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极28式钟云龙钟云龙道长解释真正的武术高人为什么看不到了

阳新名人:一代武术宗师、武当派掌门人钟云龙道长
一代武术宗师、武当派掌门人:钟云龙道长
& 一、人物概述
钟云龙道长,俗名:钟道烛,道名:清微,号:云龙。1964年出生,湖北省阳新县排市镇日清村人,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武当功夫的正宗传人。钟云龙道长,自幼习武,四方求师,艺承百家,归宗武当,身受武当山在庙道人郭高一、朱诚德,及山东崂山匡飞腿(匡长修)等多位老道长的厚爱和栽培,深得武当内家上乘功夫真传。
钟云龙道长,因受先辈影响,自幼酷爱武术。13岁便拜谈运叶为师,学习岳家拳、杨家拳。1982年,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习练少林拳法。1983年,钟云龙从少林转投武当;1988年,他接任“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术总教练”;1996年,他全票当选紫霄宫住持。
30年多来,钟云龙道长参加多次国内国际大型功夫交流竞赛活动,多次接受国内外武林同道的挑战,多次随团、组团出访东南亚、欧洲、美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代表武当功夫接待江泽民、乔石、吴邦国、李瑞环、曾庆红、李岚清、李铁映、印度尼西亚亲王等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多年来,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的武当功夫人才,在国内、国际武坛上享有盛名。
目前,钟云龙道长的弟子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
&二、个人经历
1964年春,钟云龙道长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因受先辈影响,自幼酷爱武术,13岁前往江西瑞昌拜在谈运叶师父门下开始习练岳家拳、杨家拳,18岁的钟云龙为了寻求武术的更高境界,受人指点,辞别恩师投奔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后,在少林寺又得知内家拳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为此,19岁时又投身了武当山,或许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许真的是缘份,初到武当山的钟云龙便有了如归的感觉,并且,立志终生继承和弘扬武当武术。
由于钟云龙为人厚道、勤奋好学,及有很好的武术基础,在武当山很快就受到了师兄弟们的刮目相看;同时,也得到了武当道教协会王光德会长及朱诚德(当时武当道教协会的气功教练)、郭高一(当时武当道教协会的武术教练)两位老道长的厚爱和栽培。
1987年春,武当山道教协会正式成立“武当山道教功夫团”,钟云龙道长是该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并参加了八七年“中国武当山首届武当武术擂台赛”获优异成绩。
1988年,钟云龙道长接任郭高一老道长“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术总教练”之职;同年,乔石委员长视察武当山。当时,武当山道教协会特别安排了武当武术正宗传人钟云龙道长为乔石委员长表演了武当武术,并受到了高度评价,乔委员长说“武当武术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应发扬光大”。
1989年春,为了响应乔石委员长的号召,武当山道教协会经研究决定,委派钟云龙道长与郭高一老道长共同在武当山创办了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道教武馆”,首次对外开放了武当功夫。
1994年,原国家武术院张耀庭院长视察武当山,观看了道教武馆的武术表演后,兴致勃勃的挥笔为钟云龙道长提了“授人以艺,予人以道”八个大字。
1996年,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视察武当山,观看武当道教武馆的武术表演后,上前亲切地握住钟云龙道长的手,伸出大拇指说“武当拳刚柔相济,太极拳行云流水,好、好、好”,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武当山时,唯钟云龙道长代表武当山为江泽民主席表演了武当太极拳,受到江主席的高度评价,江主席说:“武当太极拳好,大家都要学”。
1996年至2000年,钟云龙道长被当选为武当山道教协会执客及武当山紫霄宫主持;2001年,钟云龙道长辞去了武当道教协会的管理职务专至于武当武术的弘扬和发展工作,现已将武当道教武馆发展成了“武当山道教武术院”。
2001年,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王光德道长羽化后,钟云龙道长便离开了他修练了近20年的紫霄宫。
2003年,当“武当山道教武术院”最红火的时候钟云龙道长将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武术院”交给了弟子们悄然离去。
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经钟道长的弟子指引,在武当山五龙宫背后的一个山洞里找到钟云龙道长,原来钟云龙道长为了追求功夫的更高境界,几年前便在这悬崖峭壁之中开凿了一个山洞叫“云龙洞”,现在他身边带着弟子杨师信等隐修在此。记者对道长进行了采访,道长说:“我是一个道人,本应该回归自然,只是多年来俗事缠身,虽然现在也不一定能让我在此长期静修;但,这是我为自已将来准备的修练场所,至少现在我也能经常在此修练一些时日,将来这必然是我最好的清修场所。”
