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网球冠军上,能不能拿冠军是否重要作文

2013高考作文范文:假如刘翔没有拿世界冠军  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男子110米栏的比赛的镜头前,一个黄种人&&刘翔,以风一样的速度夺得了世界冠军。那个时刻,中国人欢呼了,亚洲欢呼了,黄种人欢呼了,那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刘翔成了英雄。理所当然,采访他的记者蜂拥而来。关于刘翔的报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视台上,从幼年的他,再到少年,再到青年,再到如今的他。记者们像是再将刘翔的半生重演。刘翔成了英雄,关于他的赞歌也就大批大批的出来了,他的训练是多么的艰辛,需要多么大的耐力与毅力。的确,我们不得不由衷感叹他的坚忍与伟岸。  不知是,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假如刘翔没有拿冠军,那情况会是乍样的呢?  假如刘翔没有拿冠军,还会有那么多的记者纷至沓来,采访他吗?他在比赛场上的拼搏身影还会有电视台一次又一次地播放吗?还会有网站首页高高地打出刘翔的名字吗?刘翔虽输了,但刘翔依然是刘翔,他自己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而已,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跑道上会有一个叫作刘翔的人在奋力拼搏。  这个世界有许多舞台,每一个舞台上都在上演着一出戏,许多出戏走到了一起就成了我们多彩的世界。世界也是许许多多的竞技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奋力拼搏,但输赢终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最终有人赢的光彩,也有人输的惨淡。古来成者王败者寇,我们永远只是看到胜利的成绩,然后才去深挖,才去吹捧他们人生是多么的坎坷,他们所1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高考作文素材:北京奥运会冠军启示录
北京奥运会冠军们在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在镜头前定格;国旗冉冉升起,他们就成为世界的焦点。“金镶玉”背后,承载着冠军们不平凡的经历。团结、和平、友爱的品质,超越、不屈、战斗的精神,冷静、清醒、变通的智慧……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光着脚训练的杰利莫
19岁的小将杰利莫在北京奥运会800米比赛中为肯尼亚摘得首枚奥运女子项目金牌。杰利莫的家非常简陋:两座低矮的铁皮顶小屋,里面有两个房间,几把椅子,一个茶几和一个放着黑白小电视的桌子。杰利莫上学的前三年,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跑来跑去,最后一年才成为住宿生。有时候因家里困难,她会辍学一两个星期,她妈妈还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了为她筹学费。
杰利莫从小就表现出了长跑天赋,中学的时候,她经常参加各种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杰利莫从13岁开始跑步训练,因为家庭贫困,杰利莫训练的时候常常都是光着脚。
分析: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非洲,像杰利莫一样坚持训练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没有因为贫乏的物质条件而放弃自己的高贵的梦想。与杰利莫相比我们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梦想而奋斗。
适用话题:逆境、刻苦
女子200米蛙泳冠军:索尼
美国女泳将索尼在200米蛙泳决赛中出人意料地战胜女蛙王琼斯并打破琼斯的世界纪录。索尼两年前还患有心脏病,心跳过速发作时可以达到每分钟400下!但她对心脏病手术一事都是轻描淡写:“只是个小手术,我随后就恢复了训练。”
其实,从16岁开始,索尼心脏附近就发现了疤痕组织。她曾对家乡报纸说过,疾病发作时,她的心脏就好像“一辆停放着的车,被人突然踩死了油门”这种疾病每月都要发作一到两次,极端心率甚至达到每分钟400下,让她四肢几乎失去知觉。
两年前,索尼在洛杉矶医院进行了手术,医生把导致心动过速的疤痕组织闭合了。仅仅1个月后,她就在强手如林的美国夏季国内赛中获得了200米蛙泳第10名。索尼回忆说:“那听上去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做手术的时机很好,结果现在一切都不错。”
此后索尼成绩稳步提高,运气也逐渐变好。8月15日的200米蛙泳决赛,最终以领先一个身位的巨大优势夺取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还打破了琼斯保持的世界纪录!
