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起源于 国究竟是怎么起源的

“西”边不亮“东”边亮 国球第一人广东孕育
  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从上流社会的秘密游戏发展到工人阶级业余爱好。上世纪50年代,英国人更连续3届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可惜,乒乓球如今在英伦三岛逐渐式微,近几年借助伦敦奥运东风才见复苏迹象。“西”边不亮“东”边亮,上世纪初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乒乓球,如今成为中国“国球”,广东更诞生了我国首位世界冠军容国团。岁月如歌,乒乓球在广东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不仅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更不断产出世界冠军与奥运冠军。如今的广州,已经举办过世乒赛、亚洲杯、亚锦赛、中国公开赛等大大小小国际赛事,正朝着乒乓球办赛大满贯城市的目标全力冲刺。
毛泽东、刘少奇和贺龙接见乒乓球队的老照片。
  由外国教会传入广东
  省港澳交流相当活跃
  我国在清朝初年已有类似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台球”流传于民间并深受民众喜爱。据资料记载,清末珠江流域广东地区盛行一种游戏,把猪尿泡吹气做成小球,比干果弹性要大。或在桌上,或在地上,或向空中对打,这可谓乒乓球运动的前身。有专家因此曾经提出,这种“台球”也能被视为乒乓球的前身,这项运动的创始最初是在中国。
  现代乒乓球传入中国,据考是1904年前后的事情。当时,上海四马路大新街有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经常到日本去采购。有一次,他看到日本人正在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觉得这个活动有趣之余还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于是,他采购了10套乒乓球器材回国,并把它们陈列在商店里。当时中国人并不了解它们的用处,更不知道乒乓球的打法,因此长期无人问津。后来,聪明的老板亲自在店中示范表演,一下子吸引了大量顾客,不少人甚至挥拍上阵一试身手。此后,乒乓球在上海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流行起来,更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得到进一步普及。
  广东乒乓球运动主要是在外国教会办的学校里开展。真光、培英、培正书院就是广东最早开展乒乓球活动的学校。1906年,南武公学校长何剑吴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倡导开展乒乓球等项活动,给非教会学校作出了榜样。1916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健身房落成后,常组织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参加乒乓球学习班或比赛。
  1933年省运会首设乒乓球赛
  到了1919年,开平县第一中学已有乒乓球活动。1926年,该县135间私立完全小学、54间公立初级小学均设有乒乓球台等设备。
  1928年,广东省第11届运动会设有乒乓球表演。1933年,第12届省运会首设乒乓球比赛,分男团和女团两大项,参加省运会比赛有26支男队与9支女队;参加县联赛有6支男队和5支女队。1931年,广州市体育委员会举办乒乓球赛,中山大学黎淑琪与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金玉英分获男、女单打冠军。同年4月,广州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校乒乓球赛,钟振声、朱素兰分获男、女单打冠军。此外,广州还先后举办过“瑞元杯”、“秀侠杯”、“青年杯”、“九九杯”等比赛。1932年,新会县民众教育馆举办乒乓球赛。1937年,开平县举办乒乓球选拔赛,有17个单位300多人参赛,选出8人参加第14届省运会。
