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山地车的时候脚手够不到脚尖地,如果有过红绿灯的时候怎么办 或者堵车的时候 让车 ,

【图文】骑自行车应遵守的交通规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骑自行车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主题:你们的山地车还是公路车最快速度是多少?
&浏览:44029&& 回帖:437 &&
泡网分: 4.97
帖子: 4580
注册: 2012年10月
hakukin 发表于
我就是9T,不敢想象超过35,怀疑你的码表真坏了有人装53:9的
一般4x:9 26是个坎 再快就没惯性了
3000左右的车
超过26 那感觉就和骑死飞差不多
怀疑的自己算踏频吧
30左右巡航还是很多人可以的
btw p8 我喜欢1 档起步到20再换档的 踏频 110~150换档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97
帖子: 4580
注册: 2012年10月
funder 发表于
记得当年广州辉河,也是一代412神人,在412改装品远没有现在丰富的时候,用一个14寸单速折叠车战胜了一众18寸20寸折叠车拿到折叠...
还见过412 冒雨跑山路的
这个得艺高人胆大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97
帖子: 4580
注册: 2012年10月
闲聊状态 发表于
您的30码是指30KM/H么?这种速度还需要碳素?600块的钢架公路足以
秒杀电动车并不需要高端器材 只需要大牙盘就行 甚至不需要...其实有部分人是yy党 有部分人太矫情
矫情党 认为走路用跑鞋也不合适的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21
帖子: 1219
注册: 2012年02月
闲聊状态 发表于
俺媳妇1.6M的小人 骑个1000块铝架 700C
高兴了也可以超电动车
下班有时候遇到骑山地的男同事一块 对方换大牙盘也不如她跑的快 用不了多久就得认输
而她没啥速度
13KM上班路 无风的时候大约40分钟&&这中间平均每1KM还有一个红绿灯
而她那个车子被我弄的也不像个公路车了,咋看更像山地车……13KM上班路,平均每1KM还有一个红绿灯,1.6m身高,骑700C,无风40分钟。。。
咋看不像公路车,更像神仙姐姐驾着祥云。
附一张我上周五通勤数据,那天比较顺,红绿灯多数放行,对我而言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部分小路段已经超过40KM/H了,距离不到12公里,也仅仅跑进30分钟。
泡网分: 13.634
帖子: 11837
注册: 2012年06月
qinyu1999 发表于
13KM上班路,平均每1KM还有一个红绿灯,1.6m身高,骑700C,无风40分钟。。。
咋看不像公路车,更像神仙姐姐驾着祥云。
附一张我上周五通勤数据,那天比较顺,红绿灯多数放行,对我而言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部分小路段已经超过40KM/H了,距离不到12公里,也仅仅跑进30分钟。
你的平均速度已经24了 远比她快 不知道你骑啥车子?如果是公路 我媳妇那个速度并不需要大量的体力,山地那就困难了
还有就是有红绿灯的情况下 自行车所需时间和电动车其实差不多
那段路我骑电动车也40分钟左右 她还会中国式过马路 并不夸张
40分钟匀速前进才需要20KM/H 这个速度对700C这种公路毫无压力
路况是很好滴 几乎全直路 没坡 虽然很远 但是实际上只需要转4个弯就到,而且还有大段人比较少。。。。
和她一起的还有她同事 一个三枪钢架公路
时间没啥问题 7:40左右走 8:20左右到不止一次是这个成绩
这个距离 如果这样就是神仙姐姐 那神仙姐姐爬的也太慢了,而且也太容易当了 本帖最后由 闲聊状态 于
15:51 编辑
泡网分: 0.574
注册: 2014年06月
速度一时快,小心你的膝盖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闲聊状态 发表于
您的30码是指30KM/H么?这种速度还需要碳素?600块的钢架公路足以
秒杀电动车并不需要高端器材 只需要大牙盘就行 甚至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蹬车子
30KM也是危险速度的话 那电动车也跑不到25的
现在的城市铺装路面足够好了,而且俺们村还有专门的大约1.5车道宽的自行车道,飙的高了不好办 一般速度还是容易做到的&&经常在市区红灯起步 闪开各种逆行 挤开抢道得电瓶车 避开奇葩不走人行道得行人,让开汽车各种横停非机动车到 各种进出小区得板车,然后发个码表均速看看? 除了极端少数不要命模式开启得老外 从未见过有长时间超过30码骑行得主。
泡网分: 13.634
帖子: 11837
注册: 2012年06月
mrboom 发表于
经常在市区红灯起步 闪开各种逆行 挤开抢道得电瓶车 避开奇葩不走人行道得行人,让开汽车各种横停非机动车到 各种进出小区得板车,然后发个码表均速看看? 除了极端少数不要命模式开启得老外 从未见过有长时间超过30码骑行得主。我的车不带码表,而且现在那车也卖了 换了个破山地烦都烦死了 怎么蹬都不走,完全没公路的畅快
中国那么大 为啥你总要以为大家都是乱行?
