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主为什么用人物肖像

【2016搞笑诺奖】化学奖得主是大众汽车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016搞笑诺奖】化学奖得主是大众汽车
本文作者:PanSci
(文/afore,王劈柴)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化学奖颁给大众汽车,以表彰其提出电气自动化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的解决方案——每当汽车接受检测时。
化学奖颁给一度陷入作弊丑闻的大众公司,一个实至名归的ignoble。图片来源:ImpropableResearch
数十年来,汽车制造商不断尝试研发马力强大、废气排放量少的引擎,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大众汽车进行了一项“聪明”的尝试,他们发现,只要在引擎上加装一个只在检测时降低排放量的“减效”装置(Defeat Device),就能轻松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受检时启动减排功能通过测试,平时驾驶时又可以享受汽车的高效能。
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通告,指控大众汽车公司的多款柴油汽车安装非法软件,在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在实际驾驶中,这些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达法定标准的40倍。随后大众承认他们在全球约1100万柴油车上加装了这种软件,时任大众CEO的马丁o温德文(Martin Winterkorn)引咎辞职。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大众门事件。
前大众CEO马丁·温德文。图片来源:
柴油车是污染大户
多年来,柴油卡车和公交车是高速公路上的最大污染源。柴油引擎所使用的燃料与汽油车不同,柴油车不靠火花塞点火,而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高温将燃料点燃,因此如果柴油引擎获得的氧气不足就无法将燃料完全燃烧,而且会排放许多污染物:氮氧化物、燃烧不完全的燃料以及煤烟等。其中氮氧化物暴露在太阳下时,会产生臭氧。而当我们暴露在充满氮氧化物及臭氧的环境中,会引发气喘、呼吸道疾病,甚至可能缩短寿命。此外,臭氧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及肺病。
由于引擎和燃料本身的特性,柴油机容易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各种污染物。图片来源:
大众汽车采用一种称为 “选择性触媒还原系统(SCR)”的技术减少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这种技术会将由30%尿素及70%的水混合而成的溶液喷在引擎排气管中,并通过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为对人体危害较低的氮气、氧气、水及少量的氮氧化物。美国柴油技术论坛(Diesel Technology Forum)指出,选择性触媒还原系统能将柴油所排放的氮氧化物降低至10%,这使柴油引擎能够被用于对废气排放量管制较严格的家用汽车中。
但是这种技术似乎仍无法满足美国严苛的环保标准,在2013年,非营利团体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打算比较欧洲及美国同款柴油车型的废气排放量,他们与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研究员合作,在洛杉矶分别测试了捷达、帕萨特和宝马的四缸2.0升柴油引擎车——结果只有宝马通过测试。
大众汽车一直面临柴油机污染过高的问题。图片来源:
重新定义减排
和很多其他影响世界的发现一样,大众的“新技术”并不是研发部门专门攻坚的结果,而是几个工程人员在情急和偶然之下的“灵光乍现”:当研发人员发现他们无法在检测之前完成减排任务时,于是决定“对症下药”,只有在检测时才做跑分王。当然这种说法也可能是大众危机公关的方案之一。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汽车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接受检测?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机械工程学系教授安娜o史黛芬诺保诺(Anna Stefanopolou)表示,汽车会侦测方向盘的使用情形。在正常情况下,当驾驶转弯时,方向盘也会震动;但当汽车在进行检测时,方向盘并不会随着车轮转动而震动。这时,大众汽车的减效装置就会接收到讯号,并启动降低废气排放量的功能,让汽车通过检测。由于检测过程十分繁琐,反而提供了很多类似这样的细节给汽车识别什么时候是日常开车,什么时候该应付“领导视察”了。
美国环保署给出的参检车辆准备流程,只是准备阶段就如此繁琐,整个检测过程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图片来源:EPA
接下来的软件部分就很简单了。“用一条语句就能解释它是如何发生的,”来自测试软件开发公司SmartBear的产品经理尼基o考尔(Nikhil Kaul)说:“If 你这么做,then 做那个。If 某些事情没有发生, then 做这个。”
也许看上去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这项研究确实花费了大额经费:为应对这次违规事件,大众公司拨款65亿欧元用于召回、赔偿与罚款事宜。而失信丑闻给大众和“德国制造”蒙上的阴影又会在这个数字上追加多少则不可估量。
(本文改编自原发于Pansci的)
你可能感兴趣
中国的维稳可以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了?
