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椎隐裂椎弓裂的学生能正常参加体育中考吗

在半年前外伤至颈椎6椎体椎弓及棘突骨折、颈7椎体前缘...
在半年前外伤至颈椎6椎体椎弓及棘突骨折、...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在半年前外伤至颈椎6椎体椎弓及棘突骨折、颈7椎体前缘骨折。保守治疗到现在己有7个月了、现在除了脖子有点僵硬外身体各部位都正常、像这个位置骨折需要多久才稳定能干重活了吗?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骨折处接得不稳!日后会不会好、多久才好呀?请大家指教,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在半年前外伤至颈椎6椎体椎弓及棘突骨折、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颈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弯、关节炎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脊柱炎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骨科及各种杂病
&&已帮助用户:2146
问题分析:一般这个部位的骨折3个月就长住了,也就是说你现在骨头已经长住了,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没有问题的。意见建议:建议平时注意少低头工作,不要长时间用电脑,尽量不要干过重的体力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职称:医师
专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54864
指导意见:对于该情况提示神经或者脊髓受损可能大建议做一下胸部以及颈部检查可以做一下磁共振检查观察一下椎体以及神经根、硬膜囊以及脊髓等明确是否存在损伤积极治疗祝你健康
问C4椎体棘突骨折都有哪些并发症
职称:医师
专长:普外科疾病、肛肠科
&&已帮助用户:312334
指导意见:你好,C4椎体棘突骨折,是会出现颈部疼痛,具体其他方面的问题,则需要你到医院给予检查确诊的
问颈六椎体棘突骨折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妇科炎症等妇产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76622
指导意见:对于你以上的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硬膜外血肿需要观察或者手术治疗预防加重导致脑出血的。
其他的骨折如果没有造成脊柱的稳定性是不用手术治疗的。棘突骨折多不移位的不用固定自然可以愈合。
问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棘突骨折,是残疾么?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外科疾病肛肠外科普外科等
&&已帮助用户:182884
问题分析: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棘突骨折可以骨外科拍片等影像学检查,轻度骨折没有神经损伤一般不会引起残疾意见建议:建议饮食清淡加强营养,适量补钙注意休息,睡硬板床,腰部避免活动,ingy仙灵骨葆等药物,如果压缩性骨折严重必要时骨外科进一步手术治疗
问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  T12椎体棘突骨折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4970
问题分析:您好,您现在的情况是由于长时间没有运动造成的的腿脚无力.意见建议:椎体爆裂性骨折,T12椎体骨皮质断裂,碎骨片向椎管内嵌入,硬脊膜受压,椎管变形,前后径变窄;就是手术指征,如果不手术保守治疗,会有很多后遗症的,因为已经椎管变形、前后径变窄,硬脊膜囊受压,单纯保守治疗是不能恢复的,睡硬板床、对症、消炎等治疗只能是症状减轻。
问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棘突骨折,能算是残疾么?
职称:医师
专长:传染科,尤其擅长乙肝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241403
指导意见:你好 这个是属于伤的
但还不属于残疾的 积极进行鉴定为好的。
问l1棘突骨折您好我l1棘突骨折术后三个月?您好我l1棘突...