还有你觉得多久算是长时间?
你没见过只能说明你那帮骑友骑的太慢了,太照顾自行车了,个人认为需要如此照顾工具的话不如不要那工具换个更合适的,太娇贵的东西不适合日常使用
另外 我也没说过进出小区还要保持高速前进吧?在小区里我汽车都不超10KM/H 你在小区内猛跑?
时速30对于原来标27的钢架公路或者现在的700C -28并不是啥难事,公路齿比本来就大
随手搜的
其实骑公路车 锻炼踏频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一般自己骑行(非比赛或者竞速)85+/分钟的踏频就可以了,依身体的适应度慢慢降低后飞轮齿数 速度就自然上升了&&如果说50是时速的话 您说的这个齿比是比较难达到的(个人认为)这是另外一个帖子里那位朋友算的
http://bbs.biketo.com/thread--1.html一个人散步就已经60了
其实看看 qinyu1999&&那个30也不少 也不定是下坡 本帖最后由 闲聊状态 于
10:54 编辑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闲聊状态 发表于
我的车不带码表,而且现在那车也卖了 换了个破山地烦都烦死了 怎么蹬都不走,完全没公路的畅快
中国那么大 为啥你总要以为大家都是乱行?
还有你觉得多久算是长时间?
你没见过只能说明你那帮骑友骑的太慢了,太照顾自行车了,个人认为需要如此照顾工具的话不如不要那工具换个更合适的,太娇贵的东西不适合日常使用
另外 我也没说过进出小区还要保持高速前进吧?在小区里我汽车都不超10KM/H 你在小区内猛跑?
时速30对于原来标27的钢架公路或者现在的700C -28并不是啥难事,公路齿比本来就大
这是另外一个帖子里那位朋友算的
一个人散步就已经60了
大神啊 任何自行车论坛去发一个 “我得市区码表匀速超过30KM/小时” 就立刻会被认为是大神级/胡吹级人物了,红绿灯一个路口距离要加减速,峰值每个红绿灯区间都踩到45KM/小时&&码表匀速也不会过30KM/小时 在无阻碍无红绿灯得道路匀速骑行得出得速度,和在市区有障碍情况下得出得某种保持速度,那花费得体力根本差得远了。加减速失去得动能消失在刹车片摩擦热量上
泡网分: 13.634
帖子: 11837
注册: 2012年06月
mrboom 发表于
大神啊 任何自行车论坛去发一个 “我得市区码表匀速超过30KM/小时” 就立刻会被认为是大神级/胡吹级人物了,红绿灯一个路口距离要加减速,峰值每个红绿灯区间都踩到45KM/小时&&码表匀速也不会过30KM/小时 在无阻碍无红绿灯得道路匀速骑行得出得速度,和在市区有障碍情况下得出得某种保持速度,那花费得体力根本差得远了。加减速失去得动能消失在刹车片摩擦热量上你理解错了。。没说过城里匀速过30
只说过可以秒杀电动车 秒杀了它也就离红绿灯不远了&&平均时速是到不了30的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而且 在市区环境下 公路和齿轮比合适得山地之间得速度差异几乎可以不计 平均速度较低得情况下 山地车和公路车得风阻和路面滚阻不会有很大差异,公路是较轻起步较快 保持速度较好,但这优势在速度高于30时候更明显,但市区环境路面状况和路况红绿灯变化,公路必须比山地更早制动和避开某些路面坑洼,最终A-B点速度差异很小。路况好 公路快些,路况差 山地更快。
最终匀速常在市区骑行得自行车爱好者 ,表轮胎周长准确得话,匀速总是在18-26区间且大部分普通人不是常年锻炼得体育爱好者,别不信 基本就是18-20得匀速了。 这和近郊区基本没有红绿灯和各种拥挤影响骑行得情况是完全不同得,后者是自行车理想巡航速度。
泡网分: 13.634
帖子: 11837
注册: 2012年06月
mrboom 发表于
