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位大大觉得AMC位置哪个角色会更多地回撤是什么意思拿球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69|回复: 21
在线时间 小时
九号半的位置大都在中路,伪九号会向边路扯动,是这样么?
利物浦时期的苏亚雷斯是不是伪九号的代表人物呢?
在线时间 小时
f9代表是打前锋的时候的小法还有弗格森末期的鲁尼
9.5的典型代表是巴乔,传统的意式9号半
两者的主要区别还是f9拿球后更倾向于控制住节奏,而9.5的先前欲望更强,f9更多是拿住球给队友制造机会,9.5会更多拿球突破。同样9.5的个人进攻欲望也比f9要多,f9更倾向于团队作战,9.5则更倾向于个人进攻
9.5可以说是传统上的影锋,像巅峰时期卡卡,准确来说是9.5,有些人认为是ss,其实游戏里ss更像埃佛顿时期的爆炸头,还有卡希尔这样的,拿球不多,拼抢防守积极,后插上抢点能力强
fm里很多职责其实翻译成中文都是一样的,我们传统上9.5,ss,f9甚至dlf我们平时都称作是影锋,其实游戏里不一样,直接翻译过来意思差不多,9.5在游戏里是9号半的意大利语的说法,所以说是典型的意大利式二前锋,至于dlf可以看到重要属性和9.5很相近,区别就在于9.5灵活高亮,dlf是平衡高亮,灵活高更利于突破,所以9.5的突破倾向更高,平衡代表对抗性,dlf就是很明显的习惯拿住球。
基本上游戏里职责的理解先看字面意思,然后根据这种说法的起源语种,然后想这个国家的代表人物就差不多了
我觉得5楼的兄台写的是最全面而且最接近大家理解的吧 我反正看法一样&
在线时间 小时
九号半:同时胜任ST和AMC,要能射能传能组织,自由度最高,可以理解为前场自由人,有灵活跑位设置,整个中前场都是他的活动范围,几乎不参与防守,默认为组织核心,对球员能力要求高,适合单前锋阵型,前场空间都让他发挥,全能前锋可以打九号半职责。
伪九:本质是ST,但是一个回撤到AMC位置的ST,回撤频率取决于工作投入,偏向远射,传球和调动AI防线,一般负责把AI后卫带离原位置,然后配合两翼插上的锋线传直塞球,也要参与防守,没有灵活跑位,活动范围就是中路,不是组织核心,对球员能力要求比九号半低。
大神 你好叼&
在线时间 小时
九号半即是前锋也是前腰,他是球队的进攻组织者,适合单前锋阵型,九号半球员会依据视野来决定跑到何处去接应队友,拿球后放慢节奏调度前场,他不适合防反战术使用,因为组织核心拿球为了组织进攻都会降低进攻节奏,他需要前场足够的跑动空间来发挥能力,如果前场过于拥挤,他的组织效率会大打折扣.同时作为前锋他也会接队友传球来完成最后一击.他的前插是极少,突破正常,身后球经常,逼抢度是0,自由度20.个人感觉同样是进攻职责,ST位置的九号半更侧重进攻而AMC的九号半更侧重组织.
伪九号是类似影锋的回撤型前锋,他需要身前有正牌前锋顶着,但于靠控制球或者强壮身材的影锋不同,伪九靠不断地回撤吸引火力,拿球后不会原地护住球等队友接应,而是主动地快速分球或突破直塞给队友创造得分机会,目前只有策应职责,但它不是组织核心,他主要活动范围就是中路,突破经常,前插正常,身后球经常,远射正常.
九号半可以独立撑起中前场,伪九号身前应该有一个正牌九号给他打掩护.
(9号半)他需要前场足够的跑动空间来发挥能力,如果前场过于拥挤,他的组织效率会大打折扣.
这句怎么理解?意思是9号半不适合对方摆大巴人多拥挤时发挥?&
在线时间 小时
九号半应该是介于前腰和前锋之间的角色
伪九号。。。。应该是煤老板这样的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上 伪九号是不要身体的 你没发现吗?伪九号我觉得更像皮耶罗后期踢的角色。。
在线时间 小时
koelsgive 发表于
楼上 伪九号是不要身体的 你没发现吗?伪九号我觉得更像皮耶罗后期踢的角色。。
除了九号半不参与防守,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呢,一直没搞清楚。
在线时间 小时
9.5是半前腰半前锋
伪九号是前腰球员站在前锋位置上
梅西以前是九号半,今年有点转型伪九号
苏亚雷斯是防守型前锋,或者一切策应类的前锋
在线时间 小时
30岁之前九号半,30岁后伪九号
在线时间 小时
范佩西和鲁尼的区别
在线时间 小时
kimisu 发表于
九号半即是前锋也是前腰,他是球队的进攻组织者,适合单前锋阵型,九号半球员会依据视野来决定跑到何处去接应队 ...
看完以后忽然对这两个角色有了质的理解,学习了。& &&&拖后前锋感觉也有类似F9的回撤拿球的行为,能不能再给分析分析?
在线时间 小时
范佩西是传统AF或者poacher,九号半靠创造力和技战术素养,伪9靠工作投入和体能,大范围活动。
当今足坛最传统9号半的就是现在的托蒂。托蒂在罗马看似是前锋,其实是9号半,位置比较自由,忽左忽右,适当回撤,比较灵活,由于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托蒂基本上不参与防守,把全部精力放在致命一传或者射门。
我觉得这2年的梅西也在向这个方面发展,不过他是升级版,毕竟年轻,速度体能都还不错,但是他也在减少个人突破,更多的是配合跑位。
伪9号的话,估计就是瓜帅时代的梅西了,还有鲁尼。都是属于大范围活动的类型。
在线时间 小时
你看个人战术那里就知道了
九号半是灵活跑位,所以会让你有拉边的错觉
在线时间 小时
经典九号半罗伯特巴乔
在线时间 小时
lukuku 发表于
看完以后忽然对这两个角色有了质的理解,学习了。& &&&拖后前锋感觉也有类似F9的回撤拿球的行为,能不能再 ...
1.拖后和伪九都属于回撤型前锋
2.拖后的护球设置是激活的,策应的高亮属性有强壮,伪九没有激活护球设置,高亮属性有投入.
3.拖后的回撤是为了先用身体控制球,放慢进攻节奏,等待跟进的队友接近(后插上),然后分球或转身.
&&伪九的回撤更多的是为了拉动AI后防线使其出现局部真空,好让前锋或边锋前插拿球.他拿球后不会主动降低节奏而是马上做出分球或突破直塞之类的动作.
4.也可以说拖后的回撤更多是为了缓一缓,让中场如MC,AMC能更好的后插上,伪九的回撤更多是为了破对方密集防守,给中前场造空当.
在线时间 小时
技术贴,同样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九号半偏组织,伪九号偏向于后插上射门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用苏牙打FS进了30多个球.感觉非常适合苏牙.同时让身边的司徒进了20多个.前腰进了10多个.整个锋线火力全开..
