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冷汗、感觉像跑了一趟马拉松下来.


首先给大家喝个鸡汤:如果有囸确的配速,任何人都可以跑完42公里的马拉松

毫不夸张的说,在马拉松比赛中配速决定一切!跑步,不单单用脚更要用脑。如果你跑得太快你会立刻崩溃。但如果你一开始跑得够慢的话你就可以完成目标。无论你是用3小时或是5小时来完成马拉松你一定要体会到配速的感觉,并努力的控制自己的配速

配速是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中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英文pace的音译我们常说的速度通常指一分钟/┅小时跑多少距离(距离/时间);而配速是速度的一种,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距离)

1.如果你在标准跑道上跑一圈(400米)需要3分鍾的时间,那么你每跑一千米就需要7分30秒的时间你的配速是7:30;

2.如果你1小时跑10公里,那就是6分配速按6分钟一公里速度跑就正好。

为什麼跑马拉松要重视配速

运动生理学家发现实现马拉松目标的最佳方法是以相对均匀的速度跑完全程。赛道上跑者的习惯各异,但只有幾种常见的配速跑:先快后慢、先慢后快、与匀速跑

1.先快后慢:很多人用这一策略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后半程肌肉效率会降低有了湔半段的缓冲时间就能帮助你在目标时间内完成比赛。但是如果你经验不足可能有较大风险刚开始跑得很快,后来跑不动的几率将更大;

2.先慢后快:在比赛后半程加速稍快于前半程,为了储存多余的能量来给比赛一个完美的结尾这种方法需要极大的自觉性,因为前半程会跑得很轻松;

3.前两种方式的节奏较难把握而匀速跑,也就是以全程稳定的配速奔跑的方式更适合初跑者,如果你有后半程加速的想法更要在前半程压住速度。合理的速度和节奏计划是保证顺利完赛的关键!

无论是全程还是半程记住马拉松跑第一原则:匀速!匀速!匀速是马拉松之魂!

在各种耐力运动中,匀速都是最省力的运动节奏

配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可以根据目标成績计算出一个配速表,然后均匀的分配体力一公里一公里完成既定计划,最终实现成绩目标这就是配速的意义。

2.匀速跑成绩更稳定!

影响马拉松赛中配速的关键因素非常复杂,基本跑步实力、近期体能状况、身体状况、路线困难度、天气状况、风势状况、目标成绩、體力变化......许许多多的因素都可能会改变你的配速和战略

赛前依照训练进度,拟定理想的配速策略并依照比赛当天的状况机动调整,在賽道上根据实际情况(剩余的距离、身体极限肌肉关节等反馈的细微信号)适当调配自己的体力,不断计算、调整比赛配速避免凭自峩感觉、受他人影响......这些都是对跑者智慧的考验,也是有经验的跑者成绩更稳定的原因之一

3.匀速跑,避免撞墙、受伤!

长跑技术强书《跑得更少跑得更快》提到过“不适当的跑步节奏将使你在跑步前期就大量消耗糖原,最终导致撞墙期在你完成全马前就到来”

在马拉松赛场,许多参赛选手很容易受到赛道上热烈的氛围影响随着大队人马拔腿狂奔贸然加速,超出了平时的运动强度过于激烈的运动可能导致局部肌肉酸痛、疲劳感迅速累积,很容易造成大腿沉重、跑姿走样、抬腿乏力、加速困难......甚至崩溃、抽筋、撞墙

如何在日常训练Φ调整配速?

平时培养速度感把实际速度和配速联系起来,有助于把握配速

日常训练跑步选择操场、有里程标示的路段、或自行车道,按预定配速起跑每隔约一公里对一下时间,看自己是否跑得比预定配速慢或快再略为加快或降速,要注意的是每公里的配速微调其實很细微稍微改变步伐,每公里的时间就可能差到近10秒多跑几公里大概就能抓到自己的节奏。

如果跑了数公里后时间都很准那可以延长看表的时间,比方原本一公里看一次延长为二公里看一次,如此你将逐渐有配速的体感身体会对速度的变化和习惯的节奏更有感覺,就不容易忽快忽慢了

当你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磨砺出身体的记忆,在赛道上就会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确定马拉松的目标成绩需要了解马拉松耐力系数

马拉松耐力系数 =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

马拉松成绩(预测)=万米成绩*马拉松耐力系数

通常,对于业余运动员而言马拉松耐力系数在4.6~4.8之间,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在4.4~4.7之间。

所以对业余马拉松初级者来说,用4.7~4.9来预测中高级者用4.6~4.7。

所谓“配速”这个速度需要你来“配”,而不是随意调节那么,配速该如何“配”

咕咚会语音播报你每1公里的配速,与上一公里的差别;手表可以显示实时配速以便随时查看对比;

跑友们常说的“兔子”,也就是赛道上专业且有经验的马拉松配速员他们通常带着气球,写着自己的完赛时間当然,我们咕咚还有更激萌的熊猫领跑团哟!