引用 的话:国标很严格的国标严格没用的啊.....请看现已被封杀的&苍穹之下&相关内容,咱不讨论为何被封杀和拍这个片子的人但是!!关于进京做蔬菜运输的货车某个排气零件是实心的完全无用的,这段至少是真实的, 这些车辆被生产并且检验合格也是真实的, 这些车辆在路面上行驶不会被处罚也是真实的国标虽然严格,然而这并没有什么O用.
我猜下面十条回复又会提到国人造假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7)
我猜下面十条回复又会提到国人造假
引用 的话:我猜下面十条回复又会提到国人造假国人不用造假,我们有制度优势(嘴歪眼斜)。
引用 的话:我猜下面十条回复又会提到国人造假国人那个不叫造假好么....是根本就没有管尾气排放的问题......
引用 的话:国人那个不叫造假好么….是根本就没有管尾气排放的问题……国标很严格的
显卡厂商不也有测试专用的优化吗?
引用 的话:国标很严格的国标严格没用的啊.....请看现已被封杀的&苍穹之下&相关内容,咱不讨论为何被封杀和拍这个片子的人但是!!关于进京做蔬菜运输的货车某个排气零件是实心的完全无用的,这段至少是真实的, 这些车辆被生产并且检验合格也是真实的, 这些车辆在路面上行驶不会被处罚也是真实的国标虽然严格,然而这并没有什么O用.
引用 的话:国标严格没用的啊…..请看现已被封杀的相关内容,咱不讨论为何被封杀和拍这个片子的人但是!!关于进京做蔬菜运输的货车某个排气零件是实心的完全无用的,这段至少是真实的, 这些车辆被生产并且…多了。罚的不狠而已。 抓住全部罚到倾家荡产,看哪个还敢
引用 的话:多了。罚的不狠而已。 抓住全部罚到倾家荡产,看哪个还敢罚的太狠会有很多问题的.比如没人敢拉货突然之间大城市的各种物资供应中断了,社会动荡....车企要上管用的设备,导致车价格上升了,竞争不过外面的车,倒闭,社会动荡.....拉货的人要换车or填设备,买不起,转行,运费上升,物价上涨,物资短缺,社会动荡......总之,维稳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中国的维稳可以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了?
引用 的话:罚的太狠会有很多问题的.比如没人敢拉货突然之间大城市的各种物资供应中断了,社会动荡….车企要上管用的设备,导致车价格上升了,竞争不过外面的车,倒闭,社会动荡…..拉货的人要换车or填设备,买不…真正的大车,尤其是新车,都不是大问题,那些旧的小车才是污染的主力。 一辆旧车排放可以超过10辆新车
有点好奇:搞笑炸药奖的奖金几何?
然后当时宝马马上表示:我们没有使用大众的那款作弊软件!
引用 的话:中国的维稳可以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了?必须的!
其中氮氧化物暴露在太阳下时,会产生臭氧。而当我们暴露在充满氮氧化物及臭氧的环境中,会引发气喘、呼吸道疾病,甚至可能缩短寿命。此外,臭氧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及肺病真正的大车,尤其是新车,都不是大问题,那些旧的小车才是污染的主力。
图片下面拼写错误:ignoble来自
引用 的话:中国的维稳可以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了?这个没得奖简直让我怀疑这个奖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引用 的话:图片下面拼写错误:ignoble我也强迫症了hhh
引用 的话:有点好奇:搞笑炸药奖的奖金几何?10万亿津巴布韦币
好好的一篇文章,又有自卑的人来侮辱祖国。外国的好事,祖国垃圾;外国的垃圾,祖国更垃圾,这是一小撮人的逻辑。
中国汽油国标和减排是什么样的,各位可以去看看柴静的穹顶之下,西方是环保部门最有发言权,我国的环保部是吉祥物。西方环保部们有执法权,然而我朝环保部是然并卵。这篇被紧急下架正说明戳到某些部门的痛处了,这不叫民族自卑,我们的得面对现实
软件是电器大厂 Bosch
开发提供的, 据说内部说好了其他情形下不可以启动这部分。个人认为, 自动化测试装配好的车辆,这个软件是可以减少这时候的测试排放。不过大众的决策人肯定是脑洞大开, 打起了这个主意。 随便一个工程师,是没有权限去用这软件来行骗。
所以说不要老催进度,会出事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要有时间概念。前几天公司发生事故,人都被炸没了,收拾了一天才把烂肉都收集起来了。小伙子生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引用 的话:显卡厂商不也有测试专用的优化吗?优化跟这个是完全两回事吧……
引用 的话:优化跟这个是完全两回事吧……那个就是名为优化的作弊,只有在跑分的时候看起来很牛逼
这个奖颁的真讽刺,备考应试大法万岁来自 广告位招租
那大众公司的人去领奖了吗?
