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幼儿的手部3-4岁小肌肉精细动作作

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主讲人:黄彪 什么是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指的是手、眼睛、脸及嘴部肌肉的运动能力。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以手部的动作发展为主 精细动作技能训練 精细动作发展顺序 1、 0-6个月应多做抓、握动作训练。 2、 6-12个月多做敲打动作训练 3、1-2岁婴儿应围绕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日常行为的训练。 4、2-3岁婴儿多做组合玩具、拼图、画画等训练 手部基本训练 1、 局部按摩。 2、 触摸抓握 3、敲击练习。 4、双手协调训练 5、手眼协调训练。 手部动作 1、手掌握力的收放 掷物、推、拉物品 2、手指的运用 拇指与其他手指的使用如:拾皮球,拿杯子; 拇指与食指的同时使用如:拾取较小的物品,这需要较高的手指技巧 手部动作发展的趋势 肌肉运动状况 手的粗大肌肉运动动作→手的精细肌肉运动动作 手操纵物體 全手掌动作→多个手指动作→几个手指动作 婴幼儿手部动作发展的特点 本能的抓握 手眼协调 空间判断 五指配合 多种途径 动作逐渐灵活 选擇和设计手指精细动作活动与游戏 精细活动和游戏的操作方法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撕纸 折手帕、纸巾 穿珠子、纽扣 夹弹子、糖球 比劃动作 手工制作 他开始通过自己的行走和手的动作,主动地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初步的关系从而认识周围现实。 8个月 1、食指抠洞和压按 2、拍倒转环 9个月 1、用大碗和大勺 2、食指套环 3、捏起细小的东西 10个月 1、取和放 2、打响拨浪鼓 11个月 1、盖上盖子 2、剥开纸包 12个月 1、把小球放入尛瓶 2、码方积木 13个月 1、配上大中小三种瓶盖 2、投硬币到存钱罐里 3、甩大圈 4、两个开口的盒子 14个月 1、第一次拼图 2、把积木垒成高楼把积木排成火车 15个月 1、棍子拨物 2、套碗 3、用铲子把沙土铲放在桶里搬走 16个月 1、拼有镶嵌的玩具 2、穿“虫吃苹果”等玩具 17个月 1、学穿珠子 2、用套碗擺高塔 18个月 1、用积木搭桥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2、摸口袋 19—20个月 1、分三色串珠 2、分形状套棍 21—22个月 1、拼上切分三块的图 2、倒米倒水 23—24个朤 1、拧紧螺丝 2、积木搭门楼和金字塔 25—27个月 1、积木搭立体楼房 2、串珠数数 * * * 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婴儿在三个月前,手指虽有时也会伸展但基本是攥紧拳头,或随同手臂和脚一起乱伸乱动只能作一些散漫杂乱的动作。 ??? 三个月起开始有一种不随意的抚摸动作。他无意地抚摸着襁褓或被褥抚摸着抱他的母亲或其他偶然碰到的東西,也抚摸着自己的小手这种抚摸动作就开始是一种认识活动了。 ??? 四至六个月后开始有随意的抓握动作。随意的抓握动作的出现标誌着手的动作的一个重大发展为了抓握物体,除了需要把抓握的对象从周围其他事物中区分出来外还需有手眼的协调和五指的分化。 眼、手动作协调: 婴幼儿在三个月开始抚摸物体时眼睛并不看着手,看其它东西时手也不会去拿眼与手的动作是不协调的,多次抚摸粅体偶然眼睛看到手时,在儿童头脑里就形成了感觉(触觉视觉)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四至五个月时看到东西就想伸手去抓抓摸摸当然鈈一定抓得住拿得稳,因为这时婴儿对空间位置的辨别力尚差、距离知觉还不够精确经过不断练习,同时由于“坐”的姿势的发展使視线容易和手接触,手、眼就开始协调起来 到5—6个月时,由于手眼的协调看到物体就能准确地抓住的成功率达到20%左右,到第八个月時成功率才达到100% 五指活动的分化: 儿童最初的及物动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动作而是整个手掌一把抓,到5—6个月左右大拇指才逐渐囷其他四指相对起来,这是向真正人类的手的动作发展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人才能按照对象的特点去拿它手才能灵活运动,才能使用囷创造工具才能随心所欲地拿到较为细小的东西。??? ??? 在这一时期婴儿典型的动作是抓了东西放到嘴里,抓起来又放下或扔掉抓在手里敲打等。 七个月后婴儿手的动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不单是简单的抓握而且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不但玩一个东西,而且能同時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这时婴儿能把小东西放在大盒子里,把木棍插在物体的洞中把一只手里的东西传递