而且 在市区环境下 公路和齿轮比合适得山地之间得速度差异几乎可以不计 平均速度较低得情况下 山地车和公路车得风阻和路面滚阻不会有很大差异,公...城市里的平均速度本来就堪忧 我上班5km 开车需要40分钟,骑车需要20多分钟,但是这并不妨碍有公路车可以秒杀电动的我,也不妨碍我可以正常超山地车
只看城里平均速度 100 200块的通勤车也不输汽车 那也更不需要讨论车种的差异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1:39:23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城市上下班通勤 不光是体力 一大重要因素是脑袋好坏 对路面预判和车辆得控制能力 这种本领放到 驾驶车辆 ,摩托, 自行车上都是通用得,类似“行云流水俱乐部”。。城市里骑行速度快得人体力通常好,但也可能挺普通,有些人有爆发力 有些人适合长跑,都不相同,但路况得瞬间判断力和对自己体力优化使用必定超过常人一截。胜者是熟知自己优劣势,和善于发现对方可能得弱点,和对道路得熟悉程度等。马路飚车除开危险其实是很好玩得一件事,就像头文字D在山路飚车一样, 在有限得体力/马力里 用各种奇异得方式进行没有特定规则的竞速。这并不是谁体力好,车好就稳赢,变数取决于合适得战术。但如果不是以自己有限得体能做赌注的话,用无限得电能,那这样得略带危险的娱乐就毫无意义了。
泡网分: 4.97
帖子: 4580
注册: 2012年10月
mrboom 发表于
而且 在市区环境下 公路和齿轮比合适得山地之间得速度差异几乎可以不计 平均速度较低得情况下 山地车和公路车得风阻和路面滚阻不会有很大差异,公...路面滚阻没差别这个不认同
如果是412区别明显
p8之类区别也明显换胎后感觉太大了区别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382
帖子: 21507
注册: 2007年03月
我骑山地,30公里以上的速度我得几乎半埋头,用力不停踩才能达到,而且只能短时间,累。通常在树林或几乎无人的乡间路才这么骑。城里30,呵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3:11:40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chxuyo 发表于
路面滚阻没差别这个不认同
如果是412区别明显
p8之类区别也明显换胎后感觉太大了区别这个差别在于是否齿胎 纹路是怎么样得更明显点 山地得深齿胎谁都骑不动 但是换成一样容积得连续纹路胎 就阻力大减。
折叠和小轮径20寸得胎换一个就阻力大减 那肯定是心理作用更多些。
泡网分: 4.97
帖子: 4580
注册: 2012年10月
mrboom 发表于
这个差别在于是否齿胎 纹路是怎么样得更明显点 山地得深齿胎谁都骑不动 但是换成一样容积得连续纹路胎 就阻力大减。
折叠和小轮径20寸得...细胎太亚高 上脚就明显了
那个感觉差太远了
120psi 公路23c
还有412 高压胎的 区别巨大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33
帖子: 1844
注册: 2009年07月
mrboom 发表于
这个差别在于是否齿胎 纹路是怎么样得更明显点 山地得深齿胎谁都骑不动 但是换成一样容积得连续纹路胎 就阻力大减。
折叠和小轮径20寸得胎换一个就阻力大减 那肯定是心理作用更多些。恩..胎压上去了阻力确实会变小...当然胎压上去也细了.
泡网分: 0.251
注册: 2012年08月
以前从苏州到上海,骑个勇士560,最快55KM/h
泡网分: 0.505
注册: 2015年01月
20折叠大行,最快到过30,不是没体力是感觉太刺激了。优等公路巡航25,感觉跟高速开车120差不多。
泡网分: 32.493
帖子: 1326
注册: 2002年03月
大行P8,大下坡52;山地,大下坡,62.
