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和李娜对中国网球的影响有什么矛盾

李娜:不想大家一直记得我 那说明中国网球没突破
来源:澎湃新闻
  虽然已经退役近一年,但曾经的中国网球一姐李娜仍然没有淡出媒体的关注。就在今年温网期间,美国CNN电台在Talk Asia节目中播出了对李娜的专访。
  升级妈妈的李娜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犀利,她说当初单飞做好了破产的准备,而如今退役后也没考虑过移民。
  谈及网球,她也把矛头指向了一直未有突破的中国男网,告诫他们不能太懒惰。
  CNN电台Talk Asia节目专访李娜。
  仍热爱网球,但身体不允许
  或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因为“李娜”这个名字才认识了网球。而对李娜来说,“网球”也已经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在超过20年的职业生涯之后说“再见”,无疑是艰难的。
  在采访中,当主持人问到“退役的决定是不是解脱时”,李娜直言,“这是个很艰难的决定,甚至比大满贯比赛还要难”。对于李娜来说,网球已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自己也是在伤病和年龄的双重困扰下,才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
  从职业生涯的伊始阶段开始,李娜就一直饱受膝伤的困扰,之后,又添上了背部、脚踝等部位的伤病。
  “我仍然热爱我的工作,但身体已经不允许了。”李娜如此说道。
  不光是球员还是榜样
  不得不承认,和其他中国球员相比,李娜在场外并不够“圆滑”,这也曾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
  “我曾经认为,我只是一个球员,我只需要在球场上做到最好,在场外,人们不会对我有太多关注。”李娜在采访中说。
  但她的教练卡洛斯改变了她的看法。卡洛斯曾对李娜说,她已经是球场上的冠军,但也必须学会成为“榜样”,因为会有许多青少年会模仿她的言行。“然后我就想,我得学会当一个榜样了。”李娜说。
  从未想过移民,中国才是我的家
  在采访中,CNN主持人没有放过有关中国网球体制的话题。当被问到有关单飞的话题时,李娜也坦承,一开始的确会感到一些压力,但她也表示,当时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单飞。
  “我对姜山说,最坏的情况也就是破产,然后我们大不了重新开始。”李娜在节目中说,“但我准备好了,这也是我梦想多年的事。”
  在李娜退役之前,有关她和“体制”的话题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媒体的各种报道曾经让李娜感到“鸭梨山大”。而李娜也有自己的办法,“我喜欢上网,但是有大赛或大满贯的时候,我不上网也不看报纸,我会&把门关上&。”
  接下来主持人进一步问到“为什么不搬家到美国”时,李娜的回答也很简单。
  “美国会比较安静,不会有那么多摄像机对着你。”她说,“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搬出中国。中国才是我的家。”
  中国男网不能太懒惰
  退役后,李娜打算办一个网球学校,但对于李娜来说,这个学校并不会只培养职业球员。
  “不需要每个孩子都成为职业球员。”李娜说,“我只是想创造一个地方,能让青少年拿起球拍,让他们感到网球的快乐,那就足够了。”
  温网依旧没有中国男选手的身影,如今排名最高的男网球员张择世界排名也在212位。
  对于这样的窘境,李娜也表达了对男子网坛的希望,在采访中她笑称,“如果男子选手努力,不要太懒惰,我相信今后他们能成为顶尖球员。”
  而关于自己,虽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网球的传奇人物,李娜却表示并不希望人们记住自己。
  “我并不希望大家记住我。如果大家一直都记得我的名字,那说明中国网球没有突破。我们需要新的冠军,来把我挤下去。”李娜带着她标志性的笑容说道。
(责任编辑:un659)
&&&&&&</div
韩国选出来的总统 朝鲜怎么看?[]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李娜与网球协会的矛盾 李娜和中国网球的矛盾(真相内幕)(3)
调皮猫猫 &
李娜与网球协会的矛盾 李娜和中国网球的矛盾(真相内幕)(3)
3。&国家队体制不完善&&有钱好办事嘛&
2005年底,李娜在十运会半决赛中输给彭帅后第二次炮轰国家队,这一次甚至提及了最敏感的&体制&一词,&这一年来,我的状态一直不是很好,而这都是国家队不完善的体制所造成的。&对于国家队的奖惩制度颇有微辞的李娜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开起了玩笑&应该把成绩和教练员的奖金挂钩,这样大家就都有积极性了,有钱好办事嘛。&
中国网球协:作为一个两度登顶大满贯的中国人,李娜为中国也为亚洲赢得了世界的目光,她以她里程碑式的胜利将中国网球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复出到今天告别,李娜的这10年,也是中国网球立足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职业化道路的10年,以李娜为代表的金花们,勇敢实践并用她们的绽放诠释了这种探索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这个艰难的选择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华丽的转身。我们相信,源自对自己青春的眷恋,网球将继续伴随李娜的生活,告别赛场只是一个形式,这意味着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正如李娜信中所述的个人发展计划,这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我们希望在李娜的故事的引领下,在她的身体力行中,有更多拥有天赋和热爱的女孩走上网球场,继续网球的梦想,书写网球的传奇。
预祝李娜退役后的生活圆满、舒畅,在新的目标的引领下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李娜六大争议事件:炮轰国家体制 奥运主场发火_网球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李娜六大争议事件:炮轰国家体制 奥运主场发火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9月19日,两届大满贯冠军李娜正式宣布退役。作为中国体育史上最特立独行的明星,李娜过往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取得空前的成绩之外,也出现了不少争议事件。新浪网球就在此带领大家回顾李娜的六次重大争议事件。
