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能打不以“能不能打”为前提

114网址导航南方日报:中国武术不以“能不能打”为前提
4月27日,“太极宗师”雷公与“格斗狂人”徐晓冬在成都进行对决,结果20秒之内,雷公就落败了。很快,对决视频在网上被疯转,甚至引发了网友对传统武术是否为骗术的讨论。
早在1953年,香港就有媒体质疑太极拳的实战性,吴式太极拳师吴公仪与白鹤派拳师陈克夫立下生死状,举行比武大会。据称,梁羽生《龙虎斗京华》的灵感就源于此。不过从媒体报道和录像来看,双方颇像小学生掐架,没有飘逸招式,也没有灵活技法,更没有战术素养。这场60多年前的“世纪对决”,如同今天这场“武林对决”,虽然在结果上并不能证明太极拳整体落败,但依然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一些未竟之问:武术到底是什么?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能不能打”并不是了解中国武术的先决条件,因为中国武术的核心并不是“进攻”文化。《左氏春秋》里讲:夫王止戈为武,这就讲到了武术的主要追求,主要是消停战事、追求和平,甚至要不动干戈而化玉帛。再具体来讲,武术是一种带领修习者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所谓“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可见,“防侵害”已经是下武了,所谓主动挑衅、微博约架,表面上是给门派正名,实际上是打架斗气,根本不合传统文化中的武德。所以,在徐晓东打赢雷公之后,有很多大师纷纷跳将起来,隔空喊话,实际是已经往“下下武”而去了。
这里有一个悖论,因为武术如果既强调实战能力,却又特别强调“隐忍不发”,最终会导致无法自证。这也构成了中国武术和西洋格斗术的最大不同,在“大力士”那里,一切靠拳头说话,但在中国武术这里,却有一套哲学解释。不过,并不能因此觉得中国武术是故作玄虚,说不清道不明,在真正的武术传统那里,大部分内容都有精神可溯,即便是看来玄之又玄的水上漂、轻功等,也并非无迹可寻,比如轻功一开始是指步履轻快、纵跳自如,实际上是指肌肉锻炼和平衡技巧,同样的,多数武功的出发点都是教人锻炼、修身养性。
但也恰恰是中国武术“无法自证”的这个特点,被很多野心家给利用了。在一些江湖术士那里,动辄称自己武功盖世,甚至要通过恶意踩低别人来抬升自己。有很多人甚至扮起大师,开课程、收徒弟,将武术变为生意经。也有很多所谓气功大师,在网上传播徒手变蛇、隔空打人的视频,把自己弄得神秘兮兮,以此结识名流、收徒赚钱。这样的江湖术士,其实是披着传统武术外衣的骗子,对待“假武术”,就需要徐晓东这样的人出来,戳破他们的真实面目。如何识别这类术士?很简单,特别喜欢吹嘘自己如何了得,特别把武术当做急功近利的工具。
简言之,中国武术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烙印,它强调强身健体,强调修身养性,但并非意味着在实战场景中,它就是最高阶的存在。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武术没有实战能力,而是如果特别强调实战,就应该像李小龙那样精研技术,花时间锻炼身体,而不是满嘴跑火车,只知道“打嘴仗”;如果不强调实战,只是拿来强身健体、蓄气养神,少些凶狠决绝的斗气,那就是对中国武术最好的诠释了。说到底,如今很多人对中国武术抱以实战上的过高期望,大都是武侠小说和武侠情结所致,更是弱者心态、想象性受辱和反击的心理所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正文
中国武术能不能打?