职称:医师
专长:急性胆囊炎,致死性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损伤
&&已帮助用户:44926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我认为只要固定好了就不会疼痛的非常严重的,意见建议:有可能是由于骨折引起肿胀引起的疼痛这样的话需要应用消肿的药物和止痛的药物一般经过2周的时间就会没事的。希望好好的保养不要活动。祝好。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骨折相关标签
又称之为屈曲牵张性骨折,多见于高速公路安全带遇急刹车时上身突然前屈所致。近年来临床上常遇见此种骨折,...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与腰椎椎弓峡部裂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21:24:55)[共1161字]摘要: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腰椎峡部裂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非手术治疗:卧床3~4周,如果疼痛比较剧烈,一般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而疼痛不是十分剧烈者,允许在室内戴支具少量走动。患者在疼痛剧烈时可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神经根水肿炎症的发生。3~6个月治疗期间应戴支具以防止腰部屈曲、旋转和过伸等运动。通过保守治疗如可以使脊柱稳定、疼痛解除,且患者能继续参加生活学习,不一定非要获得峡部缺损骨性融合,当然如果能获得骨性融合就最好了。疾病描述腰椎峡部裂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症状体征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疾病病因外伤或自身病理情况。病理生理外伤或自身病理情况所致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诊断检查1.询问有无外伤史,有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2.摄腰椎X线正、侧、斜位片,确定峡部裂为单侧或双侧,是否存在腰椎滑脱及其程度。3.MRI检查重点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卧床3~4周,如果疼痛比较剧烈,一般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而疼痛不是十分......&&&
相关文献:【摘要】目的探讨容积CT扫描及其后处理功能对腰椎隐性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临床拟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容积CT扫描,重建层厚1.25mm,结合MPR及VR对峡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同期以“腰椎间盘突出”就诊的2393例患者,发现腰椎峡部裂131例(5.47%),其中伴有椎体滑脱的显性峡部裂37例(28.24%),不伴有椎体滑脱的隐性峡部裂94例(71.7【摘要】[目的]探讨合并骶骨裂的腰椎椎弓峡部裂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合并骶骨裂的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人共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3.2岁。所有病人均经过X线、CT、MRI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椎体滑移4度分级,并且提出骶骨裂新的分型方法:A型骶骨椎板单侧发育不良,但与棘突仍有相连,仅仅为椎板之间有裂隙;B型骶骨双侧板均发育不良,棘突呈游离状态;C型骶骨关键词腰椎;椎弓峡部裂;计算机体层摄影腰椎峡部裂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成人发病率可达6%~8%。CT检查不论是对单纯性峡部裂的诊断,还是并发腰椎滑脱的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367例腰椎峡部裂CT表现及30例无症状健康者L3~S1椎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组:收集我院年CT诊断腰椎峡部裂367例,腰椎峡部裂多层螺旋CT的扫描技术及诊断(pdf)[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螺旋扫描及后重建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多平面重组与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选择螺旋扫描方式检查发现或可疑峡部裂73例,扫描范围从L3下缘至S1上缘,将所获得的信息传至独立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三维重建。结果73例峡部裂中,MPR均能观察到峡部裂,遮盖表面显示法(SSD)仅发现29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之间连结的狭窄骨性结构为腰椎峡部,其内侧延伸为椎板,外侧为横突,前方为椎弓根。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峡部对关节突关节维持椎体间稳定和张力起着重要作用,因发育因素或创伤、病理导致峡部裂丧失正常形态结构或连续性,使椎体与后方附件结构分离并发生该椎体向前移位。先天性腰椎滑脱约占全部腰椎滑脱的30%,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0%~15%。本文仅叙述因峡部异常导致腰椎滑脱的基本概念。1腰椎峡【摘要】目的探讨CT在腰椎椎弓峡部不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提高检出率。方法用PICKER-1200CT机检查,总结56例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患者CT征象,并结合定位像进行分析。结果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特征性表现是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在CT诊断明确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病例中,37例在侧位定位像上,同一腰椎上、下小关节突间出现骨质不连续,19例局部骨质结构紊乱、增粗。结论常规CT检查腰椎[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弓峡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目前腰椎滑脱症CT扫描方法国内尚无统一标准[1]。