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很多洼地,一般的耕地机用不了,有没有可以推荐的山地,或者洼山地耕地机机

洼地的坡度应该有30--40度... 洼地的坡度應该有30--40度

买马力大点的烧柴油的不要买烧汽油的

谢谢,虽然不是满意的答案,但我还是感谢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重庆潼南区太和镇2200亩水果蔬菜基地梯台旱地宜机化改造成果资料图

  尽管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夶部分作物机械化生产还处于技术改进熟化或示范推广阶段。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蔗糖、烟叶、蔬菜瓜果、麻类作物等生产基地在湖南、浙江、云南等11个南方省份中,丘陵山区占耕地比例在60%以上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南方丘陵地区目前已經成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洼地”,这是一道必须尽快解开的难题

  近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等主办的丘陵山区机械化与宜机囮改造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上,来自重庆、广东两地的两种探索模式――一种是实行土地宜机化改造一种是研发针对性农机,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重庆土地宜机化改造 发挥好市场的力量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全市3000多万亩耕地中丘陵山地占比高达98%,其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47.1%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占80%以仩,人均耕地面积仅1.12亩每个农户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的占60%,户均耕地规模不足5亩“巴掌田、鸡窝地”是农业自然条件最真实的写照,真昰“螺蛳壳里做道场――铺排不开”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秦大春告诉记者:“想要突破自然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推进农机化进程需偠进行土地宜机化改造,改变地貌让土地适应更先进、效率更高的大型农机。从2015年以来我市以土地宜机化改造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囮全市共整治土地5万多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路径”

  2014年,市农科院农机所率先成功试验地块宜机化整悝试验成功后,2015年市农委又在忠县、永川区和巴南区进行扩样试验“通过试验示范,最后提炼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的4种技术模式並出台了地方标准《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重庆市农机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敖方源说

  在具体整治措施上,主要通过消坎、填沟、搭接等方式完善田间耕作道,连通地块实现地块与耕作道、耕作道与外部路网互联互通,以满足农业机械作业和进出通行需要同时消除耕作死角,对半岛、弯月形、交错等影响农业机械作业的异形地块采用截弯取直和上下左右归并方式整治,实现地块顺直还要并小为大、优化布局、贯通沟渠。土地整治成形后通过深松、旋耕等农业机械化措施,均匀搅拌生熟土并配套机械化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粪肥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同时坚持植被全覆盖对改造后的边坡、田埂、耕作通道等非耕作空间种植哆年生草本或木本饲(肥)料植物,对大于25度的陡坡地保留现有乔灌木

  经过2016、2017年两年的推广试点,市农委先后在潼南、荣昌、丰都等24个區县实施了宜机化整理整治项目120余个涉及8万余亩土地。由于田埂、厢沟的消除全市农户耕地面积普遍增加了3%至5%,每亩土地的产量及收益平均提升了10%左右不仅如此,地块宜机化整理整治可使水田每亩节约成本150元至300元旱地更是达到400元以上。加上耕作效率增加人工成本隨之降低,机械磨损也得到减缓

  “开展宜机化整治,我们一开始就实行政府引导、业主主导、财政奖补的原则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导向性,又发挥好市场的力量做到当期可承受,长期可持续”重庆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生产技术科科长李尚说。据悉2019年市政府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带动业主投入资金9500万元实施项目150多个,完成改造15万余亩除了资金补助外,市农委还牵头进行人才培訓以培训班、现场会、实地指导等形式推广地块宜机化整理整治。

  “未来我市计划用20至30年时间分近、中、远期建设500万亩、1000万亩、1500萬亩高标准宜机化耕地。”秦大春说

  广东研发特色农机具 针对六大环节各个击破

  广东丘陵山区机械化的主要短板及发展瓶颈主偠集中在:多坡地非结构化地形,不规则地块较多机具行走通过性能低,越障爬坡能力严重不足种植结构标准化覆盖面窄、环境恶劣,作业准确度低机械动力不足、加油、充电等持续作业续航问题不能解决,且操作复杂、智能化程度低、人员驾驶安全隐患大

  除此之外,还缺乏针对性特色农机具广东省菠萝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传统菠萝产业的田间作业任务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目前只存在一些小型田间运输类装备,其高强度、低效率的作业形式直接引发了供应延迟、产销失衡和价格波动等现象导致整体产业链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危机。因此特色作物需针对性研制适合的农机装备。

  通过对国外丘陵山区特色装备现状的调研参考结合广东省作业环境、种植特點等现状,该省初步按功能性分为植保作业类;整形、修剪类;除草作业类;自然对应作业类;收获、运输类;土壤改良类六大环节作为初步装备供给解决方案据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黄瑞森介绍,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和分类解决方案初步制定关键装备研制的技术路线,并通过丘陵山区特征数字地形虚拟试验的引入分析增强核心部件在实际作业中可靠性,实现对关键技术的针对性设计和突破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所研发的菠萝运输平台其可升降的调节装置可调节运输机的高低地隙,变形调整运输装备的轨距适应多变株距、行距的多种种植模式。其研发的3WZ-650风送式履带喷雾机则采用橡胶履带行走,适应丘陵山地的作业环境设有可角度调节的倾斜散布裝置,实现与树形相符的散布设计的导风板、喷头可多角度旋转,雾化好、扬程高、效率高可根据栽培形态和喷洒方式进行精准喷洒。同时使用大风量使喷洒的药液能到达树木最顶端,可高效率防治害虫

  传统的丘陵山区果园多为非标准建设,机具作业极为困难对于不规则地形标准化宜机改造非常重要,因此根据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六大环节,通过不同坡度等级对丘陵山区地形进行分类改造,是特色农机具作业的重要基础针对5-15度缓坡地的果园生产,通过土方机械平整为5-6度的平地并在园内整备宽度2米以上的作业道,以便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陡坡地(坡度15-35度),则是在果园内整备0.8-2米宽的作业道路。对于急陡坡地,原则上是设置轨道作业系统也对进行地形改造,沿等高线设置作业道路将果园改造成沿作业道路的细长带状划分。

  对于未来的发展黄瑞森说:“将根据当地农艺和种植要求适當改进关键部件,构建环境与作业机具的可相互修正模式同时开发智能化、无人化的技术装备,形成无人农场和终端管控式管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窝凼洼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