性
靠近人体的部分(坐管, 上管以及前叉)则是碳纤维
BMC上管接立管的部分每个型号都有非常特别的接合方式
辨识度非常的高, 把漆刮掉都可以轻易的认出来
接着再来看看SLX01曾经出现过的特别涂装
SLX01的第一个特别涂装是瑞士国家冠军版
瑞士冠军版融合了两年零售车架的设计风格
上管类似2009年的涂装, 上管接立管以及五通部分又像2010年的涂装
加上红白配色的轮组, 这也是我觉得最漂亮的版本, 多少也影响了我自己的SLX01配色
我对这位车手并不熟, 不过比赛车实重是7.41kg
由此可知道BMC并不是以轻量化为目标, 而是如文中所说的
BMC says the primary goal in designing their latest road frameset
wasn't shedding grams but maximising stiffness.
翻成白话文就是M01常说的: BMC就是硬!硬!硬!
SLX01最有名的涂装则是Hincapie(辛卡皮)的美国冠军版
不过看他的车之前, 我们先来回顾一些BMC跟辛卡皮的故事
时间拉回2010年, 这一年Cadel Evans带着当年的彩虹衫以及环法两年亚军的身分
加入了BMC-Racing成为车队一哥, George Hincapie也带着15年环法经验
三次美国冠军(09), 身穿当年美国冠军衫加入,
也是BMC-Racing 2007年成军后第一次参与环法的战场
进入BMC-Racing之前, 辛卡皮2009在HTC-Highroad车队这年可也跟盘爷一起跑过环法喔
不过没多久就受伤退赛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再一次拿到了美国冠军衫, 就带着冠军衫进入了BMC车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HTC之前则是在US Portal / Discovery channel待了10年,
也是唯一一位全程参与壮哥七连霸的车手(), 可说是现役车手中最强悍的助手了吧
不过最后跟壮哥搞的好像不是很好看....
顺道一提的是, 有再看环法的朋友们应该也都知道最近
2005年壮哥退休后, 隔年环法辛卡皮可也是短暂穿过黄衫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2006这一年有个更有名的事件:辛卡皮在Paris-Roubaix把前叉折断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张照片后来也引发了台湾关于公路车的
其实他的垫片可没问题啊啊...
2007也帮助过Contador拿到环法冠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e还在赞助自行车的年代啊, 好怀念)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今年环法则是创了17次参赛的纪录,
(不过他跟BMC关系真的是很好, BMC车队的服饰也是他赞助的)
另外辛卡皮也常被提到的, 是去年环法的这张小腿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事实上在美国邮政车队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照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只能说职业选手的世界真的是我们难以想像的...
扯完了辛卡皮的过往, 让我们回到正题, 来看看辛卡皮介绍美国冠军版SLX01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010 training camp, 这时候车队的主力战车还是SLX01 / SLC01
加上了美国冠军版的轮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跟市售的美国冠军版有点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看看辛卡皮的吧
George Hincapie's BMC racemaster SLX01:
Rider's height: 1.91m (6'3")
Rider's weight: 79kg (170lbs)
Saddle height, from BB (c-t): 800mm
Saddle setback (ask mechanic): 25+mm
Seat tube length, c-t: 580mm
Seat tube length, c-c: 565mm
Tip of saddle nose to C of bars (next to stem): 625mm
Saddle-to-bar drop: -
Head tube length: 190mm
Top tube length: 570mm (effective)
Total bicycle weight: 7.43kg
身高191cm, 骑57cm的车架, 这真的不是一般人的世界
环法车子总重7.43kg, 依旧是不轻, 果然是人要比车凶
*********************************************************************************
既然前面都说了那么多废话, 干脆再来回顾一下2010年的环法
环法期间, BMC新的战车SLR01 + Impec都已经准备好了
所以辛卡皮场上用的大多是SLR01 美国冠军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tage 8: Evans 拿下了黄衫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 很衰的壮哥摔得惨兮兮, 距离黄衫越来越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这一站Evans虽然拿下黄衫, 其实也有摔车造成手肘受伤
Stage 9: 大家都有看过2011年夺冠之后的Impec黄衫版, 不过这个版本早在2010就出现过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骑在他前面的当然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美国队长护卫彩虹衫 + 黄衫!! 当年看得我超热血的...