通常使用椎间盘薄层扫描,这种方法检查的是椎间盘病变,常将椎弓峡部遗漏,给CT诊断该症带来困难。本研究采用平行法与垂直法CT扫描观察腰椎滑脱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腰椎滑脱症病人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8~81岁,平均57岁。  1.2检【摘要】[目的]评价TSRH钩钉系统对青年患者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3年10月,对12例男性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16~31周岁)行腰椎弓崩裂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TSRH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经过6~1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腰椎弓崩裂影像学全部融合;临床下腰【摘要】目的探讨椎弓崩裂CT反角度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四螺旋CT扫描机,对120例疑椎弓崩裂的病人进行反角度薄层扫描,扫描范围自椎弓上缘连续扫描至椎弓下缘,使椎弓崩裂的裂隙与椎小关节间隙展示在同一平面上,采用骨窗及软组织窗进行观察。结果120例病人椎弓通过CT的反角度扫描全部病例均获得较好的影像。108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0%,其中第五椎弓崩裂的为100例(占83%),第四椎弓崩裂6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以来,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L4椎弓崩裂5例,L5椎弓崩裂11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明确主诉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双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处【摘要】目的探讨反角度CT扫描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反角度CT扫描技术的认识。方法对12例腰腿痛患者行腰椎常规CT扫描和反角度CT扫描椎弓。结果经反角度扫描12例共36个椎弓均可显示由椎体、椎弓根、椎弓峡部、椎板及棘突构成的骨性椎管。反角度CT扫描诊断椎弓崩裂8例11个椎弓,在3例椎体滑脱中发现1例为假性滑脱;腰椎常规CT扫描诊断椎间盘突出5例、崩椎弓裂5例7个椎弓。结论反角度CT扫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患。温州医科大学近日宣布,该校基因组医学研究院联合第四军医大学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患者的致病基因,即SLC26A2基因编码的Stas功能域存在错义突变。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腰椎峡部裂在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3%—6%。人体发育完全的脊椎,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间较为狭小部分【摘要】探讨实时导航在胸腰椎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3月~2006年3月胸腰椎内固定手术56例,在导航引导下进行椎弓根钉置入手术。[结果]全部安全完成手术,无螺钉相关并发症。术后X线片证实导航引导下进钉部位、进钉角度及进钉深度准确。[结论]导航引导下进行椎弓根钉置入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拍片或透视辐射,增加进钉准确性。【关键词】实时导航椎弓根钉植入作者简介:刘【关键词】椎弓崩裂,腰椎;诊断,治疗所谓的腰椎椎弓崩裂(Spondylolysis)是指椎弓峡部产生的应力骨折状态,也称峡部裂,发生率为6%[1]。峡部裂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如果产生双侧的峡部裂隙,椎体、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可在应力的作用下一起与椎板、棘突和下关节突发生滑行分离,即发生腰椎滑脱。本文就发生椎弓崩裂有关的研究做一综述。  1腰椎椎弓崩裂的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  虽然腰椎峡部骨折可由【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在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病理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访156例峡部裂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男86例,女70例。所有患者因腰部不适或下腰痛而拍摄X线片,发现峡部裂或滑脱。依据Meyerding滑脱分级,峡部裂而无滑脱患者68例,Ⅰ度滑脱患者88例。全部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或不干预措施,观察病情的进展。依据Boxall等定义的滑脱进展指标,有40名患者,男24名,女16名,【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74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双侧峡部裂62例,单侧峡部裂12例,可见椎管冗长、终板双重轮廓征、假性椎间盘膨出、骨赘形成及椎管狭窄。结论腰椎峡部裂有较特征性的CT表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  腰椎峡部裂易引起椎体滑脱,常以腰腿痛症状就诊,传统检查方法为腰椎正侧位及斜位片,随着CT【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35例发生于L3椎体1例,L4椎体7例,L5椎体27例,均为双侧。轴位原始图像对骨赘、斑痕增生、椎间盘病变等显示清晰,三维多平面重建图象对峡部裂的显示达到100%,能显示峡部裂的部位、形态及腰椎滑脱的程度等信息。讨论:裂隙征是腰椎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螺旋CT息或和手法整复后,如果滑脱及神经症状恢复或改进,可行植骨固定术。固定患椎峡部、上下关节突间关节、椎板及棘突。经卧床休息或手法整复后,滑脱及神经压迫症状仍然存在者,应行椎前植骨固定术。术后卧床休养3~4个月,待植骨愈合后神经压迫症状仍未消退时,可行椎板切除减压术。