2009年,十堰市政府和武当山政府特别重视武当武术的健康发展,对武当山地区的武当武术院校进行规范管理,对各院校的院(校)长和教练进行武当内家拳培训,并邀请钟云龙道长担任此次培训的教练下山传授武当内家拳,钟云龙道长抱着对武当武术责任心毅然下山,此次下山钟云龙道长也感觉到了弘扬和发展武当武术养身文化的人才不足,故也决定重开山再收门徒为发展武当武术事业再培养一批武当武术人才添砖加瓦。
&&&&&&&三、获得荣誉
1985年钟云龙参加“首届武当武术擂台赛”观摩赛获一等奖。
1988年代表武当参加“中国首届农民武术运动会”,获单刀、长枪第一名。同年,钟云龙道长代表武当武术接待了国家主要领导人乔石委员长,乔委员长看了钟道长的武当功夫的表演后说“武当功夫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应对外开放,并发场光大”,从此,拉开了武当道教正式对外开放武当武术的序幕。
年间,首次将武当武术带往台湾、带出国门(新加坡)、带进西方(美国)。
年任武当山道教协会紫霄宫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9年接待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汇报演习武当武术,并得到江主席的高度评价,江主席说“武当太极拳好,大家都要学”。
2001年受聘为台湾地区中华武当太极学会荣誉主席。
2003受聘任为丹江口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2005年至今任武当山功夫团总教练。
2008年获聘为武当山特区武当武术政府津贴传承人。
2010年获选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0年获选为湖北省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2010年创立武当三丰派联谊会并任主席。
2011年获澳门行政区中华武术世界联盟颁赠二十一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太极宗师之荣誉证书。
&&四、弟子介绍
钟云龙道长1987年随师(功夫传承师父时任武当山道教功夫总教练的郭高一老道长)应山西神林武馆之邀开始授徒,1989年接任武当山道教功夫总教练之职;同时创办"武当山道教协会道教武馆",至今大海内外前来学习者,以及钟道长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开班授课所接触学生者无以数记。
但是,道长收徒严谨,至今弟子不足百人。今将钟云龙道长按道家收徒规仪所收的弟子名列如下(正式皈依弟子中有姓氏道名和俗名,其中有个别没注姓氏和俗名者都是久失联络者,若师兄弟中有知情者或者本人看到信息后,请与师父或现在武当山的师兄弟们联系)。
&&&&&&第一批弟子
1、邓师贤, 2、钟师承, 3、蔡师广, 4、黎师义, 5、师道, 6、师德, 7、师永, 8、师昌
&&&&&&第二批弟子
9、高师正, 10、袁师懋(袁修刚),11、蒋师慧, 12、陈师根,
13、黄师清, 14、尹师静,
15、汤师道, 16、石师成, 17、钟师浩(钟学超), 18、张师瀚,
19、钟师琼(钟学勇),
20、陈师宇(陈志明), 21、钟师泽,22、明师沛(明),
23、郑师德(郑安刚),24、 陈师行(陈世柳)
第三批弟子
25、求师道(求伯君) 26、张师德(张日新) 27、袁师通(袁康就)
28、黄师玄(黄玄一) 29、明师静(明道强)
30、黄师真(黄兹霸) 31、明师常(明平松) 32、谈师守(谈际富) 33、卢师太(卢星平) 34、蒋师清(蒋 飞)
35、王师一(王志强) 36、肖师阳(肖龙有) 37、黄师来(黄传波)
38、钟师复(钟真亮) 39、朱师本(朱 铭)
40、许师合(许本礼) 41、田师教(田生锋) 42、张师永(张晓君) 43、袁师圆(袁仁溪) 44、李师明(李军江)
45、郑师至(郑浩泽) 46、张师理(张 旋)&
&47、秦师宗(秦锐子) 48、陈师诚(陈岳贞) 49、徐师信(徐高升)
50、陈师崇(陈 凌)&&
51、刘师高(刘刚)&& 52、徐师嗣(徐道明)
53、张师法(张康)&&&
54、阮师兴(阮志勇)
55、王师世(王 川)&& 56、石师景(石建国)
57、姜师荣(姜殿龙) 58、李师惟(李相荣) 59、高师懋(高 洁)
60、陈师希(陈长虎) 61、明师微(明平城) 62、杨师衍(杨丽君)
63、张师自(张 珊)& &64、顾师宁(顾世毅)
65、廖师住(廖新君)66、李师修(李尧方)67、郑师正(郑巨华)、68、李师仁(李丕感)
69、包师义(包晓峰)70、胡师超(胡万友)71、黄师生(黄宝元)、72、张师永(张鹏达)、
73、林师会(林俊)&& 74、高师登(高云)&&&
75、金师大(金永乐)&& 76、袁师妙(袁修堂)
第四批弟子
戴淑静(师中)、胡玮哲(师黄)、余焕清(师贵)、张丽娟(师圣)、何育域(师域)和孙成(师全)
博主原创;如有转载,或转发,请注明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钟云龙道长武当武术介绍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钟云龙道长武当武术介绍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文章列表页
资讯-用户中心Special column1、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试试手机扫描二维码下,继续观看该视频!