泡网分: 36.627
帖子: 10208
注册: 2008年09月
14秒100米记得中学里达标估计都是不及格
12秒3是100分
funder 发表于
业余爱好者也能买的起高级自行车(其实对于放坡来说高级不高级差别不大,当然不要太差),业余爱好者也会遇到空旷的下坡,业余爱好者享受着一样的地心引力,业余爱好者也可以把屁股撅起来得到低风阻。这样差个百分之三四十,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上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冲坡的速度纪录更多是拼胆量。
短跑纯靠爆发力,没有我上面说的那些因素。即便如此,如果你去短跑爱好者聚集的论坛发帖,能跑进14秒的也不会少。
泡网分: 36.627
帖子: 10208
注册: 2008年09月
我这边电动车都是35左右的速度
mrboom 发表于
这楼大都不是真实常在马路上飚车的主盖得。抛开会去专门赛道赛场得极少数,都是马路骑车党,感受到得速度也是在马路上吧。当然,要是有神人骑上了高架高速公路之类就当我没提这茬。
& && &现在城市路上电瓶车的车流速度是一种较为稳定参考值,毕竟每个城市电瓶车厂家都一样。大部分在时速23-27公里之间飞行。
& &&&所以如果你骑车速度一路上总是在超越大部分电瓶车,那你时速应该也在28公里或者以上,您能做到?放心,有这样能力得人在马路上十分稀少,且绝大部分是公路车,且以脑残学生短暂时间骑行为主,为啥捏?30码时公路车在市区环境已经相当危险,真实玩速度得车友群体在市区往往会骑行得非常慢,几万一辆得公路车,碳纤轮组一对二万大洋左右,高速过个马路深坑,轮圈就开裂了,人就进医院了躺着。所以他们不是马路飚车党主体,基本也不落单骑行,或者会偶尔和你彪一小段路况好到爆棚得路段,但路况一旦变糟,绝对会第一时间降低到安全车速乖乖得。且其中大部分也是器材党,实际体能根本比不上以前天天上下班骑28大杠得工厂汉子强。
& && &那什么样得车才是城市道路上会骑行得最快得,A点到B点总时间最快得车?答案比较复杂。
& && &城市山地车如果不进行改装 不把头管把位放低,是 ...
泡网分: 9.867
帖子: 2325
注册: 2009年05月
看了前两页回复,觉得很惭愧,跟这些大神比我真的是龟速。
看到后面几页,更惭愧了,原来我跟大神们最大的差距是脸皮厚度啊 本帖最后由 吐白沫的鱼 于
16:40 编辑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胖胖得电摩基本电油门到底可以到50加 遇到不怕死得追不上得 但退一步说 电摩是破风利器 跟着后面骑 可以大幅度节省体力 这在追逐中也是一种加速手段。
泡网分: 3.888
帖子: 2117
注册: 2012年05月
自行车曾经是我主要代步工具,非常喜欢骑自行车,贴个图表示咱还能骑动。
图为大行412素车未改装骑行记录,412上坡发力小心翘头摔车,入弯也要控制好速度防摔车。
泡网分: 1.002
帖子: 2208
注册: 2014年02月
捷安特fcr3100,改了23轮胎,最高骑到过55km。。。从深圳北忘留仙大道这条下坡路,平时最快45km,顺风时候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0.893
帖子: 18064
注册: 2005年12月
岚清 发表于
给老婆买的的捷安特山地车,我试骑一下,调好各个档位最快时显示每小时42公里左右。
试骑时3月份我穿厚重的冲锋衣牛仔裤,估计穿紧身的赛车服能到50-55公里左右。
世界上最好的公路车最快能到多少?看了LZ和大家的速度我真是脸红。
当初18速的山地车,我最快只骑到30KM每小时,看着路边的里程碑和手表算的速度。而且这速度还保持不了太久。24KM每小时可以长时间地骑。
泡网分: 6.854
帖子: 17144
注册: 2012年02月
zjufan 发表于
14秒100米记得中学里达标估计都是不及格
12秒3是100分读高中的时候,男生一般13秒多, 快的12秒多,个别人11秒多。 14秒多15秒多的男生也有一些,是明显胖,不活动的几个。 本帖最后由 Netweaver 于
07:32 编辑
泡网分: 14.358
注册: 2005年08月
日,第一天(26日)宣城的小青藏线过来,第二天(27日)到宁国的路途中,一个极长的下坡,时速60.35公里,捷安特xtC770 本帖最后由 chinesedate 于
14:57 编辑
&版权所有:&&&&& 公路车骑行时候如何摇车的心得!
我刚接触公路车几个月,对于摇车我是从懵懂和实践中走出来的。摇车第一点要明白方法,不能错误。“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摇车时脚踩左边,整个车身就往左边”不会,不明白,就千万不能错误摇车,幸好我遇到名师帮我纠正了,不然迟早会出现危险。现在,维格米就跟大家详谈如何摇车,如何摇公路车!