【病因学】脊椎于胚胎第七周开始出现四个软骨核(椎体两个,每侧椎弓各一个)。四个软骨核继续生长,并联合形成一个软骨样脊椎。约在胚胎第十周后【摘要】[目的]探讨L5峡部裂型滑脱症病人腰骶部的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L5峡部裂型滑脱症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2~68岁,排除其他腰椎节段病变及下肢畸形,在包含双侧股骨头的腰椎站立位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腰骶角(LSA)及滑移度等参数,并与3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t检验比较【摘要】[目的]总结经腰椎椎弓根截骨结合内固定在AS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1998年~2007年间采用经腰椎椎弓根截骨结合内固定对54例AS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测量术前和术后颌眉垂线角和后凸Cobb’s角度。针对姿势、视野和疼痛改善的程度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疗效分为:优、良、可、差。[结果]平均颌眉垂线角由术前59°矫正至摘要:  [目的]用可注射硫酸钙MIIGX3(minimallyinvasiveinjectablegraftX3,以下简称MIIGX3)及医用骨水泥分别强化猪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测定椎弓根钉最大轴向拔出力,比较两种材料对椎弓根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8个新鲜猪腰椎作为实验对象,在同一椎体双侧椎弓根制作钉道,一侧在固定螺钉前加用MIIGX3(MIIGX3组),另一侧加用骨水泥(骨水泥组)。24h【摘要】目的正确认识腰椎峡部裂(L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8例LS的CT表现,探讨峡部裂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38例峡部裂中发生在L32例,L413例,L523例。其中单侧裂3例,双侧裂35例占92.1%。CT表现:(1)裂隙征;(2)椎管冗长征;(3)假性椎间盘膨出;(4)双边征;(5)双关节征;(6)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结论(1)LS引起腰腿疼痛主要原因是椎【摘要】目的通过对42例成人腰椎X线相关数据的测量,以获得在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之前,对所植入螺钉的直径、长度以及植入方向有一个初步了解。方法使用游标卡尺测量:(1)前后位X线片测量腰椎椎弓根的冠状径、矢状径;(2)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椎弓根的高度;(3)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椎弓根后缘至腰椎体前缘的距离;(4)前后位X线片测量同一腰椎体两个椎弓根中心之间的距离;(5)侧位X线片测量同一腰椎上终板延长线与【关键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椎间盘炎后自发性融合  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发生脊柱炎或椎间盘炎的报道十分少见〔1、2〕。腰椎滑脱患者在不稳定节段发生椎间盘炎后出现自发性融合现象,目前尚未见报道。  患者,男,16岁,因严重下腰痛和站立、行走困难而住院。病史1年,入院前10d有感冒史。查体:体温38.6℃,被动体位,下腰部压痛、叩击痛明显,无放射痛。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双侧直腿抬高试验30&deg腰椎滑脱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骨不连或由于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后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改变所引起腰椎椎体向前的移位。在腰椎椎弓峡部骨不连的基础上,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发生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最常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生于第五腰椎,第四腰椎次之,个别亦有多发者。如无腰椎椎弓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腰椎后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改变所引的探讨L5椎体向后楔形变后局部力学变化以及各分力对L5椎弓峡部的作用效果,找出这种变化与L5椎弓峡部裂之间的力学关系。方法收集150例L5椎体向后楔形变合并L5椎弓崩裂患者,回顾性分析其X线与反机架CT表现。并在侧位片对L5椎体前后高度差及L5椎上下平面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结果150例患者中,137例为双侧峡部裂,13例为单侧峡部裂。39例腰椎侧位片可明确诊断,111例可疑,行双斜位点片或RGCT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患。温州医科大学近日宣布,该校基因组医学研究院联合第四军医大学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患者的致病基因,即SLC26A2基因编码的Stas功能域存在错义突变。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腰椎峡部裂在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3%—6%。人体发育完全的脊椎,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间较为狭小部分【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PS)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68例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分离显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间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随访2~52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5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压缩性骨折中6例残留10%~30%的压缩未能恢复,65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椎弓根【摘要】[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腰椎峡部裂(spondyloschisis,SS)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成人发病率约为3%~10%。