在线时间 小时
kimisu 发表于
九号半即是前锋也是前腰,他是球队的进攻组织者,适合单前锋阵型,九号半球员会依据视野来决定跑到何处去接应队 ...
大神~~~涨姿势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枫铭晨 发表于
f9代表是打前锋的时候的小法还有弗格森末期的鲁尼
9.5的典型代表是巴乔,传统的意式9号半
两者的主要区别 ...
大神~~长姿势了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75|回复: 383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11:19 编辑
2月14日更新到第五部分,合理战术配置的临场应用开始!第五部分求各路点评
前四个部分算是例行公事的简单翻译和图示一下最基本的内容,第五部分来点儿真枪实弹的东西,战术实操。我在修改战术时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过程,大家有什么构想也来发一下。
以FM版本为媒介,通过本人对足球运动二十多年来的理解和经验,主要为朋友们分析战术细节,而非针对游戏引擎来做无敌神阵。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只是搞理论的,通过FM做演示,希望能在大思路上给人以帮助,并没有能力和精力研究这游戏的引擎去钻漏洞。
71楼终于有朋友首先提出建议了,鉴于工作量太大,我是实在做不到,在这表示一下歉意。比如说让我对比FM14之前的版本,臣妾做不到啊:'(
欢迎大家更多的建议和意见:victory:
暂定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球员职责介绍、球队战术选项介绍、球员个人指示选项介绍、球员习惯行为介绍与应用、合理战术配置的临场应用等5大部分,预计完成时间需一个月连载。
看到有这么多朋友支持,无以为报啊!第一部分球员场上的基本行为方式快完了,挺枯燥的。从第二部分球队战术开始就有些意思了,图也多一些。
很多细节没来得及弄,在这个细节补充帖里慢慢弄&&
客观,真实!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10:41 编辑
一、球员职责介绍
早些年的足球经理类游戏以拖线为主,来简单地规定球员往哪里跑。现在的FM2014已经细化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几十种的球员场上角色,玩家需要做的就是给球员选一个角色,让他去完成这角色的职责。球员适合什么角色呢,我们开始:
门将位置:
一种普通型的门将,G,有个特点性的称呼为“小禁区门将”,擅长防守对方在本方禁区前的阵地进攻;
另一种出击型的清道夫门将,SK,称为“大禁区门将”,防守区域大,擅长出击防穿透本方后卫线的直塞球。
这样第一步,我们就知道了应该选个什么类型的门将来配合战术。如果需要防线压上来压制对手时,配上一个速度飞快的中后卫和一个清道夫门将,会使后防更稳定;当示弱的时候,对方每场向你爆射几十脚门的时候,还是用小禁区门将好了。
中后卫位置:
CD,传统型的稳守防线,中规中矩的中卫。设为阻截职责X时的特点是,对方球员带球向本方禁区时,他提前迎上去上抢。好处是防止带球球员舒服地远射和传球,但弊端是失去本身防守位置,容易被利用。比较适用于本方强势,压制在对手半场进攻,当进攻中丢球时由前场球员就地阻截,对方费力地躲过阻截,本方中卫可以轻松地判断上抢;不适用于本方弱势,不然会被对方的技术、身体对抗和传切配合抓住站位漏洞。
LD,简化版的中卫,只需要利利索索地抢球解围就好,不需要考虑太多,也不用指望他太多。
BPD,组织型中卫,这个有意思了。现代足球发展的方向就是,由守转攻的组织者越来越靠后。组织中卫不光要完成中卫的任务,还要兼职后腰在守转攻时的控住球、安全交给前方球员的任务。说到这儿,朋友们自己检查一下,排战术时有没有把BPD和DM同时使用?是的话发现这两人在把球防下来,由守转攻时职责重复了,其中总是有一个人在发呆,因为他们有一半的职责是重复的浪费。同理,这种浪费在其他球员之间也存在很多的话,那场上11人只干7、8个人的活儿,这就是为什么战术不合理就总干不过AI,总想砸键盘的原因之一。
边卫位置:
LFB,防守型边后卫,和中卫其实没有太多区别,防住了进攻后,把球交给最近的组织者就完成任务。
FB,普通边后卫,比防守型边后卫会多些助攻的任务,也比较正统、常见。重点讲下边WB和CWB的应用。
WB,进攻型边后卫,遥想当年的卡洛斯卡福两位大神的存在,让巴西前场球员可以集中在中路做文章,这俩神仙把两翼的100米长度全包了。防守时有速度来得及回追,进攻时可以突到对方禁区附近传中,在场上一个顶两个人用。
CWB,全能型进攻边卫,比WB多要求了一点“想象力”。不是WB那种只做前前后后的活塞运动、下底传中就妥了,而是是多一些纵向和斜向对方禁区的威胁传球,不光边路交给他一个人,甚至在对方肋部传威胁球也是他。队有个好的CWB的好处太多了:可以在边路一个顶两个人用;因为是大范围后插上进攻,比边锋更让对方不易盯防,出其不意;到了对方禁区角时让对方防守很别扭,会把防守阵型扯得很乱等等。
后腰位置:
DM,防守型中场,A,纯防守型后腰,这俩位置一起介绍。DM是在防守成功后在后场组织进攻,而A则是拿到球就尽快交给附近队友。结合之前说过的,中卫的BPD组织型,配合DM或者A,二选一的话还是A比较合适吧,选DM跟BPD就重复了。
DLP,拖后组织核心,现代足球新型的组织核心,在中后场组织调度,比前场组织核心更能躲开对方防守,从容安排进攻方向。身体需求没DM那么高,比DM还要多一脚致命传球的功夫。这样偏文弱型的后场球员,对强敌时身边务必配个打手,不然靠他防守可不行。
RGA,意式组织者,FM14职责细分的也太厉害了吧,我有一点偏见,RGA的增设像是为了凑数而增加的。职责和拖后组织核心几乎一样,我在临场观察时RGA比DLP实在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可能是人员选的不合适,也可能是时间不够没观察到。大家有观察到的请帮我补充。
HB,伪后卫这个角色加的好奇怪,怎么讲呢?这是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时使用的,缩小版的自由人,或者说变种的清道夫,现在拿到场上的作用实在有限。场上的活动方式请看下图,除了回撤拿球的位置更深以外,其它跟DM非常类似。只能说在本方禁区附近组织进攻时比中卫好用,仅此而已。