因为Stage 8 受伤的缘故, Evans Stage 9大幅落后8分钟退出争夺黄衫的位置
边骑边想着之前拿了两次亚军, 今年好不容易有机会却又因伤退赛, 不禁悲从中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张堪称炯爷经典的哭哭照片, 从此哭哭形象深植人心(这根本是中年失业的大叔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tage 9 从Evans手上拿走黄衫的是谁呢? 就是小史列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010 Stage 9 highlights, 0:40可以看到Evans左手肘缠了东西
小史列克这一站跟康塔多大战之后顺利接下了黄衫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Stage 15 小史列克落鍊然后康塔多就...
命运的纠缠啊, 隔年2011 Evans反电了小史把黄衫拿回来, 然后康塔多又变瘦肉多...
不过即使囧爷2011拿回黄衫, 在很多人心目中他的形象还是哭哭哭....
2012年BMC-Racing大幅加强战力, 除了本来就有的前世锦赛冠军Ballan, 前世锦赛冠军 + 环法黄衫Evans, 美国队长 Hincapie, 又加上另外一位前世锦赛冠军雷神索尔Thor Hushovd, 前任世界第一Philippe Gilbert, 年轻队员中也有明日之星Taylor Phinney以及Tejay Van Garderen
结果环法的时候瘦肉多禁赛, 小舒列克受伤没跑, 大舒列克吃禁药,
BMC队员明显状况都不好, 反而是SKY无敌舰队窜出来横扫千军
That's another story...
*********************************************************************************
说了那么多故事, 拉回正题开始介绍这一只车架吧
SLX01可是拿过 / 的车架, 绝不简单啊!!
Red Dot Design Award:
For a long time, the industry has been following the trend of full carbon for cost reasons but is still struggling with a lot of quality problems. With the racemaster SLX01, we have taken a new direction and have distanced ourselves unequivocally from cheap carbon. This is relevant for communication purposes and has met with a great deal of acceptance on the market.
iF Design Award:
The frame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wo materials: the rigidity is carried along the uniquely profiled aluminum tubes emanating from the bottom bracket while the top tube and seat stays of the frame act like an arch of unidirectional carbon. Though extremely stiff, the blend provides an absorbent ride while offering excellent handling. The chemically bonded juncture between top and seat tube was succinctly designed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any load bearing challenges. A uniform flow of the frame profile provides the design language for materials employed. BMC makes a strong statement against the use of cheap low quality carbon.
全车照, 全走内线在2009年推出的时候可不是到处都可以看到的, 这是我买他的一大理由
这样挂车的时候煞车线就不会在车架上压出痕迹了, 清洗时也更方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010年版改版过后前叉是全碳纤维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坐管是水滴状特殊规格, 更酷的是用一个六角螺丝就可调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可以明显看出坐管是特别的水滴形状, 果然是swiss precision quality!!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管大大的BMC字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五通特写, 已经洗好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面还有MIT的贴纸...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后上叉特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立管靠后轮的地方有点内缩, 这种设计在2009年也不常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管接合处特写, 还告诉使用者这条线的两边是不同材质 (show off!!)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管特写, 确实是performance series没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刚拿到车架的时候, 当时的女友(现在的老婆)突发奇想拍了下面这张开箱照
引起了很多朋友的热烈回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话说小弟拿到这个车架的时间是2011年环台赛前夕, 结果因为工作跟结婚的关系一拖就是一年
直到了2012年环台赛的时后才把所有零件准备好, 就用了同样的方式再拍了一张
结果引起了更多了回响XD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好不容易终于把车架介绍完了, 剩下的部分我们就边看组装图边说明吧!
上架准备组装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先来处理轮子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胎: FOSS
既然目标是要组一台很酷的车, 内胎当然也要不太一样
FOSS是用类似宝特瓶的材质制作而非橡胶, 算是个超酷的跨时代产品,
可惜的是可能因为价格太高, 面世了几年一直都没有打开知名度
根据原厂的说法是轻量防刺又环保, 缺点就是价钱超级贵
但光是防刺这点就很吸引我了(超讨厌爆胎!!), 环保这点也是深入我心
详细的状况之后会再开...