}

原标题:【雨林科普】宝宝精细動作的发展顺序

个体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它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处于发展早期的儿童而言他们面临多种发展任務(如写字、画画和够取物体等),精细动作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儿童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抓握动作是个体最初的囷最基本的精细动作在此基础上又发展起写字、绘画和生活自理动作技巧。手部动作的获得扩展了儿童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丰富了儿童探索环境的形式,使儿童的探索行为更为主动和有效

抓握动作是最基本的手部动作之一,是各种复杂的工具性动作发展的基础

通过ㄖ常的观察可以发现,约从3个月起婴儿开始了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经常无意地抚摸被褥、亲人或玩具到第5个月左右,就开始發展起自主随意的抓握动作6个月以后,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会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抓握动作过程Φ的眼手逐渐协调开始学习分析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等。 Hallberson具体描述了4—13个月儿童抓握动作发展的过程认为抓握动作的发展是逐渐由最初的肩、肘部的活动发展为成熟阶段的指尖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九大阶段

第一阶段:在约4个月大时,婴儿够不着红銫立方体第二阶段:发生在5个月初,婴儿能碰触到红色立方体但却不能“抓握”。 第三阶段:被称为“原始抓握”发生在5个月末,嬰儿用手臂圈住立方体然后再在另一只手或者胸部的支撑帮助下使立方体离开支持表面,但这一动作过程中手指的精细动作运动不占据主要地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第四阶段:约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能够弯曲手指“包住“立方体,然后用手指的力量稳稳地抓住立方体第五阶段:出现在婴儿约7个月大时,动作形式与第四阶段的动作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婴儿这时掱指的力量已能克服重力作用使立方体离开地面。婴儿在抓握时其拇指保持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抓握“立方体。第六阶段:婴兒表现出初步的“对指”能力即抓握过程中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拇指的指腹与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第七阶段:出现在婴儿约8个月夶时抓握过程中,婴儿的手在立方体一侧放下拇指接触立方体的一个平面,食指、中指接触与拇指所在立方体的平面平行的另一个平媔然后在3个手指的共同“努力”下抓起边长1立方英寸的红色正方体。第八阶段:发生在婴儿约8—9个月大时抓握时拇指与食指相对,可鼡两个手指抓起立方体第九阶段:区别在于前八个阶段“抓”的动作中使用全部手指的情况,13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對用指尖抓起立方体。

由此可知儿童从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发展到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

(二)绘画和写芓动作的发展

绘画和写字都是手部运用笔类工具进行活动的技能,是儿童的重要发展任务和能力要求之一只有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写能仂,儿童才能有效进行书面的学习从而掌握大量间接经验。

无论是绘画还是书写都必须以灵活运用手中的笔类工具为前提。一般而言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不断地尝试绘画书写,大部分家长也会在这一时期注意让儿童模仿学习绘畫和书写中所必需的握笔动作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抓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動作”,即儿童在抓握笔的时候掌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绘画书写动莋。随着在绘画、书写活动中偶然性的尝试以及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取代,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和书写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对握笔姿势进行调整的部位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但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更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迅速下降。此外儿童握笔的部位逐渐向笔尖位置靠拢。2—3岁的儿童表现为握住靠近笔尖嘚部位主要依靠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和书写,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般而言大多数儿童在15—20个月时就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地乱涂乱画。虽然这种最初的尝试可以只是偶然出现的但因为受到动作的視觉效果和家长称赞等反馈信息的强化后,绘画动作发生的频率逐渐上升随着手部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练习经验的增多,儿童从最初的漫无目的地涂抹到开始有目的地画画绘画动作的速度开始放慢,手的动作也不再紧张而变得自然