分析:与大多数人不同,索尼把心脏病看得很淡。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我们看得过重,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反而不利于事情的发展。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终就会战胜困难。
适用话题:平常心、面对困难、心态
百米飞人:博尔特
博尔特是一个音乐和舞蹈的狂热爱好者,他希望成为板球明星,但他还是在跑道上开始了自己的运动人生。在刚开始的几年,博尔特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离开田径场,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经过魔鬼式的训练,在2002年举行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15岁的博尔特200米跑出了20秒40的成绩,夺得冠军。
英雄了少年的博尔特很快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尤其是美国,多所美国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并承诺提供短跑奖学金,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了。他仍旧坚持在祖国牙买加生活、训练、并代表祖国参加各类大赛。
谈到2012年奥运会时,博尔特自信地说:“也许那时候,才是我的巅峰时刻。”
分析:如果没有教练的慧眼,如果当初博尔特放弃了自己,那么我们也不会在赛场上看到百米飞人的英姿了。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不起到伯乐和坚持的重要。但更为要的是,当美国多所大学向博尔特抛出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种爱国心,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适用话题:坚持、自信、爱国
万米英雄:迪芭芭
埃塞俄比亚的迪芭芭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和非洲纪录。这种成绩的取得与她刻苦的训练和坚强的意志分不开。迪芭芭在国内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专门的长跑训练场,平时训练以经常要翻山越岭,有时甚至会碰到狮子等危险动物。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迪芭芭曾饿着肚子训练,也曾因为没钱买鞋子而不得不赤脚比赛。但是她就这么坚强地跑着,跋山涉水,“跑”到北京。
分析:任何客观条件都不能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要你尽力而为,再艰苦的环境、再多的危险都能克服。
适用话题:逆境、坚持、客观与主观、付出与收获
妈妈级选手:托梅斯库.迪塔
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38岁的罗马尼亚老将托梅斯库.迪塔以2小时26分44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她也创造了年龄最大的马拉松奥运冠军的纪录。
迪塔此前的最好成绩只是世锦标赛第三名。去年大阪世锦标赛因伤缺阵,很少有人将她排到冠军竞争者行列。据迪塔称,自己在生完孩子后身体一度非常虚弱,被认为运动生涯即将结束。“令我高兴的是,今天我终于坚持下来了,并赢得了冠军,向那些三年前就说我已经完了的人证明,我还行。”
分析:在北京奥运会上,托梅斯库.迪塔不仅留下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两个小时,也把她的勇气和自信传给了所有目睹这一奇迹的人们。同时,她还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能坚持,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适用话题: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我能、坚持、奇迹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韦登
荷兰选手范德韦登夺得了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这个号称“水中马拉松”的比赛项目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后诞生的首位冠军。