外胎: Michelin Pro3 Race
时光拉回多年前, 没记错的话那时候Michelin Pro3 刚上市,
我骑着入门的捷安特R1000的正准备要去环岛
那时当兵手上没钱当然换不起顶级胎, 就换了Michelin Dynamic这条便宜的入门胎
(还是捷安特的高级车拆车品...)
我非常惊讶于这条胎感觉有多好, 彷彿把R1000连升了三级!!
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冲刺的感觉真的是永生难忘, 从此Michelin的品牌价值深植我心
时光拉近一点到四年前, 我骑着第二部公路车: Fuji Newest 1.0,
搭配着马牌ultra sport准备去第二次环岛
心想着这条胎价钱跟Dynamic差不多等级, 骑起来一定也超爽的,
结果上路之后让我感觉非常的沮丧, Ultra sport的感觉真是差到不行...
可是网络上明明对马牌的评价不算差啊!!
环岛回来之后心一横, 马上换了ultra race, 想说升了一级应该会有明显的改善吧,
不过换来的是更大的沮丧, 完全没有升级的感觉, 反而伴随着胎两侧会有裂纹的问题.....
后来看到网络上有人说马牌只有顶级的GP4000s才有非凡品质, 其他只是台湾代工
不管怎么说, 我这辈子不管是自行车机车汽车, 所有的轮胎都不会再给马牌机会了
时间拉回现在, 今年正好Pro4 出了, 本来想要直上Pro4, 不过碍于Pro4色胎的颜色不全,
另外Pro3也因为Pro4出了在大降价, 回想起当年骑着R1000看着Pro3流口水的时代
我还是挑选了Pro3一圆多年前的梦想
用色胎没甚么特别的满街都是, 不过比较少看到前后轮胎用不一样的颜色
我挑了前白后红的的配色搭配车架, 也增加了一点车子的独特性
感想: 非常舒适! 非常好用! 非常可以信任! Michelin真的是我心目中轮胎第一品牌!
准备好我的fitting数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前叉READY!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龙头: Easton EA90 11c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为什么龙头要选Easton这种冷门的牌子呢?
其实也跟BMC有关, BMC跟Easton是长期合作伙伴
以往BMC的前叉上都会印有Easton的标记, 不过2010年开始不知道是不是合作关系有变
虽然还是赞助轮组龙头跟手把, 不过2010年开始, BMC的车架似乎都是没有印Easton
Easton的专长是碳纤材料, 用Easton的碳纤版轮是正常不过的事
很奇妙的是BMC-Racing team并不会用Easton的碳纤龙头手把, 都是用铝的
我猜应该是因为重量差不了多少, 金属的耐操耐摔吧
从2010年到现在, BMC-Racing team大多的龙头都是EA90, 而不是更高级的碳纤维EC90
既然前叉没有Easton标志, 用龙头多少补回一点BMC-racing的精神吧~
辛卡皮的SLR01, 也是用EA90龙头, 长度差很多就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目前变成这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用fitting数据调整坐垫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坐垫: Specialized Romin SL 143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omin第一代, 说实在话我对他的评价不如网络上的那么好
不确定当时Specialized有没有试用坐垫可以借
只看了网络上国内国外的评价都很高就量量尺寸买回家了
现在Specialized都可以去借用坐垫, 大家可以好好试用一天过后再决定要不要买~
使用感想: 甜蜜点很后面, 感觉很奇妙要调整很久, 个人觉得不是个很亲人的坐垫
坐管高度刚好可以让BMC的字完整露出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变速系统: SRAM Rival全套 (CT, 12-28)
近年快速窜起的SRAM一直被我视为变速系统的首选,
因为我喜欢完全不同思考方式(double tap)的厂商
就像speedplay卡踏一样, 往往跳脱现有框架的想法可以带来更多的进步
今年的全黑涂色个人觉得比以往的双色更漂亮
心得: 手把握起来非常舒服, 不过变速时手感太硬不软Q,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Shimano的手感
变档清脆到位, 从以前三盘的30/25前进到CT 34/28其实最轻档差异不大,
不过三盘 + 12-25 跟 CT + 12-28 绵密感差很大
12-28最后三档一次跳3齿实在有点多, 不过为了爬山也没办法了...
