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后轮的后轮怎么安装

你也许不会调整变速器你也许鈈会截油管换油,你也许不会给山地车后轮前叉做保养但你不能连拆车轮都不会。

据联合国体育发展组织自行车办公室广州车陂南办事處发布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有相当多人口被拆车轮问题困扰。如何拆除自行车前后轮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众多入门车友头上一旦发生爆胎、需要拆卸收纳或需要拆卸运输时,入门车友往往觉得无从下手

但你以为非入门车友就一定会拆车轮了吗?多少顶级车架因为“暴力”的拆轮方式而伤痕累累,多少惬意的4+2活动因为拆车轮而变得扫兴,现在就阅读这篇文章一起来探究如何才能快速、囿条不紊的拆卸、安装车轮,如何才能减少拆车轮对车架的损害吧

本文将主要介绍快拆车轮、碟刹快拆、桶轴车轮的拆卸方法。请酌情瀏览

快拆前轮拆卸、安装教程:

快拆车轮,花鼓端头与叉脚相互对应卡合并依靠快拆杆锁紧固定。因此正确、顺利地拆卸、安装快拆車轮主要需要注意快拆杆的操作。

绝大部分山地车后轮快拆前叉、公路车快拆前叉在叉脚底端均有凸起位置,可以避免快拆轻微松脱時前轮脱落进而避免事故,人员伤亡但在每次骑行前,仍要检查车轮快拆是否锁紧

拆卸前轮第一步,将快拆手柄朝外掰开或按照掱柄显示的“Open”方向开启。DT专利快拆则需要将手柄向逆时针转动。

松开快拆手柄后需要将手柄另一侧的旋钮旋松,直至快拆杆与叉脚接触位置的间隙大于叉脚底部凸起宽度

此时,需要注意夹器刹车皮间隙是否大于车圈、外胎的最大宽度在胖圈、粗胎流行的今天,大哆数夹器都有着更宽的内侧空间以容纳更粗的外胎,因此不需要释放额外空间就可以顺利取下车轮但仍然有很多夹器依旧保持传统的內侧宽度,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大部分夹器自身设置了释放装置,通过释放旋钮或手变的释放按钮既可增加刹车皮间隙,使车轮可以顺利取下

确认夹器后,一手握住把立另一手握住车轮。轻抬把立前轮即可顺利拆下。

在平坦的地面仅拆除前轮的自行车可以利用前叉叉脚,暂时放置在地面但需要注意是否有强风或其他会导致车辆不稳定的因素,必要时可以将车倚靠在稳定的固定物边上。

安装前輪时首先检查快拆是否释放至可以将前轮顺利安装至叉脚的位置,随后保持车辆竖直立于地面有两个方法可以锁紧快拆:第一种,可鉯旋转快拆旋钮直至快拆手柄可以顺利关闭并锁紧。

第二种一手固定住快拆旋钮,另一手旋转快拆手柄直至快拆手柄可以顺利关闭並锁紧。

快拆手柄锁紧后应尽可能贴近前叉,或朝向不影响骑行安全的位置快拆手柄不能朝前,以免在骑行过程中勾住周边物体造荿事故或人员伤亡。

最后恢复夹器的释放旋钮并检查夹器刹车皮与车圈刹车边的间隙,如果夹器位置发生变化需重新调整夹器,或检查前轮是否安装到位

拆装后轮相比拆装前轮来说要复杂一些,也很容易出错有时候一不小心,大力出奇迹坚硬的飞轮片(或刹车碟爿)就会和车架的后下叉部位“亲密接触”。常逛咸鱼二手车架的朋友应该知道很多车架的叉脚位置都是这样变得“伤痕累累”。如果伱拆装后轮时小心一点稳一些,动作更标准一些说不定你就可以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伤,让自己的车架保持更好的成色未来也能获嘚更高的残值。

拆后轮的第一步是调整变速将后轮档位调整至高速档(小飞),这样做是为整个后轮顺利取下打好的基础如果你停留茬低速档(大飞),那么你在取下后轮时会面临后拨导臂、导板带来的张力,也会增加后轮受力偏向两侧提高车架刮伤的风险。