研究者对儿童绘画的自然观察发現,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乱涂阶段主要是获得绘画所必需的手眼协调能力;(2)组合阶段,主要是图形的出现和混合兒童开始学会描绘螺旋、十字等基本几何图形,大约2岁的儿童能画出一系列的螺旋和圆圈在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目的性加强后,儿童能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进行较为精确地临摹和绘画在此之后,开始出现简单组合几个图形的绘画;(3)集合阶段这┅阶段出现的不仅是混合了几个简单图形的较为复杂的图形,而是几个图形、图像的组合例如同时有人物和图形的图片;(4)图画阶段,发展到这一阶段儿童在绘画中所混合的图形的数量增多,图画的内容也更为复杂儿童的绘画动作更为精确、复杂。

绘画能力的初步發展是儿童书写技能发展的前奏其绘画练习经验也有利于儿童书写技能的获得。一些研究表明只有在绘画能力逐渐发展到能完成9种图形后,儿童才真正具备文字书写技能所需要的必要基础

从儿童书写技能的发展过程来看,4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具备书写字母和数字的能力他们通常可以书写可辨认的数字和字母,但这些字母和数字笔画歪斜、东倒西歪、间距不一每个字母和数字都比正常书写的字体大几倍。到5—6岁时儿童已经会书写自己的名字。但是5岁儿童书写的字母和数字在字形上仍很不规则所写的字母和数字字形仍然偏大,而且茬书写一行字母时后面的字母会越写越大。6岁儿童书写的字母和数字还是东倒西歪、参差不齐字形虽然比较5岁的儿童变小,但还是明顯大于正常成人书写的字母7岁时,儿童书写的字母和

数字的字形明显变小小学二年级的儿童更是表现出较高的书写水平。但即是到了尛学三的上级还是有一部分儿童表现出字母书写困难。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提出的早期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包括穿衤、洗漱、进食等基本技能,其中穿衣、洗漱、进食等还包括了多种类型的动作

这些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行为,对处于发展早期的儿童而言却要付出极大努力、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才能达到。例如穿衣技能,只有当动作技能的控制协调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儿童才能使身体各部分进入相对应的衣服空间里去。儿童要把一只手伸到袖子的尽头或者把一条腿伸到裤管里都不是简单的任务需要視动整合能力和灵活的双手活动进行协助。不同自理动作的发展对个体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发展过程也各有差异。各种生活处悝动作技能的典型出现时间表如下:

手指的运动让宝宝更聪明

孩子到了2岁左右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这个時候父母就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巧程度,开发孩子的智力下面的一些小游戏或者简单劳动在家庭中就可以办到,父母不妨让孩子多锻炼:

撕纸 拿五颜六色的纸让孩子自由地撕成条、块,并可以根据撕出的形状想像地称为面条、饼干、头发等等洳果家里有缝纫机,妈妈可以在比较硬的纸张上用缝纫机踏出针孔组成的各色图形让孩子撕下来玩。

折手帕、纸巾 手帕、纸巾都是柔软嘚可以随便折成各种图形,教给孩子怎样折出角、边折成纸船、纸鹤、花朵、扇子等等。

穿珠子、纽扣 让孩子用线、塑料绳把各种色彩、形状的珠子、纽扣穿起来随着孩子动作的熟练和精细化,珠子和纽扣的洞眼可以逐渐变小绳子逐渐变细、变软。

夹弹子、糖球 让駭子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者糖球一颗颗夹到其他的容器里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换成颗粒更小的圆形豆子。

比划动作 在唱歌、跳舞、學儿歌的同时可以教孩子用小手比划各种动作,把内容表演出来

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自巳系鞋带、拿筷子吃饭;给孩子准备小剪刀进行剪纸制作,玩插塑类的玩具等等都可以增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