引用 的话:那个就是名为优化的作弊,只有在跑分的时候看起来很牛逼然而显卡这种千把块的东西,真的想坑人还没大众那么狠,别人坑钱,大众坑人命……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获取验证码
第三方登陆:
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越来越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历届名单_百度知道【2014诺贝尔奖】化学奖深度解读:突破极限,见所未见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014诺贝尔奖】化学奖深度解读:突破极限,见所未见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 诺贝尔
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作者:wisdomfire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三个物理学家: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和W·E·莫纳(W. E. Moerner),以表彰他们对于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们的突破性工作使光学显微技术进入了纳米尺度,从而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活细胞中不同分子在纳米尺度上的运动。
这三位获奖科学家都是业内大牛,很有知名度。贝齐格是美国应用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目前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工作;赫尔是罗马尼亚出生的德国物理学家,现在担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莫纳则是美国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从1998年至今一直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左)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中)斯特凡·W·赫尔 (Stefan W. Hell),(右)W·E·莫纳(W. E. Moerner)。图片来源:从左至右:janelia.org, wikipedia, wikipedia
这三大牛中,贝齐格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贝齐格加入贝尔实验室,研究一种非常特殊的显微镜(叫近场显微镜)。贝尔实验室是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已经出了好几个诺贝尔奖得主。但是,贝齐格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几年、发了好几篇好文章、得了好几个奖之后就觉得在学术界没意思,于是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去哪儿呢?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贝齐格其实是个土豪,是个富二代。他离开贝尔之后就去他爸开的公司 了。是金子到哪儿都闪发光,在公司上班的几年间,贝齐格又搞出了好几个发明和专利。赚了大把的钱之后,贝齐格觉得在工业界待“累了”,又想回学术界——但这个时候,他已经离开学术界七年,想回来谈何容易?
怎么办?牛人说:没事,我先在家捣鼓捣鼓。就这样,贝齐格在自己家客厅捣鼓出了一个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PALM,见下),最终导致他夺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不过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捣鼓完这个超分辨率显微镜没几年,贝齐格又觉得自己的这个技术没太多意思,便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开始引领另一个潮流(选择性光片照明显微镜,这几年刚火起来的一个领域)。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今年八月在德国的一个学术会议 上,有人问贝齐格关于诺贝尔奖的事,大牛撇撇嘴傲娇地回答道:诺贝尔奖没意思,做有趣的科研才是正事。
光学显微镜及其分辨率限制
为什么说这三位获奖者的工作是突破性的呢?
故事得从光学显微镜说起。随着黑暗的中世纪时代结束,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化艺术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现代自然科学也慢慢发展起来:第一台光学显微镜正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问世。是谁制造了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已不完全可考(一说是两个荷兰的眼镜制造商于16世纪晚期发明),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以后科学家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来瞧瞧这个瞅瞅那个了,观察的对象当然也包括各种生命有机体。在那个时代,随便看看树叶小草也是个重量级的大发现:著名的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先生就是在1665年用光学显微镜看了看红酒瓶的软木塞从而发现了细胞的存在。现代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皆因光学显微镜而诞生,光学显微镜也成为生命科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人们观测的东西越来越小,人们不禁疑问,光学显微镜到底能看多小?