看范德韦登的头部会看到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痕。这两个硬币大小的伤痕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伤痕,在人说话甚至喘气时都会颤动。今年27岁的范德韦登颇具游泳天赋,然而20负的那一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病魔夺去的也许不仅是他的运动生涯,还可能是他的生命。
幸运的是,范德韦登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成功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后,范德韦登重新回到了赛场。2008年,他在北京写下了运动生涯中最壮烈的一笔,而“金镶玉”无疑是对他这样一个永不言败的英雄的最好奖赏。
分析:胜人者力,胜已者强。范德韦登不但战胜了赛场上的对手,更战胜了自己。当大家都在“谈在体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对癌症的挑战对生命的捍卫正是一个强者的风范。
适用话题:强者、克服、生命、英雄
女子100米仰泳冠军:考芙琳
考芙琳在女子100米仰泳中为美国队夺得了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项目的首枚金牌。考芙琳的游泳生涯经历过谷底。1999年,肩伤导致她在美国游泳选拔比赛大失水准,最终无缘悉尼奥运会。但她没有就此消沉,最终在雅典奥运会大放异彩:夺得2金2银1铜,成为在一届奥运会夺得5枚奖牌的3名美国女运动员之一,还是第一位游进1分钟大关的仰泳女选手。
谈起8年的遗憾时,考芙琳很坦然:“吸取了那次教训后,我更成熟了,雅典奥运会时,我赢得了5枚奖牌……失败使我更加强大,或者说,让我对胜利和成功有了更深的渴望。”
分析:既然失败扑面而来,我们只有挺起胸膛回击。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它是一种经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成熟。
适用话题:成熟、失败、放松
世界蛙王:北岛康介
5岁开始就爱上了游泳。在雅典奥运会夺得100米蛙泳金牌后说的一句“感觉超棒”,成为2004年日本流行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水立方”的蛙泳舞台又见证了这个身高仅有1米76的“小个子”的选手的奇迹。在200米蛙泳决赛中胜出,北岛康介继雅典奥运会之后,再一次成为包揽100米和200米蛙泳双料冠军。他也成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获得4枚蛙泳金牌选手。
初中毕业那年,老师让同学们每人写一句话,当时的北岛康介写的是:“当你意识到自己输掉的瞬间,你已经获得初次胜利。”从此,这句话在北岛康介的心里扎下了根。他始终抱着这种心态,从未丢失过自信。这为他以后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分析:如果没有输过,又怎会有对赢的渴望?如果没有尝过输的滋味,又如何体会赢的喜悦?只有做到了不怕输,不服输,才能像北岛康介一样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
适用话题:输与赢、自信、思考、体会
体操冠军肖恩&约翰逊
肖恩&约翰逊刚出生时是最虚弱的新生儿:皮肤青紫,无心跳,无呼吸,对刺激无反应,无肌肉,精力远远超过一般小孩。肖恩的体操之路更不平坦,虽然她很喜欢体操,但她的体操启蒙教练并不看好她,认为她只有力量,没有开赋。她没有受到太多关注,那时肖恩已经5岁了。
6岁肖恩第一次见到中国教练乔良。在乔良看来,肖恩胆子大,这对高低杠的跃杠和平衡木的空翻动作的完成非常关键。很快,聪明的肖恩就学会了阅读老师的表情:乔良眉毛上挑,意味着她犯了错误;乔良撇起下嘴唇,则意味着她动作做得很漂亮。就这样,师徒之间有了独特的沟通语言。
5年后,乔良将肖恩的训练录像带寄给了美国体操队领队、享有“体操教母”之称的玛莎&卡罗利,并附上一卦信说,这孩子对美国队来说是个有用之才。卡罗利说:“他真的很勇敢,那个小姑娘当时的水平还完全无法与国家队队员相比,但我在那卷录像带上看到了她的潜质,我认为乔良很有眼光。”
2007年斯图加特体操世锦标赛成就了15岁的体操小将肖恩。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肖恩连夺团体、全能、自由操3枚金牌。在北京奥运会上,肖恩成了美国队的主心骨。
分析:即便是千里马,如果没遇见伯乐,也会被当作劣马,被人拒之门外。当肖恩遇见乔良,千里马遇上伯乐,二者之间互相支撑、不可或缺,一定会所向披靡,取得成功。
适用话题:人才、伯乐、眼光、师生。
男子标枪冠军:托希尔德森