  上世纪30年代,省港澳乒乓球界交往日渐活跃。据香港《南华体育会两年(1930年、1931年)工作》记载,该会乒乓球队曾到广州,与东方、怡和、强华体育会及番禺师范、公评报、志强、粤华、正中、上海粤华、孔圣会、中南会、香师、海军等乒乓球队作友谊赛。1932年,广州市小学教师乒乓球联队赴港,与南华会、励中、拔萃等乒乓球队作友谊赛。同年4月25日,广州市国民体育会男、女子乒乓球队赴澳门访问。1947年与1948年间,上海“三剑客”傅其芳、薛绪初、陆汉俊与羊城“五虎将”梁焯辉、冯国浩、余祖冕、胡启基、钟恩荣在香港争雄。之后,穗、沪、港之间的球队常接触,促进了广东乒乓球的发展。
  大批选手入选国家队
  容国团创历史夺首冠
  1952年10月,北京举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广东队的姜永宁、冯国浩代表中南区获男子单打第一、第二名。比赛之后,中央体委集训队的第一批国手名单中就有广东的姜永宁、冯国浩、岑淮光、李仁苏。1953年3月,该队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20届世界锦标赛获团体第10名。1954年,广州市体委以中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白队名义设立广州市乒乓球队,运动员有邱文岭、庄家富、李仁苏、梁志滔、蔡明枢和女队员王伟颐、庞娴、何淑冰、胡克明、华胄等,由冯国浩任教练。1956年,香港乒乓球手容国团、林金源、杜国瑞加盟,大大增强了市队实力。同年,乒乓球队由越秀山仲元图书馆迁至二沙头体育俱乐部训练。
  1958年3月,在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中,广州一队获男子团体冠军;容国团击败全国冠、亚军王传耀和姜永宁获男子单打冠军。北京、上海、广州3支强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时期,广州队每周定时、定点到广州的东、西、北、中四个区青少年业余训练点辅导。后来成为世界冠军的梁丽珍,就是从训练点上培养出来的。年底,为迎接第一届全运会,广州市队改为广东省代表队,并从湛江、佛山、汕头等地调入苏国熙、区盛联、李丽娜、杨素芬等。
  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容国团先后击败前联邦德国的朗格、前南斯拉夫的马科维奇、瑞典的埃里克森、日本的星野展弥、匈牙利的别尔切克、美国的迈尔斯和匈牙利的西多,于日为中国队夺得了首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同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广东乒乓球队获女团第2名、男团第3名;胡克明获女子单打冠军。11月,胡克明、庞娴随中国青年队参加在瑞典举行的第五届斯堪的纳维亚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双亚军,胡克明与庄则栋配对获混双亚军。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广东有15人随中国代表团参赛,男队员有容国团、谭卓林、李仁苏、苏国熙、区盛联、蔡明枢、梁玉海,女队员有胡克明、庞娴、梁丽珍、杜国瑞、戴佩美、黄玉环、杨素芬、杨巧来。容国团是男团冠军中国男队成员,胡克明是女团亚军中国女队成员;胡克明、梁丽珍分别与队友合作,获女双第3名。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国乒乓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省市之间的技术水平日趋接近,北京、上海、广东三强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广东男队成绩下降,女队则保持前3名的位置。1963年,广东队进行调整,容国团、谭卓林等名将相继退役,年轻选手王文华、陈锦棠、林美群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了省队主力。1965年,梁丽珍、苏国熙随中国队参加第28届世界锦标赛,容国团任女队主教练。梁丽珍是女团冠军的主力队员,为中国队第一次捧回考比伦杯。至此,容国团成为中国乒乓球史上首获男单、男团、女团世界冠军的功臣。在单项比赛中,梁丽珍分别与庄则栋、李赫合作,获混双、女双第3名。