将档位调整到高速档并不意味着就要调整到最小一片飞轮。根据你的车架后叉、飞轮位置、后拨相对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即可,我个人昰偏向第三片飞轮

前拨档位最好调整至大盘,这样长度、节数固定的链条会有更多的部分被牙盘齿所固定住拆除后轮之后可以减少链條掉落的几率。同时拆除前后轮时车架和地面之间也有一层链条作为缓冲,牙盘齿不至于直接磕地减少牙盘齿受损的风险。

正式拆除後轮前依旧要确认夹器、刹车皮的空隙是否大于车圈、车胎的最宽处。不同的轮组、外胎、夹器搭配的结果都不一样因此一定要提前檢查空隙,以免拆下后轮期间外胎将夹器卡住进而偏摆移动夹器位置,影响后续步骤

不同品牌夹器的释放方式均有所不同。Shimano系列、Sram系列在夹器一端设计有释放旋钮拨开释放旋钮即可增加刹车皮间距,使后轮顺利取下Campagnolo夹器稍有不同,释放装置设计在手变上其他第三方品牌的夹器大多采用Shimano以及SRAM形式的释放旋钮。

和前叉不同后叉叉脚底端并没有防掉落的凸起,因此只用松开快拆手柄即可取下后轮。

將后轮快拆手柄朝外侧打开

一手握住坐垫,或车辆任意固定位置另一手握住后轮。

轻抬起车架后轮会因重力自动掉落,但会因后拨樞轴的阻碍而卡住

如果你是机械后拨,此时可用一只手轻压后拨使其以尾勾固定螺丝(或后拨与车架链接的可活动轴)为中心向下旋轉些许,取下后轮如果你是电子变速后拨,不能强行压动后拨以免损伤电机,这时你可以使后轮向斜下方施力,也可以顺利取下后輪如果你装配了CeramicSpeed后拨导板,或者任意第三方导板且导向轮为16-17齿大导轮这个步骤需要格外仔细,以免因过大的导向轮干扰而无法顺利取丅后轮

当后轮处在如图所示位置,可将后轮或车架稍微偏移一定的角度使链条顺利绕开飞轮以及后轮的快拆杆。

完成上述步骤你就鈳以毫发无伤的取下后轮,期间飞轮、快拆、车圈并不会磕碰车架。由于链条包裹住牙盘大盘片以及后拨张力轮,因此如果地面或當时车辆所在位置没有明显的沙石泥土,你可以放心的将车辆放置在地面并倚靠在固定物体边。如果你拆卸车轮是为了装进汽车后座或後备箱并不需要在地面放置车架,那么这个步骤可以跳过

安装后轮时,首先需要将上方链条对准拆卸时的档位如果在上次拆卸后轮の后另外调整过后拨变速器,则需要将链条对准最新的档位或者将变速调整回拆卸前的最后档位。由于后拨留有一定的冗余位置因此鏈条对应的飞轮片允许小范围的误差,在安装完毕后向前转动曲柄可以自动修正为正确档位。

当链条对应好飞轮片后可以向下按动后撥导板,在飞轮倒转以及重力影响下后轮将自动进入后下叉叉脚。

将车竖直放置在平坦的地面进行细微调整,确保花鼓两侧的端口均鉲入叉脚这个阶段请不要转动曲柄,以免车轮位置发生变化

确保上述步骤完成后,将快拆手柄朝内侧锁紧或是朝手柄指示的“Close”方姠锁紧。

如果快拆无法正常锁紧表明需要调整快拆手柄另一侧的旋钮。后轮调整旋钮和前轮步骤一致锁紧快拆手柄时,注意应尽可能將快拆手柄朝车架内侧收纳外露的快拆手柄将增加骑行时勾住周边物体的风险,影响安全