煞车的感觉非常好, 之前用Tiagra + koolstop, 不知道是夹器还是煞车皮的问题,
我对于长下坡煞车这件事一直挺畏惧的, Rival煞车可信赖多了,
原厂煞车皮swissstop手感也很不错, 不过会在轮框上留下黑黑的痕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踏板: Speedplay Zero Stainless 红
近年快速窜起的卡踏, 优点是两面都可以上卡, 全新的时候超级难上
我连在训练台上都卡不太进去
正式上路前还在河滨公园练了好几个小时的上卡下卡...
用了几百公里之后就顺畅多了, 不需要管哪一面可以直接上卡真的很方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传说中的钻石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传说中的五芒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快拆也很漂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轮组: SRAM S30 Race
轮组是我思考最久的零件, 条件有
1. 30mm ~ 40mm左右全都不能的轮组
2. 外观要漂亮 (这很主观就是)
一开始的目标有
Shimano C35
ZIPP 101, 303
SRAM S30 Race
C35是里面我最喜欢的, 变速系统用SRAM, 轮组用Shimano, 感觉很互补XD
最后是因为价钱作罢, 为什么C35的价钱是C24的两倍以上啊啊啊
ZIPP 303也是一样的原因: 价钱实在太贵了, 不过也因此发现有ZIPP 101这种东西
101在台湾的讨论非常非常的少, 国外查起来倒是好评居多, 只是价钱太高
最后在我心中变成101跟S30这两个选一个
S30是我关注最久的轮组, 从2009年底上市前就在观察相关消息,
毕竟shimano的轮组也是大获好评, 想看看SRAM能从ZIPP那边变出甚么好料
如果大家有查S30相关的消息, 会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网络上是一面倒的坏评,
刚上市的时候惨不忍睹: 偏摆, 断钢丝 甚么鸟事都有
隔一年应该是有个小小的改版后, 近期就没啥灾情传出, 不过我猜也没啥人敢用了吧XD
去年底SRAM在S30 Race上又推出了S30 Gold, 定价跟ZIPP 101是一样的
让人有点搞不清楚SRAM到底打甚么主意, 毕竟刚开始S30主打的就是ZIPP 101的阉割版
现在阉割的跟本来的市场居然重叠??? 就当作SRAM对于自己家的轮组很有信心吧~
最后S30 Race胜出, 原因是
1.价钱便宜很多, 看起来质感很不错
2.颜色跟车子相配, 又不容易撞轮
3.买ZIPP的铝轮感觉很怪...
心得: 我喜欢安静到不行的轮组, 据车店老板说法S30已经算颇安静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好吵...
我很想写些S30加速超快甚么鬼的, 但之前骑过最好的轮子也只是Shimano Ultegra 6600罢了
目前500km的使用经验, 对于轮组没有甚么挑剔的地方, 跟其他的一级轮比较我也无从写起
只能说要是跟Fuji newest1.0的轮子比起来滑顺许多, 踩个两下感觉可以滑好远好远好远XD
(废话! 这两个轮子的价钱比newest 1.0全车价钱还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把手:ZIPP CSL
本来把手的第一选择是用FSA wing pro compact
毕竟FSA也算的上是自行车界里的台湾之光, 他们家的小弯把更是在小弯把界赫赫有名
最后为什么变成ZIPP呢? 因为这是朋友赞助的, 有了朋友赞助的弯把, 感觉骑起来更有力啊!!
还可以用ZIPP的手把安慰自己: 车上已经有ZIPP的东西, 不用买他们家轮组了........
今年季初表现非常惊人的Tom Boonen, 除了是使用Specialized Venge McLaren之外
也是使用这个把手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感想: 稍微扁型的上把手感非常好!!
小弯把非常强大!!
不管是上把位, 下把位, 手感都很赞!!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穿内线的时候发现太早上大盘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调整后变速线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除了手把带缺货外, 整体重量是7.55kg, 加手把带大约7.6kg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码表: sigma 1909 HR
sigma一直都是便宜又大碗的最佳选择, 前一台车也是用sigma有线码表
最后换掉的原因是码表的背壳不知道为甚么裂开@@
网络上一直也都有讨论
我都有, 老实说差异不大, 就只有差一个手腕带以及Hiking相关的功能
如果只是要自行车用, 其实1909就是CP值很高的选择
感想: 到目前为止碰过一些关于心跳的怪问题, 像是心跳表抓不到, 心跳数据不会更新, 都是把码表
拆下来过几秒再装上去就好, 这也都只会发生在刚出发的时候, 算是小小的bug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手把带: Cinelli cork original white
现今的手把带款式非常丰富, 可以算的上是公路车上最多选择的部品
这个部分我却想要古典一点: Cinelli 软木手把带,
这个手把带是接近米白, 里面也有软木的杂点,
所以并不如一般白色手把带那么亮, 刚好配米白色的米其林轮胎
感想: 手感非常好, 耐脏耐用度还要观察, 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说用不久就是...