  广东队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青黄不接,随着江嘉良横空出世而重回全国强队行列。1977年入选省队的江嘉良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初露头角,年仅15岁成为广东乒坛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健将。4年之后,他入选国家队,先后夺得亚锦赛、世界杯、世乒赛男团与男单冠军。江嘉良之后,广东队继续涌现出林志刚、李静、高礼泽等优秀男选手。2004年,广东队的马琳在雅典奥运会上与陈^配合夺得男双冠军,而代表中国香港队的李静/高礼泽则摘下银牌。2008年,马琳成为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与男单双料冠军。在女子选手方面,广东培养的刘诗雯成为中国女乒五大主力之一。
  人生能有几回搏
  这句名言不简单
  庄家富出生于1934年,广州人,原中国乒协副主席,国家级教练。1955年初入选中南体育学院乒乓球班,同年5月进入国家队,乃第一代国手。退役之后,他长期担任中国男队教练,着力培养了包括蔡振华之内的6名世界冠军。他在退休之后写了一本回忆录,从中可以找到新中国成立前广州孩子在街头打球的场景。作为容国团当年的队友,在庄家富的回忆中,那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名言,还不仅仅只是容国团私下说得这么简单。
  庄家富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住中山四路。上小学的时候,两个教室中间简单摆放着一张用木板拼凑而成的乒乓球台,球网是用棉纱造的,由两根小圆铁棍绑着。球台仅仅依靠两条凳子支撑,如果用力碰撞,整张球台便会倒下。如此简陋的设施,却是庄家富和小同学们课间休息争先恐后去霸占的地盘。“那时候的乒乓球拍是用木板做的,什么胶皮、反贴、生胶等等都没有问世,把球打来打去发出‘乒乓’的声音美妙动听,就这样把我吸引住了。”
  “容国团是我的队友、战友,我和他平日一起训练,一起参加第25届世乒赛。在那届世乒赛上他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人生能有几回搏”和“不拿世界冠军誓不罢休”这两句话出自容国团之口,当时是用毛笔写在大幅红布上,从广东省体工队乒乓球队宿舍三楼一直挂到一楼。在那个年代,世界乒坛由日本队称霸,广东队的队员又打不过欧洲选手,“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情况下,这些话确实是非常有胆识的,当时震动了全国各省市的乒乓球队。”
  庄家富亲耳听到过有人挖苦容国团的雄心壮志乃“吹牛皮”,虽然他并不赞同这样的讽刺,但是,在心里也替他担心。容国团最后凭借出众的胆略与智慧,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第一位男单世界冠军,第一位男团世界冠军以及第一位女团世界冠军教练员,“他是创业能手,功绩显著。”1966年、1967年和1968年,中国乒坛失去了傅其芳、姜永宁和容国团三位杰出的教练员,为了纪念他们为祖国乒乓球事业的卓越贡献,中国乒协与北京、香港、广东三地的乒乓球界在每年轮流举行“三英杯”。“国球,世界冠军背后的艰辛是一部活生生的乒乓球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血泪史。”  记者&杨敏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新闻中心
·体育教室
·乒球装备
  李代桃僵在中国乒乓球队非常常见,比如2016里约奥运会备战集训期间,在球队里面就有一队选手专门模仿对中国队有威胁的球员的打法,充当主力选手的陪练,让主力选手能够更加熟悉对手技战术,最终上场时心中有底。
  大部分业余球友在打乒乓球时,可能不会特别关注乒乓球术语,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口口相传来叙述乒乓球技术,但如果观看乒乓球教学视频、比赛视频时,教练和评论员都会冒出很多乒乓球技术术语。因此,学习乒乓球技术术语,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乒乓球运动,提高乒乓球技术。
  乒乓球搓攻战术是乒乓球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也是削球打法相互交锋时的主要战术之一。乒乓球搓攻战术就是集搓球动作和击球进攻于一板球之中。狭义的搓攻是指运动员在一板内用搓弹的手段进行进攻的方式;广义的搓攻是指运动员在一板行拍过程中带有“搓”的动作的综合变化的击球进攻方式。
  在乒乓球比赛中,碰上对手打过来的高球,是杀高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选择长胶打法的选手来说,杀高球却容易打滑,最终错失大好时机。那么,对于乒乓球长胶打法来说,该怎么杀高球不会打滑呢?