BWM,抢球机器,本代支持在后腰位置上使用。抢球机器跟拦截型后腰有很大区别,抢球机器是靠大范围的跑动逼抢来抢球,属于“扫荡型”,控制范围大,但不成功的话容易失位;而拦截型后腰属于抢球时“稳准狠”型。选用时要区分好功能和看准球员能力。
中场位置:
BWM,抢球机器,在中场靠前的位置开始“扫荡”,适合前场压迫型战术。当比对手实力弱太多时忌用,否则不是失位就是吃牌。
CM,中前卫,主要就停留在场地中间一代,进也不进得太前,退也不退太深。
DLP,拖后组织核心,比后腰位置上的DLP站位更靠前,回撤接球组织时两者有细微的差别,见下图:
BBM,全能中场,非常好理解,防守时能退回本方禁区前沿,进攻时能压到对方禁区前沿。
AP,前场组织核心。同之前讲的两个位置上的DLP道理一样,MC上的AP,和AMC上的AP也有个初始位置的差别。有朋友问到DLP和AP在场上有没有冲突。从活动区域上讲是没有冲突的,DLP到了中前场就差不多出球了,而AP是从中场开始才向前。只是要注意这种人员配置,必然是短传控制型打法的球队:球的转移从防线--DLP--AP--前锋线经历了4个层次,如果不是短传渗透打法的话,AP在场上就无事可做了。
攻击型中场位置:
AM,攻击型中场。进攻中的活动区域在中圈到对方禁区前沿一带,职责范围比较小,也相对单纯,就是在这有限区域内冲击禁区,找机会给锋线传球。
T,9号半。“远离对方后卫线的进攻+组织核心”,好全能的,能突能传能射。但要注意的是在防守时他是不干活的,少一个人防守。
SS,影子射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代的影子射手才算的上球场上真正的”影子射手“,特点是”小快灵“,能拼能跑,做的是在第二排攻击线上靠不停的跑动、防守来制造机会给第一排攻击线上的前锋做球,或者自己射门。这种特点才比较像”影子“嘛。而之前版本里翻译的锋线上的“影子前锋DLF&,更像是加强版的站桩中锋,更多了些回撤接应、无球跑动扯空当、给队友传关键球的任务,属于强力中锋与9号半的合体,怎么看也不像个影子,我借用一下排球的术语,管他叫强力接应中锋,既能做主攻强点,又能做接应、助攻的策应活儿。
来一个SS进球图,完美体现了SS的场上特点,大家感受一下:
米克尔断球交给右翼威廉,红圈圈是SS奥斯卡,注意观察他的无球跑动
威廉突破下底传中到后点的内锋许尔勒,奥斯卡继续销魂的走位,寻找空当
许尔勒回传,奥斯卡轻松破门,完美体现出一个“影子”的作用,通过积极努力的压迫和拼抢,使对手露出破绽,再伺机插进对方最空虚的位置。这个进球得益于站桩中锋登巴巴的牵扯作用,使对方中卫完全无法协防补防;还有两翼的下底进攻,压缩对方防线,给SS早出更多的插上空间。
EG,古典前腰。大伙来膜拜大师吧,齐达内、鲁伊科斯塔、里克尔梅们这种古典前腰绝对算是球场上最吸引人的角色之一了吧(其实齐达内更现代一些,有攻有守)。不用负责防守,在对方半场进攻时以他为核心,靠华丽丽的技术突破,或者助攻队友。但问题是,现在竞争激烈的球场上还哪有他生存的空间了?如果有的话,现实中为什么都绝迹了,只在美洲角落里还残留点儿遗脉。SI公司弄这么个致敬的角色,是要穿越啊,只能在强队踢弱队时拿出来用缅怀一下了。
两翼位置,边前卫和边锋两个位置一起:
WM,边前卫,和中前卫类似,中规中矩,靠团队协作来弥补没有边路突破速度的劣势,攻守比较平衡,参照贝克汉姆。
DW,防守型边锋。经典的荷兰库伊特,在人才济济的锋线上另辟蹊径,通过不亚于后卫的防守能力和态度,加上边路进攻能力,牢牢占住荷兰一个边翼好多年。我曾经试过用防守前锋配两个防守边锋,三中场也是积极拼抢型球员,整体站位前压。只看满场全是我的球员在飞奔,一个球员顶两个在用。
W,边锋。到了最招广大球友们喜欢的环节了,轻灵、飘逸、极速、霸气,各种风格的边锋,能力值看上去要爆缸了,可总有人说场上表现不好,问题出在哪呢?哪都有可能,每个环境下都有不同的问题,具体留到后边部分讲。先上图看几个边锋活动区域:
这是边锋进攻常用的套路,但不代表要想打身后,只能放到边前卫位置上,还是有很多其它设置的。
边锋位置:
边锋和防守型边锋都讲过了,着重说说WTM,边路进攻核心。其实就是加强版的TM站桩中锋,作用是在边路做反击时的传球目标人物,护住球,伺机突破或者分球。因为躲开了对方中路密集的防守,边路的空间更广阔,更容易拿稳球。只是对WTM的身体要求太高,既要够壮又要够速度,总之什么都得行。
IF,内锋。这一代小角度射门进球实在太多了,所以顺足内锋和逆足内锋没有太大区别,顺足内锋甚至还能多一脚传中。在这只说一点,内锋是斜向突破的,占用的路线空间比边锋、攻击中场这些位置球员都要多,相当于三角形斜边。试想一下这种情况,得多牛逼的内锋才能和队友做出这么小范围的配合啊:
最后是边翼位置上的AP前场组织核心,也就是时下最火热,未来发展最有潜力的“边前腰”。现代足球这么激烈,让古典前腰在中路很难存活,于是前腰们纷纷向边路转移,活动空间更广。由于边前腰球员的灵活度太高,能横向带球、能45度内切、能下底,所以战术组合也是多姿多彩。目前豪门里最顶级的边前腰要算曼城席尔瓦和切尔西阿扎尔,席尔瓦的组织能力更胜一筹。下边上图演示个曼城边前腰组织进攻的例子:
前锋位置:
终于熬到前锋位置了,之前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前锋最让大家惦记吧。
DLF,有的网友称作“拖后前锋”,算是比“影子前锋”能稍有进步的一个译法,但“拖后”俩字也抹不掉作为一个“影子”的感觉。但拖后前锋不能直观体现出他场上的行为特点,我称他作“接应中锋”或者“策应中锋”,任务是比最前线的前锋靠后一些,串联中前场,既能给锋线和中场做球,又能自己攻。要求这么高,很少有能合格的球员。SWANSEA的MICHU上赛季35场有18球的表现就很不错。
TM,站桩中锋。主要靠身体肉搏来制造杀伤和机会。需要注意的是,站桩进攻职责是球员顶在锋线最前沿,而站桩策应则是向回缩,主动去接应队友:
AF,突前前锋,当然就是全队最前沿的角色啦,跟站桩中锋的”中路技能“需求正好相反,突前更多需要的是“边路技能“。怎么理解?当站桩中锋在中路没有突破机会时,会把球回做,重新推进寻找机会,不会向边路发展;而突前前锋是中路没机会就扯边,哪里有空去哪里,像尖刀一样尽量搅和对方防线。当搅和差不多了,还有一脚传中活儿和想象力来为后插上球员做球:
P,抢点前锋,机会主义者。但游戏里做的角色,跟现实中的禁区杀手们,像大因扎吉、亨特拉尔们还是有区别。游戏中强调了启动速度和直线速度的需求,搞得好像突前前锋似的。不过通过战术搭配,我一般都无视这两个速度的需求。比如靠双边锋突破传中,中路抢点的话,对双速度要求并不会很高;又比如阵型压上控制型打法,在对方禁区前沿中锋给抢点前锋做威胁球,同样对抢点的身体要求不是很高。