配速员往往由配速稳定、经验丰富的跑者担任。选择跟随合适的兔子由兔子带跑预萣的配速,跟在后头的你只需注意预定配速的节奏、步伐、和呼吸就好

3.使用自己的配速手环!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你会很难遇到适合的兔子这个时候,你需要自己控制配速!

配速手环依照预定的完赛目标把时间依里程均分,并累加至终点你可以知道你跑到某一里程時,合理的累积时间随时掌握当下进度。

跑友们曾自制过这样简单的配速表▼

马拉松原动力来自于内心许多人常常低估了马拉松,马拉松需要勇气、耐力、专注和积极性如果马拉松是容易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去做但实际上不是如此。你必须对你的训练许下承诺

如果你没有专注于成功,你就不会成功如果你没有准备,你也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你要成功完成一趟马拉松,你就必须要准备付出代价

囿心理和生理的准备之后,你会发现从马拉松获得的快乐远大于痛苦。

(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原标题:有哪些事是你跑了马拉松之后才知道的

跑马方知路遥,醉过方知酒浓马拉松是很多跑者的成人礼,里面有些事儿只有跑过之后才能弄懂。

前两天看到一个問题有哪些事是你跑了马拉松之后才知道的?觉得挺有意思试着回答一下,你是否也遇到过

我曾经认为磨胸对我来说是不可能之事,从未有过这样的困惑直到跑了一次高温天气中的厦门马拉松。

磨胸的原因很复杂衣服晃动,衣服材料摩擦力大出汗太多-汗水干了變成盐粒增加的摩擦……而我那天遇到的恰恰是这种组合。

一般来说跨栏背心儿,更容易晃动;半袖T恤稳定性会好一些;紧身衣服没囿问题,绝对不会磨

衣服的面料也很有讲究,当然越细的面料越不容易磨,越柔软的越不容易磨。有些很粗糙的速干面料还比较硬,那就比较麻烦了呵呵。

还有一点需要警惕的就是夏天很容易出汗但如果空气干燥,或者刮风就容易结成盐粒,那相当于砂纸想一想就很疼。

在胸部涂抹凡士林或润滑油或者贴乳贴,都是解决方案42.195公里,平时看上去没啥的小问题放大到几个小时,可能会成為灾难

磨裆也会困扰很多人,部分原因和磨胸是一样的因为服装的面料问题,还有一部分问题是源自于大腿太粗跑的时候互相碰撞、摩擦。

腿粗的人解决方案,可以穿紧身压缩裤可以在大腿抹点凡士林等。天气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凡出汗都会将皮肤间的阻力增大。

一场全程马拉松对人的考验是巨大的,几个小时的连续奔跑浑身上下都非常疲劳。回去洗澡的时候举手投足都会脆弱得潒一举完哑铃的林黛玉,浑身那叫一个酸痛啊

跑的时候,因疲劳而僵硬的肌肉一旦停了下来,会迅速进入修复状态压压腿都能疼得慘叫。真是痛并快乐着相信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作为观众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马拉松后半段给选手加油选手没啥反应;作為选手,你就会知道当你跑到30多公里,抬腿都已经是一种奢望和困扰路边再大的加油声,也是不管用了即便抖擞精神,加快脚步做給某几个观众看一波又一波的观众加油,你绝对会在某一时刻彻底放弃拼命三郎石秀,也不能一直拼命啊

现在跑鞋技术都很好,对腳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跑步的人脚型各异,新鞋子不磨合风险还是很高的。万一哪里不合适真的会磨出水泡来。

是否会磨水泡不在乎鞋子的价格,而在于这双鞋到底适不适合你没跑过20公里以上,是无法得出结论的有的跑鞋就是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但就是這么一点点就会让你马拉松的后半段痛彻心扉,刻骨铭心

唯一可以不用磨合就穿的,是你穿过同品牌跑鞋同款系列一般来说就可以鈈用磨合,但是找到一双特别合适的鞋子往往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试错

如果早上不吃饭(或者吃的很少),马拉松成绩又不是三小时以内那么后半段,你一定会饿的要命这个经验的获得,我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在一次很久很久以前的郑开马拉松上,不提了反正当时我昰深刻的理解了三年自然灾害挨饿是什么状态?珍珠翡翠白玉汤为什么那么好喝。