  炮轰孙晋芳
  2005年的十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中,作为卫冕冠军的李娜不敌彭帅。赛后李娜表示国家队教练对她的帮助不是很大,同时炮轰国家队体制:“国家队有很多体制不是很好,如果可以将队员的成绩和奖金挂钩,应该会更好一些。”时任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对此回应:“李娜出此言论是因为她的道德水准和责任感太差,以李娜这样的素质,不可能代表中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
  奥运主场喊“Shut up”
  在北京奥运会的主场征程中,李娜连胜兹沃娜列娃、库兹涅佐娃和大威廉姆斯进入四强,创造了中国球员的最佳战绩。然而由于奥运会比赛观众很多并不了解网球规则,用中文的加油叫好、指点战术也让脾气火爆的娜姐因此分心。半决赛第二盘5比4领先、手握盘点的情况下,在一个关键球处理上,她受观众不适时的加油呐喊声干扰,出现不应有的失误。打完这个球后,又恼又气的李娜朝着看台怒吼一声“Shut up”。尤其在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场面下,李娜的怒吼也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
  法网夺冠没“感谢国家”
  2011年法网夺冠之后的冠军感言中,李娜按照网坛惯例感谢了自己的团队、观众和赞助商,却没有如寻常中国运动员那样“感谢国家”,再度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对于网球运动来说,这样的致辞已经成为“模版”,反而是在这里感谢国家显得不合时宜―这种争议也是延绵了近十年的“体制之争”的另一番碰撞。
  “三跪九叩”险退役
  2013年法网李娜第二轮爆冷出局,赛后被问道“想对中国球迷说点什么”时,李娜说到:“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其实这只是李娜当天一段谈话中的一部分,但是被媒体截取之后放大,再次引发网络上滔天的讨伐声音。李娜曾经在时候自曝深陷争议漩涡不能自拔,如果不是卡洛斯及时调解,很可能在当时就此退役。
  《纽约时报》兴奋剂疑云
  去年美网前后《纽约时报》曝出李娜在教练的安排之下服用兴奋剂,再度在世界体坛引起关注。实际上这则传闻来自于作者对于李娜自传的翻译。而由于专业性的问题,误把“激素” 翻译成为“兴奋剂”,这一次的李娜是实打实的躺枪了。
  九运会扇耳光遭“挖坟”
  李娜在今年澳网夺冠归国之后,面对迎接的省级领导面无表情,也遭人起底对领导们不亲近是因为2001年的全运会颁奖仪式上遭到颁奖嘉宾扇耳光。视频中颁奖嘉宾的动作确实超出正常状况,但是对于当时拿下三金一铜的李娜来说,早就超额完成任务。此后虽然有队友、官员、朋友等各种知情人出面澄清,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李娜本人的正面回应,事情的真相还是让人们一头雾水。
  (小早茶)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外媒赞赏李娜直爽: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记者讨厌她_网易体育
外媒赞赏李娜直爽: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记者讨厌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说:“我不太清楚为什么中国记者会讨厌李娜的态度,我认为她很有个性,我希望她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千万不要改。”
经过3个半小时的鏖战,终以1∶2不敌波兰好手A·拉德万斯卡,无缘本届女单4强。与李娜的遗憾出局相比,中国球迷更关心李娜在经历了法网一轮游之后,是否在温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另外,这位性格直率的中国女网一姐是否在面对时不再气势汹汹。令人欣慰的是,温网上的李娜无论从球技还是脾气上讲都更加成熟,让人们对她的未来仍有期待。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四通八达。武汉的女人也像这座城市一样:既泼辣又温柔;既粗糙又精细;既时尚又质朴;既安于现状又心存梦想。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姑娘,李娜也拥有着这样的特点,敢说敢干的作风,让球迷加深了对她的喜爱与支持。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21S88P05HE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21S88P05HE0005.jpg
心直口快的李娜近年来没少惹麻烦,在晋级2012年巴黎银行公开赛第四轮后,李娜以非常镇定大气的言语为自己表明立场,“我知道许多人会想,她(李娜)或许是下一个姚明或是什么,不过对我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个网球运动员,我打球不是为了国家,而只是为了尽力去做好自己的这份工作。”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AR7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O1AR74FFC0005.jpg
这一番言论被媒体断章取义,让李娜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李娜因为语言太过直白而招来众人议论,但娜姐表示并没有那么多顾忌。“我感觉如果自己说谎了,或是没有表达出心中所想,那就会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我相信如果你撒谎一次,你就不得不用10个谎言去为它做出弥补,所以我不喜欢这样去做。当然了,我知道如果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或许有许多人会因此讨厌我,但是那没关系,我心里舒服了就行。” 清者自清,庸人自扰,这是李娜所坚信的。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BG9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BG94FFC0005.jpg