T,9号半,在前腰位置讲过了,在锋线位置道理也差不多,是全队的进攻+对方禁区附近的组织核心,非常全能。在对方危险地带寻找空当、接球,选择致命一传或者自己射门。这职责决定了他不参与防守,不拉边,不策应队友,是位大爷,只负责找对方漏洞,使用他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当你场上11个人防守都吃力的情况下要慎用。
CF,全能前锋就不用太介绍了,总之就是什么都能呗,能力要求太高,豪门专用,小球队很难用出效果来。
DF,防守型前锋,用团队逼抢战术时,前边顶一个DF领防,从对方后卫线就开始逼抢。一定要注意让后续的队员持续逼抢,不然DF一个人是徒劳。
F9,伪9号,接近于攻击型中场和前场组织核心的功能,稍有区别的是,F9是在前锋位置向回和向两侧扯动,给对方后卫造成选择性困难:跟出去防守,防线会被扯空虚;不跟出去防守,让这种有创造力的球员无人盯防很危险。
当你按F9的条件搜索球员,结果大多是AMC位置的球员,阿森纳竟然就有三位!有时让手下球员按自己的想法改个打法、改个位置也是很有意思的嘛。顺便说一句,我最近开档南安普顿,看看老板买这些球员真是能买到谁就买谁啊,没有任何建队思路。中场没速度,后卫没硬度,无奈打慢节奏的442中场小菱形,兰伯特F9配合奥斯瓦尔多抢点,效果还算很不错,估计大伙没有人这么搭配的吧?:lol
各个角色职责简单介绍完了,当把这些在脑中有个概念以后,对战术安排的思路有极大帮助。具体怎样进行,在下一大部分介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原来如此啊。。。。。。&
“场上11人只干7、8个人的活儿”:这就是为什么战术不合理! 一语中的&
这样的帖子非常棒,比放上100个神阵有意义多了!这才是真的推动FM游戏&
请问大湿,如果同时设置DLP和AP,会不会造成和BPD-DM一样的职责冲突?&
请问大师,考虑到阵型的攻守平衡,假设左边是WCB的情况下,右后卫是否一定或最好是一个LFB?&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13:04 编辑
二、球队战术选项介绍
在这一部分里,由于要靠图片对比让大家看得更明显些,我会夸张一些地做图,比如说球员间的站位在场上并没有图里这么密集,但为了跟相反的图做反差,会做得夸张一些,大家明白意思就好。具体的差别在游戏比赛里也能看得出来。
球队战术的构建,靠这5个大部分组成:控球指令、进攻策略、阵型指令、防守策略、全局指令
长传冲吊GO ROUTE ONE,长距离高球吊向前场,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开门球和阵地战进攻,对方站好了防守位置。我方后场长传冲吊,这时接球队员一定是背向对方球门的。这里最关键的不只是接球队员多么强,能抢得到球,而是头球争下来第二点能不能被队友拿到。这种情况要求的是站桩中锋型球员;
另一种是防守反击时长传给突前的反击队员,这时一定是侧面面对对方球门向前跑的,突前型前锋更适合接应这种球。
更多直传MORE DIRECT PASSING,指在中后场时把球更多地向前场传递。快速地投入进攻,减少在后场时的被抢断失误。
更多短传SHORTER PASSING,队员间近距离地传球,更少地冒险向前传。
一队球员普遍的传球属性好,不能决定球队用什么方式的传球,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与对手的实力对比、对手的战术、双方身体条件对比等等很多复杂的综合因素。随便举几个例子,一队身体弱,传控能力好的球队去客场对阵实力比自己高、体能更好的高压迫球队,多短传的话很容易就被后场断球。一定要把所有的战术细节搞明白以后,去综合分析,不要单独考虑某一个战术点。
保持控球RETAIN POSSESSION,这个有问题,有待于探讨。没记错的话以前版本里爆棚的翻译是“保持控球”,效果是“减短传球,减慢节奏”。而英文介绍是PRIORITIZE KEEPING HOLD OF THE BALL,我直译过来为“首先选择保持对球的控制”。我认为这里的控制是指“接到球第一反应是像李毅大帝一样护住球,而不是快速出脚传出去”。因为“减短传球,减慢节奏”这个效果,通过”更多短传“和”放慢节奏“两个指令叠加就能达到,没必要单独做一个指令,重复这个效果。通过游戏里的观察,球员接到球后是先用身体护球,不急于出球,所以我认为应该叫做”尽量护球“,而不是”更多控球“。
多传空当PASS IN TO SPACE这个指令可以上图啦:
很简单的,一个是传脚下,一个是传空当。传脚下球很容易,但重要的是什么条件可以支持多传空当?首先是战术磨合度,当新战术出来时,熟悉度很低,再好的球员之间也会很多失误。随着熟练度提高,效果会好些。
然后是球员能力,得适合这种传球方式,重要属性是:传球、创造力、团队意识、工作投入、无球跑动、启动速度。前面的都好理解,至于需要启动速度,是因为传空当时对方球员面对球,方便判断球的路线,如果启动速度比本方球员再快的话,本方几乎没有机会拿到球。
把球传入禁区WORK BALL INTO BOX,大脚开往对方禁区PUMP BALL INTO BOX,这两个是相对的,一起讲。传入禁区是指有耐心有计划地组织进攻,尽量往禁区里的锋线供球,这样会相应减少些远射;大脚开往禁区和之前的”长传冲吊“比较像,只不过比”长传冲吊“更有目标性,就是高球往禁区内吊。
防守区域短传出球PLAY OUT OF DEFENCE本方禁区内把球防下来以后,靠短传向外传递,目的是保持控球,不轻易解围把球权还给对方。危险系数太高,尤其是对阵对方全场紧逼、积极抢断时,更要慎用。
多往边路出球CLEAR BALL TO FLANKS,本方防守成功以后,进行反击的时候,多往两个边后卫或边锋方向出球,相对于前边的“防守区域短传出球”更安全些。注意,这个边路出球和后边进攻策略里的“多走两翼”不一样,但却是有很大关联,叫做“战术安排的连贯性”。当防守出球给两翼的边后卫,同时边后卫在有一定的助攻能力,配合上“多走两翼”,这就是一整套连守带攻的两翼齐飞战术框架了。
尽早传中HIT EARLY CROSSES,有机会就传中,不论传中球员在什么位置深度。很多朋友问,为什么选了这一项可还是粘球不传呢?这问题出现的很频是吧?要注意:这款游戏设置的球员行为有个“限制尺度”,比如当前面没有接传中的队友时,传中球员绝对不会往对方人堆里传,这个算是“底限”,让球员不干这种胡来的事;又比如球员本身有经常盘带、护球的习惯,或者是大局观和创造力跟不上局势时,也是传不出去的。