  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湿度增加,打乒乓球时就很容易出现打滑现象,造成拉球失误或者下网等。但是天气湿度没办法改变,就只能自己找办法解决了。
  一提起乒乓球重心交换,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看腰,确实,腰在重心交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腰却不是唯一的关键,脚也同样不容忽视。
   在观看乒乓球比赛时,经常看会看到选手们在比赛中向球拍哈气,然后用手擦球拍,并且还会用手擦拭球台靠近球网的小三角地带,这是为什么呢?跟着小编来看看初代大魔王邓亚萍对此是怎么解释的。
  对于很多小朋友而言,打乒乓球之时兴趣爱好,握拍、击球等大都是从身边的球友当中慢慢学习与摸索掌握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甚至都不知道球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乒乓球球感对于打球帮助挺大,今天小编就分享3个培养乒乓球球感的方法。
  打乒乓球的时候漏球相信大多数球友都碰到过,但是,如果是一发力就漏球那就有点问题了。一般发力漏球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步法和重心掌握不好,第二是对来球轨迹判断失误,第三就是心理问题,比如太过紧张。
  在乒乓球比赛中,出现二次引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己判断失误,临时变换应对方法;第二种是出现意外,来球方向改变。
  乒乓球除了手上动作之外,脚上动作也是一大要点,毕竟打乒乓球不可能站着不动。并且,乒乓球速度极快,留给球员的反应时间极短,这就要求球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脚下随时准备着移动接球。
  其实不只是打乒乓球,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心态平稳,因为心态不稳就容易判断失误,进而导致全盘皆输。在乒乓球比赛中,偶尔会出现大比分逆转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实力因素之外,心态不稳也是原因之一。
总584篇文章
页次:1/49页
12篇文章/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页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国球小知识_知识频道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乒乓球的起源是英国,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国球小知识
一、乒乓球历史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然而,台湾地区和日本则称之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类运动。
乒乓球为圆球状,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三局二胜,五局三胜。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
乒乓球的起源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的变革
1927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球弹出后速度慢、力量小,没有什么旋转技巧;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球在两者之间推来推去。
二、打乒乓球的小知识
打乒乓球的准备姿势
打乒乓球每次击球前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判断清楚来球的落点、速度和旋转性质;然后迅速移动步法,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采用相应的击球动作,将来球准确有效地回击过去。这就要求在击球前保持较好的准备姿势。较好的准备姿势应当是有利于快速起动,有利于照顾全台,有利于采用各种技术回击来球。
准备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和站位两个部分。
(一)身体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站位
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脚稍前于右脚,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40厘米左右。
直拍两面攻和横拍快攻打法的站位基本同上,但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50厘米左右。直拍弧圈打法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基本位于球台左边线延长线外约25厘米处。身体面向对方台面的左角,与球台左角的距离约60厘米左右。横拍两面拉打法的站位,左脚可略前于右脚,或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65厘米左右。
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打法)的站位是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1米左右。
打乒乓球的握拍法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多种类型打法的运动项目。由于类型打法不同,其基本技术也有所不同。
基本技术一般分为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两种。单项技术是指各种单个的技术动作,这是初学者必须认真掌握的,结合技术是指各种单项伎术的结合运用,这是战术训练和运用的基础。
握拍方法与击球动作有密切关系。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用力来完成的。因此,较好的握拍方法既要适合自己打法的特点,又要不影响手臂、手腕和手指的灵活运用。
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横拍两种。这两种握拍法又由于打法特点不同而在具体握法上有所差别。
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辅助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采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提起前臂后拍头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1、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处理台内球也较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难处理。
2、拇指贴在球拍左侧,食指轻轻扣住拍柄,形成一个小环状。中指和无名指较直地以第一指节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紧贴在无名指之下。这种握拍法,很自然地将手臂、手腕和球拍联成—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右半台的照顾范围。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时,容易发挥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结合运用时,主要靠前臂带动手腕作回旋动作。缺点是手腕不灵活,处理快攻球、台内球,追身球及反手近台球比较困难。
(三)削球类型握拍法
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弯屈,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球拍背面.这种握拍法削球的照顾面较大,正,反手削球时以手臂的转动调节拍形。削中转攻或推挡时,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二指节压住球拍右肩;拍后三指则改为自然弯屈托住拍底.