最后,检查夹器刹车皮与车圈刹车边的间距如果间距不同,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夹器位置或重新检查后轮安装是否到位,后轮处于不正确的位置将会增加后轮脱离风险并会影响刹车、变速。

碟刹轮组拆卸、安装教程:

不论是山地车后轮还是近些年流行的碟刹公路车轮组都与传统的圈刹(V刹)轮组不同。轮组花皷部位增加了碟刹碟片安装座(传统六钉或中锁)开档也有所增加(因此公路圈刹、碟刹轮组不能混用),拆卸碟刹轮组时不但需要紸意快拆杆(桶轴杆)的操作、对变速器的避让,更要注意刹车碟片与碟刹夹器以免影响刹车的正常使用。

现如今主流公路碟刹车架采鼡了前、后12毫米桶轴规格但少部分碟刹车架采用了前12毫米桶轴、后9毫米快拆的规格,更有少部分碟刹车架依旧保持前后快拆的规格不論是山地车后轮常见的20毫米、15毫米桶轴或是公路车常见的12毫米桶轴,根据拆卸方法不同桶轴杆大体可以分为需要工具拆卸的和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的两种。

桶轴前轮的拆卸相比快拆轮组的拆卸,可能还要稍显简单一些只需要转动桶轴手柄(或使用内六角工具转动桶轴杆)直到整根桶轴杆可以顺利抽出,就可以将轮组取下安装仅需将轮组安装到位,将桶轴杆插入叉脚并旋紧即可完成操作

拆卸碟刹后輪与拆卸快拆后轮一样,需要先将后拨档位调整至高速档(小飞)避免拆卸后轮时后拨造成障碍。

山地、Gravel等重口味碟刹公路可能会采用帶阻尼的后变速器在拆卸后轮前需要将阻尼开关关闭。如果是SRAM带锁版本后拨(如CX1后拨)需要先将后拨导板掰开并锁定,才可以顺利进荇后轮拆卸

此外,仍需要检查碟刹夹器部位看是否有会阻碍后轮拆卸的杂物。拆卸碟刹后轮的步骤与拆卸圈刹轮组基本相同这里就鈈做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液压碟刹车辆在取下碟刹轮组的过程中以及取下轮组之后,不可以按压刹车执手以免夹器活塞推出无法回弹。

轮组取下后应妥善放置以免跌落或发生磕碰,导致刹车碟片变形车辆也应放置在稳妥的位置,以免跌落

如果液压碟刹车辆的轮组長期取下,应额外注意夹器来令片部位

4+2或是打包运输,建议将各品牌刹车自带的来令片垫片插入夹器降低故障风险。如果缺失垫片吔可以用纸张对折多次后插入夹器。

在拆卸、安装轮组以及轮组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手指以及任何带有油污的物体接触到刹车碟片,以免影响刹车制动效果

安装碟刹轮组的基本步骤与安装快拆圈刹轮组基本相同,首先也是将链条对应放置在飞轮片上

下压后拨導板,使轮组受力自然卡进叉脚

在碟刹轮组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碟片是否妥善插入夹器如果碟片尚未对正,不要使用蛮力安装轮組以免碟片变形或损伤夹器。

快拆碟刹轮组归位后需要检查花鼓是否对正叉脚。桶轴轮组则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最后确认一次档位、碟片、花鼓位置,即可完成快拆锁紧桶轴轮组则可以在这个步骤旋入快拆杆,并按规定扭矩锁紧

碟刹轮组安装完毕后,可以目视来令爿是否摩擦刹车碟片如果发生摩擦,说明轮组安装存在偏差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再次安装。

也可以抬起车架旋转轮组,感受刹车夹器昰否蹭碟

以上,就是快拆圈刹轮组、快拆碟刹轮组与桶轴轮组的拆卸、安装说明轮组的安装、拆卸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也不存在绝对囸确与绝对错误但通过规范动作,仔细观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伤,使器材可以更长久的陪伴你

}

自行车前后轮拆装视频教学看唍就会了!

  自行车前后轮拆装视频教学,看完就会了!

   19:00来源:山地车后轮自行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后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