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男子标枪决赛中,挪威选手安德烈亚斯.托希尔德森以90.57米的成绩,成功卫冕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托希尔德森在运动方面有着遗传方面的天赋:他母亲是1972年挪威100米栏全国冠军;父亲是标枪选手,曾投出70米以上成绩。他11岁时开始练习投掷标枪,由父亲当教练。这一切都使他的成绩提高很快。
除了遗传因素,托希尔德森的成功更得益于他对体育事业的专注和刻苦训练。三年前,他放弃了在挪威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的工作,开始专注于田径事业。2007年7月,他又被检查出背部椎间盘突出,自称“像被带尖刀的棍棒刺痛一样难受”。不过,这并未影响他标枪事业的发展。
分析:托希尔德森为了体育事业,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所幸,他的这些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
适用话题:选择、忍受、专注、舍与得
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冠军:卡纳耶娃
卡纳耶娃出身在一个体育世家。2007年欧锦赛,维纳临时决定由卡纳耶娃代替受伤的主力队员卡巴耶娃参加带操比赛。得知这一消息时,离比赛开始只有四天。仓促上阵,卡纳耶娃还是牢牢地把握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体操选手夺得金牌。从那个时候开始,世界才知道,人才济济的俄罗斯队里有个叫卡纳耶娃的小姑娘很厉害。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卡纳耶娃身上十分贴切。她是队里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人。参加全国锦标赛,即便拿到三块金牌,也片刻不肯停歇,比赛结束当晚便投入训练。“我只是喜欢训练,喜欢表演。”卡纳耶娃微笑着,闪着长长的睫毛,一副天真无邪的神情。
分析:卡纳耶娃的成功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能熬,即便是坐冷板凳也要忍受;二是做好准备,为抓住机会创造条件;三是刻苦训练。
适用话题:机会、准备、刻苦
八金之王——菲尔普斯
菲尔普斯是当今泳坛最出色的全能型游泳选手。15岁时崛起世界泳坛,成为入选美国奥运会游泳队最年轻的选手,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200米蝶泳的第5名。之后,菲尔普斯就开始了在世界泳坛掠金夺银的惊人之旅。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最终获得了6枚奥运会金牌、2枚铜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独得8金,7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吸金能力最强的奥林匹克运动员。他创造了两届奥运会狂夺14金的神话。
他很有天赋,然而仅有天赋而没有后天的努力是不会变成天才的,这一点菲尔普斯给出了最好的诠释。“如果你休息一天,实力就会倒退两天。”这是菲尔普斯的座右铭。“如果浪费两天的话,也许就再也追不回来了。”一直以来,他都坚持早上5点钟起床训练的习惯,从未间断。他就是这样近乎偏执地坚持着,以至于菲尔普斯在美国游泳队被戏称为“启明星”。更让人惊叹的是菲尔普斯的毅力,他在过去的7年时间,2500多个日子中仅有5天没有下过水。菲尔普斯的母亲曾说过,在圣诞节那天,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游泳池。正是在这样近乎偏执的努力下,菲尔普斯取得了令人仰视的成就。
分析:正如菲尔普斯自己说的,他并非什么天才。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和对自己严格的要求。
适用话题:磨练、要求、决心、座右铭、坚持
安斯利:对胜利极度渴望的王者
安斯利已经在帆船项目上“玩”了20多年,是什么让他仍然动力十足地去刻苦训练呢?安斯利说:“我每年都会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幸运的是,我在帆船运动中并不局限于芬兰人级,所以这让我一直对这项运动保持着新鲜感,并不断增加对这项运动的理解。”
在雅典奥运会后,王者安斯利在芬兰人级上已经无欲无求,一度转而专攻美洲杯帆船赛,这也使他的世界排名降至20多位。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北京,安斯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奥运冠军。“奥运会的冠军是一个机会,你如果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夺得金牌,你会得到非常巨大的满足感。”安斯利这样说道。