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新发球规则的操作技巧
国际乒联在国际正式比赛中采用新的发球规则,也就是人们关心的无遮挡发球。其中的意思是,在运动员发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击球点与两侧网柱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并且其中一个裁判员要能看清运动员的击球点。通过对这一规则的字面理解,经过中国队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初步感到要能在对原有发球不破坏其结构的基础上,发出符合规则的球,在以下几方面要加以注意。
1、抛球手在击球点下方。原来运动员的发球,击球点多在抛球手的上方或与抛球手基本上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造成抛球手挡住击球点,在前方和裁判员的位置根本无法看到击球状态。对这一动作,要满足新规则的要求,在抛球后,抛球手要尽快离开击球点的前方。实践中感到,抛球手放在击球点的下方比移到其它地方,发球要自然一些。
2、抛球路线不能过斜,过后。目前,运动员发球往往容易向身体内侧斜后上方抛球。这样,便于发力,发出高质量的旋转球,但是,这也造成身体对击球点的遮挡,特别是侧身发球。在新规则要求的操作中,抛球则不能太往后,一般在身体垂直轴附近容易让人看清。当然,像多数后手发球和下蹲发球,把击球点放在身体正面,那看得将是非常清楚的。
3、身体位置与球台端线夹角小于180度。如果在发球时,两脚的站位与球台端线的夹角在180度附近,那么无论如何在现有常规发球的状态下,都是难以让人看得见击球点的。最好是两脚站住在发球前就与球台端线保持一种锐角状态,这样在发球时,上身对击球点遮挡的概率就会小许多,保险系数也就大多了。
4、身体不要过于前倾。发球时,身体前倾过大,甚至有的运动员的上身与台面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就特别容易造成肩部由于来不及移动,遮住击球点。所以,在发球时,上身要直起来一些,略前倾,上身与下身的夹角至少要大于100度,才能较大限度地保证让人看清击球点。
5、击球点适当下移。击球点靠上,容易使胸部由于转体不及时,挡住击球点。发球时,击球点最好在腹部高度。这样,由于受到转体对击球点清晰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发球时的击球点容易让人看得见。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文章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44586人关注
31538人关注
3990人关注
2957人关注
1463人关注
2957人关注
3990人关注
2864人关注
44586人关注
31538人关注
5590人关注
5335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乒乓球究竟是怎么起源的_乒乓球起源-牛宝宝文章网
乒乓球究竟是怎么起源的 乒乓球起源
乒乓球是世界参加人数最多的三在运动之一,更是中国的国球,中国在乒乓球运动中外于绝对霸主地位,但乒乓球却不起源于中国,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乒乓球的起源吧。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19世纪末,欧洲网球运动盛行,但由于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植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作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当时的球拍柄长、两面贴着羊皮纸、中间是空洞的,用这种球拍打赛璐珞球时发出“乒”的声音、落台时发出“乓”的声音,由此,乒乓的名字诞生了。这种玩具球被称为乒乓。从欧洲、美国开始,然后在亚洲传播开来。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首先用“乒乓”(Ping-Pong)一词作了广告上的名称,作为商标来登记。1891年英格兰人查尔斯&巴克斯特把乒乓球作为商业专利权申请了许可证。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早期的乒乓球球台小、球网高,规格也不统一,1936年左右,改为现在的规格。计分方法由早期的10、20、50、100分一局等逐渐变为一局21分制;2003年的第47届世乒赛正式开始使用一局11分制。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日在英国伦敦伊沃&蒙塔古的母亲斯韦思林女士的图书馆里,举行了第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国际乒联章程和竞赛规则。由于发现“乒乓”(Ping-Pong)一词是商业注册名称,于是将国际乒联重新命名为“桌上网球”(TableTennis)协会,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国际乒联目前的协会成员已经超过200个,使乒乓球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三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简称国际乒联英文为:InternationalTable TennisFederation,缩写为:ITTF。总部在2000年从原设在英国东苏塞克斯郡的黑斯廷斯迁至瑞士洛桑。日至11日在伦敦弗灵顿街麦摩澳大厅举行了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设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5个项目比赛。此外,还有男子单打安慰赛。由于参赛的女运动员总共才16名,所以没有进行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比赛。从1926年至193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每年都举行一次。后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多次变更。从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开始,国际乒联决定将把单项与团体比赛分开进行。多年的发展也使乒乓球的球拍、比赛用球和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编辑:直拍天下圈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