一、锁踏锁鞋上锁: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我这个新手,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公路车不上锁就别玩公路车了。原因我就举两个例子:
(一:公路车前轮紧挨牙盘,如果没上锁,在转弯的时候要是你脚稍微长一点或者在中后脚掌位置时,很容易蹭到前轮而摔倒。当然这个几率很小,不过不是没有,希望大家注意)
(二:处于长时间骑行或者爬坡以及在颠簸路段骑行的时候,如果你没上锁鞋,很容易打滑。举例:我没上锁鞋的时候在等红绿灯,一不小心左脚踏打滑,磕到了腿部,都磕青了,很痛的)
所以,公路车摇车必备条件之上锁。以上是我个人经验总结的必上锁,当然还有很多大神会说“肌肉矫正”等高大上的词语,都是很有道理的。我只是给大家一个通俗易懂的建议。 800) this.width=800'/>
二、摇车有啥作用:前提是,如果你不知道摇车的作用,那么你就要看看这里了。记住,不要一昧的认为摇车就是耍酷用的“当初我也这样想”。
前段时间老司机告诉我,非专业车手摇车,作用就这么几点。
(一:长时间骑行后,屁股嗝得慌,如果适当摇一会车,有助于裆部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老司机说“能有效避免前列腺炎”,表示不明白,不过还是感觉好利害的样子)
(二:上坡摇车这是最常见的,我也尝试过坐着踩上坡,但是无论从信心还是力量方面,最终还是摇车上坡比较舒服,这个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呗)
(三:环法最常见的攻击冲刺摇车,这个可就逆天了,我还没学会,听说蛮危险的。而且作为休闲骑来说,有机会就学习一下,没必要把自己弄的跟专业车手一样) 800) this.width=800'/>
三、摇车实用技术: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和老司机的指点,也总结出来了这么几点摇车心得,其实和很多摇车心得也是雷同。关键在于,大家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学会,如果学不会就私聊我解决。我认为再难的技术,只要捅破的这层窗户纸,就完全没啥秘密了。主要就是,有人能带你,你也有信心去完成。
(一:前鞠躬,右脚踩,车身左摇,反之亦然,身体垂直上下动“千万不要倾斜”,采用摇车最熟悉的话“车摇人不摇”。)
注意:不可能一下就成功,要慢慢试试,摇出感觉。感觉一来,真的是再难也能学会。 800) this.width=800'/> 800) this.width=800'/>
四、摇车变速齿比:有时候摇车是不是感觉无力,或者是空乏力,通俗易懂就是“完全没感觉,脚上没动力”。如果你明白了,就试试换齿比吧。提示: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脚力来定位自己的齿比。
(平路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脚力采用稍微重一点的齿,通俗易懂就是“前面大小牙盘看你体力,后面齿轮从大换到小,换到哪个感觉踩着比较重就行了”)
(上坡的时候齿轮是依次从小或者中换到大齿,如果当你换到大齿的时候,就能摇车了。这个看自己的习惯了,我是非到迫不得已“快要踩不动了”的时候不会摇车,公路车上坡完全就比山地车不是一个档次的问题,明白的点个赞,码字辛苦) 800) this.width=800'/>
五、摇车注意事项:建议大家在平路直行的时候摇车和上坡的时候摇车,在弯道,下坡,人多,地形复杂,路面坑洼等让人心碎的情况下,还是老老实实慢慢骑吧。切记:摇车是一种手段,不能盲目的应用。
我觉得我摇车也很帅,能不能申请做下期模特?
自娱自乐键盘车手
煙花三月 wrote:我觉得我摇车也很帅,能不能申请做下期模特?室内原地摇车?
凊水无香 于
19:24:22 编辑
----------------------------------------
&&赠伯乐&&
郊外水坑低又洼;
五百蛤蟆呱呱呱;
有朝一日跳出来;
外面世界如此大!
凊水无香 wrote:室内原地摇车?其实不用修改,原文我想了一会,算是明白了。。
自娱自乐键盘车手
煙花三月 wrote:其实不用修改,原文我想了一会,算是明白了。。烟幕专家啊。。。
----------------------------------------
&&赠伯乐&&
郊外水坑低又洼;
五百蛤蟆呱呱呱;
有朝一日跳出来;
外面世界如此大!