由于峡部在三维空间与人体的矢状、冠状、横断面均不平行,使常规轴位CT(2DCT)对SS诊断存在一定难度;螺旋CT通过多层面重建(MPR)成像取得理想切面,清晰显示SS并得以明确诊断。本文将对30例SS患者螺旋CT的MPR成像与2DCT图像对比分析,以探讨MPR成像在SS诊断中的价值。  1资【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CT扫描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的椎间盘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见假性椎间盘膨出征,少数见双边征;椎弓崩裂并滑脱者椎管矢状径于滑椎下缘层面拉长,椎小关节多正常,部分可见椎弓峡部裂隙征;退变性滑脱者椎管矢状径于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层面可不同程度变小,椎小关节均见矢状改变、半脱位及退行性变。结论腰椎间盘CT扫描可初步诊断腰椎滑脱及其类型。【关【关键词】骨钉;腰椎峡部是指腰椎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之间最狭窄的部分。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又称腰椎峡部不连,系指椎骨与一侧或双侧的椎弓根或关节突间骨质连续性中断。如果同时椎体出现向前移动错位者,称之为腰椎峡部裂伴腰椎椎体滑脱。患者多为年轻男性,女性发病率为男性4倍,可发生在任何节段,好发L5,常发生于椎弓根下2.0~9.0mm,断端呈锯齿状或圆钝,可有骨桥形成,缺损处常为纤维软骨【摘要】探讨X线分步监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选8具T9~L5脊柱标本,随机分A、B两组,每组4具。A组按X线分步监测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CT扫描测量椎弓根一半长、全长及螺钉通道长度和椎弓根e角及f角。当导针进至深度为椎弓根一半时,标准正位片导针远端到达椎弓根投影中线为符合标准;当导针进至深度为椎弓根全长时,腰椎到达椎弓根投影3/4处为符合标准,而胸椎到达椎弓根投影的1/2与3【摘要】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7年3月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骨折节段:T112例,T1218例,L121例,L25例,L32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35例,爆裂型骨折13例。结果: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全部随诊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pdf) [摘要]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年,对50例无瘫痪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行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平均年龄为42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椎体破坏程度用McCormack的Loadshearingclassification(LSC)。LSC小于7分(全例)的【关键词】腰椎滑脱对本组病例15例CT资料综合分析腰椎滑脱的CT典型特征,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74岁,平均48岁,病程1天~2年,主诉外伤后背痛,下肢麻木12例,间歇性跛行2例,腰痛l例。15例均为双侧腰椎峡部裂,全部为脊椎前后滑脱,发生于L4~5间11例,发生于L5~S1间4例。1.2方法CT扫描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机。令患者仰卧,根螺钉与椎间盘的距离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我院年治疗且成功随访的腰椎间盘并腰椎不稳患者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45~66岁,平均(50.6±0.8)岁。随访时间24个月。术前及术后无滑脱、峡部裂、假关节形成和螺钉进入椎间盘者。术前及术后每2个月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进行复查。A组为椎弓根螺钉与椎间盘的距离小于7mm,B组为椎弓【摘要】0.05);非椎板减压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故非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于一定的病人群体,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1],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2],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本院从1996年3月-2008年6像特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腰椎滑脱;螺旋CT;重建技术 腰椎滑脱是指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发生移位,广义上包括前滑脱、后滑脱和侧方滑脱。其中以前滑脱多见,根据其病因不同(椎弓是否完整),分为椎弓崩裂性脊椎滑脱(真性滑脱)和退变性脊椎滑脱(假性滑脱)。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显示椎体、椎弓、小关节的多种断面影像,从而明确腰椎滑脱的种类和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摘要】目的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5例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伤椎的高度和脊椎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式简单、复位可靠、固定牢靠,疗效优良。