2、下载移动客户端
扫一扫快速下载客户端!
3、关注微信
有惊喜哦!道教与武术文化相融 听钟云龙道长讲讲练武“慧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自幼习武,四方求师,艺承百家,他年少习得岳家拳、杨家拳、少林拳法,又归宗武当,深得武当内家上乘功夫真传。他就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武当功夫的正宗传人钟云龙道长。
&江湖,可以不问出身,不能不问拳头。&小时候看多了武侠片,总梦想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仗剑走天涯,却不得不因作业太多而放下。待你长大回首时才会发现,你那梦想着的一身武艺随着年少时的梦一起在别人身上成了真。他自幼习武,四方求师,艺承百家,他年少习得岳家拳、杨家拳、少林拳法,又归宗武当,深得武当内家上乘功夫真传。他就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武当功夫的正宗传人钟云龙道长。传承是习武之人的责任,更是我辈的使命钟云龙道长;又名钟道烛,道号清微,湖北阳新县人,1964年出生于一个偏僻的村庄。因受先辈影响,钟云龙自幼酷爱武术,13岁便拜谈运叶为师,学习岳家拳、杨家拳。1982年,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习练少林拳法,1983年,从少林转投武当,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初到武当山的钟云龙便有了如归的感觉,并且,立志终生继承和弘扬武当武术。唯一遗憾的是,他热爱的武术所处的&武林&跟从前是真真不一样了。习武之人相互走动的江湖、相互切磋的武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满满的质疑以及用武之地的各种限制。&术业有专攻&,传统武术逐渐被现实拆分,竞技、形体艺术完全分开,再不复传统武学内外兼修的修炼之法。环境方面的弱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逐渐被影视作品所误导,将传统武术的实用价值一点点淹没,它的独特文化传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立志终生继承和弘扬武当武术的钟云龙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放弃自己的使命,每年,武当都会举办&武林大会&,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山或民间流派,交流武学,汲取优秀的门派文化并加以发扬传承,尤其像民间武术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更是钟云龙吸收的重点。他明确表示:&希望能一直为传统武学的传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习武习心,练武确实需要&慧根&总有人说,练武要有&慧根&,大师们说的&慧根&到底是什么?钟云龙道长对凤凰网青岛表示,一个人与某个领域的缘分,在该领域的天赋,取决于他的敏感、领悟程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慧根&,也是各个门派选择传承人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仅仅有&慧根&也是行不通的。自古英才非勤奋不可得,练武也同样如此,不同的是,练武还要&领悟力&。好的招式,自己要一遍遍的练习,然玄妙之处也许不在招式,不同招式发出的威力因人而异,全在&领悟&,此亦所谓&慧根&。自然,习武也是有&诀窍&所在的。有西方学者认为,世界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最远便可追溯到中国的道教,而武术亦是其中之一。武术中包含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生命科学等科学种类,依托生命机构,激发人体潜能。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攻防意识,具有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平心静气之作用,保持一颗慈悲心,通过经络气血骨骼去达到阴阳平和,才是现代武术最应该传承的精华所在。动静结合,道教精神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融道教所修之&道&,首先便是修身养性,道家之人追求健康、长生之道,在修习的过程中也会采用很多方法,&运动&便是其中的一种。动静之间的结合,恰如练武时的内外双修,阴阳协调。道教重修身养性,亦习修命固形,道教的修炼方法,有许多为武术所吸收。说起道教武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太极了。道教太极拳源于武当山,为张三丰祖师所创,是武当武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太极追求健康养生的思想亦源于道教的基本追求&&&道在养生&。道教文化的渗透使武术成长为合养生、技击为一体的武术实践体系。
[责任编辑:郑延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云龙武当太极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