依然只是来看妹子
----------------------------------------
我就是传说中的见坡推----火柴
& 公路车骑行时候如何摇车的心得!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8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0:14:00 +0800
粤ICP备号-2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造成外国车让人,中国人让车的原因是什么?造成外国车让人,中国人让车的原因是什么?妖异紫瞳百家号日前,四名中国游客在美国自驾期间遭车祸遇难,事故主因是驾驶者无视“Stop Sign”标志强行左转,结果与直行车辆相撞。同类惨剧在美已发生数起,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新西兰就曾因中国自驾者事故过多,专门在国人出行旺季要求租车公司对租车者进行简单的当地交规测试。我一向认为,自驾是出游欧洲、北美和澳新的最佳方式。首先,这些国家大多路网发达,即使是孤零零住在山顶,政府也会把沥青路铺到家门口,而且道路状况好,交通设施齐备,这使得自驾快捷方便,免去在火车、地铁和电车间不停转换的繁琐,大大节省了时间。其次,因为时间被大量节省,旅途设计的机动性将大大增强,原先你可能为了避免“拖着行李看风景”的痛苦,只能去一地住一地,行程十分机械,但自驾使你可以将车子当成行李存放点,白天在不同城市和景点间穿梭,晚上再进酒店住宿。也正因为自驾的便捷,它能带你去许多普通游客无法到达的地方,是体验当地文化的最佳方式。比如隐藏山间的古堡、火车未经的小镇、远远延伸到天际尽头的麦田,这些都是自驾者的专属,无论你跟团游还是非自驾背包游,都很难体会。中国人去海外自驾,既容易也不容易。之所以说容易,是因为路况好,驾驶者和路人都遵守规则,开起车来十分顺畅。如被誉为“自驾圣地”的德国,路网之发达令人瞠目结舌,不但高速公路铺设全国,就连乡间小路也是厚实的沥青,而且全部延伸到家门口。人均车辆保有量奇高的德国,高速公路的繁忙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尤其是西部、南部等老牌经济发达地区,高速上的滚滚车流跟中国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并无差别。但德国人不但不会乱成一团,不会龟速前进,反而仍可保持高速行驶状态。你能想象吗?单向双车道或者三车道的高速,延绵数公里的车流,大家以匀速前进,大货车统一在慢车道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小车甚至还能以130公里的时速前进。这种场面有多震撼,在中国开过车的人都能明白。我甚至有过这样的错觉:我置身于《楚门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导演所编排,他用电脑设定了每辆车的时速。在如此顺畅的行驶状态下,驾驶当然是一件容易且充满乐趣的事。至于不容易,首先体现在交通规则上。比如这次美国四名游客丧生的惨案,就是对“Stop Sign”标识未能理解或是没当回事所致。而且,习惯了“中国式开车”,习惯了乱糟糟的道路状况,我们往往都有一大堆不良驾驶习惯,这在海外自驾中会是极大隐患。另外,国人去海外自驾,一般只能借助GPS导航和路牌标识,当你又得开车、又得看导航还得看路牌时,忙中出错的可能性当然远高于当地人。无视规则,跑去海外“横行霸道”,当然十分恶劣,也很容易酿成事故,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自驾者对目的地的交规没有详细了解,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往往也会产生许多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同样会酿成事故。我听过最多的错误认识,是将礼让凌驾于规则之上,比如“在国外都是车让人”,“在外国开车就得互相避让”,其实这都很片面。比如“车让人”一说,在美国确实存在,但在欧盟体系内,基本就得加上“人行道”这一前提。换言之,你走人行道,车必须让你。而在没有人行道的拥挤闹市,老城区的狭窄街道,或者如超市、医院的门口,车子基本也会让人。但在快速公路乃至高速公路上,如果你随意横穿,那就等着被撞飞好了,因为没有司机会认为这样的路段会有行人突然蹿出来,他们不会减速也来不及减速。对这一点执行最佳的当然是规则至上的德国,行人和车子各行其道,规规矩矩。而在一些欧洲“二流国家”,比如法国、荷兰,你偶尔也会见到“中国式过马路”,但他们也只会选择在确实无车的安全状态下通过,不会与车争道。至于“在国外开车就得避让”,同样是将礼让置于规则之上,很容易出问题。我在国内开车时有个习惯,每经过路口,都会下意识放慢速度,最低限度也是将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待命。这当然是个好习惯,因为在国内开车,你随时会遇到看都不看就从岔路口拐出甚至强行再变道的司机、随时杀出来的电动自行车,还有不走人行道的行人,放慢速度、随时刹车当然更为安全。但海外自驾时,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放弃这个好习惯,因为它随时会酿成事故。从路权概念来说,直行车辆享有路权,岔路口车辆必须遵守路口的路权标志,确保安全状态下才能驶出。因为直行车辆只会毫无顾忌地全速前进,如果你在路口习惯性放慢速度,反而会让后面的车辆猝不及防,造成追尾隐患。