发布时间:
来源: 北方新报
编辑: 葛莹
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一些人称为“老头拳”。“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
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
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一些人称为“老头拳”。
“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
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
擂台上的较量
日晚上,2011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在哈尔滨举行,最终中国5名选手全部取胜,就连普京保镖穆斯里穆也“俯首称臣”。然而,在这次完胜的背后,还有很多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
在85公斤级比赛中,付佳纯对决普京的保镖穆斯里穆。付佳纯多次被对手打倒,仍顽强应战,最后靠优势微弱的点数获胜。结果一出,观众席当场就是一片嘘声。
陕西选手冷鑫击败俄罗斯悍将别勒托夫,则是付出了右小臂粉碎性骨折的代价。冷鑫硬是咬牙坚持,直到最后以点数获胜。
在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疑问下,“点数”及时赶来,于是一切都OK了。
日,河南卫视“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透露,曾在该擂台所向披靡的“中国少林第一武僧”一龙,在美国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击大赛中,被美国特警阿德安·格罗特一拳KO。消息传出,一片哗然。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云遮雾罩。
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乔凤杰教授说,将一龙个人的失败与中国武术的兴衰联系起来,没有道理。他认为,当下中国武术可以分为两大块: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是根据比赛需要设定一定的规则,虽然看起来仍是武术的动作,可性质变化了。传统武术,就是中国几千年流传演变下来的这些功夫,没有任何规则限制,讲究“一击必杀”。
“身负中国功夫绝技的高手们,是不会出来比赛的。”乔凤杰教授说,因为要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必须耐得住寂寞,修身养性。
中国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认为,目前一些武术比赛,商业价值、商业炒作成分更大。他说,武术要让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作为国粹向世界展示。张根学强调的,是武术的健身功能与文化价值,它们都不是擂台上的那个搏击。
技击不是全部
提到中国武术,就问能不能打,正如提到瑜伽,便问能不能减肥一样。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瑰宝,如今流传到中国,美颜塑身的功效吸引了无数的追捧者。一项高深的身心运动,行之有效的市场卖点居然是“减肥”。
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况,也不比瑜伽好多少。在快餐时代,喜欢量化评价的人们就想知道,若按国际标准满分100分的话,中国武术到底能得多少分? 然而,武术的背后是文化,那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大海与云天。
武术,是以格斗为核心的运动,包括养生、健身、医道、技击等。原本丰富的内涵,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逐渐发生分化,在群众化的推广过程中,有的倾向健身,如太极拳;有的突出格斗,如咏春拳。
中国武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多门多派,技法繁杂,判断一门功夫的高低,不能以国别为边界,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武术流派。中国功夫,泰国泰拳,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巴西柔术,等等,这些提法,都是以国别来定位武术的。其实,单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武术门类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武术的还给武术
竞技都是有规则的,如今,规则是服从于商业目的的。即便人气火爆的WWF美式摔跤,尽管选手像野兽一样看似毫无限制地残酷踢打、搏斗,其实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假打假摔。
中华国术总会会长、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导马明达教授认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武”的部分的遗存,不能与武术混为一谈。如果用竞技体育理论来加以研探和框解,必然会使中华国术走向浅薄,走向衰落。马教授所力倡的国术概念,涵盖于武术之上,而散打技击则是从武术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而已。
据《中国传统武术史》记载,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拳种的套路有2000多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挖掘出来的拳种套路只有28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只有名目而无传人会练。在大量拳种套路消亡的过程中,部分因兼具健身、娱情和搏击功能而延续下来。
传世经典之《太极拳经》文末专门强调,祖师爷创造太极拳的目的,乃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何为“技艺之末”?就是技击,就是实战。前辈宗师以放眼天下的豪迈情怀发明太极拳,后人却执著于打架斗狠的功能,实在是挂一漏万。
历史不会戛然而止,武术不会无端消亡,能不能打都需要外界条件,让中国武术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请点击进入&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业内:高手们从不出来比赛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09:04  责任编辑: 趙楠
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