“能看多小”换成比较科学的说法就是“分辨率有多高”。分辨率(严格讲是光学分辨率)描述的是成像系统解析成像细节能力,或者说是成像系统能区分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1873年,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得出结论: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有一个物理极限,即所用光波波长的一半(大概是0.2微米,即200纳米)。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理解这个,我们回到高中物理曾经介绍过的单缝衍射实验:当一束光经过一条狭缝,在中间亮条纹的两侧会出现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是因为光是电磁波,它被狭缝限制时会发生衍射从而偏离直线传播。如果光经过的不是一条狭缝,而是一个圆孔,那么圆孔会在各个方向上限制光的传播,从而光在各个方向上发生衍射而形成圆孔衍射图样,或者叫“爱里斑”(Airy Disk):这个图案中心有一个比较大的亮斑,外围有一些 明暗交替的环。同样的道理,由于衍射的存在,成像系统无法把光线汇聚成无限小的点,而只会在像平面上形成有限大小的爱里斑。通过任何光学仪器成像的过程,都可以认为是把物平面上的无数微小的点转换成爱里斑,然后再把它们叠加起来呈现在像平面上。这样的结果是,任何成像系统所得到的像无法精确地描述物体的所有细节。
那么像平面上能够呈现多精细的细节?假如物平面上有两个点,通过一个光学成像系统后产生两个爱里斑。当这两个点离得较远时,像平面上的爱里斑也会离得较远——此时我们可以轻松分辨出物平面上有两个点。如果把两个点逐渐移近,爱里斑也会随之接近。当它们接近到一个圆斑中心与另一个圆斑边缘重合的时候,我们达到能够分辨出有两个点的极限(这就叫瑞利判据)。如果这两个点更接近,像平面上的两个爱里斑就几乎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圆斑,那物平面上的两个点就不可分辨了。因此,爱里斑的直径就给出了理想光学系统的最高分辨率;在光学显微镜中,这个数值大概是光波波长的小一半,0.2微米或200纳米。
(A),(B)爱里斑;(C)分辨率及瑞利判据。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光学显微技术无法突破这个极限。为了达到更高的分辨率,很多人选择了其他显微技术,如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能达到0.2纳米)。事实上,电子显微镜也是遵循衍射规律的。不同的是电子波长比光波短1000倍,从而分辨率更高。然而,电子显微镜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它很难用于活体生物样品的观察;相反地,光学显微镜对于观察的样品基本没有侵略性。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这三位科学家是如何突破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呢?
首先登场的是莫纳。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荧光。荧光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荧光分子能够吸收一种波长的光,放射出另外一种波长的光。荧光分子是有一定寿命的,其持续发光一段时间后,将不能继续发光(这种现象叫做光致褪色)。荧光分子可以是荧光蛋白质分子(如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也可以是有机分子。在莫纳之前,人们观测荧光分子时都是同时观测到几百万几千万个分子,得到的结果是其平均统计结果。而莫纳是第一个能够探测单个荧光分子的人,于1989年将技术推进到观测单个荧光分子。能够探测并观察单个荧光分子对于超分辨率显微镜极其重要。虽然单个荧光分子成像后也是一个0.2 微米的爱里班,但是在没有其他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它的中心位置可以更精确地被确定下来的。这就好比一座山峰直径很大,但是峰顶的位置却能轻松的测量。在一定条件下,单个荧光分子的定位精度能达到1纳米。这是超分辨率显微镜的基础。
莫纳的另一个贡献是发现了像控制电灯泡一样方便地控制荧光蛋白发光的方法:一些已褪色的荧光蛋白在照射 405nm激光后能够被激活,再照射其激发光(如488nm)即可重新发出荧光;这个方法称为“光激活(photoactivation)”。
光激活定位显微镜原理。图片来源:修改自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报告。
贝齐格发明的超分辨率显微镜叫光激活定位显微镜(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PALM),其中所利用的就是莫纳发现的光激活方法。贝齐格利用微量的405nm激光照射样品,使得其中极小部分荧光分子能够发出荧光。由于这些发光的荧光分子很稀疏从而相距较远,它们的位置能够精确地确定下来。等这些分子光致褪色后,再次照射405nm激光而激活另一小部分荧光分子。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将样品中的所有分子定位出来,从而得到整个样品的图像。