当然,有些情况下并无路权标志,但直行车辆也会礼让岔路出来的车辆,但这只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比如我在德国就有这样一次经历:加完油从油站拐出来,恰好是一条主干道,交通相当拥挤,车子排着长龙等红灯。如果在国内,必然是塞得满满的,你想拐出去就得等很久,因为没有几个直行司机会觉得自己应该让你,反而会拼了老命卡住你的位置,生怕你跑到他们前面。但在那个德国城市里,直行车辆自动在加油站的路口处空出大概两车的距离,方便加油车辆拐出来。让出这段距离的司机并不介意自己被加油出来的车辆“加塞”,他后面的车辆也不会因为这样而乱按喇叭。我在国内也试过这样做,结果后面喇叭声长鸣,估计恨不得把我的车掀翻。无论北美还是欧盟,路权概念都是交通规则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保持畅通的法宝。美国四人丧生惨剧发生后,许多新闻都对“Stop Sign”标志进行了详解。在美国,这一标志与国内红绿灯功能相同,一般出现于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驾驶者就靠这一标志确定路权,有路权者会默认无路权者停车避让,无路权者必须停车观察周围路况至少三秒,确认无风险后方可通过。当然,“Stop Sign”规则的覆盖面很广,比如多方向路口状态下的避让顺序等,都有详细规定,各大门户网站中均有详解,此处不赘。其实这类停车路牌,在国内也比比皆是,但基本没人当回事。欧盟同样有“stop”标志,同样需要停车至少三秒确认无风险后通过。而在欧美国家,更普遍的则是黄色矩形的先行权标志和红色倒三角的无路权让行标志,岔路车辆必须尊重主干道车辆的路权,等待进入环岛的车辆必须尊重已进入环岛车辆的路权。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跟无视“Stop Sign”标志的结果一样,很可能触发惨剧。一直让我搞不懂的是,在国内交通标志中,引入了红色倒三角的让行标志,但偏偏缺了黄色矩形的先行权标志。所以,在国内开车,每逢十字路口或环岛,只要没有红绿灯,有先行权的车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让行的车则未必让行,就很容易出现你争我抢,最后乱作一团,谁也开不出去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路面效率。国内的高速公路也是事故高发领域,而且一出事必是大事。在我看来,这多少和混乱的道路状况有关。国内高速只有快车道但无超车道,你常常可以见到在最左侧快车道上慢速行驶、“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车辆,许多人也因此选择右线超车,甚至左钻右窜。国内所采取的管控方式多半是限速,但限速与摄像头、红绿灯一样,都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欧美国家的高速公路也采取限速,但限速并不是最重要的安全手段,甚至可以说,限速不意味着安全,不限速也不意味着不安全。关于这一点,最佳例证仍是德国。“德国高速不限速”其实是个谣言,这个国家只是部分路段不限速。但不可否认的是,平时温文尔雅的德国人,一开起车就如同上了赛道,个个风驰电掣,即使你以160公里的时速狂奔,人家仍一辆接一辆超你没商量。按照很多人对驾驶的理解,“快”就是灾难之源,但在如此追求速度的德国,我历次自驾只见过一宗车祸,还只是轻微追尾。据资料显示,即使在交通事故发生率很低的欧盟内,德国都是相对更安全的那个。要知道,德国路网虽然发达,但普遍不宽,许多高速公路都是单向两车道,车流量则远超中国高速。在这种复杂路况下,德国人仍可兼得速度与秩序,靠的便是健全的规则和高度文明的驾驶习惯。在德国乃至欧盟的高速公路上,最左侧车道是超车道,顾名思义,它仅用于超车。在正常状态下,没有一辆车会在超车道上持续行驶,每辆车超车后都会自动打右灯回归中间车道。大货车更是自觉,每辆都乖乖走最右车道,只有它们彼此超车时才会偶尔变道,超车后又迅速回归最右车道。据说德国人总抱怨捷克人、波兰人、匈牙利人和法国人开车不规矩,根据我的经验,德国人未免太吹毛求疵,我在这些国家自驾时,也从未见过长期占用超车道的车辆。唯一例外是荷兰,我曾见过三五例占用超车道超过一分钟仍不回归的情况——我丝毫没夸张,仅仅三五例,在欧洲已十分刺眼,不知会收获多少鄙视的目光。超车道的设置对行驶安全大有帮助,反观国内,许多车辆在最左侧车道上慢速行驶,甚至几辆车慢速并排而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杀行为,越慢越不安全。当然,正如我在前文所说,德国高速公路极为繁忙,常常出现延绵十数公里的车流。这种情况下,超车道也会挤满车辆。但我在前文里也说过,即使是这样的拥挤路况,德国人仍然可以时速过百,甚至达到130。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拥挤路况下不随意变线是重要准则。在德国开车,不管开的是豪华跑车还是老爷车,人人规规矩矩,绝不会左钻右蹿,不会随意加塞。另外,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如果遇到前面塞车,司机会立刻打开双闪灯,提示后面车辆前面有塞车,自己即将急刹车,这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追尾。即使是随意性很强的法国、路网铺设较晚的前东欧国家,高速公路的文明使用程度基本也与德国相当。如果是夏季去欧洲,你会发现这既是旅行旺季,也是基建旺季,不少高速公路都在施工,加厚加宽甚至重修。