分析:没有目标,哪来动力?不断变化目标,提高新鲜感,同样也能刺激一个人孜孜不倦地追求。
适用话题:目标、变化、渴望
男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米查姆
在跳水项目几乎被中国选手垄断的情况下,今年刚满20岁的米查姆夺冠,可谓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他原是一名蹦床运动员,曾经获得2001年世青赛蹦床冠军。直到2003年,米查姆还在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世界青年节的蹦床比赛。
由于2003年在训练中伤着了第5腰椎,他不能继续练习蹦床。2003年,米查姆在一位教练的建议下改练跳水。而当年练习蹦床的经历,正好有助于他的跳水动作。练了两年跳水后,米查姆的进步非常明显。在高手云集的情况下,他在2005年加拿大杯跳水赛上就获得10米跳台铜牌。
2006年,他在备战墨尔本英联邦运动会,在一次训练中撞到了跳台上受伤,开始了长时间的休整。他本来想就此退役算了,可是看到队友们参加了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他重新衡量了自己的跳水目标,在2007年再度复出。在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中,他虽然一度落后,但一直没有放弃希望,终获金牌。他的座右铭是“毅力——坚持下去。”
分析:米查姆年纪轻轻,却经历了很多:两次严重受伤,一次更换来体育项目。但这些挫折并没打垮米查姆,反而成了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适用话题:经历、改变、挫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受人滴水之恩的男子马拉松冠军:卡马乌
虽然是中长跑强国,但肯尼亚从未获得过马拉松奥运金牌。卡马乌的出现改变了历史。他为肯尼亚拿到了第一枚马拉松奥运金牌,同时,他以2小时06分32秒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在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第一集团行到35公里时,最终获得第4名的埃塞俄比亚选手埃吉古大方地将将一瓶水递给了当时跑在自己前面的卡马乌,这个镜头成为比赛中感人的一幕。可惜的是,埃吉古最终没有夺得奖牌,他只获得第4名。卡马乌为埃吉古遗憾的同时,还特别感谢了埃古吉的“杯水之恩”。他表示“愿意和埃吉古一起分享金牌的喜悦。”
带着无比的荣耀,卡马乌登上了男子马拉松的颁奖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亲自为他颁奖。这一刻,卡马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他向全场和全世界的观众挥手致意,胸前那枚浸透着汗水和心血的金牌分外耀眼。
分析:对手埃吉古递给卡马乌的不仅仅是一瓶水,分明是支持的力量。一瓶水体现队友间的相互支持和友爱,而卡马乌的感言又体现了他感恩的品质。这些运动员身上的闪光点,不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所在吗?
适用话题:支持、感恩、友谊
体操公主:柳金
美国选手娜斯佳&柳金获得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金牌。柳金出身于体操世家。20年前的汉城奥运会上,柳金的父亲瓦列里&柳金为前苏联赢得两枚体操金牌。21年前,她的母亲安娜&科物奇尼娃获得过世界艺术体操冠军。虽然柳金有好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但她的经历酷似中国体操圈的李小鹏,天赋异禀,却历经坎坷。2006年11月做手术摘除了脚踝的两块碎骨,在恢复训练后,伤病于2007年复发,此后柳金再次进入恢复训练阶段。伤病对她的打击非常大。
但柳金是个不轻易放弃和心中充满希望的人。幼年时,她就将父亲的奖牌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希望这可以让自己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们让她相信她也能和父亲一样夺下奥运会的金牌。正是这样的信念使她一直向前,并以绝对优势获得奥运会金牌。
分析:柳金的故事一方面说明,既然是一名运动员,就要有从伤病中走出来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把他人的成绩幻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适用话题:目标、激励、不放弃、希望
网球天才费德勒曾是球童