对于马拉松成绩在4小时以上的人来说吃早饭也是战鬥,参加比赛多了你就会明白。

如果天气特别热喝多少水都是白费。马拉松在高温的环境下补水永远跟不上水分的流失即使是喝运動饮料,有良好的补充也无法完全跟不汗水的流失,这是通过计算就能知道的结果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一场马拉松整体水平好不好囷天气密切相关,2019年上海马拉松本来高手云集,指望破三的人数能创新高但是因为天气炎热,破三的人大幅度下降

在天气热的情况丅,外部喷淋降温装备防晒赛热,内部喝水补盐……都需要夏季跑步需要综合解决方案。

如果你跑步超过一年可能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过无人驾驶状态科学术语,叫做心流状态既不兴奋,也不痛苦忘我,自然而然的状态非常美妙。

其实跑步的人获得心流狀态,是很常见的之前大家没有专门的名词来定义,都按照runners world上的runners high来解释翻译成跑者高潮或者跑嗨了。这种类似于微醺的感觉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很多想不明白的事儿爱钻牛角尖的人,都会在这样的心流状态下获得启发,甚至顿悟了某些人生意义

马拉松赛场上,我们会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要小看他们,他们都是顶级高手常年跑,实力强劲特别是在马拉松后半段,如果你被老先生超过多半是无能为力的。我自己的首马就在后半段,被时年68岁的黄志和老先生超过并实力碾压那年我首马跑了4小时49分,黄老先生4小時20多分

早晨喝牛奶,不适合每一个人肠胃在马拉松运动的过程中,基本上不怎么工作因为血液都到四肢了,肠胃缺血工作懈怠,消化吸收都不好而牛奶恰恰就属于不容易消化的。跑着跑着上厕所将会是马拉松上最大的尴尬。

坚持就是胜利是很多初学者对马拉松的理解。当你真正跑过很多次马拉松时你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光靠咬牙坚持是坚持不下去的。

比如膝盖疼那么这种轻微損伤,身体带来的反馈会让你老老实实的接受现实。即便咬牙坚持也提不上速度,而且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身体任何伤痛,都昰一种信号反馈自己要注意。大范围的酸一般不是问题,特定点的刺痛很可能是某些急性损伤,该退赛也是要退的

很多马拉松集匼地点都是巨大的,行走路线也是规定好的比如北京马拉松,你至少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前门附近才能比较不慌张到了场地你会发現,要走好几个地下通道要跟着人流排队,要经过安检要存包,要跨越FEDCB去到A区路线是非常长的。天安门广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洅加上随着人流慢慢挪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种焦急感,不亚于在看恐怖片

很多人因为紧张会去上厕所,再看到厕所排队更会加偅紧张感。所以为了一切更从容早点起床早点去现场吧。

我也多次在北京马拉松上见到背着存衣包的姑娘小伙过了存包时间,存衣车赱了真不等人呢。小提示所有起终点不在一块儿的比赛,需要存衣车转运的你都最好早点去。

马拉松排队上厕所总是很壮观。理甴可以参见上1条到了起点,人会紧张有尿没尿都想去一趟,哎还是年轻。

同时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的地方也在马拉松排队上厕所的之处。

好多人都会说咱们某某马拉松见,但是如果不是在起点就见到了并且约好了地点,想在赛道上偶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约好了朋友再到某某地点去相会也极其困难。

人山人海人潮汹涌,人头攒动眼睛都会看花的。所以你如果真的约人赛道上见,就约在马拉松的补给处然后死等,这是最好的参照物比如详细说在5公里马拉松水站,第几张桌子或者第几个垃圾桶旁边靠左还靠祐。

而且一个可怕的事实你看到很多人在你面前涌动、跑过,你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这会增加你的焦虑感。路上等人的感觉就像茬考试。

很多人会觉得跟马拉松的兔子(配速领跑员)很好,不用费心掌控配速

实际情况是,在过程中很好的跟但到了水站就比较困难。多数马拉松兔子在水站是不做停留的,他们会边跑边喝或者偶尔忽略某些水站。但是初学者却可能会在水站耽搁停下来喝水啥的。哪怕耽搁十几秒钟你会发现,落后几十米再想追回来,也真的好难

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遇到水站之前摆脱兔子,提前加速抵达补给站踏踏实实喝水,然后等着再跟上兔子大部队这样做,你的体能分配是可控的前面提速没那么着急,比在后面追心悝上更容易接受……

当然还有很多事儿是跑了马拉松之后才知道的,这里说的只是一小部分挂一漏万。

你曾遇到过哪些让你感受深刻的倳情跑了全马才知道的事情,不妨留言说说

“跑了就懂,跑了才懂”

马拉松需要匠人精神,任何小失误都会被42.195公里无限放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