最后加上码表, 水壶架x2, 空水壶x2的重量是7.9x kg
以下是我的零件列表
Frame: 2010 SLX01 54cm
Fork: 2010 SLX01
Seat post: SLX01
Headset: FSA Integrated
Stem: Easton EA90 11cm x -10°
Headlebar: Zipp SL 42cm C-C
Tape: Cinelli Cork
Brake: SRAM Rival
Brake/Shift levers: SRAM Rival
Derailleur: SRAM Rival
Cassette: SRAM Rival PG)
Chain: SRAM Rival PC1051
Crankset: SRAM Rival CT 172.5
Bottom bracket: SRAM Rival
Pedals: Speedplay Stainless Zero
Wheelset: SRAM S30 Race
Tire: Michelin Pro3
Inner Tire: FOSS
Saddle: Specialized Romin SL 143
Bottle cages: Specialized x2
Bottle: Specialized + BMC
Computer: Sigma 1909 HR
cables: Jagwire L3
在有名的选手当中, 我的身材跟瘦肉多最像(不过能力差10000倍)
我比他矮1cm轻1kg, 不过他的车架比我小一号 / 龙头长一公分
虽然是说每个人身体比例本来就不一样,
不过网络上都说比赛选手习惯小一点的车架 + 长一点的龙头, 这点是挺有可能的
*********************************************************************************
四月组好之后一直到了最近才带他去室外拍拍照
回家才发现调整坐垫没锁紧, 骑一骑往后滑了一大截, 此坐垫位置非平常设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最喜欢的角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本来打算拍一系列照片的, 结果拍完这几张相机就没电了...
算了, 懒得再拍了
另外前面没提到的一些零组件心得:
Specialized 水壶架: 我最喜欢Specialized的一点就是除了车架以外,
他们家其他东西也都很用心在做, 可不只是贴牌的烂货,
虽然水壶架是四年前买的, 不过到现在市面上还是很少见到更漂亮的水壶架
Specialized + BMC 水壶: 普通的塑胶水壶, 用久了都有一样的通病: 塑胶臭味 + 发霉
其实这两个水壶已经不太用了, 现在用的是Specialized的
容易清洗无异味不发霉, 超级好用!!
Topeak 虫蛹包: 自行车界另外一个台湾之光, 虫蛹包的设计也算是非常特殊,
他们家东西虽然不便宜, 可是品质都非常好~
*********************************************************************************
从拿到车架到准备组车过了一年, 组好车到现在三个月多, 这15个月当中小弟的人生也有许多变化
有了另一半, 工作上也有所改变, 心态上的转变更是不少, 最后就以一张自行车的合照收尾
希望大家还喜欢这种模式的开箱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卡米亚 wrote:
前言:在M01有很多...(恕删)
很用心的开箱文,给你一个赞
卡米亚 wrote:
前言:在M01有很多...(恕删)
看完之后,真的在找‘赞’
我是果农,专种幸福的橘子~P
超级用心的开箱文
这类的很少看过...
介绍的非常详细
车子超吸睛!!!!
舒迷那组的,我设定也是那做的,赞
强者我同事,加(可惜我不能加分的样子...XDDDDD)
我是铁屁股的安!
内文非常的详尽
也让大家上了一课
不过怎么没照到店狗 XD
完全是用心在骑车。
看完很汗颜的回家做功课......噗噗!!
<div id="ct出现过的开箱文中,这一篇的确相当的吸引我,质与量均优,有产品背景说明,有个人的品味述叙,照片拍得也很好,真的是很棒的一篇开箱文。
而且其中那张照片拍个很有创意跟巧思啊推荐几款山地车车架。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he amazing rac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