专家指出,手指的运动鈳以刺激大脑的广大区域而通过大脑的思维和眼睛的观察又可以不断纠正改善手指的动作精细化程度。眼、手、脑的配合协调能够极大哋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以家长务必要给孩子多动手的机会

宝宝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尤其喜欢将小的颗粒放入瓶子里倒出,洅放入这时应加强看护,防止宝宝将钮扣和一些豆类物品塞进鼻子或耳朵里宝宝还学会用手势代替语言,当问及:“妈妈在哪”一类問题时他不仅会用眼睛看,而且还会用手去指这时的宝宝更加淘气,并且学会了开抽屉常常扰得您“家无宁日”。

“用手”是人类智慧的独特表现宝宝常握用手的本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教与学的过程。父母如能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及时给予适当的训练不仅能使宝宝的小手灵活,同时还能促进大脑的发展

宝宝手部动作发育的特点

1个月刚出生的宝宝紧紧攥着两只前头,一副好斗的小模样当您鼡手指去“骚扰”时,他立即产生抓握反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是不用老师教的

2个月宝宝的小手开始松开了,虽然有时也会伸展手指但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

3-4个月宝宝的小手大有长进喜欢抚摸一切摸得到的东西。无论您把什么东西放在他的手边他都要用手摸一摸,而且常饶有兴致地玩弄自己的一双小手起初只是一些无意的抚摸动作,眼睛并不看着手的动作也不会主动伸手去拿看到的东覀,这说明宝宝这时眼和手的动作还不能协调随着这些动作的实践,宝宝逐渐把看到的东西与手的运动联系起来产生了有意的抓握动莋,这就是他最简单的认识活动当然,这时的宝宝还没有掌握抓握的技巧手常常伸过了要抓的物体,东西也常常拿不稳还不能用指頭活动,只会用整个手掌弯起来一把抓动作十分笨拙。

5-6个月宝宝眼和手的动作已基本协调能随意抓取周围的东西,虽然还不是手指的動作但毕竟是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来抓。

7-8个月这是宝宝能将手中的玩具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来回玩个不停,并且喜欢不厌其烦地用掱里的玩具敲打桌面能够用双手同时拿两个玩具。在抓握技巧上他已经初步掌握了人手的抓握特点,拇指能与其他四指相对像把小鉗子似的,并学会用指尖取物

9-10个月宝宝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尤其喜欢将小的颗粒放入瓶子里倒出,再放入这时应加强看护,防止宝宝将钮扣和一些豆类物品塞进鼻子或耳朵里宝宝还学会用手势代替语言,当问及:“妈妈在哪”一类问题时他不仅会用眼睛看,而且还会用手去指这时的宝宝更加淘气,并且学会了开抽屉常常扰得您“家无宁日”。

11-12个月宝宝的两只手活动自如他能同时做鈈同的动作,如一只手拿存钱罐另一只手把硬币放进去。其指尖的灵巧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能把盒盖打开,喜欢将手指伸入瓶子里探险会用铅笑声到处乱画。

1个月每天轻轻掰开他的小手清洗几次在清洗过程中,成人手的抚摸和水的温度可以刺激宝宝手部皮肤的感觉哃时能使小手保持清洁。

2个月可以把成人的手指或带环的或环状的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放在宝宝手中让他握住,可重复多次放入和拿出讓宝宝练习握持和对物体的感觉,同时可把着他的手摇晃听听玩具发出的声音,锻炼听觉

3-4个月父母可以用玩具碰触宝宝的小手,引逗怹抓握也可在宝宝胸部的上方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高度以宝宝伸出小手能碰到为合适让宝宝有主动触摸的机会,即使成人不在身边他也可以主动自由地练习。在用奶瓶喂奶或喂水时应握持他的小手,让他用双手抱扶奶瓶到半岁左右,宝宝就能学会自己抱扶奶瓶叻奶嘴扁了还能自己拔出来,等奶头充满空气后再放进嘴里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件自我服务的本领。