李娜性格率真,但有时候脾气也不小。我们经常在比赛中对着看台吼叫以发泄不满。令人印象深刻一次是北京奥运会女单半决赛,李娜对阵萨芬娜。因为不满中国观众发出“杀死她!”“扣死她!”等噪音,李娜对着看台用英文大喊“Shut Up(闭嘴)”。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C15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C154FFC0005.jpg
这一嗓子,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李娜被祖国人民“娇惯”坏了,架子大了,目中无人了。实则不然,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网球赛事礼仪一文中强调,比赛开始时,观众一定要保持绝对安静,不要制造影响运动员或其他观众的声音,避免大声说话。观众严重干扰了李娜的节奏,她能不生气?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D85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O1D854FFC0005.jpg
倒霉的还有李娜的丈夫姜山。在比赛打得不顺的时候,李娜会恶狠狠地瞪看台上的老公姜山一眼,然后冲着姜山用武汉话大吼两句。2012年年初的悉尼赛上,李娜落后对姜山发飙:嫌我丢脸?不想看就滚出去!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EIH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O1EIH4FFC0005.jpg
李娜不止一次让丈夫姜山或者教练团队闭嘴。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U0IJP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U0IJP4FFC0005.jpg
当然李娜也多次出面澄清,称吼姜山是爱的交流,可以发泄赛场上的压力。“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2011年澳网获得亚军后,李娜曾发表此番感言,公开对老公姜山示爱。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O1EOA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O1EOA4FFC0005.jpg
2002年,李娜20岁,是中国女子网球第一女单,而且与同为湖北队友的李婷搭档,也是中国第一女双。但就在这年韩国釜山亚运会前,李娜宣布退役,进入家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新闻传播。关于李娜退役的原因,和国家队教练及管理者有矛盾这一说法比较可信。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ESN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ESN4FFC0005.jpg
李娜坚持退隐,扬言“你们这些领导和教练让我出成绩,不就是要升官发财、分房子吗?”2004年复出,中网首轮便败在郑洁拍下,她炮轰裁判:“如果我也是国家队员,就不一样了。”可当2005年,她真的成为国家队员,她又直言中国网球体制的弊端,“我在国家队一点都没有进步 。”字字千钧,不计后果。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O1F5L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F5L4FFC0005.jpg
2005年全运会后,李娜炮轰国家网管中心,称国家队有很多体制不是很好,如果可以将队员的成绩和奖金挂钩,应该会更好一些。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FDP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FDP4FFC0005.jpg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网球却成绩不佳,招牌人物李娜在奥运会前称自己“被双打”,随后在单打首轮就被淘汰。奥运会后的WTA巡回赛,李娜收获一冠一亚,因此很多球迷认为奥运会上李娜并没有尽力,有意放弃比赛。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FIS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FIS4FFC0005.jpg
不得不说这样的质疑有些牵强,职业运动员状态有起伏很正常,谁也不能够保证每场比赛都有良好的手感。曾经有一位WTA官员问李娜是想赢得大满贯冠军还是奥运会冠军,李娜回答说,“我都想赢”。可见李娜奥运“放水”一说并不可信。图为李娜参与伦敦奥运火炬传递。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FOA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O1FOA4FFC0005.jpg
谈到李娜的起伏,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感同身受。她认为:“李娜她们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她们付出了青春年华,损失了很多,但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在她们最好的年龄段没有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孙晋芳说,她特别能够理解李娜,也能体谅她的不容易。“我感觉到李娜很多时候会突然性崩溃,波动性特别大,究其原因,她们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FUJ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FUJ4FFC0005.jpg
李娜虽然脾气火爆,但也懂得宽容和理解。她在自传《独自上场》签售仪式上表示,对于热传的孙晋芳说“李娜常常崩溃缘于教育缺失”的言论,她并不生气,也没有什么想澄清的。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O1GC9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O1GC94FFC0005.jpg