溶酶体膜在不同显微镜下的成像结果。(左)传统光学显微镜成像;(中)光激活定位显微镜成像;(右)放大的光激活定位显微镜成像。注:0.2 微米刻度相当于阿贝衍射极限,分辨率得到很大改善。图片来源: Science 313:。
赫尔则另辟蹊径,他发明的是STED(受激发射损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荧光成像技术。在这个技术中,虽然激发光脉冲能够激发0.2微米区域内的所有荧光分子,但是另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激光能将其照射区域的所有分子的荧光消除,从而只留下中间的分子的荧光。通过扫描整个样品,从而实现对整个样品的成像。
STED显微镜原理。图片来源:修改自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报告。
另一片天空
今天,科学家们能够从最微小的分子细节来研究活细胞,这在前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纳米显微 (nanoscopy)领域,科学家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构,也可以观测活细胞中不同分子的运动—— 他们能够看到脑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是如何形成的,他们能够观察到与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症和亨丁顿舞蹈症相关的蛋白聚集过程,他们也能够在受精卵分裂形 成胚胎时追踪不同的蛋白质。这无疑将推动人类从分子水平理解生命科学中的现象与机理。
华人科学家庄小威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与贝齐格2006年发明PALM同时,哈佛大学化学系与物理系的华人教授庄小威也独立发明了另一种超分辨率显微镜(STORM,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PALM和STORM这两种显微技术不仅同年,而且原理也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贝齐格利用的是光激活蛋白,而庄小威使用的是有机荧光分子对。但很遗憾的是,庄小威并未能分享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编辑:Calo)
文章题图:nobelprize.org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文章内容:大牛撇撇嘴傲娇地回答道:诺贝尔奖没意思,做有趣的科研才是正事。800万瑞郎,才100多万美元,三个人分一分才三五十万,这点钱对于他来说简直不算钱
生物信息学硕士
看到标题第一反应是庄小威上了……遗憾啊。
没人觉得给这个化学奖有问题么...这不是该给物理奖么..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3)
生物信息学硕士
看到标题第一反应是庄小威上了……遗憾啊。
引用文章内容:大牛撇撇嘴傲娇地回答道:诺贝尔奖没意思,做有趣的科研才是正事。800万瑞郎,才100多万美元,三个人分一分才三五十万,这点钱对于他来说简直不算钱
焦外太美妙了!!(器材党滚开。。。)
荧光分子附着在被观测的细胞上?
引用文章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与贝齐格2006年发明PALM同时,哈佛大学化学系与物理系的华人教授庄小威也独立发明了另一种超分辨率显微镜(STORM,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小威难不成收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还是发现时间晚了?还是技术没有PALM成熟?还是父母不是富二代?
求比对电子显微镜的优缺点
引用 的话:求比对电子显微镜的优缺点文中说了,最大的优势在于“活体”观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引用 的话:求比对电子显微镜的优缺点参见此处评论
智商太高,100个赞我喜欢。
他们的论文的题目是神马。。我想看!
Stefan Hell,这外国人真是什么姓都不稀奇啊
引用文章内容:光波波长的小一半光波波长不是有很多种咩引用文章内容:是谁制造了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已不完全可考有点质疑咯
引用文章内容:,但是另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激光能将其照射区域的所有分子的荧光消除,从而只留下中间的分子的荧光。很好奇是怎样消除的。。
为什么荧光分子一定会附着在被观测的表面上呢,散开了不就看不到了吗
没人觉得给这个化学奖有问题么...这不是该给物理奖么..