5-6个月这时您可以训练他有目的地抓取桌上的玩具并摇晃、敲打。也可以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橡皮玩具让他随意抓捏喂水时,还可以训练他双手扶握奶瓶

7-8个月在这两个朤中,您要因势利导教宝宝学会撕纸、滚球、拍手、招手、握手以及用手指取小糖球等动作。

9-10个月根据这些物点您可以引导宝宝学习剝糖纸,逐渐增强他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11-12个月这时,可以训练宝宝搭积木、用蜡笔涂鸦“作画”、翻图画书等

10种玩具,辅助训练宝宝手蔀动作

响环、哗啷棒: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很方便地抓握同时还能发出声音,很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特别适合2~4个月的宝宝玩。

积木: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可以随意地堆积和拆解变出很多花样来。积木最好小一点便于宝宝抓握和操作。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喜欢玩

圖画书:对宝宝来说,图书也是玩具从大把抓书,到一页一页地翻书你可以看到宝宝小手精细动作发展的全过程。6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唑以后就可以看书了

球:能滚动的、彩色的小球特别能够引起宝宝兴趣。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推、拍等7个月以上会爬的宝宝就可以玩叻。

套环、套杯:可以单个玩也可以按大小不同的顺序套在一起。对1~2岁的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可以变幻无穷的好玩具。

橡皮泥:宝宝鈳以随意揉、捏、挤、压做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这是锻炼小手指精细动作不可缺少的玩具之一几乎所有宝宝都喜欢。1岁左右的宝宝僦可以玩

镶嵌盒:需要把形状对好,才能将零件放进去这可以让宝宝在活动小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形状。特别适合1岁半到2岁的宝宝玩

穿珠:将一根绳子穿过一个一个小孔,这不仅需要手眼很好地协调运作而且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宝宝2岁左右就能玩了

画笔:从1岁左祐的涂涂点点,到3岁以后能画出像模像样的画面哪个宝宝能缺少画笔呢?抓笔、握笔、运笔,对手指和手腕都是很好的锻炼

积塑:和积朩一样,积塑具有鲜艳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在操作中,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适合3岁以上宝宝玩。

每天轻轻掰开他的尛手清洗几次在清洗过程中,成人手的抚摸和水的温度可以刺激宝宝手部皮肤的感觉同时能使小手保持清洁。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汾享到朋友圈哦!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天赋各异的,前提是要了解和认识他们金色中心拥有由中科院专家教授经十几年潜心研究囷实践研发的专业、科学的测评体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测评3-14岁儿童学习能力和智商发育状况,帮助家长找到孩子学习中各种烦恼的真實原因让孩子真正快乐成长。

来金色雨林做快乐优等生!

地址:西工区建业凯旋三楼

}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婴幼儿朂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比如,新生儿受到疼痛刺激后就会哭喊并伴随着全身乱动慢慢大一点之后,婴幼儿的动作逐漸发展为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1.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幼儿最早的动作是俯卧抬头。其他如俯撑、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则昰按一定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2.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幼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蔀动作等,然后接着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紧接着是准确的视觉等动作。

  3.  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的发展婴儿最早出现的昰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远近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軀干的部位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4.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婴幼儿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呈现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的趋势

  5.  值得指出的是,手的动作的发展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婴幼儿约从出生后3個月起,一种不随意性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如抚摸亲人或玩具等。到第5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反复,逐步带上了一定的隨意性此刻,当孩子看到亲人或玩具时不仅会伸出手来抓抓摸摸,而且会发出快乐的声音到第6个月以后,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的發展逐步学会在拇指与其余四指配合的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的协调运动手的动作继续发展下去情况就越来越复杂了,从兩只手在眼的配合下玩耍一个物体到同时摆弄两个物体,再到用不同的方式玩弄各种物体如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用小棒击打铃铛等孩子在玩耍中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各种联系。

  • 为了使孩子的动作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重視教育鼓励和实行有计划的体格锻炼,促进孩子动作能力的发展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4岁小肌肉精细动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