高球传中FLOAT CROSSES,英文FLOAT形容的很生动,“飘球”传中,传得高了相对低球来说就是发飘。所以决定了高传中的头球攻门威力不是很大,跟多时候需要靠抢头球下来的第二点进攻。
低平球传中DRILL CROSSES,这个DRILL描述的比FLOAT还要生动有意思,原意是“钻头钻探”的动作,用作传中就很形象地表述出,球是又平又疾地向对方禁区腹地扎去。在这里给低平球传中“正个名”,以前我看到论坛里很多就低平球传中的作用的争论,一个说法占了上峰,”高球落点是后点,低平球落点是前点,要想抢前点,只能设低平“意思是低传中穿越不过防守球员的裤裆。这个理论只有一部分道理,有些太片面了。直接上图一目了然: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传中方式,也需要综合看你的进攻套路来。
突破穿越防线RUN AT DEFENCE,好理解,不解释,盘带好的球员适用。
有机会就射门SHOOT ON SIGHT,跟“尝试把球传入禁区”相矛盾的,觉得被能力不够,无法打到对方危险地带球就被抢掉了时用这个吧,增加射门机会;打弱队时觉得浪射太多,可千万别用这个。
下面这一部分重要了,进攻策略部分。听起来感觉很简单,就是选择多打那一边嘛。但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绝对不是:lol
多打两翼、多打中路、左路或右路,每一个策略都要跟你的传球方式、禁区解围的方式有关联,不然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奇怪,设的是多打中路,但没见到明显多的中路突破呀,随便摆个阵型来解释一下:
我见过很多朋友摆出过类似的阵容和战术指令:多打两翼,更多直传以发挥两边锋的速度优势。在纸面上看起来非常的美好,但踢着总是很难看。细心的朋友一下就能看出这个配置里的不合理之处了,我举这个例子是想个大家一个思路,捋清自己需要的打法应该怎么实现,当实现不了的时候,自己检查问题在哪
这套战术里,门将设的是短传后卫,不论传给哪个后卫,DLP都是积极回撤接应,要球的。但整体指令是更多直传,当后卫见到边锋有机会拿球时就会传过去,但直传的成功率会比短传向前推进低很多,同时也浪费了DLP的功能。如果设为整体短传呢,就会通过中场三人组的控制能力推进,到前场时多数是由AP向两翼分球。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两个边锋都是进攻职责,意思是在AP拿球时,两人都积极前插跑空当,形成下边这个情况
通过一个常见的例子,希望大家能有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方法。这里讲的不是很细,因为后边几大部分陆续都能讲到,最后整合到一起,就是属于一整套自己的战术体系,把你扔到哪个队做教练也不用求别人帮忙了。
轮流插上LOOK FOR OVERLAP,英文原意就是“寻找交叉进攻的机会”,SI给出的解释是:前排某队员护住球,把球传给后排插上、超过他位置的队友。所以,短传、自由度高、宽度利用比较窄,轮流插上,加上球员本身的撞墙习惯,这就是多特蒙德、巴萨手术刀式配合的特点。
阵型拉开PLAY WIDER、阵型收缩PLAY NARROWER,场上球员间横向宽度利用的大小。我比较怀念FM13里的20格的微调,我做过测试,大概测到每一格约为0.4-0.5米左右。但那么麻烦的调节方式肯定吓跑了很多用户,FM14里就取消了,销量也就好多了。大家都知道,破对手乌龟铁桶阵就得靠宽度够宽,扯开对方防线,加上定位球进攻。但宽度宽了,球员间距离相应得远了,尤其是斜线距离,一定要根据队员能力和临场观察来决定要不要打宽度。如果传球能力不高,打的太宽会让传球成功率低,还容易被抢断。像前几天一个朋友说南安普顿,进攻没问题,就是丢球多,总被打边后卫和中卫间的空当就是这个原因,宽度大了、中卫一夫当关的能力也远不够。
防线进一步前压MUCH HIGHER DEFENSIVE LINE、防线前压PUSH HIGHER UP,球队的心态决定了球员在场上的初始站位,这个站位的位置是指死球状态下,等待发球时的球员场上站位。而防线前压的指令是用来单独调节后卫线的位置,这在现代战术体系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用夸张点儿的图做个对比,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各种心态、自由度和防线位置,实际上不是这么夸张的:
以英超为例,成绩靠前的队伍,全都是后卫线能攻善守,像阿森纳、切尔西、曼城。成绩不好的传统强队虽然有其它方面的问题,但后卫线组织能力有限也是重要的一点。
防线回收DROP DEEPER、防线进一步回收MUCH DEEPER DEFENSIVE LINE道理与防线前压一样,要配合上全队的心态也低些,使禁区前危险区域有中场球员在保护,防线再回收的话使防守比较稳固。
严守站位STICK TO POSITIONS,要注意这里的严守站位不仅限于防守时,进攻中也适用,意思是不允许球员越过本身职责所在的范围,去填补其他球员跑位所造出的空位。比如边后卫助攻很靠前时,旁边的中卫保持自己的位置,会使两人间距离拉大。
灵活跑位ROAM FROM POSITIONS,对应于“严守站位”,这是个依靠球员个人判断来发挥的指令,需要较高的预判能力。举一个应用的例子:
允许边路球员交换位置ALLOW WIDE PLAYERS SWAP,和以前版本的边锋换位一样的,可以避开对方的指定盯人防守。FM13里我测过每次交换时间在15分钟左右,然后又换回去了。14里没测,估计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防守策略:
逼抢HASSLE OPPONENTS对对方持球队员的积极上抢,造成对方犯错。逼抢不代表一定要下脚凶狠,比如阿森纳的中前场球员身体比较文弱,但抢截能力却不错,靠的是大范围跑动逼抢来影响对手,而拼的主要不是下脚抢断的能力,靠的是“技巧性抢截”。开玩笑地说,好像在“吓唬对手”迫使对方犯错,需要预判、耐力、工作投入高。
不逼抢STAND OFF OPPONENTS,与逼抢相反,这是让对方放马过来,等进入我的防守范围后,我们再拼拼看,需要防守站位、抢断好。
铲球凶狠GET STUCK IN,这个指令又一次展现西方人的形容能力和想象力,GET STUCK IN--扎入对方的空间,像锋利的尖刀似的对对方持球人下脚。容易犯规,和失败后失去防守位置,一队球员全是黑又硬的肌肉棒子,要是不用这个指令就有点儿可惜了:lol
谨慎铲球STAY ON FEET,放对方从容起脚,等待对方传球失误和打飞机吧......