关键词胸腰椎椎骨骨折椎弓根钉Theappliedvalueofpediclescr受压,椎间盘或黄韧带卡压神经,2例合并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功能障碍,椎管狭窄1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拍腰椎正侧位和动态过屈过伸X线片,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34例椎间隙变窄,伴有椎体前缘牵张性骨刺18例,峡部裂合并腰椎滑脱18例,过伸过屈位示椎体滑移3mm者30例。全部病例均行CT或MRI检查,CT或MRI检查示椎间盘突出或脱出32例,合并椎管狭窄10例。1?2手术方法1?2?1切口与显露脊柱后正中切口【摘要】目的探讨胸椎和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并评价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交界40例,腰椎25例;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岁。外伤后全部行X线平片及CT平扫。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侧移,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管内高【摘要】[目的]对腰椎完整标本、单纯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ALIF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4种状态进行测试,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新鲜腰椎标本8具,分别于完整状态、L5S1前路植以Cage、L5S1前路Cage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下,测定前屈、后伸、侧弯及扭转运动下运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ALIF标本同完整标本相比,其后伸运动范围增大【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骨折自1997年美国FDA正式批准为脊柱后路固定方法之后,现已应用于临床[1,2]。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广泛组织切开,进行螺钉置入和棒的安装,组织创伤大,失血量多,明显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医源性肌肉软组织损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外科术者的注意[3],因此用微创技术进行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已成为许多医师研究的课题。这类技术目前大体上包括2类:经皮脊柱内固定技术和内镜下7月03日《中华骨科杂志》-期-145-148页医学空间()7月3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应力滑移率(stressslippagerate,SSR)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并与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分析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患者的SSR、向前滑移率(anteriorslippagerate,ASR)与JOA下腰痛诊【摘要】目的正确认识腰椎峡部裂隙(LS)的X线及CT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20例LS的X线及CT表现。结果120例峡部裂中发生在L35例,L420例,L595例。其中单侧裂隙22例,双侧裂隙98例。CT表现:(1)裂隙征;(2)椎管冗长征;(3)帽檐征;(4)侧隐窝狭窄;(5)椎间孔狭窄;(6)假性椎间盘突出。结论X线与CT相辅相成,互相印证,可明确诊断LS。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隙;体【摘要】[目的]探讨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例(A组)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0例(B组)作为对照。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8个月。[结果]A组在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摘要】[目的]探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技术操作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前柱骨折或伴随不严重的中柱骨折(后纵韧带完整,CT显示椎管狭窄<30%)14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检查,测定正侧位X线片成角段Cobb′s角度变化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变化,对比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观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骨折、慢性损伤等原因而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做假性腰椎滑脱。真性腰椎滑脱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于第5腰椎,其次为第4腰椎,【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20例患者进行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或经后侧椎间融合(PLIF)手术。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70岁,平均46.2岁。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不稳3例,椎间盘源性cage)后路融合。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俯卧位,以滑脱椎节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包括上下各两个椎节,剥离两侧骶棘肌,显露椎板、小关节及两侧横突。C型臂X线机协助定位,清除两个椎节上下关节突及峡部裂部位的软组织。在腰椎以横突中轴线与上关节突外缘的交点处进针。在S1则以L5下关节突下缘水平线中点进针。应选用直径6mm,长40~45mm的椎弓根钉。C型臂X线机协助定位,证实椎弓钉位置良好后,安装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天性骶椎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