这位27岁的瑞士人已经在当今的网球世界中拥有了至尊地位。自2003年温网以来,他已经获得了12个大满贯冠军,并三度在年终大师杯里夺冠。然而,今日网坛霸主昔日却是地位低下一名球童。他曾经在比自己在10个月的瑞士公主辛吉斯的比赛中担任球童。
由于当年做球童的经历,费德勒对他现在身边的球童很是友好。费德勒说:“对于我来说,是很正常的,我会对他们说‘请帮我把毛巾递过来吗’而不是‘快把毛巾给我’。我自己在做球童的时候很享受那段经历,球童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因此我理解那种和自己喜欢的球员近距离接触以及得到他们签名时的兴奋感,我希望自己能给球童们留下好印象。”
分析:一切皆有可能,即便是曾经的球童,也可以变成如今“天王”。虽然成了网球界的“天王”,费德勒却没有“天王”的架子,为人温文尔雅,对球童礼貌而又尊敬。他不但球技过人,人品更胜一筹。
适用话题:蜕变、尊敬、品格、修养
施泰纳的力量
“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德国选手施泰纳凭借对亡妻的思念,完成惊天逆转后夺冠。颁奖仪式上,施泰纳举起金牌的同时,也举起妻子的照片。施泰纳为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勤练不辍,苏珊开始为了北京之行存钱,她希望能到举重赛场为老公助威,但是2007年7月,一场车祸打乱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此施泰和爱妻再也不能见面。
为了死去的苏珊,施泰纳更加刻苦地训练,并且一有时间便会去苏珊的墓地,告诉她自己的训练情况。最终他获得了代表德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在北航的举重馆里,施泰纳在抓举过后203公斤仅排第4名。挺举中,奇吉舍举起250公斤后,施泰纳必须在最后一举中起258公斤级的重量才能实现逆转。
施泰纳背水一战,他站在杠铃前默默祷告,大吼一声完成惊天逆转。接着,他双膝跪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疯狂亲吻着,照办片上的苏珊笑得异常灿烂。“我知道,她依然与我同在,与我分享快乐。”施泰纳说。
分析:爱可以化为无坚不摧的力量,使施泰纳举起了461公斤的重量。他和苏珊生死不渝的爱情令人感动,使原本激烈的竞赛场充满了柔情。
适用话题:爱、感动、力量、那一刻、源泉
不老的库鲁切特
43岁的阿根廷自行车选手库鲁切特,在北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麦迪逊赛中,和队友佩雷斯合作夺得冠军。为阿根廷代表团赢得了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阿根廷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自行车金牌。
库鲁切特曾经参加过6届奥运会,是阿根廷体坛的超级元老,也是阿根廷自行车界的无敌英雄。早在1995年,就有教练认为库鲁切特的职业巅峰已经过去,但是库鲁切特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持训练,最终在2004年获得世锦赛冠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也用在北京获得的金牌再次向世人证明,他的职业生涯现在才到巅峰,他还会坚毅不屈地继续骑下去。
分析:库鲁切特可谓宝刀未老,一个人是否到达巅峰期,不是别人说了算,而在于自己是否肯定自己,并证明自己的实力。
适用话题:自信、突破、极限
万米长跑冠军:贝克勒
贝克勒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由于贫穷,父母不可能承受抚养所有孩子的开支。要想改变自己牧羊、务工的平庸命运、贝克勒只能选择跑步。
但是一段小小的插曲却给贝克勒的跑步生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05年,他的未婚妻,在训练中猝死。媒体和专业人士还是怀疑这是一起兴奋剂服用过度事件。这让他情绪低落,成绩也大幅下滑。他甚至没有勇气出现在跑道上。在这个低谷时刻,贝克勒的父亲拯救了他。他告诉贝克勒,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永远活着,人都有死的一天。所以,与其有时间悲伤,不如多做点什么。就这样,贝克勒又走上赛道,并用出色的成绩让所有怀疑他的人闭上嘴巴。从2005年开始,他几乎蝉联了世锦赛的万米金牌。
分析:人生难免起起伏伏,在处于低谷时,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悲伤上,不如采取实际行动奋起直追,风雨过后必定能见彩虹。
适用话题:困境、直面现实、坎坷、选择
纳达尔:从自卑到自信