贴身盯人MARK TIGHTER,这个重要了,这是指对对方持球人盯防的距离贴的非常近,对方背身护球时造成对方转身困难或者力量不足导致丢球;对方正身盘带时,造成出脚空间减少,不容易传球和射门。好多的朋友反映中后卫有时很容易被过掉呢?很多比赛踢的也不错,但有时像神经刀似的怎么也盯不住人。仔细看好:贴身盯人适合防守人比进攻人身体强壮,不会被对方身体硬吃;并且灵活性不低于对方太多,不然对方一个灵巧的转身或盘带躲避,俗称“脚踝杀手”,防守人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敢贴身盯人。
造越位USE OFFSIDE TRAP,什么情况下适合造越位?造越位成功的话,只是破坏掉对方一次进攻而已,但一旦失败,后果就严重了。造越位对后卫球员的预判、启动速度、团队意识要求高,对球队的磨合度也是。战术打法方面,如果后防前压得太厉害,就不适合造越位。后场空间本身就太大,一旦失误,后卫回追的机会都没有,因为造越位是需要后卫在对方传球瞬间同时向前启动,失败的话再翻身回追就不可能了。不像是后卫普通情况下被突破,还可以回追;再有就是防线太深也没法造越位,这道理很明显。那只有在防线比较折中的情况下可以造越位,但本方防守实力如果够用,会有很多方式阻止对方进攻,有没有必要冒这个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个好的清道夫门将的话,可以用一用。再就是实力比对手明显弱太多,怎么守都守不住时,死马当活马医吧,弄不好会收到奇效,但更有可能连连失误被大比分虐掉。
全局指令:
缓一缓TAKE A BREATHER,在守转攻的时候先护住球,不急于打反击,恢复一下体力。相当于以前版本里的“防守反击&这一项不被使用,适合没有速度型突击手的控制型进攻球队,或体能不好的球队。
极快节奏MUCH HIGHER TEMPO、快节奏HIGHER TEMPO,进攻时快速地传切跑动,针对对方速度慢的弱点打出机会,拉掉对方体力,还能躲开压迫逼抢。缺点是失误也增多,对能力要求太高。
慢节奏LOWER TEMPO、极慢节奏MUCH LOWER TEMPO,增加传接球的成功率,当没有速度和体能优势的时候,节奏放慢,昏昏沉沉地踢也是件好事。
发挥创造力BE MORE EXPRESSIVE,适合创造性球员多的球队发挥自身才华,打出更多战术规定以外神奇的、匪夷所思的进攻。没有这条件的球队还是老老实实按下一条”保持纪律性BE MORE DISCIPLINED“来做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建议解读团队战术指令的时候联系战术面板里对应的变化,比如“保持控球”在战术面板的里的变化就是“放慢节奏,不传身后”,不联系战术面板的具体变化而光谈个人理解,反倒更容易误导人。&
很认真,很仔细,赞一个!!&
大湿请问 传球好的队伍 应该短传 叫他们传球倒脚保持控球 还是应当直传 增加传球距离 精准传球 打穿防守呀&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11:47 编辑
我说啊,你们把这个当毛片看了么,还多多益善呢?这么多内容,大伙都消化了没有,就急着更新呐?:lol
三、球员个人指令:
控球指令POSSESSION、传球指令DISTRIBUTION、跑位指令MOVEMENT、防守指令DEFENDING四部分,是在球队指令的基础上,指挥各球员去执行具体细节的命令。首先一定要弄明白每条指令是让球员做什么动作的,然后结合整体战术和球员职责来分析,该让球员具体去做那些动作比较合理。还有,球队指令里的“发挥创造力BE MORE EXPRESSIVE”如果选上了的话,那就尽量别给负责策应、进攻的有才华的球员设太多个人指令,那样你就看不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表演了。
控制球HOLD UP BALL,球到了脚下时先用身体护住,观察形势并能得到喘息的机会,需要强壮、平衡好。效果是让进攻节奏慢了下来,再传球时比快速出球更有稳定性,要看好自己的战术需要来选择。
更多射门SHOOT MORE OFTEN,鼓励球员多射门,中后场球员会多些远射机会,前场球员在危险地带接球了更多地选择射门,而不是分球或者再盘带以寻找更舒服的射门机会。不考虑整体战术,只看个人能力的话,射术精湛的球员可以用用,不然本身射术就粗糙的话,射门机会还不好,就等着看满场打飞机吧。另外有些习惯粘球的球员,尤其是前锋,让他们有机会赶紧射,别像国足90分钟都不射。考虑整体战术时,被对方实力压制得难受,打不进对方禁区时,让射门好的球员有机会就射,增加些远射威胁;而压制对手时,让不靠谱的中后场球员少打点儿飞机,更多给离对方门儿近的队友做机会。下边的“极少射门SHOOT LESS OFTEN&作用正相反,机会不好时要么分球要么带球寻找更好的机会。
更多盘带DRIBBLE MORE、DRIBBLE LESS,多盘带是通过带球过人来突破创造机会,而少盘带是靠传球。
带球拉边RUN WIDE WITH BALL,通过利用宽度往边路带球来拉伸开对方防守的密度,早些年看国足的一些边路球员做的非常好,把球贴着边线上边往前带,边裁盯着球,累得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不是因为国足的技术和意识好,而是贴着边线不容易被对方围抢,一旦被碰到球也是赚到界外球:lol 挺超前的打法
带球内切CUT INSIDE WITH BALL,带球从边路往中路走,不是两边内锋的专利,边后卫也可以的,看战术需要。最经典的边后卫内切,拜仁的拉姆算一位:
更多短传PASS IT SHORTER、更多直传MORE DIRECT PASSES,简单地说,短传指两球员之间没有对方干扰,更安全的传球;直传是越过防守人的传球,多是向前方传递,更有进攻性和丢球风险。是相对性的,并不是指绝对距离上的长短:
更多威胁传球MORE RISKY PASSES、少传威胁球FEWER RISKY PASSES,球员需要分工明确,到了对方阵地前,由哪些更具创造力的球员来输送炮弹,哪些是打掩护的,哪些是负责冲击的
比如说在我这套人员班子下,把组织的任务交给中场的AP,默认就是多传威胁球,但他的威胁球更多的不是致命一传,而是组织方面的调度;TM在禁区里做支点,回撤护球,我手动设置让他多传威胁球;IF就是猛张飞一样突击,只管多盘带,少传威胁球。得到的效果是,25场比赛TM阿BA 12球10助,助攻数和马塔阿扎尔一样多,超额完成我要的目标:victory: 10个助攻里多数是给了猛张飞许尔勒,为什么弄个“偏头痛”站位,就是为了多一点儿冲击的空间。
尽量传中CROSS MORE OFTEN、减少传中CROSS LESS OFTEN,就是字面意思,让边路球员多还是少传中,看战术需要来定。比如上边拉姆的例子就是少传中,更多向中路发展。
45度提前传中CROSS FROM BYLINE,下底传中CROSS FROM DEEP很好理解,不具体解释啦。就说一下两种传中的特点:
到这里大家能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边路球员贻误战机,瞪着眼就是不传,直到底线发现对方已经站好位置了,没办法,只能横穿、回传。