引用 的话:光波波长不是有很多种咩有点质疑咯人眼可视一般最短波长就400nm,小于这个就是紫外了,某些频段的紫外对有机分子有破坏作用。引用 的话:很好奇是怎样消除的。。照到的那些分子受激发光,没有照到的就自发荧光。前者快后者慢。
引用文章内容:虽然激发光脉冲能够激发0.2微米区域内的所有荧光分子,但是另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激光能将其照射区域的所有分子的荧光消除,从而只留下中间的分子的荧光。这甜甜圈形状的激光意思是能生成200nm更小的暗斑,这是怎么绕过衍射极限的,为什么不直接生成一个亮斑呢
引用 的话:求比对电子显微镜的优缺点这个可以做live imaging(也就是活体实时观测),另外电镜虽然分辨率高,但是对于目的蛋白,或者是想观测的结构标识的方法有限,特异性也一般,制作起来复杂,一般一次只能标识一个结果,在超分辨率显微技术之前,有通过结合电镜和荧光显微镜的技术(CLEM)来帮助更好地识别,但还是相对复杂。PALM和STORM非常容易在传统荧光显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利用了荧光分子的特性(其中一些事已经广为应用的,比如storm中的Alexa647),加上一些图像的处理就可以实现,同时在特异性上大大优于电镜,一次也可以标记多个蛋白(multichannel,印象中两个是没问题的,也有做三个的,一般来讲两个就非常解决问题了,因为可以互相参照,比较两个蛋白的位置什么的)相对于电镜的缺点可能是对于一些结构没法标识,因为主要是建立在蛋白的抗原抗体反应上的(简单地说就是一抗识别要研究的蛋白,然后用带着荧光二抗识别一抗,然后就可以成像了)。这个还要其大家补充了不过缺点是比较耗时(相对一般显微镜,得到更多信息当然需要更多时间了),拍照需要大约20分钟,得到数千张图片,再分析合成,在Mac book pro上得跑上一小时,不过得到的结果还是很让人striking的。最后放上一个小短片可以帮助理解拍照,处理和重建的过程
引用 的话:很好奇是怎样消除的。。 激发激光把荧光分子激发到跃迁态,随后的消除激光正好调节到分子回到基态的频率,然后诱导分子受激辐射回到基态,荧光就消失了。这个步骤只要比分子自发辐射荧光的半衰期短,就来得及
引用 的话:这个可以做live imaging(也就是活体实时观测),另外电镜虽然分辨率高,但是对于目的蛋白,或者是想观测的结构标识的方法有限,特异性也一般,制作起来复杂,一般一次只能标识一个结果,在超分辨率显微...你贴YouTube的视频让我们国内屌怎么活 &_&
作者蛮有意思,很喜欢艾力克·贝齐格的描述!土豪的世界真不好懂呀!
引用 的话:800万瑞郎,才100多万美元,三个人分一分才三五十万,这点钱对于他来说简直不算钱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钱.而是你的成果是全人类认可的.是历史意义.总有一天,你可以很傲娇地对孩子说这事.
引用 的话:你贴YouTube的视频让我们国内屌怎么活 &_&翻墙越狱
引用文章内容:再次照射405nm激光而激活另一小部分荧光分子为什么重复照射405nm激光激活的就是另一小部分荧光分子了呢,求其中的机制
引用文章内容:但是另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激光能将其照射区域的所有分子的荧光消除,从而只留下中间的分子的荧光。通过扫描整个样品,从而实现对整个样品的成像。菜鸟表示不太理解这个,有大神帮忙解释下吗在图片上说是只有纳米体积的才能留下来,那为什么扫描好刚好能将样品成像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样品的轮廓上覆盖的荧光蛋白分子恰好是纳米体积的呢?
引用 的话:荧光分子附着在被观测的细胞上?同问
引用 的话:没人觉得给这个化学奖有问题么...这不是该给物理奖么..可能更侧重超分辨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吧,分子水平
引用 的话:这甜甜圈形状的激光意思是能生成200nm更小的暗斑,这是怎么绕过衍射极限的,为什么不直接生成一个亮斑呢感觉这个步骤还没有涉及到衍射(即没有遇到什么狭缝或者小圆孔什么的),只是之前的一个步骤,使依附在样品上特定的荧光蛋白分子发光,然后这个蛋白分子所发出的光才是通过显微镜使之成像的光
感觉是这样的(*^__^*)
引用文章内容:电子波长比光波短1000倍这句话是不是写成“电子波是光波的千分之一”更为合适些。
引用文章内容:比光波短1000倍负的?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