人们印象中的纳达尔永远是那个穿着无袖衫、七分裤,肌肉线条分明,打出好球后经常握拳怒吼的男子汉形象。可小时候,纳达尔相当自卑,觉得自己无足轻重,被人忽视。但是2004年,18岁的纳达尔赢得了职业巡回赛中的第一个冠军头衔,年底又将戴维斯杯收入中,2005年,当纳达尔在红士赛季中所向披靡,摘下5冠,其中还包括两个大师系列赛桂冠时,他在场上的顽强坚韧和超越年龄的稳定、成熟都为大家所称道。比赛中无论领先还是落后,甚至上万观众的嘘声都无法动摇他的意志。
分析:从自卑到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成成绩来证明自己,让别人刮目相看。
适用话题:自卑与自信、转变、意志
全能女强人阿姆斯特朗为治关节炎成职业自行车手
日,克里斯丁.阿姆斯特朗为美国赢得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这荣耀的背后,是阿姆斯特朗铁人般的意志。
2001年,阿姆斯特朗发现自己只能一条腿往床上搬。她的臀部疼得厉害。但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她总觉得能够自己治疗,于是,阿姆斯特朗用冰在自己的骨盆上,还服用消炎的药物,但情况没有丝毫好转。在去医院要求医生开出更强效的处方药时,阿姆斯特朗被告知自己的骨头因为骨关节炎正在坏死。丈夫安慰她:“你的生活现在才真正开始,找份真正的工作吧。”
在一家广告公司呆了没多久,她不顾医生的劝告,重新蹬起车轮。“最疯狂的梦境中,我也不曾想到自己能够夺得奥运金牌。”雅典奥运会,阿姆斯特朗获得了第8名,那更像是一次观光旅行。可她说:“而北京,我可是有备而来。”
分析:关节炎并没有吓倒阿姆斯特朗,金牌的获得是她超越自我、战胜疾病最有力的证明。她用坚强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改变了命运。
适用话题:挫折、超越、意志、做好准备
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朴泰恒
朴泰恒从小就患有哮喘病,7岁的时候,母亲听说游泳对练习心肺功能有好处,母亲就带他前往社区游泳场游泳。从那次以后,朴泰恒就迷上了游泳。朴泰恒只学习了几天,就可以像学习了一年的孩子那样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而且,在水里一泡就是半天。父母为了让儿子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决定让朴泰恒接受专业的游泳训练。
朴泰恒性格倔强,但是训练却非常刻苦,他有一个外号叫“游泳池的拼命三郎”。朴泰恒的父亲说:“泰恒在训练的时候,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好像宁愿在游泳池里累死,也不能原谅自己达不到教练的要求。尤其是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泰恒变得更加执著。”
分析:因为一次偶然,朴泰恒走上了游泳之路。但这只是给他搭建了一个平台,至于在上面怎么表演全看朴泰恒自己。所幸的是,朴泰恒用刻苦训练换来了一枚闪亮的金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适用话题:意外、刻苦、执著
撑竿跳女皇:伊辛巴耶娃
近几年,她将世界纪录从4.82米提高到5米,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又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5.05米。毫无疑问,在女子撑竿跳这个王朝,伊辛巴耶娃已经是唯我独尊的女皇。每当伊辛巴耶娃屏神静气,手持长竿,步伐坚定地奔向那一个个人类尚未企及的高度时,每一个伊辛巴耶娃的对手只能争取第二名。
她的成功被媒体认为是,“俄罗斯式的从丑小鸭到天鹅”的故事。伊辛巴耶娃家乡偏远且出身贫寒,父母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人。在学校,因为衣着过于平常,同学们的嘲笑和羞辱一直纠缠着她,性格耿直的她因此常和男同学打作一团。
年龄的增大,伊辛巴耶娃练起了体操。伊辛巴耶娃身材日益高大,只好改练了撑竿跳。没想到,这一转行竟然“歪打正着”,成为如今的撑竿跳女皇。
分析: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天生的,都需要进行蚕蛹化碟的蜕变,更需要辛勤的付出。当然,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成功的转型。当生活困难、遇到挫折时,与其在一旁自怨自艾,还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丑小鸭总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
适用话题:蜕变、转型、梦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奥运会乒乓球冠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