传中到近门柱CROSS AIM NEAR POST、传中到中路CROSS AIM CENTRE、CROSS AIM FAR POST显而易见,三个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特点:前点近门柱攻门角度小,门将容易防;中路防守最密集,不容易抢到点,但容易制造混乱,造乌龙和门前抢点;后点远门柱让对方防守转身很别扭,尤其是后点接球向中路做球,威胁极大。如果后点恰好是个高大的边锋在抢点,这一代里直接头球破门几率都很高,带点儿BUG的意味。
传中给进攻核心CROSS AIM TARGET MAN把这个结合上边讲的45度传中和下底传中好好应用一下,当进攻核心背身策应时、还有正身进攻的不同身位时区别对待。
快速手抛球TAKE QUICK THROW,门将拿球后快速抛给位置好的球员以发动快速反击,控制节奏型球队慎用。
大脚开球TAKE LONG KICKS,大脚开向前场,需要有强力的球员争顶,没有的话慎用。
短传给后卫DISTRIBUTE TO DEFENDERS,控制型打法必要的选项,让后卫做第一道组织线。
传球给指定的队员DISTRIBUTE TO SPECIFIC TEAM MATE,这个要注意,你设定传球的目标人员,一定不能站位太靠前,以免回撤时被断球。比如说进攻型边卫压上的比较靠前,发给他时要注意一下位置。
更多前插GET FURTHER FOWARD,指本方队友拿球时,跑位队员向前插,寻找空位拿球机会。区别于“保持位置HOLD POSITION”,保持位置是在指责所在的位置上活动,更稳定,容易让队友传球到脚下。
抱紧边路STAY WIDER,进攻时沿边路跑位,主要指无球时跑动。脚下有球时的边路突破指令是之前的“带球拉边RUN WIDE WITH BALL&,注意区别。
坚守中路SIT NARROW,区别于上边的”抱紧边路“,不往边路靠,在中路以保持阵型的紧密,配合中路密集进攻以多打少。
寻找空当MOVE INTO CHANNELS,往对方空当区域无球跑动,让队友配合传空当,或者不传的话也能扯动对方防线变形。
灵活跑位ROAM FROM POSITION,让球员离开本身职责范围,随机应变地走位。无球跑动高的球员可以甩开防守,踢得更灵活。同时阵型会松散,适当地让攻击组合里特定人物来灵活跑位比较好。
更多紧逼CLOSE DOWN MORE、减少紧逼CLOSE DOWN LESS,和团队指令里的逼抢是一样的,如果团队不设紧逼,可以在这里单独设置某队员进行局部逼抢。
凶狠抢断TACKLE HARDER、文明抢断EASE OFF TACKLE,和团队指令一样。
贴身盯人MARK TIGHTER,一样一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11:01 编辑
球员习惯行为介绍与应用:
我在以前版本里做过大量的测试,通过严格的指令来控制球员发挥本身的习惯,效果不错。但有一个感觉是,如果把球员放到适合他本身习惯的位置上,让他发挥自身习惯特点来配合这个职责,效果会非常好。比如说内锋的职责,让有”喜欢内切“的球员来做,效果比同样水平没有这习惯的发挥更自如。
这里的英文是SI官方的解释,有些中文是我自己翻译的,有些用爆棚翻译。由于习惯动作实在太多了,时间有限,难免有遗漏,我先挑相对重要的做图解。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的习惯本身没有好和不好的区别,关键看把它怎么应用,用的合适了事半功倍,不合适就会自废武功。
从射门习惯开始,比如喜欢远射SHOOT FROM DISTANCE,我们都知道远射命中率肯定比禁区内射门低很多,但为什么现实中的英格兰双德的远射这么出名,是因为在场上应用的很到位。试想当一个组织核心突破重重包围到了禁区前,已经累得牛喘,发现没有队友接应,这时起脚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脚浪射。而中场球员后排插上找到空位,有充分的起脚空间时,机会比前者就大很多:
大力射门SHOOTS WITH POWER,配合刚才的插上型远射简直是绝配。但大力射门的准备动作和幅度都太大,精确度也低,不适用于禁区内的乱战。经常看到单刀不进的一部分情况,就是因为面对门将时想把球网射穿,结果速率太慢被破坏,或者太过发力射的太正。
有角度的巧射PLACE SHOTS,追求角度和精度的射门,一般都是灵活、技巧型球员的习惯。与大力射门正相反,在禁区内让对方防不胜防,但远离球门时就没什么威力了,在安排职责时要注意结合这些球员自身的特点。
盘过门将射门LIKES TO ROUND KEEPER,盘过门将确实会减少单刀时被封堵的几率,但也有个问题:当你的战术打法总是让这球员在禁区内活动时,有时是盘过门将了,但后防球员紧接着就封堵住,不知你们看过这情况没,反正我是看见过。像这类习惯要么通过严格的指令设置,尽量“有机会就射门”,要么在龟缩反击的战术里让他发挥作用。
过顶球吊射LIKES TO LOB KEEPER这个对技巧跟时机的要求太高,经常一场比赛里也没有一个能吊射的机会,你想那得需要后卫离得多远,并且门将出击的多靠前才可以啊,所以不管它吧。
尝试倒勾球Attempts overhead kicks,同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吧。
第一时间射门Tries first time shots这个厉害了!禁区杀手的必备武器啊,大因扎吉的法宝:超短的神经反射时间+判断落点能力+第一时间射门。比较适合抢点前锋用。但我也见过这种球员被逼到禁区外接球时,第一时间射门就没什么威胁了。
下面的活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明白所有的习惯是怎样在场上发挥的,并且给球员以适当的自由度,那你就会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和真实世界里同样表现的球员。
沿左、中、右路带球突进Runs with ball down left、center、right,有机会就带着球跑,好理解。要着重说的是,为什么很多朋友看到边锋下底了就是不传中?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过早地把球交给了这种带球突进的球员,他拿球就一路突击到底线了,中路队员都跟不上,没人抢点。至于怎么解决,得看具体战术环境里的需要,总之一个原则是不能让这种突击型球员与其他队友的进攻节奏差太多,脱节了。
经常盘带Run with ball often,带球比较多。把他放到关键位置,需要多带球突破的地方来发挥,像边路、对方禁区两肋。自己的后场还是酌情使用,被抢断就不好了
很少盘带Runs rarely with ball,在锋线上的话用来做进攻支点比较好,站桩中锋、伪9号等,正符合职责的特点;中场的话作为中路向两翼转移球的中转,靠分球来调度比赛,抢球机器类球员比较常见。但由于不盘带会使传球路线减少,当碰上对方紧逼时,主要靠短传出球,因为紧逼下直传的话基本没有路线,成功率非常低。
拉到空档接球Moves into channels,这类球员需要很会无球跑动,神出鬼没一般,配合上队友多传空当的话会很销魂:
在这多说一句,我看过一位介绍战术的朋友的理论:当对方设了两名中卫两名后腰防守时,我方就相应设四名进攻职责的球员。大概是这个理论意思,为了保持有足够的进攻火力。我并不是说理论的对与错,而是说足球的魅力并不是简单的堆砌球星、一打一等等简单的数学计算。在这个进球里,马塔和阿扎尔都是是做策应,杜蕾斯是伪9号,通过先回撤吸引防守压出来,然后反跑空当,通过合理配置战术来以少打多。具体的战术合理性分析,在后边第五部分再来研究。
有机会就进入对方半场Gets Into Opposition Area ,主要是后场球员,喜欢往对方半场冲,凑热闹,看球看的清楚?!哈哈
有机会就前插(入对方禁区)Gets Forward Whenever Possible 这个和下边的“Arrives Late In Opposition Area ”容易搞混,尤其是中文翻译过来以后。有机会就前插是指中后场球员在进攻时看准机会往禁区里无球跑动切入,给队友多一个传球点,这个好理解,在之前上过图。WZSZ朋友好像是问这个和个人指令里的“经常前插”的区别?那区别就是个人指令“经常前插”适用于各个位置的前插跑动,而这习惯主要是对禁区攻击的行为。
晚一点进入对方半场Arrives Late In Opposition Area,有的版本译成“后插上进攻”,但实际行动是指当队友在对方半场组织进攻时,这球员不急于积极前插到攻击第一线,而是慢插上在整个攻击的最后一条线。至于具体作用,我也没想出有特别值得发挥的地方。
从不前插Stays Back At All Times ,意思是一直待在球队的最后边,简单理解成“从不前插”也差不多。
背身拿球Plays With Back To Goal ,站桩策应中锋的好习惯,有身体做掩护,在对抗激烈的中路能顶得住,给队友做支点。我见过后腰有这习惯的:lol 现在快速激烈对抗的足球可不需要这种老式打法。
撞墙配合Plays One-Twos 最基本的团队战术了,就不具体画图啦。这一部分介绍的有点儿粗糙,因为这些基本的工作有好多好多的文章在做介绍,我着急到第五部分,整体的战术构架合理性分析。
尝试传出致命球Tries Killer Balls Often ,这个好啊!好多传球和创造力,加上好的习惯绝对销魂!
不传穿越球Plays No Through Balls ,比较稳妥,会减少因能力不足导致的传球失误。
紧靠边线Hugs Line ,场地宽度利用的最大化,让防守很难防,但造成回防距离就太远了。
停球观察局势Stops Play,合理地控住球以观察场上形势,使传球更稳健,同时也会降低整体进攻速度。区别于下边的“Dwells On Ball ”。
控球时犹豫不决Dwells On Ball,在决定下一个动作前,停球时间过长,是个弱势的行为习惯,一般决断高的球员都不会有这习惯。
喜欢滑铲Dives Into Tackles ,英文用了“DIVE下潜”来形容飞铲的凶狠,太禽兽了。
不倒地铲球Does Not Dive Into Tackles ,靠站位来防守,比滑铲更能守住阵型。这两种防守动作的后卫在使用时要注意。如果实在没法严格控制球员的滑铲,那就得把他放到防线最前边,放到后边的话不论是犯规还是失去位置都太危险了。
控制节奏Dictates Tempo ,按球员自身的判断来调度进攻的节奏,绝对的中场指挥官。记得皇马中场堆积了一堆这种人才,一人一种进攻节奏...都这样了听说还要买多特的GUNDOGAN...那样中场到底听谁的...
为拿球回撤很深Comes Deep To Get Ball ,经典的拖后核心习惯。当中前场串联不好时,前场核心像马塔之类也有这习惯,回撤接应会增强中场控制力。很多边锋也有这习惯,非常适合与进攻边卫来配合叠瓦式进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主要是“有机会就前插”这个习惯比较难处理,我觉得不能把有这个习惯的赋予核心,例如利物浦的杰拉德(他的身体属性不符合这个习惯)。&
支持啊,感觉喜欢远射其实效果还好,经常会看到远射打到门楣然后队友去补射入网- -&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namnam 于
09:24 编辑
合理战术配置的临场应用:
献给没出去啪啪啪,而继续奋战在FM一线的朋友们。先上一图,大家帮我先看看,点评一下,从哪儿说起都行:
右前场局部的站位太密集,做一点改动
由于我主要想用杜蕾斯做主力,所以就不改AF啦,还是坚持用P。一切为了周薪20万镑的这货发挥余热:lol
这算作一个小例子,当发现哪里不对劲,按照前面四部分介绍的内容,综合思考一下,解决的办法会有很多,选一个自己想要的就好。
看莫耶斯当教练看的我头大,本不爱摆弄豪门球队,但看的我手痒,还是来教教莫耶斯怎么样利用81脚传中吧:lol
曼联的球员整体特点:拼劲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给我的直观印象就这一个,屌丝红魔。要气质没气质,要技术没技术,已经不是当年的魅力红魔了。用好这一点,让球员在十分自由的自由度+更多逼抢下,满场飞奔,扬长避短。
攻击重点被我移到右侧,因为E3年龄大了,重点培养右翼的拉斐尔。现在的人员配置,根本没有打硬仗的气质,但虐菜还是轻松的。
进攻由右路的后卫和拖后核心发起,边锋多前插、抱边、少射门、下底传中,把空间拉开;鲁尼DLF在前场调度,大部分进球都是这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P改AF。然后把TM和AF互换位置BWM和DLP互换位置如何&
在线时间 小时
前排留名待更新:lol
在线时间 小时
前排支持打湿。前几天我问您霍村的那个战术觉得您讲的太对了,后来重新大刀扩斧的改了,绝对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大师 多占几层喽啊
在线时间 小时
马特拉济 发表于
大师 多占几层喽啊
是湿啊,不是师
真的很大湿:lol
估计5层楼就够让多数新手朋友们对战术系统的理解有个本质上的飞跃了,那就够啦
确实有效果,妈妈再也不担心我老是去下神阵啦&
确实有效果,妈妈再也不担心我老是去下神阵啦&
在线时间 小时
前排留名等学习涨姿势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前排 支持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等着大湿的大手笔呢,你另外一个帖子我觉得讲的很好啊,可惜大部分是关于切尔西的,有木有442的思路呢?
请问那是哪篇帖子呢?&
在线时间 小时
等待等待等待等待
在线时间 小时
大湿加油,养肥了再看
在线时间 小时
如花大湿求给力
在线时间 小时
火钳刘明,支持楼主!!!
在线时间 小时
支持支持前排围观哒湿潮吹:shutup:
在线时间 小时
:lol很好 学习下
在线时间 小时
留名搬板凳: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撤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