印象里,李娜总是很霸气,柔弱一词跟娜姐好像不沾边。李娜曾经说过,我不喜欢在人前哭,笑有什么不好。所以,即便法网夺冠,她也没有喜极而泣;即便澳网夺亚,她也不曾伤心流泪
但,2012年澳网八分之一决赛,在痛失4个赛点,在最终1比2憾负克里斯特尔斯之后,李娜哭了。甚至,主发布厅,在听到“刚才是不是哭了”的问题后,李娜先是不予回应,接下来就掩面而泣。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PNPQC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PNPQC4FFC0005.jpg
不光是在赛场上,生活中李娜也有落泪的瞬间。日,李娜夫妇做客鲁豫有约,采访途中李娜感动地落泪,鼓励大家都要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PNPNP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PNPNP4FFC0005.jpg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娜来自一个单亲家庭,这让她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而在开始打网球之前,她原先是想女承父业,走羽毛球的道路。性格外露的李娜不仅敢于积极争取爱情,还敢于当着全世界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情,就连她身上的纹身,都是她那段从懵懂少女时就开始的浪漫爱情的见证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PNPSD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PNPSD4FFC0005.jpg
对于这个纹身,李娜解释说:“和姜山相恋的时候我16岁,现在他成了我的老公。为了这么多年的感情,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我觉得这种感谢无法用言语表达,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那种大爱情。”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PNPCR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PNPCR4FFC0005.jpg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李娜算不上美女,但这并不妨碍娜姐追求美丽的权利。娜姐在镜头面前也放得很开,尽情的展现自己的美丽。与世界顶尖好手同台亮相,也还是娜样自信娜样优雅。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QNOSF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QNOSF4FFC0005.jpg
趁着在泰国参加比赛,李娜和阿扎伦卡出席了一场时装秀,娜姐浓妆出镜,T台上与阿扎伦卡斗艳,毫不逊色。右膝固定带显而易见的痕迹,见证着她的成长。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QNOIA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QNOIA4FFC0005.jpg
李娜是单纯的,她可以在心情大好时,在球员餐厅亲自动手进行烧烤,像个孩子一样满脸喜悦。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RCQTI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RCQTI4FFC0005.jpg
李娜是深情的,在收获了生涯第7个巡回赛单打冠军后,娜姐双膝跪地,深情亲吻奖杯让人记忆犹新。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RCR3M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RCR3M4FFC0005.jpg
李娜是可爱的,同可爱的袋鼠合影,心情大好的她笑容也格外甜美。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RCR9B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RCR9B4FFC0005.jpg
李娜是坚强的,在签售活动中,她多次强忍剧烈咳嗽,坚持了近一个小时,为的是不让前来捧场的粉丝失望而归。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RCRC0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RCRC04FFC0005.jpg
历史性的突破令李娜成为中国体坛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中国职业体育跨越式进步的最好注脚。她也成为中国体坛继姚明之后,第二个无论是比赛奖金(年薪)还是商业代言都双丰收的运动员,这一点,连刘翔都无法企及。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T687H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T687H4FFC0005.jpg
 大量的商业代言让娜姐转了个盆满钵满,但她从未忽略过公益事业,而且,个性直率的李娜做起慈善来也是毫不扭捏作态,和很多明星“为做秀而做慈善”比起来,李娜出手显然要直爽大方得多。2010年5月,她将在马德里皇冠赛获得的近50万元人民币奖金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紧接着,她又把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全部近百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为孤残儿童建造爱心康健室和爱心运动场。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T68DD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T68DD4FFC0005.jpg