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人蔑称为“老头拳”。
“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
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
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各安其位,沉默不语。关于它们的高与深,都是别人在传说。
中国武术也是如此,高手大师,门派绝学,轮到你我闲谈时,已是传说。
擂台上的较量
1月18日晚上,2011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在哈尔滨举行,最终中国五名选手全部取胜,就连普京保镖穆斯里穆也“俯首称臣”。中方5比0完胜俄方,报了去年0比5输给俄罗斯的一箭之仇。
然而,在这次完胜的背后,还有很多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
在85公斤级比赛中,付佳纯对决普京的保镖穆斯里穆。后者不仅多次夺得世界冠军,更在2006年重庆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上先后战胜了散打名将薛凤强、张亭宾、巴特尔和青格勒,荣登当年王者宝座。付佳纯多次被对手打倒,仍顽强应战,最后靠优势微弱的点数获胜。结果一出,观众席当场就是一片嘘声,事后网友更是指出“裁判吹黑哨”。然而,比赛就是比赛,尽管搏击现场看上去中国选手相对弱了一点,但按照比赛规则他从点数上获胜了,这也无可厚非,要怪只能怪规则。
陕西选手冷鑫击败俄罗斯悍将别勒托夫,则是付出了右小臂粉碎性骨折的代价。比赛第一回合,冷鑫一记重拳砸向别勒托夫头部,后者一个躲闪让冷鑫的右臂直接打在了对方身上,由于拳头受力角度已经错位,冷鑫右臂当场骨折,为避免被对方发现破绽后惨遭KO,冷鑫硬是咬牙坚持,直到最后以点数获胜。
在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疑问下,“点数”像浮云一样乘着神马及时赶来,于是一切都OK了。
,河南卫视“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透露,曾在该擂台所向披靡的“中国少林第一武僧”一龙,在美国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击大赛中,被美国特警队长阿德安·格罗特一拳KO。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尽管少林寺出面澄清一龙不是该寺僧人,仅是在少林学过武术的俗家弟子。但一龙击倒过的对手,除业余搏击高手外,还有日本修斗比赛冠军、欧洲跆拳道冠军、乌克兰泰拳冠军等。然而,一龙的失利,却让中国功夫的鼓吹者们坐立不安。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云遮雾罩。
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乔凤杰教授说,将一龙个人的失败与中国武术的兴衰联系起来,没有道理。少林寺外联处负责人则表示,少林寺的功夫好手多的是,但他们都在潜心修炼,不会露面。
乔凤杰认为,当下中国武术可以分为两大块: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是根据比赛需要设定一定的规则,虽然看起来仍是武术的动作,可性质变化了。传统武术,就是中国几千年流传演变下来的这些功夫,没有任何规则限制,讲究“一击必杀”。不过,这些功夫当下主要存在于民间。
“身负中国功夫绝技的高手们,是不会出来比赛的。”乔凤杰教授说,因为要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必须耐得住寂寞,修身养性。
“在现代社会,有武术高手存在,他们的功夫是深不可测的。不过他们也一定不会出来,不会宣传自己。”河南省体育局武管中心主任助理陈沛菊说,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的武术世界,最是恰当。
话是这么说,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露面的“真人”。埋藏千年的古墓都可以挖出来重见天日,满足时人的猎奇之心,民间武术高手为何就不能被人肉搜索出来让大家围观一下呢?
中国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认为,目前一些武术比赛,商业价值、商业炒作成分更大。他说,武术要让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作为国粹向世界展示。张根学强调的,是武术的健身功能与文化价值,它们都不是擂台上的那个搏击。
告别冷兵器时代
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判标准的一虚一实,是文人相轻的根源,也是武人斗狠的因由。
然而,时至今日,武者也文人化了,门派大佬、武馆教练之间彼此一团和气,大家为谋生为发展而彼此捧场,不再仅为一较高低而签下生死状舍命相搏。即便偶有意气用事者,比武私斗致人伤亡,仍要遭受法律严惩。
货币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后,武艺的重要性则大大减弱。在冷兵器的鼎盛时期,武艺高超者可以校场夺印,挂帅出征,保家卫国。科举本是文人的事,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建立武举制度,为朝廷网罗武备人才。学而优则仕,生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武举可做官,也让民间习武风气大盛,以致乡野之间,竟有习武女子托付终身时,选择比武招亲。
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从我老家鲁西南兴起,那里是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地带,历来尚武。我的高祖父就是义和团的坛口大师兄,他和他的战友们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在砍刀和红缨枪面前可以“刀枪不入”。但面对洋鬼子的毛瑟枪、来福枪,义和团的武术达人们还是被打成了马蜂窝。
某位不便具名的太极宗师,曾是与形意、八卦名家孙禄堂齐名的顶尖高手,1935年在上海南京路的先施百货公司楼下,被仇家枪击腹部,一年后去世。当今海内外传习该宗师拳术者数以百万计,然以其盖世之武功,亦不能抵挡一颗子弹。
让子弹飞,就不得不让冷兵器入库为安。
遭受现代火力的沉重打击后,民风彪悍的义和团后人也不再做梦了,“刀枪不入”的神话已成了笑话。如今,尽管那里依然遍地武校,但教学目的已是为经济社会输出安保力量,而不是培养绝世格杀高手了。
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大师、原广州外贸学院教务长方宁教授说,历史上武术是随着战争发展的,如岳飞、戚继光等,都曾为了战争而提升武术的实用价值。因此,《武穆遗书》、《纪效新书》等至今都是武术史上的经典。晚清以来,官方对民间习武一直是限制的。新式武器的兴盛,法律制度的规范,都让传统武术的极致化大大受限。总体而言,当今能打的武术高手已是凤毛麟角,无法跟冷兵器时代相提并论。
技击不是武术的全部