道路状况同样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德国,高速上从来见不到小坑洼,也见不到补丁路。但施工必然导致道路变窄,三车道变两车道、两车道变一车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是追求速度的德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放慢速度。在国内,如果遇到这种路况,交通往往会大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抢道,谁也不让谁,以至于浪费时间,甚至发生刮蹭造成大塞车。而在欧美,“拉链”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即使慢,也不会乱。所谓“拉链”规则,即指车道变窄时,并行的右车先让左车,后车则必须让前车,每条车道轮流通过一辆车。以两车道变一车道为例,左边第一辆车当然先行,其次是右边第一辆车,随后是左边第二辆车,再后是右边第二辆车……这是最高效的通过方式,早已成为规则,人们也自觉执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人去海外自驾,能学到的并非只是当地交通规则,还有深入人心的驾驶文明。………………………… 206评论谭稻子4小时前12赞踩我在北欧长居,北欧人(包括德国瑞士等)是完全遵守法纪规矩的,跟中国根本不要比。包括行车停车,你完全看不到那种在中国习以为常的现象(我就不浪费时间举例)。关于车让人,也要看具体情况:在有斑马线的地方,如果没有红绿灯,车是绝对先让人的。如果有红绿灯,首先车和人几乎不会闯红灯。车在过斑马线速度会慢一些,(防止突然有人闯红灯出意外)。至于没有斑马线的地方,你确定路上没有车,就快速通过。车是不会让人的(当然远处的车看见有人会减速让你先过)。至于说如果路上车多你还要抢道过马路,(包括在斑马线上),没有这种情况。(当然这在中国很普遍)。在北欧,车并不少,路也不宽,但是几乎没有堵车,行车速度都比较快。我举一个例子:只有4个车道的双向马路(欧洲很普遍)其中外侧到有BUS标志,那么,如果堵车,车都在内侧车道老老实实排队,BUS车道是完全空的(公交车可以走)畅通。中国交通乱象,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 2评论王赞博24小时前16赞踩国外(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人口密度低,责权分明。用德国举例,首先城市人口少,人口过百万的就4个城市,其余的都是几万,几十万,人口密度超低。其次,人家城市规划合理,分商业区和住宅区,住宅区限速30,城市限速50,这就是德系车速度表上30和50的位置有明显标志的原因。在居住区,行人有绝对优先权,车辆必须让行!汽车驶入干道的路口,必须停车观察后才能驶入。人家责权分明,路权清晰,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右侧决定优先,干路决定优先,右转时直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绝对优先!有优先权的车辆也绝对不会让行,出了交通事故,责任方负全责!再说红绿灯,绿灯有绝对的通行权,在驾校学车,也要求等红灯的是时候,挂档踩离合,变绿灯的时候大油门起步,行人必须遵守红绿灯,之前有个朋友刚到德国,晚上10点多创红灯,直接被车撞到,警察来后,全责,叫救护车后直接送医院并赔偿机动车损失。 2评论不再迷茫4小时前10赞踩外国车让人是谣言,只存在于旅游景点,在非旅游景点如果行人敢闯红灯,绝对是撞死白撞,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学者提出这个说法的原因。近些年公知美粉广泛传播这一说法,实际上与其他谣言一样不过是为了压制中国人自尊,洗脑牧羊犬。一些人到国外旅游,在旅游景点见到了这种现象,加上自身牧羊犬心理,也回来以讹传讹。在这里警告国人,在国外旅游景点确实是车让人,但是在一般马路上,国外是撞死白撞,连补偿都一分没有,千万别上当! 8评论三国演义663小时前1赞踩中国是人口大国,交通安全考验政府职能和国民素质。1,绿灯时,行人过斑马线能否不受左拐和右拐机动车的危胁。2,大型果品,蔬菜批发市场能否不建在交通要道上。3,早晚高峰时通勤班车能否在道路内侧有多段集中乘降点。4,机动车占非机动车道行驶和长时间停靠能否有效治理。5,能否明确机动车占非机动车道行驶或停放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责任,如非机动车追尾。6,在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前,能否实行三个月以上的非机动车骑行经历,再取得驾照。7,行人能否只走斑马线和尽量集中过斑马线。8,变绿灯时或被占道时机动车能否不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行人或非机动车。9,非机动车能否不走返道和闯红灯。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妖异紫瞳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随笔文章,生活趣事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脚撑山地车停车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