除了捐款,李娜还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日,李娜来到北京顺义光爱学校献爱心,与那里的流浪儿童一起打起羽毛球、乒乓球和篮球,并饶有兴致地和孩子们一起弹钢琴。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T68LN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T68LN4FFC0005.jpg
与流浪儿童互动,也为他们祈福。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T68S2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t_8M1T68S24FFC0005.jpg
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为孩子们分发学习用品。可以说,李娜是运动员的榜样,是体育界的标杆。
http://img3./photo/-25/600x450_8M1T69AQ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T69AQ4FFC0005.jpg
李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流言止于智者”。第一次退役期间,李娜曾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了两年新闻专业,她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站在运动员的角度为他们说话。“我想当一名真正有职业操守的体育记者,我不会为了获取头版头条就刻意诱导或是曲解运动员,永远不会。”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UBGJ7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UBGJ74FFC0005.jpg
http://img4./photo/-25/600x450_8M1UFSSA4FFC0005.jpg
http://img3./photo/-25/t_8M1UFSSA4FFC000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比赛比想像中更艰难北京时间2日晚8时开始的这场1/4决赛一直打到了晚上11时半,中心球场的这场赛会4号及6号种子选手间的对决比人们想像中的更富戏剧性。赛前《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李娜以及她的教练卡洛斯,他们都对这场比赛的艰难性表示有所准备。经历了3天艳阳高照的好天气,2日的温网赛场不再温和,寒风习习还夹杂着小雨。比赛一开始就陷入胶着状态,两人比分紧紧咬住交替上升。在首局李娜局分5∶4领先的形势下,被拉德万斯卡5∶7逆转。第二盘李娜一度落后两局。但是她身上那股顽强倔强的劲头让她再次找到逆转的机会,在打到第9局时破发成功,以6∶4扳回一盘。第三盘刚开始比赛就因雨中断,拉德万斯卡还在此盘中叫了医疗暂停,这些小插曲都令比赛悬念丛生。决胜盘李娜的2∶5落后时仍没放弃,一度挽救了7个赛点后,终以2∶6丢掉比赛。李娜仍在进步从本届温网李娜的表现来看,中国女网一姐仍在进步。李娜首轮轻松过关,第二三轮打得都挺艰难,特别是第三轮对阵捷克美女扎科帕洛娃,打得险象环生,跌宕起伏,最后的一局比分8∶6。经过一天的修整,李娜在对决意大利名将文奇时表现相当稳定,以55分钟2∶0轻松取胜。总结她本届比赛的表现,李娜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如何在逆境中克服困难以及积极配合团队训练两个方面。法网过早出局让温网这个李娜曾经的福地也变成了伤心地,令她耿耿于怀的还有那个将她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答记者问——“三拜九叩”。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温网,各界对她寄予的希望并不太大,她自己也表示做好了第一轮后就回家的准备。但或许正是在这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李娜的压力更小,更能放开打。在法网答记者问时,李娜总是口无遮拦,一如既往地对中国记者们横眉冷对,好像大伙儿都欠了她什么。但在本次温网的几轮比赛后,李娜都很用心地回答问题,哪怕是赢了球也主动对比赛中的缺陷进行总结。这种用心体现在赛场上就是审时度势。李娜在同扎科帕洛娃的比赛中及时发现了对手两次因伤叫停的“战术意图”,反而在暂停后更加专注地投入比赛,这种调整能力对李娜来说难能可贵。李娜的点滴进步与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李娜的教练卡洛斯随身有个记事本,专门记录李娜在比赛不顺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除了“手勤”,卡洛斯嘴也不闲着,总在看台上不断喊:积极!自信!保持进攻!李娜的丈夫姜山此时更像“贤内助”,虽然他看到李娜赛况不利时也紧张地咬自己手指头,但他情不自禁地喊出李娜小名时,或许也能给赛场上的妻子以特殊的鼓励。难怪李娜在记者会上坦言,现在的团队很温馨。外国记者喜欢李娜性格
李娜跟中国的斗嘴并没有成为外国舆论关注的焦点。相反,据《环球时报》记者在温网赛场了解,不少外国媒体记者对李娜的直率性格表示赞赏。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说:“我不太清楚为什么中国记者会讨厌李娜的态度,我认为她很有个性,我希望她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千万不要改。”另外在关于岁数的问题,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的话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李娜总对年龄问题很反感。他说:“本届法网男女8强选手中,有9人是年过30岁的球员,这说明这个岁数在网球界不仅不能称之为老,而且甚至是某种优势。”本届温网冷门频出,有何特殊原因?BBC曾质疑是原温网草场负责人退休,所以草地质量出了问题令不少运动员滑倒。这个判断立刻遭到了包括李娜在内的各路网球高手的否认。费德勒、莎娃等人都明确表示,输球不能怪草地。对此,英国媒体也撰文分析称:“冷门是本届比赛的主题,但谁说这不是一种幸运呢,难道球迷总想看到那些老面孔捧杯吗?”【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赵雪湄】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作者:赵雪湄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娜网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