提到中国武术,就问能不能打,正如提到瑜伽,便问能不能减肥一样。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瑰宝,如今流传到中国,各式各样的瑜伽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美颜塑身的功效吸引了无数的追捧者。
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瑜伽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如此高深的身心灵运动,行之有效的市场卖点居然是“减肥”。
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况,也不比瑜伽好多少。在快餐时代,喜欢量化评价的人们就想知道,若按国际标准满分100分的话,中国武术到底能得多少分? 然而,武术的背后是文化,那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大海与云天。
武术,是以格斗为核心的运动,包括养生、健身、医道、技击等。原本丰富的内涵,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逐渐发生分化,在群众化的推广过程中,有的倾向健身,如太极拳;有的突出格斗,如咏春拳。
中国武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多门多派,技法繁杂,判断一门功夫的高低,不能以国别为边界,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武术流派。中国功夫,泰国泰拳,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巴西柔术,等等,这些提法,都是以国别来定位武术的。其实,单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武术门类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两年前,电影《叶问》大热之际,我去香港采访叶问宗师的长子叶准先生,他曾现场为我演示咏春拳的简易、直接、有效的技击特点。他让陪我前往的华夏咏春拳术学院院长欧阳剑文抓住他右手手腕,左手闪电般贴着右手臂下方直捣欧阳师傅咽喉,刹那之间,不但被抓的手解了围,同时还攻击了对方,这就是咏春的攻防合一。刚才拿着打火机点烟时,还颤抖不停的手臂,怎么突然间没事似的闪电出击了呢?速度之快,令人费解。
而叶问的弟子李小龙,则是中国功夫的全球代言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术哲学,成为截拳道的理论精华。李小龙在1秒钟内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记录可以把一个150斤的壮汉打出五六米远。
“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这句话永远是个可进可退的挡箭牌。如果一定要真人露面,必须采用无任何限制的搏击方式,不分男女老少,做徒手搏杀,最后必定有一个存活的,那就是高手。然而,这种海选高手的方式,荒诞且绝不可行。
我曾目睹耄耋之年的方教授表演太极发劲,把一个习武多年的壮汉打出一丈多远。身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崔毅士嫡传弟子的方老先生说,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偶尔给弟子演示一下。如果与年轻人如海军陆战队员做生死搏击,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肯定不行了。
武术的还给武术
竞技都是有规则的,如今,规则是服从于商业目的的。即便人气火爆的WWF美式摔跤,尽管选手像野兽一样看似毫无限制地残酷踢打、掏裆、抠眼、撕头发,其实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假打假摔,其仿真度之高,以致电视台转播时不得不在屏幕上注明“专业表演切勿模仿”。而在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市拳擂台上,拳手都是经过残酷训练的杀人机器,他们的背后则是嗜赌成性的庄家与赌徒。如果把中国武术界的拳手们抛进黑市拳擂台,就约等于宣判死刑了。目前,黑市拳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合法存在的。我们用它来检验中国武术的搏击水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华国术总会会长、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导马明达教授,以家传马氏通备武艺闻名于世。他认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武”的部分的遗存,不能与武术混为一谈。如果用竞技体育理论来加以研探和框解,必然会使中华国术走向浅薄,走向衰落。马教授所力倡的国术概念,涵盖于武术之上,而散打技击则是从武术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而已。
马教授说,国术源自武艺,而武艺则是一个涵盖宽广的概念,包含军旅武艺和民间武艺,近代以来,传统武艺的一部分内容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社会条件,逐步走向消亡。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志军教授在《中国传统武术史》一书中称,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拳种的套路有2000多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挖掘出来的拳种套路只有28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只有名目而无传人会练,真正有相当数量传承人群的拳种仅有几十种。
在大量拳种套路消亡的过程中,部分因兼具健身、娱情和搏击功能而延续下来。
传世经典之《太极拳经》文末专门强调,祖师爷创造太极拳的目的,乃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何为“技艺之末”?就是技击,就是实战。《孙子兵法》认为,百战百胜也不算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沦到矛盾相攻,以命相搏,只能算作末技了。前辈宗师以放眼天下的豪迈情怀发明太极拳,后人却执着于打架斗狠的功能,实在是挂一漏万。
让中国武术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我们就好理解,何以那么多人对它的式微担忧了。幸运的是,曾经持续繁荣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奄奄一息中再萌生机。孔子之后,还有老子、孙子的塑像等着立起来呢。
历史不会戛然而止,武术不会无端消亡,能不能打都需要外界条件,让子弹再飞一会吧。关联文章“武侠文艺大国”的实战水平如何?
文章来源: 时代周报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能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